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那些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都是光阴的过客,您能记得几件
那些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都是光阴的过客 ,您能记得几件?
80年代的30个老物件,已经见不着几件了,令人怀念的岁月有一些物件是陪伴我们长大的,也是我们童年里的一些回忆。看到的时候,多少会思念当时的岁月,也随着岁月的发展,青春的逝去,它们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小编给大家做一个测试,看看这些即将消失的老物件,大家是否还能认识。
五、搓衣板
在那个时候,洗衣服用的搓衣板上大多是用木头做的,而且两头都刻有玫瑰花,可以说是很精致了,而且在80年代的时候,根本不会有女人让自家丈夫贵搓衣板的,那个时候的搓衣板就是让洗衣服的。
六、暖壶
看到这个大家一定知道是什么,但是现在很少有用的了,以前暖瓶作为七八十年代的常备物件,每家每户都有,那个时候并没有饮水机、养生壶,大多数都是在炉灶上用烧水壶将水烧开然后灌到暖瓶里,或者是去公共水房打水喝,想喝热水并没现在这么方便。
⑵ 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时兴带赵本山小品里那种帽子这是为什么那帽子叫什么帽子
赵本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初露头角。
他戴的那种帽子叫做 “解放帽” 、或叫做 “便帽” 。
⑶ 帽子的发展史
人们对帽子这种很表面化的配饰一直很迷恋。据说在20世纪初的西方,如果女性不戴帽子便犹如向人宣称“我是不正经的女人”。帽子因此不只是时尚潮流,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翻阅帽子发展的历史,从最早的宽得不能再宽的式样,到花卉、标本鸟、水果篮——什么东西都可以往上“堆”,帽子往高空发展,而不是打横出现。
1917年,钟形帽问世,这种帽檐挡住一只眼睛的设计,风靡一时,一直主宰到1920年,也就出现了所谓的“时髦从眉毛开始”一说。
到了1930年代,超现实主义与帽子纠缠一起,头巾式女帽、三角帽,甚至鞋子反转搁在头顶的夸张设计,都是当时流行的款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物资贫乏,帽子的款式趋向实用而缺乏创意,但到了1947年,迪奥的天才大手笔成功塑造的“新形象”时尚系列又叫“花冠线条”,以一朵向上的花朵为基础勾勒成而得名,细腰大摆裙再加一顶灯罩式宽帽成为那个年代最经典和有品味的装扮。
“新形象”造型的出现,使宽檐软边帽和平顶硬帽再度流行,制帽的材料也出现人造纤维、塔夫绸、法兰绒,以及艳丽的羽毛。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夫人杰克琳的出现,使无边平顶小筒形帽成为50年代的时尚宠儿,而后,带面纱和织物衬里的帽子在一股怀旧热潮下,亦风行一时。
然而,文化的必要性逐渐衰退,帽子很快成为正式场合或有实际需要时才使用的饰物,霸权地位一去不返,只有少数像英国王太后和戴安娜王妃,一直对帽子情有独钟。
谁想到,电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的明星效应促进了戴帽风气,另外,像StephenJones和PhilipTreacy等女帽设计大师的出现,也把帽子带回时尚潮流的舞台。
⑷ 一个人带一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军帽猜七个字
一个人戴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军帽,很自然的让现在的老年人想起:
不爱红装爱武装。这幅画面很具有时代的特点。
⑸ 八十或七十年代的服饰图片
http://www2.ttcn.ne.jp/~camouflage/image/italianarmy1970sparatrooper.jpg
http://www2.ttcn.ne.jp/~camouflage/image/korea_70-2.jpg
⑹ 为什么六七年代人们都爱戴帽子还都是蓝色和绿色的,衣服也是那俩色(照片上看到的80%都是)
国人最传统的颜色实在是黑白两色。白色为单衣,黑色为棉衣。你看看六七年代陕西农民的服装就知道了。1967年我们穿了蓝色的工作服、戴蓝色长鸭舌帽到陕西支援三线,还被穿黑白两色的当地人‘围观’呢!
六七年代城市里的人们都穿蓝色和绿色的服装应该有两个原因:1,城市工人发的工作服几乎都是蓝色的---那时候上海工人在相亲时,能在上身穿一件左上方口袋上面印有“安全生产”的蓝色工作服,下身一条呢绒裤子就蛮时尚了。2,戴绿帽子是在十年动乱开始后,与绿军装配套的款式了。再配一个印有‘为人民服务’的绿色挎包就能算是最革命的装束啦!
所以你的问题确切一点是“为什么六七年代‘城市里的’人们都爱戴帽子还都是蓝色和绿色的,衣服也是那俩色。”
⑺ 七八十年代套袖开始流行了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什么时候结束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人人戴过的东西。 这些套袖的布料都是用的确良的。
大姑娘、小媳妇戴;小伙子、大叔也戴;干活的工人戴;坐办公室的教师也戴。
它真的能保护衣袖不会弄脏、磨破。有了它,干活时不必谨小慎微怕脏了袖子没个干活的样子。
家境虽然不至于缺吃少穿,但每家大都有几个孩子,年龄大小相差不了几岁,都读书,每天要吃要喝,要买必要的学习用品,还有每学期的一笔不算小的学费,父母平时都是自己省吃俭用,牙缝里挤出来的钱都用在了子女身上,能吃饱穿暖,有书读就感觉很幸福了,没有多余的钱给买自己称心的衣服,因此也特别爱惜自己的衣服。
那时佩戴套袖一不是流行,二也不是为了好看,因为每天两只胳膊要趴在课桌上来回的磨蹭,总是衣服没破,衣袖先破了,其实最爱脏的地方也是衣袖,基于这种情况,大家每天几乎都要佩戴套袖,这样还能减少洗衣服的次数,每次只洗套袖就好了。
⑻ 六七十年代的这种帽子叫什么
1965年6月1日,全军取消军衔制,同时装备65式军服,55式军官大檐帽、水兵帽、无檐帽都被取消,全军单军帽只有一种———解放帽,佩戴全红五角星帽徽。从这时起至1974年5月1日,是解放帽的“鼎盛”时期,因为全军官兵不分军种、不论男女,统统都戴解放帽,解放帽因此成为65式军服的重要标志。当时美联社的一条消息称,这一时期中国军队服装的特征是戴解放帽。
⑼ 有没有八十年代人门常带的那种帽子
发不了照片
⑽ 香港人 特别是男性 以前出门时为什么都会戴帽子大概六七十 七八十年代
当时香港由英国统治,然而欧美等国家的 男性,从政客、商人到演 员都要戴帽子。基 一时风尚的起落很难 说清楚原因。帽子在那个 年代被视为身份的象征, 有钱人固然要戴好帽子, 穷人出于体面也得花大价钱在帽子上。比如二〇年代在匪帮社团 里流行的 Fedora 就跟帮派之间的炫富攀比文化有很大关系。而美 国黑人在五六十年代开始争取社会地位的时候也是对帽子极为重 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