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共合作后为什么红军的军服和部队名称变化了
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就红军改编一事迅速达成协议。8月22日,中共洛川会议召开的当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
红军改编,在部队中引起很大震动。许多干部、战士想不通,对改编不理解,尤其是对“红军改名”和“穿国民党军服”、“戴国民党帽徽”意见最大。不能容忍红军的红五星换成“白军”的青天白日十二角星。他们说,过去我们戴着红帽徽为穷人闹翻身,国民党军队打了我们多少年,如今却要摘下红五星,换上他们的帽徽,想不通!有人甚至留条“干地方”去了。在建国后出版的许多将帅回忆录中,都提到了那次“换帽子”,足见此事对红军将士的影响之大。
面对这些问题,朱德、贺龙、刘伯承、罗荣桓、左权等高级将领带头做干部、战士的思想工作。9月2日,贺龙在一二○师誓师大会上说:“现在国难当头,为了国家与民族的生存,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我愿带头穿国民政府发的衣服,戴青天白日帽徽,和国民党部队统一番号。这样,看起来我们的外表是白的,但是我们的心却是红的,永远是红的!”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到八路军随营学校的各个部队,给官兵们讲换红星的道理:我们取下红星,不是要丢掉它,这里有烈士的鲜血和我们的理想;要往远处看,为了抗日救国,可以把红星保存起来,把它放在心坎里;红星在我们心里,就不会迷失方向。
9月4日,刘伯承在一二九师师部主持召开了全师连以上干部会议,宣布改编后的部队编制序列及各级干部名单。一名干部忍不住站起来问道:“改编后我们不是成了蒋介石的队伍?”另一个干部也说:“战士们想不通怎么办?”
刘伯承耐心地做着大家的思想工作:“现在大敌当前,日本帝国主义是我们的主要敌人。大敌当前之时,我们同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表明了我们党实行国共合作,坚持进行抗日的诚意,这对促成全国的抗日统一战线,推动全面抗战,有很重要的意义。大家都要从这个大局出发。部队改编了,只是改了个番号,改了个形式,我们人民军队的本质没有变,我们的红心没有变。我们名义上叫八路军,但仍是共产党的队伍,蒋介石是指挥不动我们的,这一点没有半点妥协,毛主席和蒋介石已经达成了协议。”“对于现在还没有想通的战士和干部,就要靠在座的同志们去做思想政治工作,但是,在6日前必须把弯子转过来,这一点也毫不含糊,9月6日全师召开誓师大会。”
1937年9月6日,一二九师在陕西省泾阳县石桥镇冒雨举行抗日誓师大会。师长刘伯承宣读了对一二九师各旅干部的任命书。
宣布完任命书后,刘伯承将头上的红军帽摘了下来,他缓缓地抚摸了一下红五星,说道:“不管戴什么帽子,不管穿什么衣服,我们的心永远是鲜红的。同志们,我们永远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我们现在穿的是当年大革命时期北伐军穿的衣服,戴的是当年北伐军的帽徽。我们要保持红军的本质,也要发扬北伐军的革命精神,而且要比北伐军更好。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说罢,他将缀有国民党党徽的军帽迅速戴在头上,然后发出命令:“下面,我宣布:换帽子!”随着刘伯承一声令下,全师指战员一起戴上了准备好的灰色军帽。换完军帽,刘伯承带领全师13000名官兵宣誓:“我宣誓:为了民族解放,为了国家富强,为了同胞幸福,为了子孙后代,我们一定要抗战到底,把侵略者赶出去!”
Ⅱ 黄飞鸿带的帽子
黄飞鸿(1847-1924),南海西樵禄舟村人,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飞鸿五岁从父习武,12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麒英谢世,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军中技击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
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冬天不治去世,终年77岁。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莫桂兰在林世荣、邓秀琼的帮助下,偕黄的两名儿子移居香港设馆授徒,传授黄飞鸿遗技。1983年在香港去世。
黄飞鸿一生以弘扬国粹,振兴岭南武术为已任,经其门人林世荣等整理的铁线拳、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结构新颖,动作轻快,革除了以往南派拳法沉滞狭隘、动作重复之弊病。虎鹤双形,虎形练气与力,动作沉雄,声威叱咤,有推山倒海,龙腾虎跃之势;鹤形练精与神,身手敏捷,动作迅速,有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气静神闲之妙。刚柔并用,长短兼施,偏正配合进退中规,成为飞鸿一脉之代表拳法,为武术界独树一帜。一时风行全省,并远传至港澳、南洋甚至北美等地,迄今历久不衰。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教材内容之一。
黄飞鸿不仅武功超群,医术亦相当精湛,其驳骨疗伤之技,时称一绝。光绪年中,在广州仁安里设“宝芝林”医药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上至将军,下至百姓,功效显著。福军首领刘永福亲为宝芝林题写“技艺皆精”的匾额,并聘飞鸿为福军技击总教练,后随刘到台湾英勇杀倭。
黄飞鸿纵横江湖数十年,凭着过人的勇敢、智慧和绝技,身经百战,显赫辉煌。成为中外闻名的武术大师。他武艺高强且崇尚武德,推尚“习武德为先”,从不恃强凌弱,坚持以德服人。他历主摒除门派之阂,能者为师,更是力排重男轻女之见,最先收授女弟子和组织女子狮队的武师之一。其众多弟子中,以男弟子梁宽和林世荣,女徒弟莫桂兰、邓秀琼等最负盛名。其余的门人,亦颇有声誉,遍布粤港澳台、东南亚各地。他生前弘扬国粹、匡扶正义、见义勇为、扶弱助贫、济世为怀的风范,在武术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轶事,被世人广为传诵。
Ⅲ 八路军帽子上为何除了有两粒钮扣外还有国民党党徽
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后,八路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隶属于国民党部队.
Ⅳ 北伐战争中有哪三大战役
楼主 你好
呵呵 你一来就忽悠的大伙 扣了个三大的帽子
其实北伐战争中的著名战役是汀泗桥和贺胜桥两个战役,但规模比之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差多了,只能说著名不能用大来形容。
汀泗桥是湖北省咸宁市境内的军事要隘,武汉南面的第一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1926年8月,北伐军攻入湖北。军阀吴佩孚急调重兵扼守汀泗桥,企图阻止北伐军北上。26日,北伐军向汀泗桥发起进攻,遇到敌人顽抗,前进受阻。第二天,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奉命增援,攀越崎岖的山路绕道地后,出其不意地发起猛攻,打得敌军晕头转向。吴佩孚的军队全线崩溃,叶挺独立团夺取了汀泗桥。
接着,吴佩孚调重兵退守另一军事要隘——贺胜桥。8月27日,叶挺独立团在攻克咸宁后乘胜追击,向贺胜桥发起攻击。战斗十分激烈,双方展开了肉搏战。独立团很快突破了敌军防线,向纵深推进。但由于侧翼友军被敌人阻击,独立团遭到敌军三面炮火的袭击,伤亡很大。在这紧急关头,叶挺果断率军向吴佩孚的指挥阵地猛冲,最后夺取了吴佩孚的指挥阵地,打垮了敌军,占领了贺胜桥。
在汀泗桥和贺胜桥的战役中,叶挺独立团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百战百胜的先锋队,为它所在的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
希望你满意@
Ⅳ 北伐军的军服为什么是大盖帽
这是仿照苏联的做法。
Ⅵ 国民/革命军有一段时间穿的军装是黄色的,有点像日军的“昭五”式军装,那是什么时候
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开始
Ⅶ 八路军开始帽子上有国民党标志 后面怎么没了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1937年8月至10月,北上的工农红军主力与南方红军游击队先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按照国民革命军的统一编制要求,全部换装为国民革命军军服。
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发给八路军、新四军一些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包括国民革命军的制式服装。这时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军帽上都加上了青天白日帽徽:Ⅷ 新四军和八路军有本质的区别吗为什么他们的军帽上都是国民党的军徽
新四军和八路军都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陕北红军和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接受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的军事改编,改陕北红军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为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左权为参谋长下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主要活动在华北抗日战场上。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南方八省游击队为中国国民革命军新四军,叶挺为总司令,主要在江南地区进行抗日斗争。
抗战伊始,新四军和八路军都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改编,成为国民革命军,帽子上有国民党的徽章是正常的。而进入后期,国共矛盾日益加大,国民党的徽章也逐渐从八路军的帽子上消失了。
所以说,新四军和八路军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虽然在序列上属于国民革民军,但是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
Ⅸ 魔兽世界帽子如何附魔呀 什么声望 在哪里买啊
防御的是在银色北伐军
法系的肯托尔
物理的是黑锋骑士团
治疗的是龙眠
Ⅹ 北伐军军服
送你一顶军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