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制服知识 > 西点军校制服丝袜

西点军校制服丝袜

发布时间:2021-06-11 03:06:46

『壹』 西点军校

美国军事学院(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常被称为西点军校。西点军校是美国第一所军事学校,位于纽约州西点(哈德逊河西岸),距离纽约市约80公里。学校占地1万6千英亩(约6千5百公亩)。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该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之一。它曾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以及法国圣西尔军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

目录

简介
历史沿革
著名校友总统
将军
西点准则校训
22条军规
西点军校校歌
详细介绍兵家必争的西点
严格的入学条件
一流的校园与教学设施
培养“品德高尚”的将才
找不到图书馆的巴顿将军
过关斩将的国际学员
辉煌的校史
通向摇篮的竞争
毕业墙
西点课程
西点堪称美国最优秀的“商学院”
西点人成功的三大秘诀领导力
执行力
人格魅力
简介
历史沿革
著名校友 总统
将军
西点准则 校训
22条军规
西点军校校歌
详细介绍 兵家必争的西点
严格的入学条件
一流的校园与教学设施
培养“品德高尚”的将才
找不到图书馆的巴顿将军
过关斩将的国际学员
辉煌的校史
通向摇篮的竞争
毕业墙
西点课程
西点堪称美国最优秀的“商学院”
西点人成功的三大秘诀
领导力 执行力 人格魅力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联邦西点陆军军官学校[1](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常被称为西点军校。从该军事学校毕业的学生将获得理学学士,毕业后的军衔是陆军少尉。毕业生必须在军队中至少服役5年和3年的后备役。 西点军校
西点军校[2]的美式足球队历史上一直被称为“哈德逊黑骑士”(The Black Knights of the Hudson),不过现在已经被缩写为“黑骑士”(Black Knights)。美国的媒体有时也将西点军校的美式足球队称为“陆军”(Army),这种叫法也已经成为正式的称谓。 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Duty)、荣誉(honor,)、国家(country)”,该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之一。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乔治·华盛顿选中西点为堡垒建筑点,因为这是一个对于整个美洲都很重要的战略地点。西点在哈德逊河“S”弯之中,占据之人可以控制所有河运。1778年,萨丢斯·科什乌兹科(Thaddeus Kosciuszko)设计了堡垒的外形。美国独立之后,华盛顿想在此建立一所全国军校,但是他的国务卿托玛斯·杰弗逊争辩说宪法之内没有给总统创立军校的权力。杰弗逊上任总统之后,在1802年3月16日签署了法律,建立联邦西点陆军军官学校,同年7月4日西点军校开学(即成立)。 1817年——1833年,上校西尔维纳斯·萨耶尔(Sylvanus Thayer)担任校长。他将土木工程设置为学校主要课程,这个期间的毕业生修建了美国大部分最初的铁路线、桥梁、港口和公路。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开始建立其他工科学校,西点军校的课程开始扩展到土木工程之外领域。 一次大战以后,校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进一步增加学术课程。按照现代战争体能的要求,他推进了体育健身和运动节目。“每一个军校学生都是运动员”成为了一个重要目标。同时,军校学生传统的荣誉系统,成为校方正式规则。 1964年,林登·约翰逊总统签署法律,从2529名学生增加到4417名(现已降至4,000名)。 1976年,西点军校第一次招收女生。 1810年和1816年,西点军校没有毕业生;而1861,1915,1917,1918,1922和1943年有两班毕业生。 西点军校
20世纪中,西点军校课程结构继续扩展和改变,现在学生可以在十几个领域中选课,除以前的工科,各类理科和文科都有了。
编辑本段著名校友
总统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4任总统(1953年1月20日——1957年1月20日,1957年1月20日——1961年1月20日),1890年10月14日出生,1915年毕业于西点,陆军五星上将。 尤利乌斯·格兰特,1822年4月27日出生,1843年毕业于西点,1846年~1848年参加了美墨战争。1864年被任命为联邦军总司令。1867年—1868年担任临时陆军部长。内战结束后,成为美军历史上第一位上将,军衔高于华盛顿。1869年—1877年先后担任两届美国总统。
将军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威廉·提康普赛·谢尔曼 罗伯特·爱德华·李 石墙杰克森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1885年11月11日出生,1909年毕业于西点。 美国空军之父亨利·哈利·阿诺德 1886年6月25日出生,1907年毕业于西点。 诺曼·施瓦茨科普夫 1934年8月22日出生,1957年毕业于西点。 西点军校
南军总司令罗伯特·李 1807年1月19日出生,1829年毕业于西点。1852年曾出任西点军校校长。 一战远征军司令约翰·约瑟夫·潘兴 1860年9月13日出生,1886年毕业于西点,1897年—1898年任教于西点。 二战盟军统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1880年1月26日出生,1903年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于西点。 其中,特别要提到的是1915届毕业生:共有164人毕业,59人获得准将或更高的军衔,3位将军,并且有两人成为五星上将和陆军参谋长,此外还有一位美国总统,堪称黄金一代。其成员包括:1945年后空军司令部以及朝鲜战争中远东空军的指挥官斯特拉特迈耶,二战第九军团的指挥官查尔斯 W.赖德,二战第十二军团的指挥官福德·欧文,1945年后美军德国占领区长官麦克纳尼,空军学院首位校长休伯特哈曼,朝鲜战争陆军参谋长奥马尔 N.布莱德利以及艾森豪威尔。
编辑本段西点准则
正式校训:职责、荣誉、国家。 西点训条:准时、守纪、严格、正直、刚毅。 学员荣誉准则: 不得撒谎、欺骗、行窃,也不得容忍他人有这种行为。 不推卸责任。 无私奉献。
校训
对我们将要服务的人民、政府和社会要有十分清楚的认识;在工程学、自然科学和人文 西点军校
科学方面要得到均衡发展;既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要力争在自己感兴趣、有特长的学术领域内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 强化知识更新,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已经成为时代的欢呼。 “无知”——求知心切,永远把自己当作学生,问一些“傻问题”。 向别人学习,如果不比从书本上学习更重要的话,起码和那同等重要。 一定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闲暇时光,不要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我的机会溜走。 每个学员不撒谎,不欺骗,不盗窃,也决不容忍其他人这样做。 个人要服从集体或更大的整体,服从部队,服从一个团队。 纪律和军容是我们比其他学校甚至部队要求更严格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坚持原则。 恪尽职守的精神比个人的声望更重要。 世界上极需这种人才,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克服种种阻力完成任务。 我们要做的是让纪律看守西点,而不是教官时刻监视学员。 “魔鬼”隐藏在细节中,永远不要忽视任何细节。 千万不要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 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为了赢得胜利,也许你不得不干一些自己不想干的事。 西点军校主教堂
[3] 学会忍受不公平,学会恪尽职责。 只要充分相信自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足够持久。 等待比做事要难得多。 要有信心,把握自己的未来。 不要沉沦,在任何环境中你都可以选择奋起。 有耐心的人无往而不利。 确信无法突破的时候,首先要选择的是等待。 如果你没有选择的话,那么就勇敢地迎上去。 责任、荣誉、国家! 以林肯为榜样,汲取他的生活经验和奋斗精神。 只要你不认输,就有机会! 要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承受悲惨命运的能力。 冲动,决不是真正英雄的性格。 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你。 历经严酷的训练是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 速度决定成败。 不要怕有疯狂的想法,只要你肯努力。 首先要建立起自信心。 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要敢于战胜一切恐惧。 要感谢生活中的逆境和磨难。 主动锻炼自己,培养果决的性格。 要立即行动,不要拖延。 现实中的恐惧,远比不上想象中的恐怖那么可怕。 目标要明确,信念要坚定。 只有自己去做,才可能知道能否成功。 做一个真正无畏的人。 要战胜恐怖,而不是退缩。 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要敢于“硬干”,不要怀疑自己。 没有什么不可能——“没有办法”或“不可能”常常是庸人和懒人的托辞。 成功始于觉醒,心态决定命运。 任何个人,在危机来临时,都要想到打破常规。 要利用好经验,而不是受他们的束缚。 要敢于异想天开。 尽量多动脑,少出力。 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正确的战略战术比优势兵力更重要。
22条军规
1、无条件执行; 2、工作无借口; 3、细节决定成败; 4、以上司为榜样; 5、荣誉原则; 6、受人欢迎; 7、善于合作; 8、团队精神; 9、只有第一; 10、敢于冒险; 11、火一般的精神; 12、不断提升自己; 13、勇敢者的游戏; 14、全力以赴; 15、尽职尽责; 16、没有不可能; 17、永不放弃; 18、敬业为魂; 19、为自己奋斗; 20、理念至上; 21、自动自发; 22、立即行动。
西点军校校歌
Hail, Alma Mater dear, To us be ever near, Help us thy motto bear Through all the years. Let ty be well performed, Honor be e'er untarned, Country be ever armed, West Point, by thee. 亲爱母校, 永驻心头, 校训铭记, 岁月悠悠。 职责毋忘, 荣耀闪光, 西点西点, 戍吾家乡。 Guide us, thy sons, aright, Teach us by day, by night, To keep thine honor bright, For thee to fight. When we depart from thee, Serving on land or sea, May we still loyal be, West Point, to thee. 日夜教诲, 尔之赤子, 珍惜荣誉, 为之战之。 吾等毕业, 卫戍海空,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
兵家必争的西点
西点军校所在的西点镇曾是美国独立战争中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据研究西点军校历史的斯蒂温·格罗夫博士介绍,西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主要是哈德逊河在流经西点时程“S”状,且弯度很急,过往的大型船舶经此必须减速,来犯敌船则因减速而易受攻击。更主要的是河西岸的高地具有居高临下的控制作用,如果在此设立军事要塞,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时的大陆军司令乔治·华盛顿将军认为西点是美国最具战略价值的一块阵地,是“打开美国的一把钥匙”。有鉴于此,华盛顿在1778年邀请波兰人、曾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中扭转战局的萨拉托加战役的英雄萨丢斯·科什乌兹科上校来协助设计西点军事要塞。经过一番勘察,科什乌兹科在此建立了大小14个据点,控制河道和防御水陆两栖进攻。各据点彼此呼应,相互支援,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防御体系。英军若乘船来犯,则无异于自投罗网。即便在今天,其设计思路仍被认为具有现代意识。为了纪念这位波兰人,1828年西点军校还为其塑了像。如今,这位波兰人依然目光炯炯地俯视着那逶迤而去的哈德逊河。而华盛顿本人也曾在1779年把他的司令部搬至西点。实际上,西点要塞自1778年1月20日屯兵以来,是美国一直在使用的军事设施,它也是西点军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严格的入学条件
1802年3月16日,美国第三任总统、当年《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托马斯·杰弗逊签署国会法令,宣告在西点成立“联邦西点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是美国建立最早的军事院校,首任校长由美国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外孙乔纳森·威廉姆斯担任。但是,被尊称为“西点军校之父”的却是自1817年至1833年期间任校长的西尔维纳斯·萨耶尔上校。因为正是他在任期间提高了西点的学术水准,严明了军事纪律,以及强调行为诚实正直。他还倡导了萨耶尔教学法,即由通晓专业知识的教官进行小班授课,学员和教官每天对课程进行讨论,这一方法至今还在西点军校被广泛采用。 200年来,西点军校已由当年成立时仅有1800英亩的面积,第一期仅有两名学员毕业的小学校,成长为如今占地16000英亩、每年有900多名男女学员毕业的名校和众多美国青年人向往的地方。如今,这所名校的任务是教育、训练和激励学员,使每一位学员成为恪守“职责、荣誉、国家”价值观、“品德高尚”的现役军官;把学员培养成以美国陆军军官作为职业发展和终身为国家服务的优秀军事人才。据此,西点有着自己严格的入学条件和标准。据西点军校招生官员介绍,西点招生对象必须是年龄为17-22岁的未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士兵,身高1.68---1.98米,经政府高官(如副总统或国会议员或陆军部高官)推荐、考试和体检后择优录取。考试范围包括学业能力倾向测验、体育等。西点的学制为四年,课程分为文科、理科、工程、军事科学和体育等,每年暑期(6-8月)进行野外军训。但西点军校副教务长肯·格瑞斯博士补充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学校适时增设和调整了部分专业和课程,其中包括反恐怖主义、网络恐怖主义、冲突解决、信息保障、国际法、法律制度比较、国际安全研究、核工程和化学工程等,同时引进了有关国际法和伊斯兰法律方面的专家和南亚问题专家。 西点军校从1976年开始招收女学员,现在整个学员队的人数为4000名,每年的7月1日约有1200名新学员入学。学员在校的主要制服颜色为灰色,这是早在1816年就确定了的,因此,学员队又有“灰色长队”之称。学员毕业后被授予理科学士和陆军少尉军衔,一般至少需服现役5年。
一流的校园与教学设施
西点军校占地1.6万多英亩。校园依山傍水,绿树成荫,风景优美。 西点军校内的广场、道路、建筑物都是以美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将领名字的命名的,如华盛顿大楼、塞耶大楼、格兰特大楼、艾森豪威尔大楼和雷兹广场等。 塞耶大楼内的计算机中心,是美国一流的计算机教学设施。学员营房、教室、实验室和各教学系办公室也都安装有计算机终端设备和微型计算机。 教学区中心的西点军校图书馆,是美国第一个军队图书馆和第一个联邦图书馆。图书馆现有藏书60多万册,还拥有视听资料,包括近8600盘唱片、电视录相带、语言材料、文字、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磁带。 西点军校体育设施种类齐全,设备完善。它拥有两座大型综合体育场、一幢体育大楼和数个室内外游泳池、室外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网球场、橄榄球场、曲棍球场、滑雪场、十八孔高尔夫球场和保龄球场。
培养“品德高尚”的将才
自1898年西点军校把“职责、荣誉、国家”正式定为校训以来,西点军校特别重视对学员品德的培养。他们反复强调,西点仅仅培养领导人才是不够的,必须是“品德高尚”的领导人才。为此,学员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被灌输西点的基本价值观,即正直诚实和尊敬他人的尊严。《学员荣誉准则》明确规定“学员不得撒谎、欺骗和行窃,也不得容忍他人有上述行为”。西点军校公关部主任詹姆斯·威利中校举例说,学员在撰写论文时,如果不在脚注中对一些被引用的观点和文字加以说明的话,一经查出,轻者要被严厉批评,重者则被勒令退学。至于尊敬他人,西点告诫每位学员,如果自己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就必须以同样的尊敬和尊严对待别人。 在西点军校的巴克纳尔训练营,高年级学员对低年级学员进行野外训练科目。这是西点的传统,目的是培养学员的领导才能。在障碍训练场上,每当低年级学员因未掌握好动作要领而出现失误时,得到的不是批评、责骂或是不屑一顾的嘲笑,而是激励的掌声和诸如“加油!你一定能行!”的鼓励声。低年级学员在这种气氛下,不仅完成了动作,更主要的是增强了自信心,这也是西点野外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
找不到图书馆的巴顿将军
西点军校号称“美国将军的摇篮”,许多美军名将如格兰特、罗伯特·李、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布莱德利等均是该校的毕业生。这些名人在校期间的许多轶事至今还被西点人所津津乐道。 美国内战时,约400名南北双方的将领是从西点军校毕业的。其中最有名的是统帅北方军的尤利塞斯·格兰特将军和领军南方部队的罗伯特·李将军。这两位昔日的同窗校友因各为其主而成为战场上的对手。结果,格兰特技高一筹,最终迫使李将军俯首称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名将巴顿将军也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并以作风严厉、作战勇猛、善于捕捉战机、扩大战果,而被誉为“血胆将军”。但巴顿在校的学习成绩却不敢令人恭维,因为他是花了五年时间才从西点毕业,比同期学员多出了一年。一次,一位记者追问其原因,巴顿俏皮地回答说,他学习期间没有找到学校的图书馆。对此,西点人则以自己的幽默来回答和纪念这位1909年的毕业生。1950年,他们在校图书馆对面立了一尊头戴钢盔、身着戎装,手持望远镜的巴顿将军塑像。寓意幽默:不是找不到图书馆吗?现在让你手持望远镜,天天站在图书馆对面,这下总可以找到了吧! 而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据说是在母亲的陪伴下度过四年西点生涯的。当年,麦克阿瑟的母亲把麦克阿瑟送到西点军校后,自己也在学员宿舍对面的西点旅馆里安营扎寨了。她每天早上伴着起床号起来看儿子出早操,晚上直到儿子宿舍的灯光熄灭才休息,整整陪读了四年。而麦克阿瑟则时常在夜深人静之时悄悄地溜到母亲的住处打打牙祭。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麦克阿瑟后来于1919年至1922年出任西点校长,任职期间加大了体育课占全部课程的比例达15%。
过关斩将的国际学员
从1889年起,西点开始招收外国学员,由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负责向有关国家和地区发出邀请。招生录取条件及考试科目和美国几乎相同,只是推荐人变成了被邀请国的政府官员。此外,考生需要加试英语。至今已有306名外国学员从西点毕业,其中包括1950年毕业的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目前,西点已向160个国家和地区发出了邀请。
辉煌的校史
这所几乎和美国历史一样悠久的著名军校,建成近190年来,一直被称为美国陆军军官的摇篮。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名将和军事人才,其中有3700多人成为将军,2人成为美国总统(格兰特和艾森豪威尔)。据1993年统计,美国陆军中有超过40%的将军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从南北战争到海湾战争,西点毕业生都创下了辉煌的业绩。 翻开美国的军事史,没有哪一页没有留下西点毕业生的伟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是有美国参与的战争,就一定有西点军校毕业生的身影。美国内战的60次重大战役中,西点毕业生指挥的战役就有55次,北方军队总司令格兰特和南方军队总司令李将军同为西点军校毕业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远征军总司令约翰·丁·潘兴将军,以及参战的38个军、师指挥官中的34个指挥官,都是西点毕业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点军校毕业生的名望可谓达到巅峰。北非的沙漠,西西里的群山,欧洲的平原,太平洋的荒岛……处处都可见西点生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涌现出了一大批像艾森豪威尔(战时任欧洲美军兼盟军总司令)、巴顿(第三集团军司令)、布莱德雷(第一集团军司令)、阿诺德(陆军航空兵司令)、史迪威(中印缅战区总司令)等高级将领。这些西点军校骄子在战场上打得轴心国部队闻风丧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1946年秋季,受英国首相邱吉尔表彰的最杰出的30名美国将军中,有21名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二战后,克拉克、李奇徽被困朝鲜战场,威斯特摩兰陷入越南战争不能自拔。这不能不说给西点的辉煌增添了一点暗淡“色彩”。90年代,当烽烟又在中东的荒漠升起时,美军驻海湾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又重新树立了西点军校的名声。 在气势磅礴的哈得逊河西岸,从纽约州北部向南,穿过哈得逊峡谷,当咆哮的激流奔入纽约湾时,河水受一块伸向河中的三角形岩石坡阻挡,突然折而向东,形成一个时状的急弯。这块被称为西点的近50平方公里的岩石坡上,就坐落着闻名于世的西点军校。 说起西点军校的历史,就不能不追溯到美国的独立战争。在那次战争中,贯穿南北的贸易、交通、军事大动脉--哈得逊河,成为当时美国和英国殖民者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控制焦点,而地势险要的西点自然成了美军防御的战略要地。为了阻止英国军舰进犯,美军在此设防,用铁链封锁河面,并给英军以重创。 独立战争胜利后,战争的经验教训使以开国元勋华盛顿为首的一批领导人和政治家意识到,必须建立一所军事院校,以培养为战争这门艺术服务的职业军官和军事技术人才。华盛顿强调:"创办这所学校是美国发展的头等大事。" 1802年7月4日,美国独立纪念日这一天,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军校--西点军校宣告成立。首批学员10人,其中包括后来被称为"西点之父"的西尔韦纳斯·塞耶上校。他于1817~1833年任西点军校校长。 塞那学习了拿破仑的军事教育思想,研究了欧洲著名警察富歇的军事训练方法,吸取了法国梅兹军校的办学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西点进行了全面的卓有成效的整顿和改革,明确了军校的办学方针和原则,建立了完整的教学体制,创建了学员的纪律养成主要靠自我约束的"荣誉制度",从而奠定了西点军校在美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03届毕业学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出任西点校长。他提出了"应着眼于不断变化的世界,着眼于复杂的未来,着眼于军事技术和装备的不断现代化"的原则,大大开阔了美国军事教育事业的视野,使美国军事教育实践开始由面向国内问题转向世界性问题,把传统的西点军校带进了现代化的20世纪。 西点军校从成立第一天开始就把培养第一流的军官作为办校宗旨。从学员的入学选拔开始就严加要求。"我们需要的是战场上的狮子,要知道由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将战胜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麦克阿瑟曾这样评价西点的培养目标。
通向摇篮的竞争
公开招考合格人才,是西点办学的原则之一。该校每年招生约1400人。凡报考该校的青年,必须是美国公民(除盟军学员外),年龄在17~22岁,身高1.68~1.98米,不论种族、肤色、宗教信仰和性别。但事实上,西点长期坚持收录男性公民,自1976年7月初起,按总统法令规定,才开始招收女学员。首批为119名,90年代已增至800余人,占学员总数的1/6。报考学员必须在高中学习成绩名列本班前茅,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才能,在参加考试的前一年还必须得到美国总统、副总统、参议员、众议员、州长、市长或部队主管的推荐。获得正式报考资格的青年,还必须参加并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大学入学考试。然后,各军种学员入学资格评审委员会从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被录取者首先应具有强健的体质,能参加有关项目的体育比赛。经过西点教育,学员应达到大学的学历水平。学员应有所专长和业余爱好。西点军校学员自入校之日起,就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与筛选,实行优化与淘汰制。这一切是从1843年起就由国会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的,从而保证了学员的高质量。 每个学员在考入西点前都要做好被淘汰的思想准备和相应的保证。其父母也应充分保证做好工作,不留后患。实际上,第一学年新生淘汰率为23%,最终能学完四年毕业的学员占入学总人数的70%左右。从录取到毕业,学校的管理就是法制化的,铁面无私。
编辑本段毕业墙
在西点军校的历史上,第四十六期有这个样的故事。在第四十六期学员毕业的前一天晚上,四十六期的学员执行离校前的最后一次水上巡逻任务,因为是最后一次巡逻学员们没有认真的驾驶导致巡逻艇撞上了在海面上的油轮,因为是深夜,没人注意到这件事。当时所有西点军校的学员都很着急,此时要想活命就只能爬上油轮高达4.2米的甲板。在艇上没有任何攀岩工具,学员们靠着搭人梯的方法爬上了甲板。 后来学员们把事件经过报告学校,西点军校也受此启发,在学校的训练场上搭起了高达4.2米的墙,每一期学院以60人为单位必须在15分钟内全部爬上高墙才能获得毕业证书,后来这面墙有了毕业墙的称号。
编辑本段西点课程
西点军校四年制本科学员的课程共40门,其中30门为必修课程,主要有数学、工程、英语、历史、社会科学、心理学与国家安全课题。10门选修课包括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工程学、人文学、国家安全事务与公共事务等。各学科还分细目。教学中,西点重视采用新技术辅助教学,使军校的课堂教学达到优秀的高水平,尤其在教学技术方面实现了电教一体化。
编辑本段西点堪称美国最优秀的“商学院”

『贰』 美国的西点军校,有女兵吗

1978年,美国开始允许女性进入军中的圣地———西点军校。当时,美国女青年进入军校这一事件曾在其国内引起过轩然大波。西点军校的教职员工和校友们强烈反对招收女学员,西点军校校长诺尔顿将军更是因为女人在西点这块男人领地上出现而愤然辞职。代替他的是柏里将军。这位比较“顾全大局”的将军决心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他在西点军校校刊上“忍辱负重”地写道:“我们奉命行事。我们的责任就是尽最大的努力,按我们的利益来执行命令。”

4年之后,第一批进入西点的149名女学员毕业了。但是她们之中只有62人获得少尉军衔,其余的人都被以各种理由淘汰了。

最初,女学员刚入学的时候,身穿不太合身的制服,脚蹬一双难看的皮鞋。军校规定,不准她们化妆,而且让理发师剪掉她们的头发。那些没完没了的勤务,来自男性学员的骚扰、孤立、讥笑等等,使这些新入学的女学员们只有哭的份儿。西点军校的一些男学员还用极其淫猥的言词当面侮辱女学员。一个名叫乔安的女学员说:“当我们列队站立的时候,不许我们说话,而那些男学员则把我们围住,向我们说些不堪入耳的话。他们胡乱猜测我们是怎样度过周末的,给我们起各种不怀好意的绰号。我们难堪极了,但是又不能说话。”

如今,西点女学员们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已经赢得了许多男学员的敬重。公开敌视女学员的情况不再流行了。明目张胆地羞辱女学员的事件已经没有了。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军校当局会对违纪学员加以处理。
现在,西点军校已拥有了10%以上的女性。人们不再认为西点军校招收女学员是个偏差。新女学员在入学时思想上也有所准备。退学的女学员越来越少了。她们绝大部分都能够通过西点的考验,走上军官的岗位。

『叁』 有谁知道西点军校青少年训练营怎么联系啊

WESTPOINT西点军校排名世界第一,号称“美国精英的摇篮”,校址位于纽约北部哈德逊河西岸的橙县西点镇.各方面非常严格,淘汰率极高,能去几率为十万分之一,要有美国总统、军方、国会参众两院议员及西点董事会成员推荐,也可以找使馆武官。西点的官方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845)938-2638
官网:http://www.usma.e(在中国不能直接登陆可以通过谷歌引擎连接翻译该网业)

简介:

美国西点军校,素有“美国将军的摇篮”之称。许多美军名将如格兰特、罗伯特·李、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布莱德利等均是该校的毕业生。这些名人在校期间的许多轶事至今还被西点人所津津乐道……
在距离纽约市约50英里的北部,风景如画的哈德逊河谷西岸,有一大片用灰色花岗岩石头垒砌成的建筑楼群,其间镶嵌着几块大小不一的绿茵草坪和几尊栩栩如生的青铜雕像,时不时会出现一列列身着灰色制服或迷彩服、唱着军歌、迈着整齐步伐的队伍。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美国西点军校。今年正逢西点建校200周年。日前,隶属于美国国务院的纽约外国记者中心组织部分外国记者走访了这座素有“美国将军的摇篮”之称的著名军事院校。

兵家必争的西点

西点军校的正式名称叫“美国军事学院”,由于校址位于纽约北部哈德逊河西岸的橙县西点镇,故又被称作“西点军校”或“西点”。
西点军校所在的西点镇曾是美国独立战争中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据研究西点军校历史的斯蒂温·格罗夫博士介绍,西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主要是哈德逊河在流经西点时程“S”状,且弯度很急,过往的大型船舶经此必须减速,来犯敌船则因减速而易受攻击。更主要的是河西岸的高地具有居高临下的控制作用,如果在此设立军事要塞,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时的大陆军司令乔治·华盛顿将军认为西点是美国最具战略价值的一块阵地,是“打开美国的一把钥匙”。有鉴于此,华盛顿在1778年邀请波兰人、曾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中扭转战局的萨拉托加战役的英雄萨丢斯·科什乌兹科上校来协助设计西点军事要塞。经过一番勘察,科什乌兹科在此建立了大小14个据点,控制河道和防御水陆两栖进攻。各据点彼此呼应,相互支援,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防御体系。英军若乘船来犯,则无异于自投罗网。即便在今天,其设计思路仍被认为具有现代意识。为了纪念这位波兰人,1828年西点军校还为其塑了像。如今,这位波兰人依然目光炯炯地俯视着那逶迤而去的哈德逊河。而华盛顿本人也曾在1779年把他的司令部搬至西点。实际上,西点要塞自1778年1月20日屯兵以来,是美国一直在使用的军事设施,它也是西点军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严格的入学条件

1802年3月16日,美国第三任总统、当年《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托马斯·杰弗逊签署国会法令,宣告在西点成立“美国军事学院”。西点军校是美国建立最早的军事院校,首任校长由美国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外孙乔纳森·威廉姆斯担任。但是,被尊称为“西点军校之父”的却是自1817年至1833年期间任校长的西尔维纳斯·萨耶尔上校。因为正是他在任期间提高了西点的学术水准,严明了军事纪律,以及强调行为诚实正直。他还倡导了萨耶尔教学法,即由通晓专业知识的教官进行小班授课,学员和教官每天对课程进行讨论,这一方法至今还在西点军校被广泛采用。

200年来,西点军校已由当年成立时仅有1800英亩的面积,第一期仅有两名学员毕业的小学校,成长为如今占地16000英亩、每年有900多名男女学员毕业的名校和众多美国青年人向往的地方。如今,这所名校的任务是教育、训练和激励学员,使每一位学员成为恪守“职责、荣誉、国家”价值观、“品德高尚”的现役军官;把学员培养成以美国陆军军官作为职业发展和终身为国家服务的优秀军事人才。据此,西点有着自己严格的入学条件和标准。据西点军校招生官员介绍,西点招生对象必须是年龄为17-22岁的未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士兵,经政府高官(如副总统或国会议员或陆军部高官)推荐、考试和体检后择优录取。考试范围包括学业能力倾向测验、体育等。西点的学制为四年。课程分为文科、理科、工程、军事科学和体育等,每年暑期(6-8月)进行野外军训。但西点军校副教务长肯·格瑞斯博士补充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学校适时增设和调整了部分专业和课程,其中包括反恐怖主义、网络恐怖主义、冲突解决、信息保障、国际法、法律制度比较、国际安全研究、核工程和化学工程等,同时引进了有关国际法和伊斯兰法律方面的专家和南亚问题专家。

西点军校从1976年开始招收女学员,现在整个学员队的人数为4000名,每年的7月1日约有1200名新学员入学。学员在校的主要制服颜色为灰色,这是早在1816年就确定了的,因此,学员队又有“灰色长队”之称。学员毕业后被授予理科学士和陆军少尉军衔,一般至少需服现役5年。

培养“品德高尚”的将才

自1898年西点军校把“职责、荣誉、国家”正式定为校训以来,西点军校特别重视对学员品德的培养。他们反复强调,西点仅仅培养领导人才是不够的,必须是“品德高尚”的领导人才。为此,学员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被灌输西点的基本价值观,即正直诚实和尊敬他人的尊严。《学员荣誉准则》明确规定“学员不得撒谎、欺骗和行窃,也不得容忍他人有上述行为”。西点军校公关部主任詹姆斯·威利中校举例说,学员在撰写论文时,如果不在脚注中对一些被引用的观点和文字加以说明的话,一经查出,轻者要被严厉批评,重者则被勒令退学。至于尊敬他人,西点告诫每位学员,如果自己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就必须以同样的尊敬和尊严对待别人。

在西点的两天采访中,记者对此深有感受。在西点军校的巴克纳尔训练营,高年级学员正在对低年级学员进行野外训练科目。这是西点的传统,目的是培养学员的领导才能。在障碍训练场上,每当低年级学员因未掌握好动作要领而出现失误时,得到的不是批评、责骂或是不屑一顾的嘲笑,而是激励的掌声和诸如“加油!你一定能行!”的鼓励声。低年级学员在这种气氛下,不仅完成了动作,更主要的是增强了自信心,这也是西点野外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

找不到图书馆的巴顿将军

西点军校号称“美国将军的摇篮”,许多美军名将如格兰特、罗伯特·李、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布莱德利等均是该校的毕业生。这些名人在校期间的许多轶事至今还被西点人所津津乐道。

美国内战时,约400名南北双方的将领是从西点军校毕业的。其中最有名的是统帅北方军的尤利塞斯·格兰特将军和领军南方部队的罗伯特·李将军。这两位昔日的同窗校友因各为其主而成为战场上的对手。结果,格兰特技高一筹,最终迫使李将军俯首称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名将巴顿将军也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并以作风严厉、作战勇猛、善于捕捉战机、扩大战果,而被誉为“血胆将军”。但巴顿在校的学习成绩却不敢令人恭维,因为他是花了五年时间才从西点毕业,比同期学员多出了一年。一次,一位记者追问其原因,巴顿俏皮地回答说,他学习期间没有找到学校的图书馆。对此,西点人则以自己的幽默来回答和纪念这位1909年的毕业生。1950年,他们在校图书馆对面立了一尊头戴钢盔、身着戎装,手持望远镜的巴顿将军塑像。寓意幽默:不是找不到图书馆吗?现在让你手持望远镜,天天站在图书馆对面,这下总可以找到了吧!

而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据说是在母亲的陪伴下度过四年西点生涯的。当年,麦克阿瑟的母亲把麦克阿瑟送到西点军校后,自己也在学员宿舍对面的西点旅馆里安营扎寨了。她每天早上伴着起床号起来看儿子出早操,晚上直到儿子宿舍的灯光熄灭才休息,整整陪读了四年。而麦克阿瑟则时常在夜深人静之时悄悄地溜到母亲的住处打打牙祭。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麦克阿瑟后来于1919年至1922年出任西点校长,任职期间加大了体育课占全部课程的比例,达15%。

“我不认为中国是威胁”

西点军校设有外语系,共开设了七门外语课,它们分别是阿拉伯语、汉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俄语和西班牙语。其中,汉语课开设于1966年,课程包括基础汉语、中级汉语、汉语军事阅读、中国媒体和中国文明等。在西点军校的巴克纳尔训练营地,记者乘隙采访了一位学过中文的四年级学员辛克莱。辛克莱来自密苏里州,今年24岁,身高1米85左右,身着迷彩作训服,脸上涂着迷彩油膏,显得颇为老练。一交谈才得知,原来他在来西点之前,已经在陆军当了近三年的兵。辛克莱是在部队长官和密苏里州联邦众议员的联名推荐下,经过考试进入西点的。他在西点的专业是地理,但他在二年级时选修了两个学期的汉语,当时同期同学中共有75人选修了汉语课。此外,他还在历史课上的中国军事史中读到了有关《孙子兵法》的一些介绍,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辛克莱说,选修中文就是想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也正是出于这一原因,他平时一直关注有关美中关系的发展,包括布什总统的两次访华。辛克莱说,可能有些美国人认为中国将对美国构成威胁,但这主要是他们对中国缺乏足够了解。就他本人而言,他对中国的发展方向表示乐观,对美中关系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他不认为中国是威胁。辛克莱最后强调说,他的同学中有许多人都持这一观点。

过关斩将的国际学员

从1889年起,西点开始招收外国学员,由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负责向有关国家和地区发出邀请。招生录取条件及考试科目和美国几乎相同,只是推荐人变成了被邀请国的政府官员。此外,考生需要加试英语。至今已有306名外国学员从西点毕业,其中包括1950年毕业的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目前,西点已向160个国家和地区发出了邀请。

记者在巴克纳尔训练营采访了一位来自喀麦隆的国际学员。22岁的埃里克·蒙伯格霍布,个头不高,但很结实,加上厚厚的嘴唇,给人以憨厚和吃苦耐劳的印象。他用口音很重的英语介绍了自己的一些情况。埃里克出身于军人世家,父亲在喀麦隆军队里任职。在得悉2000年美国西点军校将在喀麦隆招两名国际学员的消息后,他就向美国驻喀麦隆大使馆索取了有关招生简章,并报了名。由于要加试英语,讲法语的埃里克还专门恶补了一下英语。经过一番竞争,埃里克过关斩将,最终脱颖而出,获得了美国国会25万美元的四年全额奖学金,并于2000年6月走进了西点军校的大门,专修国际关系和选修计算机课程。他现在已经是二年级学员了。埃里克说,初来时,遇到很多问题,如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但最大的问题则是语言交流问题,上课时他必须全神贯注地听讲、记笔记。和别人谈话时,则经常要请别人说得慢一点。经过两年的磨炼,埃里克说他逐渐有所适应了。两年来,埃里克没有回过国,但他说,毕业后一定得回去,因为出来前,他和喀麦隆军队签了服役5年的合同。

『肆』 为什么西点军校的制服和其它军校不一样

美国的西点军校的制服和其他部队的制服有点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有点复古吧,这正是人家美国人的个性,正如中国大学喜欢建大楼,美国大学喜欢请教授而不是建大楼一样.是文化影响的不同吧

『伍』 谁能介绍一下西点军校有什么成就

西点军校的全称是“联邦西点陆军军官学校”。(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又称西点军校(West Point),是美国陆军的一个军事学院,曾经也是陆军的军事堡垒。该校位于纽约北部哈德逊河西岸的橙县西点镇,故又被称作“西点军校”或“西点”,距离纽约市约80公里,占地1万6千英亩(约6千5百公亩)。 美国“联邦三大军官学校”里除了西点军校外,还有“联邦安娜波第斯海军军官学校”和“联邦科罗拉多空军军官学校”。所以三大校的毕业生在美国和哈佛、麻省理工的毕业生一样吃香,如果拥有“三大官校”的文凭,即使从军队退役后,也很容易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甚至进入上流社会。美国国防大学虽然也为联邦性质院校,但主要面向中高级军官的再教育和高级战略人才的培养,和“三大官校”侧重点不一样。我国媒体对西点军校报道较多,对其他两大军校报道较少,除了“大陆军思想”外,也和中美军事交流内容不够有关系。除“三大官校”和国防大学外,美国还有诸如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等著名军校,虽然其教育水平也相当不错,但都是各州办的,所以不能称为联邦军校。
从该军校毕业的学生将获得科学学士学位,军衔是陆军少尉。毕业生必须在军队中至少服役5年和3年的后备役。
学院的运动队历史上一直被称为“哈德森黑骑士”(The Black Knights of the Hudson),不过现在已经被缩写为“黑骑士”(Black Knights)。美国的媒体有时也将西点军校的运动队称为“军队”(Army),这种叫法也已经成为正式的称谓。
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Duty,Honor,Country)。该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它曾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以及中国黄埔军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
历史沿革
乔治·华盛顿选中西点为堡垒建筑点,因为这是一个对于整个美洲都很重要的战略地点。西点在哈德逊河“S”弯之中,占据之人可以控制所有河运。1778年,萨丢斯·科什乌兹科(Thaddeus Kosciuszko)设计了堡垒的外形。美国独立之后,华盛顿想在此建立一所全国军校,但是他的国务卿托玛斯·杰弗逊争辩说宪法之内没有给总统创立军校的权力。杰弗逊上任总统之后,在1802年3月16日签署了法律,建立美国军校,同年7月4日西点军校开学(即成立)。
1817年——1833年,上校西尔维纳斯·萨耶尔(Sylvanus Thayer)担任校长。他将土木工程设置为学校主要课程,这个期间的毕业生修建了美国大部分最初的铁路线、桥梁、港口和公路。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开始建立其他工科学校,西点军校的课程开始扩展到土木工程之外领域。
一次大战以后, 校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进一步增加学术课程。按照现代战争体能的要求,他推进了体育健身和运动节目。“每一个军校学生都是运动员”成为了一个重要目标。同时,军校学生传统的荣誉系统,成为校方正式规则。
1964年,林登·约翰逊总统签署法律,从2529名学生增加到4417名(现已降至4,000名)。
1976年,西点军校第一次招收女生。
1810年和1816年,西点军校没有毕业生;而1861,1917,1918,1922和1943年有两班毕业生。
20世纪中,西点军校课程结构继续扩展和改变,现在学生可以在十几个领域中选课,除以前的工科,各类理科和文科都有了。
著名校友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威廉·提康普赛·谢尔曼
罗伯特·爱德华·李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石墙杰克森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
其中,特别要提到的是1915届毕业生:共有164人毕业,59人获得准将或更高的军衔,3位将军,并且有两人成为五星上将和陆军参谋长,此外还有一位美国总统,堪称黄金一代。其成员包括:1945年后空军司令部以及朝鲜战争中远东空军的指挥官斯特拉特迈耶,二战第九军团的指挥官查尔斯 W.赖德,二战第十二军团的指挥官福德 欧文,1945年后美军德国占领区长官麦克纳尼,空军学院首位校长休伯特 哈曼,朝鲜战争陆军参谋长奥马尔 N.布莱德利以及艾森豪威尔。
西点校训
正式校训:职责、荣誉、国家。
西点训条:准时、守纪、严格、正直、刚毅。
学员荣誉准则:
不得撒谎、欺骗、行窃,也不得容忍他人有这种行为。
不推卸责任。
无私奉献。
校训:
对我们将要服务的人民、政府和社会要有十分清楚的认识;在工程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要得到均衡发展;既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要力争在自己感兴趣、有特长的学术领域内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
强化知识更新,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已经成为时代的欢呼。
“无知”——求知心切,永远把自己当作学生,问一些“傻问题”。
向别人学习,如果不比从书本上学习更重要的话,起码和那同等重要。
一定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闲暇时光,不要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我的机会溜走。
每个学员不撒谎,不欺骗,不盗窃,也决不容忍其他人这样做。
个人要服从集体或更大的整体,服从部队,服从一个团队。
纪律和军容是我们比其他学校甚至部队要求更严格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坚持原则。
恪尽职守的精神比个人的声望更重要。
世界上极需这种人才,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克服种种阻力完成任务。
我们要做的是让纪律看守西点,而不是教官时刻监视学员。
“魔鬼”隐藏在细节中,永远不要忽视任何细节。
千万不要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
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为了赢得胜利,也许你不得不干一些自己不想干的事。
学会忍受不公平,学会恪尽职责。
只要充分相信自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足够持久。
等待比做事要难得多。
要有信心,把握自己的未来。
不要沉沦,在任何环境中你都可以选择奋起。
有耐心的人无往而不利。
确信无法突破的时候,首先要选择的是等待。
如果你没有选择的话,那么就勇敢地迎上去。
责任、荣誉、国家!
以林肯为榜样,汲取他的生活经验和奋斗精神。
只要你不认输,就有机会!
要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承受悲惨命运的能力。
冲动,决不是真正英雄的性格。
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你。
历经严酷的训练是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
速度决定成败。
不要怕有疯狂的想法,只要你肯努力。
首先要建立起自信心。
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要敢于战胜一切恐惧。
要感谢生活中的逆境和磨难。
主动锻炼自己,培养果决的性格。
要立即行动,不要拖延。
现实中的恐惧,远比不上想象中的恐怖那么可怕。
目标要明确,信念要坚定。
只有自己去做,才可能知道能否成功。
做一个真正无畏的人。
要战胜恐怖,而不是退缩。
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要敢于“硬干”,不要怀疑自己。
没有什么不可能——“没有办法”或“不可能”常常是庸人和懒人的托辞。
成功始于觉醒,心态决定命运。
任何个人,在危机来临时,都要想到打破常规。
要利用好经验,而不是受他们的束缚。
要敢于异想天开。
尽量多动脑,少出力。
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正确的战略战术比优势兵力更重要。
22条军规
1、无条件执行;
2、工作无借口;
3、细节决定成败;
4、以上司为榜样;
5、荣誉原则;
6、受人欢迎;
7、善于合作;
8、团队精神;
9、只有第一;
10、敢于冒险;
11、火一般的精神;
12、不断提升自己;
13、勇敢者的游戏;
14、全力以赴;
15、尽职尽责;
16、没有不可能;
17、永不放弃;
18、敬业为魂;
19、为自己奋斗;
20、理念至上;
21、自动自发;
22、立即行动。

『陆』 西点军校的介绍

西点军校

美国西点军校,素有“美国将军的摇篮”之称。许多美军名将如格兰特、罗伯特·李、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布莱德利等均是该校的毕业生。这些名人在校期间的许多轶事至今还被西点人所津津乐道……
在距离纽约市约50英里的北部,风景如画的哈德逊河谷西岸,有一大片用灰色花岗岩石头垒砌成的建筑楼群,其间镶嵌着几块大小不一的绿茵草坪和几尊栩栩如生的青铜雕像,时不时会出现一列列身着灰色制服或迷彩服、唱着军歌、迈着整齐步伐的队伍。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美国西点军校。今年正逢西点建校200周年。日前,隶属于美国国务院的纽约外国记者中心组织部分外国记者走访了这座素有“美国将军的摇篮”之称的著名军事院校。

兵家必争的西点

西点军校的正式名称叫“美国军事学院”,由于校址位于纽约北部哈德逊河西岸的橙县西点镇,故又被称作“西点军校”或“西点”。
西点军校所在的西点镇曾是美国独立战争中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据研究西点军校历史的斯蒂温·格罗夫博士介绍,西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主要是哈德逊河在流经西点时程“S”状,且弯度很急,过往的大型船舶经此必须减速,来犯敌船则因减速而易受攻击。更主要的是河西岸的高地具有居高临下的控制作用,如果在此设立军事要塞,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时的大陆军司令乔治·华盛顿将军认为西点是美国最具战略价值的一块阵地,是“打开美国的一把钥匙”。有鉴于此,华盛顿在1778年邀请波兰人、曾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中扭转战局的萨拉托加战役的英雄萨丢斯·科什乌兹科上校来协助设计西点军事要塞。经过一番勘察,科什乌兹科在此建立了大小14个据点,控制河道和防御水陆两栖进攻。各据点彼此呼应,相互支援,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防御体系。英军若乘船来犯,则无异于自投罗网。即便在今天,其设计思路仍被认为具有现代意识。为了纪念这位波兰人,1828年西点军校还为其塑了像。如今,这位波兰人依然目光炯炯地俯视着那逶迤而去的哈德逊河。而华盛顿本人也曾在1779年把他的司令部搬至西点。实际上,西点要塞自1778年1月20日屯兵以来,是美国一直在使用的军事设施,它也是西点军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严格的入学条件

1802年3月16日,美国第三任总统、当年《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托马斯·杰弗逊签署国会法令,宣告在西点成立“美国军事学院”。西点军校是美国建立最早的军事院校,首任校长由美国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外孙乔纳森·威廉姆斯担任。但是,被尊称为“西点军校之父”的却是自1817年至1833年期间任校长的西尔维纳斯·萨耶尔上校。因为正是他在任期间提高了西点的学术水准,严明了军事纪律,以及强调行为诚实正直。他还倡导了萨耶尔教学法,即由通晓专业知识的教官进行小班授课,学员和教官每天对课程进行讨论,这一方法至今还在西点军校被广泛采用。

200年来,西点军校已由当年成立时仅有1800英亩的面积,第一期仅有两名学员毕业的小学校,成长为如今占地16000英亩、每年有900多名男女学员毕业的名校和众多美国青年人向往的地方。如今,这所名校的任务是教育、训练和激励学员,使每一位学员成为恪守“职责、荣誉、国家”价值观、“品德高尚”的现役军官;把学员培养成以美国陆军军官作为职业发展和终身为国家服务的优秀军事人才。据此,西点有着自己严格的入学条件和标准。据西点军校招生官员介绍,西点招生对象必须是年龄为17-22岁的未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士兵,经政府高官(如副总统或国会议员或陆军部高官)推荐、考试和体检后择优录取。考试范围包括学业能力倾向测验、体育等。西点的学制为四年。课程分为文科、理科、工程、军事科学和体育等,每年暑期(6-8月)进行野外军训。但西点军校副教务长肯·格瑞斯博士补充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学校适时增设和调整了部分专业和课程,其中包括反恐怖主义、网络恐怖主义、冲突解决、信息保障、国际法、法律制度比较、国际安全研究、核工程和化学工程等,同时引进了有关国际法和伊斯兰法律方面的专家和南亚问题专家。

西点军校从1976年开始招收女学员,现在整个学员队的人数为4000名,每年的7月1日约有1200名新学员入学。学员在校的主要制服颜色为灰色,这是早在1816年就确定了的,因此,学员队又有“灰色长队”之称。学员毕业后被授予理科学士和陆军少尉军衔,一般至少需服现役5年。

培养“品德高尚”的将才

自1898年西点军校把“职责、荣誉、国家”正式定为校训以来,西点军校特别重视对学员品德的培养。他们反复强调,西点仅仅培养领导人才是不够的,必须是“品德高尚”的领导人才。为此,学员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被灌输西点的基本价值观,即正直诚实和尊敬他人的尊严。《学员荣誉准则》明确规定“学员不得撒谎、欺骗和行窃,也不得容忍他人有上述行为”。西点军校公关部主任詹姆斯·威利中校举例说,学员在撰写论文时,如果不在脚注中对一些被引用的观点和文字加以说明的话,一经查出,轻者要被严厉批评,重者则被勒令退学。至于尊敬他人,西点告诫每位学员,如果自己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就必须以同样的尊敬和尊严对待别人。

在西点的两天采访中,记者对此深有感受。在西点军校的巴克纳尔训练营,高年级学员正在对低年级学员进行野外训练科目。这是西点的传统,目的是培养学员的领导才能。在障碍训练场上,每当低年级学员因未掌握好动作要领而出现失误时,得到的不是批评、责骂或是不屑一顾的嘲笑,而是激励的掌声和诸如“加油!你一定能行!”的鼓励声。低年级学员在这种气氛下,不仅完成了动作,更主要的是增强了自信心,这也是西点野外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

找不到图书馆的巴顿将军

西点军校号称“美国将军的摇篮”,许多美军名将如格兰特、罗伯特·李、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布莱德利等均是该校的毕业生。这些名人在校期间的许多轶事至今还被西点人所津津乐道。

美国内战时,约400名南北双方的将领是从西点军校毕业的。其中最有名的是统帅北方军的尤利塞斯·格兰特将军和领军南方部队的罗伯特·李将军。这两位昔日的同窗校友因各为其主而成为战场上的对手。结果,格兰特技高一筹,最终迫使李将军俯首称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名将巴顿将军也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并以作风严厉、作战勇猛、善于捕捉战机、扩大战果,而被誉为“血胆将军”。但巴顿在校的学习成绩却不敢令人恭维,因为他是花了五年时间才从西点毕业,比同期学员多出了一年。一次,一位记者追问其原因,巴顿俏皮地回答说,他学习期间没有找到学校的图书馆。对此,西点人则以自己的幽默来回答和纪念这位1909年的毕业生。1950年,他们在校图书馆对面立了一尊头戴钢盔、身着戎装,手持望远镜的巴顿将军塑像。寓意幽默:不是找不到图书馆吗?现在让你手持望远镜,天天站在图书馆对面,这下总可以找到了吧!

而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据说是在母亲的陪伴下度过四年西点生涯的。当年,麦克阿瑟的母亲把麦克阿瑟送到西点军校后,自己也在学员宿舍对面的西点旅馆里安营扎寨了。她每天早上伴着起床号起来看儿子出早操,晚上直到儿子宿舍的灯光熄灭才休息,整整陪读了四年。而麦克阿瑟则时常在夜深人静之时悄悄地溜到母亲的住处打打牙祭。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麦克阿瑟后来于1919年至1922年出任西点校长,任职期间加大了体育课占全部课程的比例,达15%。

“我不认为中国是威胁”

西点军校设有外语系,共开设了七门外语课,它们分别是阿拉伯语、汉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俄语和西班牙语。其中,汉语课开设于1966年,课程包括基础汉语、中级汉语、汉语军事阅读、中国媒体和中国文明等。在西点军校的巴克纳尔训练营地,记者乘隙采访了一位学过中文的四年级学员辛克莱。辛克莱来自密苏里州,今年24岁,身高1米85左右,身着迷彩作训服,脸上涂着迷彩油膏,显得颇为老练。一交谈才得知,原来他在来西点之前,已经在陆军当了近三年的兵。辛克莱是在部队长官和密苏里州联邦众议员的联名推荐下,经过考试进入西点的。他在西点的专业是地理,但他在二年级时选修了两个学期的汉语,当时同期同学中共有75人选修了汉语课。此外,他还在历史课上的中国军事史中读到了有关《孙子兵法》的一些介绍,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辛克莱说,选修中文就是想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也正是出于这一原因,他平时一直关注有关美中关系的发展,包括布什总统的两次访华。辛克莱说,可能有些美国人认为中国将对美国构成威胁,但这主要是他们对中国缺乏足够了解。就他本人而言,他对中国的发展方向表示乐观,对美中关系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他不认为中国是威胁。辛克莱最后强调说,他的同学中有许多人都持这一观点。

过关斩将的国际学员

从1889年起,西点开始招收外国学员,由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负责向有关国家和地区发出邀请。招生录取条件及考试科目和美国几乎相同,只是推荐人变成了被邀请国的政府官员。此外,考生需要加试英语。至今已有306名外国学员从西点毕业,其中包括1950年毕业的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目前,西点已向160个国家和地区发出了邀请。

记者在巴克纳尔训练营采访了一位来自喀麦隆的国际学员。22岁的埃里克·蒙伯格霍布,个头不高,但很结实,加上厚厚的嘴唇,给人以憨厚和吃苦耐劳的印象。他用口音很重的英语介绍了自己的一些情况。埃里克出身于军人世家,父亲在喀麦隆军队里任职。在得悉2000年美国西点军校将在喀麦隆招两名国际学员的消息后,他就向美国驻喀麦隆大使馆索取了有关招生简章,并报了名。由于要加试英语,讲法语的埃里克还专门恶补了一下英语。经过一番竞争,埃里克过关斩将,最终脱颖而出,获得了美国国会25万美元的四年全额奖学金,并于2000年6月走进了西点军校的大门,专修国际关系和选修计算机课程。他现在已经是二年级学员了。埃里克说,初来时,遇到很多问题,如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但最大的问题则是语言交流问题,上课时他必须全神贯注地听讲、记笔记。和别人谈话时,则经常要请别人说得慢一点。经过两年的磨炼,埃里克说他逐渐有所适应了。两年来,埃里克没有回过国,但他说,毕业后一定得回去,因为出来前,他和喀麦隆军队签了服役5年的合同。

『柒』 有人知道美国西点军校的情况吗

美国西点军校,素有“美国将军的摇篮”之称。许多美军名将如格兰特、罗伯特·李、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布莱德利等均是该校的毕业生。这些名人在校期间的许多轶事至今还被西点人所津津乐道……
在距离纽约市约50英里的北部,风景如画的哈德逊河谷西岸,有一大片用灰色花岗岩石头垒砌成的建筑楼群,其间镶嵌着几块大小不一的绿茵草坪和几尊栩栩如生的青铜雕像,时不时会出现一列列身着灰色制服或迷彩服、唱着军歌、迈着整齐步伐的队伍。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美国西点军校。今年正逢西点建校200周年。日前,隶属于美国国务院的纽约外国记者中心组织部分外国记者走访了这座素有“美国将军的摇篮”之称的著名军事院校。

兵家必争的西点

西点军校的正式名称叫“美国军事学院”,由于校址位于纽约北部哈德逊河西岸的橙县西点镇,故又被称作“西点军校”或“西点”。
西点军校所在的西点镇曾是美国独立战争中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据研究西点军校历史的斯蒂温·格罗夫博士介绍,西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主要是哈德逊河在流经西点时程“S”状,且弯度很急,过往的大型船舶经此必须减速,来犯敌船则因减速而易受攻击。更主要的是河西岸的高地具有居高临下的控制作用,如果在此设立军事要塞,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时的大陆军司令乔治·华盛顿将军认为西点是美国最具战略价值的一块阵地,是“打开美国的一把钥匙”。有鉴于此,华盛顿在1778年邀请波兰人、曾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中扭转战局的萨拉托加战役的英雄萨丢斯·科什乌兹科上校来协助设计西点军事要塞。经过一番勘察,科什乌兹科在此建立了大小14个据点,控制河道和防御水陆两栖进攻。各据点彼此呼应,相互支援,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防御体系。英军若乘船来犯,则无异于自投罗网。即便在今天,其设计思路仍被认为具有现代意识。为了纪念这位波兰人,1828年西点军校还为其塑了像。如今,这位波兰人依然目光炯炯地俯视着那逶迤而去的哈德逊河。而华盛顿本人也曾在1779年把他的司令部搬至西点。实际上,西点要塞自1778年1月20日屯兵以来,是美国一直在使用的军事设施,它也是西点军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严格的入学条件

1802年3月16日,美国第三任总统、当年《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托马斯·杰弗逊签署国会法令,宣告在西点成立“美国军事学院”。西点军校是美国建立最早的军事院校,首任校长由美国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外孙乔纳森·威廉姆斯担任。但是,被尊称为“西点军校之父”的却是自1817年至1833年期间任校长的西尔维纳斯·萨耶尔上校。因为正是他在任期间提高了西点的学术水准,严明了军事纪律,以及强调行为诚实正直。他还倡导了萨耶尔教学法,即由通晓专业知识的教官进行小班授课,学员和教官每天对课程进行讨论,这一方法至今还在西点军校被广泛采用。

200年来,西点军校已由当年成立时仅有1800英亩的面积,第一期仅有两名学员毕业的小学校,成长为如今占地16000英亩、每年有900多名男女学员毕业的名校和众多美国青年人向往的地方。如今,这所名校的任务是教育、训练和激励学员,使每一位学员成为恪守“职责、荣誉、国家”价值观、“品德高尚”的现役军官;把学员培养成以美国陆军军官作为职业发展和终身为国家服务的优秀军事人才。据此,西点有着自己严格的入学条件和标准。据西点军校招生官员介绍,西点招生对象必须是年龄为17-22岁的未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士兵,经政府高官(如副总统或国会议员或陆军部高官)推荐、考试和体检后择优录取。考试范围包括学业能力倾向测验、体育等。西点的学制为四年。课程分为文科、理科、工程、军事科学和体育等,每年暑期(6-8月)进行野外军训。但西点军校副教务长肯·格瑞斯博士补充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学校适时增设和调整了部分专业和课程,其中包括反恐怖主义、网络恐怖主义、冲突解决、信息保障、国际法、法律制度比较、国际安全研究、核工程和化学工程等,同时引进了有关国际法和伊斯兰法律方面的专家和南亚问题专家。

西点军校从1976年开始招收女学员,现在整个学员队的人数为4000名,每年的7月1日约有1200名新学员入学。学员在校的主要制服颜色为灰色,这是早在1816年就确定了的,因此,学员队又有“灰色长队”之称。学员毕业后被授予理科学士和陆军少尉军衔,一般至少需服现役5年。

培养“品德高尚”的将才

自1898年西点军校把“职责、荣誉、国家”正式定为校训以来,西点军校特别重视对学员品德的培养。他们反复强调,西点仅仅培养领导人才是不够的,必须是“品德高尚”的领导人才。为此,学员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被灌输西点的基本价值观,即正直诚实和尊敬他人的尊严。《学员荣誉准则》明确规定“学员不得撒谎、欺骗和行窃,也不得容忍他人有上述行为”。西点军校公关部主任詹姆斯·威利中校举例说,学员在撰写论文时,如果不在脚注中对一些被引用的观点和文字加以说明的话,一经查出,轻者要被严厉批评,重者则被勒令退学。至于尊敬他人,西点告诫每位学员,如果自己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就必须以同样的尊敬和尊严对待别人。

在西点的两天采访中,记者对此深有感受。在西点军校的巴克纳尔训练营,高年级学员正在对低年级学员进行野外训练科目。这是西点的传统,目的是培养学员的领导才能。在障碍训练场上,每当低年级学员因未掌握好动作要领而出现失误时,得到的不是批评、责骂或是不屑一顾的嘲笑,而是激励的掌声和诸如“加油!你一定能行!”的鼓励声。低年级学员在这种气氛下,不仅完成了动作,更主要的是增强了自信心,这也是西点野外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

找不到图书馆的巴顿将军

西点军校号称“美国将军的摇篮”,许多美军名将如格兰特、罗伯特·李、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布莱德利等均是该校的毕业生。这些名人在校期间的许多轶事至今还被西点人所津津乐道。

美国内战时,约400名南北双方的将领是从西点军校毕业的。其中最有名的是统帅北方军的尤利塞斯·格兰特将军和领军南方部队的罗伯特·李将军。这两位昔日的同窗校友因各为其主而成为战场上的对手。结果,格兰特技高一筹,最终迫使李将军俯首称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名将巴顿将军也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并以作风严厉、作战勇猛、善于捕捉战机、扩大战果,而被誉为“血胆将军”。但巴顿在校的学习成绩却不敢令人恭维,因为他是花了五年时间才从西点毕业,比同期学员多出了一年。一次,一位记者追问其原因,巴顿俏皮地回答说,他学习期间没有找到学校的图书馆。对此,西点人则以自己的幽默来回答和纪念这位1909年的毕业生。1950年,他们在校图书馆对面立了一尊头戴钢盔、身着戎装,手持望远镜的巴顿将军塑像。寓意幽默:不是找不到图书馆吗?现在让你手持望远镜,天天站在图书馆对面,这下总可以找到了吧!

而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据说是在母亲的陪伴下度过四年西点生涯的。当年,麦克阿瑟的母亲把麦克阿瑟送到西点军校后,自己也在学员宿舍对面的西点旅馆里安营扎寨了。她每天早上伴着起床号起来看儿子出早操,晚上直到儿子宿舍的灯光熄灭才休息,整整陪读了四年。而麦克阿瑟则时常在夜深人静之时悄悄地溜到母亲的住处打打牙祭。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麦克阿瑟后来于1919年至1922年出任西点校长,任职期间加大了体育课占全部课程的比例,达15%。

“我不认为中国是威胁”

西点军校设有外语系,共开设了七门外语课,它们分别是阿拉伯语、汉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俄语和西班牙语。其中,汉语课开设于1966年,课程包括基础汉语、中级汉语、汉语军事阅读、中国媒体和中国文明等。在西点军校的巴克纳尔训练营地,记者乘隙采访了一位学过中文的四年级学员辛克莱。辛克莱来自密苏里州,今年24岁,身高1米85左右,身着迷彩作训服,脸上涂着迷彩油膏,显得颇为老练。一交谈才得知,原来他在来西点之前,已经在陆军当了近三年的兵。辛克莱是在部队长官和密苏里州联邦众议员的联名推荐下,经过考试进入西点的。他在西点的专业是地理,但他在二年级时选修了两个学期的汉语,当时同期同学中共有75人选修了汉语课。此外,他还在历史课上的中国军事史中读到了有关《孙子兵法》的一些介绍,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辛克莱说,选修中文就是想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也正是出于这一原因,他平时一直关注有关美中关系的发展,包括布什总统的两次访华。辛克莱说,可能有些美国人认为中国将对美国构成威胁,但这主要是他们对中国缺乏足够了解。就他本人而言,他对中国的发展方向表示乐观,对美中关系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他不认为中国是威胁。辛克莱最后强调说,他的同学中有许多人都持这一观点。

过关斩将的国际学员

从1889年起,西点开始招收外国学员,由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负责向有关国家和地区发出邀请。招生录取条件及考试科目和美国几乎相同,只是推荐人变成了被邀请国的政府官员。此外,考生需要加试英语。至今已有306名外国学员从西点毕业,其中包括1950年毕业的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目前,西点已向160个国家和地区发出了邀请。

记者在巴克纳尔训练营采访了一位来自喀麦隆的国际学员。22岁的埃里克·蒙伯格霍布,个头不高,但很结实,加上厚厚的嘴唇,给人以憨厚和吃苦耐劳的印象。他用口音很重的英语介绍了自己的一些情况。埃里克出身于军人世家,父亲在喀麦隆军队里任职。在得悉2000年美国西点军校将在喀麦隆招两名国际学员的消息后,他就向美国驻喀麦隆大使馆索取了有关招生简章,并报了名。由于要加试英语,讲法语的埃里克还专门恶补了一下英语。经过一番竞争,埃里克过关斩将,最终脱颖而出,获得了美国国会25万美元的四年全额奖学金,并于2000年6月走进了西点军校的大门,专修国际关系和选修计算机课程。他现在已经是二年级学员了。埃里克说,初来时,遇到很多问题,如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但最大的问题则是语言交流问题,上课时他必须全神贯注地听讲、记笔记。和别人谈话时,则经常要请别人说得慢一点。经过两年的磨炼,埃里克说他逐渐有所适应了。两年来,埃里克没有回过国,但他说,毕业后一定得回去,因为出来前,他和喀麦隆军队签了服役5年的合同

『捌』 弗吉尼亚军校与西点军校有什么区别

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创立于1839年11月11日,是美国第一所州办军事学院。学院位于弗吉尼亚州列克星顿市郊。当时只有23名新生入学。第-任院长史密斯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他执掌校务达半个世纪之久。南北战争期间,学校遭北军炮轰,校舍被毁,史密斯院长经过艰苦的奋斗,重建弗吉尼亚军校。

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办学宗旨是造就文武合一、品质优良的青年。该校最重要的特色在于它并不是以培养军官为第一任务,培养出来的青年未必选择军队作为终身的事业。他们在服完规定的预备役之后,通常只有15%继续留在军中,其余的进入社会各行各业。但是当国家需要的时候,这些校友们就再度投身军旅,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具有军地双重性,因此学员不仅要修完技术课程,还必须完成军事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里,美国防部设置了后备役军官训练团,按军兵种的不同分为航空航天系、军事科学系、海军科学系等军事学科。学员从入学着上军服那一刻起,紧张的军事生活就开始了。住统一营房、集体就餐、列队进教室上课、操练、野外演习、定期检阅等。学校的校规上明文规定:要有军人的行为举止,遵守军人礼节;爱整洁,守时守纪,办事一丝不苟;熟记学院历史和传统;具有团结友爱精神等。

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目前有1300人,教员7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其教学水准相当高。该校军事课程设置大致可以分为军事史、战术、技术、领导统御和兵器5类。学制4年。学生在4年内必须学会手枪、步枪、机枪、迫击炮、无后座力炮、火箭炮、野战炮、手榴弹、坦克和飞机的操作。该校目前还可以颁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经济、历史、英文、现代语言等11种学士学位。

该学院采取学生自治制度,学生自治组织主要有:1、-般委员会。成员由学生互相选举,该委员会负责维持纪律并依照年级增长而赋予高年级学生较多的权力。该委员会是学生与校方交涉的代表。2、荣誉法庭。该校的荣誉守则最重要的有3项:不偷盗、不说谎及知道别人违犯前两项之时必须揭发否则同罚。若某同学遭人举报,法庭则进行调查,在没判决之前,这个同学可以承认触犯守则并自行离校。假如判定有罪,这时候就会被不荣誉地退学;若判无罪,那么任何人都永远不准再提这件事。3、学生团。学生团由1个乐队和3个学生营组成,每营3个连。营和连都是各年级混合编队,这种编组只使用在典礼仪式性质的场合。各年级进行美国预备军官训练团军事课程的时候是依照陆、海、空、陆战队四类来分别编组上课。

迄今为止,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共有6人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勋章。两次世界大战中,该校学生和校友都作出了贡献。第一次世界大战,该校共有l830人在欧洲作战,其中有5位将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该校有4100人服役军中,90%学员当上了军官,其中有61位将军,包括曾担任美国国防部长、陆军参谋长的五星上将马歇尔和巴顿将军。马歇尔称赞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不但给了我与人相处的日常行动准则,而且还给了我一种军事遗产――荣誉与自我牺牲精神。"至今,已有62颗将星从这里升起。

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招生有年龄、体格和成绩的限制和要求,但不限制国籍。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美国预备军官训练团的课程之后才能毕业。外国人毕业之后不能进入美国军队服役。据校方记载,从 1906年至今曾有77名中国学生在弗吉尼亚军校就读,其中毕业于该校的有35名。
西点军校
美国军事学院(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又称西点军校(West Point),是美国陆军的一个军事学院,曾经也是陆军的军事堡垒。该校位于纽约北部哈德逊河西岸的橙县西点镇,故又被称作“西点军校”或“西点”,距离纽约市约80公里,占地1万6千英亩(约6千5百公亩)。

从该军事学校毕业的学生将获得科学学士学位,军衔是陆军少尉。毕业生必须在军队中至少服役5年和3年的后备役。

学院的运动队历史上一直被称为“哈德森黑骑士”(The Black Knights of the Hudson),不过现在已经被缩写为“黑骑士”(Black Knights)。美国的媒体有时也将西点军校的运动队称为“军队”(Army),这种叫法也已经成为正式的称谓。

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Duty,Honor,Country)。该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它曾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以及中国黄埔军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

历史沿革

乔治·华盛顿选中西点为堡垒建筑点,因为这是一个对于整个美洲都很重要的战略地点。西点在哈德逊河“S”弯之中,占据之人可以控制所有河运。1778年,萨丢斯·科什乌兹科(Thaddeus Kosciuszko)设计了堡垒的外形。美国独立之后,华盛顿想在此建立一所全国军校,但是他的国务卿托玛斯·杰弗逊争辩说宪法之内没有给总统创立军校的权力。杰弗逊上任总统之后,在1802年3月16日签署了法律,建立美国军校,同年7月4日西点军校开门。

1817年-1833年,上校西尔维纳斯·萨耶尔(Sylvanus Thayer)当任校长。他将土木工程设置为学校主要课程,这个期间的毕业生修建了美国大部分最初的铁路线、桥梁、港口和公路。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开始建立其他工科学校,西点军校的课程开始扩展到土木工程之外领域。

一次大战以后, 校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进一步增加学术课程。按照现代战争体能的要求,他推进了体育健身和运动节目。“每一个军校学生都是运动员”成为了一个重要目标。同时,军校学生传统的荣誉系统,成为校方正式规则。

1964年,林登·约翰逊总统签署法律,从2529名学生增加到4417名(现已降至4,000名)。

1976年,西点军校第一次招收女生。

1810年和1816年,西点军校没有毕业生;而1861,1917,1918,1922和1943年有两班毕业生。

20世纪中,西点军校课程结构继续扩展和改变,现在学生可以在十几个领域中选课,除以前的工科,各类理科和文科都有了。

著名校友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威廉·提康普赛·谢尔曼
罗伯特·爱德华·李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西点校训

正式校训:职责、荣誉、国家。

西点训条:准时、守纪、严格、正直、刚毅。

学员荣誉准则:
不得撒谎、欺骗、行窃,也不得容忍他人有这种行为。
不推卸责任。
无私奉献。

校训:
对我们将要服务的人民、政府和社会要有十分清除的认识;在工程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要得到均衡发展;既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要力争在自己感兴趣、有特长的学术领域内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
强化知识更新,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已经成为时代的欢呼。
“无知”——求知心切,永远把自己当作学生,问一些“傻问题”。
想别人学习,如果不比从书本上学习更重要的话,起码和那同等重要。
一定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闲暇时光,不要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我的机会溜走。
每个学员不撒谎,不欺骗,不盗窃,也决不容忍其他人这样做。
个人要服从集体或更大的整体,服从部队,服从一个团队。
纪律和军容是我们比其他学校甚至部队要求更严格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坚持原则。
恪尽职守的精神比个人的声望更重要。
世界上极需这种人才,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克服种种阻力完成任务。
我们要做的是让纪律看守西点,而不是教官时刻监视学员。
“魔鬼”隐藏在细节中,永远不要忽视任何细节。
千万不要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
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为了赢得胜利,也许你不得不干一些自己不相干的事。
学会忍受不公平,学会恪尽职责。
只要充分相信自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足够持久。
等待比做事要难得多。
要有信心,把握自己的未来。
不要沉沦,在任何环境中你都可以选择奋起。
有耐心的人无往而不利。
确信无法突破的时候,首先要选择的是等待。
如果你没有选择的话,那么就勇敢地迎上去。
责任、荣誉、国家!
以林肯为榜样,汲取他的生活经验和奋斗精神。
只要你不认输,就有机会!
要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承受悲惨命运的能力。
冲动,决不是真正英雄的性格。
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你。
历经严酷的训练是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
速度决定成败。
不要怕有疯狂的想法,只要你肯努力。
首先要建立起自信心。
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要敢于战胜一切恐惧。
要感谢生活中的逆境和磨难。
主动锻练自己,培养果决的性格。
要立即行动,不要拖延。
现实中的恐惧,远比不上想像中的恐怖那木可怕。
目标要明确,信念要坚定。
只有自己去做,才可能知道能否成功。
做一个真正无畏的人。
要战胜恐怖,而不是退缩。
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要敢于“硬干”,不要怀疑自己。
没有什么不可能——“没有办法”或“不可能”常常是庸人和懒人的托辞。
成功始于觉醒,心态决定命运。
任何个人,在危机来临时,都要想到打破常规。
要利用好经验,而不是受他们的束缚。
要敢于异想天开。
尽量多动脑,少出力。
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正确的战略战术比优势兵力更重要。

22条军规

1、无条件执行;
2、工作无借口;
3、细节决定成败;
4、以上司为榜样;
5、荣誉原则;
6、受人欢迎;
7、善于合作;
8、团队精神;
9、只有第一;
10、敢于冒险;
11、火一般的精神;
12、不断提升自己;
13、勇敢者的游戏;
14、全力以赴;
15、尽职尽责;
16、没有不可能;
17、永不放弃;
18、敬业为魂;
19、为自己奋斗;
20、理念至上;
21、自动自发;
22、立即行动。

兵家必争的西点

西点军校所在的西点镇曾是美国独立战争中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据研究西点军校历史的斯蒂温·格罗夫博士介绍,西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主要是哈德逊河在流经西点时程“S”状,且弯度很急,过往的大型船舶经此必须减速,来犯敌船则因减速而易受攻击。更主要的是河西岸的高地具有居高临下的控制作用,如果在此设立军事要塞,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时的大陆军司令乔治·华盛顿将军认为西点是美国最具战略价值的一块阵地,是“打开美国的一把钥匙”。有鉴于此,华盛顿在1778年邀请波兰人、曾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中扭转战局的萨拉托加战役的英雄萨丢斯·科什乌兹科上校来协助设计西点军事要塞。经过一番勘察,科什乌兹科在此建立了大小14个据点,控制河道和防御水陆两栖进攻。各据点彼此呼应,相互支援,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防御体系。英军若乘船来犯,则无异于自投罗网。即便在今天,其设计思路仍被认为具有现代意识。为了纪念这位波兰人,1828年西点军校还为其塑了像。如今,这位波兰人依然目光炯炯地俯视着那逶迤而去的哈德逊河。而华盛顿本人也曾在1779年把他的司令部搬至西点。实际上,西点要塞自1778年1月20日屯兵以来,是美国一直在使用的军事设施,它也是西点军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严格的入学条件

1802年3月16日,美国第三任总统、当年《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托马斯·杰弗逊签署国会法令,宣告在西点成立“美国军事学院”。西点军校是美国建立最早的军事院校,首任校长由美国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外孙乔纳森·威廉姆斯担任。但是,被尊称为“西点军校之父”的却是自1817年至1833年期间任校长的西尔维纳斯·萨耶尔上校。因为正是他在任期间提高了西点的学术水准,严明了军事纪律,以及强调行为诚实正直。他还倡导了萨耶尔教学法,即由通晓专业知识的教官进行小班授课,学员和教官每天对课程进行讨论,这一方法至今还在西点军校被广泛采用。

200年来,西点军校已由当年成立时仅有1800英亩的面积,第一期仅有两名学员毕业的小学校,成长为如今占地16000英亩、每年有900多名男女学员毕业的名校和众多美国青年人向往的地方。如今,这所名校的任务是教育、训练和激励学员,使每一位学员成为恪守“职责、荣誉、国家”价值观、“品德高尚”的现役军官;把学员培养成以美国陆军军官作为职业发展和终身为国家服务的优秀军事人才。据此,西点有着自己严格的入学条件和标准。据西点军校招生官员介绍,西点招生对象必须是年龄为17-22岁的未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士兵,经政府高官(如副总统或国会议员或陆军部高官)推荐、考试和体检后择优录取。考试范围包括学业能力倾向测验、体育等。西点的学制为四年,程分为文科、理科、工程、军事科学和体育等,每年暑期(6-8月)进行野外军训。但西点军校副教务长肯·格瑞斯博士补充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学校适时增设和调整了部分专业和课程,其中包括反恐怖主义、网络恐怖主义、冲突解决、信息保障、国际法、法律制度比较、国际安全研究、核工程和化学工程等,同时引进了有关国际法和伊斯兰法律方面的专家和南亚问题专家。

西点军校从1976年开始招收女学员,现在整个学员队的人数为4000名,每年的7月1日约有1200名新学员入学。学员在校的主要制服颜色为灰色,这是早在1816年就确定了的,因此,学员队又有“灰色长队”之称。学员毕业后被授予理科学士和陆军少尉军衔,一般至少需服现役5年。

培养“品德高尚”的将才

自1898年西点军校把“职责、荣誉、国家”正式定为校训以来,西点军校特别重视对学员品德的培养。他们反复强调,西点仅仅培养领导人才是不够的,必须是“品德高尚”的领导人才。为此,学员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被灌输西点的基本价值观,即正直诚实和尊敬他人的尊严。《学员荣誉准则》明确规定“学员不得撒谎、欺骗和行窃,也不得容忍他人有上述行为”。西点军校公关部主任詹姆斯·威利中校举例说,学员在撰写论文时,如果不在脚注中对一些被引用的观点和文字加以说明的话,一经查出,轻者要被严厉批评,重者则被勒令退学。至于尊敬他人,西点告诫每位学员,如果自己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就必须以同样的尊敬和尊严对待别人。

在西点军校的巴克纳尔训练营,高年级学员对低年级学员进行野外训练科目。这是西点的传统,目的是培养学员的领导才能。在障碍训练场上,每当低年级学员因未掌握好动作要领而出现失误时,得到的不是批评、责骂或是不屑一顾的嘲笑,而是激励的掌声和诸如“加油!你一定能行!”的鼓励声。低年级学员在这种气氛下,不仅完成了动作,更主要的是增强了自信心,这也是西点野外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

找不到图书馆的巴顿将军

西点军校号称“美国将军的摇篮”,许多美军名将如格兰特、罗伯特·李、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布莱德利等均是该校的毕业生。这些名人在校期间的许多轶事至今还被西点人所津津乐道。

美国内战时,约400名南北双方的将领是从西点军校毕业的。其中最有名的是统帅北方军的尤利塞斯·格兰特将军和领军南方部队的罗伯特·李将军。这两位昔日的同窗校友因各为其主而成为战场上的对手。结果,格兰特技高一筹,最终迫使李将军俯首称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名将巴顿将军也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并以作风严厉、作战勇猛、善于捕捉战机、扩大战果,而被誉为“血胆将军”。但巴顿在校的学习成绩却不敢令人恭维,因为他是花了五年时间才从西点毕业,比同期学员多出了一年。一次,一位记者追问其原因,巴顿俏皮地回答说,他学习期间没有找到学校的图书馆。对此,西点人则以自己的幽默来回答和纪念这位1909年的毕业生。1950年,他们在校图书馆对面立了一尊头戴钢盔、身着戎装,手持望远镜的巴顿将军塑像。寓意幽默:不是找不到图书馆吗?现在让你手持望远镜,天天站在图书馆对面,这下总可以找到了吧!

而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据说是在母亲的陪伴下度过四年西点生涯的。当年,麦克阿瑟的母亲把麦克阿瑟送到西点军校后,自己也在学员宿舍对面的西点旅馆里安营扎寨了。她每天早上伴着起床号起来看儿子出早操,晚上直到儿子宿舍的灯光熄灭才休息,整整陪读了四年。而麦克阿瑟则时常在夜深人静之时悄悄地溜到母亲的住处打打牙祭。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麦克阿瑟后来于1919年至1922年出任西点校长,任职期间加大了体育课占全部课程的比例,达15%。

过关斩将的国际学员

从1889年起,西点开始招收外国学员,由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负责向有关国家和地区发出邀请。招生录取条件及考试科目和美国几乎相同,只是推荐人变成了被邀请国的政府官员。此外,考生需要加试英语。至今已有306名外国学员从西点毕业,其中包括1950年毕业的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目前,西点已向160个国家和地区发出了邀请。

『玖』 美国西点军校在那个位置

位于纽约州西点(哈德逊河西岸),面积(约6千5百公顷)。

西点军校是美国第一所军事学校。美国军事学院(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常被称为西点(West Point)军校。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该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之一,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齐名。

扩展材料:

美国的西点军校为世人所知,是因为从这里走出了很多著名将领。美国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以及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曾被问及同一个问题:在培养领导者方面,谁做得最好?他们的答案既不是哈佛商学院,也不是通用电气,而是西点军校。二战以来,该校还为美国金融界造就了1000多名董事长、5000多名高级管理者。以此计算,西点军校堪称美国最优秀的“商学院”。

与西点军校制服丝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男生裤子买那种比较好看吗 浏览:332
羽绒服的白斑怎样去除 浏览:676
女生搭配时尚衣图片欣赏 浏览:46
女装好看的套装 浏览:505
体重65kg穿什么尺码的裤子 浏览:393
中国裤子的演变 浏览:638
深蓝色针织衫怎么配 浏览:403
白羽绒服上弄上辣椒油了怎么清洗 浏览:632
精品女装代理什么品牌好 浏览:672
桑塔纳志俊正时皮带怎么装 浏览:987
怎样用衣织风衣 浏览:269
皇卡男装品牌简介 浏览:110
繁星藩王穿情侣装什么意思 浏览:554
贝克汉姆爬长城同款衬衫 浏览:159
为什么现在不流行旗袍了 浏览:538
哪款帽子颜色最好看 浏览:87
黑色羽绒服内搭粉色长裙好看吗 浏览:537
羽绒服男款裤 浏览:649
在哪能买到女士纯蓝色的风衣 浏览:596
裙子大衣搭配板鞋 浏览: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