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宁乡实验中学与宁乡十三中哪所学校比较好
宁乡实验中学与宁乡十三中
两个中学,
各有所长。
很难说哪个更好。
相关信息,
可上学校官网查看。
有详细介绍。
祝你好运。
『贰』 宁乡十三中的腾飞期
(2002年11月—现在)
2002年11月19日,赖维新同志到宁乡十三中任校长,刘义军、张勇武任副校长,他的上任为宁乡十三中注入了一股新的风气,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坚持以德治校,自我加压,不断进取,搭建好制度平台、情感平台、风气平台,以制度管人,以情感服人,以风气正人,以德治校逐成特色,在具体微观操作上,实行层次管理,管理重心下移,学校形成了校长—副校长—学生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为纵向的工作主线,横向联系,各处室签订责任制,建立强化年级组责任制。在学生管理上,学校每月组织一个主题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教育活动,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系列教育活动,举办青年党校,培养了大批先进青年,推动了德育工作的发以貌取人,到2003年8月止,学校各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成绩,涌现一批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效果显著的教师,如姚期星被评为宁乡县首届“优秀班主任”,贺继舜被评为首届“师德标兵”。艺术特色尤为突出,2002年11月,艺术班一批学生在县市文艺汇演中勇立潮头,舞蹈《谷粒飞扬》参与省煤炭厅调演,获特别奖;2003年3月,近50人艺术班学生到社会进行义演,募资到2000多元,捐献给了贫困学生。在2003年3月18日,是宁乡教育史上又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投资近8000万元的宁乡十三中整体搬迁、易地新建工程正式动工,通过4个多月的艰苦奋战,2003年8月底,学校如期高质高效竣工,值此宁乡教育的另一艘航母正式启航,学校的领导机构也产生了变动,赖维新任校长,刘志军、刘义军、向荣任分管教学、教育、后勤的副校长。
新的宁乡十三中硬件设施先进一流,领先于省内同级高中,占地156亩,建筑面积约5000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集运动区、教学区、生活服务区、休闲区于一体,主建筑综合楼面积为8070平方米,装备有现代化的实验室、设备室、微机室、校园网络、电子监控室以及图书室等;三栋教学楼为园林式建筑,可容纳学生3600人,总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先进的教学设施配套齐全;生活服务大楼同时容纳4000人就餐;学生宿舍五栋,为公寓式管理。运动区有400米标准田径场,容纳3000人的看台,一条80m长的室内跑道,并有数十个篮、排球、乒乓球等运动场地。
加大了学校管理力度,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学校明确了情感管理,目标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管理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得到了社会认可和家长满意,科学严谨的管理成为十三中又一道风景。学校实行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继续沿用层次管理,重心下移的民主高效原则,推行用人全员聘任制,分配结构工资制,管理岗位责任制,采购监审制,调动了全员工作积极性,保证了学校良性发展。
教学管理上,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形成以教务处、教科室为首的教学监督管理体系,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环节督察,重视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包干组的建设,充分调动了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行了青年教师素质再提高的五个一工程,尽力达到“一年合格、二年胜任、三年骨干、五年能手、七年拔尖”的目标。
德育管理上,坚持“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科学育人”的理念,狠抓学生德育建设,通过德育网络化、程序化,人人参与,形成了人人抓德育、德育人人抓的可喜局面,构建了养成教育为主线,以“两星评比”为重点的德育模式。2003年,举办了首届“校园之星”,成功的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兄弟学校多次来校参观学习。
艺术特色长盛不衰。学校加强了对艺术教育的管理力度和科学研究,加大了对艺术教育的投入,落实“小班(组)制教学”的形式,引进师生双向选择机制,制定联考上线指标分配方案,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学生实行不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模式,聘请省内权威教授来校讲学,从而更纯化了学风;学校还增设了音乐教室、练功房、购置了数十万元的教学设备,保证了艺术教育的资源使用,加大对艺术教师的培训,先后选送2位老师深造,成为“市级骨干教师”。
科学的管理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学校先后得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师资培训先进单位、全国城运会优秀节目单位等荣誉称号,2003、2004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超县标,位居宁乡县前列。这些不争事实,博得了社会媒体关注,《三湘都市报》、《湖南日报》、《东方新报》、《中外教育》、《中国信息报》等对学校争相深入报道。
2004年8月,由于教育局人事大调整,宁乡县教研室主任余谷进委任为学校校长兼党总书记,姜学文、陈俊昕、向荣委任为分管教学、教育、后勤的副校长,新一届班子上任,意识超前,大刀阔斧,管理科学。首先,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聘了近30名骨干教师,充实了师资力量。其次,启动了学校安居工程,修建了70套标准的外籍教师公寓,为招贤纳才打下良好基础。再次,通过努力,从2005年下半年始,与宁乡一中、四中面向全县择优招生,并且正通过市示范高中的验收,力争三年内以艺术教育为特色迎接“省示范学校”的检查验收。
『叁』 宁乡十三中校风好吗
本人有亲身体验,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亲:
小学:
在公办小学中间,城南实小、玉谭中心小学是有历史并且比较有规模的老校,一直口碑都好;其次是南郊,西郊,学庵,园艺,汪家冲,新山这些。
民办小学有金砺、金海、玉潭、实验中学的小学部,还有百灵鸟小学,金砺办起来的时间不长,百灵鸟主要是培养艺术生。
亲是给孩子择校吗?是的话,建议亲:进得了公办小学就尽量不去民办,选校不如选班、选好老师。只是从学生家长素质、学生素质整体来讲,还是城南实验小学最好,一般机关单位工作、双职工家庭、老宁乡都习惯把小孩送城南。
初中:
公办中学城北绝对是抓的最紧,师资最强的。金海、玉潭、实验的尖子班第一名在城北重点班都不一定进得了前十。但是城北的普通班也不好,所以对孩子负责的话就督促他好好学习,考过重点线,然后选个好班主任来带。
民办的三所感觉都差不多,不清楚现在校风最好的是哪所,读这三所学校的话无疑必然要进全校最好的那个班才行。
高中:
一中最好,其次实验励志班,玉潭彭亚老师开的一个班都不错,然后是花明楼的四中,四中的文科比较强,在宁乡城内的十三中主要培养艺术生,近些年都考的还不错,然后还有坝塘的二中这些,具体情况不太清楚。
最后讲一句,其实学校也好,老师也好,最主要的还是孩子自己要奋斗,要上进,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肆』 宁乡十三中的简介
宁乡十三中前身为欧氏可大完小。欧氏可大完小是大成桥公社(十一区)欧氏宗族办的一所族校,位于大成桥公社欧家大冲袁家组,时任校长贺薰陶,现任校长胡群武。
2002年11月19日,赖维新同志到宁乡十三中任校长,刘义军、张勇武任副校长,他的上任为宁乡十三中注入了一股新的风气,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坚持以德治校,自我加压,不断进取,搭建好制度平台、情感平台、风气平台,以制度管人,以情感服人,以风气正人,以德治校逐成特色,在具体微观操作上,实行层次管理,管理重心下移,学校形成了校长—副校长—学生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为纵向的工作主线,横向联系,各处室签订责任制,建立强化年级组责任制。在学生管理上,学校每月组织一个主题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教育活动,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系列教育活动,举办青年党校,培养了大批先进青年,推动了德育工作的发以貌取人,到2003年8月止,学校各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成绩,涌现一批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效果显著的教师,如姚期星被评为宁乡县首届“优秀班主任”,贺继舜被评为首届“师德标兵”。艺术特色尤为突出,2002年11月,艺术班一批学生在县市文艺汇演中勇立潮头,舞蹈《谷粒飞扬》参与省煤炭厅调演,获特别奖;2003年3月,近50人艺术班学生到社会进行义演,募资到2000多元,捐献给了贫困学生。在2003年3月18日,是宁乡教育史上又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投资近8000万元的宁乡十三中整体搬迁、易地新建工程正式动工,通过4个多月的艰苦奋战,2003年8月底,学校如期高质高效竣工,值此宁乡教育的另一艘航母正式启航,学校的领导机构也产生了变动,赖维新任校长,刘志军、刘义军、向荣任分管教学、教育、后勤的副校长。
新的宁乡十三中硬件设施先进一流,领先于省内同级高中,占地156亩,建筑面积约5000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集运动区、教学区、生活服务区、休闲区于一体,主建筑综合楼面积为8070平方米,装备有现代化的实验室、设备室、微机室、校园网络、电子监控室以及图书室等;三栋教学楼为园林式建筑,可容纳学生3600人,总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先进的教学设施配套齐全;生活服务大楼同时容纳4000人就餐;学生宿舍五栋,为公寓式管理。运动区有400米标准田径场,容纳3000人的看台,一条80m长的室内跑道,并有数十个篮、排球、乒乓球等运动场地。
加大了学校管理力度,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学校明确了情感管理,目标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管理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得到了社会认可和家长满意,科学严谨的管理成为十三中又一道风景。学校实行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继续沿用层次管理,重心下移的民主高效原则,推行用人全员聘任制,分配结构工资制,管理岗位责任制,采购监审制,调动了全员工作积极性,保证了学校良性发展。
教学管理上,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形成以教务处、教科室为首的教学监督管理体系,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环节督察,重视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包干组的建设,充分调动了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行了青年教师素质再提高的五个一工程,尽力达到“一年合格、二年胜任、三年骨干、五年能手、七年拔尖”的目标。
德育管理上,坚持“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科学育人”的理念,狠抓学生德育建设,通过德育网络化、程序化,人人参与,形成了人人抓德育、德育人人抓的可喜局面,构建了养成教育为主线,以“两星评比”为重点的德育模式。2003年,举办了首届“校园之星”,成功的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兄弟学校多次来校参观学习。
艺术特色长盛不衰。学校加强了对艺术教育的管理力度和科学研究,加大了对艺术教育的投入,落实“小班(组)制教学”的形式,引进师生双向选择机制,制定联考上线指标分配方案,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学生实行不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模式,聘请省内权威教授来校讲学,从而更纯化了学风;学校还增设了音乐教室、练功房、购置了数十万元的教学设备,保证了艺术教育的资源使用,加大对艺术教师的培训,先后选送2位老师深造,成为“市级骨干教师”。
科学的管理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学校先后得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师资培训先进单位、全国城运会优秀节目单位等荣誉称号,2003、2004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超县标,位居宁乡县前列。这些不争事实,博得了社会媒体关注,《三湘都市报》、《湖南日报》、《东方新报》、《中外教育》、《中国信息报》等对学校争相深入报道。
2004年8月,由于教育局人事大调整,宁乡县教研室主任余谷进委任为学校校长兼党总书记,姜学文、陈俊昕、向荣委任为分管教学、教育、后勤的副校长,新一届班子上任,意识超前,大刀阔斧,管理科学。首先,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聘了近30名骨干教师,充实了师资力量。其次,启动了学校安居工程,修建了70套标准的外籍教师公寓,为招贤纳才打下良好基础。再次,通过努力,从2005年下半年始,与宁乡一中、四中面向全县择优招生,并且正通过市示范高中的验收,力争三年内以艺术教育为特色迎接“省示范学校”的检查验收。
http://tieba..com/f?kw=%C4%FE%CF%E7%CA%AE%C8%FD%D6%D0
『陆』 宁乡十三中与四中哪个比较好些
宁乡十三中比较好。
宁乡十三中于2003年整体搬迁到宁乡县城,是一所省示范性高中,新的校园占地156亩,建有文化教学楼3栋,学生公寓6栋,艺术教学楼、综合办公大楼、生活服务大楼各1栋。楼外绿草如茵,绿树成荫;楼间游廊巧接,诗词饰柱;楼内设备齐全,宽敞洁净。
学校秉承“和谐、诚朴、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让每个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让每个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的治校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核心追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标准建设“质量型学校”。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实施德育序列化教育。
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活动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宁乡十三中前身为欧氏可大完小。欧氏可大完小是大成桥公社(十一区)欧氏宗族办的一所族校,位于大成桥公社欧家大冲袁家组,时任校长贺薰陶。
学校主要吸纳欧氏子弟前来读书,所授不过《论语》、《四书》、《五经》等传统国学,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54年。1954年,欧氏可大完小搬至贺石桥公社碧塘大队三阳塘,仍租用宗族祠堂办学。
1955年7月,宁乡县教育局正式接收欧氏可大完小,改名为“煤炭坝完全小学”,委派先进青年彭邵康同志为校长,潘涤维同志为教导主任,学制6年,有高小4个班,初小4个班,学生共有300多人,是当时的一所重点完小。
『柒』 宁乡十三中一定要2A 4B吗
宁乡13中录取成绩必须是两2A和4B,如果你是一个人的话,他们根本就不会录取你的。但是如果你有关系的话,也是可以通过你的关系花点儿钱进去的。
『捌』 宁乡金海中学的校服是不是很丑
重点是脸。。
『玖』 请问谁知道宁乡县老十三中在哪里
楚沩西路
『拾』 宁乡十三中,的学生宿舍六楼,晚上要半夜才来水,学校主任说,往年都有这种情况,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解决
又不是教职工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