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佛教中的地水火风是什么
佛教认为地、水、火、风是组成物质的四大元素。
水在佛教理论上,是情与无情组合的四大因素之一。除此,还有地、火、风三个因素。由于四大的和合,而有诸般的体相,由成之为“色”;如果四大失调,便将成为“病”;如果缺少任何一样,必定成之为“死亡”;最后四大分散,终究归于“空”,因此色与空的形成,只是聚合与离散的现象。
(1)地水火风空什么裤子扩展阅读:
四大偏重的是讲述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原理,而五行偏重于讲述世界一切变化现象的运动规律。这变化的现象,就包括物质及精神两方面。
物质世界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精神世界是见闻觉知,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相互相成的。离开了物质世界来,见闻觉知也就无处可以着落。而离来了精神世界的见闻觉知,也就没有所谓的物质世界了。
㈡ 地水火风,四大皆空.超乎物外最轻松是指的什么动物
蜉蝣吧!毕竟能够超然物外的生物还真不多,流年似水,浮华如梦,蜉蝣朝生暮死,一生如梦,岁月无情又如何?
㈢ 地水火风空对应的颜色
五行的代表颜色有:
属火的颜色:红色、紫色
属土的颜色:黄色、咖啡色、茶色、褐色
属金的颜色:白色、金色、银色
属水的颜色:黑色、蓝色、灰色
属木的颜色:绿色、青色、翠色
㈣ 地水火风,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
1佛家常讲“四大皆空”、“五蕴无我”,这两句与“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的意思完全相同。
2 “四大”是什么?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讲,就是物质。物质有四种性质,叫它做四大;它有四大特性,用地、水、火、风来表达。
3 “地”表物体,我们今天讲,它是一个固体,这个物体很小,我们肉眼看不到,在佛法里叫“微尘”;现代科学家用仪器看到了原子、电子、粒子。
4 现代科学家所看到的是不是佛经里面讲的“微尘”?不晓得,不得而知。因为佛经上讲的“微尘”是最小的,不能再分了。
5 假如将来科学进步了,现在所看见的原子、电子还可以分解,就不是佛经上所说的。佛经上讲的是最小的物质,不能再分了。
6 四大特性中,“地”表示确实有这个东西存在,我们在科学仪器能把它看出来,叫“地大”,它是一个物体。
7 第二个特性是“水大”,表示它有湿度。
8 第三个特性是“火大”,表示它有温度。
9 现在科学里不叫做“火”,也不叫做“水”,现在叫“电”,带阳电、阴电。阳电就是佛经里讲的“火大”,阴电就是“水大”。
10 第四个特性叫“风大”。风是什么?它是动的,不是静止的,而且以很快的速度在动。
11 现代科学确实证明佛经上讲的“四大”,就是基本的物质,所有一切的森罗万象,都是这个基本物质组合而成的。
12 《金刚经》上讲“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就是这一个基本的物质组合成了森罗万象。大至组成星球、星系,小则我们讲的微尘,佛经上常讲的汗毛,都是这个东西组成的。
13 我们现代科学家也看出来了,统统是这一个基本物质组合的。所以你说有没有东西?没有,只有一个基本的物质。
14 基本的物质从哪儿来的?从心法变现出来的。唯识经论里面讲得很清楚,“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个就是“三细相”里面的“见分”跟“相分”,“能见相”跟“境界相”。
15 基本的物质就是“境界相”,就是“相分”.“相分”是从“见分”变现出来的,“一切法悉皆空寂”。明白这个道理,才知道佛家讲的“万法皆空”,这是事实。
16 我们眼前这些法,摆在面前,眼睛所见的、耳朵所听的、身体所接触的,这些法到底是空、是有?从理上讲是空的,事上讲是有的,摆在面前。
17 这个“有”叫“假有”,“有”不是真的,“有”是假的,而“空”是真的。
18 真假怎么说法?在佛经里面的定义,所谓“真”是永远不变的;如果它会变,就不是真的。所以“
空”永远不变,故叫“真空”;至于“有”,一切现象都在变化。
19 我们人很显著的变化,“生老病死”,任何一个人都能觉察出来。其实微细的变化,如我们身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刹那都不停,所以它是在变化。
20 我们这个物质的肉身,是基本的物质组合的。佛在三千年前讲经说法,这种物理的现象就讲得这么清楚、讲得这么明白,现在科学家还没有搞得透彻。
21 至于植物,经上讲有“生住异灭”;矿物,甚至于星球,有“成住坏空”,都是我们能够理解、觉察到的。
22 一切的物相统统都是在变化,既然都是在变,那就不是真的。所以“有”,佛叫它做“假有”、“幻有”、“妙有”,真空妙有!
23 诸位要知道,佛家所讲的“空”、“有”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如果把“空”、“有”分开,就大错特错。
24 “真空”在哪里?“真空”就在“妙有”之中;“妙有”在哪里?“妙有”就在“真空”里面。
25 “真空”是体,“妙有”是相,这样我们才能够把一切境界相看清楚,看明白。看清楚、看明白有
什么好处?帮助你“舍离一切执着”,都清楚了,没什么好执着。
26 执着从哪里生的?是不了解事实真相,以为可以得到,这才执着。搞清楚了,晓得原来什么都得不到,不但身外之物一样都得不到,连自己的身体都得不到,那还有什么好执着?自然就肯放下,就容易放下。
27 真正放下了,说老实话,那个真的、永远不灭的,你才会得到,那叫真正的自己!
28 真空是讲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为什么叫做真空?因为它没有迹象。它没有色,眼看不见;它没有音声,耳朵也听不见;甚至于我们连思维想象都达不到,我们六根完全对它失去效用。
29 但是“真如本性”确实存在,它是宇宙一切万法的本体,一切法都是从这个体变现出来的。所以什么叫成佛?你见到性,就叫成佛了。明心见性,见性就成佛。
30 见到性之后,就像经上讲的,你就不生不灭了。至于你要现相,那就很自在,喜欢现什么相,就现什么相。像我们现在迷惑颠倒,怎么想都枉然,都变不出来;见到性之后,自己就能够变现得出来了。
31 尽虚空、遍法界,自己作了主宰,自己作了主人,这叫得大自在。所以一定要晓得事实真相,“一切法悉皆空寂”,这是从理上说的、从本体上说的。
32 “四大皆空”,这讲物质组成的现象,不是真的是假的,《金刚经》上讲“梦、幻、泡、影”,举四个比喻。缘聚就有这个现象,缘散这个现象就没有了。
33 仔细去观察,缘聚的时候这个相也不生,缘散的时候这个相也不灭,你才见到事实真相是什么?不生不灭。这是讲物质现象,不生不灭。
34 除了物质之外,还有精神的现象,精神我们讲心理的现象,你要认识清楚。心理现象:受、想、行、识,有四个现象。
35 受是感受,苦乐忧喜的感受;想就是念头,妄念纷飞;行就是执着;识是阿赖耶识。
36 想是我们今天讲的思想、见解,如果对思想见解有执着,我们今天讲成见,成见是属于末那识。
37 阿赖耶识含藏一切习气种子,这是佛跟我们讲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有这四种,物质现象也有四种,佛说得简单明了,让我们认识世间万事万物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情,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善根发现了。
38 善根发现了,我们就会以真诚的心处事待人接物。对人平等,对事平等,对物平等,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个真诚心如诸佛如来一样,你就入佛境界了。
39 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天天在此地提醒大家的,自私自利,这个关口不能突破。突破这一关,我们就入佛境界;这一关不能突破,永远不能入佛境界。
40 可是大家一定要晓得,不能入佛境界,学了这些佛法,只是在阿赖耶识里头种一个善根,对于这一生生死轮回它不能帮助。
41 换句话说,不能入佛境界,我们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如果我们想在这一生当中要有成就,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契入。
42 从什么地方契入?要以真诚心待人接物。不要怕别人欺骗我们,决定不害怕。别人欺骗我们是他的事情,我以真诚心待人。
43 别人欺骗我们,我们不是不知道,我们要不知道,那就变成白痴了。我们知道、清楚,绝对不把它放在心上,这是智慧,这是高明,这是修行,这是涵养。
44 真正修行人,外面境界无论加给你什么样的侮辱、伤害,全是假的。他伤害我的名誉,名誉是假的;他伤害我的身体,身体四大皆空,也是假的。
45 换句话说,八识五十一心所、十一个色法,都不是真的,如梦幻泡影,你想想看他能伤害什么?什么都伤害不到!
46 你真正通达明了的时候,没有东西能伤害;如果你把这个事情放在心里,你就受了伤害;你知道全是假的,你就不受伤害。不受伤害,就成就功德。积功累德从哪里成就?就从这些地方成就。
47 伤害的力量愈大,成就你的功德也愈大,感激都来不及了,怎么会怨恨别人?所以对伤害我们的人,觉悟的人是感恩,决定没有报复。每遇一次伤害,自己境界一定提升一层,你说怎么不感谢?
48 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生欢喜、生忧悲苦恼、生怨恨,都不正常。所以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随顺佛陀的教诲,不能够随顺世间的不正常,这个重要!
㈤ 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和密宗的七轮有关系吗
地水火风空五蕴,是人身体生命构成的五大要素!心经里面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这个五蕴!和七轮好像没有关系!
㈥ 地水火风是什么意思
地水火风,即是“四大”,佛教认为地、水、火、风是组成物质的四大元素。
四大元素是古印度用以分析和认识物质世界的传统说法,佛教加以改造。但古印度佛教以外的各学派,对四大元素的解释各有不同。顺世派对于物质世界不论能造所造,都说是四大元素,并认为是常住不变的。胜论派认为四大属于实句义(实体范畴),是常与无常。数论派认为,地水火风既是所造也是能造,说四大是色、声、香、味、触五尘(五唯,即五种细微元素)所造。佛教各派对四大也有不同的见解。大众部认为,四大为能造,色香味触四尘为所造。成实学派认为,四尘能造四大,四大能造五根,主张四大通能造所造。经量部认为能造所造皆通实假,主张微尘是实,粗色属假。一说部认为,能造所造唯有假名,都无实体。瑜伽行派认为,有漏大种所造色属依他起性,无漏大种所造色通圆成实和依他起;大种唯属实,造色通实假。
㈦ 地,水,火,风,四大皆空。居中,还有点儿,空切,圣其,空悟,空心,
四大者,谓人之身,揽外地水火风四大,而成内身四大。因对色香味触四微,故称为四大也。
[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谓眼耳鼻舌身等名为地大,若不假水,则不和合。经云: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皆归于地。是也。
[二、水大],水以润湿为性。谓唾涕津液等名为水大,若不假地,即便流散。经云: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是也。
[三、火大],火以燥热为性。谓身中暖气,名为火大。若不假风,则不增长。经云:暖气归火。是也。
[四、风大],风以动转为性。谓出入息及身动转,名为风大。此身动作,皆由风转。经云:动转归风。是也。(动转归风者,凡身动转皆属风也。)
㈧ 地水火风.佛教四大皆空,是指什么意思
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四”是指地、水、火、风四物,也指坚、湿、暖、动四性。称之为“大”,是因为它普遍存在于任何物体中,也就是说,“四大”是每个物体自身所固有的物性,而不是单指自然界的大地、河流、日光、风力。就人的身体而言,皮肉筋骨属“地大”,汗血津液属“水大”,体温暖气属“火大”,呼吸运动属“风大”。物质(佛法称为色)由“四大”构成的观念,反映了古代印度人对物质世界构成的基本认识,是人类对宇宙本体初期探索的结果,属于一种朴素的唯物论思想,这样的观念和中国古代“五行”(金、木、水、火、土)学说相近似。佛教产生后,沿用了古印度固有的思想并加以深化,提出了“四大皆空”的思想。
㈨ 地水火风
四大原是古印度用以分析和认识物质世界的传统说法,佛教加以改造。但古印度佛教以外的各学派,对四大的解释各有不同。顺世派对于物质世界不论能造所造,都说是四大,并认为是常住不变的。胜论派认为四大属于实句义(实体范畴),是常与无常。数论派认为,地水火风既是所造也是能造,说四大是色、声、香、味、触五尘(五唯,即五种细微元素)所造。佛教各派对四大也有不同的见解。大众部认为,四大为能造,色香味触四尘为所造。成实学派认为,四尘能造四大,四大能造五根,主张四大通能造所造。经量部认为能造所造皆通实假,主张微尘是实,粗色属假。一说部认为,能造所造唯有假名,都无实体。瑜伽行派认为,有漏大种所造色属依他起性,无漏大种所造色通圆成实和依他起;大种唯属实,造色通实假。(刘明渊)
㈩ 佛教的"空"是什么地水火风这四大在八卦中分别对应的是五行中的土水火木.空大在八卦中为乾卦五行为金(...
地水火风是佛法认为物质的基本要素,五行是周易的划分方法。
空是指万物没有固定的自性,我们能感受到,比如你买一部手机,到最后总是要坏的,消失的。不断地有新事物产生,不断地消灭,这就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