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裝是以孫文的名字命名的一種服裝。很多著名人物如蔣中正、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都常穿著中山裝。由於中國著名政治人物毛澤東經常穿著中山裝示人,所以西方人稱呼中山裝為「毛裝」(Mao Suit),但中國卻從未有如此稱呼;日本人稱呼中山裝為「人民服」。這種服裝及其衍生的變化服裝,成為1980年代以前中國民眾的主要服裝樣式。今天中國和朝鮮的領導人在一些重要場合也會穿中山裝。
品牌的話,只專業設計生產中山裝幾乎沒有,除了最最知名的「紅都集團」。建國後的北京是全國外事活動最頻繁的地方,但卻沒有好的服裝店,即使是很高級別的政府官員都沒有專門的裁縫。名為紅都,既寓意著紅色首都,也包含著紅幫裁縫的意思。紅都這個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並且成為了集團名稱,紅都集團旗下擁有紅都、藍天、造寸、華表和去重新開張的雙順五個品牌。
其它的,什麼柒牌、七匹狼、勁霸什麼的都有中山裝在賣,但是無法和紅都比!
如果本問題有什麼不明白可以追問,如果滿意請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
如果有其他問題請採納本題後另發點擊向我求助,答題不易,請諒解,謝謝。
祝好人一生平安!
❷ 中山裝應該配什麼女裝
你好
樓主的意思就是 裡面穿旗袍外面搭配
中山裝對吧 ~~
個人感覺這么搭配 還是挺有新意的 只是中山裝 的款式比較
鄭重的 那種感覺 如果搭配旗袍 的話 感覺不是太協調了哈
如果 樓主很想一試的話 那也是可以的 只是 選擇
款式 女士化一點的 中山裝還是比較好的哦
其實 樓主不穿 中山裝的話 旗袍 也是很好的搭配的哦
可以在旗袍 外搭配 披肩 針織的很漂亮那種的披肩
或是 穿毛呢大衣 帶毛絨絨的外套 都非常 好搭配樓主的
旗袍的 顯得 高雅 大氣的感覺哦
個人 覺 這么搭配 挺好看的 很顯得有女人的氣質 也很 古典美的感覺哦
建議樓主試試哈
這樣整體搭配好就很 漂亮 高雅 迷人的感覺了
最後 希望以上建議能 幫到樓主哦!
❸ 中國的中山裝很像日本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日本男人穿的那種服裝,請問是誰模仿誰-
民國時期孫中山先生鑒於國民所穿以前那種下擺長的舊式長衫過於不便所以仿照在日本留學時所穿學生裝加以發展製成中國流行一時的中山裝衣服每一個位置都有自己的意義
❹ 中山裝是什麼時期典型的服飾
中國北斗科技中心主任范忠福
❺ 與中山裝搭配的女裝
朗誦穿旗袍有點雷啊。。。我覺得穿深色短裙(校服那樣就差不多),上面穿一件小禮服樣式的襯衣~要不就穿很純潔的那種白裙子。反正既然配中山裝,女裝也得稍微復古,盡量簡單一些~哈,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❻ 「40年前是統一穿中山裝的時代,僅僅幾年過去,世界就充斥了五顏六色的服裝」有什麼含義
是十年前是統一的,穿中山裝幾年過去了,師姐就沖這了,五顏六色的服裝,說明世界發展很快,變化也很大,我們要跟上時代
❼ 中山裝有沒有女裝的
中山裝是男性穿著的正式(中山式)禮服,由日本男性學生裝演變而來的,孫中山先生創造所以命名中山裝.以前我國男性穿正裝為中山裝,女性穿列寧服.
❽ 中山裝出現在那個時期
中山裝(Chinese tunic suit)是在廣泛吸收歐美服飾的基礎上,近現代中國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綜合了西式服裝與中式服裝的特點,設計出的一種直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並被世人稱為中山裝,此後中山裝大為流行,一度成為中國男子最喜歡的標准服裝之一。這種服裝及其衍生的變化服裝,成為1980年代以前中國民眾的主要服裝樣式。今天中國和朝鮮的領導人在一些重要場合也會穿中山裝。
由於新中國開國領袖毛澤東經常在公開場合穿中山裝,西方也習慣稱呼中山裝為「毛裝」。在1960和1970年代,億萬中國成年男性大多穿著中山裝。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西裝和其他時裝逐漸開始流行。雖然中山裝在民間逐漸被人們遺忘,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國家領導人在出席國內重大活動時,依舊習慣穿著中山裝。
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華誕胡錦濤主席等國家領導人身著中山裝面向世人、面向世界。
❾ 中國五六十年代的服飾特點
中國五六十年代的服飾特點是:著裝風格呈現出樸素節儉和實用、統一的特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在著裝上強化了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意識,著裝風格呈現出樸素節儉和實用、統一的特徵。這一方面與經濟水平的落後有關,另一方面也是集體政治意識的反映。民主、艱苦奮斗和集體主義等時代精神在服裝上的體現是簡朴和實用。
中國五六十年代,服飾崇尚簡朴實用。50~70年代,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
人們追求列寧裝,意味著對革命工作的狂熱,勞動美、心靈美為社會所認同。女裝流行代表是儉朴的布拉吉連衣裙、列寧裝以及兩用衫、長西褲。
列寧裝的普及率最高,年齡適應性最廣,開始列寧裝本是男裝上衣,在中國卻演變出女裝,並成為與中山裝齊名的革命「時裝」。這一男性政治領袖的著裝,攜帶著革命的政治意識,悄悄接近並包裹了女性的身體。
列寧裝以軍裝和藍、黑、灰、黃的單色調為主流。本是男裝上衣,卻在當時的中國演變出女裝,並成為革命「時裝」。它的外觀是西服領、雙排扣、雙襟中下方均帶一個暗斜口袋。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鮮明特點,屬於中西合璧的產物。
20世紀50年代初期,一個革命的進步的城市女性的恰當穿著不是旗袍,列寧裝這種沉穩厚重中性化的女裝統領了建國初的服裝市場。
穿列寧裝、留短發是那時年輕女性的時髦打扮,看上去既樸素干練又英姿颯爽。列寧裝或多或少帶有裝飾性元素——雙排紐扣和大翻領,腰帶的作用有助於女性身體線條的凸現。
其實早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列寧裝在廣大的解放區的女同志中間就十分流行。
這款服裝後來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穿「列寧裝」、留短發是那時年輕女性的時髦打扮,看上去樸素干練、英姿颯爽。
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君、第一個女火車司機田桂英,都曾是「列寧裝」的模特,勞模的示範,帶動了時代的風尚潮流。
直至中國與蘇聯交惡,列寧裝方逐漸退潮,為春秋兩用衫和軍便服所取代。
❿ 中山裝的盛行時期是什麼時候
民國時期。
一種既區別於中國傳統服裝又區別於西服的新式服裝——中山裝開始流行,並成為代表中國形象的國服。中山裝因由孫中山設計並率先穿著而得名,它具有象徵著革命的寓意,並隨著國民黨統一中國、推廣孫中山崇拜運動而成為正統服裝,進而成為公務員制服,由此影響到全國各地。
以往史學界關注的是中山裝的誕生時間與過程,只有澳大利亞學者費約翰在《喚醒中國:國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與階級》一書中對中山裝的象徵意義略有提及。
中山裝是一種特殊的政治服裝,它的流行與國民政府的推廣密切相關,是國家權力滲透與人們自覺接受規訓共同造就了中山裝的流行,這場服裝革命對中國人影響深刻。
(10)中山裝時期的女裝擴展閱讀
服裝一定意義上是一種符號,而符號與其象徵事物之間必須有某種共同的邏輯形式,使其能產生雙向互動作用,從而使觀者更容易感覺和把握符號的外在形式。
中山裝正是這樣一種服裝符號,它折射出三民主義理念與孫中山崇拜情結。中山裝強調平民實用風格,而且寓意三民主義思想:前衣襟有五粒扣子,代表「五權分立」;四個口袋,象徵「國之四維」;三粒袖扣,則表達「三民主義」。
孫中山建立民主共和體制的三民主義理念在服裝上得到完整體現,中山裝成為「革命」在身體空間中的象徵符號。孫中山帶頭穿著中山裝,中山裝成為革命與時尚的象徵,風靡一時,而後中山裝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統一制服。
中山裝的誕生,結束了中國幾千年來袍服制一統天下的局面,顛覆了中國人原有關於傳統服裝與身體空間的觀念。中山裝的流行,也代表著服裝平等化觀念的出現,是中國服裝發展史上一場震撼性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