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服装业 未来的几个发展趋势
不管对国内品牌,还是国外品牌来说,2019年并不是最好的一年。有人高调辉煌,也有人暗淡离场。
甚至还有人放话说:2019年,别开服装店了!
这样的话未免也太偏激。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及时规整。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根据去年的事件分析今年的趋势,并以此对自己的品牌进行迭代,让自己越做越好!
时不待人,2019年都已经过去了二分之一,我们来看看2019下半年的服装业趋势。好好看,千万别掉队!
01国潮夺目,运动品牌飞驰
运动品牌的崛起,向潮牌的靠近,是近两年最为明显的趋势之一。
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运动服饰行业规模为1045亿元,同比增长9.77%。到了2018年,则达到1147亿元,同比增长9.76%。
可想而知,到了2019年,这将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
算上今年,李宁已经是三登国际时装周了;
安踏也毫不示弱,收购眼光一如既往的犀利独到:从FILA到芬兰体育巨头AmerSports,正式向世界宣告中国运动品牌的崛起!
我们的国产运动品牌,正在以飞速追赶Nike、Adidas。不仅是产品外形的升级迭代,更多的是质量上的紧追猛赶!
再来看以前曾被嗤之以鼻的潮牌,如今也是打了漂亮的翻身仗--
太平鸟玩转跨界虏获一票粉丝;
淘品牌出身的花笙记竟也成了各路明星大佬的首选;
冠希哥的CLOT更是用一次又一次中国风的设计震惊世界!
当千禧一代成为消费主力,运动品牌与潮牌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毫不夸张地说,2019年,中国运动、潮牌市场正在全面爆发!
02品牌文化决定消费者去留
从PhilippPlein抄袭到潮牌MLGB因名字掀起的轩然大波,哪一个不是受到强烈抵制。不难看出,如今品牌作死真的只是一念之间的事儿。
而消费者也越来越看重品牌的文化,背后的故事,以及它待人处事的态度。最明显的差距就是今年年初两大品牌给出的贺岁片--巴宝莉的诡异画风被全网吐槽,优衣库则好评满满。
新春洋溢的优衣库贺岁片:光是一则广告,就能左右顾客对品牌的看法,何况是品牌背后的文化呢?
03品质优先,快时尚逐渐没落
不是我唱衰快时尚,只能说:靠快产争流量的时代,逐渐消失了。曾经风光一时的各大快时尚品牌,纷纷进入寒冬时期--
Topshop亏损,与中国合伙人解散,退出中国市场;
NewLook业绩不佳,关店潮,退出中国市场;
H&MNyden业务重组,CEO辞职;
GAP退出澳大利亚市场,关店潮,关闭第五大道核心旗舰店;
Forever21退出法国市场;
……
几天前,时尚机构Threp也发布了一组数据,更是力证快时尚之路有多难走--
有25%的女性消费者表示将从2019年开始不再购买快时尚服饰。其中大部分为年轻消费者。
有40%的受访千禧一代表示会停止购买快时尚品牌产品。年龄在18岁至21岁的受访者中,有54%决定购买质量更高的产品。
如今,消费者已经不单单满足于美的需求,更多的是在乎质的保障。即便是90后、乃至于00后,都是如此的消费观念。
所以,2019年,光靠'快'已经不够了,脚踏实地才是发家硬道理。
04线上加速线下融合
纵观国内外服饰零售市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加速了线上线下融合。
优衣库:消费者线上下单后,线下数百家门店支持24小时内便捷取货;
太平鸟:通过商品、支付等维度打通,支持门店扫码购、门店自提等新业务;
男装品牌CommonGender,更是一上市就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全渠道销售模式
到了2019年,线上下单线下提货,或是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等模式已经成为服装业的大趋势。
05短视频、直播盛行,赚钱新路出现
如今短视频大行其道,比如抖音。
不少人也发现其庞大的流量能为己所用,很多品牌已经开始从短视频平台导流,就连茵曼、Dior这样的大牌都入驻了抖音。
互联网如此普及的现在,过硬的产品固然有能耐,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也是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环节。
年轻人在哪,哪就有流量,哪流量多,广告投放目标就在哪。
短视频和直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渠道,将会成为未来5年里最火爆的宣传模式。
06个性化、定制化转变
当所有信息都触手可得,消费者面临着更多的选择,他们会更希望能够基于个人需求来自己掌控购物。
且随着90、0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的喜好、习惯和需求都有着新的特点:更注重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未来品牌可以以大数据为依托,针对个体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就像服装Stitch,已经开始根据算法和造型师建议,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装与配饰推荐--
在Stitch买衣服,你只需要登陆它的网站,填写一个关于个人时尚偏好的问卷调查,包括尺码,颜色,样式等。
有了这些信息,StitchFix的专业时尚师,就会人工挑选5套服饰组合搭配,免费寄给你。
然后你可以在家试穿,把喜欢的留下,不喜欢的免费回邮即可。款项就由StitchFix自动从信用卡里扣除。
这种算法式个性定制,让StitchFix光在2018年一年,就赚了3800万美元!
07底线重视,品牌集体下沉
一边是几近饱和的一二线市场,一边是还未完全开发的的三四线城市,对国内服装来说,三四线城市已经成为了一块诱人的蛋糕。
成立三年即登陆纳斯达克的拼多多,率先撬开了下沉市场的大门。紧接着,趣头条的上市又再次证明了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因此吸引了更多品牌下沉。
除了早期在三四线市场发家的海澜之家、安踏、森马、以纯等本土品牌外,很多一二线品牌也开始来分一杯羹:
拉夏贝尔计划在3年内募资新开店3000余个,重点投向二三线及以下城市,进一步提升在三四线城市的布局力度。
08颜值第一,产品店铺缺一不可
人们越来越注意自己的颜值,也越来越愿意把消费支出花在,给自己带来美的感受与体验的商品和店铺上。
现在店铺同质化特别严重,差异性不大。所以,产品上很难给到顾客新鲜感和奇特感......
正是因为这样,现在的店铺如果不在空间和视觉上为顾客制造新奇的美感,就很难在同品类中突出。所以,美已然成为了各大店铺最强的竞争力。
㈡ zara里和优衣库里购物,都是自己试然后直接拿东西去交钱吗
是的。
因为zara和优衣库属于快时尚品牌,是仓储式的,和超市差不多,几乎所有的货都摆在外面,是自助形式的购物,自己选购衣服,自己去试衣间试。快时尚的衣服更新很快,一批货不会压太多,都直接摆在外面。所以,都是自己试然后直接拿东西去交钱。
(2)快时尚品牌服饰零售商出路何在扩展阅读:
快时尚的优势:
1、平民贵族化
有一种说法是,快时尚将贵族平民化了,但现在更广泛流传的说法和认识是快时尚将平民贵族化了。快时尚以其亲民的价格和与时尚接轨、走在潮流前线的风格赢得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如今,越来越多的明星和名媛也加入到快时尚的行列,打造一种高街时尚。
即便是英国凯特王妃和名模凯特莫斯也会将快时尚品牌作为日常服饰,这无疑是对快时尚设计的肯定和无形的广告宣传。
快时尚品牌的服装在时尚与价位之问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既满足消费者对于时尚的追捧又提供消费者可以承担的价位,这在得到消费者厚爱的同时,也为品牌赢得了丰厚的利润。因此,平民贵族化是快时尚发展的一个显著优势。
2、更新速度快
快时尚品牌的精髓就在一个“快”字上。时尚毫无规律、瞬息万变,快时尚能够紧紧跟随时尚的脚步,成为时尚的快速反应者,随时为消费者提供最流行的服装。
快时尚品牌如ZARA、H&M的店铺几乎每周都有新品,每一种产品在店铺的时间不会存放太久。既避免了打折库存影响收益,又可以使店铺内的产品能够快速更新。
3、服装SPA模式优化供应链
快时尚品牌采用服装SPA模式,优化供应链,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服装SPA模式实行从商品策划、制造到零售都整合起来的垂直整合型的销售模式。
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反映消费者的需求,将顾客与供应商紧密地联系起来,大幅度压缩物流费用和时间,最大限度降低需求预测的风险,实现快速反应供货。它独特新颖的商品策划,可以快速资金回笼。
4、店铺终端环境舒适
著名的快时尚品牌如ZARA、H&M店铺地理位置都很优越,并且拥有超大的终端购物环境。在选址方面,快时尚品牌一般都将店铺开在高档商业区和繁华的交通枢纽地段,虽然这些黄金地段的租金成本非常昂贵,但是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便捷,吸引消费者的光顾,并且为消费者提供轻松愉悦的购物环境。
快时尚品牌坚持“直营”策略,因为它们认为让顾客进入店铺,直接接触商品、体验商品才是最好的经营方式。快时尚品牌优越的店铺位置,超大舒适的终端购物环境,也成为吸引消费者的一个有利的客观因素。
㈢ 有没有像优衣库一样把衣服定位在平价快速消费的品牌呢
1、多品牌折扣店,或多品牌店,严格意义上讲就是零售商品牌店,这类店成功的案例也不少,但需要注意的是,开这类店一定要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你自己有很强的组货能力;(2)你已经有很好的客群关系,用我的一位经销商朋友的话说,“我的脸就是我家店的招牌”;(3)有一个合适的门店,选址一定要合适,包括门店的租销比和目标消费人群
2、多品牌店的消费人群定位是第一重要的,我看你希望做男女时装(20-30岁),我不能说不行,但这样对你和你的店要求都是比较高的,我的建议是不做主流市场,做分类市场,比如中老年女装店、没有品牌LOGO的简装店或者是卖给打工妹打工仔的休闲店,或者是类似老北京布鞋这一类的店
3、你关注的是货源问题,货源问题包含三个层面:(1)先明确你卖给谁,就是上面说的消费定位问题,然后再考虑卖什么;(2)明确了卖什么(什么风格、什么价格、什么品类等),就可以框定选择货源的范围,货源主要是四个来源:
选定相关品牌公司的库存货品
一些加工厂的尾货
一些出口类商品的追单
自己当买手,自己找工厂下单
(3)货源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产品组合关系,这包括哪些品牌组合在一起,品类的组合,价格的组合,甚至要考虑风格系数和色彩的组合,组合指的是产品线的宽度和深度(多少个SKU,每个SKU多少订单量),这就是为什么多品牌零售店对你在服装行业经验值的考验
4、更需要你重点考虑是,这样的货源结构如何能保证长期性和稳定性,因为这类货源多数都是属于“赶机会”的
5、有了货源后,门店选址,即门店开在哪里,既要满足目标顾客群的覆盖,又要考虑房租及周边竞品分布;再往回,门店要装修成什么风格的,多品牌商品如何组合搭配陈列,同时又不打破店面整体的风格等问题,也是在开店前要慎重考虑的。
㈣ 拉夏贝尔3年市值蒸发百亿,快时尚的发展会因此止步吗
拉夏贝尔(全称:上海拉夏贝尔服饰有限公司,La Chapelle)是一家多品牌运营的自有品牌服装连锁零售企业,由邢加兴于1998年在上海创立。2014年,拉夏贝尔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17年,公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拉夏贝尔本意在法文中译为小教堂,是法国一条风情小街,创始人在构思这个品牌时正居住在这条充满法国文化的小街上,在浪漫温馨而又充满激情的岁月里诞生了拉夏贝尔服饰,并将这唯美风情延续至今。
㈤ 新零售趋势下,服装店如何转型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不管是互联网电商巨头,还是国内服装行业的领头企业,以及国外快时尚品牌,都进行了大手笔的投入,在线上做品牌集合平台、线下布局体验店,用VR等高科技手段试穿、互动、找到消费者,令大家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消费体验。到了2018年,行业整体智慧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围绕着“新零售”市场变化,产业格局的转变也渐露端倪。
“新零售”概念自提出至今还不足两年,但有关“新零售”时代的到来,以及它将带给服饰行业哪些转变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滞过。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服装行业在过去5年整体增速趋于平稳。2017年服装行业零售额达到1.92万亿元,同比增长6.0%,2012-2017年CAGR为6.2%,传统行业在出现明显变革前,品牌商争夺的是存量市场中的需求再分配。
在新环境下,没有绝对刚需的产品,只有场景下的刚需;没有绝对的流量,只有精准的转化。其中,入口是场景,流量来源于流行。要为消费者的消费形成当下的场景和场景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购买,形成流量并转化为消费者的刚需。因此,在营销领域使用场景化产品“获得小众群体的认同,最后影响大众人群”,从核心人群的口碑和体验开始,做产品和品牌,先不求量,而是塑造口碑,形成或者创造新的场景,或许是服装企业下一轮“营销起势”的新方案。从精准营销做起,以产品的新意创意留住顾客,再附以“互联网商业模式+运营落地”,才能令服饰行业这门“传统生意”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
从外部来看,不管是电商开设的线下店、App扫码下单、用AR技术在镜子上试装,都可以算是“智慧门店”的配置。但实际上,在服饰品牌管理运营的部分,许多消费者看不到的部分均打通了门店和线上渠道之间的数据,转化线上客流与线下客流才是“智慧门店”发力之所在。被杭州湖滨银泰百货率先纳入“智慧门店”试验的腕表品牌卡西欧就曾估算过,在尝试“智慧运营”半年的时间后,有近10%的消费者在离店之后于网店下单,而这一变化,正显示出“智慧门店”对消费资源重新调配的效果。
新零售背景下的行业场景有很多,演化而出的消费场景也是千变万化的。比如生鲜食品领域被人称道的“盒马鲜生”,就是借助大数据、城市物流等技术与支持,对线下超市完全重构的新零售业态。
在服装行业领域,被认为新零售范本的场景是“智慧门店”模式。如今,有关服饰品牌口中的“智慧门店”,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着的概念。
㈥ 为什么其他品牌生意不好,而C&A却将赴巴西上市,一众失意的快时尚品牌中只有它还活跃着
因为这个品牌在巴西,他找到了巴西人的爱好,就从巴西的风俗文化上面下手去钻研这个时尚,一件好的产品,不一定要有多么好的外在,它的内在也要十分的完美。在快时尚行业走下坡路的这两年,不公布业绩的C&A也出现了动荡,但目前它还在活跃着。据路透社9月12日消息,创立于荷兰的快时尚品牌C&A计划在巴西圣保罗证券交易所(B3交易所)上市,目前已展开相关流程。C&A计划利用公开募得的至少4.9亿美元资金,用来偿还债务及扩张巴西市场,该品牌已是巴西最大的服装零售商之一。Morgan Stanley、花旗银行等六家金融机构将为C&A的上市事宜提供相关服务。
而在2007年就进驻了的中国市场,C&A开始进行店铺体验的调整。2018年5月,C&A在南京弘阳广场开设了全国首个新概念店铺。在店内,全新的黑白主色调形象,全新的零售购物技术体验,开始对员工培训方案有了更高的要求。
㈦ 快消品牌一个个消失在商场,你怎么看待此事
美国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引发业内关注。
国外快时尚品牌在中国的发展频频遇挫。
多个快时尚品牌宣布关闭,部分门店转型。
1
快时尚品牌“扎堆”败走中国
多家外资服装品牌倒闭
FOREVER 21发布公告称,将暂停运营其官网,其天猫旗舰店也已经于4月29日停止运营。
㈧ 现在开服装店前景如何,需要具备什么。
很多想要在新的一年里开店创业的朋友可要注意了,现在是时候想想开个什么店比较合适了。很多人想开个品牌女装加盟店,那么2020年开女装加盟店怎么样呢?加盟品牌女装店前景如何?赚钱吗?今天女装网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分析分析。
服装行业转折三:商场爆发式增长,实体店发展的最好时期来临
万达这3年,开的场子都是50+个,更是与省政府合作拿下大单,不断深入三四线城市及消费力的县级市。譬如上海,2016年开业近30个商场,而今年预计开业的量达到了58家,这是商业地产全面爆发增长的时代。
政府爱扎堆运作商圈,如今商场越来越多,商家的选择余地就多,当然租金成本更有运作空间。
服装行业转折四:副牌越来越多,好的品牌正集团化崛起
如今在中国,内资餐饮集团化已成实体店崛起新势力,推出的各具特色的餐饮副牌已打开市场,逐步赢得未来。
零售领域诸多快时尚品牌,比如Inditex(ZARA母公司)的9个副牌、H&M的6个副牌、针对细分市场的副牌也已打开局面,跨界合作赞更多人气,通过主品牌的渠道及影响力同样能获得更好发展契机。
以上女装网分享的几个服装行业实体店逆袭的案例都足以说明服装实体店的未来发展前景还是很可观的,所以2020年想开品牌女装加盟店的朋友可以实践了哦。
㈨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买快时尚品牌
过去很吃香的快时尚品牌,近年来一个个退出中国市场,前有英国的Topshop、New Look,后有美国的Forever 21。甚至近期有报道称Forever 21濒临破产,正在为递交破产申请做准备。
港真,Forever 21濒临破产的消息,一姐倒不是很意外。
Forever 21 1984年在美国创立,在30多年内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时尚连锁品牌之一。过去销量确实不错,在上海南京东路的门店甚至能跟一众时尚大牌出现在同一条街,任何时候去逛,店里都是人挤人。
但从2016年起,Forever 21的销量就不太行的亚子,不仅门店规模逐渐缩小,还先后退出比利时、荷兰、英国、德国等市场。到了今年上半年,品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成为继Topshop、New Look等品牌后,又一个退出中国市场的快时尚品牌。
而之前能与Forever 21掰头的H&M、Zara等品牌,经营利润也不可观,但还在苦苦支撑。
H&M这边,找了佟丽娅、张艺兴等明星代言。通过合作的明星身体力行带货,吸引粉丝购买产品,是促进销量的一种方式。
另一方面,H&M靠着各种联名系列,也刷足了存在感。
前段时间,Giambattista Valli x H&M联名系列,让国内外明星和时髦人士都为之疯狂,属于有钱难买系列。李宇春、泫雅、雪莉等女星,都为该联名系列带过货,穿得好不好看另说,但很多人被种草是真的。
Zara时不时有明星带货,欧阳娜娜、秀智等走在时尚一线的女星,都穿过她家的衣服。但最近的“闭店”风波,让品牌在中国市场再受打击。
要说消费者对快时尚品牌没有以前那么热情,一姐觉得原因有三个。
一是这些快时尚品牌,不少爆款都是仿大牌的设计,说不好听点就是设计抄袭。
很多时候去不同的店,如果那段时间某种元素流行,你看到的很多服装款式基本上都一样。而且说是快时尚和很多电商平台相比,门店里的衣服款式更新不够快,自然吸引不到消费者。那些以量取胜、以快取胜的时代过去了。
二是有些快时尚品牌的产品,质量实在堪忧。很多衣服完全是季抛,更有甚者还有月抛的,穿几次就变形。
随着消费者心中不断提升的品质标准以及消费看法的改变,那些质量差的产品,只能被抛弃。
三是市场饱和,消费者对舒适度的追求则越来越高,在服装方面的欲望和支出越来越少,销量自然下降。
其实现在很多自主设计师的品牌,产品质量不错,设计也很好看,完全值得入手。那些没有及时跟上消费者喜好变化的快时尚品牌,终将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