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服装设计制版公式是怎么来的 我要的知道是为什么有那个公式不是公式啊公式有人回答了
首先要明确衣服是做给人穿的,所以是以人为基准。
现代服装来说,我觉得是已经上升到一门科学,这可以参考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的《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既然是科学,那么就得有理有据。
举一例:日本第八代女装原型(见下图)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从一万个(或者更多)人身上取得这种纸样,然后以身高体型之类的分类。得到身体各个部位的数据之后计算出平均值,并且总结规律,这些规律就是所谓的公式。
目前为止看不懂的话,我们举个说人话的例子,甩个公式:前领宽=N/5-0.3=6.9cm(比例法),为什么是领围除以5再减去0.3?领围在这里是一个参照点,前领宽和领围对比,前领宽一般是领围的五分之一再少大概0.3。
也就是说,通过搜集大量人体的数据得到平均值,再用这些数据相互对比,从而得到公式。之所以有那么多种原型,是因为参照点不同。一般人都长这样,有规律可循,所以服装构成的依据不是某件衣服的数据和公式,而是人体。
『贰』 求服装制版基础计算公式
服装制版基础计算公式是:
在服装制版过程中,虽然各部位最终数据会因款式的不同而不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数据是常量或者是根据同一个公式计算得来的,熟记这些数据和公式将很大地提高制版的工作效率。
领子部位
男装后领窝深17度,前身肩斜18度,后身肩斜22度,撇胸6度。后身肩斜小于前身2度以上,避免因肩缝线偏后而引起袖子中线偏向。后领窝长度约为2/5颈窝周长,前领窝约为3/5颈窝周长。立领领脚前凸后凹型领脚一般在3-7度或1-2cm;领脚前凹后凸型,领前后各不超过3.5~4.5cm。翻驳领,翻领宽一般为3.5~6cm。领座宽为2.5~5cm。翻领宽与领座宽差值小于0.8cm。
袖子部位
衬衫袖窿周长约占半胸围的85%~92%。西装袖窿约占半胸围的92%~96%。薄的袖山吃势量为2~3cm,中厚的如西装,袖山吃势量为7%~12%袖窿,约在3~4.5cm之间;厚的如大衣袖吃势量为7%~12%袖窿周长,约为4~5cm。袖山高:低袖山以袖窿周长/4为基数,约12~14cm;普通袖山以袖窿周长/4为基数,约15~16cm;高袖山以袖窿周长/3为基数,约17~18cm。
肩宽
西装肩宽与衣长比例接近黄金比; 总肩宽=胸围/2-(7~8),冲肩2~2.5cm(女)2.5~3cm(男)。过肩正统为9~9.5cm,休闲式过肩约为12~13cm。)
腰围部位
裤腰省,褶的分布约1.5~2cm一个,省长为10~11cm,后片省长为7~8cm(男裤),距侧缝4~5cm处,袋宽13~14cm。
腰口线定位:基型在髋骨点上1~2cm。低腰型比基型下落2~6cm。高腰型比基型高出1~2cm。
档位:立档深:基型为0.1号+0.1h。低腰型:基型减去低腰部分约2~5cm。高腰型立档加长1~3cm。
衣长确定
马夹衣长占身高31%~32%,到腰节与臀部中间;茄克衣长占身高35%~42%,袖长放3.5~5Cm;西服衣长占身高43%~45%,袖长放2~3cm;短外套衣长占身高50%~55%,在中指间与膝盖的1/2处,袖长放7~8cm,齐虎口;中长外套衣长占身高50%~63%,在膝盖上下,袖长放7~8cm,齐虎口;长外套衣长占身高65%~70%,在膝下10~15cm处。袖长放7~8cm;休闲装衣长占身高的31%~70%。
裤子相关部位
上装口袋位置位于腰节线下7.5cm与胸宽线内2.5c平行线相交处,宽度为5cm左右,与袖口宽度基本一致。袋绊为1cm宽,长3~5cm。裤侧缝口袋,位于腰线下4cm处,袋长15cm。牛仔裤斜插口袋为8x10cm左右,麦袋为7x4cm,后口袋口为13~15cm。前裤身中缝撇势为0.5~0.7cm一个。省长为10~11cm,后片省长为7~8cm(男裤),距侧逢4~5cm处,袋宽13~14cm。裤子前浪一般位25~29cm,后浪为32~37cm,紧身前后差为7cm左右,合体为10cm左右。门襟长低于臀围4cm,长度为16~17cm。基本裤口=1/2(足跟围+10),后裤口=前裤口+3~4cm。360度群摆围修正,腰围线抬高1~1.5cm,底边加2~4cm。
其他
衬衫原形:领宽+0.5=领深;西装原形:领宽-0.5=领深。领口弧线短于领脚弧线0.5cm。后领窜高为后领宽度的1/3,一般位2.5cm。夏装为1cm左右。
标准型笼门宽与袖窿深之比接近2:3,接近黄金比:袖窿深度为胸围/6+7,无袖式紧身T恤约为17~18cm,衬衫,外套约为19~26cm。茄克宽松类不大于背长。
『叁』 服装制版口诀18句口诀是什么
1、此图绘制中必须要记住一个符合A (A=半胸围+10CM)
2、腰最细的部位在整个身高的四分之一处
3、基础领=净领围+3CM 净领围就是脖子最粗的根部一周
横线1:止口线
横线2:搭门线(宽一般2CM,是订纽扣的地方)
竖线3:上平线
竖线4:袖笼深线《=0.4A,从上平线向左量)
竖线5:腰节线(四分之一身高,从上平线向左量)
竖线6:底边
横线7:胸围肥线(0.5半胸围)
袖笼
解释:两条竖线,左边的是袖笼深线,右边的是上平线 ;两条横线,上面的是胸围肥线,下面的是肩宽线。
点1至点6之间的距离是 0.1A+0.7CM,然后经过点6画平行于止口线的直线,点6至点2 之间的距离是 0.1A+1CM。连接点1和点2,取其中点点5,连接点6和点5,取其中点点4,点2到点3的距离是0.2A,依次连接点1、4、2、3, 使其滑就是袖笼。
(3)风衣制版公式扩展阅读:
国内的制版方式
1、中式服装:是从古代深衣制时就采取的人体双臂平展、两腿稍劈的立姿结构形式,裁制成的服装是直线状、整片式、平面型的。其裁剪方法是将衣料一折成四,将衣服的腋下和腰部多余的衣料剪去,使衣片成一个十字形,
然后在前面的衣身中间剪开作为开襟,并修剪出一桃形的领圈即成。在部位结构和形体空间方面,它不像西式服装那样注重人体的胸围、腰围、臀围的塑造。此种方式沿袭多年直至清末民初。
2、短寸法与胸度法:这两种方法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裁缝到我国开店、办厂等传播的。短寸法是在人体的胸部以上测量多个部位,求得裁剪所需的所有部位尺寸,然后按照这些尺寸来制版,以达到造型更加精确合体。
胸度法是以人体的净胸围为基数来分配各部位所占的比例尺寸。又叫做号型裁剪法。由于我国人体体型不同,胸围较小,多以半胸围减去一个数计算。
『肆』 女式风衣的制版与裁剪
准备自做服求制版剪裁教程
内衬、浴衣服、振袖、振袖、腰带全部版型
答加
[email protected]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伍』 服装制版袖山的高度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楼主的问题是专业性问题:
每款服装上衣袖山高度式不同的,按照书本上的计算公司算出来的只能是个原型。
袖山的高度直接影响到袖子和大身的视觉效果(美观)
例如都是西服,休闲西服和正装西服的袖山高度都不一样,两者追求的服装造型不一样。
问题太具有专业性,如果你能找到服装制版的师傅交流,得到的答案和服装版型知识面会更广泛。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组!
『陆』 服装打版的常用的代表符号是
胸围 B (Bust)
乳下围 UB (Under Bust)
腰围 W (Waist)
中臀围 MH (Middle Hip)
臀围 H (Hip)
胸围线 BL (Bust Line)
乳峰线 BPL (Bust Foint Line)
腰围线 WL (Waist Line)
中臀围线 MHL (Middle Hip Line)
臀围线 HL (Hip Line)
肘线 Ee (Elbow Line)
膝线 KL (Knee Line)
侧颈点 SNP (Side Neck Point)
前颈点 FNP ( Front Neck Point)
后颈点 BNP (Back Neck Point)
肩峰点 SP (Shoulder Point)
袖窿 AH (Arm Hole)
头围 HS (Head Side)
前中心线 FC (Front Center)
(6)风衣制版公式扩展阅读:
服装打版就是把服装创意设计图做出样板,服装打版也叫服装纸样, 也称服装样板或服装模板,正确的名称应该是服装结构设计。
国际服装通用代号
CO=大衣,SS=裙裤,TS=T 恤
PT=裤子,SK=裙子,TK=茄克
VT=马夹,SLO=风衣。
『柒』 服装打版的公式是什么,我只要公式唯公式是正确答案
1、领子部位:
男装后领窝深17度,前身肩斜18度,后身肩斜22度,撇胸6度。后身肩斜小于前身2度以上,避免因肩缝线偏后而引起袖子中线偏向。
后领窝长度约为2/5颈窝周长,前领窝约为3/5颈窝周长。立领领脚前凸后凹型领脚一般在3-7度或1-2cm;领脚前凹后凸型,领前后各不超过3.5~4.5cm。翻驳领,翻领宽一般为3.5~6cm。领座宽为2.5~5cm。翻领宽与领座宽差值小于0.8cm。
2、袖子部位:
衬衫袖窿周长约占半胸围的85%~92%。西装袖窿约占半胸围的92%~96%。薄的袖山吃势量为2~3cm,中厚的如西装,袖山吃势量为7%~12%袖窿,约在3~4.5cm之间;厚的如大衣袖吃势量为7%~12%袖窿周长,约为4~5cm。
袖山高:低袖山以袖窿周长/4为基数,约12~14cm;普通袖山以袖窿周长/4为基数,约15~16cm;高袖山以袖窿周长/3为基数,约17~18cm。
3、肩宽:
西装肩宽与衣长比例接近黄金比; 总肩宽=胸围/2-(7~8),冲肩2~2.5cm(女)2.5~3cm(男)。过肩正统为9~9.5cm,休闲式过肩约为12~13cm。)
4、腰围部位
裤腰省,褶的分布约1.5~2cm一个,省长为10~11cm,后片省长为7~8cm(男裤),距侧缝4~5cm处,袋宽13~14cm。
腰口线定位:基型在髋骨点上1~2cm。低腰型比基型下落2~6cm。高腰型比基型高出1~2cm。
档位:立档深:基型为0.1号+0.1h。低腰型:基型减去低腰部分约2~5cm。高腰型立档加长1~3cm。
5、衣长确定
马夹衣长占身高31%~32%,到腰节与臀部中间;茄克衣长占身高35%~42%,袖长放3.5~5Cm;西服衣长占身高43%~45%,袖长放2~3cm;短外套衣长占身高50%~55%,在中指间与膝盖的1/2处,袖长放7~8cm,齐虎口;
中长外套衣长占身高50%~63%,在膝盖上下,袖长放7~8cm,齐虎口;长外套衣长占身高65%~70%,在膝下10~15cm处。袖长放7~8cm;休闲装衣长占身高的31%~70%。
6、裤子相关部位
上装口袋位置位于腰节线下7.5cm与胸宽线内2.5c平行线相交处,宽度为5cm左右,与袖口宽度基本一致。袋绊为1cm宽,长3~5cm。裤侧缝口袋,位于腰线下4cm处,袋长15cm。牛仔裤斜插口袋为8x10cm左右,麦袋为7x4cm,后口袋口为13~15cm。
前裤身中缝撇势为0.5~0.7cm一个。省长为10~11cm,后片省长为7~8cm(男裤),距侧逢4~5cm处,袋宽13~14cm。裤子前浪一般位25~29cm,后浪为32~37cm,紧身前后差为7cm左右,合体为10cm左右。
门襟长低于臀围4cm,长度为16~17cm。基本裤口=1/2(足跟围+10),后裤口=前裤口+3~4cm。360度群摆围修正,腰围线抬高1~1.5cm,底边加2~4cm。
7、其他
衬衫原形:领宽+0.5=领深;西装原形:领宽-0.5=领深。领口弧线短于领脚弧线0.5cm。后领窜高为后领宽度的1/3,一般位2.5cm。夏装为1cm左右。
标准型笼门宽与袖窿深之比接近2:3,接近黄金比:袖窿深度为胸围/6+7,无袖式紧身T恤约为17~18cm,衬衫,外套约为19~26cm。茄克宽松类不大于背长。
(7)风衣制版公式扩展阅读:
服装打版出来的样片做出来后必须用面料车成成品,因为影响成品造型的基本上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
1.服装结构:规格的搭配是否合理,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规格搭配,还要根据人的常用活动部位的频率及幅度做适当的调整,不能一味的以静态的服装规格去衡量;
2.服装面料:服装面料有厚与薄,有无弹力以及弹力大小,垂直性等;
3.服装工艺:不同的部位要配以不同的车法、线迹、线的粗细程度、对于弹力服装还要注意车缝时手对服装的拉力等。
参考资料:网络-服装打版
『捌』 1.5B/10+2.5这是一个服装制版计算公式该怎么计算
这个公式是计算前胸宽:1.5B/10+2.5
后背宽公式是:1.5B/10+4.5
前胸宽,后背宽公式推导:已知:B/2-龙门宽=前胸宽+后背宽。84/2-11.5cm=30.5,30.5/2=15.25(平均分配)。
按前胸后背差1cm,前胸宽等于15.25-0.5=14.75≈15cm;后背15.25+0.5=15.75≈16cm,代入1.5B/10公式,胸84cm,1.5B/10=12.6cm。
距15cm相差2.4cm,可采用2.5cm计算,即1.5B/10+2.5cm。后背宽比前胸宽大1cm,可推导出公式为1.5/10B+3.5cm。将36cmAH代入HB,约毛病地0.85HB。
净胸围84cm,HB-42cm,0.85HB×42=35.7cm≈36cm。内衣类可得出0.88HB,基础推算完全可得到0.85HB。
(8)风衣制版公式扩展阅读:
基本BL线公式推导,我们在人体上取得计算可简化为BL=2B/10+2cm。各类服装可加系数变化及放松量变化,每类服装袖窿应加深1.5-3cm,AH不小于5cm较科学。因为5cm除以2π等于0.8cm是可以看成是另一类服装变化的。
小于0.8cm可以认为是同一类款式放松量在做变化。
A.紧身类、无袖类、针织类:2B/10=2=x,x=0。
B.紧身适体类、唐装、旗袍类:2B/10+2+x,x=1~1.5cm。
C.适体类、正装类:2B/10+2cm+x,x=2~3cm。
。
D.较宽松类、衬衣、风衣、休闲类:2B/10+2cm+x,x=3~5cm。
E.宽松类:风衣、大衣、茄克类:2B/10+2cm+x,x=6~8cm。
『玖』 在进行服装制版的时候,袖山的高度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袖山的高度是根据衣身的袖山弧长推算的。
袖山高是指袖的顶点贴近落山线的程度,
俗称袖山高。袖山高可依据款式造型不同, 在一个可行的范围内变化。衣身的袖窿弧线与袖子的袖山弧线缝合,但袖山弧长并不与袖窿弧长完全等长,而是比袖窿弧长略长一些,二者的差值就是装袖时袖山的吃势量。
女上装袖窿的结构设计推算公式:
1、臂根深线的推算:成年女性中间标准体(160/84A)的肩高为5cm,净胸围为84 cm,根据2B/10+2.2cm算出臂根深线=19cm,看图中A处所标注的部位。
2、袖窿深线的推算:推算出臂根深后设计者就可以按不同款式的服装来确定袖窿深线,如无袖的服装袖窿深线直接可以取在臂根深线上,深度为19cm;
其它各类服装可加系数变化及放松量变化,即2B/10+2.2+X,如一般合体衬衫的袖笼深取值为 2B/10+2.2+(2)=21cm,看图中B处所标注的部位,这里所加的(2cm)为人体最基本的合体松量。
(9)风衣制版公式扩展阅读:
确定袖山高度的时候,还要考虑衣服的款式。
不同款式女上装袖窿深的取值方式:
A、贴体类、无袖类、晚装礼服、针织类:2B/10+2.2+X,X=0 ;
B、较贴体类、时装衬衫、唐装、旗袍类:2B/10+2.2+X,X=1~1.5cm ;
C、合体类、正装类:2B/10+2cm+x,x=2~3cm ;
D、较宽松类、衬衣、风衣、休闲类:2B/10+2cm+X,X=3~4cm ;
E、宽松类:风衣、大衣、茄克类:2B/10+2cm+X,X=4~6cm 。
『拾』 风衣面料密度公式
所有的机织面料,密度都是用每公分或每英寸的根数来表示的,一公分的密度与一英寸的密度比例为1:2.54。你要是知道了每公分的密度,直接乘2.54就是英寸的密度。
风衣面料的克重比衬衫面料的要重,基本上在200克一平方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