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丘吉尔要离题讲空军的事情
我感觉政治人的思想他也猜不透了,他想讲有可能临场发挥,有时候有些一图9他自己知道了。
Ⅱ 丘吉尔为什么训练陆军、空军
丘吉尔政府需要立即着手解决几个问题。要千方百计延长法国的抵抗时间以便给德国军队造成最大创伤,同时也为英国加强国防——训练陆军、空军并为准备生产武器赢得时间。
Ⅲ 丘吉尔是谁
英国首相,政治家,战略家,著作家。出身贵族。1895年桑德赫斯特皇家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骑兵部队任职。其间,以记者身分随西班牙军队报道古巴独立战争。1896~1898年随英军参加镇压印度西北部居民起义和苏丹马赫迪起义。1899年辞去军职,作为《晨邮报》随军记者参加英布战争,曾被布尔人俘获,后越狱逃脱。回国后投身政界,当选为保守党议员。1904年转向自由党。1906~1911年先后任殖民副大臣、商务大臣、内政大臣。1911年出任海军大臣,领导组建海军参谋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伊始,命令海军提前进入战备状态。1915年11月因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失利被迫辞职后,前往法国作战,任步兵营营长。1916年退役回国,任议员。1917年7月出任军需大臣,重视坦克的研制和生产,力主建立独立空军。1919年1月任陆军大臣和空军大臣,仇视俄国十月革命,煽动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1921年2月任殖民大臣。1922年大选失败后退出政界,从事绘画和写作。1924年11月出任财政大臣。1929~1939年工党执政期间,未担任任何公职。
年代,丘吉尔在德国纳粹势力急剧膨胀、战争危机日益严重情况下,不断提醒政府和公众注意英国国防实力有被德国超过的危险,反对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谴责《慕尼黑协定》,主张加强军备,建立以英法联盟为核心包括苏联在内的反德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于1939年9月3日出任海军大臣。1940年5月10日德军闪击西欧当日,出任英国战时内阁首相兼第一财政大臣、国防大臣和保守党下院领袖,迅即把国民经济转入战时轨道。英军自敦刻尔克撤退和法国投降后,在英国孤军奋战的危难时刻,他以其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领导英国及英联邦国家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在不列颠之战中击败德国空军,迫使A.希特勒放弃进攻英国的企图,使英国成为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大本营和解放欧洲的反攻基地。他强调保卫海上交通线,团结一切反法西斯力量,借助美国的实力重返欧洲大陆,彻底击败轴心国。1940年9月批准以英国部署在西半球的海空军基地交换美国50艘驱逐舰的协议。12月请求F.D.罗斯福增加援助,并促成美国通过《租借法案》。1941年1月派遣二军参谋部代表与美国军方会谈,制定“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当天即宣布援助苏联;7月12日与苏联达成军事协定,规定在战争中联合行动,不与德国单独谈判和媾和。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次日对日宣战。
二战期间,多次与美、苏首脑会晤,制定联盟战略,达成一系列协议。1941年8月13日与罗斯福签署《大西洋宪章》,确定两国共同对德政策和战争目标。12月~次年1月与罗斯福举行华盛顿会议,决定建立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以协调两国战略、共同使用两国资源和战略物资,并参与起草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在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上,与美、苏领导人有重大分歧。1943年1月与罗斯福举行卡萨布兰卡会议,反对在1943年开辟第二战场,主张加强地中海攻势,进军意大利。1943年11月22~26日与蒋介石、罗斯福举行开罗会议,签署《开罗宣言》。11月28日~12月1日与罗斯福、JV.斯大林举行德黑兰会议,决定1944年5月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并就战后欧洲秩序的安排和国际组织的建立进行讨论,签署《德黑兰宣言》和《德黑兰总协定》。1945年2月与罗斯福、斯大林举行雅尔塔会议,就分区占领德国、对德实施管制、波兰的边界划分和政府的组成、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程序等问题达成协议。7月17~28日与H.杜鲁门和斯大林举行波茨坦会议。28日,因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而辞职。
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主张美英联合对抗共产主义,拉开“冷战”帷幕。1948年10月提出以英美特殊关系、欧洲联盟和英联邦为基石的“三环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反对美国扩大战争和进行核讹诈。1951年10月再次当选为首相。1953年受封爵士并获诺贝尔文学奖。1955年4月5日因年迈退休。卒于脑溢血。
Ⅳ 丘吉尔与戴高乐的第一次会面具体情况如何
1940年6月9日,丘吉尔很快在唐宁街10号第一次接见了戴高乐。会见后,戴高乐对丘吉尔的“第一个印象”是好的。但是在涉及问题本身时,丘吉尔并没有满足法国的要求,因为丘吉尔断定法国是输定了,法国本土不可能重建防线,所以他断然拒绝派空军支援,只同意把曾在比利时作战残存下来的部队留在法国。
Ⅳ 二战时英国空军参谋长特伦查德对丘吉尔表达了哪些作战建议
1941年5月19日,已经卸任的英国空军参谋长特伦查德致函丘吉尔首相,坚决主张对德国城市实施面积轰炸,瓦解其抵抗意志。他在信中指出:战争经验表明,德国非常担心对手对其城市进行士气轰炸,因此英国空军就应该对德国的城市进行反复的轰炸。如果英国空军对海上的舰船进行突击的话,99%的炸弹都会投在水中;如果对敌占区的目标进行轰炸,99%的炸弹会炸死昔日共同战斗的盟友;如果轰炸德国的城市,那么99%的炸弹会对瓦解德国的士气做出直接的贡献。尽管特伦查德早在30年代初期就已离开英国空军参谋长的职位,但他一直同英国空军保持着密切联系,对英国空军作战方针的决策依然能产生重要的影响。特伦查德的建议加速了英国空军对德国战略轰炸作战方针的转变。
Ⅵ 11月2日,丘吉尔电告英国空军参谋,让他做什么
1940年10月29日,也就是墨索里尼向希腊发动全面进攻的第二天,丘吉尔给在苏丹喀土穆的英国陆军大臣艾登发了一个急电,电报说:“看来,最重要的是在苏达湾占有最好的飞机场和供应海军燃料的基地。成功地保卫克里特岛,对保卫埃及有莫大的帮助。克里特岛如丧失于意大利,将大大增加地中海的一切困难。这样大的战利品值得冒险,而且其价值几乎相当于在利比亚进行一次成功的攻势作战。同韦维尔和史末资将军全面研究这一问题后,务请毫不犹豫地提出大规模行动的建议,即使影响其他战区也在所不惜。”就这样,应希腊政府的请求,克里特岛最良好的港口苏达湾,于两天之后被英军占领了。
11月2日,丘吉尔电告英国空军参谋长,令他速派4个轰炸机中队取道马耳他岛飞往克里特岛或希腊。人员和地勤物资则由巡洋舰运送。务必尽早使这些空军中队从希腊领土的基地出动,袭击墨索里尼在塔兰托的舰队,并且普遍地骚扰意大利南部。
Ⅶ “火炬行动”,丘吉尔为何提议英军穿美军制服登陆非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到了1942年,德国虽然没有了过去摧枯拉朽的气势,但依旧掌握着各战场的主动权。尤其是苏德战场,德国将266个师的精锐德军部署在东线,准备与苏军一决高下,而这些为盟军在西线对德国进行战略性进攻创造了机会。
自艾森豪威尔担任美国欧洲战区司令一个月的时间里,在英伦三岛上就集结了100多万美、英部队。他不仅要协调美、英两国以及盟军间的关系,还要将从未上过战场的美军官兵训练成一支优秀的部队。在他看来,进攻的日子很快就要到。
在这场“暗潮涌动”利益纷争中,可以说美国获得了全面胜利。尽管事情的发展出乎美国人的意料,戴高乐成为法国的领导人,但美、英两国主导欧洲和全世界的野心,已是“路人皆知”的事情。
如果1942年美、英联军登陆法国,斯大林还会仇视西方势力吗?还会有长达几十年的“冷战”吗?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艾森豪威尔》、《二战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Ⅷ 如何评价丘吉尔在对考文垂空袭事件中的做法
是因为2战的德军空军力量强大 任何一个国家不能与之抗衡 丘吉尔是对的 他即使真的调动防空力量保卫考文垂也不能阻止考文垂化为废墟 反而会引起德军的疑心 更换电报密码事实证明丘吉尔的决策是对的
Ⅸ 1933年,丘吉尔有关重整军备在空军的演说证明了哪些事情
丘吉尔的演说证明,他无论是对德国的动向还是对英国军事装备的现状都了如指掌。丘吉尔在政府中没有任何正式职务,却能掌握确实可靠的现实资料,并能根据这些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些结论日后证实是正确的。
Ⅹ 1940年11月2日,丘吉尔又电告英国空军参谋长做些什么
11月2日,丘吉尔电告英国空军参谋长,令他速派4个轰炸机中队取道马耳他岛飞往克里特岛或希腊。人员和地勤物资则由巡洋舰运送。务必尽早使这些空军中队从希腊领土的基地出动,袭击墨索里尼在塔兰托的舰队,并且普遍地骚扰意大利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