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军统十大特务是那十个 啊
戴笠、毛人凤 、郑介民 、唐纵 、徐恩曾、沈醉 、康泽、徐远举、毛森、邓文仪
1、戴笠(1897年5月28日——1946年3月17日),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中国秘密警察领袖、抗日民族英雄。浙江省衢州府江山县(今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早年曾在浙军周凤岐部当士兵,后脱离部队到上海,在上海股票交易所结识蒋介石、戴季陶等人。戴笠因得到蒋介石的信任,长期从事特工与间谍工作,曾负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情治机关军统局并担任副局长(但为实际领导人)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其所领导的军统局行动,杀死、迫害许多异议分子、中共及民主党派人士,日本人及与日本人合作的汉奸,甚至是中国国民党内蒋介石的政敌。
2、毛人凤(1898年——1956年12月11日),中国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中华民国国防部保密局局长,字齐五,浙江省衢州府江山县人。早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后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统局的重要人物,在戴笠死后继任局长领导全局。毛人凤在军统系统中与毛万里、毛森、戴笠并称为“三毛一戴”。另与李士群、徐恩曾、戴笠并称为“四大特务”。
3、郑介民(1897年9月18日——1959年12月1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科,后参与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在戴笠飞机失事后,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一生历任中华民族复兴社代理书记,特务处副处长兼华北区区长,参谋本部第二厅少将处长、军令部第二厅中将厅长兼军统局局长、保密局局长、国防部常务次长、参谋次长、1954年任中华民国国家安全局局长,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1959年12月11日,因心脏病复发在家中去世。郑介民与胞弟郑庭锋和堂弟郑庭笈合称文昌三郑。
4、唐纵(1905—1981),湖南省酃县人,1922年考入湖南群治法政学校,1928年初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1929年毕业后在国民党军队内任职,创办《建业日报》,1930年任戴笠的情报处主任秘书,1932年任复兴社总社副书记;1936年,唐纵任国民政府驻德国大使馆副武官,自1938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六组少将组长,主管军事情报前后有8年.
5、徐恩曾(1896—1985),字可均,浙江吴兴人,国民党中统局长。1896年生于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家庭。著名的浙江财阀徐新六,是其近亲本家。早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后留学美国,回国后在上海当机电工程师。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参加陈果夫、陈立夫组织的中央俱乐部。1931年当上中统调查科长,成为中统的实际负责人。总部设在南京新街口附近正元实业社三楼上。徐恩曾老谋深算,藏而不露,懂一些心理学。1935年升任处长。1938年8月,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局)成立,任局长。后因参与中印缅边境交通线走私案被免职。
② “军统十大特务”指的是哪些人
戴笠、毛人凤 、郑介民 、唐纵 、徐恩曾、沈醉 、康泽、徐远举、毛森、邓文仪
③ 军统特务的职务和军衔是这样对应的吗
民国军衔制度起源于清末的新军。袁世凯在建立北洋六城时,模仿普鲁士的军事制度设立军阶。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将新军队时期的军官分为军职、军委、学堂三个职级,又将军官分为三等、九等(新增军官不列入军官名单)。
军衔3:中士、下级军官、下级军官、下级军官。三级:一等,一等,二等。该制度主要由国民党的前身——国家革命军(NationalRevolutionaryArmy)继承,除了1980年废除准尉级别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受普鲁士军事制度的影响,国民政府于1935年开始了成功的北伐。
将其分为超级、一级和二级;从它成立到2000年它被废除,最高的将军军衔只授予了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介石(1935年);在内地期间,共有10名陆军上将和1名海军上将被授予军衔。除了直接隶属于蒋介石的何应钦、陈诚,其余都是当地势力的主导权。
(3)军统特务帽子扩展阅读:
军统的军衔普遍不高,戴笠也不过中将军衔。戴笠死后,继任的郑介民当时也是中将军衔。后来扩编,例如沈醉等老资格的军统上层人员才晋升少将。
国民党军官常常自认是高级军官,如戴笠,他自称中将,但实际上是在他死后才让他成为中将。即使是当代许多文军史学者,在著述中也无法区分军衔和军衔的区别,常常以官衔作为官衔。在等级制度开始的时候,蒋介石就预见到了两种等级的混淆。
1935年8月25日,他参加了峨眉军官训练团第一次毕业典礼,告诫学员要正确对待军衔的区别。他说:“今天在座的军官和学员都是高于现任连长的军官,但不管他们是不是军官,我可以告诉你,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大多数人都不是军官。”
④ 军统有几位中将级特务
戴笠生前一直是少将,死后才被追认为“中将”。
毛人凤:肯定是中将,大概是解放时期封的。
郑介民:1944年2月升任军令部第二厅中将厅长,1959年12月11日卒于台北。追赠一级上将。
唐纵:1945年9月,任国民政府中将参军。
文强:1944年11月初,戴笠任命文强为北方区区长。此间,文强曾将华北、东北近百万之众的汉奸部队策反过来,因此以特殊功绩而晋升为中将。
军统的中将很少,大概也就以上几人了。
⑤ 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死后,留下一个孙女后来下场如何
这个孩子被好心人收养,长大之后结婚生子过着平淡宁静的生活,提起民国时期的戴笠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被称为中国最大的特务头子,领导了当时庞大的特务机构,用来刺探军情,残害中国同胞,后来戴笠在乘坐飞机时遇到空难,戴笠去世后,他的家人大多遭到了围捕,毕竟戴笠的仇人太多了,但戴笠的孙女却侥幸活了下来。
虽然戴梅曼十分出色,但很多人仍然对于她的身份抱有成见,但戴梅曼丝毫不在乎,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位汽车修理工,他被戴梅曼坎坷的人生经历所折服,丝毫不在意她以前的身份,最终两个人在朋友的见证下喜结良缘,结婚之后的戴梅曼和丈夫过着幸福的生活,在改革开放之后,戴梅曼通过国家帮助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母亲。
⑥ 军统特务有哪些
最厉害、最著名的为戴笠将军,其次为毛人凤、郑介民等人!
⑦ 关于军统(保密局)的着装
军统做为国民政府时期的特务组织之一,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为保密局,而中统那时改名为党通局。
抗日战争时期,军统一般是军装的,后来抗战胜利了,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对于国民党来说就是“光复”了,和平了,也不必再刻意穿军装了。
狼烟北平是抗战时期的故事,而潜伏大多是解放战争的故事,时期不同,着装也不同。
⑧ 军统四大金刚的陈恭澍
陈恭澍,出生于1907年,河北宁河人,绰号辣手书生。黄埔军校第五期警政科毕业。1932年加入力行社特务处,任组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军统局天津站站长、华北区区长、上海特二区区长等职,先后策划刺杀张敬尧、石友三、王克敏、张啸林、傅筱庵、汪精卫等汉奸,一度令汉奸日寇闻风丧胆,号称军统第一杀手。
1941年10月在上海被汪伪76号特工总部逮捕,为保全性命被迫投降,暗中却与军统局长戴笠取得联系。
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上海当局以汉奸罪为名逮捕,两年后获释。后任中央训练团河北大队长、绥靖总队上校总队长,驻守北平、河北一带,负责与人民解放军进行所谓的政治作战。
1949年赴台湾,任国防部情报局第二处少将处长,1969年退休,晚年出版回忆录“英雄无名”系列,因深入揭露军统内幕,一度成为台湾出版界的抢手货。
(8)军统特务帽子扩展阅读:
被陈恭澍刺杀人:
1、张敬尧
张敬尧(1881—1933年5月7日),字勋臣,安徽省霍邱县人,北洋皖系军阀骨干。1896年投身行伍,曾入北洋新军随营学堂,1906年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在北洋军中任职。
历任陆军第六师十一旅二十二团团长、北洋军官第三混成旅旅长、江西南昌镇守使、陆军第七师师长、护国军第二路军司令等。
1917年任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剿匪督办,旋调任察哈尔都统。1918年3月至1920年6月任湖南省督军,因贪婪成性,遭到当地人民的强烈反对被迫辞职,其弟张敬汤被杀。
他先后在吴佩孚、张宗昌、张作霖部下任司令、军长等职。1932年与板垣征四郎勾结,参加伪满州国政府,拟任伪平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密谋在北平进行暴动,策应日本关东军进占平津。
1933年5月7日,戴笠派蓝衣社锄奸,在北平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将其刺杀。
2、张啸林
张啸林(1877-1940),浙江慈溪人,原名张小林,旧上海青帮头目,与黄金荣、杜月笙并称上海三大亨。
早年游手好闲,打架斗殴,与流氓为伍,为杭州地痞。后结识上海流氓季云卿,随季云卿赴上海,拜上海青帮大字辈樊瑾丞为“老头子”。
1920年,与黄金荣、杜月笙合股开设三鑫公司,贩卖鸦片,逼良为娼,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人称“三色大亨”。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指使流氓打手冒充工人,袭击工人纠察队,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32年任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监事。
1937年日寇发动八一三事变,攻陷上海,张啸林公开投敌,沦为汉奸。
大肆镇压抗日救亡活动,为侵华日军收购粮食、棉花、煤炭、药品等战略物资,强行压价甚至武装劫夺,趁机大发国难财,并筹建日伪浙江省政府,拟出任伪政府省长。
蒋介石指示军统局长戴笠对张啸林执行制裁。1940年8月14日,张啸林被击毙于上海华格臬路张公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陈恭澍
⑨ 国民党的中统和军统的头子各是哪个
国民党的中统和军统的头子各是陈果夫和戴笠。
1、陈果夫:
陈果夫,名祖焘,字果夫,浙江吴兴东林镇人,民国时期政治人物,是国民党内右派。1926年,陈果夫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任中央组织部代部长 。
1929年,35岁的陈果夫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成立国民党中央政治干部学校。两兄弟掌管国民党党务机构中统,至此有了“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陈果夫及其弟陈立夫与蒋介石关系密切,在大陆时期为蒋所倚重,负责国民党内组织及党务,有“二陈”、“CC系”之称。
戴笠的个人成就:
戴笠在创建军统时,既运用中国传统的忠义观,也引进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无论多忙,每个培训班戴笠都会当班主任,就像蒋介石对于黄埔军校那样。
戴笠时常告诫部下,军统的历史是用同志们的血汗和泪水写成的。重要的是,死亡临头之时,要甘为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戴笠常把军统比作一个大家庭,并用传统伦理以德相报,团结特工。戴笠向死亡的军统特工父母支付丧葬费,照顾他们的孤儿寡妻,有意地将军统局塑造成一个讲仁义的单位。
⑩ 当时国民党军统头头是陈立夫或陈果夫
军统局局长是陈立夫,但是实际负责人是戴笠。戴笠的正式职务是特务二处处长,军统局副局长,少将军衔,死后追赠中将。戴笠死后,陈立夫不再兼任军统局局长军统改组保密局,郑介民、毛人凤、唐纵先后接任保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