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知音號必須穿旗袍

知音號必須穿旗袍

發布時間:2021-06-22 21:27:32

1. 武漢這座城市有什麼特點,櫻花季節的武漢大學有多美

武漢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武漢大學的建築中西合璧古樸典雅,到處都透著濃濃的歷史底蘊。每年3月中旬櫻花盛開的季節,櫻花的香氣彌漫在整個武大的校園內。

2. 《知音號 》怎麼

進入知音號五福路碼頭之後,就進入了一段濃濃的民國風情,還會有演員和你互動。
然後在躉船上,引導員會將觀眾分成三組,每一組將開啟不同的游覽路線。觀看的內容是一致的,但先後順序不太一樣,由此每個人對劇的感受和體驗也會不一樣,很精彩的過程。
《知音號》是第一個在國內城市中心區域打造的實景演出;是首部長江上的大型實景演出;是情景互動體驗式的演出;是長江上最大的漂移劇場、移動城市博物館。
《知音號》沒有固定的觀眾座位,觀眾是在行走參觀的過程中融入整個劇的表演中的。演出隨著觀眾腳步的移動而變化,讓觀眾置身於演出之中,成為演出的一部分,演員們生動的表演配上動人的音樂,讓人陶醉不已……觀眾即演員,處處是體驗,是《知音號》全新的演藝形式。
《知音號》的故事發生在船上,然而演出和觀看的過程,從上船之前就開始了。
這艘復古游輪連接了過去與今天,船從200來米的老碼頭駛出,叫賣、喧囂一切都是過往的樣子。拿一張舊船票,持一張舊報紙,兜里揣著舊時候的錢幣。觀眾從登船的那一刻起,就走進了一段過往的時光,又開始了一段尋找自己的旅程。
整艘船都是戲劇上演的舞台,三層各具特色的船體空間,燈火通明的主甲板餐廳,浮沉晃動的近百間客房,勾勒了一個漂浮在水上的戲夢空間。與傳統劇場演出在觀眾席上正襟危坐的體驗不同,觀眾可以在內部自由行動,體驗在船內每個角落發生的故事。你可以踏進客房艙門,打開屋內的衣櫃。選擇一件符合艙內氛圍的服飾替換上身,甚至化上妝,穿梭於每一間客房,在吧台休息喝杯小酒;可以翻看船艙桌上泛黃的書信、觸摸老舊的傢具擺件,抬頭透過舷窗,說不定會看到一個劇中人站立甲板之上,彷彿回憶這里的故事;還可以遠離人群,坐在船艙的床上回味這一切。一切都彷彿是活的,都與觀眾每刻的呼吸與體驗緊密共生。
船上的每一個場景還暗藏著故事的線索。整艘游輪被打造成一個夢境般的多維空間,演員們各奔東西,觀眾觀看追隨,分散的線頭一而再再而三地交叉重疊,在不斷選擇、轉移、放棄、思考之後,觀眾似乎越來越靠近故事的真相。然而此時,真相也許並不再重要,甚至故事本身也不再重要。要體驗的不僅是一段故事,也是一段與歷史、與詩意聯系的想像。計時的方式在船上被重新定義,過去、今天和未來通過一艘船、一段旅行相互勾連。

3. 《知音號》演出內容是什麼

作者:知音君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53842822/answer/137139509
來源:知乎
《知音號》有很多種玩法,有《知音號》正劇、基於互聯網的「雲端劇場」、Q版《知音號》,同名輪船「知音號」後期還可以舉辦特色婚典、親子互動、高端沙龍、明星見面會等活動,當然還有更多好玩、有意思的活動,等大家自己一一去體驗。這里先介紹《知音號》正劇的正確打開姿勢,其他的部分後面慢慢補充。

《知音號》是一部劇,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是著名導演樊躍繼「印象系列」之後的全新轉型之作。什麼是「漂移式多維體驗劇」?這是一場顛覆所有劇場的演出,卻又通過藝術行為讓你感受到的真實夢境。在這里,觀眾與演出空間「觀看」的關系被重新定義,演員與敘事的「表演」關系也被改寫,同時被改寫的還有觀眾與演出的關系。這時候,和傳統劇場正襟危坐的體驗不同,演員和觀眾可以在戲劇空間里自由穿梭,不同的故事同時上演。即使我們觀看的是同一場劇,跟隨的表演者不同,走進的場景不同,看到的絕對是不一樣的故事,每個人獲得的也都將是獨有無二的體驗。
當你拿著舊船票走上碼頭,或許還沒准備好看劇的時候,演出其實就已經開始了。《知音號》的故事發生在船上,然而演出和觀看的過程從碼頭就開始了。如果你看到周邊穿著旗袍匆忙走過的淑女,拎著皮箱的紳士,吆喝的小販,就一頭扎進奇妙境地中去吧!
走進船艙,汽笛聲響,所有的故事同時上演,不管你是一個人兩個人,也不管你身邊站的是誰,演出開始,你就會渾然忘記現在的自己,走進一段過往的時光和尋找自己的旅程。有很多人問有沒有走心的旅行,現在不就是嘛?
108分鍾的時間里,不要期望把所有故事都看完,選擇幾個看起來感興趣的去追隨,沉浸進去比囫圇吞棗要有意思。遇到自己感興趣的老物件或者道具,盡情欣賞,它們可不是沒有故事的擺設。
要是演員和你深情對視,不要害怕,大膽看回去,或者演員伸出手和你互動,你也不要害羞,畢竟茫茫人海選中你還是很奇妙的。
穿越進去,一定要記得穿越回來!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是整個過程是真實的,對自己、對生活、對人生的重新認識也是真實的,把這種真實的體驗帶回來,或許會發生不一樣的變化。

4. 《知音號》總共有多少名演員他們都是來自於哪裡

2017年4月6日7時30分,船劇同名的長江漂移式實景劇《知音號》,將於漢口五福路江灘「知音號」碼頭緩緩起航。

對於武漢這座依水而生的城市來說,江和船構成了城市最初的記憶。來來往往的人在此匯聚,又各奔東西,船這個移動場域,成為講述老武漢記憶最好的載體。

「知音號」以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武漢民生公司「江華輪」為原型打造,船里上千件道具擺設,都是在閱遍武漢的圖書館、博物館相關文獻後,1:1復刻而成。就連船艙里的鋼琴,都是用老式鋼琴經過維修、校音後,來呈現當年的演奏效果,力求「昨日重現」。

與跟風式的復古潮不同,《知音號》在真實與真實感之間尋找平衡。演員的台本,都來自江面上口口相傳的故事,畢竟,現實才是最偉大的編劇。

表演中,觀眾並不是旁觀者,可以打破傳統表演的約束,在場域里自由穿梭,零距離傾聽每個演員的台詞。這極富誠意的非虛構式表演,最讓人動容。

這就難怪,82歲的劉世炎老先生,還未登船,聽到那一聲聲「再見,保重」,就已淚眼婆娑。「1940年,我跟母親乘木船,沿江而上到萬縣(今重慶市萬州區)逃難,臨別時大伯相送。剛剛那個演員的口音,像極了我大伯。」劉老先生淚盈於睫。

在《知音號》總導演樊躍看來,船是一種特別多情的載體,讓人與人的相遇發生了可能性。「可能性是真實的,是被造出來的可能性。給所有營造一個自然的互動與解脫。」

伴隨著這個過程,人性得到了揭示、探討與補完,《知音號》最內在的價值和最崇高的靈魂緩緩展開,一覽無余。

如此說來,在這艘船上,每個人都有故事,每個人都是主角。因為,天地無私,貴賤皆是角色;古今如夢,往來只換衣冠。江水湯湯東到海,唯一帶不走的,是那一串串動人的故事。

5. 《知音號》怎麼造出來的

《知音號》是第一個在國內城市中心區域打造的實景演出;是首部長江上的大型實景演出;是情景互動體驗式的演出;是長江上最大的漂移劇場、移動城市博物館。《知音號》沒有固定的觀眾座位,觀眾是在行走參觀的過程中融入整個劇的表演中的。演出隨著觀眾腳步的移動而變化,讓觀眾置身於演出之中,成為演出的一部分,演員們生動的表演配上動人的音樂,讓人陶醉不已……觀眾即演員,處處是體驗,是《知音號》全新的演藝形式。
《知音號》的故事發生在船上,然而演出和觀看的過程,從上船之前就開始了。
這艘復古游輪連接了過去與今天,船從200來米的老碼頭駛出,叫賣、喧囂一切都是過往的樣子。拿一張舊船票,持一張舊報紙,兜里揣著舊時候的錢幣。觀眾從登船的那一刻起,就走進了一段過往的時光,又開始了一段尋找自己的旅程。
整艘船都是戲劇上演的舞台,三層各具特色的船體空間,燈火通明的主甲板餐廳,浮沉晃動的近百間客房,勾勒了一個漂浮在水上的戲夢空間。與傳統劇場演出在觀眾席上正襟危坐的體驗不同,觀眾可以在內部自由行動,體驗在船內每個角落發生的故事。你可以踏進客房艙門,打開屋內的衣櫃。選擇一件符合艙內氛圍的服飾替換上身,甚至化上妝,穿梭於每一間客房,在吧台休息喝杯小酒;可以翻看船艙桌上泛黃的書信、觸摸老舊的傢具擺件,抬頭透過舷窗,說不定會看到一個劇中人站立甲板之上,彷彿回憶這里的故事;還可以遠離人群,坐在船艙的床上回味這一切。一切都彷彿是活的,都與觀眾每刻的呼吸與體驗緊密共生。
船上的每一個場景還暗藏著故事的線索。整艘游輪被打造成一個夢境般的多維空間,演員們各奔東西,觀眾觀看追隨,分散的線頭一而再再而三地交叉重疊,在不斷選擇、轉移、放棄、思考之後,觀眾似乎越來越靠近故事的真相。然而此時,真相也許並不再重要,甚至故事本身也不再重要。要體驗的不僅是一段故事,也是一段與歷史、與詩意聯系的想像。計時的方式在船上被重新定義,過去、今天和未來通過一艘船、一段旅行相互勾連。
在導演樊躍的認識里,把戲劇帶出劇場,帶進船艙,只是打破一切常規和安全公式的開始。他希望觀眾們用行為與動作尋找知音,希望觀眾真正處於戲劇深處與之共振,讓現行的行為規則都消失。「所有的樣式都被重寫,不同於以往觀看的戲劇演出。對觀眾來說,這一過程也許是陌生的、刺激的、驚嘆的、游戲的、好玩的,但更重要的是體驗。」這種交互的體驗,是彼此間通過行為撞擊而達到的自身真理與感悟。把故事找出來的過程,也就是把自己找出來的過程。
「知音號」從老碼頭出發,一路串聯起武漢的地標性地點,最終於新碼頭靠岸,恰是一趟穿越城市、時光的旅程。在導演樊躍的構想里,無論是旅程還是戲劇,都是觸發感觸的載體,在船上尋找的是故事,也是尋找自己。「借江水,借船、借一次旅途,最後抵達的是觀眾自己的內心和記憶。」

6. 武漢有什麼適合創意拍照的地方

「知音號」可以呀,周圍不少人看過演出,可以穿旗袍拍照,場景是民國時代的。

7. 武漢有哪些地方適合情侶約會、玩樂

九省通衢的武漢,其實有很多地方適合情侶約會遊玩的。站在黃鶴樓上俯瞰長江大橋,看滔滔江水,向東流去,眺望對面的龜山電視塔,風景這邊獨好

武漢也稱江城,俗稱「武漢三鎮」。這里所說的三鎮並非真的是三個小小的鎮。武漢的總面積有八千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一千一百多萬。所以說這么廣的地域和眾多的常住人口,怎麼可能稱之為小呢?

看過的江景還可以登上江邊的知音號,知音號是一艘三層的船,以表演20世紀30年代的時代特色為背景,遊客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旗袍或者是學生裝,和表演者融為一體。很多人專程來感受民國時期的時尚。

漢陽的景點有古琴台,就是俞伯牙和姜子期彈琴的地方。想要求得好姻緣的可以去歸元寺看一看,數一數裡面的五百羅漢,看一看自己的運勢。

8. 知音號游輪可以穿旗袍嗎

可以穿旗袍的。

9. 《知音號》什麼最好看

《知音號》是第一個在國內城市中心區域打造的實景演出;是首部長江上的大型實景演出;是情景互動體驗式的演出;是長江上最大的漂移劇場、移動城市博物館。
《知音號》沒有固定的觀眾座位,觀眾是在行走參觀的過程中融入整個劇的表演中的。演出隨著觀眾腳步的移動而變化,讓觀眾置身於演出之中,成為演出的一部分,演員們生動的表演配上動人的音樂,讓人陶醉不已……觀眾即演員,處處是體驗,是《知音號》全新的演藝形式。
《知音號》的故事發生在船上,然而演出和觀看的過程,從上船之前就開始了。
這艘復古游輪連接了過去與今天,船從200來米的老碼頭駛出,叫賣、喧囂一切都是過往的樣子。拿一張舊船票,持一張舊報紙,兜里揣著舊時候的錢幣。觀眾從登船的那一刻起,就走進了一段過往的時光,又開始了一段尋找自己的旅程。
整艘船都是戲劇上演的舞台,三層各具特色的船體空間,燈火通明的主甲板餐廳,浮沉晃動的近百間客房,勾勒了一個漂浮在水上的戲夢空間。與傳統劇場演出在觀眾席上正襟危坐的體驗不同,觀眾可以在內部自由行動,體驗在船內每個角落發生的故事。你可以踏進客房艙門,打開屋內的衣櫃。選擇一件符合艙內氛圍的服飾替換上身,甚至化上妝,穿梭於每一間客房,在吧台休息喝杯小酒;可以翻看船艙桌上泛黃的書信、觸摸老舊的傢具擺件,抬頭透過舷窗,說不定會看到一個劇中人站立甲板之上,彷彿回憶這里的故事;還可以遠離人群,坐在船艙的床上回味這一切。一切都彷彿是活的,都與觀眾每刻的呼吸與體驗緊密共生。
船上的每一個場景還暗藏著故事的線索。整艘游輪被打造成一個夢境般的多維空間,演員們各奔東西,觀眾觀看追隨,分散的線頭一而再再而三地交叉重疊,在不斷選擇、轉移、放棄、思考之後,觀眾似乎越來越靠近故事的真相。然而此時,真相也許並不再重要,甚至故事本身也不再重要。要體驗的不僅是一段故事,也是一段與歷史、與詩意聯系的想像。計時的方式在船上被重新定義,過去、今天和未來通過一艘船、一段旅行相互勾連。
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過程。整場演出沒有固定舞台,演員是可以近距離觀看,甚至觸摸的。演員還會通過語言和動作和你進行互動,把你代入場景之中。非常有趣的感受。

與知音號必須穿旗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士黑色羽絨服搭配白色運動褲 瀏覽:918
男生t恤衫扎進褲子 瀏覽:400
紅黑格子襯衣配什麼顏色外套好看 瀏覽:228
女同胞們花裙子好看嗎 瀏覽:888
桑蠶絲睡衣易起皺 瀏覽:280
襯衫女韓版百搭 瀏覽:876
褲子洗塵怎麼處理 瀏覽:604
藍色迷綵衣服配什麼帽子圖片欣賞 瀏覽:828
褲子疊背包 瀏覽:671
白底黑花褲子搭配什麼上衣 瀏覽:130
淺色牛仔馬甲搭配圖片 瀏覽:620
白的好看的薄外套 瀏覽:554
一件衛衣有多少重量 瀏覽:595
中長袖改良旗袍 瀏覽:378
警察帽子什麼樣 瀏覽:299
怎麼區分真皮假皮衣 瀏覽:424
帶帽衛衣配風衣 瀏覽:605
女裝歌力思鵝絨服多少錢 瀏覽:859
睡衣純棉中年品牌排行榜 瀏覽:154
淘寶女裝店換成男裝 瀏覽: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