❶ 小学生在校必须每天穿校服合理吗
今天要讨论这个话题,是由一件事情引起的。 我家孩子的学校要求学生在校必须每天穿校服。可是,该校今年夏季的校服订做得非常不好,面料比较厚穿起来很热,并且绝大多数学生的校服做大了,极不合体,许多学生的上衣都到了屁股底下,七分裤差不多就像长裤(高年级定做的就是长裤),看起来非常邋遢不精神。除了样式不好看外,校服的主要缺点是穿起来不舒服,太热,孩子容易伤热生病。为此,我给学校的校长反映意见,问能不能别让学生天天穿校服,可是校长的答复非常坚决,没有什么活动余地,必须穿校服。 校长的理由是:1 校服做大了,是家长的过错,家长没有好好量尺寸。可是市场上同样号码的服装学生能穿,为什么换成校服就大得太多?一个孩子的校服定做大了责怪该家长不细心,那么多班级那么多学生的校服都做大了,难道都是家长有问题?我不明白,为什么学校就是不承认服装制作的尺寸偏大呢? 2 校长说校服的面料很透气,一点不热。这个问题跟校服的颜色一样,似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是只有学校的校长和老师这样评价校服,家长们的声音则截然相反。家长们都对校服怨声载道,认为校服很不好。校长自己说,不能定制面料太薄的校服,否则高年级的学生生理心理变化了,不愿意穿。可见,校长也不否认面料稍厚一些。退一步说,即使校服面料不厚,由于校服一般都大,与裤子重叠在一起厚厚的两层也够热的,何况36度以上的高温?并且学校的条件并不好,学生没有空调可以享受。 3 校长最重要的理由是说她要从全局考虑,既要考虑低年级又要照顾到高年级,必须整齐划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提倡穿校服,这样可以保持学校风貌的整齐。但是校服制作的不合适也必须强求穿,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不尽人意,而且强制天天穿校服更是不合理。一身校服天天穿也为换洗衣服带来不便,晚上洗后倘若第二天早晨干不了可就成了麻烦。所以经常见不少小学生穿着脏校服很是感到别扭,不知是其家长懒还是怕洗完衣服次日干不了才不洗衣服? 4 校长说规定学生在校每天必须穿校服是为了杜绝学生攀比。学生如果有攀比心理,不可能只在校服一个方面。每天穿校服是杜绝了学生在服装方面的攀比,但是,却不能杜绝他们在其他方面攀比,因为他们的攀比心理是不可能因为服装整齐了就会消除的。学校的用心是好的,但是效果不见得就好。周围学校都是有集体活动时要求学生穿校服,其它时间则不作统一的强制要求。难道那些学校的学生没有攀比心理?那些学校的领导不考虑消除学生的攀比现象? 话说回来,校长认为要求学生穿校服有道理,是从大局考虑。但是,她的理由并不完全让人信服。 以前曾经有报道说某学校让学生订做校服引起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家长的不满,后来有的学校也就不在校服上做强制要求了。可是中小学校甚至是幼儿园定制校服的现象在社会上还非常普遍,校方的理由往往是整齐,代表学校的风貌,而且杜绝学生在服装上攀比。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也不少。一方面学生的攀比心理不可能得到根除,另一方面经济困难的家庭因为订做校服更经济紧张。不知其他城市的学校,反正此地的小学校学生的书本费等杂费还是照收不误,而且不少,这对于下岗失业的家庭负担本来就不小,何况还要加上每年都订做校服的费用? 有的家长说:学校订做校服可以从中吃回扣,有利可图。事实怎样,没有凭证,不敢妄语。但是,如果许多家长不满意,那么学校就应当反思。而不该是一味强调学校的理由,置家长的意见而不顾。尤其是强制学生在炎热的天气穿不合体非常热的衣服,不考虑学生可能会伤热生病的实际情况,牺牲学生的健康来维持学校的规则,显得既呆板又无情。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的教条主义,是最顽固最有害的。无论怎样说,学校那种让学生每天必须穿校服的做法也是不合理的。
❷ 小学生该不该天天穿校服呢
看学校要求,我们当地的学校周一到周五上学期间是要求必须穿校服的。
❸ 小学生每天穿校服好不好
拜托,你是要问每天穿校服还是参加辩论会穿校服? 每天穿校服应该是规定,大概是为防止小学生在着装上互相攀比。 辩论会上穿校服?你是辩手吗?如果有队友的话,至于是不是校服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统一着装要好些,看起来像个团队,更有整体性
❹ 小学一年级学生定校服,全年级70%的同学都因穿校服过敏,应该向上级举报吗
校服这块一般是商家找学校或学校找商家定制,当然学校也要抽成,所以学校和商家都有责任,可以上报教育局,也可以直接报警。
❺ 中国有规定小学一年级要买校服吗
中国的部分公立小学、初中、高中规定学生必须每日穿着校服(有的学校只有星期一穿着),在非沿海地区款式基本上以运动服为主,而在少部分沿海城市会配发制服(例如深圳各中小学),这些沿海城市往往因此产生了各种多样的校服次文化。
在一些正式场合,少先队员往往需要佩戴红领巾。校方往往认为,这样有利於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很多学校要求学生统一购买的校服,仅为统一标识,并不关注校服的式样,这种现状已经出现了20年。
普遍认中国的校服是全世界丑的校服。但也有例外,如广东深圳的校服则非常受学生的欢迎,许多深圳学生在课堂时间以外也十分喜欢穿校服,深圳校服也流传到了周边城市。2015年4月,深圳校服正式进驻英国博物馆永久收藏。由於学校只规定了上装和裤子必须穿统一的校服,并不特别规定鞋子必须统一着装,造就了追求个性的学生(特别是进入青春期转型阶段的中学生)在选择鞋子方面不惜一掷千金购置昂贵的名牌运动鞋。
另外,背包也是学生用以拒绝被统一,张扬个性的装备。而上海东方电视台曾报道过校服有毒的事件,并采访过小学生,称「作为祖国的花朵,我认为我学习上不去,就是因为校服的问题。」
在高级学校,除了警察学校、军校、旅游学校外,大学或学院一般不要求学生穿着校服。
❻ 小学生要一年换一套校服吗!教育局有没有规定
不需要,教育局也没有规定。
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
校服购买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完全进入市场流通,学校和家长共同确定样式后,由家长到校服门店购买,校服厂家和销售商接受市场监督。
二是由政府出资,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购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招投标工作即可。采用上述两种模式的地区较少,只有个别省进行了试点。
三是由采购单位直接面向生产企业采购,各地普遍采用此种模式。
为加强采购监管,《意见》明确要求采用代收费定向采购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法制订校服采购操作规范程序和统一采购合同,全程公开采购过程。
采购单位要加强校服采购公示,向学生和家长公示中标企业、校服质量标准、采购流程、采购价格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采购各环节相应材料要全部存档备查,同时要将采购合同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这一系列措施将采购全过程置于阳光之下,确保公正公开。
(6)穿校服的一年级学生扩展阅读:
校服是学生的统一服装,推行校服的目的除了展示学生的健康的精神面貌外,便于管理,还为了预防同学之间的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也可以说,校服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频繁地更换,每次更换后,校服的颜色和款式都不尽相同,这样学生聚在一起,穿的校服就会五花八门,显然不利于整体面貌和统一形象,再者,每次更换新款式新颜色的校服,就得把旧的淘汰掉,这种浪费行为也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品格。
可以说,频繁的更换校服,不仅是家庭的一次绑架,也是对教育的一次伤害。这样的行为可谓有弊无利。
❼ 为什么小学生一年级到六年级要穿校服
穿校服是为了增强孩子的集体意识,
减少攀比心理
减少因为穿着而产生的骄傲或者自卑情绪
❽ 小学生应不应该穿校服,正方。100字左右
正方:
让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为此,国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江苏省、南京市的有关部门也曾下发过类似通知,省里有关部门在几年前还专门成立了办公室,请来浙江等地的服装设计专业人员,参与校服的设计。南京某小学朱校长认为,穿校服可消除当前越来越突出的学生讲穿着、讲排场、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对一些低收入的学生家庭来说,并无坏处,所以虽说没有文件强行规定学校必须做,学生必须穿,仅是要求在有条件的重点学校推广,但好多学校还是做了自己的校服。朱校长还认为,现在学生与几年、十几年前的学生相比,更强调个性,追求与众不同,自我意识较浓,爱“酷”,而统一着校服自然压抑了这种追求,有违学生的天性,这恐怕才是学生讨厌穿校服的深层次原因。
有很多学生认为穿校服很不方便,觉得穿便服比穿校服较好看,所以,他们都会不约而同的说学生不应穿校服上学。但我却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觉得学生是应该穿校服上学的。校服对於学生来说,就是身份的象征,情况跟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需要穿著不同的制服一样。例如,警察要穿著警察制服,消防员需穿消防制服等。同样的,学生自然便要穿著他们的制服——校服了。这样,我们就更易分辨出不同阶级的人,还有他们的职业。当然,我们穿校服时,便更容易辩认出我们是学生了。
❾ 小学生不需要每天穿校服,对吗
我个人认为,可以选择某天不用穿自己的校服,如今的深圳市宝安区的某所小学,就实行了这个方案.我个人建议,夏天,可选择某天让学生穿上自己的衣服上学,一是为了突出这个学校以及整个教育界的一种活跃性,二是为了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念,这样,学生们Ij也乐意穿着自己的衣服上学,使心情更加开朗,整个学校处于一种活跃的气氛.冬天呢,最好让学生们穿上自己的衣服,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注意学生的身体,不要因为每天穿校服而难以搭配衣服,以及为了学生们的温暖问题,最好选择让学生们穿上自己的衣服.如美国,美国就是有些学校不需要穿校服上学.但是教育界统一穿校服,是为了体现学生们的风姿,以及统一性.如你所说的,小学生若是老年人接送,我们则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在一个地方等候,或者有着明显的标志.以上是我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