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男装百科 > 蒙娜衬衫

蒙娜衬衫

发布时间:2023-03-19 04:47:36

Ⅰ 兰州蒙娜丽莎婚纱摄影怎么

刚拍的 一般 刚开始服务态度好 后面就不行 选照片 的时候说是精修 就是随便修修 越到后面越糊弄 变着法的让你花钱

Ⅱ 校园类的电影

提起校园电影,你想到了什么?是校草的白衬衫,还是自行车后座的女神?是甜蜜的爱情,还是遗憾的错过?下面我给大家推荐关于校园类的电影,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欢迎阅读!

关于校园类的电影推荐

辣妈辣妹

这部片子还挺好看的,最大的感受就是林赛罗汉演的没有演妈妈那陵乱人演得好。那人演的特像小孩,但是林赛罗汉演不出个妈妈样,感觉不大好。还有就是特喜欢那个让她俩身体互换的开中国餐馆的老太太。

千金转校记

主角都是俊男靓女,极大地满足了我视觉的需求。情节也不错,一分不落的看下来了。主角是茱莉亚·罗伯茨的侄女,长的很漂亮,男主角也很帅。

魔法灰姑娘

想了想,我觉得这也算欧美校园类电影。这是根据一本同名小说改编的,我看过那本小说,很厚一本,小说上还有假面舞会什么的,我也没细看,有些情节被电影版删去了,但还是很充实,很不错,再加上是安妮·海瑟薇主演的,更加值得一看了。

公主日记

这是经典中的经典啊!非常好看!我尤其喜欢那个女王,主角的奶奶。不过感觉第2部没有第1部好看了。不知怎么的第二部最后男女主角就成了,第1部里的小正太也很帅。

校园小天后/反芭比

还挺好看的,剧情也不错,还有个小帅哥。不过我老觉得女反派长得像生活大爆炸里的佩妮,不知道是不是。

第一女儿

挺喜欢女主角的,感觉很朴实,很大方,很像总统的女儿,男主角也不错。不过不知为什么没有完整的看完这部电影,看着看着就觉得没意思了。

总统千金欧游记

喜欢男主角,像老友记里的乔伊。对女主角无感。剧情跟第一女儿有点雷同,也是看着看着就不想看了。还是推荐一下。

穿普拉达的女魔头

虽然那个女魔头很苛刻,不过我好喜欢她的。服装很尺空档时尚,很喜欢图上这套晚礼服。

灰姑娘的玻璃手机

特喜欢主角的朋友——卡特和他女朋友——那个播音员,一开始就觉得她很有个性。男主角也算挺帅的`。很喜欢餐馆里的支持萨姆的那些员工。

拜金女郎

剧情还不错,不过有时候觉得姐姐有点霸道。妹妹的男友还不错,姐姐的男友两眼之间的距离有点宽了,其他的还不错。

平民亏歼天后

一开始觉得那个男的还蛮好的,最后竟然是个坏人!不过女主的那个同学还蛮帅的。

公主保护计划

感觉结局不大好,一个公主肿么就去当特工了?

疯狂金龟车

表示超喜欢哈比——那辆金龟车,老可爱了有木有。

倒霉爱神

挺好看的,不过有点玄乎。一开始不是说女主吻了那个有钱的大少爷吗,那好运怎么没转给他呢。还有就是特喜欢女主的那俩朋友,觉得好闺蜜就应该这样,相信闺蜜的话,义无返顾的帮闺蜜,把东西弄坏了也不生气。还有那个小萝莉,就是男主的朋友,特别可爱。

贱女孩

后来下一届的那些魔鬼身材特漂亮,那一扭头,惊艳死我了。

冰上公主

滑雪的镜头特别赞,非常飘逸、灵动。还有女主感觉挺漂亮的。

舞出我人生

感觉男主角有点像小痞子,然后街舞跟芭蕾结合还不错。没有完整的看完,中间实在看不下去了,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牛仔裤的夏天

特别小清新的一个电影,很好看,很唯美。四个女主角很漂亮,很有个性。还有贝蒂肿么能死去呢。

灰姑娘之舞动奇迹

贾斯丁·比伯的小女友演的,公主保护计划也是她演的。其实我对贾斯丁无感,还满喜欢赛琳娜的。这部剧没有灰姑娘的玻璃手机好看,但是跳舞跳得都不错。我超喜欢男主的经纪人“动感小子”和女主的那个朋友,特好玩。

灰姑娘的故事3

灰姑娘的故事1是灰姑娘的玻璃手机,2是灰姑娘之舞动奇迹,3就是灰姑娘之曾经的歌(这个中文名是没有的,我是根据网络上的外文名翻译过来的)这个女主角还挺漂亮的。超喜欢那个小正太和那个印度人(好像不是印度人来着……)

律政俏佳人

这电影相当经典啊,非常好看。喜欢那个又高又胖的那个人(好吧,我忘了他的名字……)以及维维安,觉得维维安也很漂亮。还有那个美甲的那个女的,好像就是在灰姑娘的玻璃手机里演后妈的那个。我总觉得男主角有点眼熟,上网络一查才知道他演过霹雳娇娃,不知道是不是霹雳娇娃里的竹竿怪人。对了,还有狗狗,那只吉娃娃好可爱!

美少女拉拉队

跳啦啦操的时候很好看,喜欢她那个妹妹(同父异母的那个,好像应该是的)。不过我觉得最后比赛时对方跳的要比她们好看……好吧无视我……

律政俏佳人2:红、白和金发

特别喜欢那个门卫,一开始就觉得他肯定是深藏不露!还有布鲁斯和他妈妈真的好像!不过布鲁斯竟然是只公狗,而且还是同情恋……不过也没关系啦。还有那个养着和布鲁斯恋爱的那只公狗的那个议员,也很喜欢他啊,还有那个也是姐妹会的那个女议员也很喜欢!P`S:第20条里的那个芭比娃娃应该是第二部里的,不好意思啦(*^__^*)

律政俏佳人3:英国来的姐妹

那对双胞胎长的很漂亮,笑起来很甜。

贱女孩2

觉这个比贱女孩1好看,很喜欢Abby,Jo也很漂亮,娃娃脸,婴儿肥,太可爱了。

超完美男人

女主的妈妈特别漂亮,又知性又优雅,还很温柔。Ben也很帅啊,很有风度,是个帅大叔。还有女主她妹妹真可爱!

高校天后/青春舞会皇后

主角的那个朋友艾尔好可爱!还有他们的那个老师好可爱!我到现在才发现那个女反派卡拉是梅根·福克斯演的,当时她才17岁!怪不得当时觉得她真漂亮。

录取通知

我也想上他们创建的南哈蒙大学上学!好好啊!其实男主角还挺帅的,女主角很漂亮,不过我最喜欢Rory了,觉得她也很漂亮!还有那个校长,好可爱啊。还有还有,男主的妹妹俨然就是一个标准的小萝莉啊,萌死啦!

蕾蒙娜和姐姐

电影中我最喜欢碧翠丝了,好有爱好有爱的,还有蕾蒙娜,不折不扣的小萝莉啊,我就喜欢那样出类拔萃、与众不同的。还有赛琳娜,在这部电影中的扮相好美啊,尤其是当伴娘那会儿,美死啦。不过我觉得那个亨利一点也不帅,配不上碧祖丝呢。他们一家人都好有爱啊。

儿女一箩筐/十二生笑

这一大家子有爱死了。我特别喜欢他们在美国中部的房子,好大好大的,而且装修还那么好,最喜欢马克的那间屋了,还有一个滑梯能滑到花园里,心水死了。在他们的儿女中我最喜欢马克了,戴着眼镜好可爱的。他们有一个女儿叫莎拉,长的好像哈利波特啊。还有他们的妈妈,好漂亮啊,又知性又优雅。好有爱啊,强烈推荐!

麻辣宝贝

特别喜欢雷,可爱死了,那性格,傲娇啊。女主角很漂亮,还有女主角的那个朋友也很漂亮,可喜欢她了呢。不过我觉得男主角不大帅,也许是性格各方面不大喜欢。那个女主的黑人朋友太有爱了,还有那小猪,也可有爱了呢。对了,演雷的妈妈的就是在超完美男人中演主角的妈妈的那个人,我可喜欢她了,又知性又优雅。

奶牛美女

两个女孩还是挺美的,我觉得姐姐更好看一些。不过我没看下去,有点无聊,就看了开头的10分钟吧,不是特别好看。记得一开始有一段是两姐妹在餐厅里,跟一个她们爸爸的朋友谈话,那个人不知道是不是华裔,反正是亚洲人,长得好像焦恩俊啊。那个小伙和她们的爸爸还挺帅的。

天生一对

小林赛·罗汉好可爱哦,十一岁就这么漂亮了,那小白腿,细溜细溜得,羡慕死我啦。我最喜欢崔西了,她和马丁好有爱啊。他爸爸妈妈在一起也挺配的,俊男美女就是养眼。不过话说那个梅尔黛真的很漂亮啊。

重返17岁

主角的那个朋友好可爱啊,像个精灵一样,还有那个女校长好漂亮啊,没想到他们都玩游戏,好有爱的一对啊。主角的两个孩子都好漂亮啊,那个男孩我觉得长得比主角还帅,那个女孩就是在冰上公主里演主角的那个。好好看啊,强烈推荐。

歌舞青春

女主好有气质的说,特喜欢那种,功课很好,理科很好,喜欢看书,又很文静的女孩子。其实我最喜欢的角色是那个给他们的歌舞剧作曲的那个女孩,凯尔丝,就是个子很矮的那个,越看越顺眼,一开始就觉得她很漂亮,很水灵,大爱!


Ⅲ 贝多芬的故事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 生平逸话 ]

一、童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好茄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没有对家庭和气过一点,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或中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象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

二、良师
父亲把这个男孩子带到一个又一个老师那里,让他学习不同的乐器和作曲的艺术。这些老师中没有一个可称为好的,直到他落到宫廷琴师和波恩剧院的经理尼费(Neefe)的手里。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音乐教师,友善、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这对贝多芬来说实在是一个幸运。因为虽然波恩城里有最好的学校——连善良的老巴赫都会高兴地送他的许多孩子们去学习的那种学校——但是贝多芬的父亲从来也不认为值得送贝多芬去那里学习哪怕是两三个月,在他眼里读书远不如学音乐那样能挣钱。年轻的贝多芬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上课是愉快的。尼费先生对他很慈爱,不仅教音乐,而且还教他世界上许多别的事情。为了付他的学费,当尼费先生很忙或离开市镇的时候,贝多芬就代替老师做风琴师。于是当他刚满十四岁的时候,他就被任命为剧场的助理宫廷风琴师和古钢琴师。那可恨而又不幸的父亲看到他儿子的音乐终于挣了一些钱的时候,他是多么得意啊!

三、访问莫扎特
大约在这个时候,他生平第一次访问维也纳,为他最崇拜的偶像莫扎特演奏。莫扎特认为这个孩子只是在演奏一首为这种场合练过很久的卖弄技巧的展品,出于客气,只好礼貌而冷淡地称赞他一下。小贝多芬生气了,要求莫扎特给他一个主题,然后他在它上面用了那么多的感情和天才加以即兴变奏。莫扎特惊讶不已,马友团察上跑到隔壁房间门口,“注意这位年轻人,”他向里面一群正在聚会的朋友大喊道,“有一天全世界都会听到他的声音!”

四、贝多芬和海顿
贝多芬终于明白,他在家乡是不可能有更大进展的,于是决定再到维也纳去寻求他的幸运。此时莫扎特已经去世了,但是海顿刚刚获得他第一次在伦敦的胜利,正处于盛名的高峰。在经过波恩的时候,海顿已经听过并且大加赞赏贝多芬的大合唱之一,因此贝多芬决定首先转向海顿学习。海顿这时早已过了他的青年时代,并且在创作和指挥自己最伟大的作品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勤奋。难怪他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改卷子。而且他要求学生们每一堂课只交两毛钱,他大概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练习稿纸上。于是贝多芬常常发现他的练习中有些未改正的错误,他很生气。当那年老的教师出发到伦敦进行第二次访问时,贝多芬转向一位天才较低但很严格的教师学习。后来他常常大声宣告他从海顿那里什么也没学到。不过,不久后,他一定会逐渐觉得,假如他没有从改正练习方面得到什么的话,他却从海顿那里获得了灵感,因为他把他最初的几首钢琴奏鸣曲献给了海顿。而且当海顿为他的《创世纪》的演出最后一次在台上露面,被他的几个仆人扶出去的时候,贝多芬弯下腰来亲切地吻了这位衰弱的老人。

五、我行我素
贝多芬不愿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己意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房间里的琐事瞎忙。有一次,为了空气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户砍掉一块。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地搬家。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是这样的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干脆就坐在地板上弹奏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虽然挣了不少钱,可总是没有多少积蓄的原因吧!

六、失聪
当他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斯蒂芬.冯.勃罗伊宁等几个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不!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创作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用迷人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

七、贝多芬和他的朋友们
没有一个音乐家象他那样,在一生中有那么多的成功和那么少的幸福的日子。他的朋友们
是善良而忠诚的,但是他的该诅咒的耳聋把他同他们隔离开了。甚至他的助听器也往往使他失望,因此他和他们保持接触的唯一方法就是他经常带在身边的“会话本”和铅笔。他看见他们互相谈话,以为他们总是谈论他,说他的坏话,阴谋害他。有一天他这样写道:“再也不要在我跟前露面!你是一条卑鄙的狗,一个不老实的家伙!”第二天,当他发现自己的疑心是错的而他的朋友是真诚的时候,他又写了另外一个便条:“亲爱的朋友,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你是对的。我现在明白了。所以今天下午来我这里,接受你的贝多芬的爱吧。”而他的朋友们——他们是多么好的人啊——总是原谅他那粗暴的吵嘴,并且和他相伴到最后。他的家庭生活自始至终都是悲惨的:他从来也没有结过婚。当他头一次到维也纳的时候,他向一个从他自己家乡来的歌唱家玛格戴林娜·威尔曼(Magdalene Willman)求婚,但是她拒绝了,因为贝多芬“太丑了”。从那以后,他曾先后爱上过好几位贵族女子——有着可爱的名字的可爱的女子——他用音乐向她们倾诉,但她们接受了他的音乐,而拒绝了他的爱!

[ 大师风范 ]

一、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1763—1844)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并和他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提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正当他准备献给拿破仑时,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贝多芬从学生李斯(1784—1838)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吼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走向桌子,把写给拿破仑的献词撕个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渐渐的平息,并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1804年12月,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罗布科维兹亲王的宫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维也纳剧院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由贝多芬亲自指挥的,节目单上写着:“一部新的大交响曲,升D大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先生作,献给罗布科维兹亲王殿下。”奇怪的是,贝多芬不说是降E大调,而说是升D大调。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 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从此,《第三交响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

二、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号)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4号)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三、《月光曲》的传说

“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名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间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交谈。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么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子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连忙说:‘哥哥,你别难过,我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子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弹起盲姑娘刚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处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宁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来时,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即兴弹的‘月光曲’记录了下来。”这是我国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里的一篇文章,讲的是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月光曲》的故事。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贝多芬的这个曲子(作品27之2——《#c小调钢琴奏鸣曲》)描写的是海上月光的说法,源出于德国音乐批评家雷尔施塔布(1799—1860)。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非常反对用“月光”来解释这个曲子。他说:“月光在音乐描写里应该是暝想、沉思、安静的,总之,是柔和光明的情绪。《#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完全是悲剧性的(用小调来暗示),是布满云彩的天空,是阴郁的情绪。末乐章是狂暴的、热情的,表现的正是和温柔的明月完全相反的东西。只有短短的第二乐章可以说是一瞬间的月光。”在德国,也有人称此曲为“园亭”奏鸣曲。园亭是建筑在树荫下的凉亭,显然这标题对于这首奏鸣曲也同样是不确切的。看来,这首曲子所表现的决不是一幅明净的风景画,而是一种内在的阴郁情绪。《贝多芬传》的作者泰厄(1817—1897)说第一乐章是“少女为生病的父亲祈祷”,这无论如何要比“月光”和“园亭”恰当一些贝多芬的这首曲子作于1801年,当时他正和朱丽法塔·贵恰尔第(1784—1856)相爱,这个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哭。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贵恰尔第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 ,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象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

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c小调奏鸣曲》因“月光”的标题和传说而特别出名。贝多芬有一次说过:“人们常常谈论《#c小调奏鸣曲》,但我曾写过比这更好的东西,象《#F大调奏鸣曲》(作品78号)就是一例。”可见贝多芬自己对《月光曲》是并不十分满意的。

四、热情奏鸣曲

兴德勒有一次向贝多芬问起《d小调奏鸣曲》(作品31之2)和《f小调奏鸣曲》(作品57号)的内容时,贝多芬的回答是:“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因此前者被称为《暴风雨奏鸣曲》,而后者则由汉堡乐谱出版商克兰茨(1789—1870)加上了《热情奏鸣曲》的标题。(另一说,“热情”的标题是由德国钢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赖内刻(1824—1910)所加,这似乎是没有根据的。)“热情”的标题没有贝多芬的认可,但用于这部英雄豪迈、气势磅礴的作品,是相当恰切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有一次在莫斯科听到俄国作曲家和指挥家多勃洛文(1894—1953)演奏这首奏鸣曲后,说道:“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前所未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1870年十月三十日,巴黎在普法战争中已经被普鲁士军队包围三个多月了。设在凡尔赛的普鲁士国王威廉的大本营里,铁血宰相俾斯麦正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首脑梯也尔谈判停战条件。这天晚上,曾任德国驻意大利大使的格台尔,在凡尔寒的一架破旧不堪的钢琴上,为俾斯麦演奏了《热情奏鸣曲》。俾斯麦听了最后一个乐章后说:“这是整个一代人斗争的嚎哭。”他是从一个嗜血成性的野心家立场来领会贝多芬的“热情”的。他曾说过:“要是我能常听这个曲子,我的勇气将不会枯竭”,因为“贝多芬最适合我的神经”。贝多芬在1801年六月二十九日说过:“我的艺术用以改善可怜的人们的命运。”贝多芬如果地下有知,听说他的音乐为俾斯麦利用,他一定是死不暝目的。

五、拍节机·友谊·卡农

贝多芬的朋友美尔策尔(1772—1838),以发明和制造机械乐器著称于世。1813年秋,贝多芬为美尔策尔发明的万能琴(即机械乐队)写作了一部战争交响曲,题为《威灵顿的胜利》或《维多利亚之战》,描写同年6月21日英将威灵顿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维多利亚大败拿破仑的场景。美尔策尔曾经在温克尔(1776—1826)发明的基础上,创制了今天通用的拍节机。贝多芬首先采用,并按照它每分钟所打的拍数来标明自己作品的速度。贝多芬的助听器,也是1810年左右美尔策尔为他制作的。有一次,贝多芬在送美尔策尔出行时,写了首富于风趣的卡农,来歌颂拍节机的创制者。这首象征贝多芬和美尔策尔之间友谊的卡农,后来被贝多芬选进了他的第八交响曲(作品93号),成为第二乐章的主题。 六、芭蕾舞台上的第七交响曲瓦格纳称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作品92号)为“舞蹈的极致”、“最高形式的舞蹈”、“按照理想形式的身体运动的最妙的体现”。据说他曾设想在李斯特的钢琴伴奏下,用舞蹈来表现《第七交响曲》。瓦格纳的理想,后来由俄国舞剧编导马辛实现了。1938年,他把这部交响曲编成了芭蕾舞,用来表现一个寓言式的故事情节——世界的创造和毁灭:

第一乐章:创造——在创造精神的指引下,混沌世界变成了植物和动物的有秩序的住所。出现了男人和女人,还有危险的蛇。第二乐章:大地——地球上出现了憎恨和强暴。一群男人和女人哀悼着被谋杀的少年。第三乐章:天空——天空中的神和女神对大地上的骚乱无动于衷,依然尽情欢乐第四乐章:酒色和毁灭——人们沉湎于酒色。神看见他们恶劣地模仿上界的欢乐,因为愤怒而用火毁灭了世界。1938年5月,这出舞剧由巴西尔的俄国芭蕾舞团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作了第一次演出。

七、欢乐颂与合唱交响曲
1793年1月,德国诗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学法学教授菲舍尼希写信给席勒夫人夏洛蒂说:“有一位青年……抱着伟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欢乐颂》一节一节地谱成音乐。”这个青年就是贝多芬,当时他住在波恩,只有23岁。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都曾为《欢乐颂》的音乐起过稿。在1812年写的《欢乐颂》主题,后来用于1814年10月完成的《C大调命名日节庆序曲》( 作品115号)。贝多芬在1795年的前后为毕尔格的诗所作的歌曲《互爱》和《合唱交响曲》末乐章中《欢乐颂》的主题,在音调上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欢乐颂》主题的前身。后来贝多芬在1808年的《c小调钢琴合唱幻想曲》(作品80号)中又借用这个曲调作为主题,演唱库夫纳歌颂音乐魅力的诗。《钢琴合唱幻想曲》的合唱部分,是为写作《合唱交响曲》的终曲而作的一次 尝试。1824年3月,贝多芬在写给普洛勃斯特的信里说过:“《合唱交响曲》的终曲,是按照《钢琴合唱幻想曲》的格调写的,但规模则远较宏大。”由此可见,贝多芬为《欢乐颂》谱曲的意图,从1793年开始,前后琢磨了30年,才最后在《合唱交响曲》中得以完成。《合唱交响曲》完成于卡尔斯巴德决议后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运动都遭到残酷镇压的反动期。1824年5月在维也纳刻伦特纳托尔戏院初次演出时,听众反映的热烈是空前的。贝多芬出场时,受到听众五次的鼓掌欢呼,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但站在乐队中背对着听众的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幸而女低音歌手翁格尔牵着他的手转过身,才“看到”了听众的欢呼。从初演所引起的异乎寻常的情绪可以看出,歌唱欢乐,也就是歌唱自由,在当时有着何等深切的现实意义。 [ 乐圣境界 ]

一、欣然忘食
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而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帐。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 ”“不! 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

二、日有进境
晚年的贝多芬有一次听到一位朋友弹奏他的《c小调三十二变奏曲》。听了一会儿,他问道:“这是谁的作品?”
“你的。”朋友回答说。
“我的?这么笨拙的曲子会是我写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啊,当年的贝多芬简直是个傻瓜!”歌德评论席勒的话,完全适用于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变化,在成长。我每次看到他时,总觉得他的知识、学问和见解比上一次进步了。”有一时期,贝多芬甚至想毁掉他青年时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莱苔》和《降E大调七重奏》(作品20号)。这决不是偶然的,象贝多芬这样,真可以说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三、令敌手剽窃无门
贝多芬在18岁时(1788年)和波恩的勃劳宁一家交上了朋友,这一家的女儿埃雷奥诺勒(1772-1841)和儿子罗伦茨(1777-1798)跟贝多芬学习钢琴。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波恩去维也纳。由于离别前发生了一场争吵,贝多芬到了维也纳以后有一年没有和埃雷奥诺勒通过信。1793年,他把在维也纳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其中一部分是在波恩写的)题献给了埃雷奥诺勒。这部作品就是以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一幕中费加罗的咏叹调为主题的小提琴和钢琴变奏曲。1793年11月2日,贝多芬写给埃雷奥诺勒的信里,在谈到尾声中钢琴部分技术艰难的颤音时说:“维也纳有些人在晚上听了我的即兴演奏后,第二天就会把我

Ⅳ 五年级续写作文范文

1. 小学五年级续写作文(急

隔壁的奶奶友好的问我:“咋?没带钥匙?”我红着脸低了低头。奶奶和蔼碰正的摸了摸我的头,:“先到奶奶家来吧。”

我怯怯的跟着奶奶进了奶奶家。刚进门,闻着奶奶家饭桌上香喷喷的饭菜,我流下了口水。奶奶笑着说道:“孩子,饿了吧?快洗洗手吃饭吧。”我不好意思的说道:“奶奶,这怎么好意思呢?你已经收留了我,怎么好意思在吃你的饭菜呢?”奶奶笑了笑:“没关系,快吃吧。本来奶奶就孤家寡人一个,你能陪我吃饭,奶奶高兴笑搏悔还来不及呢。”听了奶奶的话,虽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但肚子早已敲起了小鼓,于是,我便狼吞虎咽起来。奶奶看着我笑着说:“好孩子,慢点!”

吃完饭,奶奶陪我做作业,虽然奶奶不会但她很认真的帮我翻着书,讲着笑话,讲着她以前的故事。不知不觉,作业就做完了。夜幕悄悄降临,爸妈还是没回来。我不免担心起来,哪能麻烦奶奶这么久呢?奶奶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对我说:“没事,奶奶陪你等。来,先看会电视。”“嗯”奶奶打开了电视。

过了好久,爸妈回来了。我不舍得回到了家。听了我的诉说后,爸妈十分感谢奶奶,奶奶说:“嗨,这算什么?邻居嘛。”

从此以后,爸妈经常帮奶奶做家务,而我经常到奶奶家去蹭饭,奶奶好像就是我们家的一员。我再也不用担心没带钥匙了,因为奶奶会帮我拿好钥匙,尽管如此,奶奶还是会让我在她家吃饭。

我又多了一个奶奶。

2. 《幸福》五年级上册 续写怎么写啊

祝你幸福!树的幸福,在于以翠绿点染土地,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捧给世界以绿阴和果实。

所以,树在风中飒飒地歌唱。桥的幸福,在于连接了道路,日夜倾听喇叭声、车 *** 和脚步声的生活交响曲。

所以,桥欢快地与小河絮絮谈心。蚕的幸福,在于把吃下的桑叶,都吐成洁白的丝。

死去了,给世界留下了一片光洁,一片华丽。(甘金萍)我的幸福,在于爸爸妈妈的关心,党和国家的关怀,仿佛沐浴阳光雨露的花朵,所以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黄 郁)小鸟的幸福,在于给树捉虫子,使树木茁壮成长,让世界充满绿色和欢乐。(刘永凤)蜡烛的幸福,在于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所以,就算它化成灰也心甘情愿,因为它给世界留下一片光明,一片色彩。(张 杰)蜜蜂的幸福,在于把千万朵花蜜都凝聚成一滴浓浓的蜂蜜,给世界留下一丝甜蜜,一丝欢乐。

(赖天生)小鸟的幸福,在于用自己悦耳的声音,吟唱出美丽诉歌声,让这世界生动起来。所以,小鸟欢快地银樱在林中飞舞。

(张朝洪)河流的幸福,在于用自己清净,灌溉两岸的田地,献给人们粮食和瓜果。所以,河流快乐地泛起美丽的浪花。

(冯廷生)我的幸福,在于家庭无微不至的关心,老师春风化雨的哺育,正在健康的成长。(廖 婷)我的幸福,在于虽然父母辛苦在外打工,但是我在家仍能感受学校和社会的关心,作为留守孩一样可以快乐的生活学习。

(曾春雨)果树的幸福,在于给我们带来了果实,让我们享受到丰收的喜悦与丰富的营养。(刘洪燕)书包的幸福,在于能给我们装读书用品和我们的心爱之物,无怨无悔的承受重负,见证我们的进步与成绩。

(李 丹)小鸟的幸福,在于能给树木捉虫子,能自由飞翔,所心小鸟在快乐地唱歌。(邹长冰)黑板的幸福,在于默默无闻地工作,为人们无私地奉献生命的精力。

(李 萌)树木的幸福,在于能给人们带来阴凉,带来美丽的环境,所以树木是在微风中轻舞。(李美芳)蜜蜂的幸福,在于给把采到的食物献给人们,为人们做贡献。

所以蜜蜂欢快地歌唱。(肖君柏)蜜蜂的幸福,在于不辞辛苦采来花粉酿成蜜,毫无保留地献给人类。

所以,所以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刘 成)老师的幸福,在于培育祖国下一代,塑造栋梁之材,为科教兴国做出贡献。

(廖海涛)太阳的幸福,在于给人们送去光明,让人们感受温暖。所以,太阳天天从东方升起。

(李星翰)青蛙的幸福,在于给人们辛勤地捉害虫,保护庄稼,所以它快乐地唱着歌。(邓百年)教师的幸福,在于给学生更多知识,这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所以,老师默默无闻地耕耘在三尺讲台。(邹长良)小鸟的幸福,在于用自己悦耳的声音,吟唱出动听美妙的歌声,让世界更加生动起来。

所以,小鸟在森林里欢快的歌唱。(李 亮)蜻蜓的幸福,在于能为庄稼捉害虫,它每天捉几百只害虫吃。

所以,蜻蜓成为我们的好朋友。(李石凤)蜜蜂的幸福,在于翻山越岭遍访千百朵花朵,把花蜜凝聚成一滴浓浓的蜂蜜,给世界留下一丝甜蜜,一份快乐。

(钟 甜)老芭蕉的幸福,在于把养分都输送给小芭蕉。看着小芭蕉茁壮地成长,它微笑着离去。

(钟学娟)我的幸福,在于能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中成长。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

奉献,方使心灵丰满而充实。还有: 河流的幸福,在于给人类带来最好的水源,给大地以滋润。

所以,河流欢快地流着。(游倩)河流的幸福,是看到鱼儿在自己的怀抱中自由自在地来回穿梭,吐着一个个泡泡。

(袁梦铮)被子的幸福,在于给人们温暖,让人类度过寒冷的冬天。(陆玲欢)儿子的幸福,在于把父母的鼓励变成一个个好成绩,不让他们担心。

(屠高鸿)我的幸福,在于跟我的朋友踢足球、打篮球、说说笑笑。那时,我是多么的幸福。

(景逸敏)小鸟的幸福,在于每天吃着妈妈捉来的食物,慢慢长大。长大后,自己和妈妈一起飞翔。

等妈妈老了,自己就成了母亲,妈妈就成了孩子,给妈妈喂食。(杨晨)太阳的幸福,是每天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由西方落下,给人类送来温暖的光芒。

(秦驰)书的幸福,是把名人的笔墨都印在自己的身上,让无数读者去阅读,给大家带来欢乐和忧伤。(薛亦冰)蜜蜂的幸福,在于从这朵花儿飞到那朵花儿,日夜忙碌着采蜜,制造出又香又甜的蜂蜜。

(刘伟健)树叶的幸福,在于把清新的空气奉献给大地,直到干枯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徐彦楠)文具盒的幸福,在于天天默默无闻地工作,为主人的作业每分每秒地忙碌。

(徐子蓉)学生的幸福,在于能学到许多知识,能得到老师的关爱。老师把智慧洒向我们,让我们能快乐成长。

(张嘉玮)我们五(2)班的幸福,就是我们团结一心,到期末能评为市优秀班集体。(朱子恒)中国的幸福,在于和其他国家和平共处。

(张傲)幸福2007.10.16女儿的幸福,是看见奔六的父母爬山下来一起来看学校看我,而我携着母亲的手,依着父亲,三人一起去逛商场,我给他们挑需要的物品。母亲的幸福,是九点过后,求学的孩子已经安睡在他的小床上,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虽然自己仍在忙碌。妻子的幸福,是每个夜晚,上班回来的丈夫的汽车已安然入库,就不再怕外面的大雾或。

3. 续写作文:五年级

今天天气晴朗。早晨我穿着一件漂亮的新衬衫去上学,心里特别地高

兴。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就在我过完马路准备走到人行道的时候,一辆自行车飞驰而来,我连

忙躲避,但是,那自行车并没有刹车,而是一直朝我直撞过来,“磁”的

一声,骑车的人刹车了,但我还是被撞到了,并擦了我的新衬衫一下,我

的新衬衫右侧立刻留下了车轮的“足迹”,我气得脸都红了,这件衬衫是

我生日时爸爸送给我的,而且,这样来到学校,还不让同学取笑?想到这里,他已经上车准备走了。我立刻拦住他:“请问,你是什么意思?弄脏

了人家的新衣,连道歉也不说一句,你有没有道德的?”我看他才10岁左

右,便客气的问他,谁知,他口气挺大的:“不道歉就是不道歉,嘴是我

的,不道歉又关你什么事?还不快让开!”我说:“好呀,好大的口气,

你未满12岁就骑自行车上路,吃了豹子胆呀?”他说:“是你吃了豹子胆

呀,敢拦我路,你再不让开,我叫我爸来捉你!”“好,来就来,反正我

就是不让。”我不禁怒火直升,向他嚷道。

就在我们争吵的时候,一位交警从旁走来,我一见,以为那男孩肯定

要向我认输了,不禁得意起来。那交警一来,我便对他说了事情的经过,

谁知,那交警听完后便向我挥了挥手,让我走,但他却对那男孩说:“小明,你好,好久没见你爸啦,以后还得他提拔提拔才行。呀?你怎么还不

走?”我可傻了眼,明明是他撞了我不道歉,他还未满12岁呢,怎么,他

也可以走?我正想问个究竟,那交警便不耐烦地说:“走走走,别烦我了。”我十分不明白,问道:“他未满十二岁,怎么可以骑车上路呢?”那

交警笑了笑:“这位是我们派出所所长的儿子,当然要特殊一点啦,你还

不想走?再阻着我们说话,就告你'阻差办公'呢!”

我吓得连忙跑开了。路上,我看着自己的花衬衫,回想起刚才的那一

幕,它让看到了现代社会的黑暗一面。

4. 五年级下第一课《草原》续写最后分别的场面

此时,夕阳已西下,把大地照得通红,几片同片晚霞覆盖天空,把整个天都映红了,红红的,红红的,抹了一把温馨的友谊,似乎一座红桥架起,载着咱们的友谊,让咱们蒙汉的友谊连起、拉近.待到分别了,但谁也不肯走.你站在那,我站在这,对视着,虽语言不同,但心可是一样,大家心领神会.这时,主人走了过来,几次拥抱,几分温情,恋恋不舍地搭着“我”的肩膀,我们向蒙古人们告别,他们向我们告别,再告别,我们再回敬. 这时,天空慢慢地,颜色变得更深重,开始变黑.我们骑着马奔向汽车所在处,眼睛却没有看着前面,而仍然是互相对视,那一分草原情深依然还在留念,主人把我们送到差不多时,建议下马而行,我们走在草原上,那份友谊都把我们围住了,使人产都默默无闻地.虽无声,但意重,千头牛万头象都托不起.漫步在草原上,也不知怎的,就情不自禁的拥抱起来,拥抱了再拥抱,此刻的手热乎乎的,也不知是谁握着. 到了停车处,主人与我们最后一次告别,我们向他回告,草原情深不忍别,何时才可重相见?是啊!草原的浓浓情意,一分别可能只有在心里品味了。

5. 五年级作文续编《神鸟》

依尔特戈尔可汗回到家后,觉得很不甘心。

于是,第二天,可汗又去山林里找神鸟。可汗来到万年古松下,像上次那样,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神鸟捉住了。

在回家的时候,神鸟对可汗说:“要不我再给您讲个故事吧?”“别,”可汗说,“这次,我给你讲个故事。听了故事,你既不能唉声叹气,也不许闷头不语。

不然你就得跟我回去。”神鸟犹豫了一会儿,说:“好吧,您开始讲吧。”

可汗说:“对狗来说,最好吃的莫过于肉了,狗为了能吃到肉,就是挨一顿打也愿意。” “这条狗事一个穷人家里养的狗,每天吃的是剩饭残渣,只有到了逢年过节,它才能啃上一块骨头。”

“一次,狗路过一个小镇,有一辆马车从它身旁疾驰而过。狗用它十分灵敏的鼻子嗅了嗅,好香的味道啊!” “狗知道那车上拉的是肉,便悄悄地跟在后面。

拉车的马越跑越快,狗穷追不舍。” “当马车跑在一个很陡而且路面高低不平的下坡时,车颠簸得很厉害,车上的一件东西掉了下来。

狗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块很大的肉,狗馋得直流口水。” “狗把肉叼了起来,又没有了注意。

在这里吃吗?不行,一旦有同伴看见,就会来争夺。狗叼着肉朝远处一看,河对岸有一片小树林,那里是个最理想的吃掉这块肉的地方了。”

“狗叼着肉朝那条河走去,走到河水中时,狗不经意地朝河里一看,水里竟然还有一条狗。狗不知道其实那是自己的影子。

狗看见河里的狗口中叼着的肉比自己这块大恨多。狗要那块大的肉,便立即张开嘴,去夺那块大肉。”

“狗一张口,肉掉在河里,被河水冲走了。狗又望望河里的那条狗,它的嘴也没有肉了。”

“两块肉都没有了,这个结果令狗沮丧不已。” “唉!”神鸟叹了口气说,“这狗也挺可怜的,不过要是它没那么贪心,就能吃上一块肉了。”

可汗高兴地说:“你叹气了。你要信守诺言,跟我回去。”

神鸟无可奈何地说:“好吧。” 可汗和神鸟一起回家去了。

6.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续写

《再见了,亲人》是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抒情散文。教学时要披文入境,以情动人,使语文基本功训练和情感教育融为一体。 答案补充 我也是五年级的,我也在学 再见了,亲人。

我写小练笔是写:有一天,一位志愿军叔叔在敌占区发现了一个洞,里面有个朝鲜小女孩就要掉下去了,因为小女孩抓着的那根树枝就要断了,而且洞底都是荆棘藤。周围没有任何人,也没任何工具,眼看着小女孩就要死了。志愿军叔叔便奋不顾身的跳下去,拉住一条荆棘藤,虽然手流血了,但最后救了朝鲜小女孩,可志愿军叔叔自己牺牲了。

你还可以写在战争中,大娘送来打糕,可敌人的炮弹正对准大娘,一为志愿军叔叔奋不顾身的替大娘挡了一炮,结果自己牺牲了。 答案补充 大娘会说:“孩子们,你们以后歌要注意身体啊!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供应不上,是你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没有水喝,你们连老鼠尿都敢喝。困得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在战斗间隙里眯上一小会儿。当我给你们送上饭去得的时候,看到你们那狼吞虎咽的样子,那疲惫不堪的样子。我心里真是疼极了。是你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来保卫我们朝鲜啊!你们真是些好孩子啊!同志们,你们为我们洒了多少献血,有多少个好孩子已长眠在我们朝鲜的土地上。我这个老太太就是你们给救出来的。我的房子炸平了,是你们又给我建起了新房子。我永远忘不了你们对我的照顾。”

小金花会说:“志愿军叔叔,你们这样百般照顾我,让我非常难忘。谢谢你们为妈妈报了仇。你们再来时,我就长大了。那时候,我不只是给你们唱《捣米谣》,我还会唱好多好多的歌,让你们听个够。”

大嫂架着双拐走过来说:虽然我腿了伤,可我愿意。因为你们在朝鲜的土地上奋力杀敌。保护了我们的国家。为朝鲜人民洒下了无数的鲜血。有多少年轻的同志把生命留在这片土地上。特别是我看倒你们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的时候,我热泪盈眶。你们为了朝鲜人民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血。我们是不会忘记你们 答案补充 现在好了吗`

7. 续写穷人五年级作文范文五百字

桑娜拉开了帐子,说“他们在这呢”

渔夫愣了一下,说“你已经把他们抱过来了呀,为什么没告诉我呢,你……是不是怕我不答应,不会的……以后我们得更加勤劳,这样才能撑起这个家。”他似乎在自言自语。

“好的”接着他们又沉默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桑西和娜蒙(西蒙的俩个孩子)渐渐长大,已经长成了俩个健壮的小伙了,但是渔夫和桑那的心里却越来越难受。

直到一天晚上,渔夫和桑那坐在火炉旁,“怎么办,我们要不要告诉他们西蒙才是他们的妈妈,纸是包不住火的”桑那急切的说,“再等等……再等等……”渔夫说,事实上他的心里也十分慌乱,正巧,这段话被睡不着的桑西和娜蒙听见了,他们含着泪,走到门前,渔夫和桑娜惊呆了,他们以为桑西和蒙娜会恨他们,但是没有,西桑和蒙娜却说“桑那阿姨,渔夫叔叔,谢谢你们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我们一定会好好报答你们的!”

西桑和蒙娜说到做到,他们学习优异,考上了大学,搬到了城里,从此他们“一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8. 语文书五年级下册《神鸟》续写

在一颗万年古松上住着一只神鸟.一天,一户穷人家靠去捕捉鸟类动物出售来维持一家生计.有一天,他们捕捉了一只神鸟,神鸟见他们穿的衣服破烂不堪,就问:“你们为什么要捉我?”大家看到神鸟会说话,非常吃惊地问:“我们只是捕捉鸟类来维持基本生活.”“那你们一人许一个愿吧!”小男孩说:“我的愿望是像富人家的孩子一样能去上学.”男人说:“我想成为百万富翁.”女人说:“我想成为女王.”神鸟为了让他们实现愿望,就念了一下咒语,刹那间,小男孩穿着新衣服,背着新书包,穿着一双新鞋子,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神鸟也帮助大人们实现了各自许下的愿望.可是,他们觉得愿望实现得太容易了,于是开始不满足现状,男人说:“我想成为世界首富.”女人说:“我想成为皇后.”神鸟听了他们新的愿望,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人心不足蛇贪象,你们太不知足了.”说完一念咒语,顿时,这户穷人家又恢复到了以前穷困的样子,唯一不变的是小男孩仍能坚持上学.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太贪心,贪心的后果就是一无所有.。

Ⅳ 贝多芬的简介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出生在莱茵河畔波恩城的一个音乐世家里,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思想意识给他许多启发,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他曾说:“一年的自由比一百年的专制主义对人类有用得多”。
尽管出生于音乐世家,而且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和提琴,但贝多芬并非莫扎特式的神童,他的创作并非一挥而就,而是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至感到满意为止。其早期作品具有海顿和莫扎特的风格,但后来发展了一种完全属于他自己的形式,其作品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贝多芬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贝多芬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太多,但他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所以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关键在于他集卓越的音乐天赋和热情奔放的性格于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他以深刻、锐利的眼光,敏感地把握住了时代和社会的脉搏,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巨人般的性格,而且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奋斗和希望,因而具备了鲜明的社会性和深刻的哲理性。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永恒的宝藏,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是交响音乐,其中又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这些家喻户晓的作品有: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C大调第5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6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7交响曲、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欢乐颂》)、序曲《爱格蒙特》、序曲《柯利奥兰》、降E大调第5号钢琴协奏曲《皇帝》、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C大调第9弦乐四重奏《拉祖莫夫斯基》第三号、c小调第8钢琴奏鸣曲《悲怆》、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5钢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2号浪漫曲。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
贝多芬的父亲是当地唱诗班的男高音,是一个经常醇酒的蠢汉。他的母亲是女仆,这是个清贫的家庭。
贝多芬是一个典型的神童音乐家。由于他在音乐上的早慧,十二岁时就被人拿来同名垂青史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相提并论。他愚蠢的父亲急切地想利用这一点来赚取名利,逼迫小贝多芬整天练琴和演出,稍不如意就毒打他。在贝多芬的记忆中,他根本就没有享受过父爱。
上天又偏偏赐给贝多芬一副粗陋的外表,外加身材矮小粗壮-即使成年后也不过1.58米,他的外貌使他从小就遭人讥笑,成年后也难于幸免。
清贫的家庭,粗暴愚蠢的父亲,不惹人喜欢的外貌,所有这些构成了贝多芬不愉快的童年,形成了他以后的反叛性格和强势作风,也造成了他成年后粗俗的言谈举止。贝多芬被许多同时代的人描述成“粗鲁、固执、脾气暴躁,只要心情稍有不好,就随时随地乱吐痰。”
大约在十二岁左右,小贝多芬在波恩遇见了一位相当好的导师-尼弗。正是尼弗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他在不幸的童年中没有厌恶音乐,并奠定了他的最初的音乐风格,使他十三岁就成为管风琴师,并创作了三首奏鸣曲

Ⅵ 如何解开人体自燃之谜

1.班特莱医生之死1966年12月5日清晨,阳光明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库迪尔斯堡城早已沸腾起来,人们忙着做早饭,准备上班。顿·古者渣齐尼尔像往常一样吃完早饭,来到煤气公司,开始了日常的工作。他首先看了一下城中家庭使用的煤气计数表。首先映入他脑海的是此地区人们十分熟悉和喜爱的一个人:琼·艾尔凡格·班特莱。这是一位医生,半个世纪来一直在此地行医,治好了许多病人,可算是德高望众的人,今年他已94岁了。由于年龄过高,他辞去了工作,一个人呆在家里,依靠两只拐仗在家里自己料理自己,确实够受的。“应该帮助这个好人。”顿·古齐尼尔决定到他家去看看。顺便查一下他的煤气表。

“努尔斯·明·穆斯达大街403号。对!就是这里。”古齐尼尔走到门前自言自语地说。“好!医生在家!”他庆幸地说,于是,立即上前按门铃。铃声响了好半天,但无人出来接客。古齐尼尔感到有些奇怪。于是,他推开门,走进屋内。“班特莱医生!您好呀!”他大声地叫着,他,医生在餐厅会听到他的声音。但是,连叫几遍,仍无人应声。古齐尼尔更加奇怪了。

“还是先去看看煤气表吧!”他经常来这里,门径熟悉,于是便向厨房走去。这时他开始闻到一股奇怪的气味,越向厨房走气味越浓。不是香味,而是一股好像开动中央暖气机所发出的气味。

“什么东西烧糊了?”他自言自语地来到厨房门口,只见厨房中央地上堆着一堆圆锥形黑灰,高约35厘米,估计可以装满一小吊桶。古齐尼尔用脚拨了拨黑灰,发现地面上并没有烧过的痕迹。

“一切都很正常!”他说着,来到炉灶旁,看了看煤气表,记下了数字。“贝纳塔利医生也太不友好了,叫了他半天也不出来应酬一下!”他一边想着,一边走出厨房。“这老头也许病了!那么,既然来了,就应到楼上看看去,看他需要什么!”

想到这儿,他径直向楼上走去。来到卧室,推门一看,屋里满是浓烟,再看看床上,连个人影也没有。他开始有些惊了,赶忙四下瞧看,当目光转到卧室内的厕所时,他一下惊呆了。厕所的门敞着,坐式抽水马桶旁,立着两个拐杖,拐杖下面,地板上有一个黑黑的洞,洞旁边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医生已成为一堆黑炭,只有右腿还完好地保留在地上,脚上还穿着皮鞋。

古齐尼尔一见此状,头嗡地一声,赶忙回头就跑,一口气跑出房门,来到大街上,径直奔向煤气公司办公室。一进门,人们只见他气喘吁吁,面色苍白,结巴地说:“班……班特莱医生被……被火烧……烧死了。”

当煤气公司和警察局的人来到班特莱医生家时,发现厕所内的黑洞下面正是楼下的厨房,黑洞呈不规则形,长1.5米,宽约为0.5米,洞周围全被烧焦。班特莱医生身体的灰烬顺着洞落到楼下厨房内,才在地上形成了一小堆黑灰。

古齐尼尔看到的是世界上一次极为罕见的现象——人体自焚。

不久,警方赶到现场,但对其死因无法理解,最后草草结案。宣布死者因在床上吸烟,睡着后衣服着火引起火灾。但是高嫌神,一位火葬专家指出,一具尸体化为灰烬。先要经过2200华氏度高温烧90分钟,再经过1800华氏度高温烧60—150分钟。即使这样,尸体火化后只是碎骨骨灰。最严重的房屋火灾,温度也不会超过1500华氏度。因此老人不可能因火灾而烧成灰烬。况且,能将他烧成灰烬的戚亏大火,不要说整个房子要付之一炬,就是手扶拖拉机的铝制框架也会熔化的。

科学家认为,班特莱医生死于人体自燃(SHC)。人体自燃指的是人体没有和外部火焰接触,内部自发燃烧,化为灰烬,而在灰烬周围一切可燃性物品都保持原样的现象。

历史上第一个人体自燃事件记载在1673年意大利的一份医学资料上,有个叫帕里西安的人,躺在草垫床上化为灰烬,只剩下头骨和几根指骨。但草垫床除他躺的部位外部保持原样。1744年,英格兰的伊普斯威奇城有一位60岁的帕特夫人,一天早上她的女儿发现她死在地板上,好像一段被烧光的木头,在附近的衣物却完好无损。类似的历史记载有200多起。

19世纪德国化学家利比克设想人体自燃,可能是由于体内酒精含量多引起的。他做过一个试验,想找出充满酒精的新鲜肉类到了多少浓度能发生自燃,却未成功。1861年,著名法医卡斯波在其《实用法医手册》中,对人体自燃给予了否定。他认为根本不存在这种现象,“在1861年的今天,如果还有诚实的科学家想去解决人体自燃的神话,那真是太可悲了。所有关于‘自燃’的证明都是完全不可信任的,是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提供的。”

尽管卡斯波否定了人体自燃现象,但许多科学家仍致力于研究和调查这一问题。一位叫查尔斯·福特的人,曾详尽地收集了几起人体自燃事件。

如1957年5月18日,在美国费城,一位68岁的寡妇安娜·马丁,在一间没有火源的房里化为灰烬,只剩下鞋和一小部分躯干。法医说达到这种程度,温度至少要高达1700-2000华氏度。然而炉子是熄灭的,全部物品,包括离死者二英尺的报纸都没有变化。

福特记录最详尽的一起人体自燃事件,发生在1951年1月7日的佛罗里达的圣彼得斯堡。傍晚,67岁的玛丽夫人舒适地坐在软椅上,他的儿子离去时看见母亲还很好,可是不到12小时,他儿子来到母亲房间,却见到极可怕的景象,闷热的屋子里,母亲和椅子都没有了,地面上有几块烧得腐蚀变形的发卡,表明那儿曾是一堆头发,剩下的是几小节焙干的椎骨,一个缩成棒球大小的头骨和一只完好无缺的左臂。离尸体很近的报纸和几英寸以外的一块亚麻布却无燃烧的痕迹。

享有“骨骼鉴定专家”声誉的克洛格曼医生调查了玛丽夫人的死因,结果是:

(1)整个室内找不到任何且燃化学物品,而只有经过3000化华氏度高温,她的骨头才会成为那种样子。

(2)没有发生火灾,整个室内找不到火源。房屋火灾最高温度一般为1500华氏度,而实际存在过的温度比这高一倍,在那种情况下,整个公寓都应烧尽。

(3)夫人体重77公斤,烧成灰后,整个楼内竟没有任何气味。

(4)收缩的头骨,法医专家了解,能将死者脂肪组织烧尽脱水的高温,应同时把头盖骨软组织全燃毁,不使头骨破裂,而里瑟夫人却不如此。

克洛格曼对上述四点都无法解释。

300多年来,科学家对这个问题不断探索,从200多个案例中,科学家发现:男女比例大约一致,年龄从4个月到114岁都有。饮酒程度和身体胖瘦都有。有的案例发生在走路、开车、划船、跳舞过程中。

有的人认为人体自燃与体内过量的可燃性脂肪有关,把这种脂肪比喻为燃起的烛油,衣服如同烛蕊。有些人认为人体内有种天然的“电流体”,它能造成体内可燃性物质燃烧以至于造成高度可燃性物质结构的“体内分解”。还有人认为是体内磷积累过多,产生了“发光的火焰”。

新近一种解释是从物理学角度讲的,有人认为体内可能存在比原子还小的“燃粒子”,可以引起燃烧。

不论怎样,人体自焚现象仍是令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感到奇怪的奥秘,班特莱医生自焚的情况就是一例。法医琼·迪克教授看了班特莱医生自焚现场后十分困惑,以致对提出的一些问题根本无法解答。

另外一些人则试图以纯理论来解释。如班特莱医生人老体弱,但却长年抽烟斗,估计,当时他是坐在屋内抽烟,烟火掉在他穿着的外衣上,但他未发觉。当他来到厕所后,外衣才烧着了,于是他将外衣脱下,扔到澡盆里……。这种论断主要依据班特莱医生的外衣上有许多被烟灰烧成的洞。但是,这种论断却无法解释为什么班特菜医生烧成灰烬而他的外衣却未烧成灰烬,而且烟灰也绝不会有这么大的能力烧起一场火。

其次,烧着了的衣服也绝不会产生出那样巨大的能量将一个活人烧成灰烬。而且着火的地点是一间厕所,房子很小,要想焚烧掉一个人,这间房内空气中的氧气是不够的,那么,哪儿来的这样大量的氧气呢?

此外,当煤气公司的职员顿·古齐厄尔走进班特莱医生的家时,为什么又没有闻到烧焦了的人肉气味呢?假如说是失火,火首先从寝室烧起,那么寝室内为什么没有任何火的痕迹呢?此外,距班特莱医生自焚的地方仅有几厘米处就是洗澡池。人们发现,洗澡池外面黑色的油漆仍在,未有一处脱落。更奇怪的是,为什么身体被烧得只剩下一条腿,而腿仍完好无损地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脚上的皮鞋也未有任何火烤的痕迹?

迪克教授说:“我们发现的只是身体的一部分——一条小腿。此外在楼下厨房内的地上有一堆灰烬,灰中发现了这条小腿上部的膝盖骨。”

迪克教授是个法医,他分析说:“我曾见过一次车祸。几辆汽车相撞,产生大火,车内共有三人。由于火势很大,以致任何人都难于接近汽车救人。大火后,车内的三人被火烧焦,从身体的很多部分仍能辨出一些轮廊,即胸腔、四肢和牙齿。但人体自焚现象却截然不同,身体的90%以上全变为灰烬,确为罕见,令人迷惑不解。”

2.国外人体自燃现象种种在美国某镇的一家小旅馆里,旅馆主米勒有一个絮聒不休的太太,每天都喝到酩酊大醉。1725年2月19日晚上,由于很多人前来参加次日的盛大交易会,旅馆全部客满。米勒和妻子很早便上床休息。米勒太太不能入睡,独自下楼去。她平时常到厨房点燃的火炉前喝到烂醉。这时米勒已进入梦乡,但到凌晨两点钟左右,突然惊醒。他嗅到烟熏的气味,连忙跑到楼下,沿途拍门把客人叫醒。张惶失措的住客走到大厨房时,看到着火焚烧的并非厨房,而是米勒太太。她躺在火炉附近,全身几乎烧光,只余下部分头颅、四肢末段和几根脊骨。而且室内的东西也都很完好,并没有烧着。

这时一名警官和两名宪兵恰好在附近巡逻,听见旅馆中人声鼎沸,于是入内探询。他们看见米勃太太冒烟的尸体后,立即把米勒逮捕,怀疑他是凶手。镇上的人早已知道米勒太太不但是个酒鬼,而且是个泼妇,因此怀疑备受困扰的米勒蓄意把妻子杀死,以便和旅馆一名女仆人双宿双飞。控方指米勒在妻子喝醉后,把酒瓶里余下的酒倒在她身上,然后放火烧她,事后设法布局,使人相信这是一宗意外。

话说那位青年医生李加特在事发时也跑到楼下,亲眼看到米勒太太烧焦的尸体。他在审讯过程中为米勒作证,说受害人的身体全部烧光,却留下头颅和四肢末段,而附近物体也丝毫没有波及,这显然并非人为因素造成。法庭上的辩论非常激烈,控方坚称米勒是杀人凶手。米勒被裁定罪名成立,判处死刑。然而李加特仍不断陈辞,指出这件事绝不可能是普通的纵火杀人案,而是“上帝的惩罚”。结果,法庭撤销判决,宣布米勒无罪释放。然而,可怜的米勒也就此断送了一生。他经过那次打击后,精神极度颓丧,从此在医院中度过余生。

另有一位意大利教士贝多利,在祈祷时身体突然着火焚烧。他是遭遇身体自燃后,尚能生存数天的少数受害人之一。报道这件事的是曾替他治疗的巴塔利亚医生,见于1776年10月佛罗伦萨一份学报。

事发期间,贝多利正在全国各地旅行,有天晚上抵达姊夫家里,由姊夫带领到暂时歇宿的房间。由于他穿的衬衫是用马毛做的,把肩膀刮得很不舒服,他一进房就要了一条手帕,把衬衫和肩膀隔开。接着,他独自留在房中祈祷。

过了几分钟,房中传出教士的痛苦呼叫声,全屋人立刻冲进他的房间。他们看见贝多利躺在地上,全身给一团小火焰包围,但上前察看时,火焰便逐渐消退,最后熄灭了。次日早上,贝多利接受巴塔利亚医生检查。他发现伤者右臂的皮肤几乎完全脱离肌肉,吊在骨头上,从肩膀直至大腿,皮肤也受同样损伤。烧得最严重的部分是右手,已开始腐烂。巴塔利亚医生虽然立即进行治疗,但伤者的情况不断恶化,老是说口渴想喝水,而且全身抽搐得令人吃惊。据说,他坐过的那架椅子满布“腐烂和使人恶心的物质”。贝多利一直发热,陷于诌妄状态,又不断呕吐,第四天在昏迷中死亡。

巴塔利亚医生无法在贝多利身上找出染病迹象。最可怖的是,在死亡之前,他的身体就开始腐坏生蛆了。

巴塔利亚记得贝多利最初给送到他那里时,右手好像给人用棍棒打过似的,衬衫上还有“摇曳的火焰”,很快便把衬衫烧成灰烬,袖口却完整无缺。而且奇怪得很,放在衬衫与肩膊之间的手帕竟未烧着,裤子也完好无损。虽然他的头发一根也没有烧焦,帽子却完全烧毁。房间里并没有起火的迹象。可是本来盛满油的一盏油灯已完全枯竭,灯芯也烧成了灰烬。

另有一例,奥弗顿医生在《田纳西州医学会学报》发表一篇文章,记述该州那士维尔大学教授汉密尔顿因“局部自燃”受伤的情形。1835年1月5日,汉密尔顿教授从大学返家,那天天气很冷,温度表显示的气温只有华氏8度。

突然间,他觉得左腿灼热疼痛,就像给黄蜂叮了一口似的。他朝下一看,腿上竟有一团十几厘米高的火焰,直径如一个银币大小,顶部则呈扁平形状。他立即用手拍打,但无法把火焰拍熄。幸而汉密尔顿教授保持冷静,想起如果火焰没有氧供应就会自动熄灭,于是两手拱成怀状盖在燃烧之处,火果然熄了。

可是,他仍然感到剧痛,进屋之后,便立即脱下长裤和内裤,检查伤口。他看见伤口约宽3厘米,长10厘米,干爽,呈青黑色。在左腿下方斜向伸展。他又检查了内裤,发现正对伤口之处已经烧穿,但洞口周围丝毫没有烧焦的痕迹。最奇怪的是,长裤竟然完好无损,只是底面靠近内裤烧穿的地方有许多暗黄色的绒毛,用小刀便可以刮去。

伤口虽然有些地方与普通伤口不同,但为汉密尔顿诊断的医生经过检查后,仍然当作普通烧伤一样医治。伤口很深,过了整整32天才愈合。治愈之后,伤口周围的肌肉依然有一段很长的时间不断隐隐作痛,而且疤痕呈现一种很不寻常的青黑色。

在英国,南安普敦附近一个乡村发生的一场怪火,夺去了基利夫妇的性命。l905年2月26日早上,邻居听见基利家中传出尖叫声,进去时即发现屋内已经着火。

基利先生躺在地上,已经完全化为灰烬。基利太太则坐在安乐椅上,“虽已烧成黑炭,但仍可辨认”。警方发现屋内有张桌子翻倒,油灯也掉在地上,但他们不明白一盏油灯怎能造成这场灾害。最奇怪的是,基利太太所坐的安乐椅竟然没有烧坏。

l907年,印度狄纳波附近曼那村的两名巡警发现一具烧焦的妇人尸体。他们把这具衣服无损但仍然在冒烟的尸体送到地方法官那里,据巡警说,发现尸体时房间里并无失火迹象。

英国布莱斯附近的怀特利湾有一对姓迪尤尔的姐妹,是退休学校教员。姐姐名叫玛格丽特,妹妹名叫威廉明娜。1908年3月22日晚上,玛格丽特跑到邻居家中,慌张地诉说妹妹已经烧死。邻居进入她家里查看,发现威廉明娜烧焦的尸体躺在床上。床和被褥并无火烧的痕迹,屋内各处也没有失火迹象。

在死因侦讯中,玛格丽特一再声明,发现妹妹尸体躺在床上的情形,正如邻居所见一样。但验尸官认为床没烧着,人怎么会烧成灰呢。他斥责玛格丽特撒谎,声言要起诉她,并在死因侦讯期间暂时押候。

邻居和舆论都不相信玛格丽特的供辞,玛格丽特备受压力,在重新开庭侦讯时承认作伪证。她说自己实际上是在家里看见威廉明娜身体着火,但仍然活着,她把火扑熄后,便扶妹妹上楼,安置在床上,但不久妹妹便死去了。

虽然楼下也没有起火迹象,可是验尸官认为这个说法比玛格丽特原来的口供合理一些。

验尸官宣布裁定威廉明娜的死因是“意外烧死”。不过,他事后说,这宗案件是他历来侦查过的最奇特案件之一。

1953年3月1日,南加罗来纳州缘镇的伍德先生被人发现在他紧闭门窗的汽车前座上烧成黑炭。当时他的汽车停在291号公路旁边,油箱里还有半箱汽油。除了挡风玻璃因受热而起泡及向内凹陷外,全车并无损坏。

78岁残疾老人杨锡金住在檀香山冒纳基亚街1130号,1956年12月,邻居发现他遭蓝色火焰包围。15分钟后,消防员到来时,他的躯体和椅子已烧成灰烬。可是,搁在对面轮椅上的双脚完整无损,连周围的家具和窗帘也没有损坏。

人体自燃的遇难者很少是儿童,伊利诺州洛克福镇的普鲁伊特却是一个例外。这名四个月大的婴孩在1959年春因严重烧伤致死,可是他的衣服并没有烧焦的痕迹,床上的被褥也没有损坏。

1950年10月的一个晚上,年方19岁的安德鲁斯小姐和男朋友克里福德,在伦敦一家夜总会跳舞。突然,她胸前和背部起火,瞬间烧及头发。克里福德和其他客人均设法把火扑灭,但始终无法救回她的性命。

克里福德在法庭上作证说:舞池中没有人吸烟,桌子上没有蜡烛,我也未看见她的衣服给任何东西烧着。我知道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但事实上我觉得火焰是从她的身体内发出来的。

其他证人也同意他所说的话。结果,法庭裁定安德鲁斯小姐是“死于原因不明的一场火”。密西根州旁提亚克市的30岁汽车工人彼得森,由于健康欠佳,几个月来一直心情沮丧。1959年12月13日下午7时45分,有人发现他死在自己的汽车里,看来是自杀。当时驾驶座侧边的座位仍在冒烟,排气管已经扭曲,伸进关闭了门窗的车厢里。

医生检验过他的尸体后,说他是一氧化碳致死,但是为什么他只有背部腿和胳膊烧成重伤,而其他部分十分完好呢!调查人员起初认为汽车的排烟可能带有热力,后来又怀疑有谋杀成分,但都不能解释彼得森死时的情况。

在一宗人体自燃事件中,受害者不止1人,而有6个。以下是1976年12月27日《奈及利亚先驱报》有关该次事件的报道:

拉歌斯市一户7口之家,有6个成员烧死的事件……目前已成为最难解答的谜团。

据昨日的现场调查显示,该木房子中一切物体完好无损,甚至两张棉褥也仍然整齐地铺在两张铁架床上……

这场烧死6个人的大火对整个房间似乎无损……但从死者被焚的严重情况来看,房中物件,包括木墙和屋顶的铁皮,本应荡然无存。

虽然早时传说:有人乘那家人睡熟时,从窗口泼进汽油,然后点火焚烧,但昨日的调查已证明此一说法不能成立。

比利时布鲁塞尔有一对名叫雷斯和蒙娜米的男女,在林荫道上接吻时,突然背上起火,火焰窜到4.6米高,在30秒钟里他们都化为灰烬。

1985年2月5日,伦敦。那天晚上,19岁的波利·列斯里在大街上散步。突然,他感到周身发热。他环身而视,发现自己的身体竟喷出火来。火顿时烧了起来,越烧越旺。他想奔跑,但是没跨出几步就重重地摔倒了。当死神向他步步紧逼时,突然身上的火焰一下子熄灭了。好在列斯里年轻力壮,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几个星期后痊愈出院。

人体自燃的现象,并不为20世纪科学界所承认,既未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编订的“国际疾病分类法”中,也不是美国或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学与医生图书索引的一个条目。尽管警察、消防员、纵火案专家、验尸官和病理学家提出不少证据,但大多数医生和科学家仍然认为那些看来无容争辨的事例未经彻底调查。

不过,并非历代的人都抱这种怀疑态度。17和18世纪时,人体自燃现象,特别是发生于酒徒身上的事例,一般视作上帝的惩罚。到了19世纪,由于生物学与化学的进步,研究人员得以从非宗教的角度找寻这些难明火灾的成因。他们提出了更多可能性,包括以下列举的一种或多种的结合:

·肠内的气体容易燃烧。

·人体产生易燃气体。

·干草堆及肥料堆产生的热力,足以引起自燃。

·某些元素或混合物一旦暴露于空气中就会自动着火,如人体元素之一的磷。

·有些化学品本身并不活跃,但与其他物品混合时会引起爆炸。

·某些昆虫和鱼类发光表示可能有内火。

·人体内所含的大量物质是极佳的燃料。

·静电产生火花,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引起人体着火。

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上述各种假设都不是人体自燃的真正成因。1951年时,一位德国化学家已经指出,喝了大量白兰地酒的人即使接近火也不会着火。其后在19世纪末期,几位医生曾声称不明白水分含量多而酒精含量相当少的人体为什么会着火。1905年4月22日,《美国医学》杂志对相信人体自燃的人予以迎头痛击,指出“在全部发表过的人体自燃事件中,几乎半数来自法国这个神经过敏的国家”。

为了验证酒精可使人体变成高度易燃的说法,科学家先把老鼠放在酒精中浸一年,然后点火焚烧。结果,老鼠的外皮腾起烈火,皮下外层肌肉也烧焦,但内部组织及器官则依然无损。

后来他们又用在酒精中浸了更长时间的博物馆标本作试验,结果也是一样。

消化系统产生的易燃气体的确可能在人体聚积,造成危险。英国有位牧师便受到警告,不可吹熄圣坛的蜡烛,以免呼出的气体着火。

静电也可能是一个原因。据美国防火协会的防火手册说,人体聚积的静电负荷达数千伏电力可通过头发放出,一般不会造成伤害,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例如在制造易燃物品的工厂或使用气体麻醉剂的医院手术室中,这种人就可能引起爆炸。

3.我国的人体自燃现象报道我国新华社曾发过这样一条有关人体自燃的消息,也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

1990年4月15日早晨,湖南省湘乡市望春门办事处星星村8组村民唐丙良的4岁男孩唐江裤裆处突然冒火燃烧,大人们急忙脱下了3条裤子察看:穿在里面接触皮肤的第一条布裤和第二条晴纶裤都烧有3厘米左右的洞,第三条巴拿马料子裤也被烧焦,同时在双脚处发现两个11.5厘米的烧洞。再查看小孩的身体,双脚小腿处有烧伤的浅黄色点,当母亲为小孩刚穿上一条内裤时,在相同部位,再次出现裤子燃烧的情况。

大人们为了孩子的安全起见,就把小孩全身脱光,包床小棉被送到湘乡市中心医院治疗。医师诊断为过敏性静电反应,并安慰说不要紧,吃点药就没事了。不料,小孩回家后,躺在床上不到3分钟,又惊叫起来。家人掀开小被一看,只见右大腿处有一个1厘米大的火球,呈蓝火苗落到床单上,随即烧穿床单。在场的人迅速扑灭火球。小孩的大腿上烧出一个2分硬币大的泡来,全身还发出类似打火机打出的火星,小孩自己用手去抓,十指均被烧成浅黄色的烧伤点泡。

大人们又把小孩送到长沙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技术急诊研究中心。经医疗仪器对小孩作了身体健康状况检查,一切正常,无任何异常情况。医生介绍说,这种人体自燃在我们建国以来还是首例。

北京曾发现过一例,那是在发功时使别人发生燃烧的,经过对小孩的全面检查,与专家会诊,发现小孩的身上瞬间电流和电阻、电压明显高于正常同龄儿童。至于自燃起火烧伤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小孩在医院期间暂时没有再发生自燃现象。

据小孩的奶奶说,这孩子的父母是1985年1月结婚的,同年10月29日晚上10点钟小孩在湘乡市中医院出生的。刚出生时,医院的电灯熄灭了约2分钟,原因不明。检查身体时发现小孩患有硬皮症,40天后得过一次肺炎。4年的成长与普通男孩一样。没发现什么奇特之处。

这事真是有些怪。

4.“神秘射线”是自燃的罪魁祸首吗德国一名女性为了使自己的皮肤变成棕色而去海滩晒太阳。没想到,她第一次晒太阳就出了怪事,身体被晒着火了。

28岁的杰达和好友凯瑟林来自德国法兰克福,她们从事秘书工作。1990年夏季的假日中,为了消遣,她们决定到多米尼加去旅游。第二天,两个人神采奕奕地乘飞机赶到了多米尼加的海边游览。当时天气很热,她俩在海滩上晒太阳,一个小时后,凯瑟琳便觉得热得不行了,便独自一人到不远的树荫下休息,并不知不觉地睡着了。3个小时后,她醒来一看,杰达仍在阳光下曝晒。凯瑟琳跑过去劝杰达到阴凉处躲一躲。这时的杰达在灼热的阳光下已被晒出了水泡,但她没有听从好友的劝阻。

就在这时,凯瑟琳突然闻到一股烤焦的臭味,再看杰达,有一股烟从她口里冒了出来,凯瑟琳急忙去拉她的手,感到她的皮肤已到了烫手的地步。杰达开始呻吟起来,接着浑身都燃烧起来。

所有这些,都发生在一瞬间,凯瑟琳被吓得大声惊叫起来。呼救声惊动了救生员,当他们赶来用水泼在杰达身上时,一切都为时太晚了,她已变成了一堆冒着青烟的灰渣。

验尸官在检验尸骨后说,这是一宗少见的自发起火现象。对这一现象,人们的了解仍不完全,就如人体自燃的现象一样。但有些专家认为这起事件与太阳强烈辐射有关,并提醒喜欢阳光浴的人不要过分晒太阳,并且在晒太阳之前要做一些必要的预防准备工作,以防不测。

历史上,国外有过多起人体自燃的记载。但最

Ⅶ 续写作文600字乐乐课堂

1. 写物的作文600字

小公鸡

我很喜欢我家的那只喔喔叫的小公鸡。它的头上长着像火把一样的冠子。背上的羽毛像穿着深红闪亮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套了件金黄色的衬衫。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和一张尖尖的嘴,再配上最引人注目的那五颜六色的大尾巴,显得既美丽又威武。

小公鸡早上起来就站在坪台上“喔喔”地使劲叫,催人们快快起床。

平时,小公鸡还是捉虫子的能手呢!尽管有些小虫十分机敏,但只要它动一下,就逃不过小公鸡的眼睛。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一条小虫子刚刚从树下的草丛中爬出来散步,就让小公鸡发现了。只见小公鸡飞快地跑到树下,用它那尖利细长的嘴巴,一下子就把小虫子捉住了,就这样一条条小虫子都成了小公鸡的美餐。

有一次放学回家,我看见小公鸡在院子里的大树下扒食吃,就连忙放下书包,抓了一把米撒在地上让它吃。小公鸡正吃得欢,不知谁家的一只大公鸡过来和小公鸡抢米吃。这下可把小公鸡惹火了,就扑过去和那只大公鸡打起架来。大公鸡猛地扑过来了,小公鸡沉着应战,身子一缩,躲过了大公鸡的一招。然后,它立刻转到大公鸡的后边,冷不防地向上一蹿,蹦到大公鸡的背上对着它的冠子猛啄,啄得大公鸡的冠子直流血。大公鸡疼得逃跑了。小公鸡胜利了,它昂头挺胸。瞧,一副得意神气的样子,真讨人喜欢。

我格外喜欢这只美丽、可爱的小公鸡。

小白猪

我家养了两头小白猪。它们全身雪白,一对大耳朵像两把有力的扇子,忽上忽下不停地扇动;鼻子长长的,一对圆圆的鼻孔,像两个小山洞;鼻子下面藏着个大嘴巴,不仔细看,真不会发现鼻子下面还有张嘴;鼻子上面有一双让人捉摸不透的小眼睛,满脸的皱纹,实在不怎么好看。

农忙时,妈妈下地干活,让我在家喂它们。我把猪圈门打开,把调好的食料放在猪圈门口,馋嘴的小猪鼻子尖极了,香味早被它们嗅到了,还没等我把猪食倒在食盆里,它们就一拥而上,把满满的一盆猪食给拱洒了。猪食溅到我脸轿搭耐上、裤腿儿上、褂子上,气得我顺手拿起棍子想揍它们。可刚举起棍子,它们就“嗷嗷”地叫起来,似乎在向我求饶。看着它们那可怜的样子,我又不忍心让棍子落下去了。

小白猪渐渐长大了,更暴露出了它们的本性--贪吃、贪睡。每当妈妈喂它们时,它们便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还不停地发出哼哼声。吃饱了,就挺着滚圆的大肚子,用脚把土扒到身子底下,倒头就呼呼地睡起来。

小猪刚来我家时总惹人生气。或许是因为环境陌生的缘故,它们一次又一次勇敢地翻越猪圈往外跑,可是大门插得死死的,怎么也不能超越第二道防线跑出去。过了一两天,它们也就老实了,找个水窝,枝喊用嘴拱啊拱,然后躺在里面,还不停地弄得泥水飞溅,当然小白猪也就变成小泥猪了。家中的人不管它们在院子里如何折腾,只要它们不往外跑,就谢天谢地了。

有时候,它们又让人哭笑不得。一天上午,爸爸要垫猪圈,就把它俩赶到院子里。它俩刚从猪圈里出来,就满院子撒欢儿,吓得几只母鸡满院惊飞,“咯咯”地叫。再看它俩,什么也不顾,好像终于得到自由似的,又好像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会儿到炭堆里去乱拱,弄得灰头灰脸的,一会儿又拱拱小树、弄弄花草。一上午,整个院子被折腾得不成样子。可能是折腾累了吧,晌午,它们好不容易趴在暖和的地方呼呼睡起了大觉。

我家的小白猪虽然贪吃贪睡又淘气,但我仍然十分喜欢它们,因为它们给我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2. 我学会了勇敢的作文乐乐课堂600字

我学会了勇敢_600字 在中学的这一段时间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也懂得了许多知识,其中,最让我自豪的是,我学会了勇敢! 说起来还真怕大家笑话,我以前是个不敢和陌生人说话的小女孩,一直都默默无闻的我,竟变得爱说话了。

事情发生在一堂语文课上。那天,我们正好学到了《冰心诗四首》,老闭春师让我们介绍一下冰心,我那静如水的心一下变得激动无比,我可是冰心奶奶的忠实“粉丝”!这时,我变得焦躁不安起来,怎么还没有人举手?我颤抖地举起右手,但一看到周围人那惊异的目光时,我急忙假装摸头,将手放了下来。

就在我反反复复、犹豫不决时,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心底的角落,老师发现了她这位害羞的学生此时的“异常行为”,她就那样一直对着我微笑,直到她把我心中最后一点担心融化了。我在她的微笑的沐浴下,一字一句地介绍着冰心:“冰心,原名谢婉莹……”并且即兴背诵了一首冰心的诗,待我发言完毕时,我惶恐不安地望着老师,老师竟轻轻地鼓起掌来,接着,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我红着脸坐了下来。 从那以后,我都积极地争取每一次发言机会,人也变得开朗起来。

语文老师的一束目光、一次微笑、一片掌声从此改变了我。现在,你随时都可以看见我快乐的身影。

虫子的勇敢,使它破了茧,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小草的勇敢,使它钻出了泥土来到了光明的世界;花儿的勇敢,使它张开了笑脸,迎接这个美好的世界……真的,只要你勇敢,一切都可以改变。 那堂语文课,我学会了勇敢。

3. 我学会了勇敢的作文乐乐课堂600字

我学会了勇敢_600字

在中学的这一段时间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也懂得了许多知识,其中,最让我自豪的是,我学会了勇敢!

说起来还真怕大家笑话,我以前是个不敢和陌生人说话的小女孩,一直都默默无闻的我,竟变得爱说话了。

事情发生在一堂语文课上。那天,我们正好学到了《冰心诗四首》,老师让我们介绍一下冰心,我那静如水的心一下变得激动无比,我可是冰心奶奶的忠实“粉丝”!这时,我变得焦躁不安起来,怎么还没有人举手?我颤抖地举起右手,但一看到周围人那惊异的目光时,我急忙假装摸头,将手放了下来。

就在我反反复复、犹豫不决时,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心底的角落,老师发现了她这位害羞的学生此时的“异常行为”,她就那样一直对着我微笑,直到她把我心中最后一点担心融化了。我在她的微笑的沐浴下,一字一句地介绍着冰心:“冰心,原名谢婉莹……”并且即兴背诵了一首冰心的诗,待我发言完毕时,我惶恐不安地望着老师,老师竟轻轻地鼓起掌来,接着,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红着脸坐了下来。

从那以后,我都积极地争取每一次发言机会,人也变得开朗起来。语文老师的一束目光、一次微笑、一片掌声从此改变了我。现在,你随时都可以看见我快乐的身影。

虫子的勇敢,使它破了茧,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小草的勇敢,使它钻出了泥土来到了光明的世界;花儿的勇敢,使它张开了笑脸,迎接这个美好的世界……真的,只要你勇敢,一切都可以改变。

那堂语文课,我学会了勇敢。

4. 作文那次错使我难忘600字乐乐课堂

一次难忘的经历

去年,学校组织我们到泉州去军训。我听到这个消息,真不想去。我认为,军训是一件艰苦的事,我非常害怕。但不去又不行,只好无可奈何地和同学一起去军训了。

那天早上,我们乘车到军训地点。一吃完饭,就到操场集合,教官安排我们和一班的同学到“泸定桥”和“铁锁寒”举行比赛。我们越过“五虎桥”,来到实战演习地。这次我们要在两座由钢筋和木板组成的摇摇晃晃的桥上比赛过桥的速度。一个教官给我们做了示范后,我第一个奋勇上了桥,对手是一个比我略高一点的男同学。我们系上了保险带,双手抓住钢筋,准备开赛。这时,哨子吹响了,我便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向前奔跑。这桥摇摇晃晃的,下面的水又极深,令人心惊胆战。我尽量不去看脚下,一直往前奔,转眼间,我就到了对岸,我马上转身又跑回来,由于心急,忽然一脚踩空了,快要掉下去的时候,我急忙用双手,尽力把身体撑了上来,总算没有掉下去,好险啊!但是,我却花掉了一些时间。我急忙加快速度往终点冲,这次,我可是一步踩两块木板,很快地就到达了终点。回头一看,对手才刚要往回跑呢。这次,我赢了!

经过五天的军训,我和同学们一起训练,一起生活,竟觉得时间过得真快,觉得军训真有意思!

那次军训,我收获很大,我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勇于尝试。军训并不怎么艰苦,而是很有趣的,能锻炼人的意志。

现在,一想起军训,我记忆犹新。那次军训生活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的确是一次好的磨练,一次难忘的经历。

一次难忘的经历

5. 我们的语文老师真

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名叫姚婉萍,大家都亲切的叫她姚老师。

姚老师有着一头金色的秀发,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笑起来让人感到和蔼可亲,好看极了。

姚老师的知识渊博,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上起课来生动有趣。我尤其爱姚老师的作文课。她向我们讲解作文的时候总是那么的幽默风趣,引人入胜,使我兴趣盎然。

很多原本不喜欢写作文的同学,通过姚老师的指导,都渐渐地爱上了作文。就拿我们班的何林臻同学来说,他是个聪明的学生,可他的作文得分却总是很低。他不喜欢构思题材,不愿看书,写作文总是写几十字就草草了事。姚老师知道后,专门辅导他的作文:每天放学,姚老师都会挤出半个小时来教他写作文,向他讲述写作的方法;每次上作文课,老师都会叫他上讲台把自己的作文读出来,让同学们点评……就这样过了半个学期,何林臻同学现在不但喜欢写作文,而且他的每篇作文都有九十分以上。

这个学期,姚老师凭着自己的努力和上课时的生动,在“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的活动中,获得了广州市的二等奖,班里的同学知道,都为老师感到高兴。

我为我有这样一位语文老师而感到自豪。( 吴江

6. 自然现象的作文600字乐乐课堂

今天上午,我坐在书桌前静静地写语文作业,明媚的太阳光斜斜地洒在我的书本上,房间里亮堂堂的,让人的心情特别好。

写着写着,我的眼前慢慢地黑起来了,作业本上的字迹也模糊不清了。咦?怎么这么快就天黑了?还没等我弄清时怎么回事,天空就迫不及待的给了我一点闪亮的提示:一道耀眼的亮光直逼我的眼睛。我被吓蒙了,竟不知道那是闪电了,我赶紧跑到窗边向外张望。只见天上的云朵你追我赶却又根本没地方离开,只能一边互相碰撞一边发出“轰隆隆,轰隆隆”猖狂的大笑,那是胜利者得意的笑声,那也是失败者痛苦的 *** ,他们就以这样的方式告诉人们要下雷阵雨了。

天越来越黑,几乎和晚上六七点钟时候的亮度差不多。一会儿,在“刷刷刷” 的音乐声中豆大的雨点从天直逼而下,晶亮晶亮的,就像雨姑娘在撒播珍珠种子。眨眼间,干燥的花园里,尘土飞扬的道路上都得到了雨姑娘的恩赐。那些干渴的小草见到这久违的雨水赶紧挺起胸膛,张开大嘴尽情的享用,嘴里还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下吧下吧,我要发芽,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雨点打在我家后阳台的玻璃上,“嗒嗒”直响,还有很多调皮的雨珠从没有关严的窗边跳进来,准备将我家后阳台变成大鱼缸呢。雷声依然在响,但是已没有了刚才的声势。这真是一曲优美的的雷·雨交响曲啊,悦耳动听!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果然,不一会儿,天空又慢慢亮开了,雨也慢慢停了。我望望外面,一棵棵小松树上的尘埃被雨水洗刷得干干净净,树叶油亮油亮的,他们的腰似乎挺得更直了,心满意足得站立在哪儿,像一个个威风的小战士。他们生机勃勃,看着他们就让我想到了生命和希望,令人心旷神怡。

我喜欢雨,尤其是这早春的雨,她滋润着万物,不是有“春雨贵如油”这样的高度的评价吗?

7. 六年级校园故事作文600字乐乐课堂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校园生活,有痛苦的,有悲伤的,也有快乐的……我的校园生活也是这样。

在我转学的那一天,我一进教室同学们就纷纷想和我做朋友。可惜,好事不长久,没几天,同学们有的安老样子和我交朋友,有的反而讨厌我了。

记得有一次中午,我刚吃好中午饭,有一同学走过来跟我讲:“一起出去玩吧!”“好的,”我回答“那去哪儿玩呢?”我问。“去草园!”我说:“不行!那儿有月季花!月季花身上有刺!”他说:“不要紧,那儿有蝴蝶,有蟋蟀,那儿的东西可多呢!”

我有些心神不安的跟着出去玩了,果然,预我所料,正当我靠近蝴蝶时,他飞起一脚把我踢了进去,自己却逃走了。我出来后,身上被划了几道血迹……。

我发誓:以后不出去玩了,以后不再跟他做朋友了。

就因为这几天一直没有出去玩,很寂寞。耐不住就出去玩了,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玩喧闹的踢罐子游戏,我一不小心踢坏了学校的花盆,被批评了……

今天,老师要选去参加作文比赛的同学,其中我被选中了。你一定会问我为什么会被选中呢?好,我告诉你,因为我的文章有在《中小学作文》网上登过,小朋友知道了,有些同学才选了我。说明同学还相信我的呢!

在文章的结束,我要感谢选我的同学,因为我还有你们这些好朋友。

这就是我的校园生活……

8. 再见了 老师作文600(优秀)(乐乐课堂)

老师精心培育着我们这些棵棵幼苗,使我们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

六年不知不觉已过,我们既将要离开您这位园丁啦!老师,回忆以前,看到的都是精彩的生活,您与我们嬉戏,玩耍。生病了,您如妈妈般精心照顾我们,使我们健康成长。

老师,您又像一朵花,散发着知识的芳香,您把知识毫不保留地全部传授给了我们。多少个日日夜夜,不是培优,就是扶差,从来没有12点前睡的时候。

此时,我多想说:“老师,您早些休息吧!” 老师,您勤奋工作的精神谁又能比得上呢? 每天晚上,您都在批改作业,全校的灯都熄灭了,只有您房屋的灯还亮着,星星和月亮都进入了梦乡,于是第二天早上,黑眼圈便在您的眼上出现。可您却依然精神百倍地给我们上课。

课堂上,您还是那样的幽默风趣,您的课还是那样的生动逼真,还是那样的有声有色。 在我的心目中,老师等于妈妈。

老师您可曾记得:那一次,我在冬天头疼,您二话没说,带我去看病,这家的药无济于事,又去那家,直到看好为止。此时的您,难道不像妈妈一样吗? 老师,您教我们两年多了,也就是该毕业,也就要离开您,不去想离别时伤心的情景,只有一句话:“再见了,老师,我会永远记住您的!”。

9. 穷人续写400字乐乐课堂

渔夫望着正在熟睡的两个孩子,对妻子说:“桑娜,你快看,他们多可爱呀!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得把这两个孩子养大。

从明天起,我会再去找一份工作,家里的事就都要靠你了。”桑娜含着眼泪说:“好吧,也只能这样了。

这两个孩子实在可怜,我们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们。”从此的每天,渔夫每天不停地工作着,很少能够回到家里。

而桑娜,她不但要在家里干活,照顾好孩子们,还要帮别人洗衣服、洗碗……虽然日子过得十分艰辛,但是渔夫和桑娜从不后悔当初把这两个孩子抱回来抚养,而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十分关心和疼爱他们。这七个孩子渐渐长大了,桑娜的五个孩子并不因为这是西蒙的孩子而欺负他们,反而是把他们两个当作自己的亲兄弟,和他们一起嬉戏,一起玩耍。

转眼间,七个孩子都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这可是这群孩子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呀。因为家里的生活还是十分困难,所以渔夫无法让七个孩子都去上学,只能让其中的两个孩子去上学,然后再叫去上学的两个孩子教其他的孩子。

“该让谁去呢?”渔夫问七个孩子。这时,西蒙的两个孩子默默走开了,可能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事不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吧,可事实却与他们所想的完全相反。

桑娜的五个孩子并不因为自己是渔夫和桑娜的亲生骨肉而争先恐后地抢着去,反而将这上学的机会留给了西蒙的两个孩子。桑娜的大儿子走到父亲面前,说:“亲爱的父亲,就让保西和德西(西蒙的两个孩子)去吧。”

渔夫听后十分感动,深情地对五个孩子说:“你们真是一群善良的孩子呀!”……时间流逝,孩子们都成人了,他们十分懂事、明理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也已经成了十六、十七岁的小伙子了。

这七个小伙子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劳作着。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他们的生活渐渐富裕了,再也不用补一张破帆,再也不用住在一间小屋里,再也不用以捕鱼为生了。

这也许便是“好人有好报”吧,是啊 ,渔夫、桑娜和七个孩子,都是一群善良的人,他们一定会过上快乐美好的生活的。在此,我愿天下的每个人都能用关心别人的心灵去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因为有爱才会更加美丽的。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桌子。

渔夫微微一震,对桑娜和蔼地说:“你已经把她们抱回来了呀,你怎么不早点说呢?我还以为你不愿意呢。”桑娜迟疑了一会,说:“我以为你会揍我呢,你瞧,咱们的生活过得那样艰苦,我还给你增加了负担,我……”“不,怎么会呢?”渔夫打断了桑娜的话,“我怎么会揍你呢?你是个好妻子,你做得对,换成我,我也会作出相同的决定。”

桑娜松了一口气,“是啊。他们多可怜啊,那么小就没有了父母,如果我们让他们和死人待在一起,那不就活活饿死了吗?我们要待这两个孩子像亲生的一样好,苦是苦了点,但总会熬过去的。”

渔夫点了点头,提起马灯看了看那两个孩子,他们金黄的头发,圆圆的脸蛋,在灯光下显得非常可爱。第二天,天还没有大亮,灰蒙蒙的,一切都像沉睡的样子,渔夫坐上小船,拉上破网,早早地出去打鱼了。

由于家里添了两个孩子,渔夫就不得不更卖力地干活。他早出晚归,无论狂风暴雨,天寒地冻,也不论烈日当空,严寒酷暑,渔夫都艰辛地工作着。

桑娜望着丈夫忙碌的身影消失在海天相接的地方,也在家里料理家务,拼命地干活。她常常地对自己说:“看啊,丈夫多么的辛苦,我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我也要再勤俭一点,好好地哺养孩子。”

而她的孩子们呢,也都和睦相处,在沙滩上跑来跑去的,有时也帮着家里干些活,都挺健康,没什么让渔夫和桑娜操心的。这一天,渔夫满载而归,看着活泼乱跳的鱼儿,他们心里都乐开了花。

渔夫打鱼赚的钱除了维持生计外,便把剩余钱的蓄存起来,给孩子们上学。孩子们也都十分懂事,时常在集市上打工挣钱,来补交学费,他们都学习很刻苦,成绩也都很优秀。

他们就这样你勤我俭的,日子过得挺美满。十六年以后,孩子们个个都长大了,成了栋梁之材:当老板的当老板,当博士的当博士,当科学家的当科学家……他们把父母接到自己的家,好好孝顺他们,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别提多幸福了。

并且,他们也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去帮助更多的穷人。是的,穷人并非一无所有,他们从某个角度来看,甚至比夫人更富裕——他们因拥有一颗纯朴善良的心灵而不再贫穷,他们也因拥有勤劳善良而变得富有。

他们就用这善良与纯朴去真诚地善待身边的人,用心呵护世界上的幼小心灵,他们身上的品格,正是乐于助人,肩负不屈的写照;而富人呢,除了钱外,精神上有时是真正的一无所有,是精神上的“穷人”。这个故事教育了我们:钱并不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美好的乐于助人的心。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上天有好生之德,为了西蒙,无论生活多困难,我也要把他们抚养长大。”渔夫握着拳头半举空中。

“对,为了西蒙,一定要把他们样大成人。”桑娜同意地连连点头。

过了几年后,两个天真可爱的小孩长大了。大的叫西桑,小的叫蒙娜。

他们想起了已淡忘的妈妈。便问桑娜:“桑娜阿姨,我。

Ⅷ 明画具体介绍。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此画无轿戚雀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典范杰作。这幅画,是他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该画420X910厘米,现藏于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 (Milan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
《蒙娜丽莎的微笑》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肖像画作品。画中的主人公是当时的新贵乔孔多的年轻的妻子蒙娜·丽莎,这幅画画了4年。 那时,蒙娜丽莎的幼子刚刚夭折,她一直处于哀痛之中,闷闷不乐。为了让女主人高兴起来,达芬奇在作画时请来音乐家和喜剧演员,想尽办法让蒙娜丽莎高兴起来。 这幅画完成后,端庄美丽的蒙娜丽莎脸上那神秘的微笑使无数人为之倾倒。
米勒 《拾穗者》
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画面描绘了描写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该画现珍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内。
梵·高 《向日葵》
梵·高最有名的作品无疑是这幅《向日葵》。仅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
《星夜》梵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
大卫 《马拉之死》
是大卫的一幅名画,它因马拉的特殊身份和简洁有力的形式而为人们所熟知。马拉(Marat,1743-1793年)是雅各宾派的核心领导人之一。雅各宾派当政以后,他因为卓越的号召能力而成为该派的主席,负责处理众多日常事物。他患有严重的皮肤病,每天只有泡在洒过药水的浴缸中才能缓解痛苦,于是,浴室就成了他最经常呆着的办公场所。1793年7月11日,一位持不同政见的女士借口商谈事宜,进入马拉的浴室,并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行刺,使这位革命领导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死去。
库尔贝 《抽烟斗的人》
在1846年间他创作了以自己为主题的“抽烟斗的人”。这幅画富有灵感,暗红色的背景,灰色的上衣,带 抽烟斗的人有灰绿色阴影的白色衬衫,黑色的头发和胡子围笼着带有橄榄色阴影的微红脸部;这个脸画得犹如提香的手法那有有力。肩膀厚实,脸部的柔和感觉表现得极其雅致。
《石工》石工》是现实生活中最底层社会劳苦人的真实写照。因此,有闭早人指责他的艺术“与其称之为现实主义,还不如称之为自然主义更为合适”。这种评价是不公平的,画家是有深意的,他要描绘这个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合理,他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了这一情节最能表达他的思想,他抓住它,并使之再现于画面,体现了典仔和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揭示了社会的本质,这与纯粹的自然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Ⅸ 贝多芬的~~~~~~急啊~~~~~

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旷世奇才

贝多芬(1770—1827),德国音乐家。生于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从小便显露出音乐才华。后来到波恩大学做旁听生,并去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正当贝多芬奋发向上的时候,一个巨大的不幸降临到他的头上……

耳朵一种扰人的“嗡嗡”声攫住了贝多芬,当时他还只是一个26岁的青年。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贝多芬已经受到乐坛的重视,他那动人的音乐清晰明亮,宛若初春大地的一抹新绿,虽然稚嫩,但却生机无限地在18世纪形式主义乐坛上铺展开来。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贝多芬只要把握住这个时机,就会把音乐向前推进一大步,在音乐史上掀开新的一页。然而,这种无休止的“嗡嗡”声日夜缠绕着贝多芬,像一个魔鬼在光明的道路上洒满阴森的迷雾。透过这飘忽不定的迷雾,贝多芬看到了一个寂寞的无声世界,看到了自己最宝贵的不可缺少的财富——听觉已渐渐离他而去,消失在迷雾里。
作为一个音乐家,贝多芬十分清枣扒楚失去听觉意味着什么。他无法听清楚朋友们轻松的谈笑,美妙的乐音也变得模糊不清。贝多芬秘密地去看医生,尝试着用杏红油和香草油敷在他的耳中,他颤栗着把全部希望都放在医生的手中。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医生已经对治愈他的耳疾表示摇头。恐惧、痛苦、忧伤和愤怒充满了贝多芬那年轻的心灵。在苦难中,贝多芬用尽他的整个心灵,对上苍,对万古不语的星空,悲愤地呐喊;“哦,上帝,上帝呀,往下看看不幸的贝多芬吧……”呐喊之后便是愤怒的诅咒,他诅咒大自然造物主加在他身上的不幸。
然而,贝多芬只能在无人的旷野中呐喊,只能撕扯着自己的头发诅咒,因为他害怕。他没有勇气向人们宣告自己是聋子,没有勇气去迎接朋友们的同情安慰和憎恨他音乐创作的仇敌们的讥讽与嘲笑,贝多芬宁愿独自一人忍受痛苦。
贝多芬躲开了。他躲开了城市,躲开了人群,枯芹躲开了集会,也躲开了音乐。1802年春天,贝多芬搬到了维也纳郊外的小村海利根斯塔特。在这里他经历了一个生死攸关的关键时期。
最初,贝多芬残忍地想割断他与音乐的一切联系,他要在这美丽的乡村里做一个农夫。贝多芬写信给他的朋友说:“我要告诉你的就是我一定得和我的事业隔离,我生命中最灿烂的一页亦将随之消逝。也顾不到自己的天才和力量了,我一定得忍受惨痛的凳败昌遭遇。”贝多芬忽然变得那么软弱,那么无奈,甚至悲观厌世,走到了自杀的边缘。1802年10月6日,他立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斯塔特遗嘱》。在这份遗嘱中,可以看到贝多芬所经历的精神危机极为严峻、激烈,在生与死的搏斗中苦苦挣扎。
“哦,你们把我当做或把我说成是心怀怨恨、疯狂或债世疾俗的人,你们真是误解我了!你们怎能知道在那些外表现象之下的隐秘原因。从孩提时候时,我的心和我的精神就对善良的意愿怀有一种多情和善感。我总是准备去完成一番伟大的壮举。但是现在我已陷入绝望的情况中,那是由于无知的医生使我病情加剧,年复一年,他们骗我空存好转的希望,最后面对着的是一种不可医治的绝症。我生就一种火一般热爱活动的气质,甚至热衷于社交活动,可我却过早地被迫同人隔绝,过着孑然一身、孤单单的日子。有时候,我也萌发过战胜这一切的念头,但是啊,我总是被这个残废的听觉令我感到双重的悲惨而顶了回来;我可不能对人家说:‘你们大声讲吧,放开嗓子叫吧,因为我是聋子!’哎,我怎能让人知道我的听觉出了毛病呢?听觉于我本应比别人更为完善的,先前我的听觉在音乐界也的确是个佼佼者啊。我可不能这样对人家说哟。我不幸的遭遇最使我感到加倍痛苦的,就是它引导我走向孤独的路上去,不可能有朋友跟我再修好,没有相互倾吐衷肠的长谈,没有思想上的交流,在社会上不再需要我的存在了。我真像一个亡命者在这里苦捱着岁月。当我走近一群人,一阵战栗便布满了我全身,因为我唯恐别人发觉我是个聋子。
“因此我最近在乡下住了半年。我的高明医生劝我尽量保护我的听觉,这正合我现在的心意。不过有时候当我怀着一种要求社交的冲动,我就无法克制自己了。当站在我身旁的人听到远处低送阵阵笛声而我一无所闻,或者当他听见牧童在歌唱我却听不见时,这是何等一种忍气吞声的事啊。这样一类经历几乎使我陷入了绝望的境地:无需再犹豫了,我已经到了了结我的生命的边缘。”
可是,贝多芬怎么能逃得了呢?正像他自己所说的:“只是艺术啊,只是艺术留住了我。哦,在我尚未把我所感觉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我不能离开这个世界。”他内在的音乐力量是那样的激越澎湃,像风暴中的大海,他怎能逃离它?在他5岁时,在他正受到父亲严厉的教训而站在风琴前暗暗饮泣时,他的泪水、他的幼嫩的手指、他那敏感的思想就已经同音乐永远地融在了一起,他又怎能割舍得了呢?
幼年的生活涌到他如潮的记忆中,在这宁静美丽的山谷里,他倾吐着对故乡莱茵河的深深眷恋:“我的故乡,当我首次看到了光亮,我就觉得可爱,当我离去了你的时候,仍是这般的可爱和明亮。”贝多芬出生在莱茵河畔的波恩。幼年的贝多芬家庭虽然贫困,但他仍然能靠在小阁楼的窗槛上,沉思着凝望着外面可爱的城镇与幽静的山麓。在莱茵河里小船挣扎着却是坚强地向上流行进,岸上有粗索用以拖船逆风行驶,两岸都是可爱的草地和美丽的葡萄园,远处是崎岖的小路和高耸入云的山峰。大自然秀丽的风光陶冶了贝多芬幼小的心灵。
贝多芬有一个嗜酒的父亲,他每天从酒店里回来,口袋空空,家庭的重担都落在母亲的肩上。好在贝多芬有一个坚强忍耐的母亲,她既要维持这个小小的家庭,又要应付地主和杂货店的帐单。为了给她的儿子们足够的衬衫和裤子穿,为了让他们能有足够的肉酱和马铃薯吃;她整天缝纫织布,勤劳而艰辛。贝多芬轻视父亲的无能,憎恨他给母亲带来了折磨与劳累。他敬佩母亲的乐观豁达和坚强勤劳,母亲的性格给了他默默的影响,这影响一直贯穿他整个一生。贝多芬深爱着母亲,在母亲病危时,他拖着自己也是衰弱多病的身体,克服了重重困难;从维也纳赶回波恩看望母亲。母亲病逝后,他写信给好友说:“看见母亲当时仍旧活着,但情形很恶劣,她的病症是肺病,大约7星期以前,忍受了过度的痛苦和难过以后,撒手西逝了。她对我是如此的仁慈而可爱。假使我能叫一声甜蜜的“妈妈”而她能够听到吗?现在我能向谁诉说呢?只有幽静的幻像才能使我引起了以往的记忆。”
贝多芬从小便显露出在音乐方面的天赋。这个4岁的小孩子就能很自然地处理他的五线谱,并登台与别人合开演奏会,这已经使当地为之大大惊异了;而8岁的贝多芬竟然创作了一首风琴作品,这令他的教师、风琴家柴萨几乎不相信是真的。贝多芬的音乐天赋很容易让人想起当时的天才音乐家莫扎特、但当16岁的贝多芬怀着崇拜的心情千里迢迢去见莫扎特时,莫扎特并不表示出热情,他认为贝多芬不过是莱茵河旁一个皮肤黝黑的青年。贝多芬弹曲子时,莫扎特反应很冷淡,对此,贝多芬是难以忍受的。他请求莫扎特给他一个主题即兴作曲,因为他时常在受了刺激以后弹得更加出色。现在,他被自己所钦佩的大师轻视,年轻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他的手指不断地在琴键上飞舞着,心里也感到了极端的难受。但他的曲子却逐渐使莫扎特得意起来,坐在邻近房内的几个朋友,都不约而同地说着:“注意这个孩子,日后他将给世界带来极大的惊异!”
这是一件极平常的小事,但从中不仅可以看到贝多芬那卓越的音乐天才,而且可以看到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一面:憎恨不公正的待遇,向往自由、平等、博爱。在贝多芬的心目中,自由、平等、博爱才是他的精神故乡;“我看不出一些人会出另一些人优越。也看不出一些人可以列入优越者的阶级;合我身处这种无差别的地方,那里便是我的故乡。”贝多芬蔑视上流社会,公开地向他们挑战。有一次;贝多芬自豪地对李赫洛夫斯基王子说:“你不过是一个王子,而我是贝多芬。”还有一次,贝多芬与歌德正在散步,他们远远地看见走来许多皇族中的人,皇帝也在其中。贝多芬就说:“让我们手挽手地前进,他们会让路的,而不是我们让他们!”结果,歌德站在路旁,手中握着帽子,深深地鞠躬,向皇亲国成致敬,贝多芬却反剪着双臂,大摇大摆地在王公贵族中穿行。
这种自信、叛逆的性格,在他耳聋之后曾一度离开了他;但在这美丽的海利根斯塔特小屋中,经过了一场场生与死的考验与思索之后,它又回到他身边;而且,他从故乡和母亲身上寻回坚强、忍耐和乐观。
终于,贝多芬紧锁的眉头间流露出对苦难的挑战,紧握的手掌和下垂的嘴唇虽不露出一丝笑容,但会突然地纵情大笑。在这怪异甚至有些疯狂的外表下,那颗流血的心上的伤口正在慢慢地愈合,它就要像汹涌的浪潮一样去击碎坚硬的礁岩。
“我不能再忍受了,我要同命运搏斗,它不会征服我的,啊!继续生活下去是多么美丽呀!——值得这样地活一千次!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把退隐、逃避抛在了脑后,他鼓励自己道:“让你的耳聋不再是个秘密吧,即便是在你的艺术中也不必保密!”外来的灾难带给了贝多芬内在的力量——一种新而坚定的手法,深切而纯洁的景象,践踏了失败的软弱。贝多芬欣喜地感到了他身上产生的这种崭新的力量,他懂得了如何抓住人类精神中最崇高的声音,因而音乐的思想反比从前更丰富地涌起来。
在海利根斯塔特,贝多芬又重新出没在寂静森林的浓荫处,乡村牧场的碧草间。穿过狭窄的翠谷,有一条林中小道,草木葱笼,清涧流淌,这是贝多芬经常散步的地方,后人称之为“贝多芬小道”。在这里,贝多芬漫步、构思、创作,用音乐虔诚地歌颂着大自然的辉煌壮丽。万千气象。也就是在这里。他完成了著名的《第二交响乐》以及一些奏鸣曲、变奏曲。
1803年,贝多芬完成了他著名的《英雄交响乐》。这部交响曲的理想英雄主义是自傲的音乐和个人的经历,宛如一部自传。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塑造的“英雄”是不怕痛苦,不怕死亡,敢于直面艰难险阻,去成就惊心动魄伟业的硬汉。这硬汉,也就是贝多芬自己。他将自己不屈的精神扩大而升华,证明自己胜利地通过了命运的考试。从此之后,贝多芬所创作的一切重要乐曲,无一不是英雄同命运的抗争,无一不是他同世界进行搏击的惊天动地的音响纪录。
《英雄》、《命运》、《欢乐颂》,一部又一部气势磅礴、壮丽雄浑的乐章使整个世界都达到了疯狂的程度,掌声、喝彩声围绕着贝多芬,可是他却无法听到外部世界的信息。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贝多芬在台上低头看着乐谱,打着节拍,监督演奏。此时。他早已全聋。从他创作这部乐曲起,直到此刻,他都是用“心耳”倾听天地人神的回声的。当全曲奏毕,听众掌声震耳,而他毫无知觉,依旧背向听众,低头打着节拍。最后还是台上一位女歌唱家轻轻地拉他的袖子,他才转过身来,看到热烈喝彩的场面,于是含泪鞠躬道谢。虽说贝多芬已扬名四海,但是直到在晚年他也没有摆脱疾病和贫穷的困扰。晚年的贝多芬经常身穿一件破旧的上衣,外表十分寒酸。一天晚上,他跌跌撞撞地在维也纳郊外游荡,被古察误认为是流浪汉而拘留.当时贝多芬暴跳如雷,大声叫道:“我是贝多芬!”警察说:“您是流浪汉,贝多芬有您这副鬼样子吧?”就是在这时,贝多芬还拖着残弱的身子完成了《D大调庄严弥撒》。
在贝多芬57岁时,他已经意识到了死神在敲自己的大门,他新加坡幽默地对人说:“鼓掌啊,朋友们,喜剧收场了!”现在它确实来到了。“
真正到来的那一天是1827年3月23日。在贝多芬咽气之前,闪电划破了维也纳黄昏的冥冥上空。3月底在维也纳听到轰鸣的雷声是极为罕见的。就在这时,贝多芬突然睁开了眼睛,抬起右手,久久地凝视着那举在头顶上紧握的拳头,好像在对狂暴的雷鸣闪电疾呼:“我要与你们抗争!我是个英雄,无畏的英雄!”在举行葬礼的时候,两万多维也纳人自动走向街头,送殡的场面格外庄严、悲壮。8位当时著名的指挥家穿着盖棺衣,走在人群的前面,年轻的舒伯特举着火炬,紧随其后。跟在灵柩后面的人群好像没有尽头,在贝多芬的《葬礼进行曲》悲伤肃穆的气氛中缓缓移动。贝多芬死了。他奏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用自己的生命、灵魂高唱“人并不是生来被打败的”。他留给人们的不仅是那听不完的贝多芬音乐,更重要的是他留给了世人那不朽的灵魂。

Ⅹ 简单介绍一幅世界名画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蒙娜丽莎》原作的尺寸:纵77cm、横53cm,该作品画在一块黑色的杨木板上。《蒙娜丽莎》画像没有眉毛和睫毛,面庞看起来十分和谐。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会觉得她没怎么笑;然而当看着她的眼睛,感觉到她脸颊的阴影时,又会觉得她在微笑。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

蒙娜丽莎,坐在一把半圆形的木椅上,背后是一道栏杆,隔开了人物和背景,背景有道路、河流、桥、山峦,它们在达·芬奇“无界渐变着色法”的笔法下,和蒙娜丽莎的微笑融为一体,散发着梦幻而神秘的气息。

(10)蒙娜衬衫扩展阅读:

在最新的发现中达芬奇的作品有三个不同的蒙娜丽莎,第三个“隐藏的肖像”最令人惊讶,因为这是第一版的蒙娜丽莎,时间很可能在1503年,之后的数年内,达芬奇陆续在这个基础上画了第二版的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原名丽莎·焦孔多,双子座,1479年6月15日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贵族家庭里,但是她的家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没落了,到了小丽莎这代,已经没什么影响力了。

与蒙娜衬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生化危机5免费完整版高清在线观看 浏览:29
gl高干文 浏览:209
17570公斤穿什么码的外套 浏览:974
5d电影院哪里有 浏览:207
我是小马甲 浏览:970
邪恶小说短篇 浏览:850
寄宿到妈妈朋友的家里 浏览:785
哈利波特三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321
韩国和朝鲜空战的电影 浏览:310
幼儿园手工旗袍的制作视频 浏览:641
沐风之女完整版免费达达兔 浏览:559
韩国电影讲爷爷的 浏览:757
电影网站免费APP 浏览:977
第一诫女警扮演者 浏览:439
牛仔裤的穿着好看有个性 浏览:741
女主被迫献身美国电影 浏览:134
主角长生不老类小说 浏览:7
快穿之小四向着渣男进攻 浏览:596
高清播放器哪个能打开网站 浏览:224
欧美四点全漏的电影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