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公共场合呕吐有处理规定吗
以天津为例
《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在公共场所严禁随地吐痰、吐口香糖,严禁随处便溺或者乱倒粪便,严禁乱扔烟蒂、纸屑、瓜果皮核以及其他各类废弃物。违反规定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责令即时清除;拒不清除的,处50元罚款。如市民发现严重破坏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行为,可向城市管理部门举报,举报电话:27026222。本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将按照规定加大对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等不文明行为的监管力度,目前在本市各个繁华地区和重点地区,设立了岗勤点位,执法人员对市民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教育、劝阻和责令清除,并依法对拒不清除污迹的行为人予以50元的处罚,以督促市民文明守法
安排其他人士远离被呕吐物/粪便污染的地方。
在整个清理呕吐物的过程中,处理人员须戴上手套及口罩。
如果呕吐和腹泻发生的附近范围有未覆盖好的食物,应丢弃所有食物。
清理弄脏的床单和衣服前应先将固体污秽物移除,接着浸在1:49稀释家用漂白水(1份含5.25%次氯酸钠的家用漂白水加入49份清水中)内30分钟,然后才清洗。若未能实时浸洗,便应把它们放在密封的袋内,并尽快处理。
用即弃抹布由外至内抹去呕吐物/溢出粪便,及后用1:49稀释家用漂白水(1份含5.25%次氯酸钠的家用漂白水加入49份清水中)清洗及消毒受染污的地方表面及附近广泛地方(作为一个概略的指引,最好消毒从呕吐物/粪便溢出边缘起2米内的范围),尤其是经常接触的地方,如门把手,扶手等。
7.让漂白水在染污的地方表面停留约15至30分钟,令病毒变成不活跃,然后再以清水清洗,并让表面自然风干。
8. 切勿以日常用拖把、抹布、扫把清理呕吐物。
8. 完成消毒后,必须把清洁用具浸泡在1:49稀释家用漂白水(1份含5.25%次氯酸钠的家用漂白水加入49份清水中)30分钟,然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
10. 所有清理工作完毕后,必须彻底洗手
B. 接触患者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是否正确
医务人员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一、疾病基本知识
1、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但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和人一样,不同病毒之间虽然是近亲,但性情、态度、处事都有很大不同。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征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3、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二、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在开展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诊疗活动时要做好职业防护工作,应当按照标准防护和加强防护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和接触隔离。
1、个人防护用品通用准则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感染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当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防护面屏),穿隔离衣。
(3)进行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穿防渗隔离衣。
(4)当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所有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必须在使用后仔细弃置,避免再利用。如果资源有限无法获得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则使用可再利用的装备(如布料的隔离衣或防护服),每次用完后正确消毒。在摘脱及抛弃任何个人防护用品后,总是立即执行手卫生措施。
2、个人防护用品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个人防护用品应该包括保护躯干、手臂、手、眼、鼻和口的装置。
(1)一级防护:适用于医务人员在预检分诊处和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从事一般性诊疗活动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2)二级防护:适用于医务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患者留观室和感染性疾病科病区患者病房从事诊疗活动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镜(防雾型)、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护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护服和一次性乳胶手套,必要时穿一次性鞋套。
(3)三级防护:适用于在感染性疾病科病区为患者实施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的工作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护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和(或)一次性鞋套。
3、手卫生
(1)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前。
b.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c.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d.接触患者后。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械、用具等物体表面后。
(2)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或可能接触艰难梭菌、肠道病毒等对速干手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时应洗手。
(3)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4)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后。
洗手方法: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规定的“六步洗手法”执行。
手消毒剂:首选速干手消毒剂,过敏人群可选用其他手消毒剂;针对某些对乙醇不敏感的肠道病毒感染时,应选择其他有效的手消毒剂,如碘伏消毒液等。
注意事项: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摘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
4、面部防护
进行有可能造成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飞溅或喷出的操作时,应佩戴面部防护装置,包括外科口罩和护眼装置(面罩,护目镜),以保护眼结膜、鼻腔黏膜和口腔黏膜。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与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的患者近距离接触时,可能会有分泌物喷出,应佩戴护眼装置。注意普通的眼镜不能用于防止液体溅到眼部黏膜上,因此不能被用作眼部防护。
5、安全注射与防针被刺
操作结束后处理针头、手术刀和其他锐器或设备时防止被刺伤或者划伤,锐器放置在硬质材料的锐器盒中,容器应放置在靠近操作这些物件的地方,避免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
C. 保洁注意事项
家庭保洁即是日常生活中对家庭卫生情况和环境的定期保养及维护,许多人都有过家庭保洁的经验,这个话题对于大家来说也不会陌生。其实家庭保洁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如果不掌握一些技巧,则可能既费力又伤害了家具电器。那么家庭保洁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 塑胶地板
地板是日常清洁中最难拿捏的清洁部位,比如实木地板、塑胶地板等。拿塑
胶地板举例来说,塑胶地板是不能用水直接拖洗的,直接用水沾着清洁剂洗刷塑胶地板会使地板产生化学反应,可能造成翘起或者脱胶的现象。
二、 真皮沙发
真皮沙发价格昂贵,保养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在清洁真皮沙发的过程中要
注意严禁使用太热的水擦拭真皮部分,因为高温会使真皮起皱或变形,因此一般可以用潮湿的抹布轻轻抹拭。如果有污渍,可以沾些清洁剂。
三、 锅具清理
锅具使用完后要将正反面都洗干净,并且注意锅底一定要干燥。因为锅底常
常会沾到一些汤汁、洗洁精,因此如果洗不干净锅底,这些残渣就会一直积累在锅底,最终导致锅越来越重,这时想要擦洗就不容易了。
四、 藤编家具
藤编的家具环保自然,受人喜爱,但如果使用普通的洗涤剂清洗藤编家具则
会对其造成损害,最好使用淡盐水进行清洗,淡盐水不仅能起到清洁的作用还对藤编家具有一定的保养功效。藤编家具上的灰尘可以先用软刷轻轻刷掉。此外,白色的藤椅可以和白醋中和,达到防止变色的效果。
以上就是家庭保洁的一些注意事项。在进行家庭保洁时最好遵循由上至下、由里到外的工作程序,这是保洁的最佳路线。
D. 我们要考试,幼儿在幼儿园呕吐了,保育员要怎么处理呕吐物的程序
处理呕吐物的话,首先呢需要把呕吐物给擦干净,而且一定要及时的开窗通气,最后呢,要用消毒水进行一下消毒。
保育员要轻拍幼儿的后备以防他。窒息卡住,还有就是及时清理污物。如果不能确定是否含有诺如病毒呕吐物,最好也按照这个方式处理。
安排其他人士远离被呕吐物/粪便污染的地方。在整个清理呕吐物的过程中,处理人员须戴上手套及口罩。
如果呕吐和腹泻发生的附近范围有未覆盖好的食物,应丢弃所有食物。清理弄脏的床单和衣服前应先将固体污秽物移除。
E. 处理有机溶剂时应当佩戴什么手套
佩戴耐溶剂手套 可以有效的防止液体接触皮肤 如果长时间的话接触的话建议更换
F. 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哪种手套
患者的血液体液。体液分泌物。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物品应该用一次性的橡胶手套。因为这种手套密封性好。防感染,防细菌的。
G. 幼儿呕吐物的处理步骤
最近聚餐活动多,不少人稍不注意就“中招”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出现呕吐、腹泻。呕吐物大家会怎么处理?拿抹布、纸巾擦干净?
NO!这样的处理方法是不行的,因为呕吐物处理不当会造成其他人员感染的。正确的方法看这里!
诺如病毒是什么
诺如病毒属于肠道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任何食物未经过煮熟或处理都有可能被诺如病毒污染。
感染后的症状
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部分病人还会出现低热、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关于诺如病毒的热点问答
一
感染诺如病毒后,什么情况下必须去医院?
若病人出现以下脱水症状必须及时看医生:
※烦躁;
※哭时眼泪减少;
※眼眶凹陷;
※口唇和皮肤干燥;
※小便减少。
二
孩子感染诺如病毒怎么办?
孩子感染诺如病毒后,若没有出现脱水症状,精神、食欲还好,可以到医院口服补液盐治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输液治疗。
三
成年人感染诺如病毒怎么办?
大人感染诺如病毒一般靠自身免疫力就可痊愈。患病过程中宜清淡饮食多喝水。若症状较重,务必及时到医院看病。
四
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吗?
目前尚没有预防针打,但是科学家们正在积极研制疫苗。
五
感染诺如病毒后,呕吐物应该如何处理?
在清理之前,要先让抵抗力弱的人群远离呕吐物污染区,而清理人员则需要戴好卫生帽、口罩、手套,穿好工作服以及鞋套,对作业区进行警戒并开窗通风。
H. 幼儿园呕吐物如何处理
1.应该让周围的幼儿快速撤离被呕吐物污染的区域,呕吐幼儿由老师带到隔离室并告知保健医。
2. 保育员进行医学防护:如先戴好卫生帽、口罩、手套、穿好工作服以及鞋套。但在幼儿园的紧急情况下保育员第一时间带好口罩和手套。
3.用面巾纸遮盖呕吐物,然后用班内当日已配置好的含氯消毒液对呕吐物进行喷洒。
4.保健医取含氯消毒原液到呕吐班级,保育员在用呕吐物上倒上施康消毒原液。(一般药物浓度有效氯含量不低于5000毫克每升(1:10的施康消毒液,1升水放100毫升施康消毒液。)用于呕吐物处理)如现场配置:需用量杯量取水,并倒入带刻度的水桶中,用冷水配置 现配现用。
5.进行警戒并开窗通风。
6.用消毒液(不低于1:10的施康消毒液,或原液)沾湿护理垫或抹布,用护理垫或抹布将呕吐物完全包裹后包在抹布内面,然后把抹布和呕吐物一起放进黄色垃圾袋中。
7.呕吐物处理后,对环境进行消毒:
(1)地板消毒:把消毒液倒入地拖专用桶(有效氯含量不低于1000毫克每升,施康消毒液1:50, 1升水放20毫升施康消毒液。)使地拖完全吸取消毒液并稍作拧干,然后横向拖洗污染区域不重复拖洗同一个位置,药液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再次拖洗。
(2)桌面消毒 用沾有消毒液的抹布横向擦拭桌面。药液作用30分钟后再沾清水擦拭。
(3)擦拭消毒门面时 要注意擦拭儿童常接触的低位门面。重点擦拭门把手。药液作用30分钟后再沾清水擦拭。
(4)周围看上去清洁的物品也可以用沾有消毒液的抹布横向擦拭桌面,作用时间为30分钟。
8.对环境消毒后的抹布和拖把的处理
(1)用于环境消毒后的抹布,要用消毒水浸泡消毒30分钟。
(2)使用后的地把,同样需要用消毒水浸泡消毒30分钟。并且还要擦拭地拖桶把手和桶的周围。
(3)清洁用品消毒30分钟后。均用清水冲洗晾干即可。
9.对防护用品的处理:
作业完毕后,个人防护用品应当用含有效氯1000毫克每升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应作废弃物丢弃。非一次性防护用品在彻底消毒后可重复使用。
10.所以工作完成后,需要关注的点
完成工作后。使用七步洗手法立即清洗双手。
消毒工作结束后,对参与消毒工作的工作人员。开展为期三天的个人健康监护。期间一旦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做好个人隔离。
I. 室外保洁注意安全事项
保洁员安全注意事项1.推垃圾车过马路时千万注意往来车辆。2.在楼道内要防止盗贼对保洁员造成人身伤害,发现可疑人员进入小区或楼道,注意避让并及时汇报。3.春节期间注意烟花炮竹伤人。4.不能在楼道里吸烟,禁止随意扔烟头,避免引起火灾。5.冬天路滑,上下班时注意安全。6.不得擅自离岗,有事必须请假,要让领导知道去向。7.踩在凳子上工作时,要踩凳子中央,小心摔伤。8.生病时要请假调休。9.擦窗户、擦缓台时小心踩滑。10.使用各种保洁工具时避免磕碰、压手。11.保洁工具存放屋保持干净整洁,切忌杂务无章。12.下班后检查是否锁好,防止工具丢失
J.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清洁呕吐工作
要想做好个人防护清洁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第二、增强体质、免疫力,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每天开窗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第三、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并且关注症状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诊。
第四、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第五、正确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
①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②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③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④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相互搓各洗搓五下);
⑤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各搓五下;
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各搓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