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晚清最有權勢的女人慈禧太後是怎麼洗澡的
說到古人沐浴,除了普通的“清湯”洗法之外,極富個性的洗法當然是“番茄蛋花湯”洗法了。先來一個大大的桶,裝滿熱水,再放入各種“調料”,然後就可以洗了。甚至於,“調料”還可以換個花樣,比如把“蛋花”換成“剁椒”,變成“剁椒魚湯”。甚至於還有表情的配合,不要怪小編不厚道的樂了,可就是忍不住呀。
洗浴過程中,澡盆里的水要永遠保持干凈,把毛巾浸透以後,撈出來就再也不許回盆里蘸水了,毛巾是用完一條扔下一條,所以洗完上身需用五六十條毛巾,而水依然是乾乾凈凈的。澡盆里的水是隨時舀出一些又隨時添入一些熱的,來保持溫度,這是干粗活宮女的差使。這些粗活宮女在屋外,就靜候著屋裡的暗號。聽到裡面輕輕地一拍,就進來四個人,低頭請過安後,先把使過的濕毛巾收拾干凈,給澡盆換水添水。
累吧,這才剛洗完上身,下身的洗法類似,只是要撤去洗上身的銀浴盆,換用洗下身的銀浴盆,兩個盆是絕對不能混用的。洗澡的過程,直到最後穿好睡褲、鞋子才算正式結束。
這就是大清亡國太後洗一次澡的全過程,整個過程完全按照清宮女官德齡(曾多次目睹慈禧洗澡全過程)和宮女榮兒的回憶錄整理而來。對比一下當時清朝統治下的中國,和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又能讓人說些什麼呢……
❷ 歷史上最奢侈的女人是誰
慈禧,她什麼東西都要用最好的,據傳她一天的花銷就要上百萬銀子。
❸ 中法混血兒詳細記載,慈禧太後是怎樣洗澡的
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她一直陪伴在慈禧左右,成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此人便是赫赫有名的——德齡郡主。
德齡郡主的本名叫裕德齡,滿洲正白旗人,父親是清朝一品大員裕庚,母親是一名法國女人。所以,裕德齡是一個中法混血兒。
德齡郡主在很小的時候便接受到了西方的先進思想,更是與妹妹裕容齡兩人,從小就跟隨父親在日本和法國兩地生活過多年。
德齡郡主不僅對西方的禮儀與思想非常熟悉,具有淵博的學識與開闊的視野,而且精通英語、法語、日語等八國語言,儼然就是一個語言天才。
裕德齡被封郡主,所以又稱德齡公主或德齡郡主。
德齡郡主
說到太後所穿的睡衣,真可以說又是一件很可愛的藝術品。而太後所用的毛巾既是那樣精緻——用於下身的,是純白的。
太後的睡衣自然更講究了:胸前和背部都是綉的金色團龍,不過這些綉作卻決不綉得像尋常一樣的堅密,所以是並不凸起來的,而且用的絲線都是挑的最細軟的一種,免得使太後在睡的時候感到有絲毫的不舒適。
❹ 『愛江山更愛美人』有何典故
『愛江山更愛美人』是不愛江山愛美人引申而來
是李煜與娥皇、小周後的風流故事
其典故是:
南唐後主李煜是南朝天子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李煜是李璟的第六子。
由於他生於七夕,李璟特別高興,說:「今宵為七夕,吾兒恰於此日降生,但願他終生幸福,萬事如意,就為他取名「從嘉」,讓他一切從「嘉」吧!」李煜是他即帝位後改稱的名號。
從嘉天生一副帝王之相:前額寬闊,兩頰豐滿,口生駢齒,一目重瞳。在歷史上,虞舜、楚霸王項羽都是重瞳。
保大十二年,是從嘉生活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這一年他18歲,奉父皇之旨與南唐開國老臣周宗的長女,19歲的娥皇結為秦晉。雖然是一樁政治婚姻,但無論從哪方面看卻都是美滿的。首先,娥皇有著非常動人的容貌。
她有一雙清澈如水的丹鳳眼,皮膚白如凝脂,氣質雍容華貴,有少女成熟而動人的曲線。其次,娥皇還是一位博覽群書,能歌善舞,擅長彈奏琵琶的才女。所以,這是典型的才子佳人的結合,堪稱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雖然是"先結婚,後戀愛",但二人一結婚,感情一下子就進入了熱戀狀態,偶爾分別,便感到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婚後不久,娥皇歸省雙親。此時恰逢秋雨連綿,秋風蕭瑟,佳人離去,獨守空幃,從嘉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娥皇的面容、身影不斷閃現在眼前,娥皇的芳澤不斷從錦枕上散發出來,他輾轉反側,久久難以入眠。
小別勝新婚。娥皇歸來,才使從嘉期盼的心得到撫慰。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越發覺得娥皇的可愛。一天,娥皇起床後對鏡梳妝,從鏡中發現從嘉正在痴痴地注視著她的一舉一動,那麼深情,那麼專注,她發現後不由得一笑,高興地哼起一首歌曲。
為了烘托氣氛,從嘉讓宮女呈上美酒,夫妻對酒談情,小飲幾杯後,娥皇兩頰泛紅。"酒不醉人人自醉",斜倚綉床,脈脈含情地看著從嘉。
接著,揮動著沾有酒跡的羅袖,抽出一綉線放在嘴裡,嚼了一陣兒之後,突然將紅絨唾向從嘉,從嘉不由一驚,爾後大笑,隨即把這一幕寫成了新詞。
與從嘉結婚後不久,娥皇彈奏琵琶的高超技藝很快顯露出來。她彈奏的琵琶常使人聽得如痴醉,可與白居易筆下的琵琶女相媲美。
一天,娥皇在從嘉書房裡查閱曲譜,偶然得到一冊曲的殘譜。她感到分外驚喜,她要看看這首舞破盛唐江山的"仙曲"的廬山真面目,美中不足的是這只是個殘譜。
她連忙奔向琴室,操起琵琶試彈。她專心致志,冥思苦想,按圖索驥,憑著她深厚的音樂功底,終於使失傳200多年的名曲復成完璧。根據自己的理解,娥皇對結尾進行了改動,原曲的結尾漸緩漸慢,搖曳而去,娥皇改成了倏然而止。
該曲在宮內演出獲得巨大成功,君臣上下一致贊嘆娥皇的過人才華。
公元994年,年僅29歲的娥皇突然生病,久治不愈(這時從嘉已做了皇帝,並更名為李煜。本來,從嘉只想做一個風流才子,瀟瀟灑灑地過一生。但上蒼卻讓他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做了太子,做太子不到一年,角色還沒演好,又做了皇帝。)
見愛妻病倒,李煜茶飯無心,日夜陪伴在娥皇的病榻前,盼望她早日痊癒。為了增強娥皇戰勝疾病的信心,他將自己寫的書贈娥皇,祝願她能和自己青春常在。
就在娥皇病情日重,最需要李煜陪伴的時候,風流成性的他卻對娥皇的妹妹產生了戀情,並很快發展到頻頻幽會,這深深刺痛了娥皇的心。
娥皇病重後,她的妹妹從老家揚州前來探視。娥皇之妹因為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名字,因後來也被封為皇後,人們便把她稱作小周後。小周後比娥皇小14歲,李煜與娥皇結婚時,小周後年僅5歲。隨著時光的流逝,當年混沌未開的小女孩已出落成15歲的婀娜少女。
小周後天生活潑,美麗可愛,深受李煜母後的喜愛,時常派人接她到宮中小住。小周後酷似初入宮時的娥皇,只是她比娥皇更年輕、更活潑。隨著接觸的增多,李煜對她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小周後這次來探望姐姐,被安排住在瑤光殿的畫堂里。
這天中午,午睡之後,李煜身著便裝去看望小周後。為了給小周後一個意外的驚喜,他不讓宮女通報,徑直走向畫堂。來到畫堂門口,室內一片寂靜,原來小周後午睡未醒。他悄悄掀起竹簾向里觀看:
小周後身著睡衣躺在綉榻上,睡衣薄於蟬翼,那醉人的曲線,濃密、烏黑的秀發散鋪在錦床上,睡美人發出均勻的呼吸聲,少女特有的體香一縷縷地傳來,李煜不由得如痴如醉,更想近前看個真切,嗅個滿足,便掀簾而進,卻不料碰響了珠鎖,發出了雖然不大而在他聽來卻是震撼心魄的響聲……
小周後猛然驚醒,扭頭一看,李煜正尷尬地站在門口。這時,李煜只好硬著頭皮走向前去,說道:"寡人本想看看小妹,不料驚動了小妹的好夢,真是抱歉之至!"
小周後連忙說道:"不知陛下光臨,請恕小妹未曾迎駕之罪。"說到這里,小周後才意識到自己尚穿著睡衣,急忙施了一禮退向了屏風後面更衣。
更衣之後,小周後重新施禮坐下,便問起姐姐近日的病情。談話之中,小周後無意中向李煜看去,發現姐夫以一種異樣的目光注視著自己,而且姐夫的一隻眼睛有兩個瞳孔。小周後羞澀地低下頭來。
為了打破尷尬,小周後說道:"到今日才明白,陛下的一隻眼睛和大舜的一模一樣。"
"是啊,人們將他與唐堯、夏禹並稱三代,那是天下為公的時代。他不但是有名的聖君,還有一個讓人羨慕的幸福美滿的家庭。"
"如何幸福美滿呢?"
"他有恩愛的一後一妃,這一後一妃不但有傾國傾城之貌,而且都對他一往情深。王後叫娥皇,和你姐姐同名,王妃叫女英,是娥皇的胞妹。她們姐妹倆雙雙嫁給了舜帝,舜帝南巡時病死於蒼悟山,她們姐妹倆哀毀而死。姐妹倆的眼淚灑在竹子上,後來的竹子就出現了斑點,後人叫做「湘妃竹」。
我不想做什麼聖君,只想和大舜一樣有一雙美麗多情的後、妃,此生足矣。"李煜說完,眼睛直直地注視著前方。小周後雖然年齡不大,但異常聰慧,情竇初開,聽了李煜的話,已隱約聽懂姐夫的弦外之音。但她一點思想准備都沒有,一時不知如何應對,惶恐地低頭不語。
李煜一言既出,自感過於沖動,便借故告辭。回到澄心堂,回想這次與小周後的會面,一時心潮難平,便填寫了一首詞
看完這首詞,小周後完全明白了姐夫的心意。尤其那一句"相看無限情"寫得多麼含蓄,又多麼濃烈,多麼引人遐思啊!她不禁想起姐夫說的大舜和娥皇、女英的事來,莫非姐夫就是大舜再生,姐姐和自己就是娥皇、女英?
要不,為什麼姐夫的眼睛長的和大舜一樣,姐姐恰好也叫娥皇……
而在李煜那邊,"午睡驚夢"事件之後,小周後充滿青春的面容,鶯鶯燕燕的聲音,豐滿動人的體態,隨時隨地晃動在眼前,就連睡夢中也常常與小周後相會。他的整個身心都被小周後吸引了,熱戀的火焰烤著他,他實在不能堅持下去了。
何況,以帝王之尊,小周後為什麼不能為我所有呢?只是,娥皇正在病中,不能不照顧她的情緒。於是,他寫下了約小周後夜半到移風殿幽會的密信,派宮女送給小周後。
接到密信,小周後認定自己就是女英第二,決心按期赴約。三更之後,月光朦朧,萬籟俱寂,小周後輕出畫堂,慢慢向移風殿走去,只是腳下的金縷鞋發出有規律的響聲,讓她感到驚心動魂,只好脫下金縷鞋,提在手上,前瞻後顧地向移風殿走去。
來到移風殿,推開殿門,只見李煜正站在花架前望眼欲穿地等著她的到來,她猛地撲向李煜的懷抱。由於初次與男性接觸,渾身上下猛地一陣顫抖,嬌喘吁吁地對李煜說:"奴家把一切都交給你了,任你盡情地愛吧!但願日後不要辜負奴家啊!"
李煜沒有言語,只是緊緊地把她抱在懷里,然後萬般柔情地擁著小周後走向綉榻,二人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不眠之夜……
第二天,李煜回到澄心堂,激動地將昨夜的情景寫成了一首詞
夫妻之間對於彼此的感情的變化是十分敏感的,在女性一邊尤其如此。開始娥皇對於李煜近幾日很少來看自己感到納悶。後來,她見到了妹妹,說是已被姐夫接來多日,幾次來看姐姐,都碰上姐姐在昏睡。聽到這里,娥皇什麼都明白了,她痛苦地閉上了眼睛,沒有再與妹妹交談。
娥皇死後,回顧10年來的恩愛生活,李煜痛心疾首,內疚不已。他親臨娥皇靈前哭祭愛妻,並寫下長達2000多言的祭文。在祭文中,他橫溢的才華,真摯的感情,極力頌揚娥皇美麗的容貌、超人的才華,重溫了他們伉儷情深的恩愛生活。最後,不顧自己的身份,署名"鰥夫煜"命鐫刻在娥皇陵園的巨碑上。
(4)太後睡衣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上愛江山更愛美人的帝王:
一、周幽王姬宮湦與褒姒
周幽王對褒姒非常寵愛。後來,褒姒為周幽王生下兒子姬伯服。有了兒子後,周幽王對她更加寵愛。最終周幽王竟然廢黜王後申後(申國國君申侯之女,後來周幽王立她為王後,故稱申後)和太子姬宜臼(申後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為王後,姬伯服為太子。
如此愛屋及烏,褒姒之福而國家之患也。太史伯陽因周幽王太過寵幸褒姒,認為禍患已經形成,誰也無法改變,西周必會滅亡。最終西周果然滅亡。而周幽王丟了江山卻流傳了一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雖然聽之荒謬,但是這個博美人一笑的典故令天下女子動容啊!
二、西楚霸王項羽與虞姬
西楚霸王項羽的出現,為中國的歷史掀起了一場風雲,寫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話。虞姬為西楚霸王項羽愛姬,常隨項羽出征。
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項羽被劉邦困在了垓下,劉邦手下有不少人會唱楚歌,項羽幾番突圍失敗,兵孤糧盡,夜晚聽到四面楚歌,以為楚地盡失,楚營里的將士們聽見家鄉的歌聲,軍心渙散,都紛紛逃跑了。
楚霸王看見大勢已去,心如刀絞,他什麼也不留戀,只惦記著愛妾虞姬。兩人飲酒帳中,不由悲傷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凄然起舞,忍淚唱起《和垓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這是歷史上少見的絕命悲歌,也是愛情的悲歌,虞姬唱罷,拔劍自刎。項羽悲痛萬分,最後於烏江慷慨地自刎。項羽的《垓下歌》使這位鐵血男兒多了一些柔情,他與虞姬的愛情故事廣為傳頌,同富貴,共生死,凄美而震撼。
三、漢宣帝劉詢與許平君
漢宣帝劉詢是西漢第十位皇帝。18歲的劉病已先被上官太後封為陽武侯,隨後即被立為皇帝。改名劉詢。許平君出生在一個境遇凄慘的家庭里。許平君的父親名叫許廣漢,許廣漢和劉病已是忘年交。
很自然的,劉病已認識了許平君,也掀起了一段讓人感傷的帝國情事。而這位許平君更是史有明載得到皇帝丈夫愛情的為數不多的後妃之一。當時劉病已的處境貧寒並沒有妨礙他和許平君之間的夫妻情誼。
許平君對丈夫體貼入微,劉詢活了十七年,直到這個時候才知道有人噓寒問暖是個什麼滋味。他對不嫌棄自己的妻子和岳父感激涕零。結婚的第二年,小夫妻生下了一個兒子。兒子出生還不滿百日,劉病已被霍光選中,成為大漢王朝的第十任皇帝。
初登大寶的劉病己深知霍光的位高權重。作為武帝的託孤忠臣,霍光的確是兢兢業業為漢家天下著想,劉病已感激霍光擁立之餘又有幾分忌憚。於是劉詢對霍光是禮敬有加,對霍光,劉詢對他都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的。就只除了一件事——立皇後。
當時眾公卿都認為霍光之女霍成君是最佳的皇後人選,甚至於集體上書。然而,這時候,皇帝卻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詔書:我在貧微之時曾經有一把舊劍,現在我十分的想念它啊,眾位愛卿能否為我將其找回來。
這道尋故劍的旨意情真意切,每字每句都在講述皇帝眷戀舊情的心意。總算群臣也是揣摩上意的好手,開始一個個請立許氏為皇後,許平君成為大漢皇後。這便是典故「故劍情深」的源頭。患難夫妻,糟糠之妻,劉病已對許平君的愛之深,情之切,令世人感動。許平君應該是歷史上最幸福的皇後吧!
四、漢光武帝劉秀與陰麗華
漢光武帝劉秀是東漢王朝的建立者。他在位期間,政治措施皆以清靜儉約為原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義,為一賢明的君王。劉秀沒即位前曾說:「作官當作執金晤,娶妻當得陰麗華」。
當時的劉秀還沒有天下大志,覺得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就是當執金吾,娶陰麗華。劉秀即位後,欲封陰麗華為後,但當時的政局不穩,劉秀只能封郭氏為後。後來劉秀還是廢了郭皇後,立陰麗華為後,此時的陰麗華已經是白發蒼蒼的老太婆了,這就是傳說中最浪漫的事,與你慢慢變老。
劉秀和陰麗華的愛情故事流傳至今,作為皇帝劉秀算是很痴情專一的皇帝了。陰麗華一生謙德,相夫教子,主理後宮,不曾干預朝政,更能約束家人。劉秀一生信任陰麗華,全靠她的輔佐而無後顧之憂,專心國事,這才出現了「光武中興」的時代。
然而像他這樣的帝王、像他和陰麗華這樣少年盟誓、一生相守的皇家浪漫愛情故事,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也就這么一個吧。
五、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與馮潤
北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數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國文化,實行漢化,禁胡服﹑胡語,改變度量衡,推廣教育,改變姓氏並禁止歸葬,提高了鮮卑人的文化水準。是西北方各民族陸續進入中原後民族融合的一次總結,對中國起了重要的作用。孝文帝愛上了太後的親戚馮潤小姐,於是把她娶到宮里。
可是太後卻不喜歡馮小姐,沒隔多久,就以馮小姐得病為由,把小姐趕出宮外,並且立馮潤的妹妹為後。孝文帝斗不過太後,就忍了下來。三年之後,馮太後去世了,孝文帝立即把馮潤小姐接進宮內。可是馮潤小姐回宮後竟然把自己的妹妹逼走,還毒死了另一個嬪妃高美人,並把她的孩子搶來當繼子。
孝文帝太愛馮小姐了,忍受了她所做的一切。後來,馮小姐又策劃謀殺孝文帝,未遂。孝文帝還是很愛她,又忍受了這一切,沒有殺她。
但孝文帝的心已經碎了,終於在33歲那年鬱郁而終,在臨死前下遺詔,要馮小姐隨他到天堂見面,死也要一起死。這樣的男人真是痴情到無可救葯,不管他所愛的人對他如何殘酷,他還是愛著她,就連死也要在一起。然而痴情總被無情負,可憐可嘆啊!
六、北齊後主高緯與馮小憐
高緯是南北朝時期北齊第五位皇帝,北齊武成帝高湛的長子,母親為胡皇後。少年時容儀美好,為父親寵愛,拜為王世子。是北齊的最後一位皇帝,共在位12年,一生干盡荒唐之事,在歷史上也屬於惡君昏帝的「典範」。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殘暴的男人,卻是一個痴情種!高緯本是好色之徒,無能之輩,但認識了馮小憐之後就再也離不開她了,就是上朝時也把她抱在懷里。馮小憐得寵,皆因她和高緯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能彈琵琶,工歌舞」(《北史》),一樣有著藝術天分,一樣是不可多得的實力派。
小時候的馮小憐,出身寒微,是我見猶憐;被高緯寵幸之後,是呵護備至、愛憐有加。周朝進攻齊國時,高緯竟說,只要馮小憐無恙,戰敗又如何?
被虜後唯一個請求就是「乞還馮小憐」。高緯用情之深,馮小憐深受感動,後來雖然換了兩個丈夫,但還是想著高緯,一天彈琴時弦斷了,於是作詩一首:「 雖蒙今日寵,猶憶昔時憐。欲知心斷絕,應看膝上弦。」然後自殺。高緯為情所迷,就愛情而言,他絕對算得上痴情種。
七、唐玄宗李隆基與楊玉環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玄宗個人素質優秀,善騎射,通音律、歷象之學,多才多藝。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了。李隆基人到中年,他的愛情竟然從博愛轉化為專一。
楊玉環和李隆基實在是千年等一回的恩愛夫妻,他們倆恩恩愛愛雙雙對對,「春從春遊夜專夜」,楊玉環的美貌也讓李隆基「盡日君王看不足」。當然,為討楊玉環的歡心,李隆基也對楊玉環的兄妹封官加爵,楊國忠從流浪漢搖身一變當了金吾兵曹參軍,楊玉環的妹妹也成了虢國夫人。
李隆基恨不得把整個天下都給了楊玉環。他們倆一個是梨園始祖,一個能歌善舞,也算是天生一對了。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可謂流傳千古,還有很多詩詞歌賦來贊美,也許愛情就是這么美好而令人羨慕吧!
八、南唐後主李煜與娥皇
「南朝天子愛風流,盡守江山不到頭。」南唐後主李煜是南朝天子中代表性的一位。李煜年逢18歲,奉父皇之旨與南唐開國老臣周宗的長女,19歲的娥皇結為秦晉。雖然是一樁政治婚姻,但無論從哪方面看卻都是美滿的。
娥皇有著動人的容貌,雍容華貴的氣質,還是一位博覽群書,能歌善舞,擅長彈奏琵琶的才女。所以,這是典型的才子佳人的結合,堪稱珠聯璧合,相得益彰。雖然是"先結婚,後戀愛",但二人一結婚,感情一下子就進入了熱戀狀態,偶爾分別,便感到"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李煜一首《長相思》:「雲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秋風多,兩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寫盡對娥皇的深切思念。公元994年,年僅29歲的娥皇突然生病,久治不愈。
李煜見愛妻病倒,李煜茶飯無心,日夜陪伴在娥皇的病榻前,盼望她早日痊癒,並寫了《後庭花破子》贈娥皇,祝願她能和自己青春常在:"玉樹後庭前,瑤草妝鏡邊。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這也是世人熟知的那首亡國之作《玉樹後庭花》。
九、明孝宗朱佑樘與張皇後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即位後,驅除宮內奸臣,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賢臣。使當時的朝政煥然一新。孝宗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使明朝再度中興盛世。後來人們把孝宗統治時期稱贊為「弘治中興」,明孝宗朱佑樘的後宮只有皇後張氏一人,恩愛如民間夫婦。
孝宗和張皇後是患難之交,一對恩愛夫妻。兩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讀詩作畫,聽琴觀舞,談古論今,朝夕與共。再者說,張皇後本人的性格也許較為活潑,對孝宗有足夠的吸引力和約束力。有史料稱張後為「驕妒」,從後來她在政治斗爭中扮演的角色來看,張後確實也絕非庸常之輩。
作為明朝的中興明君,朱佑樘最具人格魅力,他勤政,為人寬和,私生活嚴於律己。雖然沒有什麼動人的故事情節,但是面對無盡的誘惑,他能始終如一地愛自己的妻子,難能可貴,其實愛情本來就是平平淡淡的,而作為帝王,這樣的平淡就可貴了。
十、清世祖順治與董鄂妃
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是清愛新覺羅皇太極太宗文皇帝的第九子。福臨是於順治元年入關的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十四歲親政。順治皇帝也是歷史上罕見的痴情的皇帝。他固執,率性而為,一旦痴迷,則難以自拔。
因為深愛董鄂妃,他可以不顧任何政治影響、不顧天下人的唾棄,最後董鄂妃一去世,他便也不再留戀塵世。關於他和董鄂妃的愛情傳說,幾百年下來經久不衰。順治皇帝與他第二個皇後大婚時,按照當時清代的規定,王爺們的福晉要進宮侍宴。
順治皇帝由此與襄親王的福晉董鄂氏相識相愛,襄親王博穆博果爾也因此憤而自殺。博穆博果爾死的同年,順治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韙,把董鄂妃接到宮中,封為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後。順治皇帝還一度要廢第二任皇後,而冊封董鄂妃為皇後,可由於皇太後和大臣的反對,以及政治影響,他無奈只好作罷。
可是,董鄂妃在宮中的待遇和所受的恩寵早已超過那個平庸的皇後。順治皇帝對董鄂妃的寵愛,從為董鄂妃舉行隆重的冊妃典禮上就可以看出來。頒布詔書,大赦天下。在清代歷史上,因為冊立皇貴妃而大赦天下的,這也是絕無僅有的一次。
順治皇帝要把自己的喜悅之情與天下人分享,給予董鄂妃他所能給予的極致。可惜董鄂妃一直體弱多病,所生的四皇子夭折後,更是一病不起,終於在順治十七年病逝於承乾宮,年僅22歲。董鄂妃病逝,順治皇帝痛不欲生,哭的死去活來,甚至尋死覓活。
為了表達他的悲痛,順治皇帝在景山建水陸道場,大辦喪事。將宮中太監與宮女30人賜死,讓他們在陰間侍候自己的愛妃。同時令全國服喪,官員一月,百姓三日。順治帝讓學士撰擬祭文,命朝中大臣,皇親國戚都去哭陵。
並親手撰寫了飽含深情,長達四千字的《端敬皇後行狀》來悼念愛妻,回憶了董鄂妃的種種往事,追封她為「孝獻庄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多情天子的歡喜與哀痛,也只能通過這些方式表達。順治死後,陵墓旁葬著兩位皇後,其中一位就是董鄂妃。
董鄂妃一死,順治皇帝悲痛欲絕,原本就痴迷佛學的他,更是消極厭世。最後,順治皇帝積郁成疾,在董鄂妃去世僅僅三個多月後,就溘然離世。能讓一代天子痴情至此,由此可見,董鄂妃絕非一般女子。而順治皇帝的痴情也是令人羨慕和惋惜。
❺ 有關後宮的故事沒有
慈禧太後洗澡和梳妝慈禧太後,又稱「西太後」、「那拉太後」,清末同治、光緒兩朝的實際統治者。她是成豐皇帝的妃子。公元1862年(成豐十一年)成豐皇帝駕崩,6歲的太子載淳即位,葉赫那拉氏被尊為太後,與恭親王奕忻定計殺死攝政大臣載垣、端華、肅順,實行太後垂簾聽政。
慈禧太後向來愛打扮,尤其對洗澡特別講究,夏天是每天洗一次,冬天則是2-3天洗一次。慈禧每次洗澡的時間並不固定,但大都選在晚飯過後一個小時左右。
每當慈禧太後要洗澡時,先由太監把澡盆、水、毛巾、香皂、香水等物品准備好,送到太後的寢宮門口,再由宮女把這些東西送進寢宮。倒好水後,才請太後寬衣入浴。侍候太後洗澡的是四個經過嚴格選拔和專門訓練的宮女。
洗澡的時候,由這四名宮女分別站在太後的四周,然後由其中一名領頭的宮女拿起一疊毛巾(共有25條)放入水中,浸透以後,先撈出四條,雙手擰干同時分給其他三人,當即一齊打開,平鋪在手掌上,然後輕輕地給太後擦拭著胸背、兩腋及雙臂。如此接連上六七次之後,再打上香皂,這種香皂是宮里自製的玫瑰皂。四名宮女必須一齊動手,把香皂塗在毛巾上面,幫太後擦身子(毛巾在一次擦完後隨即扔掉)。然後,重新把一疊新毛巾浸泡在水裡。毛巾浸透撈出後擰得不很乾,用這種濕軟的毛巾,輕輕替太後擦去身上的肥皂,必須一遍又一遍地。直到擦得乾乾凈凈、身上沒有一點兒肥皂沫為止。最後就是給太後塗香水,夏天多用耐冬花露水,秋冬則用玫瑰花露水,用量很大,用法也特別,使用時是將潔白的純絲棉做成約巴掌大的錦塊,灑上香水,輕輕用錦塊拍打身上,把香水拍均勻。擦完香水後,四名宮女再用干毛巾把太後上身的各個部位輕拂一遍,然後給太後穿上偏衫和睡衣。上身洗好了再洗下身。太後認為上身是天,下身是地,地永遠不能蓋過天,所以洗下身時要重新換一套用具,洗法和洗上身差不多。
慈禧太後洗澡用的是兩只木胎鑲銀的澡盆,直徑不到三尺(斗形)。外表上看去像個大腰子,盆中間凹進去一塊,為的是太後洗澡時能靠近澡盆。太後坐的是一把一尺多高的矮椅,後背可轉動,也可卸下來。太後每洗一次澡要用去一百條毛巾,因為毛巾從水裡撈出來後,她就不允許再放回到水裡,故用一次就要扔掉,以致她每洗完一次澡後,澡盆里的水都乾乾凈凈的,看不見半點污垢。
由於要上早朝,慈禧太後每天凌晨4-5時就要起床,起床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泡手。這時,宮女用銀盆盛滿熱水,先把毛巾用熱水浸透,撈出後由宮女將太後的雙手包起來,再將太後披包的雙手放到熱水裡浸泡,水冷了再換熱的,大約要換兩三盆水方可。接著是洗臉,或者說是熱敷,用熱毛巾長時間地在兩頰和額頭上熱敷。據說這樣可以把抬頭皺熨開來,並能減少兩頰的皺紋。此後她便坐到梳妝台前,由侍寢的宮女幫她在兩鬢之間敷上點粉,在兩頰、手心抹胭脂,接著便傳專人給太後梳頭。早就等候在外面的梳頭太監聽到裡面傳喚後,立即頭頂著用黃雲龍套包裹著的梳頭工具進入。向太後叩頭請安之後,便細心打開黃雲龍包袱,拿出梳頭用的簪子、梳子、篦子等一應齊全的工具,開始給太後梳頭。這位專門給太後梳頭的人,人們只知他姓劉,是個老太監,一直都是他伺候太後梳頭,宮里的人都稱他為「梳頭劉」。後來梳頭劉人老了,於是便由李蓮英接替給太後梳頭。李蓮英第一次給太後梳頭是在太後庚子出逃的那天早上。看起來很笨的李蓮英,給太後梳起頭來卻異常靈活,而且手法也很熟練,這大概是因為他和梳頭劉是好朋友,從梳頭劉那裡學會了給太後梳頭方法的緣故。給太後梳頭的方法是:先把太後的頭發散開,用熱毛巾在頭發上熨一熨之後,攏在一起向後梳。用左手把頭發握住,用牙齒把頭發繩咬緊,再用右手纏在發根扎緊辮繩。黑色的辮繩纏到約一寸長,以辮根為中心,把頭發分兩股擰成麻花形,長辮子由左向右轉,盤在辮根上。讓辮根的黑繩露在外面,然後用一根橫簪子順著辮根從底下插過,壓住盤好的發辮,讓辮根繩起到粱柱的作用。最後在辮根黑頭繩上插上「老瓜瓢」,讓所有盤在辮根上的頭發不致鬆散下來,再用網子兜住即可。經過這樣精心梳理的頭發,既莊重大方,又牢固可靠,最讓太後稱心如意。
不過,據清末太監信修明的回憶,慈禧太後40歲之後,頭發就已脫落很多,僅存鬢邊和後腦的短發,儼然一位禿老太太。修飾時全靠用技巧去遮掩,即頭頂心用一束假青發,以紅膠粘住,兩邊再貼上發片,大兩板頭,這是一種艾艾故事網歡迎您滿式的宮妝。因為頭上粘了假發,所以太後平時行動都小心翼翼,生怕假發會突然脫落下來。太後平時最忌諱掉頭發,大有視頭發如命的程度,所以李蓮英每次給她梳頭時,顯得格外小心,生怕梳掉一根頭發。萬一真有頭發掉了下來,也得悄悄把掉下來的頭發用手拈住,迅速收起來,絕對不能讓太後本人知道,否則就會惹來麻煩,甚至會被趕出宮去。梳完了頭之後,太後重新開始描眉畫鬢,敷粉搽紅。她坐在鏡子面前對著自己前前後後、左左右右地反復照著,橫挑鼻子豎挑眼,仔仔細細地挑毛病,直到完全滿意為止。最後還要看看腳下穿的鞋襪正不正,兩只腳站平來左比右比。因為她的襪子是綾儆的,中間有一條線,穿上後線縫要正對著鞋口才行。所有這一切,都要讓她認為滿意了,才可以由李蓮英攙扶著走出寢宮,准備上早朝。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慈禧太後滿手均留有約二寸長的指甲,每天晚上必須進行泡洗修剪。修剪之前要用圓圓的比茶盞大一點的玉碗盛上熱水,挨次把指甲泡軟,把彎指甲校正理直,對不端正的地方除了要用小銼銼平整,用小刷子把指甲里里外外刷一遍外,還要用翎子管吸上指甲油,對其均勻地塗抹,最後再給指甲戴上用黃綾子做的指甲套。對此,太後備有一個專門放置修指甲工具的盒子,而所有修指甲工具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太後對每次修指甲時剪下來的指甲,都很細心地保存在一個專門的盒子里,心情特別好的時候,會端出來打開欣賞,顯得分外珍惜。可是好景不長,在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太後帶著光緒皇帝出逃西安的前夕,將滿手的指甲全部剪掉了。
這只是當年這位中國最高統治者日常生活的一個片斷,在她統治下的中國能夠怎麼樣,那是可想而知的。可悲的是,在當時的制度下,偌大的中國對這個心理有些變態狡黠陰險的女人竟毫無辦法,絕大多數中國人面對著日益衰敗的國家只有唉聲嘆氣的份,而中國追趕世界前進步伐的寶貴時機,也在那緩緩擦澡、梳妝和泡指甲中給貽誤了。
❻ 蕭太後陵墓屢次被盜,為何價值34億的壽衣卻無人敢碰
蕭太後的金壽衣沒人敢碰?我不知道這個說法是從而來的。我之前有看過報道的。
遼國被金國滅了之後,蕭太後的陵墓就開始被大規模的發掘了,但是這個時候發掘歸發掘,盜墓並沒有找到所謂的金壽衣。
後來她的所謂的男朋友也幫她管理國家,也出了不少的力。
在我看來,金壽衣的出現和拍賣足以證明了是有人拿出來的,有人拿就代表敢碰,所以沒人敢碰這個說辭是不成立的。
❼ 慈禧太後的美容護膚之路究竟是怎樣的
提起慈禧,歷史教科書告訴我們,她是一個戾氣沖天的老太婆,海軍都快窮得揭不開鍋了,她卻將軍費挪用去修頤和園,其實這些都是男人視角中的慈禧,女人眼中的慈禧究竟如何?
據伺候過她的宮女榮兒回憶,慈禧不僅在人前打扮得華麗端莊,就是每晚睡覺前也要穿一身全新的粉紅綢緞睡衣,上面綉滿了牡丹,精緻美麗得不像話。要知道,那時候她可是年近七十的老婦人了啊!
慈禧說過一句名言:一個女人如果沒有心腸打扮自己,那還活個什麼勁啊!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慈禧的一生,就是愛美的一生。對於美,這位太後真是一絲不苟。且看看慈禧一天的美容步驟:
早上起來,先要喝一碗精心熬制的銀耳湯,銀耳是女人之寶,據說常喝可以滋陰養顏。
喝完後,侍女端上來一盆水溫合適的熱水,用熱手巾把慈禧的手包起來,放在銀盆的熱水裡浸泡,等水溫漸涼之時,再換熱水,再次浸泡,就這樣換水三次,把手背、手指的關節都泡軟和。
泡完手後,要洗臉了,與其說是洗臉,不如說是熨臉。侍女用宮里特製的銀盆,裝滿灑了香料的熱水,再以細膩柔軟的純棉毛巾,浸透熱水之後,用很長的時間在額頭、兩頰熱敷,這樣能把抬頭紋的痕跡熨開。
經過這些程序後,就要迎來一道重要的程序了-----梳頭!可別小看梳頭這個技藝,要梳出時新的發式又能不使頭發脫落,那需要極高的技巧。傳說中的大太監李蓮英就是因為梳頭梳得好受慈禧青睞的。
愛美成癖的慈禧是絕不容許頭發脫落的,所以梳頭的太監除了手法輕巧外,還得練就一手絕活:把脫落的頭發藏在衣袖裡,不讓太後發現。這樣費盡心思保養,所以她到了暮年仍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
梳完頭後,得化妝了。
慈禧使用的胭脂口紅都是宮廷御制,純天然,無污染。以胭脂為例,每年陰歷四月中旬,京西妙峰山就要進貢玫瑰花,再從中選中一色砂紅的,幾百斤玫瑰花瓣,一瓣一瓣地挑,也只能挑出一二十斤瓣來。這樣選出的玫瑰,再用石杵搗成原漿,製成胭脂花汁。這樣製成的胭脂,不僅不會損害膚質,反而對皮膚有滋潤作用。
根據榮兒所說,慈禧對化妝有獨到的看法,她喜歡自己和宮女都打扮得清雅得體,對濃妝艷抹較為排斥。宮女們白天臉上只敷一層薄薄的粉,晚上臨睡前則大量擦粉,臉、脖子、前胸、手和臂都要多擦,這樣粉才能和皮膚融為一體,行話叫做「吃得住粉」。長此以往,皮膚就會像雞蛋清一樣透亮。
到了晚上,就得好好卸妝,慈禧是相當注重皮膚清潔的,有時會用宮里特製的中葯香皂洗臉,她還會隔三岔五用一種自製的面膜敷臉,面膜的成分是蛋清加硃砂。
晚上的保養步驟還加了兩個,一是泡腳,一是搓澡。
慈禧的洗腳水是很講究的,三伏天要用杭菊花煮沸後晾溫了洗,這樣可以清心明目,到了三九,就換成木瓜湯,以活血暖膝,根據四時的變化,天氣的陰晴,隨時加減現成的方劑。
慈禧洗澡要用兩個盆,一個洗上身,一個洗下身,每次洗澡得用上百條毛巾,她並不坐進澡盆里,而是由侍女用浸了香皂的毛巾擦身,毛巾用完一條扔一條,洗完之後,盆里的水仍是乾乾凈凈的。這樣費事,不僅是為了衛生,也是為了借搓澡來通經絡,以達到健身美體的作用。
除了散步外,慈禧還特別重視睡覺。她規定,宮里頭皇帝、皇後、太後、小主、格格們必須在十一點至一點之間睡午覺,她說,這叫得天地陰陽之正氣,是健康長壽的秘訣,是精神暢旺的保證。晚上通常在九點至十一點間入睡,慈禧有個法寶,就算天塌下來了,她頭一挨枕頭就能睡著,一覺黑甜到天明,即使是倉皇西逃的路上,也能睡得很香。現在老是說要睡美容覺,莫非是從慈禧的經歷中得到的啟發?
這位太後一生中對美的追求始終孜孜不倦,把美看得與生命同等重要。
❽ 史上最奢華洗澡,慈禧太後到底是怎麼洗澡的呢
慈禧太後洗澡的時候不僅要十多個人伺候,還要用到一百條毛巾,以及精心研製的香胰子和花露水,可以說是達到了享受的頂峰。慈禧太後是清朝末年權勢最大的人,她不僅獨占後宮,還垂簾聽政掌握著朝政大權,連當時的君王光緒在慈禧太後面前也是戰戰兢兢,而慈禧太後的生活也是精緻奢華的,在《宮女回憶錄》中詳細的記載了慈禧太後的飲食起居,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慈禧太後洗澡的過程。
在擦過一遍之後,抹上香胰子揉搓出泡沫後再次擦乾,然後會有另外的四名粗使宮女進來換熱水,等到全身的都完之後,宮女會用裁成巴掌大小的絲娟為慈禧太後拍一層花露水。之後在伺候慈禧太後穿上睡衣和睡鞋,重新在洗臉和泡腳,整個洗澡過程大概要一個時辰,全程慈禧太後都不會動一根手指頭,全靠奴才伺候,可以說是享受到了極點。
❾ 洗碗叫慈禧太後,那賣睡衣的叫什麼
睡美人唄~不都是拿名人說事兒么?
❿ 最奢華的洗澡:揭秘慈禧太後是如何沐浴的
「再說說洗澡。
「這也和時令有密切聯系。天熱,洗得勤點,差不多夏天要天天洗,冬天隔兩三天洗一回,都是在晚上,宮里白天沒有洗澡的。
「洗澡沒有固定的時間,隨時聽老太後的吩咐,一般大約在傳晚膳後一個多小時,在宮門上鎖以前。因為須要太監抬澡盆,擔水,連洗澡用的毛巾、香皂、爽身香水都由太監捧兩個托盤送來。太監把東西放下就走開,不許在寢宮逗留。司沐的四個宮女全都穿一樣的衣著,一樣的打扮,連辮根、辮穗全一樣。由掌事兒領著向上請跪安,這叫『告進』,算是當差開始。在老太後屋裡當差,不管幹多臟的活,頭上腳下要打扮得干凈利落,所以這四個宮女,也是新鞋新襪。太監把澡盆等送到廊子底下,托盤由宮女接過來,屋內鋪好油布,抬進澡盆注入溫水,然後請老太後寬衣。
「這里須要說明兩件東西。一是老太後坐的洗澡用的矮椅子,一是銀澡盆。
「老太後坐的是一尺來高的矮椅子。這個椅子很特別,四條腿很粗壯,共有八條小龍附在腿子上,每條腿兩條龍,一條龍向下爬,一條龍向上爬。最奇特的是活動的椅子背,既能拿下來,又能向左或向右轉,即椅子背可以換位置。因為椅背上兩面都有插榫,像門上的插關一樣,把椅子背放入插榫里,用開關一扣緊,就很牢靠了。椅子很寬,但不長,為了老太後坐著安全,兩邊站人又方便,這是專為給老太後洗澡用而設計製作的。我記不十分清楚了,彷彿椅子下面還有個橫托板,是為了放腳用的。
「另樣東西是銀澡盆。老太後洗澡用兩個澡盆,是兩個木胎鑲銀的澡盆,並不十分大,直徑大約不到裁尺(清朝用的尺有兩種,一種是步尺,一種是裁尺,步尺大,裁尺小)的3尺,也是斗形的,和洗腳的盆差不多,也是用銀片剪裁,用銀鉚釘包鑲的,外形像個大腰子,為了使老太後靠近澡盆,中間凹進一塊。空盆抬著覺得很輕。由外表看兩個澡盆一模一樣,但盆底有暗記,熟練的宮女們用手一摸就能覺察得出來,要切記:一個是洗上身用的,一個是洗下身用的,不可混淆。
澡盆「最使人驚奇的是托盤里整齊陳列的毛巾,規規矩矩疊起來,25條一疊,4疊整整100條,像小山似的擺在那裡。每條都是用黃絲線綉的金龍,一疊是一種姿勢:有矯首的,有回頭望月的,有戲珠的,有噴水的。毛巾邊上是黃金線鎖的萬字不到頭的花邊,非常美麗精緻。再加上熨燙整齊,由紫紅色木托盤來襯托,特別華麗顯眼。
「老太後換上淺灰色的睡褲,自己解開上身的紐絆,坐在椅子上,等候四個侍女給洗上身。
「要明確地說句話:這是老太後用第一個銀澡盆洗上身,與其說是洗澡不如說是擦澡。
「四個宮女站在老太後的左右兩旁開始工作了。伺候老太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迅速,要准確,要從容,這必須有熟練的工夫。四個宮女分四面站開後,由一個宮女帶頭,另三個完全看帶頭宮女的眉眼行事。由帶頭的宮女取來半疊毛巾,浸在水裡,浸透了以後,先撈出四條來,雙手用力擰干,分發給其他三個宮女,然後一齊打開毛巾,平鋪在手掌上輕輕地緩慢地給老太後擦胸、擦背、擦兩腋、擦雙臂。四個宮女各有各的部位,擦完再換毛巾,如此要換六七次。據說這樣擦最重要,把毛孔眼都擦張開,好讓身體輕松。
「光說屋裡不行,還有等候在寢室外面的宮女,這是干粗活的,悄悄地靜候著屋裡的暗號。她們伺候的時間長了,也會估計時間了。聽到裡面輕輕地一拍,就進來四個人,低頭請過安後一句話也不說,先把使過的濕毛巾收拾干凈,給澡盆換水添水,做活都輕巧利落。
「接茬還說洗澡的事。第二步是擦香皂,多用宮里御制的玫瑰香皂。把香皂塗滿了毛巾後,四個人一齊動起手來。總是撈起一條毛巾擰干後塗香皂,擦完身體後扔下一條,再取再擦,手法又迅速又有次序。難得的是鴉雀無聲,四個人相互配合,全憑眼睛說話。最困難的是給老太後擦胸的宮女,要憋著氣工作,不能把氣吹向老太後的臉,這非有嚴格的訓練不可。
「第三步是擦凈身子。擦完香皂以後,四名宮女放下手裡的毛巾,又由托盤里拿來新的一疊毛巾,浸在水裡,浸過三四分鍾以後撈出,擰得比較濕一些,輕輕地給老太後擦凈身上的香皂沫。這要仔細擦,如果擦不幹凈,留有香皂的余沫在身上,待睡下覺以後,皮膚會發燥、發癢的,老太後就會大發脾氣。
「然後,用香水——夏天多用耐冬花露,秋冬則用玫瑰花露,需大量地用。用潔白的純絲綿約巴掌大小的塊,輕輕地在身上拍,拍得要均勻,要注意乳房下、骨頭縫、脊樑溝,這些地方容易積存香皂沫,將來也容易發癢。
「最後,四個宮女每人用一條干毛巾,再把上身各部位輕拂一遍,然後取一件偏衫給太後穿在身上。這是純白綢子做的,只胸口綉一朵大紅花,沒領,短袖,上面鬆鬆的幾個紐絆,彷彿是起現在背心的作用。外面再罩上綉花的睡衣,上身的沐浴才算完了。
「應該特別說清楚的,澡盆里的水要永遠保持干凈,把毛巾浸透以後,撈出來就再也不許回盆里蘸水了,毛巾是用完一條扔下一條,所以洗完上身需用五六十條毛巾,而水依然是乾乾凈凈的。澡盆里的水是隨時舀出一些又隨時添入一些熱的,來保持溫度,這是干粗活宮女的差使。
「候在廊子下面專聽消息的干粗活的宮女,聽到裡面的暗號,魚貫地進來,先把洗上身的澡盆和用過的毛巾收拾干凈,抬走,再重新抬進另外一隻浴盆來。冷眼看這只盆和方才抬出去的一模一樣,可老太後一眼就看得出來是洗下身的。洗下身的工具絕對不能用來洗上身。這是老太後的天經地義:上身是天,下身是地,地永遠不能蓋過天去;上身是清,下身是濁,清濁永遠也不能相混淆——我聽老太後這樣念道過,道理我也說不清楚。等洗下身浴盆抬進來的時候,老太後的下身已經*了,坐在浴椅上等候著別人來伺候,大致和洗上身同樣的費事。等把腳擦完了以後,老太後換上軟胎、敞口、矮幫的逍遙屐,這是用大紅緞子做的專為老太後燕居時穿的鞋。做法和以前做布襪子相似,雙層軟底對緝在一起,上邊蒙上一層薄膈臂,白綢子里,外罩大紅緞子面,綉花,真像我們旗下姑娘出閣時,踩轎用的紅綉花鞋。因為老太後年事已高,為了使老太後宴居時又暖和又舒適又吉祥,老神仙不是很多穿紅鞋的么,所以做這種鞋。
「等老太後穿好鞋離開洗澡椅子以後,洗澡就算完畢。但我還要贊美幾句,油布上很少淋上水點,這不能不說宮女們工作小心謹慎和高超的技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