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拉 在上海話里是什麼意思
阿拉在上海話里的意思是:我們和我的。示例:阿拉一道去白相,意思是我們一起去玩;阿拉姆媽,意思是我的媽媽。
除了阿拉,上海吳語常見的自稱方式還有我,音「ngu」。在民國時期上海有很多江北移民,由於受到自身母語江北話的影響,他們的上海話將「ngu」發成「wuu」。
(1)nga旗袍擴展閱讀:
阿拉來源於吳語寧波方言。以寧波方言為例,寧波方言在表示多個人時常用「拉」作為結尾。清末及民國時期,大批寧波人進入上海,對上海方言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明清之際,上海只是東南沿海一處中等規模的縣城,那時的上海話與蘇州話非常相近。1842年上海開埠,隨著大量外來人口的湧入,上海漸漸地成了華洋共居、五方雜處的移民城市。
「無寧不成市」,在上海的移民群體中尤以寧波人為最多,至清朝末年,旅居上海的寧波人已達40萬,約占當時上海居民總數的三分之一。
2. 急求小學六年級語文S版期中試卷及競賽題
想找試卷的話,就在網路輸入「六年級語文S版期中試卷」,按一下搜索,就能找到答案。其他試卷也一樣。
這是所有題:
一、基礎知識。(15分)
1、看拼音寫詞語。(5分,每錯一字扣0.5分,扣完為止)
Lǎnò máodùn hōnɡkǎo qízhì jīngjí
( ) ( ) ( ) ( ) ( )
Wānyάn tānhuàn miǎntiǎn jǐnshèn ténɡxiĕ
( ) ( ) ( ) ( ) ( )
2、課文內容回放。(10分,每空0.5分)
(1) 月 日是我們祖國的生日。
(2)萬里長城的起點是位於北京附近的 ,終點是 。
(3)《賣火柴的小女孩》是 (國家) (作家)寫的一篇童話。《白雪公主》《青蛙王子》是 創作的童話。
(4)香港回歸祖國懷抱的時間是 年 月 日。澳門回歸祖國的時間是 年。
(5)「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這句話節選自 寫的《 》。
(6)「難道這世界上糟糕的詩還不夠多嗎?」一句所採用的修辭手法是 ,把它改為肯定句:
(7)寫出3個你學過的說明經驗教訓一類的成語:
(8)用學過的符號修改下面兩個句子。
①像一幅褪了色的畫,貼在記憶迷離的牆壁上。
②參加開國大典的有工人、農民、學生和外賓等。
二、詩文填空。(20分,每空1分,字寫錯不得分)
1、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 」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 , ?」遂飲其酒。【《戰國策•齊策•畫蛇添足》】
2、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 。【《己亥雜詩》龔自珍】
3、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 ( 。 , 。【《遊子吟》 唐•孟郊】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nb
再把上面的2個回答加一塊,就是 六年級語文S版期中試卷了。
3. 上海哪裡好玩
上海好玩的地方:
1、外灘(英文:The Bund;上海話拼音:nga thae),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為中國歷史文化街區。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外灘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成為上海十里洋場的真實寫照,也是舊上海租界區以及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始的起點。
外灘全長1.5公里,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東面即黃浦江,西面是舊上海金融、外貿機構的集中地。
上海辟為商埠以後,外國的銀行、商行、總會、報社開始在此雲集,外灘成為全國乃至遠東的金融中心。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8月,外灘隨交還上海公共租界於汪偽國民政府,結束長達百年的租界時期,於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擁有正式路名中山東一路。
4、南京西路是被稱為「中華商業第一街」──南京路(南京東路和南京西路)的西半部,跨黃浦、靜安兩區,與上海市著名的淮海中路、四川北路、衡山路、榮樂東路、福州路有著同等的口碑地位。
南京西路的精華段都集中於靜安區,東起西藏中路,西迄延安西路,全長3833米,穿越靜安寺鬧市地區,橫貫靜安全境。擁有恆隆廣場、中信泰富、梅龍鎮所形成的「金三角」與會德豐廣場、越洋廣場、嘉里二期等組成的「金五星」交相輝映;同時還坐落著眾多名特商店,匯全區商業之精華。
5、橫沙島(Hengsha Island),位於長江口的最東端,崇明島南側、長興島東側、浦東新區北側,面積是崇明、長興、橫沙三島中最小的,佔地面積52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