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项羽的一生 有关项羽的资料 古人描写项羽的诗 以及古人现在人对项羽的评价
一.项羽的一生
项羽名籍字羽,祖父项燕本是楚国大将,叔叔项梁。《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项羽是:“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项羽小的时候,他叔叔,让他读书,他不读,让他习武,他不习,于是,他叔叔让他学兵法。《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弃书捐剑)后来有一次秦始皇出游,正好项羽看见了不由的说“我早晚取而代之。”《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取而代之)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在会稽起兵,因为项羽的叔叔是首领,所以项羽24岁就已经有一定地位。后来陈胜不幸战死,项梁采取范增的意见立楚怀王的孙子为楚怀王,原因就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亡秦三户),获得舆论力量。此时刘邦也投奔而来,项梁是当时最有实力的反秦武装之一。
后来项梁被秦军大将章邯所杀,楚军大败,进而章邯打败齐军,协同当时王离带领的守卫长城的长城军团,围攻赵国邯郸,赵王逃到巨鹿,此时各路反秦诸侯都前去救赵,可是惧怕秦军,都远远观望,不敢进攻。《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作壁上观)此时楚怀王命宋义、项羽前去救赵,刘邦西进咸阳。项羽杀了宋义,率领五万兵士。项羽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破釜沉舟)以五万兵士,大升章邯的二十万大军,之后各路诸侯才敢前来出战,生擒了王离。这就是有名的巨鹿之战。后来章邯投降了项羽
此战之后项羽一跃成为反秦各路诸侯的领导人物。《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士,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项羽进而向西进军咸阳,到函谷关却被早已进入的刘邦军挡在关外,于是,项羽一气之下要杀刘邦,但是因为项伯的劝说,才有了鸿门宴。于是有了以下成语:“冲冠眦裂”(樊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彘肩斗酒”(樊哙)。刘邦回到营中以后杀了曹无伤,迎接项羽入咸阳。
项羽在入咸阳之前害怕章邯投降过来的二十万秦军谋反,把二十万降军全部活埋了。因为楚国是被秦国所灭,项羽的祖父项燕是被秦国大将王翦所杀,项羽的叔叔项梁是被秦国大将章邯所杀,所以分外痛恨秦国,进入咸阳之后,屠了咸阳城,杀了子婴,烧了阿房宫。此时有个人来给项羽提意见说,关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并且土地肥沃,如果你要称霸,就要建都在关中,这个地方。项羽看了看咸阳被自己弄的一片狼籍,又思念家乡,就没同意。《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锦衣行昼 、衣锦还乡) ,这个人出去了以后嘟囔了一句说楚人是大猴子带帽子装人,《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沐猴而冠) 结果让项羽知道了,“烹之”。
项羽尊升楚怀王为义帝,将其架空(后来说要迁都与长江上游,逼义帝去长江上游,继而将其杀死)。接着分封诸侯。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分封了十八路诸侯,至此,项羽《史记·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政由己出)其实此时项羽面前面临着三种选择:第一是选择周天子的王业;第二是选择秦始皇的帝业,当皇帝;第三个选择春秋时期的霸业,当霸主。而项羽此时选择的就是第三种,霸业,做诸侯霸主。
但是项羽的分封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为以后自己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首先他错封了四个人:第一个人就是刘邦,他虽然也对刘邦做了一定的防范,把刘邦封为汉王,封地在巴蜀,也就是今天四川,其中四川东边为巴,西边为蜀,但是在项伯的劝说下,把秦岭以南的汉中也白白的多划给了刘邦,这样以来,刘邦和关中只有一道秦岭相隔,为刘邦之后进攻关中提供了便利。接下来他又错封了三秦王,就是从秦军投降过来的三个秦军将领,章邯、司马欣、董翳。其中章邯到是应该封王的,章邯带领着秦军二十万主力投降,减少了反秦的阻力,但是司马欣(救过项梁)和董翳,在反秦斗争中没有什么功劳,就本不应该封。同时他们这三个人的封地封的也有问题,把他们三个人封到了原来的秦地关中,项羽本来的想法是以秦治秦,但是因为项羽活埋二十万降军,又在咸阳屠了杀了那么多人,秦国人都是狠项羽,同时也是狠投降项羽的章邯的,所以三秦王在关中统治并不顺利。
其次,项羽封王,失封了三个人:田荣,彭越,和陈余。尤其是田荣,在秦末大起义一开始,田荣的堂哥田儋是第一个起兵反秦的,并且他平定了整个齐境,自封为齐王。后来章邯杀了田儋,又围住了田荣,此时项梁出兵解了围,但是就在这时齐国国内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在田荣被围的时候,齐地的老百姓又立了一个叫田假的王族后人为齐王,等田荣解围之后,回到齐地,对这件事很不满意,于是就把田假打跑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田假打不过田荣就去投奔了项梁。项梁在解了田荣的围之后就准备去打章邯,这时候他就要求田荣带兵一块攻打章邯,田荣说,打可以,但是你的把田假给我杀了, 项梁不许,于是两人反目。项羽封王的时候,记恨田荣,所以就没有给他封王。就是因为没有封田荣为王,项羽在汉元年四月(当时是以十月为一年的开始的)封完王,田荣五月就造反了,他是第一个反项羽的人。田荣不但自己反,他还资助彭越,和赵国的陈余也反。同时还写信给刘邦,让他也反。因此说项羽失封田荣是他分封十八路诸侯所范下的最重大的错误。
田荣反叛之后,项羽大怒,出兵平叛,打败田荣,田荣逃跑途中,被老百姓杀了,但是田荣的弟弟田横又反击楚军,楚军一时打不下来,陷在了齐国。此时刘邦结集五十六万一举拿下楚国首都彭城,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徐州。此时项羽急忙从山东回救,当时项羽只有三万骑兵,突袭彭城西边,只用了半天时间刘邦的五十六万人就溃不成军,其中战死,淹死的达十几万,此时刘邦很狼狈,带着十几个人匆匆出逃,恰巧在半路上碰见了他的儿子和女儿,也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和鲁元公主,车夫夏侯婴就把两个小孩抱上车,继续赶路,跑了一会,刘邦嫌车跑的慢,就把他的儿子和女儿推下车,夏侯婴见状,又把小孩抱上车,如此三次,夏侯婴就劝说刘邦,刘邦才做罢,由此可见刘邦为人心狠!
这就是彭城之战!彭城之战刘邦战败后,一直往西逃,一直逃到郑州西边的荥阳才组织起来有效的反击。
彭城之战虽然项羽战胜了刘邦,但是项羽却失去了黥布,也就是失去了整个南方地区。接下来,项羽和刘邦又在荥阳决战,这就是有名的荥阳会战。
荥阳会战持续了两年零四个月,经过项羽“两夺(荥阳,成皋)两失(荥阳,成皋)”后,项羽在兵疲粮尽的情况下和刘邦“鸿沟议和”,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象棋中的“楚河汉界”。并归还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吕雉,结束了两年零死个月的人质生活。在这场战争中,项羽两失荥阳都是因为彭越断其粮道所至。与此同时,韩信带兵,灭了北方的魏、赵、代、燕、齐,只逼彭城。而项羽对此却没有反映,直到韩信攻占了齐地才开始紧张,却为时已晚。就在楚汉两军交战到最后的时候,项羽给刘邦写信说,让刘邦投降,否则就烹了他的父亲和妻子,刘邦却耍起了无赖,项羽一气之下要烹了这两人,《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相争,汉军断绝楚军粮草,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放在高高的肉案上,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杯羹之让)这足以可见刘邦的心狠手辣。就在这时,又是项伯劝说项羽,才是项羽作罢。(此时)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可见项伯已由先前的对张良讲一起,到现在的政治投机,真实愧对项羽一直把他当成最亲信的人之一。之后,在项羽死后,项伯还被刘邦封了候,这也真实项羽的悲哀呀。
就在楚汉鸿沟议和,刘邦接回父亲和妻子后,听从张良和陈平的建议,违约,突然又回头攻打项羽,项羽退回彭城,在项羽回退的途中,还做了次反击,以自己十万打的刘邦的二十万打的守在固陵(现在河南太康)不敢再出战,虽然项羽能以十万击败刘邦的二十万,但是,当时已经是南方,北方皆归汉王,局势对项羽很是不利,何况兵将疲乏,粮食短缺。刘邦一看自己二十万也打不过项羽十万,而此时,韩信和彭越却迟迟不出兵,此时,张良提议“君王可与共天下,可立致也!”刘邦被迫暂时放弃“家天下”的道路,封彭越为梁王,把从梁到海边全封给韩信。于是韩信带领三十万围攻垓下。于是,刘邦,韩信,彭越,以及南边的刘贾,黥布,一共六十万大军合围垓下。而此时项羽却只有十万人马,兵力悬殊,并且军粮匮乏。
一日晚上,刘邦命令汉军都唱起楚歌,项羽大惊,以为刘邦已经把整个楚国攻打下来。这就是有名的“四面楚歌” 。刘邦四面楚歌的目的就是给项羽和楚军一种错觉,就是楚国已经被汉军占领了,扰乱军心。并且这个目的达到了。项羽在这种情况下,决定出逃,并且他带领八百壮士杀出重围前就只和一个人告了别,那就是虞姬,这就是“霸王别姬”。虞姬在项羽的征战过程一直伴随在项羽身边,可以看出虞姬和项羽的感情非常好。就在与虞姬告别时唱出了项羽流传至今的唯一的一首作品。这就是<<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阕:乐曲每终了一次叫一阕。“数阕”就是几遍。)项羽唱完了以后,虞姬还和了一首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首歌虽然不可靠,但是和歌是真,这首歌表达的情感非常符合当时情景。)咏唱楚歌,洒泪而别之后,虞姬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愿拖累项羽,也不愿落入好色的刘邦手中。
项羽和虞姬做了告别之后,便带领八百骑兵突围,但是项羽的出逃却十分仓促,没有军事会议,没有出逃计划,没有后续安排。什么都没有就仓皇出逃,这样以来直接导致项羽是十万楚兵群龙无首,成了乌合之众,结果被刘邦斩杀了八万。因此说项羽不能不为他的盲目出逃负责任了。项羽是半夜出逃,刘邦天亮才发现项羽出逃,但是,项羽在路上迷路被一个老农欺骗,走了冤枉路,结果后面的追兵就追上来了。在逃到东城的时候,项羽只剩下28个随从,此时项羽深知已经逃不掉了,就对他的28个骑兵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打完之后,28个人只损失了2个人,但是项羽却杀了汉军100多人。接着项羽继续东逃,逃到乌江边,乌江亭长划了一艘船,来劝项羽东渡乌江,一求东山再起。项羽本来是想东渡的,可是听了亭长这一席话,反而惭愧了,说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把自己的宝马送与亭长,(宝马赠亭长)与其余的26个兵士与汉军撕杀,项羽英勇,杀了100多人,此时看见他以前的一个老部下,吕马童,此时是追杀他的将领,于是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为若德:意思是送给你点儿好处。“德”,恩德。)于是自杀。(头颅送故人)项羽的身体被分成五分,被五个将领拿去领赏,也被刘邦同一天封了候。此时项羽31岁。
就在项羽自杀的时候,项羽以为整个楚地都被刘邦攻占了,但是真实情况是当时至少还有五个郡在项羽手中,项羽一共有九个郡,因此,项羽到底该不该自杀,该不该东渡?关于次点,我们不做深论。但是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忏悔意识,霸王别姬的悲壮,自刎之前,宝马赠亭长,头颅送故人的豪爽。真是做到了活的精彩,死的潇洒!项羽以其无可争辩的人格魅力为后世人所传诵!
二.项羽的资料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yuè,悦)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qí,齐)县狱掾(yuàn,愿)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了。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呆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有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了。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候、司马。其中有一个人没有被任用,自己来找项梁诉说,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我让你去做一件事,你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你。”众人听了都很敬服。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这时候,广陵人召平为陈王去巡行占领广陵,广陵没有归服。召平听说陈王兵败退走,秦兵又快要到了,就渡过长江假托陈王的命令,拜项梁为楚王的上柱国。召平说:“江东之地已经平定,赶快带兵西进攻秦。”项梁就带领八千人渡过长江向西进军。听说陈婴已经占据了东阳,项梁就派使者去东阳,想要同陈婴合兵西进。陈婴,原先是东阳县的令史,在县中一向诚实谨慎,人们称赞他是忠厚老实的人。东阳县的年轻人杀了县令,聚集起数千人,想推举出一位首领,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就来请陈婴。陈婴推辞说自己没有能力,他们就强行让陈婴当了首领,县中追随的人有两万。那帮年轻人想索性立陈婴为王,为与其他军队相区别,用青巾裹头,以表示是新突起的一支义军。陈婴的母亲对陈婴说:“自从我做了你们陈家的媳妇,还从没听说你们陈家祖上有显贵之人,如今你突然有了这么大的名声,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依我看,不如去归属谁,起事成功还可以封侯,起事失败也容易逃脱,因为那样你就不是为世所指名注目的人了。”陈婴听了母亲的话,没敢做王。他对军吏们说:“项氏世世代代做大将,在楚国是名门。现在我们要起义成大事,那就非得项家的人不可。我们依靠了名门大族,灭亡秦朝就确定无疑了。”于是军众听从了他的话,把军队归属于项梁。项梁渡过淮河向北进军,黥布、蒲将军也率部队归属于项梁。这样,项梁总共有了六七万人,驻扎在下邳(pī,批)。
这时候,秦嘉已经立景驹做了楚王,驻扎在彭城以东,想要阻挡项梁西进。项梁对将士们说:“陈王最先起义,仗打得不顺利,不知道如今在什么地方。现在秦嘉背叛了陈王而立景驹为楚王,这是大逆不道。”于是进军攻打秦嘉。秦嘉的军队战败而逃,项梁率兵追击,直追到胡陵。秦嘉又回过头来与项梁交占,打了一天,秦嘉战死,部队投降。景驹逃跑到梁地,死在那里。项梁接收了秦嘉的部队,驻扎在胡陵,准备率军西进攻秦。秦将章邯率军到达栗县,项梁派别将朱鸡石、余樊君去迎战章邯。结果余樊君战死,朱鸡石战败,逃回胡陵。项梁于是率领部队进入薛县,杀了朱鸡石。在此之前,项梁曾派项羽另外去攻打襄城,襄城坚守,不肯投降。项籍攻下襄城之后,把那里的军民全部活埋了,然后回来向项梁报告。项梁听说陈王确实已死,就召集各路别将来薛县聚会,共议大事。这时,沛公也在沛县起兵,应召前往薛县参加了聚会。
居鄛(cháo,巢)人范增,七十岁了,一向家居不仕,喜好琢磨奇计,他前来游说项梁说:“陈胜失败,本来就应该。秦灭六国,楚国是最无罪的。自从楚怀王被骗入秦没有返回,楚国人至今还在同情他;所以楚南公说‘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有,灭亡秦国的也一定是楚国’。如今陈胜起义,不立楚国的后代却自立为王,势运一定不会长久。现在您在江东起事,楚国有那么多将士如众蜂飞起,争着归附您,就是因为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大将,一定能重新立楚国后代为王。”项梁认为范增的话有道理,就到民间寻找楚怀王的嫡孙熊心,这时熊心正在给人家牧羊,项梁找到他以后,就袭用他祖父的谥号立他为楚怀王,这是为了顺应楚国民众的愿望。陈婴做楚国的上柱国,封给他五个县,辅佐怀王建都盱台(xūyí,虚宜)。项梁自己号称武信君。
过了几个月,项梁率兵去攻打亢父(gāngfǔ,刚甫),又和齐将田荣、司马龙且(jū,居)的军队一起去援救东阿,在东阿大败秦军。田荣立即率兵返回齐国,赶走了齐王假。假逃亡到楚国。假的相田角逃亡到赵国。田角的弟弟田间本来是齐国大将,留住在赵国不敢回齐国来。田荣立田儋(dān,担)的儿子田市为齐王。项梁击破东阿附近的秦军以后,就去追击秦的败军。他多次派使者催促齐国发兵,想与齐军合兵西进。田荣说:“楚国杀掉田假,赵国杀掉田角、田间,我才出兵。”项梁说:“田假是我们盟国的王,走投无路来追随我,我不忍心杀他。”赵国也不肯杀田角、田间来跟齐国做交易。齐国始终不肯发兵帮助楚军。项梁派沛公和项羽另外去攻打城阳,屠戮了这个县。又向西进,在濮阳以东打败了秦军,秦收拾败兵退入濮阳城。沛公、项羽就去打定陶。定陶没有打下,又离开定陶西进,沿路攻取城邑,直到雍丘,打败秦军,杀了李由。然后回过头来攻打外黄,没有攻下。
项梁自东阿出发西进,等来到定陶时,已两次打败秦军,项羽等又杀了李由,因此更加轻视秦军,渐渐显露出骄傲的神态。宋义于是规谏项梁说:“打了胜仗,将领就骄傲,士卒就怠惰,这样的军队一定要吃败仗。如今士卒有点怠惰了,而秦兵在一天天地增加,我替您担心啊!”项梁不听,却派宋义出使齐国。宋义在路上遇见了齐国使者高陵君显,问道:“你是要去见武信君吧?”回答说:“是的。”宋义说:“依我看,武信君的军队必定要失败。您要是慢点儿走就可以免于身死,如果走快了就会赶上灾难。”秦朝果然发动了全部兵力来增援章邯,攻击楚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沛公、项羽离开外黄去攻打陈留,陈留坚守,攻不下来。沛公和项羽一块儿商量说:“现在项梁的军队被打败了,士卒都很恐惧。”就和吕臣的军队一起向东撤退。吕臣的军队驻扎在彭城东边,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彭城西边,沛公的军队驻扎在砀(dàng,荡)县。
章邯打败项梁军队以后,认为楚地的军队不值得忧虑了,于是渡过黄河北进攻赵,大败赵军。这时候,赵歇为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为国相,都逃进了钜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了钜鹿,自己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南边,筑起两边有墙的甬道给他们输送粮草。陈余作为赵国的大将,率领几万名士卒驻扎在钜鹿北边,这就是所谓的河北军。
楚军在定陶战败以后,怀王心里害怕,从盱台前往彭城,合并项羽、吕臣的军队亲自统率。任命吕臣为司徒,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任命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统率砀郡的军队。
先前,宋义在路上遇见的那位齐国使者高陵君显正在楚军中,他求见楚王说:“宋义曾猜定武信君的军队必定失败,没过几天,就果然战败了。在军队没有打仗的时候,就能事先看出失败的征兆,这可以称得上是懂得用兵了。”楚怀王召见宋义,跟他商计军中大事,非常欣赏他,因而任命他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任次将,范增任末将,去援救赵国,其他各路将领都隶属于宋义,号称卿子冠军。部队进发抵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进。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钜鹿城内,我们应该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打垮秦军是确定无疑的。”宋义说:“我认为并非如此。能叮咬大牛的牛虻却损伤不了小小的虮虱。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所以,现在不如先让秦、赵两方相斗。若论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我宋义比不上您;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您比不上我宋义。”于是通令全军:“凶猛如虎,违逆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杀。”又派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亲自送到无盐,置备酒筵,大会宾客。当时天气寒冷,下着大雨,士卒一个个又冷又饿。项羽对将士说:“我们大家是想齐心合力攻打秦军,他却久久停留不向前进。如今正赶上荒年,百姓贫困,将士们吃的是芋艿掺豆子,军中没有存粮,他竟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不率领部队渡河去从赵国取得粮食,跟赵合力攻秦,却说‘利用秦军的疲惫’。凭着秦国那样强大去攻打刚刚建起的赵国,那形势必定是秦国攻占赵国。赵国被攻占,秦国就更加强大,到那时,还谈得上什么利用秦国的疲惫?再说,我们的军队刚刚打了败仗,怀王坐不安席,集中了境内全部兵卒粮饷交给上将军一个人,国家的安危,就在此一举了。可是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派自己的儿子去齐国为相,谋取私利,这次不是国家真正的贤良之臣。”项羽早晨去参见上将军宋义,就在军帐中,斩下了他的头,出来向军中发令说:“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处死他。”这时候,将领们都畏服项羽,没有谁敢抗拒,都说:“首先把楚国扶立起来的,是项将军家。如今又是将军诛灭了叛乱之臣。”于是大家一起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派人去追赶宋义的儿子,追到齐国境内,把他杀了。项羽又派桓楚去向怀王报告。楚怀王无奈,让项羽作了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都归属项羽。
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扬诸侯。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钜鹿。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漳河南,两军对阵,相持未战。由于秦军屡屡退却,秦二世派人来责问章邯。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呆了三天,赵高竟不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长史司马欣非常害怕,赶快奔回棘原军中,都没敢顺原路走,赵高果然派人追赶,没有追上。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如今仗能打胜,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战功;打不胜,我们更免不了一死。希望您认真考虑这情况!”这时,陈馀也给章邯写了封信,说:“白起身为秦国大将,南征攻陷了楚都鄢郢,北征屠灭了马服君赵括的军队,打下的城池,夺取的土地,数也数不清,最后还是惨遭赐死。蒙恬也是秦国大将,北面赶跑了匈奴,在榆中开辟了几千里的土地,最终也被杀害于阳周。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战功太多,秦朝廷不可能
❷ 项羽的生平
项羽在入咸阳之前害怕章邯投降过来的二十万秦军谋反,把二十万降军全部活埋了。因为楚国是被秦国所灭,项羽的祖父项燕是被秦国大将王翦所杀,项羽的叔叔项梁是被秦国大将章邯所杀,所以分外痛恨秦国,进入咸阳之后,屠了咸阳城,杀了子婴,烧了阿房宫。此时有个人来给项羽提意见说,关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并且土地肥沃,如果你要称霸,就要建都在关中,这个地方。项羽看了看咸阳被自己弄的一片狼籍,又思念家乡,就没同意。《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锦衣行昼 、衣锦还乡) ,这个人出去了以后嘟囔了一句说楚人是大猴子带帽子装人,《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沐猴而冠) 结果让项羽知道了,“烹之”。
项羽尊升楚怀王为义帝,将其架空(后来说要迁都与长江上游,逼义帝去长江上游,继而将其杀死)。接着分封诸侯。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分封了十八路诸侯,至此,项羽《史记·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政由己出)其实此时项羽面前面临着三种选择:第一是选择周天子的王业;第二是选择秦始皇的帝业,当皇帝;第三个选择春秋时期的霸业,当霸主。而项羽此时选择的就是第三种,霸业,做诸侯霸主。
但是项羽的分封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为以后自己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首先他错封了四个人:第一个人就是刘邦,他虽然也对刘邦做了一定的防范,把刘邦封为汉王,封地在巴蜀,也就是今天四川,其中四川东边为巴,西边为蜀,但是在项伯的劝说下,把秦岭以南的汉中也白白的多划给了刘邦,这样以来,刘邦和关中只有一道秦岭相隔,为刘邦之后进攻关中提供了便利。接下来他又错封了三秦王,就是从秦军投降过来的三个秦军将领,章邯、司马欣、董翳。其中章邯到是应该封王的,章邯带领着秦军二十万主力投降,减少了反秦的阻力,但是司马欣(救过项梁)和董翳,在反秦斗争中没有什么功劳,就本不应该封。同时他们这三个人的封地封的也有问题,把他们三个人封到了原来的秦地关中,项羽本来的想法是以秦治秦,但是因为项羽活埋二十万降军,又在咸阳屠了杀了那么多人,秦国人都是狠项羽,同时也是狠投降项羽的章邯的,所以三秦王在关中统治并不顺利。
其次,项羽封王,失封了三个人:田荣,彭越,和陈余。尤其是田荣,在秦末大起义一开始,田荣的堂哥田儋是第一个起兵反秦的,并且他平定了整个齐境,自封为齐王。后来章邯杀了田儋,又围住了田荣,此时项梁出兵解了围,但是就在这时齐国国内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在田荣被围的时候,齐地的老百姓又立了一个叫田假的王族后人为齐王,等田荣解围之后,回到齐地,对这件事很不满意,于是就把田假打跑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田假打不过田荣就去投奔了项梁。项梁在解了田荣的围之后就准备去打章邯,这时候他就要求田荣带兵一块攻打章邯,田荣说,打可以,但是你的把田假给我杀了, 项梁不许,于是两人反目。项羽封王的时候,记恨田荣,所以就没有给他封王。就是因为没有封田荣为王,项羽在汉元年四月(当时是以十月为一年的开始的)封完王,田荣五月就造反了,他是第一个反项羽的人。田荣不但自己反,他还资助彭越,和赵国的陈余也反。同时还写信给刘邦,让他也反。因此说项羽失封田荣是他分封十八路诸侯所范下的最重大的错误。
❸ 项羽的一生
项羽名籍字羽,祖父项燕本是楚国大将,叔叔项梁。《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项羽是:“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项羽小的时候,他叔叔,让他读书,他不读,让他习武,他不习,于是,他叔叔让他学兵法。《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弃书捐剑)后来有一次秦始皇出游,正好项羽看见了不由的说“我早晚取而代之。”《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取而代之)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在会稽起兵,因为项羽的叔叔是首领,所以项羽24岁就已经有一定地位。后来陈胜不幸战死,项梁采取范增的意见立楚怀王的孙子为楚怀王,原因就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亡秦三户),获得舆论力量。此时刘邦也投奔而来,项梁是当时最有实力的反秦武装之一。
后来项梁被秦军大将章邯所杀,楚军大败,进而章邯打败齐军,协同当时王离带领的守卫长城的长城军团,围攻赵国邯郸,赵王逃到巨鹿,此时各路反秦诸侯都前去救赵,可是惧怕秦军,都远远观望,不敢进攻。《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作壁上观)此时楚怀王命宋义、项羽前去救赵,刘邦西进咸阳。项羽杀了宋义,率领五万兵士。项羽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破釜沉舟)以五万兵士,大升章邯的二十万大军,之后各路诸侯才敢前来出战,生擒了王离。这就是有名的巨鹿之战。后来章邯投降了项羽
此战之后项羽一跃成为反秦各路诸侯的领导人物。《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士,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项羽进而向西进军咸阳,到函谷关却被早已进入的刘邦军挡在关外,于是,项羽一气之下要杀刘邦,但是因为项伯的劝说,才有了鸿门宴。于是有了以下成语:“冲冠眦裂”(樊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彘肩斗酒”(樊哙)。刘邦回到营中以后杀了曹无伤,迎接项羽入咸阳。
项羽在入咸阳之前害怕章邯投降过来的二十万秦军谋反,把二十万降军全部活埋了。因为楚国是被秦国所灭,项羽的祖父项燕是被秦国大将王翦所杀,项羽的叔叔项梁是被秦国大将章邯所杀,所以分外痛恨秦国,进入咸阳之后,屠了咸阳城,杀了子婴,烧了阿房宫。此时有个人来给项羽提意见说,关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并且土地肥沃,如果你要称霸,就要建都在关中,这个地方。项羽看了看咸阳被自己弄的一片狼籍,又思念家乡,就没同意。《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锦衣行昼 、衣锦还乡) ,这个人出去了以后嘟囔了一句说楚人是大猴子带帽子装人,《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沐猴而冠) 结果让项羽知道了,“烹之”。
项羽尊升楚怀王为义帝,将其架空(后来说要迁都与长江上游,逼义帝去长江上游,继而将其杀死)。接着分封诸侯。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分封了十八路诸侯,至此,项羽《史记·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政由己出)其实此时项羽面前面临着三种选择:第一是选择周天子的王业;第二是选择秦始皇的帝业,当皇帝;第三个选择春秋时期的霸业,当霸主。而项羽此时选择的就是第三种,霸业,做诸侯霸主。
但是项羽的分封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为以后自己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首先他错封了四个人:第一个人就是刘邦,他虽然也对刘邦做了一定的防范,把刘邦封为汉王,封地在巴蜀,也就是今天四川,其中四川东边为巴,西边为蜀,但是在项伯的劝说下,把秦岭以南的汉中也白白的多划给了刘邦,这样以来,刘邦和关中只有一道秦岭相隔,为刘邦之后进攻关中提供了便利。接下来他又错封了三秦王,就是从秦军投降过来的三个秦军将领,章邯、司马欣、董翳。其中章邯到是应该封王的,章邯带领着秦军二十万主力投降,减少了反秦的阻力,但是司马欣(救过项梁)和董翳,在反秦斗争中没有什么功劳,就本不应该封。同时他们这三个人的封地封的也有问题,把他们三个人封到了原来的秦地关中,项羽本来的想法是以秦治秦,但是因为项羽活埋二十万降军,又在咸阳屠了杀了那么多人,秦国人都是狠项羽,同时也是狠投降项羽的章邯的,所以三秦王在关中统治并不顺利。
其次,项羽封王,失封了三个人:田荣,彭越,和陈余。尤其是田荣,在秦末大起义一开始,田荣的堂哥田儋是第一个起兵反秦的,并且他平定了整个齐境,自封为齐王。后来章邯杀了田儋,又围住了田荣,此时项梁出兵解了围,但是就在这时齐国国内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在田荣被围的时候,齐地的老百姓又立了一个叫田假的王族后人为齐王,等田荣解围之后,回到齐地,对这件事很不满意,于是就把田假打跑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田假打不过田荣就去投奔了项梁。项梁在解了田荣的围之后就准备去打章邯,这时候他就要求田荣带兵一块攻打章邯,田荣说,打可以,但是你的把田假给我杀了, 项梁不许,于是两人反目。项羽封王的时候,记恨田荣,所以就没有给他封王。就是因为没有封田荣为王,项羽在汉元年四月(当时是以十月为一年的开始的)封完王,田荣五月就造反了,他是第一个反项羽的人。田荣不但自己反,他还资助彭越,和赵国的陈余也反。同时还写信给刘邦,让他也反。因此说项羽失封田荣是他分封十八路诸侯所范下的最重大的错误。
田荣反叛之后,项羽大怒,出兵平叛,打败田荣,田荣逃跑途中,被老百姓杀了,但是田荣的弟弟田横又反击楚军,楚军一时打不下来,陷在了齐国。此时刘邦结集五十六万一举拿下楚国首都彭城,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徐州。此时项羽急忙从山东回救,当时项羽只有三万骑兵,突袭彭城西边,只用了半天时间刘邦的五十六万人就溃不成军,其中战死,淹死的达十几万,此时刘邦很狼狈,带着十几个人匆匆出逃,恰巧在半路上碰见了他的儿子和女儿,也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和鲁元公主,车夫夏侯婴就把两个小孩抱上车,继续赶路,跑了一会,刘邦嫌车跑的慢,就把他的儿子和女儿推下车,夏侯婴见状,又把小孩抱上车,如此三次,夏侯婴就劝说刘邦,刘邦才做罢,由此可见刘邦为人心狠!
这就是彭城之战!彭城之战刘邦战败后,一直往西逃,一直逃到郑州西边的荥阳才组织起来有效的反击。
彭城之战虽然项羽战胜了刘邦,但是项羽却失去了黥布,也就是失去了整个南方地区。接下来,项羽和刘邦又在荥阳决战,这就是有名的荥阳会战。
荥阳会战持续了两年零四个月,经过项羽“两夺(荥阳,成皋)两失(荥阳,成皋)”后,项羽在兵疲粮尽的情况下和刘邦“鸿沟议和”,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象棋中的“楚河汉界”。并归还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吕雉,结束了两年零死个月的人质生活。在这场战争中,项羽两失荥阳都是因为彭越断其粮道所至。与此同时,韩信带兵,灭了北方的魏、赵、代、燕、齐,只逼彭城。而项羽对此却没有反映,直到韩信攻占了齐地才开始紧张,却为时已晚。就在楚汉两军交战到最后的时候,项羽给刘邦写信说,让刘邦投降,否则就烹了他的父亲和妻子,刘邦却耍起了无赖,项羽一气之下要烹了这两人,《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相争,汉军断绝楚军粮草,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放在高高的肉案上,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杯羹之让)这足以可见刘邦的心狠手辣。就在这时,又是项伯劝说项羽,才是项羽作罢。(此时)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可见项伯已由先前的对张良讲一起,到现在的政治投机,真实愧对项羽一直把他当成最亲信的人之一。之后,在项羽死后,项伯还被刘邦封了候,这也真实项羽的悲哀呀。
就在楚汉鸿沟议和,刘邦接回父亲和妻子后,听从张良和陈平的建议,违约,突然又回头攻打项羽,项羽退回彭城,在项羽回退的途中,还做了次反击,以自己十万打的刘邦的二十万打的守在固陵(现在河南太康)不敢再出战,虽然项羽能以十万击败刘邦的二十万,但是,当时已经是南方,北方皆归汉王,局势对项羽很是不利,何况兵将疲乏,粮食短缺。刘邦一看自己二十万也打不过项羽十万,而此时,韩信和彭越却迟迟不出兵,此时,张良提议“君王可与共天下,可立致也!”刘邦被迫暂时放弃“家天下”的道路,封彭越为梁王,把从梁到海边全封给韩信。于是韩信带领三十万围攻垓下。于是,刘邦,韩信,彭越,以及南边的刘贾,黥布,一共六十万大军合围垓下。而此时项羽却只有十万人马,兵力悬殊,并且军粮匮乏。
一日晚上,刘邦命令汉军都唱起楚歌,项羽大惊,以为刘邦已经把整个楚国攻打下来。这就是有名的“四面楚歌” 。刘邦四面楚歌的目的就是给项羽和楚军一种错觉,就是楚国已经被汉军占领了,扰乱军心。并且这个目的达到了。项羽在这种情况下,决定出逃,并且他带领八百壮士杀出重围前就只和一个人告了别,那就是虞姬,这就是“霸王别姬”。虞姬在项羽的征战过程一直伴随在项羽身边,可以看出虞姬和项羽的感情非常好。就在与虞姬告别时唱出了项羽流传至今的唯一的一首作品。这就是<<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阕:乐曲每终了一次叫一阕。“数阕”就是几遍。)项羽唱完了以后,虞姬还和了一首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首歌虽然不可靠,但是和歌是真,这首歌表达的情感非常符合当时情景。)咏唱楚歌,洒泪而别之后,虞姬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愿拖累项羽,也不愿落入好色的刘邦手中。
项羽和虞姬做了告别之后,便带领八百骑兵突围,但是项羽的出逃却十分仓促,没有军事会议,没有出逃计划,没有后续安排。什么都没有就仓皇出逃,这样以来直接导致项羽是十万楚兵群龙无首,成了乌合之众,结果被刘邦斩杀了八万。因此说项羽不能不为他的盲目出逃负责任了。项羽是半夜出逃,刘邦天亮才发现项羽出逃,但是,项羽在路上迷路被一个老农欺骗,走了冤枉路,结果后面的追兵就追上来了。在逃到东城的时候,项羽只剩下28个随从,此时项羽深知已经逃不掉了,就对他的28个骑兵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打完之后,28个人只损失了2个人,但是项羽却杀了汉军100多人。接着项羽继续东逃,逃到乌江边,乌江亭长划了一艘船,来劝项羽东渡乌江,一求东山再起。项羽本来是想东渡的,可是听了亭长这一席话,反而惭愧了,说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把自己的宝马送与亭长,(宝马赠亭长)与其余的26个兵士与汉军撕杀,项羽英勇,杀了100多人,此时看见他以前的一个老部下,吕马童,此时是追杀他的将领,于是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为若德:意思是送给你点儿好处。“德”,恩德。)于是自杀。(头颅送故人)项羽的身体被分成五分,被五个将领拿去领赏,也被刘邦同一天封了候。此时项羽31岁。
就在项羽自杀的时候,项羽以为整个楚地都被刘邦攻占了,但是真实情况是当时至少还有五个郡在项羽手中,项羽一共有九个郡,因此,项羽到底该不该自杀,该不该东渡?关于次点,我们不做深论。但是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忏悔意识,霸王别姬的悲壮,自刎之前,宝马赠亭长,头颅送故人的豪爽。真是做到了活的精彩,死的潇洒!项羽以其无可争辩的人格魅力为后世人所传诵!
恩,是个英雄人物.
❹ 给我一份关于项羽的详细介绍
一.项羽的一生 项羽名籍字羽,祖父项燕本是楚国大将,叔叔项梁。《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项羽是:“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项羽小的时候,他叔叔,让他读书,他不读,让他习武,他不习,于是,他叔叔让他学兵法。《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弃书捐剑)后来有一次秦始皇出游,正好项羽看见了不由的说“我早晚取而代之。”《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取而代之)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在会稽起兵,因为项羽的叔叔是首领,所以项羽24岁就已经有一定地位。后来陈胜不幸战死,项梁采取范增的意见立楚怀王的孙子为楚怀王,原因就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亡秦三户),获得舆论力量。此时刘邦也投奔而来,项梁是当时最有实力的反秦武装之一。 后来项梁被秦军大将章邯所杀,楚军大败,进而章邯打败齐军,协同当时王离带领的守卫长城的长城军团,围攻赵国邯郸,赵王逃到巨鹿,此时各路反秦诸侯都前去救赵,可是惧怕秦军,都远远观望,不敢进攻。《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作壁上观)此时楚怀王命宋义、项羽前去救赵,刘邦西进咸阳。项羽杀了宋义,率领五万兵士。项羽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破釜沉舟)以五万兵士,大升章邯的二十万大军,之后各路诸侯才敢前来出战,生擒了王离。这就是有名的巨鹿之战。后来章邯投降了项羽 此战之后项羽一跃成为反秦各路诸侯的领导人物。《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士,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项羽进而向西进军咸阳,到函谷关却被早已进入的刘邦军挡在关外,于是,项羽一气之下要杀刘邦,但是因为项伯的劝说,才有了鸿门宴。于是有了以下成语:“冲冠眦裂”(樊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彘肩斗酒”(樊哙)。刘邦回到营中以后杀了曹无伤,迎接项羽入咸阳。 项羽在入咸阳之前害怕章邯投降过来的二十万秦军谋反,把二十万降军全部活埋了。因为楚国是被秦国所灭,项羽的祖父项燕是被秦国大将王翦所杀,项羽的叔叔项梁是被秦国大将章邯所杀,所以分外痛恨秦国,进入咸阳之后,屠了咸阳城,杀了子婴,烧了阿房宫。此时有个人来给项羽提意见说,关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并且土地肥沃,如果你要称霸,就要建都在关中,这个地方。项羽看了看咸阳被自己弄的一片狼籍,又思念家乡,就没同意。《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锦衣行昼 、衣锦还乡) ,这个人出去了以后嘟囔了一句说楚人是大猴子带帽子装人,《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沐猴而冠) 结果让项羽知道了,“烹之”。 项羽尊升楚怀王为义帝,将其架空(后来说要迁都与长江上游,逼义帝去长江上游,继而将其杀死)。接着分封诸侯。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分封了十八路诸侯,至此,项羽《史记·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政由己出)其实此时项羽面前面临着三种选择:第一是选择周天子的王业;第二是选择秦始皇的帝业,当皇帝;第三个选择春秋时期的霸业,当霸主。而项羽此时选择的就是第三种,霸业,做诸侯霸主。 但是项羽的分封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为以后自己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首先他错封了四个人:第一个人就是刘邦,他虽然也对刘邦做了一定的防范,把刘邦封为汉王,封地在巴蜀,也就是今天四川,其中四川东边为巴,西边为蜀,但是在项伯的劝说下,把秦岭以南的汉中也白白的多划给了刘邦,这样以来,刘邦和关中只有一道秦岭相隔,为刘邦之后进攻关中提供了便利。接下来他又错封了三秦王,就是从秦军投降过来的三个秦军将领,章邯、司马欣、董翳。其中章邯到是应该封王的,章邯带领着秦军二十万主力投降,减少了反秦的阻力,但是司马欣(救过项梁)和董翳,在反秦斗争中没有什么功劳,就本不应该封。同时他们这三个人的封地封的也有问题,把他们三个人封到了原来的秦地关中,项羽本来的想法是以秦治秦,但是因为项羽活埋二十万降军,又在咸阳屠了杀了那么多人,秦国人都是狠项羽,同时也是狠投降项羽的章邯的,所以三秦王在关中统治并不顺利。 其次,项羽封王,失封了三个人:田荣,彭越,和陈余。尤其是田荣,在秦末大起义一开始,田荣的堂哥田儋是第一个起兵反秦的,并且他平定了整个齐境,自封为齐王。后来章邯杀了田儋,又围住了田荣,此时项梁出兵解了围,但是就在这时齐国国内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在田荣被围的时候,齐地的老百姓又立了一个叫田假的王族后人为齐王,等田荣解围之后,回到齐地,对这件事很不满意,于是就把田假打跑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田假打不过田荣就去投奔了项梁。项梁在解了田荣的围之后就准备去打章邯,这时候他就要求田荣带兵一块攻打章邯,田荣说,打可以,但是你的把田假给我杀了, 项梁不许,于是两人反目。项羽封王的时候,记恨田荣,所以就没有给他封王。就是因为没有封田荣为王,项羽在汉元年四月(当时是以十月为一年的开始的)封完王,田荣五月就造反了,他是第一个反项羽的人。田荣不但自己反,他还资助彭越,和赵国的陈余也反。同时还写信给刘邦,让他也反。因此说项羽失封田荣是他分封十八路诸侯所范下的最重大的错误。 田荣反叛之后,项羽大怒,出兵平叛,打败田荣,田荣逃跑途中,被老百姓杀了,但是田荣的弟弟田横又反击楚军,楚军一时打不下来,陷在了齐国。此时刘邦结集五十六万一举拿下楚国首都彭城,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徐州。此时项羽急忙从山东回救,当时项羽只有三万骑兵,突袭彭城西边,只用了半天时间刘邦的五十六万人就溃不成军,其中战死,淹死的达十几万,此时刘邦很狼狈,带着十几个人匆匆出逃,恰巧在半路上碰见了他的儿子和女儿,也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和鲁元公主,车夫夏侯婴就把两个小孩抱上车,继续赶路,跑了一会,刘邦嫌车跑的慢,就把他的儿子和女儿推下车,夏侯婴见状,又把小孩抱上车,如此三次,夏侯婴就劝说刘邦,刘邦才做罢,由此可见刘邦为人心狠! 这就是彭城之战!彭城之战刘邦战败后,一直往西逃,一直逃到郑州西边的荥阳才组织起来有效的反击。 彭城之战虽然项羽战胜了刘邦,但是项羽却失去了黥布,也就是失去了整个南方地区。接下来,项羽和刘邦又在荥阳决战,这就是有名的荥阳会战。 荥阳会战持续了两年零四个月,经过项羽“两夺(荥阳,成皋)两失(荥阳,成皋)”后,项羽在兵疲粮尽的情况下和刘邦“鸿沟议和”,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象棋中的“楚河汉界”。并归还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吕雉,结束了两年零死个月的人质生活。在这场战争中,项羽两失荥阳都是因为彭越断其粮道所至。与此同时,韩信带兵,灭了北方的魏、赵、代、燕、齐,只逼彭城。而项羽对此却没有反映,直到韩信攻占了齐地才开始紧张,却为时已晚。就在楚汉两军交战到最后的时候,项羽给刘邦写信说,让刘邦投降,否则就烹了他的父亲和妻子,刘邦却耍起了无赖,项羽一气之下要烹了这两人,《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相争,汉军断绝楚军粮草,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放在高高的肉案上,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杯羹之让)这足以可见刘邦的心狠手辣。就在这时,又是项伯劝说项羽,才是项羽作罢。(此时)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可见项伯已由先前的对张良讲一起,到现在的政治投机,真实愧对项羽一直把他当成最亲信的人之一。之后,在项羽死后,项伯还被刘邦封了候,这也真实项羽的悲哀呀。 就在楚汉鸿沟议和,刘邦接回父亲和妻子后,听从张良和陈平的建议,违约,突然又回头攻打项羽,项羽退回彭城,在项羽回退的途中,还做了次反击,以自己十万打的刘邦的二十万打的守在固陵(现在河南太康)不敢再出战,虽然项羽能以十万击败刘邦的二十万,但是,当时已经是南方,北方皆归汉王,局势对项羽很是不利,何况兵将疲乏,粮食短缺。刘邦一看自己二十万也打不过项羽十万,而此时,韩信和彭越却迟迟不出兵,此时,张良提议“君王可与共天下,可立致也!”刘邦被迫暂时放弃“家天下”的道路,封彭越为梁王,把从梁到海边全封给韩信。于是韩信带领三十万围攻垓下。于是,刘邦,韩信,彭越,以及南边的刘贾,黥布,一共六十万大军合围垓下。而此时项羽却只有十万人马,兵力悬殊,并且军粮匮乏。 一日晚上,刘邦命令汉军都唱起楚歌,项羽大惊,以为刘邦已经把整个楚国攻打下来。这就是有名的“四面楚歌” 。刘邦四面楚歌的目的就是给项羽和楚军一种错觉,就是楚国已经被汉军占领了,扰乱军心。并且这个目的达到了。项羽在这种情况下,决定出逃,并且他带领八百壮士杀出重围前就只和一个人告了别,那就是虞姬,这就是“霸王别姬”。虞姬在项羽的征战过程一直伴随在项羽身边,可以看出虞姬和项羽的感情非常好。就在与虞姬告别时唱出了项羽流传至今的唯一的一首作品。这就是<<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阕:乐曲每终了一次叫一阕。“数阕”就是几遍。)项羽唱完了以后,虞姬还和了一首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首歌虽然不可靠,但是和歌是真,这首歌表达的情感非常符合当时情景。)咏唱楚歌,洒泪而别之后,虞姬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愿拖累项羽,也不愿落入好色的刘邦手中。 项羽和虞姬做了告别之后,便带领八百骑兵突围,但是项羽的出逃却十分仓促,没有军事会议,没有出逃计划,没有后续安排。什么都没有就仓皇出逃,这样以来直接导致项羽是十万楚兵群龙无首,成了乌合之众,结果被刘邦斩杀了八万。因此说项羽不能不为他的盲目出逃负责任了。项羽是半夜出逃,刘邦天亮才发现项羽出逃,但是,项羽在路上迷路被一个老农欺骗,走了冤枉路,结果后面的追兵就追上来了。在逃到东城的时候,项羽只剩下28个随从,此时项羽深知已经逃不掉了,就对他的28个骑兵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打完之后,28个人只损失了2个人,但是项羽却杀了汉军100多人。接着项羽继续东逃,逃到乌江边,乌江亭长划了一艘船,来劝项羽东渡乌江,一求东山再起。项羽本来是想东渡的,可是听了亭长这一席话,反而惭愧了,说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把自己的宝马送与亭长,(宝马赠亭长)与其余的26个兵士与汉军撕杀,项羽英勇,杀了100多人,此时看见他以前的一个老部下,吕马童,此时是追杀他的将领,于是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为若德:意思是送给你点儿好处。“德”,恩德。)于是自杀。(头颅送故人)项羽的身体被分成五分,被五个将领拿去领赏,也被刘邦同一天封了候。此时项羽31岁。
❺ 项羽的生日是
你好项羽的生日是农历6月24日
❻ 怎样在笔记本电脑下载帽子哥相棋
1、打开浏览器,打开搜索网站,然后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
2、打开搜索到的网页,找到下载地址。
3、最后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即可
❼ 项羽的一生
楚国名将后代项羽率八千子弟兵起义,两路分兵攻取咸阳扫灭秦国,项羽欲统一全国,与沛公刘邦决战五年,最后不听亚父范增之言,九里山误中韩信大阵,楚军全军覆灭,项羽自刎乌江。
楚霸王项羽的一生,生逢乱世,相机而起;勇冠三军,叱咤风云;引兵北上,逐鹿中原,问鼎咸阳,裂土封王,最终却因他自身性格弱点酿就了他的人生悲剧。随着乌江渡口的那一道长剑血光,项羽的悲剧命运划上了一个令人遗憾的句号。悲剧的历史隐藏着悲剧的人物命运。项羽的性格悲剧从楚汉战争的史实中得到了印证。
❽ 西楚霸王项羽的生日
项羽的生日是农历的6月24日
❾ 王者荣耀一共有多少对cp英雄
我觉得一个游戏里的cp真的很吸引人,所以感觉这方面王者荣耀还是很了解玩家心态的。
首先就是几对历史上的cp吧,这些cp不管是历史还是游戏以及皮肤上都注明了是世世代代最佳恋人,他们的爱情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所以玩家玩游戏的时候如果有情侣的话也比较容易选择这些角色。
这类cp比方说:周瑜小乔,项羽虞姬。还有就是大家争议比较大的cp:貂蝉赵子龙,很多人认为貂蝉应该是吕布的官配,实际上这队CP相信大家有很多的误解,在历史中,貂蝉是为了分割吕布和他义父之间的关系才去勾引了吕布,在游戏中也提到了子龙哥哥,所以赵子龙才是貂蝉的cp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