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充电的保暧衣服安全吗
别沾水别出汗就安全
『贰』 羽绒服爆炸是真的吗
有报道称,一位老人在厨房里收拾东西,身上的“羽绒衣”突然爆炸,背面出现好几个窟窿。首先报道中老人穿着的不是羽绒服,而且这是因为厨房煤气泄露,室内一氧化碳达到一定浓度,遇到静电导致的。冬天气候干燥,厨房煤气泄露时穿着爱起静电的衣服都有一定风险,原因并不在于羽绒服。如果闻到煤气味,首先应把门窗打开通风,关闭煤气阀,绝对不能打开任何电气设备,防止电火花引起爆炸。
洗衣机甩干羽绒服会爆炸?
一则“洗衣机洗羽绒服发生爆炸”的消息曾在网上引发热议。事实上,洗衣机爆炸是极个别现象,机洗羽绒服完全可以。机洗羽绒服爆炸,主要原因是羽绒服湿透后较重,脱水时集中在缸体一侧,缸体转动时受力不平衡,与外壁碰撞导致破碎。这种情况只可能发生在波轮洗衣机(特别是老式的),现在常用的滚筒洗衣机不必有此担忧,全自动波轮洗衣机脱水时选择轻柔模式即可。现在很多洗衣机都有专门清洗羽绒服的功能,清洗起来方便快捷。
『叁』 无线充电有哪些安全隐患
没有安全隐患,现在弱电无线充电原理基本都是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包括最为熟知的QI协议,这种功率基础下充电,电磁场的强度和距离都非常小,距离在毫米级别。更大功率的汽车充电也在研制及试产阶段了,那个功率的磁场强度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但如果最终能够进入市场,基本不会对健康产生大影响。关于直接接触电的安全问题,就没有了,因为不管强电还是弱电的无线充,发射端整个回路都是和外界绝缘隔离的,同时因为发射端自身是完整的电流回路,相对有线的正负极端口少了短路和漏电风险。
『肆』 羽绒服的好处和坏处
羽绒服的优点:
1.质量轻:一件用尼丝纺做表面面料,用羽绒做填充物上衣,总重量500~1000克之间,是其他御寒服重量的1/6至1/2。
2.质地软:羽绒柔软,用作衣服絮料,穿着舒适。
3.保暖性好:不易发生纤维板结现象,绒毛本身的结构跟特性可以抓住许多空气,而羽绒之间又组成更多不规则(也就更不容易流动)的空间,十分符合保暖所需的物理特性。
羽绒服的缺点:
1.环境必须持续而稳定地干燥:羽绒并没有经过整理或编织的过程,所以一旦遇水受潮,羽绒就会收缩塌陷,保暖效果就会快速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功能。
2.保存不易:经常洗涤会使羽绒粉碎、结团,降低保暖性,清洗之后会担心水汽无法散失而发霉,也不能持续挤压、折叠衣物防止羽绒弹性受损。
3.耐热性差:羽绒服多采用锦纶等化纤作面料,怕日光曝晒,在烈日下较长时间曝晒会使锦纶面料纤维老化。
(4)智能充电羽绒服安全吗扩展阅读:
羽绒服的面料要求:
⑴防风透气:大部分的户外羽绒服都具有一定的防风性。透气是户外服装的统一要求,但是很多驴友却往往会忽视羽绒服面料透气的重要性。一件不透气的羽绒服在高山上产生的结果往往是致命的。
⑵防绒:增强羽绒面料的防绒性有三种方式,一是在基布上覆膜或者涂层,通过薄膜或涂层来防止漏绒,当然首要的前提是透气的,并且不会影响面料的轻薄和柔软程度。二是将高密度织物通过后期处理,提高织物本身的防绒性能。三是在羽绒面料里层添加一层防绒布,防绒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衣的品质。
⑶轻薄柔软:在装备轻量化的今天,羽绒服的面料的轻薄程度将直接影响一件羽绒服的整体重量,而且柔软的面料,对于本身就臃肿的羽绒服而言,会增强羽绒服穿着的舒适度。另外一方面,轻薄柔软的面料有助于更好的发挥羽绒的蓬松度,因此保暖性也会更高。
⑷防水:主要针对专业型羽绒服,在酷寒环境下直接外穿的,羽绒服的面料要直接代替冲锋衣使用。
『伍』 智能充电加热的羽绒服能不能带上飞机
这需要看充电电池电量有多大,民航规定随身携带锂电池,电量不得超过100瓦时,超过100瓦时不足150瓦时整,需要机场安检人员检查通过。
『陆』 充电器都是安全可靠的嘛
“手机触电5要素”:
1、充电器漏电,将危险电压导到了手机电源5V地端;
2、手机有金属镀膜或金属边,金属边又和地线相连;
3、人体触碰到金属边,并且身体其他部分又接地,形成对地回路;
4、家里漏电保护器失效,或根本没有;
5、发生触电危险时,附近无人施救并及时断电。
充电时湿手打电话真的会引起触电吗?
正常来说应该没有问题。
符合3C标准充电器进行过潮湿实验,潮湿环境93%,然后立即进行高压实验,充电器的输入端对输出端以及输入端对外壳都进行了3000V的高压试验,因此保证初次级之间的隔离,高压不会输出到手机端,因此是安全的。
手机充电时能否接打电话?
按技术标准规定以及企业规范的控制,手机与充电器配合使用时应该是安全的,正常情况下充电时接打电话没有问题。
但市场充斥很多劣质充电器,这种充电器无法满足安全要求,容易出现软击穿等危险。
至于“充电时会产生强大电流”的传言并不属实,手机接通一瞬间发射功率会变大,但对电气安全无特殊影响。
所以提醒使用者,不要买太便宜的充电器,要认准充电器上的安全标识。
手机爆炸是如何引起的?
爆炸是因电池引起,跟机身是否金属材质没关系。若电池存在质量问题,会令电池内部短路电解液气化导致电池爆炸。
另外部分正规电池厂商会在电池上设置定向泄压阀作为最后一步保护,若万一出现危险,可以将电解质气化产生的气体做“泄气”处理,防止爆炸。
虽然电池不能用了,但可以保证安全。而这也是安全防护的最后一道关卡,正常情况发生短路会提前出发漏电保护,而避免伤害。
长时间过度充电会不会有危险?
不会有风险。
电池安全测试实验中,会在充满电的情况下继续充电7小时,并且输出电压增加到标准电压的1.06倍,加之电池本身也具有保护电路,所以不会产生危险,也不会爆炸。
各品牌手机充电器能否混用?
可以,目前手机充电器都采用国际标准(只要是合格产品),危险不在于谁跟谁互换,而在于漏不漏电。
另外,输出电流2.1A的iPad充电器也是完全可以给iPhone等设备的充电,也就是所谓的“大马拉小车”和“小马拉大车”,这都是没有问题的。
充电器长时间插在插座上会有危险吗?
根据WD/T1591标准,充电器空载功耗电流不大于150毫安,所以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但考虑到节能,还是拔下来较好。
如何挑选移动电源?
目前移动电源这类产品无国家强制或自然安全标准,各厂商推出的移动电源产品并没有统一的规范约束。
所以安全性无法得到明确保证,建议购买大品牌产品,切忌贪图便宜购买三无信息的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