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大火炉的产生影响
火炉城市的定义分为创纪录高温、人体适应度和持续高温时间,论气温,谁也比不过“火州”吐鲁番(全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年积温5300℃以上、平均气温35度以上),但是在潮湿的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城市,湿热的天气更让人难以忍受,其中,以山城重庆、江城武汉、石头城南京、星城长沙、英雄城南昌最甚。
在历史上,重庆、武汉、南京的前三把“火炉”交椅坐得稳当,“第四火炉”归属则一直存在争议,南昌、济南、上海、广州等地都曾榜上有名,而在2003年,南昌成功胜出。这年夏天,南昌有22天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9.7℃,地面最高气温超过60℃。市民们纷纷跳进赣江消暑,江上每天呈现千人共泳的壮观场面。同年11月已是深秋时分,南昌某日最高气温竟达31.2℃。眼下“火炉城市”纷纷要求摘帽,只有南昌至今尚未提出申请。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根据1981年到2011年这31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综合分析我国主要城市的炎热指数、极端最高气温、高温日数、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等要素,得出的结论是,近31年全国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为: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其中,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炎热城市最多。 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张锋认为:“摘掉‘火炉’帽子,能够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得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包括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等的可持续发展。它取决于资源、环境的诸多支撑条件,更取决于城市人力资源的质量、经济结构的合理性、经济的增长速度、经济效益的优劣、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指标。”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导吴亦明说,“火炉”本来是个中性词,但如今在很多城市管理者看来,这肯定是个贬义词。为何这个词的敏感度这么高,恐怕和政府更加重视“人”、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有关。 气象专家表示,南京酷暑年集中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实,早在2005年6月,南京市就宣布告别“火炉”。而从近十年的气象资料分析,过去几大传统火炉中,只有南京能够“摘帽”。
如今,南京的高温非但在全国排不上号,在江苏省,高温中心早就移至苏南。不过,南京摘帽归摘帽,市民们的体感仍是“火炉”一个。
根据宋英杰的版本,南京并没有进入前十位,作为曾经的“四大火炉”,这次“落选”并不是第一次。早在2007年,凤凰卫视著名气象节目“凤凰气象站”就评出了中国新的“火炉”城市,南京也是连前10名都没排上。
江苏的高温中心转向苏南
南京大学气象学专家余志豪表示,对于火炉,气象学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相关资料显示,南京、重庆、武汉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并称为‘长江流域三大火炉’,后来在流传中,人们就淡化了“长江流域”,南京似乎成为了全国最热的城市。实际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有气象学家通过“横向对比”,在长江流域,南昌、长沙等城市的夏季高温日数就均超过“三大火炉”,而这三个城市知名度比较高,才使这一说法广为流传。
从全国范围来看,夏季高温的最中心并不在南京,而是在浙江、福建、江西和上海等地,他们的最高温度都要比南京来得高。以往的长三角高温中心,正在由南京逐渐转向上海、浙江两地,甚至苏南地区也被卷了进去。江苏省气象台老专家周曾奎研究员比较了2009年处同一纬度上,同受副高控制的南京、上海和杭州三市的高温情况:2009年夏天,南京高于35℃的天数的有15天,最高温度极值为37.0℃;而上海高温日有20天,其中最高温度极值达到40℃;杭州高温天数高达35天,高温极值39.7℃。
根据气象定义,如果夏季月平均气温超过29℃,高温日达到20天,最高气温超过38℃就可称为“酷暑年”。自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南京共出现了8个酷暑年,多集中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之后只有两个酷暑年,为1978年和1994年。2003年,南京的高温突破近20年的纪录,达到了少见的40℃。是南京历史上最热的年份之一。但是南京夏天的极值高温又偏低,除了07年南京的高温上过38.2℃外,南京都没有超过38℃。
2010年6月以来,长沙已出现3次高温热浪天气,长沙城区最高气温连续一个星期达到40.3℃,再创入夏以来的新高。火辣辣的太阳灼烤着大地,市民纷纷躲在室内,不愿出门。
湖南省气候中心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湖南不但夏季时间长,暑热时间也长。平均气温≥28℃的暑热期,大部分地区一般自6月底或7月初开始,至7月底或8月上中旬结束,个别年份延至9月初,暑热期可达1.5个月~2个月。湘中的长沙一带最热,日平均气温≥30℃的酷热天,长沙每年平均有28天。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长沙有26天。是当之无愧的炉魁。最热十大城市前列。
❷ 中国有哪四大火城
中国四大火炉,指的是中国四大高温城市。火炉是对超高温城市的一个称呼,以往中国四大火炉城市有武汉、南昌、南京和重庆。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的变化,火炉城市有了新的排名,新“四大火炉”分别是重庆、福州、杭州、南昌。
“火炉”这个说法最早反映的是公众的直观感受,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21世纪后,火炉城市开始以炎热指数、高温日数、连续高温日数、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等作为入选的考虑因素。
2017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榜单,通过综合分析中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气象资料,首次向公众权威公布中国夏季炎热城市情况,综合分析的结果是,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分别为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其中,排在前列的重庆、福州、杭州、南昌四个城市被不少网民冠名为“新四大火炉”。
气象学上将日最高温≥35℃定义为“高温日”,在2018年省会级以上的大城市中,今年的高温日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有重庆、西安、杭州、南昌、武汉、郑州、长沙、天津、合肥和济南。排名居首的重庆,今年的累计高温日数已达到31天……
7月中旬以来我国高温超长待机,超20省(市、区)酷热难耐,多地气温突破当地历史极值。大城市中,重庆、长沙、武汉表现最为“突出”,一个月中近2/3时间被高温笼罩,武汉、杭州、合肥、南昌紧随其后,高温日数均超半月,西安则在北方城市中“拔得头筹”。
(2)武汉摘掉了火炉的帽子扩展阅读:
武汉曾经是中国闻名的“四大火炉”之一,但中国气象局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武汉已摘掉了这顶戴了很久的“热帽子”,如今在省会城市、直辖市“炎热排行榜”上,退至第六名。实际上,并非武汉不热了,而是变热的速度比不少城市慢,其中有大气候变化的因素,城市的绿化、科学规划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湖北省气象局研究员陈正洪说,全球都在变暖,但变暖的幅度有区域特点,这与大气运动的规律发生了变化有关。近几十年来,华东的福建、浙江等地,明显变得更炎热,因此,福州、杭州从“火炉”之外,跃升至炎热排行榜的第二、第三位,超过武汉。
华北的石家庄、北京、西安等城市,近年增温幅度都高于武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夏季惯常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逞威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如今喜欢“跳”到北方,使北方增温较快。
❸ 武汉什么时候开始降温
这你就得问天了,下不下雨天说了算
❹ 为什么网上说南京可以摘掉火炉的帽子了
南京天气已经不象过去那么热了,不过相对其他的城市还是比较热,但是已经比过去好多了,没有上海风大,但是温度冷起来绝对比上海冷,热起来只是没有什么大风而已,上海风大一些吧,感觉南京气候比上海还凉快了,如果上海不靠海估计麻烦了,成人间烤箱了
❺ 四大火炉是哪四个城市有没有南昌我暑期同时在南昌和重庆呆过,南昌比重庆还闷热吧!
1、首先,“四大火炉”一直以来都是民间说法,尚未有非常正式的官方温度数据作为佐证。
2、最传统的说法:长江流域的南昌、重庆、武汉、南京四大夏季气候炎热的大城市被传称为“四大火炉”。
3、最新进展:近年来,南方城市普遍高温,因此,单纯的说某四个城市为“四大火炉”有失偏颇,福州,杭州甚至济南都出现了严重的高温天气。
4、最后,火炉本不是什么好事,争来无益。今年摘掉“火炉”帽子的南京最有感触。最近在火炉里烤的南昌、长沙的人们谁都不希望火炉来到自己身边的。
❻ 武汉为什么称为火炉
武汉称为火炉是因为武汉江河湖泊众多,水汽大量蒸发,团团热气将整个城市罩住,一方面减慢了地面热量向空中辐射的速度,另一方面使人体表面不易散热,宛如桑拿,汗出如浆,闷热难耐。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空前规模的燃烧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汽车的降价、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们购车代步;加上空调的普及,这些都在向大气排放大量热气。
城市里的人口、高楼、道路密集,混凝土、柏油路使太阳辐射升温快,散热慢,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城市的温度在逐步升高,越来越多的“火炉”城市涌现出来,这也是人类无节制活动加剧地球环境急剧变化升温的现实例证。
(6)武汉摘掉了火炉的帽子扩展阅读
“火炉”武汉不再那么热:
武汉,有近40%的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达10多平方米,城市植被犹如一台台巨大的绿色空调,在不断为城市降温。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武汉告别“火炉”背后因素众多,但城市植被的增加功不可没。绿植通过蒸腾作用与光合作用,大量吸收空气热量与二氧化碳。
绿色空间直接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基本承载力。武汉市陆续制定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武汉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系列地方性条例和规章,用制度铁腕来守住绿线这条城市生态底线。
❼ 武汉为什么是火炉
我国的"三大火炉"在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和南京三个著名的城市.这里一天到晚都非常的热,就是最低的气温也很高很热,大部分日子最低气温都在28度左右.根据气象台研究,一天中最高气温≥35度称为"炎热日",而且三城市每年炎热日数有15~35天之多,并经常出现≥37度的"酷热日",当中重庆的酷热日是最多的,有史以来,三个城市最高气温大都在40度以上,因此,有"三大火炉"之称.这三个地方为什么这么热呢? 第一,在每年七八月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一过,高压气温控制这里,使气流下层运动形成伏旱天气难生成云雨,地表面温度很高.据测定,酷热日时,地面的最高温度可达65度~70度。 第二,三大著名城市地处长江流域的河谷地区.海拔低,地面温度和热量不易散失,是热量大部分保存下来,另外,空气由地势的高处向谷地内流动,不但不能形成云雨,温度越来越高,同时,长江沿岸稻田纵横,河网密布,空气中氧气含量很多,湿度很大,高温高湿的气候使人体汗液很难蒸发,使人感到非常的闷热。第三,因为这里夏天缺少凉风调和.气流以下沉为主,大气非常稳定,连一丝风都没有,加快了这里炎热的气氛。而福建、广东、广西靠近海边,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所以所以相对比较凉爽一点,但会经常遭台风的袭击
❽ 武汉还是三大火炉之一吗
是。
三大火炉,指我国三个最热的区域,即:重庆、武汉、南京。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片夏季高温区,如南京、武汉和重庆,一年中日最高气温超过35℃的日子达20天以上,而且出现过40℃以上的高温天气,所以人们也称这三个城市为“三大火炉”。 “三大火炉”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的确没有科学的定义,“气象学家需要从具体温度中找依据。”叶殿秀认为摘帽要依据气象数据。 天气是很难预测的,高温地区也在随时发生变化,比如今年的杭州就较往年的温度高,且持续时间长,但人们并不把它冠以“火炉”的称谓。就是因为要界定所谓的“火炉”,至少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短时间相对低的温度并不能说明什么。 气候中心主任李维京认为今年全国高温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另一个是现在西太平洋高压带的影响,而且这种情况短时间内很难逆转。 “老火炉”摘帽既然需要长时间的统计数字,那么“新火炉”何时上岗?北京、上海、石家庄、西安、济南、郑州,似有躲不开“火炉”帽之意。
❾ 武汉为什么退出了四大火炉现在的四大火炉是哪几个
武汉没有退出四大火炉啊,济南,北京,重庆,武汉,四大火炉,武汉第三,今年又是66年以来最热的
❿ 南京冬天气候成因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受东南季风强弱、台风影响 南京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特点。南京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每年初夏,受锋面雨带影响,南京进入梅雨季节。梅雨过后,天气晴燥,常会形成伏旱。 1999年。南京气候特点:冬季雨雪少;夏季多雨,有雨涝,长江出现了大洪水;中秋阴雨连绵,暮秋以后干旱少雨。气温冬、春、秋季偏高,盛夏偏低,高温日数少,凉夏明显。11-12月多浓雾天气,年内无明显影响台风,日照时数比常年少。 降水:年降水量比常年多2成。年雨量比较集中,12个月中有9个月(1、2、3、4、5、7、9、11、12月)少于常年同期,有3个月(6、8、10月)雨量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多,造成旱涝不均。1、2、7、12月比常年同期少4成以上,尤其12月几乎滴雨末落,出现了严重干旱;而6、8、10月均比常年同期多1-2倍,且3个月都有长连阴雨天气出现,特别是8月份连阴雨长达28天之久,由于阴雨寡照给秋熟作物造成了不利影响,10月的连阴雨天数也有半月之久,对秋收秋种极为不利。本年度人梅比常年早12天,梅期比常年长22天,出梅比常年迟10天,梅雨期内暴雨频繁,长江下关水位高达历史第三位,本市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汛情。 气温:年平均气温比常年高半度多,年内气温高低变化幅度较大。1、2、9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高2-3度,冬季是一个典型的暖冬年,9月出现了"秋老虎"。年最高气温35.8度出现在9月10日,9月中旬平均气温高达35度,为1905年有资料以来第4位;6、7、8月平均气温比常年低1-2度,夏季高温日数仅有一天,是一个典型凉夏年。春、秋季均出现了较强寒潮天气门月8-9日全市普降大雪,气温骤降,农作物大面积遭受冻害;10月24-27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过程降温达到13度多;12月19-23日遭受强冷空气袭击,最低气温降至-6.9度,冷空气来势凶猛,降温强度之强,为近10年同期所未见。 日照:年日照时数比常年少342小时,其中3、6、8、10月由于出现了长连阴雨天气相照比常年同期少达35小时以上,日照时间比常年同期多15小时以上。 年度最佳气节为秋季(9-11月)。 绝对最高温度 43度 绝对最低温度 -14度 年平均温度 15.7度 最热月平均温度 28.1度 最冷月平均温度 -2.1度 年平均降雨量 1021.3mm 最大平均湿度 81% 最大风速 19.8m/s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0.09m 夏季主导风向 东南、东风 冬季主导风向 东北、东风 地震烈度 7度 无霜期 23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