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的京城,一般市民以著長袍馬褂為體面,女性則以旗袍為美。
清末時長袍的特點是:長過膝、領為圓,帶大襟,有扣襻,袖適中,擺開衩。馬褂則是一種對襟、圓領、有開禊帶扣襻兒的外罩衣,顏色以黃為貴,俗稱「黃馬褂」。而一般平民多著藍、紫、灰色。
今天,在一些電視劇中常有皇上賞穿黃馬褂的情節。何謂馬褂?殊不知,現在人們在商店裡偶見出售的那種對襟的小棉襖,就是當年馬褂的翻版。
說到馬褂,自然就會聯想到騎馬。馬褂,是當年人們騎馬時穿在身上的一種外罩衣。很多人以為它是滿族人的服裝,其實據史記載,在明朝初年就有漢人在騎馬時穿它,當然滿族入關後,北京城裡就更是四處可見穿馬褂的人了。一般說來,在當時對襟馬褂多用作禮服,而琵琶襟馬褂用作行裝。隨著時光的推移,馬褂逐漸成為京城百姓的常服。
旗袍曾是清朝入關前後八旗婦女的衣袍,在當時,它不僅僅用來禦寒保暖,同時也是區別身份等級的象徵。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旗袍不再僅僅是上流社會的經典服飾,也逐漸進入尋常百姓人家。
經過近百年的變遷,清末的旗袍樣式在今天也發生了新的變化。香港、澳門回歸期間,北京頂級旗袍製作工坊「雙順」的第三代傳人陸德就應香港之邀設計製作了110套旗袍,樣式涵蓋了旗袍的起源、旗袍的演變和旗袍的創新。在澳門回歸後,「小陸服飾藝術團」赴澳門演出時,12名佳麗身穿款式繁多色彩斑斕的旗袍,出現在舞台上和澳門的大街小巷,在海內外引起了很大反響。「好看」、「漂亮」,「中國又講究穿旗袍了!」一時間,旗袍竟成為歡慶回歸的一道靚麗的風景。
伴隨著改革開放,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下,京城市民的衣著綻放出絢麗的色彩,而旗袍則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經典服飾被保存下來。今天在喜慶的禮儀,以及大型文化、商務活動中,人們都會看到旗袍的倩影。
Ⅱ 敬酒穿旗袍好還是秀禾服好看
秀禾服相對旗袍來說比較寬松,也是現在婚禮很多都會選擇上轎服和主服的選擇之一,敬酒服個人覺得還是旗袍更好一些,因為比較能展現東方人的涵雅和嫵媚,近距離接觸也能觀賞,但是秀禾服因為裙身的話整體比較大氣,更適合做主服其實,如果做敬酒服,覺得會影響行動。
Ⅲ 為什麼很多中式婚禮要選擇秀禾服而不是漢服
現在的娛樂圈明星大婚颳起了一股又一股的中式嫁衣風,讓各種各樣的中式嫁衣成為爆款,本身中式嫁衣就很美,而且很討長輩的喜歡,因為鳳冠霞帔,才是中國新娘最美的模樣。
為什麼明星都喜歡穿中式嫁衣呢?傳統的中式嫁衣都有哪些呢?
今天,貼心的小編就給大家扒一扒中式嫁衣的那些小常識。
一般來說,傳統的中式嫁衣主要有秀禾服、龍鳳褂、旗袍、小鳳仙以及漢服五大類。
秀禾服:一般用於新中式婚禮或中式婚禮,適用於婚禮所有環節。
龍鳳褂:常用於西式婚禮、新中式婚禮的迎親、出門、敬酒環節。儀式環節可更換為婚紗。
旗袍:適用於西式婚禮、新中式婚禮的敬酒或者晚宴。
小鳳仙:不建議大家在婚禮上穿著哦。
漢服:適用於純中式婚禮所有環節,根據婚禮風格(主題)選擇相應服裝。
秀禾服
秀禾服,其實就是清末民初時期女子所穿的襖裙,是中式嫁衣里很普通的嫁衣,因為2001年電視劇《橘子紅了》的熱播,劇中女主角秀禾(周迅飾演)穿的就是這樣的嫁衣,所以被一些人稱為「秀禾服」。
秀禾服的上衣為立領或圓領,或者右邊衣襟覆蓋左邊衣襟上面的那種襖裙,上衣袖口比較寬大。而「裙」則是偏鬆散的裙擺,俗稱馬面裙。
秀禾服分為正襟和斜襟兩種,按照傳統,正房在正婚時一般都是穿正襟,而妾室正婚時只能穿斜襟。不過,因為斜襟比正襟好看,發展至今,好像很多新人也忽略了此點差別了。
秀禾服上的圖案比較多元化,不僅能秀龍鳳,任何寓意吉祥的花草、動物都可以綉。例如象徵著富貴的牡丹,寓意「福到了」的蝙蝠,祝福新人和睦的百合等等,多元化的圖案也是秀禾服越來越受準新娘喜愛的原因。
baby的這身秀禾服,出自郭培的高定系列,綉滿鳳凰牡丹,五隻蝙蝠寓意五福臨門,耗時7981小時
著秀禾服出嫁的張雨綺
弦子李茂大婚
如果打造秀禾服的新娘造型?
妝面主要體現江南女子的秀美、端莊的感覺,發型上多以後腦勺飽滿的發髻與前額劉海的獨特設計為主,飾品選擇上多採用發簪、流蘇、金飾、瑪瑙、玉墜、香囊等中國風飾品來裝扮新娘,脖子上戴的的也多以各種吉祥鎖,玉墜為主。
寬大的雙層袖扣是特點,穿著時候袖子不宜過長,一定要露出黃金的龍鳳鐲喲~
如果在婚禮上新娘穿秀禾服,新郎不能穿西裝,可以穿長衫、馬褂。如果覺得太誇張,也可以穿著中山裝改良而成的上衣,相近的暗花和刺綉,和新娘的裙褂「天生一對」。
龍鳳褂
據說,清朝宰相梁儲女兒出嫁時,皇帝恩賜用絲線綉成的龍鳳褂作為禮服。御賜龍鳳褂代表了極大的榮耀和恩賜,此後結婚穿裙褂開始流行。
楊千嬅丁子高大婚
龍鳳褂剪裁吸收了西式服裝特點,刺綉色彩多以金銀色為主,圖案也多採用龍飛鳳舞,十分的亮麗華美,每一件均是純手工一針一針縫制的。
龍鳳褂的主要分類是按刺綉的密度來分的。 在同等密度里,分為卜心和平心2種,簡單說來就是立體刺綉和平綉。
胡杏兒大婚,身著褂王
褂王(100%密度刺綉)
褂王是龍鳳褂中最為名貴的一種,整套裙褂已經完全發白或者發黃(銀線金線全覆蓋)。周期為一年以上,價格通常在3萬元起。 除新娘外,奶奶及主婚人亦可穿上紅色或者黑色褂王,以配合場面及身份。
另外還有大五福(70%以上)中五福(50%-70%)、小五福(30%-50%)、五福寶(30%以下)。
Ⅳ 秀禾服和龍鳳褂有什麼區別
龍鳳褂是近現代在秀禾服基礎上衍生而來的中式婚禮服樣式,在廣東、香港地區尤其受到歡迎。與秀禾服相比,龍鳳褂採用立體剪裁,收腰、收袖更加貼合女性身體曲線,讓新娘的好身材盡顯無疑。
其實沒什麼區別……
Ⅳ 日本和服與中國旗袍的區別
不是一看就明白了嗎?和服很寬大,腰後有枕頭一樣的東西,旗袍很貼身。和服如下
Ⅵ 秀禾服算漢服嗎
不算,秀禾服是電視劇中打造出來的清末至民國的服飾,現實中,清末至民國並無秀禾服,秀禾服歷史不過十幾年而已。
Ⅶ 旗袍和連衣裙的區別
旗袍更加修身,連衣裙寬鬆些。
領型旗袍基本是以立領為主,連衣裙的領型更加多變。
裙擺方面,旗袍開衩修身,連衣裙可寬松可緊身,不開衩。
Ⅷ 漢服與旗袍的區別
漢服,就是漢代開始流行的服飾,也有人認為是漢族人的服飾,他的服飾和造型比較繁雜,讓人感覺到穿著非常不方便。而旗袍是民國建立後進行服飾改革後的產物。
旗袍講究輕便適體,而且能充分地體現女性優美的身姿和流暢的線條。而漢服則恰恰相反。
所以說,不論是從文化背景還是服飾外形上兩者都有很大區別,一個是漢文化幾千年的傳承,一個是時代的縮影。
Ⅸ 旗袍與晚禮服有什麼不同
1、定義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晚禮服是晚上20:00以後穿用的正式禮服,又稱夜禮服、晚宴服、舞會服。
2、款式
古典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
晚禮服強調女性窈窕的腰肢,誇張臀部以下裙子的重量感,肩、胸、臂的充分展露,為華麗的首飾留下表現空間。
(9)秀禾服與旗袍的區別擴展閱讀:
挑選旗袍尺寸的方法
1、量體
完美旗袍的第一步是復雜縝密的量體過程,需要收集近20個數據,徐師傅拿到尺寸之後,會根據尺寸判斷客人的體型,調節放量,憑借自己的經驗,將版樣控制在剛剛好的范圍內。
用相似材質的面料做好樣衣以後,請客人自己再過來試穿,用大頭針固定好需要改動的地方,打板的工作才算告一段落。
2、開叉
傳統來說,旗袍的開叉高度為雙手自然下垂手掌虎口的位置。也可根據個人的喜好,可以調整開叉的高度。但最低不能超過指尖,不然窄裙擺的旗袍將會影響行走。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旗袍
網路-晚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