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帽子的秘密的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我的哥哥可不是个普通的人,他是一个三年级生。他一连考了那么些个满分,妈妈送他一顶帽子当奖品!这顶帽子的颜色可真蓝,漆黑的帽檐亮闪闪,别说把它戴在头上,就是看看心里也喜欢。
可是这顶帽子有点奇怪,它的帽檐老是掉下来;妈妈把它缝了又缝,不知道为什么它总是坏。妈妈叫我跟哥哥一块儿,看看帽檐怎么会掉下来,可是哥哥只要一见我,马上就把我赶开。
今天我偷偷地到了他的学校,这事儿一下子就弄明白,他们七八个三年级生,一出校门就把帽檐扯下来。他们在空地上来回地跑又喊"靠岸"又喊"抛锚",哥哥拿着个望远镜--木头的,四面八方到处瞧。
我还没决定躲不躲,望远镜已经瞄准了我,忽然背后一声喊,我叫人抓住怎么也挣不脱。两个水兵向哥哥敬礼,报告抓到了什么"奸细",哥哥看也不看我一眼,就下命令把我枪毙。我生气地说:"我不是什么奸细,我是你的弟弟!"
可是哥哥皱着眉说:"是奸细就不是弟弟!"这么欺负人还能行?我就又踢又打吵个不停,两个水兵只好安慰我,说枪毙是假的一点不疼。我说:"反正我不能叫你们枪毙,不管它疼还是不疼;我长大了要当解放军,随便说我是奸细就不成!"
《帽子的秘密》讲的是妈妈给考试总拿五分的哥哥买了一顶帽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帽檐老是往下掉,妈妈把它缝了又缝,后来派弟弟去看个究竟,弟弟回来只是说自己要当个解放军,聪明的妈妈什么也没说,还托弟弟给哥哥捎个话,真正的海员是要坚强勇敢的,能不能不看帽子看行动。
写作介绍
柯岩的儿童诗是一座诗的百花园,它像孩子们的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多彩,既有故事诗、叙事诗、抒情诗,也有寓言诗、风景诗、游戏诗。她在日常生活里发掘的诗意,经过认真的艺术构思,然后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进行创造。
因此,她的笔被高洪波称为童话里的金钥匙,能打开神奇的大门。“这是一扇被生活的落叶和岁月的泥土掩埋的,每个人都穿行过的门。这是一扇通向那童年的梦幻、天真的憧憬和令人激动的绿色的回忆之门。
沿着诗人的笔所启开的通道,我们的记忆复活了,梦幻重现了,憧憬再生了,一颗为生活的重茧包裹的心脏,像呼吸到了黎明时森林中清新的空气,竟然变得活泼而新鲜;思想像乘上飞速旋转的木马一样,产生了令人愉快的晕眩;然后,你会振作精神,大步走向属于你的生活和未来。”
❷ 急!!!世界侦探小说的概况
侦探小说
侦探小说是通俗文学中最受欢迎的体裁之一,据统计侦探小说在欧美的图书销售量占到图书总数的15%到25%。柯南•道尔塑造的福尔摩斯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虚构人物,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销售总量到达了20亿册(《2000版吉尼斯世界记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而侦探小说从19世纪末引入中国以来,也是长盛不衰。80年代以后,翻译侦探小说大量出版,总数可能在1500部到2000部(甚至更多)。本土侦探小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解放前程小青、孙了红等人的侦探小说直到现在仍有再版,当代侦探小说的创作每年也有百部之多。以下,我摘抄了两个关于侦探小说的解释供大家参考(侦探小说一次在欧美一般称“Mystery Story [Novel]”或“Detective Story”,日本一般称“推理小说”)。
侦探推理小说是西方通俗文学的一体体裁,与哥特式小说、犯罪小说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间谍小说、警察小说、悬疑小说同属惊险神秘小说的范畴。侦探小说主要写具有惊人推理、判断智力的人物,根据一系列的线索,解破犯罪(多是凶杀)的疑案。它的结构、情节、人物、甚至环境都有—定的格局和程式,因此它也是—种程式文学。由于传统侦探小说中的破案大多采取推理方式,所以也有人称它为推理小说。
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日益发展,政教分离,警察体制逐步建立,这是侦探小说产生的社会基础。
侦探小说从19世纪中期开始发展。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被认为是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他在《莫格街谋杀案》(1841)、《马里•罗盖特的秘密》(1842)和《被窃的信件》(1844)这3篇著名的侦探小说里,塑造了第一个业余侦探杜宾的形象。杜宾通过观察和推理破案,成了后来侦探小说中侦探形象的模型。爱伦•坡共写了7篇侦探小说,虽然只是他的著作的一小部分,但却首创了侦探小说的模式,对侦深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虽然爱伦•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在美国,直到几十年后安娜•凯瑟琳•格林(1846~1935)发表《利文沃兹案》(1878)出后,侦探小说才开始流行。《利文沃兹案》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妇女写的侦探小说。
欧洲的情况大不相同。法国人很快意识到侦探小说有可能广泛流行。1863年,埃米尔•加博里奥(1835~1873)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侦探小说《血案》,塑造了警察侦探勒考克先生的形象。勒考克是一个小人物,一个改邪归正的罪犯。故事虽然耸入听闻,但对警察和法国法律制度的描写却颇为真实。加博里奥的作品在法国国内外都非常流行,他对侦探小说在法国的发展和流行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他之后,相继出现了不少侦探小说作家。
在英国,侦探小说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威尔基•科林斯(1824~1889)继《白衣女人》(1859~1860)成功之后,1868年发表了《月亮宝石》,以其曲折动人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描写,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长篇侦探小说。科林斯的朋友查尔斯•狄更斯也涉足这一领域,他的未完成的《艾德温•德鲁德之谜》就是—部侦探小说。广泛流行历久不衰、具有世界影响的侦探小说当属英国柯南.道尔(A.Conan Doyle)(1859~1930)的福尔摩斯探案。柯南.道尔在《血字的研究》(1887)里,第一次塑造了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这个颖悟无比的业余侦探形象。此后,他在《四签名》(1889)、《巴斯克维尔的猎犬》(1902)、《恐怖谷》(1915)和许多短篇小说里,全部以福尔摩斯为主角,以华生作陪衬,解决了各种疑难的罪案。福尔摩斯成了一个比他的作者更著名的世界性文学人物。
福尔摩斯探案故事的成功,使侦探小说如雨后春笋,迅速在西方兴起。早期的主要作家有:英国理查德•奥斯丁•弗里曼(1862~1943),他塑造了第一个使用法医学的侦探约翰•桑代克医生,并且首创了“逆侦探小说”,即首先说明罪犯的身份,然后倒叙破案的情况;奥克兹男爵夫人(1805~1947),在《角落里的老人》一书里,首先写出了坐在安乐椅里靠推理破案的“安乐椅”侦探;阿•爱•伍•梅森(1865~1948),塑造了侦探汉诺德先生;吉尔伯特•凯恩•切斯特顿(1874~1936),塑造了教士侦探布朗神父,埃德蒙•克•本特利(1875~1956),塑造了侦探菲利普•特伦特;厄内斯特•布拉默(1869~1942),塑造了瞎子侦探马克斯•卡拉多斯。在美国,卡罗林•韦尔斯(1869~1942)塑造了侦探弗莱明•斯通;梅尔维尔•戴维森•波斯特(1871~1930)塑造了阿布纳大叔。但是,这一时期英国的厄内斯特•威廉•霍纳恩(1866~1941)所写的拉斐尔斯故事,法国的莫里斯•勒布朗(1864~1941)所写的侠盗阿森•吕班故事,最受读者的欢迎。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段时期,称之为西方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仅英美两国,就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侦探小说。阅读侦探故事已不仅仅是有闲阶级的一种消遣,下层阶级的人也竞相阅读。这时,早期这类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气息逐渐消失,谋杀案成了每一部小说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在这些作品中被谋杀者大部分只是一个符号,人们关心的不再是是非、善恶的斗争,而是怎样把疑案侦破。“黄金时代”的大多数作家只是把他们的创作当作娱乐读者的猜谜游戏,或者说是读者和作家(通过他虚构的侦探)的一种智力竞赛。由于读者和侦探具有同样的案情线索和破案机会,所以这类小说也是一场公平的智力竞赛。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是消闲解闷的迷宫游戏,既没探索社会问题,也没有反映社会现实。
美国黄金时代的发起者是S.S.范•戴恩,他的真名是威•亨•赖持(1888~1939)。他在《本森谋杀案》(1926)和《加那利谋杀案》(1927)等一系列小说里,塑造了博学多识的侦探菲洛•万斯的形象,赢得了读者的欢迎。赖特之后是艾勒里•奎恩,奎恩既是作者的名字,也作侦探的名字,实际是弗雷德里克•丹奈(1905~ )和曼弗里德•李(1905~1971)合用的笔名。奎恩的作品一开始就把各种线索摆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同侦探一起破案。奎恩最好的作品是早期的《荷兰鞋之谜》(1931)、《希腊棺材之谜》(1932)、《埃及十字架之谜》(1932)和《中国桔子之谜》(1934)。奎恩创办的《神秘故事杂志》对推动短篇侦探小说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一时期,雷克斯•斯托持(1886~ )所塑造的“安乐椅”侦探尼罗•沃尔夫也相当著名。
与此同时,英国出现了一大批侦探小说作家。最有名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1891~1976),她是“黄金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善于利用扑朔迷离的布局、充满疑窦的人物,创造许多假象,最后提出令人惊奇的结局。她一生写了近70部侦探小说,塑造了波伊洛和麦波尔小姐两个侦探的形象。她的许多小说如《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惨案》等都拍成了电影。英国其他著名侦探小说作家包括:弗里曼•威尔斯•克罗夫茨(1879~1957),塑造了侦探弗伦奇;H.C.贝利(1929~ ),塑造了侦探雷金纳德•福岑;安东尼•伯克利,塑造了侦探罗杰•谢林汉姆;美国出生的约输•狄克森•卡尔("密室之王")(1906~ ),塑造了侦探费尔和亨利•梅里维尔;多萝西•塞耶斯(1893~1957),塑造了侦探皮特、维姆两勋爵。
20世纪20年代末期,美国出现了一种“反传统侦探小说”的侦探小说,称之为“硬汉派”侦探小说。这类小说描写艰苦的环境和打斗场面,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刻画上,与传统的侦探作品都有很大的不同。这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第—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对美国打击很深,工人失业,生活贫困,官吏贪污腐化,社会动荡不安。一些优秀的侦探小说作家力图反映这种社会现实,提高侦探小说的文学水平。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是“硬汉派”侦探小说的创始人达希尔•哈梅特(1894~1961)和雷蒙德•钱德勘(1888~1958)。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不再是为情节需要而安排的符号,侦探本人也不是万能的英雄,他们有自己的弱点,也常常落入尴尬的处境。哈梅待小说中的侦探就是英雄加盗匪的角色,钱德勒笔下的私人侦探菲利普•马洛尽管人品正直,但仍然是不断动枪打斗的亡命徒。他们笔下的警察常常不再是法律的维护者,警察常与黑社会的组织互相勾结,而有些黑社会组织又常常得到有权势的政客的支持。作品中其他人物也往往各有自己的性格,—般都刻面得有血有肉,给人以其实感。哈梅特和钱德勒善于使用洗练、粗俗的生动对话,反映人物的性格,推动故事的发展,增强故事的可信性。哈梅特的《血腥的收获》(1929)、《玻璃钥匙》、《瘦人》(1932),钱德勒的《大睡》(1939)、《别了,亲爱的》(1940)、《小妹妹》(1949)等,不仅是早期“硬汉派”侦探小说的代表作,而且在文学界也赢得了—定的声誉。“硬汉派”侦探小说的优点并未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英一些追求商业价值的侦探小说家,甚至把“硬汉派”小说推到了色惰文学的边缘。红极一时的米凯•斯皮兰(1918~ ),在以《我和陪审团》(1947)开始的一系列以麦克•哈默作主人公的侦探小说里,集中描写性和暴力,充满色情和血腥殴打的场面,直到70年代还能感到其影响。
有少数侦探小说家努力探索人类问题和社会现实。用德语写作的端士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法官和他的刽子手》、《抛锚》和《诺言》,寻求犯罪的根源,主张伸张正义,具有比较明显的现实主义色彩。用法语写作的比利时作家乔治•西默农的侦探小说写对人的探索,重点研究罪犯的心理活动。他关心的不是谁犯罪,而是为什么犯罪。他注重感情的逻辑,着意阐明复杂的犯罪动机。他的作品有《黄狗》、《神经战》、《奥古斯特之死》、《梅格雷和不情愿的证人》等。
1940年以后的著名侦探小说家还有:美国的厄尔•斯坦利•加德纳(1889~1970),塑造了既是律师又是侦探的佩利•梅森;弗朗西斯•洛克里奇和理查德•浴克里奇夫妇,写关于诺思先生夫妇的侦探故事;玛丽•J•拉蒂斯和玛莎•亨尼萨特,笔名艾玛•拉森,创造了华尔街银行家侦探约翰•普特纳姆•撤彻尔;英国的伊丽莎白•麦金托什(1896~1952),笔名约瑟芬•蒂伊,塑造了侦探格兰特;罗伯特•布鲁斯•蒙哥马利,笔名埃德蒙•克里斯平,塑造了侦探蔗瓦斯•芬。
传统侦探小说的模式由四部分构成:1.神秘的环境;2.严密的情节,包括:①介绍侦探,②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 ③调查,④宣布案件侦破,⑤解释破案,⑥结局;3.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4.特定的故事背景。这四部分的次序可以根据需要排列组合,但它们是传统侦探小说的结构基础。
侦探小说目的在西方仍然十分流行,在美国差不多占每年图书销售量的四分之一,绝大部分都是供读者娱乐消遣的作品。(王逢振)
摘自:《中国大网络全书•外国文学》,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82.
--------------------------------------------------------------------------------
侦探小说(detective story) 通俗文学体裁,描写刑事案件(通常为凶杀案)的调查和破案过程。侦探小说的传统要素为:①似乎毫无破绽的刑事案件;②旁证所指的遭误控的嫌疑犯;③愚笨警察的拙劣工作;④侦探更敏锐的观察力和更强的思维能力;⑤令人惊奇和意想不到的结局,侦探告诉人们他如何查明谁是罪犯。侦探小说常用的一条原则是,表面上看来令人信服的证据,其实是毫不相干的。同时,通常的套数是:那些可推倒出问题的符合逻辑的答案的线索,在侦探得到它们并通过对这些线索的符合逻辑的解释而推断出问题的答案的同时,也清楚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一篇侦探小说是E.A.坡的《莫格街谋杀案》,出版于1841年4月。侦探这门职业仅在之前几十年才出现。人们普遍认为作者是受维多克的《回忆录》(1828-1829)的影响,后者于1817年在巴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侦探所。小说中的法国侦探杜宾还出现在另外两篇小说中:《玛丽•罗热的秘密》(1845)和《被窃的信》(1845)。侦探小说的篇幅也很快从短篇小说扩充到长篇小说。
法国作家E.加博里奥的《勒鲁日案件》(1866)是一部极其成功的小说,有几部续集。W.柯林斯的《月亮宝石》(1868)至今仍为英国最佳长篇小说之一。A.K.格林因发表《利文沃兹案件》成为美国最早的侦探小说家之一。澳大利亚作家F.休姆所著《双座马车的秘密》(1886)曾是一本极其畅想的书。
在所有虚构的侦探中,以福尔摩斯最为著名。他与忠实而有些迟钝的朋友华生医生首次出现在柯南•道尔的小说《血字的研究》(1887)中,尔后由继续出现在20世纪的这一类故事集中,如《回忆录》(1894)和较长的《巴斯克维尔的猎犬》(1902)。福尔摩斯的侦探风格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以至柯南•道尔的逝世并没有结束福尔摩斯的侦探生涯,一些作家常常根据原作提及的情节加以发挥,试图继承福尔摩斯的传统。
20世纪初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侦探小说,其中包括M.R.莱因哈特的《环形楼梯》(1908)、G.K.切斯特顿的《布朗神父的清白》(1911)及其他布朗神父的侦探小说。1920年,许多小说中侦探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如F.W.克劳夫茨的《桶子》(1920)中的检察官弗伦奇;A.克里斯蒂的《斯泰尔斯神秘案件》(1920)中的波洛和《教区牧师住宅凶杀案》(1930)中的马普尔小姐;D.L.塞耶斯的《谁的尸体》(1923)中的温西勋爵;S.S.范•达因的《本森凶杀案》(1923)中的万斯;以及F.丹奈和M.B.李合著的《罗马帽子的秘密》(1929)中的奎因。
在某种意义上,20世纪30年代是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上面提及的侦探继续出现咱新的小说里。这一时期D.哈米特的作品也很流行,他根据自己当私人侦探的经历撰写短篇和长篇小说。其中著名的有描写萨姆•斯佩德德《马耳他的猎鹰》(1930)。在哈米特的作品中,侦探的性格描写变得与早期侦探小说中的推理一样重要。《瘦汉》(1932)风格较为传统,塑造了尼克和查尔斯,增添了一对机智的夫妇的令人刺激的侦探故事。继哈米特之后有R.钱德勒和R.麦克唐纳,他们也侧重描写粗暴但富有人情味的侦探的性格。他们小说中的主角分别是马罗和阿契尔。20世纪40年代末,M.斯皮兰保留了哈米特等人那种硬汉派侦探小说的写法,但在作品中着重描写性和虐待狂,继《我和陪审团》(1947)之后,这已成为公式,为他带来惊人的收益。
20世纪30年代末,由于采用大量发行平装书,侦探小说家变成巨富,他们之中,在美国有E.S.加德纳,他小说中的律师梅森在法庭上破案;R.斯托特,塑造了身材肥胖、喜爱兰花的侦探沃尔夫及其文雅的助手古德温;F.洛克里奇和R.洛克里奇,他们描绘了另一对聪明的诺思夫妇。在法国,有G.西默农,他以连珠炮般的速度写出一部又一部小说,使其小说中的主角检察官迈格雷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最著名的侦探之一。其他继承福尔摩斯的传统或独辟蹊径的作家包括N.布莱克(诗人戴-刘易斯的笔名)、M.英尼斯、D.N.马什、J.泰伊,以及C.迪克森(即J.D.卡尔)。
美国神秘故事作家协会是一个旨在提高神秘故事包括侦探小说水准的专业团体,成立于1945年。它通过一年一度的授予优秀作品以埃德加•爱伦•坡奖发挥了重大影响。自冷战出现以后,人们对间谍和国际阴谋的兴趣增加,悬念小说对侦探小说的流行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但坡和柯南•道尔的继承者们仍拥有广大读者。
论述侦探小说的重要著作有H.海格拉夫的《杀人取乐》(1941;增订本1968)以及J.巴曾与W.H.泰勒合著的《犯罪目录》(1971)。
摘自:《不列颠网络全书•国际中文版》(基于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1998年15版),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9。
日本侦探小说家大全
森村诚一 擅长从罪犯的角度描写事件,并且对心理描写刻画入微的侦探小说家代表
作品 《人性的证明》拍摄的电影(中文名《人证》)在国内曾轰动一时!
横沟正史 可以说是日本现代侦探小说的奠基人,是日本现代推理小说的开山鼻祖横沟正史笔下一系列的解谜推理小说,提升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推理小说水准,更缩短与欧美原有的差距,奠定了战后日本推理小说后来居上,雄霸全球的盛况。
松本清张 可以说松本的小说更加倾向于犯罪的成因,擅长描写商战类题材的推理小说日本文坛一代宗师,杰出的推理小说大师。他的创作打破了早年日本侦探小说界本格派和变格派的固定模式,摆脱了以往创作中的社会派推理小说,他的作品极多,主要有《日本的黑雾》《点与线》《隔墙有眼》《砂器》《女人阶梯》《女人的代价》等,《砂器》等作品还被拍摄为同名电影.
江户川乱步 这位仁兄比正史还要早几年,所以是推理小说之父,而正史则是现代推理的奠基者日本文坛上被誉为“侦探推理小说之父”的江户川乱步,是日本最负盛名的侦探小说家。他的作品,情节扑朔迷离,悬念强烈,既充满妖异、诡谲的气氛,又有着合情合理的推理判断,既以荒诞、幻想的浪漫为创作主调,又能深刻地把握人物的心理,推理严谨,无可挑剔!其笔下的侦探小五郎更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
山村美纱 说道女性推理小说,当真是舍山村美纱其谁.其故事通常对风土人情着磨甚多,情节也很是离奇古怪山村美纱的作品大都以京都为舞台,颇具地方色彩,情节曲折、离奇。每部小说都有新意结局却合情合理。她被誉为“推理小说女王”。
夏树静子 与上位女性相比,这位有点收敛了,其风格很细腻,读来很是感人她的文
风细腻深沉,以《蒸发》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西村寿行 文章内容大大超越了森村的小说,比较变态.但是反映社会现实比较深刻
❸ 2016年特岗柯语文考哪些内容
I.考试性质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II.考试目标与能力要求一、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的目标1.考查考生对于小学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情况。2.考查考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与小学语文教学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情况。3.考查考生对于小学语文课程知识与教学技能了解与应用情况。二、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的能力要求1.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1~6年级)规定的知识范围内,比较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2.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教学的内容在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现代汉语课程、古代文学课程、现当代文学课程及外国文学课程的要求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内,测试考生发必要的汉语基础知识与文学基础知识。3.“课程与教学”内容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阐明的理论知识及“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基本知识的范围内。4.上述三方面知识内容共有六种能力要求,即识记、理解、分析、鉴赏、应用和创新,并表现为六个层级。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C.分析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D.鉴赏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E.应用指对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为基础,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应用(写作)和教学技能的应用(案例分析与教学设计)。F.创新指探讨疑难问题,具有独到之见;摸索教学方法,能够另辟蹊径。这是对各种知识、技能加以融会贯通而形成的高级能力。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都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III.考试内容一、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一)汉语拼音1.3500常用汉字的准确标注拼音(能力层级:A)(二)汉字2.3500个常用汉字笔顺笔画的正确书写(能力层级:E)3.词句中错别字的辨别和改正(能力层级:B,E)(三)词语4.常用词语(意义、感情色彩等)的准确理解(能力层级:B)5.常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等)的正确运用(能力层级:E)(四)句子6.句子形式根据表达需要的变换(能力层级:E)7.修饰句子常用方法的准确掌握和运用(能力层级:B,E)(常用方法指: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8.常见类型病句的病因查找并正确修改(能力层级:B,E)(常见类型的病句指: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序不对;形容不当;重复罗嗦;前后矛盾;不合逻辑。)9.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能力层级:E)(标点符号指: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书名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五)阅读10.指定课文的背诵(参考篇目见附录Ⅰ。能力层级:A)11.课文段落和层次的划分(能力层级:B)12.段落大意和文章中心的概括(能力层级:B)13.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层级:B)14.作者思想观点的分析评价(能力层级:C)二、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一)中外文学史1.古今中外文学(特别是儿童文学)史上标志性作家、作品的正确掌握(需要掌握的作家、作品见附录Ⅰ和Ⅱ,下同。能力层级:A,B)2.古今中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层级:B,C)(重要母题或主题、主要人物、写作手法、艺术特色以及社会影响或文学史地位的理解与分析等)3.古今中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片段)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层级:C,D)(主要指作品的微观分析,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角色和情节的安排,背景的设置,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儿童品味的赏析,作品的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二)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能力层级:A,B)(现代汉语基本概念主要是指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变调、造字法、语素、义项、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词类、短语、句类、辞格等)2.现代汉语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B,C)(现代汉语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的性质,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音节的拼写规则,文字的性质和作用,汉字的起源、特点和作用,汉字规范的要求,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成语的特征、来源、构造和运用,词汇的发展变化途径,辞格的综合运用等)(三)儿童文学1.儿童文学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能力层级:A,B)(儿童文学基本概念主要是指儿童文学、文学母题、童话、寓言、儿歌、儿童小说、儿童科学文艺、儿童戏剧文学、儿童影视、儿童文学批评等)2.儿童文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B,C)(儿童文学基本原理包括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儿童文学的三大基本母题,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童话的发展与艺术特征,寓言的发展与艺术特征,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的异同,儿童科学文艺的发展与艺术特征,图画文学的作用和艺术特征,儿童戏剧、影视的舞台呈现点及其基本类型,儿童欣赏方式的特殊性,儿童文学批评的性质、意义与标准,中外儿童文学的特点等)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识记A,理解B)1.小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⑴语文课程性质、理念的掌握⑵小学语文课程设计的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语文课程的必修、选修模块设计)⑶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掌握(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小学各学段语文课程目标)⑷语文校本课程概念的掌握2.语文教学基础知识⑴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掌握(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常规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功能;朗读、背诵、听写、默写等常见语文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功能)⑵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种类、特点与功能的掌握(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二)语文教学基本能力(分析C,应用E,创新F)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运作能力能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文本、教学任务进行书面设计,或者对有关教学案例进行评析。⑴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规范地加以表述⑵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重难点的选择⑶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恰当选用⑷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设计课堂导入语;设计课堂结束语;设计板书;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提问;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设计课堂作业)2.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与评价能力⑴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⑵小学语文学习能力的评价⑶小学语文测试的设计与评价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二、试题类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鉴赏题、案例分析题、技能应用题等。三、试卷内容与赋分1.小学语文教学内容30分2.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30分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40分Ⅴ.例卷附录:Ⅰ.小学古诗词背诵参考篇目(24首)长歌行(百川东到海)汉乐府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早发白帝城李白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忆江南白居易回乡偶书贺知章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杜牧凉州词王之焕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枫桥夜泊张继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商山早行温庭筠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贾岛乌衣巷刘禹锡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梅花(墙角数枝梅)王安石菩萨蛮书江西遣口壁辛弃疾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夏日绝句李清照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于谦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Ⅱ.需要掌握的作家、作品(一)古代文学作家、作品《诗经》(《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孔子《论语》孟子《孟子》司马迁《陈涉世家》陶渊明《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孟浩然《过故人庄》《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王维《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杜甫《望岳》《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江南逢李龟年》韩愈《马说》《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刘禹锡《陋室铭》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卖炭翁》柳宗元《捕蛇者说》《黔之驴》《江雪》杜牧《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范仲淹《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欧阳修《醉翁亭记》王安石《元日》《泊船瓜州》《登飞来峰》《伤仲永》苏轼《题西林壁》《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李清照《如梦令》《武陵春》《声声慢》陆游《书愤》《示儿》《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卜算子·咏梅》辛弃疾《西江月》《破阵子》《清平乐·村居》文天祥《正气歌》《过零丁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施耐庵《水浒》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二)现代文学作家、作品鲁迅《药》《祝福》巴金《家》老舍《茶馆》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孙犁《荷花淀》沈从文《边城》《湘行散记》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戴望舒《雨巷》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林语堂《谈中西文化》梁实秋《雅舍》丰子恺《缘缘堂随笔》(三)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舒婷《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海子《海子的诗》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莫言《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苏童《米》《妻妾成群》阿城《棋王》韩少功《爸爸爸》铁凝《哦香雪》王安忆《长恨歌》贾平凹《腊月·正月》余秋雨《文化苦旅》(四)外国文学作家、作品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罗米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塞万提斯《堂吉柯德》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雨果《巴黎圣母院》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托尔斯泰《复活》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托弗》海明威《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艾略特《荒原》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细雪》泰戈尔《新月集》《飞鸟集》谭恩美《喜福会》(五)儿童文学作家、作品《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林格伦《长袜子皮皮》科洛迪《木偶奇遇记》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金斯利《水孩子》米尔恩《小熊维尼历险记》蒙格玛丽《红头发安妮》詹姆斯·巴里《彼得·潘》埃里希·凯斯特纳《会飞的教室》伊迪丝·内斯比特《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埃克多·马洛《苦儿流浪记》约翰娜·斯比丽《小海蒂》拉迪亚德·吉卜林《丛林之书》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弗兰克·鲍姆《绿野仙踪》休·洛夫廷《杜里特医生》伯内特《秘密花园》斯佩里《勇敢的心》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周作人《希腊神话故事》冰心《寄小读者》金江《乌鸦兄弟》洪汛涛《神笔马良》柯岩《帽子的秘密》金波《推开窗子看见你》林焕彰《妹妹的红雨鞋》董宏猷《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高洪波《我喜欢你,狐狸》沈石溪《狼王梦》周锐《拿苍蝇拍的红桃王子》秦文君《男生贾里》黄蓓佳《我要做好孩子》古今中外儿童歌谣
❹ 帽子的秘密读后感,求求大家了
帽子的秘密 读后感,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您有帮助
奋发向上,帽子的秘密 读后感
哥哥努力学习,
成绩越来越好,
一连考了好多个满分。
我呢!打那回起,
向哥哥学习,
天天锻炼身体勤学习,
长大概当解放军。
睡梦里,
哥哥当上了水兵,
我也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帽子的秘密 读后感
我们俩甭提多开心。名著读后感范文
在木民谷里,木民小吸吸在无意中发明了邪术师的帽子。他们不知道是魔帽,而且也不知道有魔气,能产生奇异的事变。后来,他们玩“躲猫猫”,一个小木民——木民矮子精被邪术师的帽子变成了一只怪物,还把一只蚁狮变成了一只刺猬。他们把蛋壳放进了帽子里,结果变成了小彩云。有一次,他们遇到了哈蒂法斯特纳人。因为小木民不听话,拿走了哈蒂斯特纳人的晴雨表。在雷雨交加的夜晚,哈蒂斯特纳人竟把斯尔克小妞的头发被烧了。早上起来,经过家人的慰藉,振作起来。他们还在海里找到不少好东西……
我们明确了一个道理:
只要好勤学,
打好基础,
就能报效祖国。极限 读后感 增长的极限读后感
天天锻炼身体勤学习,
妈妈见了好欢乐,
因为我们长大了。
又能孝敬她。帽子的秘密 读后感
能明确道理,
❺ 儿童叙事诗
《打弹珠》
红的、黄的、蓝的、紫的... ...
圆滚滚,滑溜溜,
聚在一起团团转,叮叮当当。
山不那么高,路也没太长,
墙角宽敞,别走——
先来打两盘。瞄准,扣球!
打弹珠的好朋友,携手浮游欢乐海洋。
玻璃球,晃悠悠,转动金色童年,编织透明的风帆。
叙事诗运用诗歌的语言,通过某一特定的生活场景,表现人物或事件的相互联系,创造优美的意境,真实地表现情感的文学样式。
叙事诗大多依靠情节或人物串缀展开诗序,但不一定要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情节结构允许较大的跳动,是带着浓郁的诗情去抒写人和事的。著名诗人郭小川曾经说过,“奇、美、情”三个要素,“都是好的叙事诗所需要的”,因为儿童喜欢读那些有人物和有情节的小叙事诗。
❻ 帽子的秘密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帽子的秘密》是柯岩的一部儿童诗作品,收录了一些儿童诗。其中帽子的秘密讲的是弟弟对哥哥帽子的好奇,进而引出俩人的欢乐的游戏。并从妈妈的话中知道:真正的海员坚强英勇,热爱祖国热爱劳动,能不能学习英雄,不看帽子要看行动!”
(6)帽子的秘密全文内容简单概扩展阅读:
写作介绍
柯岩的儿童诗是一座诗的百花园,它像孩子们的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多彩,既有故事诗、叙事诗、抒情诗,也有寓言诗、风景诗、游戏诗。她在日常生活里发掘的诗意,经过认真的艺术构思,然后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进行创造。
因此,她的笔被高洪波称为童话里的金钥匙,能打开神奇的大门。“这是一扇被生活的落叶和岁月的泥土掩埋的,每个人都穿行过的门。这是一扇通向那童年的梦幻、天真的憧憬和令人激动的绿色的回忆之门。
沿着诗人的笔所启开的通道,我们的记忆复活了,梦幻重现了,憧憬再生了,一颗为生活的重茧包裹的心脏,像呼吸到了黎明时森林中清新的空气,竟然变得活泼而新鲜;思想像乘上飞速旋转的木马一样,产生了令人愉快的晕眩;然后,你会振作精神,大步走向属于你的生活和未来。”
❼ 着眼学生发展的措施怎么写
(一)顺序性和阶段性
要求教育工作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同时,要求考虑各阶段教育的衔接。
(二)稳定性和可变性
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内容,方法等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要根据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文化特点,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方法,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
(三)不均衡性
教师要把握其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教育措施,使其获得最佳发展。
(四)个别差异性
深入了解每个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水平,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五)整体性
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❽ 帽子的秘密讲的是什么内容
《帽子的秘密》是柯岩的一部作品,正如柯岩所说:“写儿童诗,内容是:
我的哥哥可不是个普通的人,他是一个三年级生。
他一连考了那么些个满分,妈妈送他一顶帽子当奖品!
这顶帽子的颜色可真蓝,漆黑的帽檐亮闪闪,
别说把它戴在头上,就是看看心里也喜欢。
可是这顶帽子有点奇怪,它的帽檐老是掉下来;
妈妈把它缝了又缝,不知道为什么它总是坏。
妈妈叫我跟哥哥一块儿,看看帽檐怎么会掉下来,
可是哥哥只要一见我,马上就把我赶开。
(8)帽子的秘密全文内容简单概扩展阅读:
写作介绍
柯岩的儿童诗是一座诗的百花园,它像孩子们的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多彩,既有故事诗、叙事诗、抒情诗,也有寓言诗、风景诗、游戏诗。她在日常生活里发掘的诗意,经过认真的艺术构思,然后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进行创造。
这是一扇被生活的落叶和岁月的泥土掩埋的,每个人都穿行过的门。这是一扇通向那童年的梦幻、天真的憧憬和令人激动的绿色的回忆之门。梦幻重现了,憧憬再生了,一颗为生活的重茧包裹的心脏,像呼吸到了黎明时森林中清新的空气,竟然变得活泼而新鲜。
思想像乘上飞速旋转的木马一样,产生了令人愉快的晕眩;然后,你会振作精神,大步走向属于你的生活和未来。”
❾ 帽子的秘密的读书心得怎么写
参● 主要写作方法
一、 化整为零:将一篇大文章拆成多个段落,变成在写多篇小文章。
例:高级中等学校图书馆运用全球资讯网的实务报告与心得感思
与书为友,天长地久。
二、 同类排比:不同书籍文章中的相关资料之排比运用。
三、 化大为小:写读书心得不一定要对整本书的内容面面兼顾,可以选择熟悉的议题加以发挥。
《苦涩的成长》。朱炎著。尔雅。民国七十三年19版。这本书包括十篇文章,可称为给青年的十封信,十个主题,每个都有对象:爱、青春、火凤凰、挫折、孤独、怨尤、蛊惑、孝道、生活的艺术、人类的母亲,写读书心得的时候,可以先简略地进行整体概述,然后切入特定主题加以发挥,最后再拉回整体面加以结论。
肆● 读书心得写作的类型
❿ 请问有谁知道什么侦探小说
那多的 一半灵异(他的小说灵异更多带有推理)一半推理
不知道算不算侦探小说呢
但是真的好看
那多的灵异手记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