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奉系军阀指的是谁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大本营在奉天(清朝时的沈阳叫做‘奉天府’)人,故称奉系。
奉系的主要人物还有:张宗昌、杨宇霆、张学良、郭松龄。
吕正操、万毅、李云昌、张学思等中共名将,也出自奉系。
直奉两大军阀集团在北洋军阀统治后期先后操纵北京政权,作为军阀从本质上说二者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两派在军队形成、选取将帅和人才代谢及其历史影响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色。
军队形成的轨迹不同,导致了内部凝聚力强弱不同。
首先,直系军阀集团是由原属不同派系或分支的军队不断加盟组成的军事同盟体。而奉系军阀集团则是通过细胞增殖的方式由小到大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
1916年,袁称帝败死,北洋军群龙无首,段祺瑞欲效法袁世凯,独揽军政大权,引起与段资望相当的冯国璋的不满,二人的明争暗斗日趋激烈,最后便以乡谊、隶属和利害关系分裂为直、皖两大派系。直系军阀集团既由此而来。其主要军事力量有江苏督军李纯、湖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陈光远和直隶督军曹锟等部。1919年冯国璋死后,曹锟成为直系首领,但曹所依赖的是其手下大将吴佩孚,吴佩孚成为直军的真正统帅。
奉系军阀的源头是晚清张作霖、冯德麟的保险队,后受招安为巡防营。民初,在巡防营的基础上采用新制扩编为二十七、二十八师,依俯北洋军阀,是为旁系。张在任二十七师师长后,先是联合二十八师师长冯德麟逼走段芝贵而夺取奉天军政大权,再利用张勋复辟推冯德麟下水而吞并其二十八师,又借黑龙江内讧而得渔翁之利,最后出兵用武力占领吉林。至此,张作霖完成了对整个东北的占领,并以二十七、二十八师为基础,逐步形成了奉系军阀集团。
因为这个区别,在直军中由于其内部派系庞杂,动机各异,使得这一军事同盟体从一开始便是松散的和不稳定的,因而其内部的凝聚力也是软弱涣散的。以第二次直奉战争直军参战序列为例,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最初直军所编的三个军,第一军司令彭寿莘等均是吴佩孚亲信将领,所部又都是久经战阵,能打也肯打;第二军司令王怀庆等却都是腐败不堪的清末老官僚,所部也多是以巡防营为主改编而成的旧式军队,只是委身于曹吴所把持的北京政府而已,既不能打,也不肯打;第三军司令冯玉祥所部,到是能征善战,但冯并非吴之嫡系,又因与吴之关系闹的很僵,此时更是早萌异志,是能打却不肯打;后来编成的第四军曹瑛所部,到是曹大帅的子弟兵,怎奈这位曹七爷所率的“茶壶队”,嫖赌是行家里手,上阵打仗却不行了,可谓是肯打却不能打。至于后来投入的十路援军,除杨清臣、靳云鹗等部系吴之嫡系外,其他全是陕西、河南、热河、察哈尔等地方土著,其战斗力和可靠程度都很难说。这就是第二次直奉战争时直军的阵容,从此不难看出直军内部组成的繁杂。
再看奉军,由于是通过细胞增殖的方式发展起来。其内部各师各旅都是一脉相承,没有任何旁系杂支。虽然北洋政府的势力范围同样的包括东北,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关内不断的派系争斗而无暇他顾的原因,奉军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没受到关内各派政治势力的染指,故而它的独立性远远超过被称作北洋正统的直系和皖系。虽然奉军的内部也有派系之分,但在未入关之前,在张作霖的掌控之下暴露的还不明显,对于关内的直系、皖系和其它势力而言,奉系军阀集团仍是一个坚强的整体。
其次,从两派首领和所辖部队的关系来看,也有很大的不同。直系从北洋军阀中分化出来后,第一代首领冯国璋的资历远在曹锟、王占元诸人之上,当时的皖系把持着北京政权,排斥异已,直皖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皖系势力压迫较大的情况下,直军各将领还能共戴一主。冯死后,曹锟继起为直系领袖,其能力和资历就很难与其扮演的角色相称了。好在曹的为人比较宽厚,手下又有吴佩孚这么一员能文能武、有勇有谋又忠贞不二的大将为其主持一切,再加上曹锟率部就驻在京畿附近,可以更直接地威胁和操纵北京政府,就这样,曹才勉强成了直系的盟主,而直系的实权派则是吴佩孚。吴佩孚长于治军,所率部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曾因一战胜皖,再战胜奉而被称为“长胜将军”。对于新的上司,由于没有历史的渊源,其效忠观念和服从意识都要大打折扣。所以尽管吴佩孚威风八面,又大权在握,但对于许多非嫡系将领来说,他们头上的官衔和手里的大兵并不是从吴的手里得来的,自然的也就不完全唯吴的马首是瞻。不用说骑墙派和临时依俯的了,就是同属于老直系的孙传芳、齐燮元等人,由于和吴属于不同的支派,对吴的服从也是有条件的。吴能够指挥裕如的,仅限于由第三师扩编的和由吴一手提拔的将领而已。
奉军的情况又不同了。从奉军初建到张作霖被炸身亡,张自始至终是奉系军阀集团绝对的和唯一的领袖。其部下将领,不是他的绿林老伙伴,便是经他一手提拔的军校学生。虽然奉军中也有老派、新派之分,新派中又有土派、洋派之分,但不管是哪一派,却共同拥戴张氏一人,战争中也能做到一致对外。故在奉军中,军令政令可以做到高度统一和集中。这一点,是吴佩孚和他指挥的直军做不到的。可以这么说,奉军是由张作霖亲手缔造的,而直军的缔造者既不是吴佩孚,也不是曹锟,也不是冯国璋,而是早已死了的袁世凯。换句话说,如果把张作霖对于奉军比作父子关系的话,那么吴佩孚对于直军更多的则是兄弟关系。
C. 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是什么意思
1、直系军阀简介
直系军阀是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派系之一,直系军阀领袖大多出身直隶省,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故称为“直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今河北)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等。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其首领之位。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主要割据在江苏、江西、湖北三省。冯国璋原是袁世凯的亲信将领。
2、奉系军阀简介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出生在奉天故称奉系。1907年,清政府将东北地区改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行省,称“东三省”。驻奉天省新军为第二混成协,1909年奉天军队改为中、前、左、右、后五路,统由巡防营务处节制,张作霖任中、前两路统领。后巡防营中、前两路改编为第二十七师,张作霖师长。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6月4日,当张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身受重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
3、直系军阀代表人物简介
冯国璋,字华甫,直隶河间西诗经村人(今河北省沧州市)。1859年生于普通农家。1884年到天津大沽口投淮军当兵。1885年考入天津北洋武备学堂。1890年毕业后,留学堂充任教官。不久投聂士成幕,很受聂士成青睐,后被推荐给中国驻日本公使裕庚做军事随员。在日本期间,冯国璋结识了一批日本军界人士,并留心考察近代军制和日本军事,编成兵书数册。
4、奉系军阀代表人物简介
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生于奉天海城一个小商之家。其父张有财嗜赌,在张作霖十四岁时,在赌场与人结仇,被人打死。父亲死后,张作霖投奔外祖父家。由于他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且嗜赌如命,结果一事无成。他读过几天书,做过卖货郎,当过流浪儿,也曾入清兵营当过兵。二十岁时,有幸娶了赵家庙地主赵占元之女,住到了岳父家。婚后过了一段时间,张作霖又禁不住赌瘾,便去弄钱参赌,结果输多赢少,还结下不少仇家,最后只好串联了十几个散兵游勇和地痞无赖,结为一帮,当起土匪来。不到半年,张作霖手下已扩充到四、五十人。另一匪首金寿山,势力比张作霖大,想把他的一帮招收归己,但张作霖不干。金寿山便突袭张作霖,张作霖狼狈逃往八角台,八角台的匪首张景惠接纳了他,因赏识他的才干,还把第一把交椅让给了他。不久,张作霖与另一匪首汤玉麟结成绿林伙伴,势力不断扩充,成了辽西一霸。
D. 三大军阀:直系、奉系、皖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叫
直系是因为首领大都出自直隶省(中国旧省名),奉系是因为首领出自奉天,皖系是因为首领出自安徽(简称皖)。
1、直系
直系军阀领袖大多出身直隶省,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故称为“直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今河北)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政治上亲英美,代表旧地主。
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等。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其首领之位。主要割据在江苏、江西、湖北三省。
2、奉系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出生在奉天故称奉系。奉天即现在的辽宁省,省会沈阳亦称奉天。
主要代表人物有张作霖、张学良、张宗昌、郭松龄、马占山,主要割据在东三省(辽宁。沈阳、黑龙江)。
3、皖系
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势力范围在皖、鲁、沪、浙、闽、陕。
(4)奉系军阀制服扩展阅读:
三大军阀首领资料:
1、冯国璋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
冯国璋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曾任北洋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冯国璋任中央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司令。
其为人亦首亦尾,但聪明好学、勤奋刻苦。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后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又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
袁世凯称帝后曾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他均未上任。并联合五将军发出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的通电。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在南京办公。后黎元洪与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
民国七年(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通电辞去副总统,于民国八年(1919年)返回河间故里。民国八年(1919年)10月,冯国璋抵北京,12月28日病逝,终年60岁。
2、张作霖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
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
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在位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史称皇姑屯事件,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
3、段祺瑞
段祺瑞(1865—1936),字芝泉,曾用名启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徽合肥,所以又称“段合肥”。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
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
号称“六不总理”,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奉系军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皖系军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直系军阀
E. 奉系军阀的军装演出服在哪里可以买到
好像是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