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擁有旗袍芭蕾之稱的舞劇

擁有旗袍芭蕾之稱的舞劇

發布時間:2021-06-07 23:55:19

❶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芭蕾舞劇

概述: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中文名稱:《紅色娘子軍 》
外文名稱:《The Red Detachment of Women》
類別:芭蕾舞劇
演出單位:中央歌劇舞劇院芭蕾舞團
創作者編導:
李承祥、王錫賢、蔣祖慧。作曲:吳祖強、杜鳴心、戴洪威、施萬春、王燕樵。
舞美設計:馬運洪(景)、梁宏洲(燈光)、李克瑜(服裝)。
演出者主要演員:
白淑湘、鍾潤良(飾瓊花A、B)、劉慶棠、王國華(飾洪常青A、B),吳靜珠(飾娘子軍連長),李新盈(飾通訊員小龐),李承祥(飾南霸天),萬琪武(飾團丁頭目老四),許龍珠(飾南太太)。
樂隊:中央歌劇舞劇院芭蕾舞劇團管弦樂隊。
伴唱:中央歌劇舞劇院歌劇團。指揮:卞祖善,黃飛立、李華德,王若忠。
舞劇排練者:丁寧、石聖芳。 十年內戰時期,海南島農家姑娘吳清華,家中貧窮,被惡霸地主南霸天強搶為奴。她逃出地主的樊籠,被抓回投進了陰森的水牢。
有一天,南霸天家來了一個華僑巨商,清華又被作為禮品轉到了那位「巨商」手中。巨商把她帶到路途中,把她放了。清華回頭看看這位年輕英俊的巨商,感到驚奇和迷惘。她冒著風雨,越過樹叢,一路急速奔跑,來到革命根據地,找到了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瓊崖獨立師里一支完全由勞動婦女組成的戰斗連隊——紅色娘子軍。她見到黨代表洪常青,這時她才明白,放走她的那位華僑巨商就是黨代表洪常青喬裝改扮的。清華與地主南霸天有不共戴天之仇,她要復仇。在一次偵察任務中,清華見到南霸天,兩眼冒出怒火,她不顧偵察紀律,擅自開槍射擊南霸天,結果暴露了目標,使南霸天逃脫。洪常青對她的錯誤進行了批評教育,使她提高了覺悟。後來,南霸天勾結國民黨軍隊進犯根據地,洪常青完成了阻擊敵人的任務後,為了掩護戰友撤退,負重傷被俘,英勇就義。不久,紅軍解放了椰林寨,擊斃了南霸天。戰斗中,清華因表現英勇,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接任娘子軍連黨代表職務。
以上是同名電影情節。

❷ 我國有代表性的芭蕾舞劇

芭蕾舞《白毛女》名氣很大,以個i、該劇組為雛形成立了上海芭蕾舞團。其他有名點的如《紅色娘子軍》《梁祝》《牡丹亭》等。
我國的芭蕾舞還是具有創新性,也有相當性感路線的,原著寫小人物的故事比較多,可稱為當代芭蕾舞。
與當代芭蕾舞對應的有古典芭蕾舞,主要描繪是歐洲皇室生活場景,如《天鵝湖》《睡美人》等。芭蕾舞《天鵝湖》死柴可夫斯基的經典作品,2014年12月26日,江載重慶群星劇院演出,屬於新古典系列。

❸ 舞劇又稱什麼

舞劇
舞劇,作為舞蹈、戲劇、音樂相結合的表演形式,在我國歷史上源遠流長。
在可供查證的史書典籍中尚未見有關舞劇藝術起源的記載,不過,具有戲劇因素的樂舞卻可追溯至公元前11世紀左右的西周時期,著名的《大武》就是綜合了舞、樂、詩等藝術形式,表現武王滅商這一歷史事件的情節性大型歌舞。此後出現的《九歌》,雖具有更強的舞劇因素,但依然不是我們今天所共識的嚴格意義的舞劇。至於明、清以後,舞蹈融入戲曲的史實,也不能說舞劇已經誕生。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中國舞劇於本世紀30年代方才初見端倪。從某種意義上說,經過「外來藝術」的引進和吳曉邦、戴愛蓮、梁倫等新舞蹈藝術先驅的探索,才形成了相對完整的中國民族舞劇藝術。
中國舞劇的探索始終遵循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注重融會貫通和群眾的喜聞樂見。民族舞劇的探索促進了戲曲舞蹈的提煉與改造,逐漸形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古典舞風格」。
從1949年至「文革」前可看作其實驗性的新興期,創作大都以繼承發展戲曲舞蹈與借鑒前蘇聯芭蕾舞劇的經驗相結合。其間作品有:《和平鴿》、《盜仙草》、《碧蓮池畔》、《劉海戲金蟾》、《寶蓮燈》、《魚美人》、《小刀會》、《五朵紅雲》、《蔓蘿花》、《蝶戀花》、《狼牙山》等。
「文革」後進入文藝復甦期,全國各地競相推出大型舞劇,舞劇的創作視野和表現題材都有了極大的拓展,中國舞劇在大膽地吸收、借鑒中,更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其間作品有:《絲路花雨》、《文成公主》、《銅雀伎》、《半屏山》、《奔月》、《鳳鳴岐山》、《木蘭飄香》、《召樹屯與楠木諾娜》、《卓瓦桑姆》、《珍珠湖》、《燈花》、《森吉德瑪》、《春香傳》、《阿詩瑪》、《絲海簫音》、《蘩漪》、《悲鳴三部曲》、《雪妹》、《紅高梁》、《邊城》等。
在中國舞劇中還有一類作品,就是氣勢恢弘的樂舞史詩。它本是中國自古以來樂、舞、詩三位一體的傳統藝術形式,其源頭可以追溯至千年以前的《大武》、《九歌》等,此類作品可以包容的題材十分廣泛,以表現氣勢宏偉的重大的歷史題材為其擅長。建國後的三部型音樂舞蹈史詩《人民勝利萬歲》、《東方紅》、《中國人民革命之歌》堪稱絕版。
另外,新時期以來,我國還陸續上演了不少仿古的大型樂舞。如《仿唐樂舞》、《唐·長安樂舞》、《編鍾樂舞》等。此外,反映民族風情的題材也可謂琳琅滿目。其中以《黃河兒女情》、《黃河一方土》、《土裡巴人》等代表。
舞劇的音樂
舞劇音樂是舞劇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表現思想內容、發展戲劇情節、塑造人物形象及性格上發揮著重要作用。音樂不但擔任舞蹈的器樂伴奏,而且音樂本身具有揭示劇情和刻畫角色內心感情的作用,具有較強的獨立性。正如人們曾說:「音樂是舞蹈的靈魂。

❹ 花樣年華的舞劇一覽

旗袍藏「機關」不會讓舞者拘束
由於《花樣年華》是舞台上少有的以旗袍為主要服裝的舞劇,很多觀眾疑惑,穿著旗袍跳芭蕾,會不會令舞者的肢體受到拘束?
該劇的舞美設計熱羅姆·卡普蘭在服裝方面下了很大工夫。熱羅姆·卡普蘭稱,《花樣年華》所使用的一百多套旗袍,均是參照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旗袍的原樣和面料手工精心製作而成。為了最大限度便利舞者,旗袍設計只有一邊開衩,而且開得很高。演員靜態時,看起來跟傳統旗袍一樣,沒有什麼區別,可一旦跳起舞來,通過旗袍內特殊的掀開裝置,演員的腿部可以收張自如,在保證舞蹈需要的同時,也保持了旗袍的美感。這樣一來,劇中女演員身著旗袍舞動時,嫻熟的動作毫無拘束之感,可以利用旗袍的「機關」熟練地踢腿轉動。
海派舞美,重現老上海風情
舞劇《花樣年華》首先在舞美設計上著力營造了老上海風情,石庫門、百樂門夜總會、小旅館、黃包車、麻將等極具老上海特色的元素一一搬上舞台;許多觀眾耳熟能詳的老上海經典歌曲也回盪在耳邊,如《花樣的年華》、《夜上海》、《四季歌》等,還有老上海爵士樂、十里洋場的街頭叫賣聲等,浪漫的小資情調和充滿生活氣息的市井氛圍相結合,很好地展示了海派文化和民俗民風。
舞蹈多元,將古典芭蕾融入現代舞中
為了充分表現老上海的生活情境,《花樣年華》的編導伯特蘭·德阿特曾先後兩次到上海實地考察,搜集資料。所以他在音樂方面讓中國民間音樂與西方爵士音樂互相配合,在編舞中盡量把古典芭蕾融入到爵士、街舞等現代舞蹈中,有著很濃的上海小資情調。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展現男女主人公相愛卻不能相守的曖昧情愫,《花樣年華》讓雙人舞的動作若即若離,男女主角之間沒有太多的身體接觸,卻又如影隨形,這也是芭蕾舞中比較少見而又非常考驗演員功力的表現手法。
對於這種將古典芭蕾、現代芭蕾與戲劇芭蕾融為一體的創作理念,伯特蘭·德阿特解釋說:「古典芭蕾在創作時吸收現代舞元素的手法已成了世界舞蹈創作的大趨勢。」對於自己設計的風格多樣的舞蹈動作是否會讓觀眾產生異議?德阿特信心十足地說:「我在設計舞蹈動作時,盡量避免只強調動作的形式美,而是給每個動作賦予一定的含義,或者說每個動作都是為人物的性格和心情所特製的,所以能帶給人美的沖擊。」

❺ 舞劇音樂的芭蕾舞劇

芭蕾舞劇(ballet,意)由舞蹈演員身著劇裝在音樂伴奏下表演的戲劇。起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後傳入法國獲得極大發展。最初的法國芭蕾舞劇音樂不僅有器樂,還有歌唱和朗誦,因此可看作是歌劇的前身(當時的歌劇中也有芭蕾舞,此傳統一直延續到19世紀末,並影響到義大利歌劇)。19世紀中葉以後出現大量優秀的芭蕾舞劇音樂,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等 芭蕾音樂 芭蕾的起源可回溯到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當時每逢各種節日,宮廷中常有持續5、6小時的盛
宴,宴會中插有一系列演出,包括音樂、詩歌、啞劇及舞蹈。一般認為,1489年在義大利托爾托納慶祝米蘭公爵婚禮的宴會上所演出的音樂舞蹈《金羊毛的故事》,可算是芭蕾的雛型。當時的舞蹈主要是宮廷舞蹈,使用的音樂不詳。
16世紀時,這種娛樂樣式由義大利傳到法國。1581年在法國演出了《王後的喜劇芭蕾》是芭蕾與戲劇相結合的產物。其腳本及音樂至今仍存。音樂中還包括歌曲,為「宮廷芭蕾」之始。在17世紀中葉以前,宮廷芭蕾相當盛行,已有專人作曲,但樂譜流傳至今的很少。
17世紀中葉,法國在路易十四的提倡下芭蕾盛行,1661年建立了皇家舞蹈研究院,院長J.-B.呂利是作曲家兼舞蹈家,他寫了20多部新芭蕾音樂。1664年,呂利與莫里哀共同創立了「喜劇芭蕾」的樣式。1669年法國又建立了皇家音樂研究院,促進了芭蕾音樂的專業化。後來,它與皇家舞蹈研究院合並組成巴黎歌劇院,芭蕾成為正式的劇場藝術。1673年呂利轉向歌劇寫作,將芭蕾引入歌劇之中,由此形成了歌劇(尤其是大歌劇)中必須插入芭蕾的慣例。J.-P.拉莫曾創設一種「歌唱芭蕾」,將戲劇加以簡化,以強調舞蹈。
18世紀以後,芭蕾逐步與歌唱分離,成為獨立的藝術(但歌劇中的芭蕾仍存在),並流傳到歐洲各國,當時所用的音樂流傳至今的不多。古典作曲家如C.W.格魯克、W.A.莫扎特、L.van貝多芬均曾寫過芭蕾音樂,尤以貝多芬的《普羅米修斯的創造物》更為著名。
上述這個階段通稱為古典芭蕾時期。芭蕾音樂的樣式大致已經定型,約可分成 3種類型,即:①古典舞曲,用於烘托氣氛的群舞;也用於表現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獨舞、雙人舞等。②由民間舞曲發展而成的性格舞曲,如西班牙舞曲、馬祖卡舞曲等。③伴奏啞劇性表演所用的各種音樂及場景音樂。此外,還要加上序曲或前奏曲、幕間曲、終曲等。
19世紀初進入浪漫芭蕾的時期。芭蕾的題材逐步轉向浪漫主義,在歐洲各國得到迅速發展。女子舞蹈在芭蕾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在古典芭蕾中以男演員為主),並出現了一批名演員。足尖舞也變為主要的芭蕾技巧。較重要的浪漫芭蕾音樂有法國的A.亞當的《吉賽爾》,L.德利布的《葛蓓莉亞》與《希爾薇亞》等。另外也出現了由器樂曲改編而成的芭蕾,如根據F.F.肖邦的 7首鋼琴曲編成的《仙女們》,C.M.von韋伯的鋼琴曲《邀舞》1841年被插在他的歌劇《魔彈射手》中作為芭蕾音樂,1911年又被改編為舞劇《玫瑰幽靈》。П.И.柴科夫斯基對提高芭蕾音樂的藝術性作出過重要貢獻。他所作的 3部舞劇音樂《睡美人》、《胡桃夾
子》和《天鵝湖》將交響音樂的特徵,特別是主題發展變化的手法引入到芭蕾音樂中,使音樂成為芭蕾舞的「靈魂」。自此以後,音樂就在芭蕾中起了主導作用。 《和平鴿》編劇:歐陽予倩,(1889——1962)編導:戴愛蓮、高地安(1912——)等;作曲:章彥、劉式新等;首演者:中央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團(1950——1952),新中國第一個專業舞團),女主角:戴愛蓮飾和平鴿;男主角:丁寧飾工人;主要配角:趙惲歌飾戰爭販子。
這部舞劇的創作題旨萌發於斯德哥爾摩和平宣言的發布——為表達中國人民保衛和平的信念而作。戴愛蓮扮演的「和平鴿」是具有象徵意義的和平使者,她飛到哪裡就給人民帶去福音,但遭到戰爭販子的殘害,最後在工人的救助下飛到了北京,受到中國各族人民的熱烈歡迎。
建國初期著名戲劇家、舞蹈家、音樂家、舞台美術設計家通里合作推出的這部大型舞劇,不僅在當時堪稱文藝演出的盛事,而且對中國舞劇的發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此後,中央實驗歌劇院(1952年成立,1963年以此為基礎,分別建成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央歌劇舞劇院)曾陸續創作演出了3部小型舞劇《盜仙草》、《碧蓮池畔》、《劉海戲金蟾》,它們大都根據民間傳說和戲曲劇目改編,在表現形式上對源於戲曲的舞蹈動作進行了初步的提煉改造。這幾部小型舞劇的實踐,孕育著大型舞劇的誕生。
1954年北京舞蹈學校成立(1978年後,改制為大學——即今日的北京舞蹈學院),先後有多位蘇聯芭蕾舞蹈專家應邀來中國工作,其中維·伊·查普林(W·Y·CHOPLIN)、彼·安·古謝夫(P·A·GUSEV)都是資深而成就卓著的芭蕾編導藝術家,他們在北京舞蹈學校編導訓練班先後執教,比較系統地傳授了俄羅斯學派的戲劇性芭蕾舞劇編舞法,新中國第一代優秀的舞劇編導幾乎都得益於此類培訓班。
首演於1957的《寶蓮燈》,是中國當代第一部具有典型意義的大型民族舞劇。它是北京舞蹈學校第一屆編導班的進修生在查普林與中國著名京劇藝術家李少春指導下的畢業實習作品。編導:李仲林(1933——)、黃伯壽(1931——)作曲:張肖虎,首演者:中央實驗歌劇院舞劇團,女主角:趙青飾三聖母;男主角:傅兆先飾劉彥昌;劉德康飾沉香;主要男配角;孫天錄飾二郎神;陳華飾哮天犬;方伯年飾霹靂大仙。
它取材於中國傳統神話故事《劈山救母》:嚮往人間美好生活的仙女三聖母,與書生劉彥昌一見鍾情,卻受到其兄二郎神的粗暴阻攔。三聖母借用「寶蓮燈」的神力,擊敗二郎神,與劉彥昌結為夫妻生得一子——沉香。哮天犬受二郎神的指使將「寶蓮燈」盜走並捉拿三聖母,將她壓在華山下。沉香被霹靂大仙所救,練就武藝後,劈開華山救出母親,一家人終得團圓。
《寶蓮燈》依循舞劇的規律將原來的故事結構成:「定情下凡」、「沉香百日」、「深山練武」、「父子相會」、「斗龍得斧」、「劈山救母」等6場,緊扣三聖母反抗封建勢力,嚮往純真愛情和人間自由生活的主題,充分調動了舞蹈手段,塑造了6個不同的人物形象。其中:三聖母的長綢,劉彥昌的水袖,沉香的劍,霹靂大仙的拂塵以及二郎神及哮天犬的身法技藝……均是在戲曲舞蹈基礎上的發展創造,很富於表現力。而「沉香百日」一場所展現的扇子、手絹、「蓮湘」(一種帶響的花棍)、「大頭舞」(假面)……則以豐富多彩的漢族民間舞很好地烘託了歡樂的氣氛。
《寶蓮燈》對於中國舞劇的發展具有重要的開拓意義,在國內外舞壇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1959年它被拍攝成彩色藝術影片,受到廣泛好評。這部作品獲「20世紀經典提名」。
1959年首演的《魚美人》是李承祥(1931——)、王世琦(1932——)、栗承廉(1931——1993)等北京舞蹈學校第二屆編導訓練班的全體學員,在總導演古謝夫指導下的集體創作。作曲:吳祖強、杜鳴心,首演者:北京舞蹈學院,女主角:陳愛連(A)陳澤美(B)飾魚美人;王賡堯(A)、孫正廷(B)飾獵人;主要配角:陳銘琦飾山妖。
這部舞劇虛構了一個情節比較簡單卻易於發揮舞蹈性的故事:美麗善良的魚美人愛上了勤勞勇敢的獵人,山妖嫉恨他們的美好愛情,在倆人舉行婚禮時,施魔法將獵人沉入海底,奪走了魚美人。獵人識破、拒絕了各種誘惑,魚美人對愛情堅貞不屈,最後他們在人參老人的幫助下,戰勝了山妖,有情人終成眷屬。
參加編導訓練班的學員們,大都是從全國各地選拔出的優秀舞蹈人才,古謝夫充分發揮學員各自的特長,實行分段創作——匯萃精華,使這部舞劇絢麗多彩,有較高的觀賞性。其中:魚美人與獵人、山妖的雙人舞,「海底世界」中的「珊瑚」、「水草」、「珍珠」舞以及誘惑獵人的「蛇舞」……都相當精緻——可獨立演出。編舞技法的顯著進步說明了中國舞劇編導在不斷走向成熟。它是中國舞劇探索「洋為中用」的一次成功實踐。
《魚美人》的「首演版」被確認為「20世紀經典」。
同於1959年首演的《小刀會》與《魚美人》風格迥異。編導:張拓(1924——)、白水(1929——1993)李仲林、舒巧(1932——)、李群(1934——);作曲:商易;首演者;上海歌劇舞劇院,女主角:舒巧飾周秀英;男主角:陳健民飾劉麗川;葉英章飾潘啟祥;主要配角:李仲林飾清朝道台吳健彰。
這部作品是上海歌劇舞劇院1956年建院後上演的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劇。此後,上海一直是中國舞劇發展的主要陣地。
1979年首演的《絲路花雨》轟動全國。它是新時期舞劇最輝煌的成果之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這部舞劇是以趙之洵(1934——)、劉少雄(1933——)為首的龐大舞劇編導群體合力創作而成。作曲:韓中才等;首演者:甘肅省歌舞團(後改為甘肅歌舞劇院,即今日之敦煌藝術劇院),女主角:賀燕雲(A)、傅春英(B)飾英娘;男主角:仲明華飾神筆張;李為民飾伊努斯;主要男配角:張稷飾強人竇虎;賈世銘飾市曹。
《絲路花雨》以中國大唐盛世為歷史背景,以蔚為壯觀的敦煌藝術為文化底蘊,編織了一曲古絲綢之路上的友誼之歌。
《邊城》(編導:謝曉詠[1957——]、王端儀[1946——]、王小元[1955——];作曲:楊天解;主要演員:王霞飾翠翠;柳岳波飾儺宋;陶孝發飾天保;何維飾爺爺)獲第5屆文華大獎。

❻ 芭蕾舞劇的介紹

芭蕾,起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形成於17世紀的法蘭西,興衰於17世紀-19世紀的法國,鼎盛於19世紀末的俄羅斯,並於20世紀從俄羅斯走向世界各地,形成義大利、法蘭西、俄羅斯、丹麥、美國、英國共六大流派。其審美標准為「三長一小一個高,20公分頂重要,開綳直立爹媽給,輕高快穩師傅教。」芭蕾是一種尚禮尚雅的歐洲古典舞劇藝術,符合歐洲古典美學。其誕生與發展一直貫穿著「國際主義基因」。我國一般把BALLET翻譯為「芭蕾」、「舞劇」。廣義的BALLET泛指各種舞蹈或舞劇。凡以人體動作和姿態表現戲劇故事內容或眸中情緒心態的舞蹈演出都可以稱之為BALLET。狹義的BALLET是西方一種特定的舞種,是Class Ballet 的略稱,專指15世紀出現於義大利,經300年發展形成的,有特定的審美標准和技術規范的歐洲古典舞蹈,亦即通常所說的「古典芭蕾」或「芭蕾舞(劇)」。

❼ 世界四大古典芭蕾舞劇是什麼

世界四大古典芭蕾舞劇是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吉賽爾。

1、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天鵝湖》,4幕,作於1876年。這是柴可夫斯基所作的第一部舞曲,取材於民間傳說。

劇情為:公主奧傑塔在天鵝湖畔被惡魔變成了白天鵝。王子齊格費里德游天鵝湖,深深愛戀奧傑塔。王子挑選新娘之夜,惡魔讓他的女兒黑天鵝偽裝成奧傑塔以欺騙王子。王子差一點受騙,最終及時發現,奮擊惡魔,撲殺之。白天鵝恢復公主原形,與王子結合,以美滿結局。

2、《胡桃夾子》是柴可夫斯基編寫的一個芭蕾舞劇。根據霍夫曼的一部叫作《胡桃夾子與老鼠王》的故事改編。舞劇的音樂充滿了單純而神秘的神話色彩,具有強烈的兒童音樂特色。

聖誕節,女孩瑪麗得到一隻胡桃夾子。夜晚,她夢見這胡桃夾子變成了一位王子,領著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戰。後來又把她帶到果醬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歡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樂。

3、《睡美人》是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將戲劇性標題交響樂的寫作手法運用到舞劇音樂創作中去的卓越成果,被譽為芭蕾音樂寶庫中的珍品。1829年4月,巴黎歌劇院曾上演過一部《睡美人》。

1889年「睡美人」在俄國芭蕾舞台上又蘇醒過來,喚醒睡美人的是馬里烏斯·彼季帕。1890年1月15日,《睡美人》在馬林斯基劇院首場公演,沙皇和一批顯貴出席觀看,休息時沙皇還接見了舞劇的作者。從此,「睡美人」一躍為俄國芭蕾的一部經典著作,再也沒有離開過世界芭蕾舞壇。

4、《吉賽爾》由簡.克拉里和朱爾.佩羅共同創作,取材於德國詩人海涅(1787-1856)的《自然界的精靈》與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東方集》中的詩篇《幽靈》,劇本由泰奧菲勒.戈蒂埃等人完成,音樂創作由阿道夫.亞當擔任。該劇於1841年6月在法國巴黎首演。

(7)擁有旗袍芭蕾之稱的舞劇擴展閱讀:

《吉賽爾》是浪漫主義芭蕾舞劇的代表作,得到了「芭蕾之冠」的美譽。這部舞劇第一次使芭蕾的女主角同時面臨表演技能和舞蹈技巧兩個方面的嚴峻挑戰。

舞劇是既富傳奇性,又具世俗性的愛情悲劇,從中可以看到浪漫主義的兩個側面:光明與黑暗、生存與死亡。在第一幕中充滿田園風光,第二幕又以超自然的想像展開各種舞蹈,特別是眾幽靈的女子群舞更成為典範之作。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天鵝湖

網路——胡桃夾子

網路——睡美人

網路——吉賽爾

❽ 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舞劇的名稱是什麼

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舞劇的名稱是《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

1、《天鵝湖》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芭蕾舞劇,也是所有古典芭蕾舞團的保留劇目。

《天鵝湖》的故事取材於德國中世紀的民間童話,裡面提到了離德國城市茲維考不遠處有一個天鵝池塘,那有著一個關於天鵝少女的傳說,當法師施法於天鵝的羽毛時,天鵝就會變成一位少女。

2、《睡美人 》為一出童話劇,根據法國作家貝洛的作品《林中睡美人》改編。本劇在芭蕾舞劇歷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將傳統的古典舞劇引向了高峰。

美麗的公主受到妖婆的詛咒,在十六歲時被紡錠刺傷手指而死。但由於代表善良與智慧的精靈里拉用魔杖趕走了妖婆,使得奧洛拉公主倖免一死,而以沉睡一百年來代替了死亡。一百年之後,恰逢王子經過這一城堡,他依照里拉的指示,用吻喚醒了公主。

3、《胡桃夾子》根據霍夫曼的一部叫作《胡桃夾子與老鼠王》的故事改編。舞劇的音樂充滿了單純而神秘的神話色彩,具有強烈的兒童音樂特色。

故事發生在聖誕節,女孩瑪麗得到一隻胡桃夾子。夜晚,她夢見這胡桃夾子變成了一位王子,領著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戰。後來又把她帶到果醬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歡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樂。



(8)擁有旗袍芭蕾之稱的舞劇擴展閱讀:

柴可夫斯基的舞劇音樂創作不僅在俄國音樂史上具有開創性,而且在世界音樂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他的三部舞劇:《天鵝湖》、《睡美人》和《胡桃夾子》早就成為雅俗共賞的古典芭蕾舞劇的代表作,經久不衰地活躍在舞台上。

他在舞劇音樂方面最突出的貢獻是使舞劇音樂戲劇化和交響化,使其具有獨立性,成為舞劇的靈魂,不僅能與舞蹈表演融為一體,而且可以離開舞蹈作為獨立的管弦樂作品來欣賞。

❾ 芭蕾舞劇《睡美人》被贊譽為「古典芭蕾的巔峰之作」的原因是什麼

俄國最傑出的芭蕾舞編導馬留斯•彼季帕與弗謝沃洛依斯基以及著名音樂家柴可夫斯基三人,根據法國童話作家貝洛的同名童話共同創作的舞劇。1888年底,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的弗謝沃洛依斯基將他與彼季帕合作改編的《睡美人》的文學劇本交給了柴可夫斯基,當柴可夫斯基看過這個劇本後,立即就被那神奇的故事、誘人的場景深深的吸引,這也引起了他極大的創作熱情,他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這部三幕五場的芭蕾舞劇的音樂場景設計。而更重要的是,世界著名的芭蕾舞劇編導大師彼季帕以他那非凡的舞蹈創作才能,對音樂的闡釋能力以及他那用人體動作舞蹈造型來表達人們豐富情感的獨特的藝術手段,使得芭蕾舞劇《睡美人》被贊譽為「古典芭蕾的巔峰之作」。

❿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芭蕾舞劇

世界上著名的芭蕾舞劇有如下十部:

1、《天鵝湖》

——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黑天鵝有一段經典獨舞——32個被稱作「揮鞭轉」的單足立地旋轉,這一絕技由義大利芭蕾演員皮瑞娜·萊格納尼於1892年獨創。至今保留在《天鵝湖》中,成為衡量芭蕾演員和舞團實力的「試金石」;音樂大師柴科夫斯基所作,堪稱傳世經典的音樂。

與擁有旗袍芭蕾之稱的舞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畫校服女沒有頭 瀏覽:593
褐色高領衣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283
穿旗袍模特背影 瀏覽:673
灰色大衣和灰色圍巾搭配圖片 瀏覽:423
褲子改成馬甲怎麼辦 瀏覽:522
女裝反季促銷文案 瀏覽:911
圍巾怎麼織最簡單視頻教程 瀏覽:200
女裝褲子牛仔褲新款 瀏覽:883
羽絨服不可機洗不可乾洗 瀏覽:729
牛仔褲店面如何裝修 瀏覽:469
替補外援開殺戒帽子戲法 瀏覽:800
一年級校服有必要訂兩套嗎 瀏覽:895
元寶口帽子視頻教程 瀏覽:917
寶寶衣外套編織法視頻2 瀏覽:312
白褲子搭配鞋子 瀏覽:103
優衣庫襯衫洗衣機洗 瀏覽:785
你知道一條牛仔褲的成本是多少嗎 瀏覽:446
白色西服外套搭配什麼褲子好看嗎 瀏覽:672
腿上有疙瘩如何穿裙子 瀏覽:27
大女裝服裝搭配 瀏覽: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