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南平民間美術種類,特點及民間藝術家有哪些啊 大夥幫幫忙, 跪求、 好的加分!!
南平民間美術總類有
一、民間音樂(3項)
浦城閩派古琴、邵武長門、延平佛教修士音樂
二、民間舞蹈(2項)
延平戰勝鼓、邵武儺舞
三、戲曲(4項)
政和四平戲、延平塔前大腔金線傀儡、南平南詞戲、邵武三角戲
四、曲藝(2項)
南平南詞曲藝、邵武南詞北調
五、民間雜技(1項)
建甌挑幡
六、民間手工技藝(3項)
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建陽建本雕版印刷、邵武和平游漿豆腐製作工藝
七、民間美術(1項)
浦城民間剪紙
八、民間習俗(1項)
邵武河坊搶酒節
九、民間信仰(2項)
延平樟湖崇蛙、崇蛇民俗,順昌大聖崇拜習俗
特點是民間美術與民俗活動關系極為密切,如民間的節日慶典、婚喪嫁娶、生子祝壽、迎神賽會等活動中的年畫、剪紙、春聯、戲具、花燈 、扎紙 、符道神像 、服裝飾件 、龍舟綵船、月餅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數民族民俗節日中的服飾、布置等。民間美術分布於各地,因地域、風俗、感情、氣質的差異又形成豐富的品類和風格。但它們都具有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統一的特點。另外 ,它們的制 作材 料大都是 普通的木、布、紙、竹、泥土,但製作技巧高超、構思巧妙,擅長大膽想像、誇張,且常用人們熟悉的寓意諧音手法,積極樂觀、清新剛健、淳樸活潑,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理想,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民間藝術家畫家有李貽發、龔履謙、王作榮、張家驥、李心平等。最早見載的畫家是南宋南劍州人黃卓(字德美),山水畫家。著名理學家朱熹曾為黃德美《延平春望圖》和《水南望衍山圖》(衍山即石佛山)等題詩。元明時代南平有畫家伍元如,善繪山水;胡靖,博學能詩,尤工書畫,刻畫精工。清代,繪畫雕刻發展到相當水平,較多名家作品傳世。雕刻家謝克章,東坑下地村人,木雕作品《三子彌勒》利用樹根自然形態加工,渾然如造化天成,有極高的藝術性,現存市博物館。畫家吳東槐,號植庭,南平王台人,繪山水鳥獸,尤善仙老,「蕭疏數筆,須眉飛揚,神氣逼真。」其作品多採用兼工帶寫的筆墨技法,線條流暢爽朗,疏密有致,細微處及於毫發,簡略處近於潑墨。現存作品9幅:《望雲思親圖》、《老農夫圖》、《焚香告天圖》和《達摩過江圖》為市博物館收藏,《梅鵲圖》、《雙鴨嬉水圖》、《松鶴圖》、《喬木蒼鷹圖》和《山水尚士圖》存於峽陽鎮民間。
清末,南平峽陽有畫家應履盤,善畫人物,有作品《驛遞》、《船工晚憇圖》等多幅傳世;應畔,善畫走獸,有作品《怪圖》存市博物館;梁宗戴,善畫花鳥走獸,畫工精緻,屬工寫技法,現存鹿、蜂、猴數圖於南平市博物館,鷹、鶴、魚數圖於峽陽民間。博瑞,善寫實人物畫,畫面人物眾多,有《溪中迎神圖》傳世。明清以來,民間剪紙在鄉間尤其流行。樟湖、太平、赤門至今仍有不少能工巧手,多數為女性,剪紙內容多為禽鳥花卉。
抗日戰爭時期,油畫家謝投八,國畫家蔡鶴汀、蔡鶴洲、鄭乃珧,版畫家楊可揚等藝術家駐足南平,促使美術事業發展。阿揚的木刻《築路工人》、《作家之家》,錢景長的《閩中工人》,宋秉恆的《南平東渡頭》等作品相繼在《東南日報》、《天行報》發表。這些美術家在南平舉辦展覽或辦培訓班,培養畫家有龔履謙、王作榮、張家驥、李心平、李貽發等,為南平新一代美術人才的成長奠定基礎。龔履謙後來就學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遷移南平後谷的省立師專開辦藝術系,有油畫教師謝投八、國畫教師吳茀之。當時學油畫的學生所用畫筆是自己用豬毛做成的。南平舉辦過的重要美術展覽有楊可揚、邵克萍的漫畫木刻作品展覽,南平百朋藝術社舉辦的金石展覽,西泠畫家王亞梅繪畫展覽。
採納我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