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哥萨克骑兵帽子

哥萨克骑兵帽子

发布时间:2021-10-01 06:39:11

Ⅰ 详细介绍哥萨克骑兵

哥萨克(乌克兰语: Козаки;俄语: Каза�0�7ки)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乌克兰、俄罗斯南部)的游牧社群。在历史上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并且是支撑俄罗斯帝国于17世纪往东扩张的主要力量。
13世纪开始,一些斯拉夫人为了逃避蒙古帝国中钦察汗国的统治而流落到俄罗斯南部地区,包括顿河流域、第聂伯河下游和伏尔加河流域。15、16世纪时,一些不愿成为农奴的俄罗斯、乌克兰农民迁徙到由于钦察汗国被推翻之后的俄南地区。这些人被称为“哥萨克”,即突厥语中的“自由人”。哥萨克人在俄南建立了一些地方政权。东欧平原多山地少,因此哥萨克族群多数以河流命名,如“顿河哥萨克”。
哥萨克人以英勇善战著称。在俄罗斯历史上,沙皇通过收买哥萨克上层人物而控制哥萨克人。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俄国向西伯利亚扩张的过程中哥萨克是俄国的主要依仗。十月革命之后,哥萨克人少数参加布尔什维克政府的苏联红军,多数参加反政府的白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哥萨克骑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斯大林格勒攻防战中建立重大战功;同时也有一些人趁机反叛苏联的统治。
今天的哥萨克人不被认为是一个民族,居住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地,但他们是一个保持传统的人群共同体。2005年,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提出《关于俄罗斯哥萨克人的国家义务》议案,保护哥萨克人的传统。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描述了十月革命前后顿河哥萨克的生活。
哥萨克骑兵是俄罗斯的特殊兵种,用来取代骑兵的地位。哥萨克骑兵的移动力相当快速,在战况不利时也能迅速撤退,脱离战场(除非和他们交战的也是支移动力极高的快速部队)。
俄罗斯城市的战略资源贮存区中,必须要有马群和硝才能生产哥萨克骑兵。
长期居住在黑海和里海北边俄罗斯大草原上的精锐骑兵,也就是凶残剽悍的哥萨克骑兵,在长达10年的不断争战后,终于获得独立,也终于因为在军事上配合俄罗斯政府,而享有俄罗斯政府特别赐赠的领地作为酬谢。在16世纪时,哥萨克共有6个主要领地,分别是顿河、格林班(高加索地区)、易克(乌拉河流域)、伏尔加、第聂伯河以及扎波罗热(第聂伯河西边)。在俄罗斯的羽翼下,哥萨克迅速地由他们的顿河领地往东拓展,成为西伯利亚地区最早的殖民部队。从18世纪开始到20世纪期间,沙皇和哥萨克人联手,一起镇压国内的革命运动,也一起发动了不少对外的战争。在俄国内战期间(1918-1920),在南俄罗斯的哥萨克人组成了白军并遭受了空前的挫败。不过到了苏联时期,哥萨克的独特特权地位才宣告瓦解。
哥萨克(Казак)这个词来自突厥语,是俄国的民间文学中的“绿林好汉”,很多书上都解释说是“自由自在的人”,其实用中国的话说就是“盲流”。15-17世纪在俄罗斯农奴化过程中,不愿为奴逃亡到边区去谋生的人,逐渐聚集成群,受西南部草原地带突厥民族的影响,养成了一种善骑射、不受管束的有独特文化的认同关系,大量的逃农聚集在南俄草原一带,沙皇在迅速扩张过程中对南部草原也只有名义上的权力。这些边区土地上的“自由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亦农亦兵,长期处于半军事状态。东欧平原山少,哥萨克多是以河流命名,比如有顿河哥萨克、伏尔加河哥萨克、乌拉尔哥萨克、西伯利亚哥萨克、外贝加尔哥萨克、库班哥萨克等。沙皇政权自然了解这种半军事体制的自由人大量集结对国家的危险,但是一时间鞭长莫及而无可奈何。由于沙俄的地理环境,人口稀少,中央政权的管辖能力有限,不像中国传统社会可以完全融化并吞掉社会的异己力量,这些因素都使哥萨克逐渐坐大。同时统治者也需要这些勇敢善战的人来防御克里米亚的鞑靼人,通过草原的商队经常受到鞑靼人和其他游牧民族的袭击,因此就需要军事方面的保护,只好借助哥萨克人为帝国戍边征战,早期欧俄周边国家的统治者对这些“草莽英雄”一般采取怀柔政策,在这种条件下便形成了一个叫“哥萨克”的特殊人群。 它们的组织形式是军民合一的部落形式的自治体,他们建筑一种特殊的营地叫“塞契”(或译为“营地”),由土围子、堑壕、原木围墙和带有射击孔的塔楼组成,营地定期举行全体成员大会,其中以乌克兰的札波罗什哥萨克最为有名。他们聚居于第聂伯河中游的激流险滩段(札波罗什即激流之意),形成著名的“札波罗什营”。这是一种独立的军事自治流动组织,大部分居民依靠战利品为生,一部分人从事渔猎与养蜂,只有小部分已婚年长的人务农。但从17世纪起,哥萨克在草原占地从事农业生产已逐渐常规化,以自治的村社组织来耕种“什一税田地”,即1/10用于军事哥萨克的粮饷,组成自备武装的轻骑兵(以顿河马、弯刀和长矛为主要装备),到自己地盘以外地方抢劫,尤其是在河滩地段抢劫船队,是他们的保留节目。到了冬季商队减少就会到第聂伯河、伏尔加河等沿岸城市出售猎物或做短工。他们也常常袭击黑海沿岸的鞑靼人和土耳其人。这种组织的特点是,对外“自由”,对内“民主”,部落的各级盖特曼(头领)通过选举产生而不能世袭,对下负责而不受上面任命,并由这些人组成最高军事会议,战时统领军队,平时行使行政管理。这种军事化部落内部讲究严格的集体一致,与尊重个性的近代民主制度和公民社会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但作为前近代传统,它与俄国本土和周边国家盛行的农奴制和官僚制也十分抵触。 最先是波兰人开始利用哥萨克武装人员,他们用登记造册的方式来实行掌控,未经登记的人被认为是非法的。1625年在册的哥萨克是6000人,到了1649年是4万人,1654年则是6万人。这些人受招安归顺以后成为领有封地的哥萨克上层(有的也有属于自己的农奴),于是在哥萨克内部也开始发生分化。后来俄国统治者也效法“册封哥萨克”,赐予哥萨克上层人士爵位和土地,承认其自治权力和藩属地位,基本上不干涉哥萨克的内部管理,有时出于统治策略的需要甚至增加他们的人数,把流放的犯人、政治犯和遭贬的人物,例如判处死刑的大贵族家臣等等发配到这些地区。17世纪在俄国南部形成一条宏大的军事防御体系,绵延数百公里,主要靠“前哨所”和“哥萨克村(塞契)”的军事力量来服役。政府只是尽可能设法不让这些人回到莫斯科以东的内地来。俄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606-1607的鲍洛特尼科夫起义、1667-1671年的斯捷潘·拉辛起义和1773-1775年的普加乔夫起义都是以哥萨克为主力的。1654年乌克兰的哥萨克首领赫麦尔尼茨基起兵反抗波兰受到镇压,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求助于俄罗斯,当年赫麦尔尼茨基与俄签订“别列亚斯拉夫协定”,宣布接受俄罗斯保护,又经过80年的磨合期到1722年沙俄废除哥萨克人的盖特曼自治,乌克兰总督鲁缅采夫把10个哥萨克军团改编为俄军的10个正规骑兵团。 长期以来哥萨克一直与犹太人势不两立,他们同是缺乏国家认同没有归属感的流浪群体,但是生活习俗与价值观却有很大的差异和对立,有人说哥萨克和犹太人对立就像“斯巴达和雅典人一样”。20世纪初俄国的犹太人和哥萨克人数大体相当,犹太人有530万,哥萨克约440万,分别占总人口的3%、2%,都是少数群体。但是生活习性、价值观念方面却有很大的差异。犹太人强调读书做生意,有迫切的生存危机感,聚敛钱财,重视教育。这种文化传统逐渐变成一种趋利性的商业资源,孩子需要及早掌握安身立命的本领,如果说犹太人一会说话就要读书,一开始读书就要考试,犹太孩子从小就被家长逼上各种补习班,以期早早地出人头地,有一技之长;有尚武精神的哥萨克则恰恰相反,他们蔑视财富,不重视教育,强调平等,习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准军事化生活习性养成了哥萨克人一会走路就能骑马,一会骑马就能射击,过着一种豪放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强盗生活。以第聂伯河为界的右岸乌克兰基本上是以波兰人为农奴主、乌克兰人为农奴的大庄园,左岸是哥萨克自治塞契,哥萨克的不事耕作劫掠成性决定了他们经常骚扰右岸,而波兰人自己并不经营土地,全是雇佣犹太人作为管家来管理农奴,于是形成乌克兰人哥萨克十分痛恨犹太人。哥萨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有新加入者补充的集体,而且来者不论出身民族,但独独坚决排斥犹太人,而犹太人对劫掠成性的哥萨克也是惟恐躲之不及,不会去染指这个群体。 没有自己祖国的犹太人在东欧各国从事当地人鄙视的商业、银行、管家等行业,长期的积累使犹太人具有经商才能与意识。因为在中世纪时期,教会不允许教徒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所以这一领域的从业者大都是犹太人,也大都比较富有。同行的当地居民自然竞争不过他们,在乌克兰人和俄国人看来,犹太人从事的都不是“正业”,是坑蒙拐骗之术,是一个让人藐视的食利阶层,而犹太人又不掌握权力,政治地位低,处在统治者的打压之下。因此长期以来犹太人成为集体泄愤的对象,民间的反犹情绪经久不衰。在很多欧洲国家,犹太人往往是多数群体攻击的对象,俄罗斯也不例外。但充当急先锋的,却是另一个与他们人数相当的少数群体——哥萨克。

Ⅱ 蒙古骑兵和哥萨克骑兵哪一个强

土尔扈特东归后,很快传到了圣彼得堡。沙皇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认为,让整个部落从她的鼻尖下走出国境,这是沙皇罗曼诺夫家族的耻辱,她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去追赶东去的土尔扈特人。同时采取措施,把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一万余户土尔扈特人严格监控起来。土尔扈特人的队伍很快穿过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草原。走在外侧的一支土尔扈特队伍,被哥萨克骑兵追上了。由于土尔扈特人是赶着牲畜前进的,来不及把散布在广阔原野上的队伍集中起来抵抗,九千名战士和乡亲壮烈牺牲。单看这场战役蒙古土尔扈特人被哥萨克人击溃了,但在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可能纪律性更强。

Ⅲ 哥萨克骑兵是哪个国家的

13世纪开始,一些斯拉夫人为了逃避蒙古帝国中钦察汗国的统治而流落到俄罗斯南部地区,包括顿河流域、第聂伯河下游和伏尔加河流域。15、16世纪时,一些不愿成为农奴的俄罗斯、乌克兰农民迁徙到由于钦察汗国被推翻之后的俄南地区。这些人被称为“哥萨克”,即突厥语中的“自由人”。哥萨克人在俄南建立了一些地方政权。东欧平原多山地少,因此哥萨克族群多数以河流命名,如“顿河哥萨克”。 哥萨克人以英勇善战著称。在俄罗斯历史上,沙皇通过收买哥萨克上层人物而控制哥萨克人。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俄国向西伯利亚扩张的过程中哥萨克是俄国的主要依仗。十月革命之后,哥萨克人少数参加布尔什维克政府的苏联红军,多数参加反政府的白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哥萨克骑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斯大林格勒攻防战中建立重大战功;同时也有一些人趁机反叛苏联的统治。 今天的哥萨克人不被认为是一个民族,居住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地,但他们是一个保持传统的人群共同体。2005年,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提出《关于俄罗斯哥萨克人的国家义务》议案,保护哥萨克人的传统。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描述了十月革命前后顿河哥萨克的生活。 哥萨克骑兵是俄罗斯的特殊兵种,用来取代骑兵的地位。哥萨克骑兵的移动力相当快速,在战况不利时也能迅速撤退,脱离战场(除非和他们交战的也是支移动力极高的快速部队)。 俄罗斯城市的战略资源贮存区中,必须要有马群和硝才能生产哥萨克骑兵。 长期居住在黑海和里海北边俄罗斯大草原上的精锐骑兵,也就是凶残剽悍的哥萨克骑兵,在长达10年的不断争战后,终于获得独立,也终于因为在军事上配合俄罗斯政府,而享有俄罗斯政府特别赐赠的领地作为酬谢。在16世纪时,哥萨克共有6个主要领地,分别是顿河、格林班(高加索地区)、易克(乌拉河流域)、伏尔加、第聂伯河以及扎波罗热(第聂伯河西边)。在俄罗斯的羽翼下,哥萨克迅速地由他们的顿河领地往东拓展,成为西伯利亚地区最早的殖民部队。从18世纪开始到20世纪期间,沙皇和哥萨克人联手,一起镇压国内的革命运动,也一起发动了不少对外的战争。在俄国内战期间(1918-1920),在南俄罗斯的哥萨克人组成了白军并遭受了空前的挫败。不过到了苏联时期,哥萨克的独特特权地位才宣告瓦解。

Ⅳ “哥萨克骑兵”在苏俄有多大影响力

哥萨克人以英勇善战著称。在俄罗斯历史上,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

Ⅳ 求哥萨克骑兵的详细资料

哥萨克(乌克兰语: Козаки;俄语: Каза�0�7ки)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乌克兰、俄罗斯南部)的游牧社群。在历史上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并且是支撑俄罗斯帝国于17世纪往东扩张的主要力量。
13世纪开始,一些斯拉夫人为了逃避蒙古帝国中钦察汗国的统治而流落到俄罗斯南部地区,包括顿河流域、第聂伯河下游和伏尔加河流域。15、16世纪时,一些不愿成为农奴的俄罗斯、乌克兰农民迁徙到由于钦察汗国被推翻之后的俄南地区。这些人被称为“哥萨克”,即突厥语中的“自由人”。哥萨克人在俄南建立了一些地方政权。东欧平原多山地少,因此哥萨克族群多数以河流命名,如“顿河哥萨克”。
哥萨克人以英勇善战著称。在俄罗斯历史上,沙皇通过收买哥萨克上层人物而控制哥萨克人。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俄国向西伯利亚扩张的过程中哥萨克是俄国的主要依仗。十月革命之后,哥萨克人少数参加布尔什维克政府的苏联红军,多数参加反政府的白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哥萨克骑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斯大林格勒攻防战中建立重大战功;同时也有一些人趁机反叛苏联的统治。
今天的哥萨克人不被认为是一个民族,居住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地,但他们是一个保持传统的人群共同体。2005年,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提出《关于俄罗斯哥萨克人的国家义务》议案,保护哥萨克人的传统。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描述了十月革命前后顿河哥萨克的生活。
哥萨克骑兵是俄罗斯的特殊兵种,用来取代骑兵的地位。哥萨克骑兵的移动力相当快速,在战况不利时也能迅速撤退,脱离战场(除非和他们交战的也是支移动力极高的快速部队)。
俄罗斯城市的战略资源贮存区中,必须要有马群和硝才能生产哥萨克骑兵。
长期居住在黑海和里海北边俄罗斯大草原上的精锐骑兵,也就是凶残剽悍的哥萨克骑兵,在长达10年的不断争战后,终于获得独立,也终于因为在军事上配合俄罗斯政府,而享有俄罗斯政府特别赐赠的领地作为酬谢。在16世纪时,哥萨克共有6个主要领地,分别是顿河、格林班(高加索地区)、易克(乌拉河流域)、伏尔加、第聂伯河以及扎波罗热(第聂伯河西边)。在俄罗斯的羽翼下,哥萨克迅速地由他们的顿河领地往东拓展,成为西伯利亚地区最早的殖民部队。从18世纪开始到20世纪期间,沙皇和哥萨克人联手,一起镇压国内的革命运动,也一起发动了不少对外的战争。在俄国内战期间(1918-1920),在南俄罗斯的哥萨克人组成了白军并遭受了空前的挫败。不过到了苏联时期,哥萨克的独特特权地位才宣告瓦解。

Ⅵ 求哥萨克骑兵的战法和装备,以及著名战例。

哥萨克是顿河流域的民族,以从事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多是自耕农,少有佃农。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中国的军户差不多,和平时期务农,战时从军,世代为沙皇服役。

哥萨克的前身,是逃亡农奴,实际上都是俄罗斯人,但是当他们在肥沃的顿河草原安家后,逐渐形成了和其他地区的俄罗斯人不太一样的生活习惯,并形成了哥萨克。哥萨克没有过自己的国家,即使有过几次反沙皇起义(比如著名的普加乔夫就是哥萨克人),也很快被扑灭了。

哥萨克一般充当沙皇的禁卫军和骑兵野战部队,由于哥萨克一般家庭比较富裕,因此装备比别的部队好,战斗力也比较强。

著名战例
韦尔霍图尔战役 察里津战役 维斯瓦河战役

哥萨克骑兵的战法主要是依靠骑兵冲锋,两翼包抄!

Ⅶ 哥萨克骑兵 胸口上面是什么 好像是雪茄的那排东西

哥萨克骑兵的那种军服名叫CHERKESSKA,胸部上两侧有装饰性的弹药袋子,有些哥萨克还乐于在胸口放些其他的装饰物。最初是用来装火药和弹丸的,火药和弹丸装在各种材质的管子里,这样方便在行进的马上也可倾倒在枪管内,有的管子有装饰性。自从不再装火药和弹丸后,就是个装饰物了。到了二战时期,那里装的就是莫辛步枪的子弹。

Ⅷ 二战时哥萨克骑兵和苏联正规军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哥萨克(Казак)”一词来自突厥语,是俄国的民间文学中的“绿林好汉”,其实用中国的话说就是“盲流”。15-17世纪在俄罗斯农奴化过程中,不愿为奴逃亡到边区去谋生的人,受西南部草原地带突厥民族的影响,养成了一种善骑射不受管束的有独特文化的认同关系,大量的逃农聚集在南俄草原一带,沙皇在迅速扩张过程中对南部草原只有名义的权利,由于这些边区土地上的“自由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亦农亦兵,长期处于半军事状态。东欧平原山少,哥萨克多是以河流命名,比如有顿河哥萨克、伏尔加河哥萨克、乌拉尔哥萨克、西伯利亚哥萨克、外贝加尔哥萨克、库班哥萨克等。沙皇政权自然了解这种半军事体制的自由人集结数量巨大对国家的危险,但因一时间鞭长莫及而无可奈何。由于沙俄的地理环境因素,加之人口稀少,中央政权的管辖能力有限,不像中国传统社会可以完全融化和并吞掉社会的异己力量,这些因素都使哥萨克逐渐壮大。同时统治者也需要这些勇敢、武装、善于战斗的人来防御克里米亚的鞑靼人,通过草原的商队经常受到鞑靼人和其他游牧民族的袭击,因此就需要军事方面的保护,只好借助其英勇善战为帝国戍边征战,早期欧俄周边国家的统治者对这些“草莽英雄”一般采取怀柔政策,在这种条件下便形成了一个叫“哥萨克”的特殊人群。

它们的组织形式是军民合一的部落形式的自治体,他们建筑一种特殊的营地叫“塞契”,由土围子、堑壕、原木围墙和带有射击孔的塔楼组成,营地定期举行全体成员大会,其中以乌克兰的扎波罗什哥萨克最为有名。他们聚居于第聂伯河中游的激流险滩段,形成著名的“札波罗什营地(Запорожская Сечь,札波罗什即激流之意)”。这是一种独立的军事自治流动组织,大部分居民依靠战利品为生,一部分人从事渔猎、养蜂和狩猎,只有小部分已婚年长的人务农。但从17世纪起,哥萨克在草原占地从事农业生产已逐渐常规化,以自治的村社组织来耕种“什一税田地”,即1/10用于军事哥萨克的粮饷,组成自备武装的轻骑兵(以顿河马、弯刀和长矛为主要装备),到自己地盘以外地方抢劫、尤其是在河滩地段抢劫船队是他们的保留节目,到了冬季商队减少就会到德涅波河、伏尔加河等的沿岸城市出售猎物或做短工,他们也常常袭击黑海沿岸的鞑靼人和土耳其人。这种组织的特点是对外“自由”,对内“民主”,部落的各级盖特曼(头领)通过选举产生而不能世袭,对下负责而不受上面任命,并由这些人组成最高军事会议,战时统领军队、平时行使行政管理。这种军事化部落内部讲究严格地集体一致,与尊重个性的近代民主制度和公民社会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但作为前近代传统,它与俄国本土和周边国家盛行的农奴制和官僚制也十分抵触。

最先是波兰人开始利用哥萨克武装人员,他们用登记造册的方式来实行掌控,未经登记的人被认为是非法的,1625年在册的哥萨克是6000人,这些人受招安归顺以后成为领有封地的哥萨克上层(他们有的也有属于自己的农奴),它的数量增加很快,1649年是4万人,1654年是6万人,于是在哥萨克内部也开始发生分化。后来俄国统治者也效法“册封哥萨克”,赐予哥萨克上层人士爵位和土地,承认其自治权力和藩属地位,基本上不干涉哥萨克的内部管理,有时出于统治策略的需要甚至增加他们的人数,把流放的犯人、政治犯和遭贬的人物,例如判处死刑的大贵族家臣等等发配这些地区。17世纪在俄国南部形成一条宏大的军事防御体系,绵延数百公里,主要靠“前哨所”和“哥萨克村(塞契)”的军事力量来服役。政府只是尽可能设法不让这些人回到莫斯科以东的内地来。俄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606-1607的鲍洛特尼科夫起义、1667-1671年的斯捷潘·拉辛起义和1773-1775年的普加乔夫起义)都是以哥萨克为主力的。1654年乌克兰的哥萨克首领赫麦尔尼茨基起兵反抗波兰受到镇压,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求助于俄罗斯,当年赫麦尔尼茨基与俄签订“别列亚斯拉夫协定”,宣布接受俄罗斯保护,又经过80年的磨合期,到1722年沙俄废除哥萨克人的盖特曼自治,乌克兰总督鲁缅采夫把10个哥萨克军团改编为俄军的10个正规骑兵团

Ⅸ 给一个苏联那种哥萨克骑兵的尖顶军帽图片

那不是哥萨克帽,应该是布琼尼帽吧

Ⅹ 1种苏联军帽

对不起,那是动漫,事实上苏联人的帽子从来就没有外加东西的,除了哥萨克骑兵的帽穗子.苏联红军士兵冬天带大棉帽,俗称"狗皮帽子",材质很多各不相同,和雷锋带的帽子相仿,但是苏联人的狗皮帽子以蓝灰色居多,质地是软的.如图.楼主画面里的帽子看起来像苏军船形帽,但是船形帽是苏联红军的夏装帽

与哥萨克骑兵帽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二次元带帽子头像女生头像 浏览:285
你的帽子也是翻译英文怎么说 浏览:735
小童帽子男 浏览:255
长款羽绒棉衣中老男士 浏览:247
夸张时尚夏季衬衫 浏览:247
过膝长靴与裤子同色 浏览:405
粉色卫衣外套男搭配 浏览:624
牛仔女装怎么做 浏览:414
豹纹裤子穿高腰白鞋 浏览:650
女孩穿校服的照片好看图片 浏览:900
用手针怎么给裤子锁边 浏览:99
纯属衬衫也是条正经蛇 浏览:484
秋天牛仔外套里搭配什么 浏览:804
现在在阜阳做批发女装 浏览:483
保暖内衣为什么会冷 浏览:956
男生的裤子是什么药 浏览:873
方帽子的店这篇课文内容 浏览:226
长款t恤搭配什么外套 浏览:606
穿黑色的外套英文 浏览:563
牛黄大衣搭配图片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