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女士外套工序分析表

女士外套工序分析表

發布時間:2021-06-21 14:04:25

❶ 服裝生產線上的工序明細與個人數目明細表如何

1.計劃衣服裁片的尺碼和數量及裁剪的布料層數等通常是根據客人所訂購(訂購合同)的指示的尺碼及件數的配搭(ASSORTMENT)來計劃拉布的層數及所需裁剪的床數。2.排嘜架製作(MARKER PLANNING)一般而言, 制衣廠將布匹裁成衫片形狀, 然後組合為可穿著的成衣。為了准確剪裁大量成衣, 需採用特別的裁剪儀器及安排嘜架。檢查了紙樣的准確性之後, 把紙樣片鋪在紙上排列, 造成一個組合, 這個組合在行內叫嘜架。嘜架的作用是以最省料的原則下安排, 使直接成本減至最低, 最准確的用量是從嘜架計算出來。嘜架的編排是一項技巧工作, 必須考慮多項技術需求, 例如: 布紋的方向、布料的闊度、布料的性質、尺碼的組合及預備拉布的長度等等, 電腦輔助嘜架設計亦是最早及最廣泛為制衣業所應用之技術之一。3. 拉布及裁剪拉布時, 工作人員以人手或機器將一層一層長度均等的衣料根據(i)的計劃及(ii)的嘜架長度疊置在裁床上。整理好之後, 將嘜架放在整疊衣料上面。然後, 裁剪技工會按照嘜架的形狀來裁剪衣料。裁剪好的裁片會根據車縫部的要求分類和捆紮起來。為控制生產, 每一紮裁片都會繫上標簽, 然後再送到車縫生產線縫成整件衣服。如果款式需用裡布或朴布, 所需的過程也大同小異。4.黏朴部份裁片如需黏朴的話, 一般都被安排到黏朴機放置的地方進行。因為這是一部特別的機器, 一般是利用適當熱力及壓力將布料與朴黏合在一起。5. 車縫在這個過程中, 各塊裁片會縫合成為整件衣服。一般來說, 車縫工序都是按照一定的次序來進行, 由不同的工人來車縫衣服的不同部份。但分配的方法是需預先制定生產工序表(表2.1.8),並利用技術管理人員加上生產管理安排合適的工序予合適的工人, 令裁片能在最短的時間流通各既定的工人, 將整件衣服車縫完成。至於裁片和輔料, 則可以用人手、運輸帶或架空的運送裝置從一個車縫崗位送往另一個車縫崗位去。制衣廠內, 車縫生產線所佔的地方及人數是各項程序之冠, 所以制衣廠的管理完善與否, 車縫生產線所佔的比例也最大。部份質量要求較高的產品, 在車縫生產線上亦需加上中熨設備, 將車縫完成部份工序的半成品加以中熨, 然後才繼續車縫, 原因是部份位置在完成車縫後才整熨是較困難或不可能。車縫生產線的安排也因不同的要求及不同的需要而有所不同, 在成衣生產管理上是一重要的課題。6.整熨衣服製成之後, 就會經過整熨處理, 以達至理想的外型。整熨後的衣服特別美觀。整熨時主要是需用熱力, 蒸氣和壓力。熱力和蒸氣使物料軟化, 而壓力則有助將布料塑造成所需的形狀。不同的布料所需的蒸氣和壓力份量都有所不同。整熨所需用的設備亦因應不同產品而有所差異。最基本的是電熨斗, 當然在工業上所用的熨斗一般有別於家庭式的, 所需的蒸氣可分為中央式設計及獨立式。因需用蒸氣的關系, 一般都需要同時設有抽濕的裝置, 把多餘的蒸氣抽去及抽乾衣服, 令其長期保持良好的外觀。抽濕裝置亦可分為中央式設計及獨立式裝置。壓力方面, 除手用電熨斗可用人手加上壓力外, 一般外衣生產都會利用夾機來增加衣服外觀的美觀及耐看。其次的整熨設備有運輸帶型式的設計, 半自動化的設備及人像機等等。7. 包裝包裝的方法可分為平裝(折裝)或掛裝, 因應不同的產品及不同顧客的需求而定。平裝或折裝的過程中, 工人將每一件製成的衣服根據客人的要求折好, 放進膠袋裡面。當然, 如有需要掛牌或其他的吊牌也應在這個程序時處理, 然後再將包裝好的衣服放進紙箱內。如顧客需要掛裝式的, 成衣也會吊在衣架上, 然後掛上膠袋口, 封上膠袋
QQ 網名seo-域名快速備案

❷ 生產線出現不良品流到下一道工序的分析分析報表要怎麼

首先要分析不良品流入下工序的直接原因,最後發覺根本原因,一定要將根本原因找出來,像是作業員粗心啦,作業員操作不當啦,這些原因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只是直接原因,作業員為什麼粗心,為什麼操作不當,是不是管理疏漏,是不是培訓力度不到或者作業指導書不夠完善等,然後繼續分析為什麼培訓力度不到,為什麼作業指導書不夠完善。。。。。直到你問的為什麼沒人能夠回答,或者根本不需要回答為止,然後再整合起來做個總結就可以了,自己工作中需要改進的,要跟領導表明態度,以及改進方法和改進計劃。需要其他部門協助的,需要另外配置資源的可以向領導提出,總之針對性越強越好。

❸ 從布到成品,女裝要經歷哪些工序

簡易圖表: http://www.docin.com/p-184111561.html 文字內容: 工序分科表(分科表),是運用文字對整件服裝製作流程中各項工作的一種細致描述,也即是實際生產的製作標准。表中的每道工序,都是由幾個或一系列的製作單位(操作動作)的組合。在企業化流水生產方式中,工序分科表已是實際生產必不可少的工具。服裝製作方法有較多的可變性,如同一部位的製作可有幾種不同的方法或運用不同的機械及輔件;同一製作方法又可有不同的工序組合;相同的方法及組合也可有不同的操作順序變化;另因布料特性的不同,乃至一些人為的操作習慣以及客戶的不同要求等,任何一項因素的變易,都會導致工序內容及時間的變化。工廠內因由多人從事於工序分析,隨時都易出現一些製作方法或語言表達上的不統一,因此確立工序分析、工序流程、語言表達等各項標准尤為重要。在近幾年不斷的變革中,工序分析已不再局限於車間生產,其范圍已包括從裁床到包裝的所有生產部門。本書將逐項詳細講解各工序分科表的製作方法,既可作為一本工序分析的培訓資料,也是工序分析的製作標准。本書尚需作不斷的修改及完善,歡迎廣大同事提出批評及改進意見。裁床是一個綜合性的前段生產部門,主要工作有查嘜架、拉布、裁剪、打編號、捆紮、黏朴、裁片檢查、刀床切割、劃片點位。完成從領取布料到提供車間直接生產之標准裁片的整個過程。裁床工作是實際生產的第一道流程,其工作重心是為工廠的生產中心---車間服務,因此一些工作方式及工作標准都需附合車間生產的實際需要。<裁床票號表>(即裁床工序分科表),是根據車間生產需要,結合裁床工作特性而編定的裁床主要工作的作業方法標准。<裁床票號表>的內容包括:裁片名稱、裁片捆紮編號及方式、拉布方式、刀床切割位置、裁片打編號、裁片檢查、黏朴部位、劃片修剪工序等各項裁床主要工作。<裁床票號表>中的不少內容,都與<車間工序分科表>直接相關(如:裁片名稱的確定、捆紮編號、修剪部位等),票號表也就由IE部工序分析員在製作<車間工序分科表>同時統一制定。服裝部件裁片的多少因款式變化而有很大的差別,少至幾片多至幾十片乃至上百片。為方便工作溝通,明確識別區分裁片,以及用於<車間工序分科表>操作方法的表述,不同的部件裁片,都需要有明確的名稱。制定裁床票號表時,首先必須給不同部件的裁片進行命名。慣用字(裁片附加名),是裁片名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慣用字是根據裁片類型功能等進行歸類而總結出的對某類部件的一些習慣的專用字,這些慣用字在工序分析中有其特殊的含意 , 而與該字的原意有較大的不同。主要慣用附加名有:幅、筒、貼、牌、掩、帶、條、耳等。在裁片名稱中部位加附加名即可組成一個部件的名稱幅--- 用於面積較大之主要裁片(如前幅),或是主要裁片整體中分割出的另一部份較小裁片(如前側幅)。附加名「幅」,通常只用於前幅、後幅及其分離出的獨立小裁片。筒--- 經運反三邊或兩頭,裝落於一邊前幅前中位,並利用急鈕、鈕扣、魔術貼、襻等,可將其重疊固定於另一前幅前中上,且可獨立打開之部件稱為「筒」。也有裁片連於一邊前幅上,但同樣需經運反,並可活動重疊於另一前幅前中之部位稱為假筒。附加名「筒」通常只用於明筒、暗筒等。(註:有習慣將擋風貼稱為防風筒,因其也有與筒較類似的條件,但因其不附合可利用鈕扣魔術貼等固定於另一前幅的條件,因此將其歸為貼類)貼--- 車落於其它大部件或主要材料上,起輔助作用之小裁片。如袋口貼、拉鏈貼、帽口貼、中腰貼、袖口貼、袖肘貼等。牌--- 經運反或折間,利用鈕扣、魔術貼等輔件,可活動固定位置或調節部位大小,具扣搭功能,可立體打開之獨立小部件。如:袖牌、領牌、腳牌等。掩--- 重疊車縫於較大部件上,具遮蓋作用,並可立體打開之部件。如:水掩、領掩、袋掩等。帶--- 經扣燙、運反、間線等方式製作成的扁長形的小部件,可用扣襻或束縛等方式,活動固定部件位置、調節部位大小。如:腰帶、袖帶等。另有類似形狀及功能之現成之物料也稱為帶。如織帶、綉花織帶等。條--- 條與帶的形狀較為近似,通常也會把帶條連在一起。「條」字作為一個獨立的附加名,是指扁長形經扣燙或直接車死於其它部件上之裁片或物料。如:撞色條、熒光條等。耳及仔--- 具掛、扣、牽連等作用之較窄小及較短之小帶條。如:掛耳、鈕耳、衫腳馬仔等。此類命名,是在習慣名稱的基礎上,對車縫於主要部件上的相關部件,依其在整件服裝中或是主要部件上所處的部位,進行更細致的劃分。其位置通常用一些具方向性的字來形容主要有前、後、左、右、上、中、下、內、外、面、底、里等字來表示。獨立的小附件裁片命名方式 = 裁片的部位或位置 + 該裁片的類型附加名(如:貼、牌、帶等)。一些特殊形狀之裁片,以其形狀來確定名稱較易得到明確的區分。其命名方式為裁片形狀裁片命名常會將幾種方式混合或重復運用,如三角嘜頭貼(形狀+功能)前中拉鏈貼(部位+功能)。一些復雜款式的裁片命名,會採用從大部件逐步縮小,最後界定其名稱的方式。如:前幅中截側幅、後夾底雞眼貼等。同一部位的裁片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命名,因此易導致名稱上的不統一,其命名方式應以最為明確簡潔為標准。具體方式尚需研究總結工序票號是各論件部門不同操作工序的數字代碼。主要用於論件員工生產數量的統計,GST工價的輸入以及論件工資的結算。在同一款式中,有少至幾十個多至上百個不同的操作工序。每一操作工序都有不同的GST時間(也即工價),給每道工序一個相應的編號,用於識別、統計及計算機輸入,是一種較為簡便的方式。從裁床至包裝,各生產部門之操作員工,現都已逐步統一為不同形式的論件工資結算。為使各論件部門之工序編號不致混淆,編號的運用都作了明確的界定。一直以來,車間都採用剪飛方式。由於工票紙的限定及列印工票之計算機程序的設定,每一紮之工票為8張,因此在分科表工序編號時必須附合這一設定,每一紮裁片之工序編號必須是8或8的倍數如16、24、32等。從98年4至5月份始,車間開始實施組件、裝嵌生產,取消剪飛而改為計算機條形碼輸入及記數,此方式對於工票的張數已沒有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每一紮之裁片改為4個工序編號,如在實際製作時票號不足,則從501部門開始至600進行增加。因各工序的操作內容及GST時間都各不相同,因此工序編號在同一款中必須具唯一性,而不可出現不同工序有相同的部別。裁片捆紮之編號必須與實際生產之工序編號一致。將服裝的裁片進行分別捆紮,其目的主要是為了車間可將各扎裁片分發到不同車位可同時進行各部件生產,以此縮短製作流程時間。裁片的合扎必須符合下列條件:較重要之裁片都需打上編號,主要目的在於防止同一件衣服中不同部件之裁片次序混亂而出現色差。裁床打編號也改為論件工資結算,以每款打編號之份數計算該款打編號所需之時間。一些重要部位的裁片在裁床有專門的QA人員進行裁片檢查。制定裁床票號表時,同時也需決定各部位裁片是否需檢查及檢查方式。並需將一款裁片之檢查份數加總,用以制定時間及論件工資結算。裁片檢查在正常情況下只用於檢查重要部位的面布。檢查接受標准分a、衣服面布之前後幅上截(中腰位以上)或車縫於上截部位的部件面 , 如:前袖 , 面領 , 明筒 , 領面(翻領) ,外領(立領) , 水掩 , 上貼袋面 , 胸袋蓋面等 所有單面衫之身里、活套里<指雨褸之裡布活套,其它款式之活套需視其款式及布性定)>可不檢查。如有因布料特性或客戶的特別要求,一些無黏朴之面布裁片需進行過機,也需打入黏朴工序欄中並註明為過機。裁床劃片部是今年初新成立的一個專門從事裁片點劃修剪的部門,其目的是為了盡可能減少車間非車縫操作時間及在裁床保證落車間之裁片質量。裁床需點劃或修剪之條件如下:b、一些可於車台上直接點、劃之小部件,如果點、劃部位較少,且一直來都以點劃連車縫一起操作之工序,不論其是否可在裁片直接點劃,仍由車間完成。如:點位釘袋蓋魔術貼、點位釘領花嘜頭等。c、一些大部件,如不需經修剪,且點、劃部位較少,並可用小樣辦在車台上直接操作,一直來都以點劃連車縫一起操作之工序,仍由車間完成。如:點位釘襟貼綉花章、點位明捺手機袋、點位釘後掛耳、點位釘嘜頭貼等。如該大部件裁片需經修剪,則點位也由裁床在修剪時完成。生產製造單(簡稱制單),是由營業人員編訂的各款之重要生產資料,其主要內容包括:1> 查看清所有布料內容,如:面、里、朴、棉等不同的成份或顏色(如有撞色)、重量(棉的克數 , 因棉的克數不同,其厚度也不同,也影向到用何種操作方法。如120克以上的棉里,難以用五線一次鈒骨,而改為平車埋後再用三線鈒)不同布料或朴棉的應用部位。如黏朴部位及數量即是黏工序的標准。2>查看清各類物料的內容,不同的線型、線色、用於什麼部位,(如底面線撞色線釘嘜頭線等)各類嘜頭的只數及釘落位置,魔術貼的位置及長度等。特別留意各類嘜頭中是否有Made in Hong Kong的內容,有此內容之嘜頭,如裝嵌在香港生產,在內地生產組件時需用其它無此字樣之嘜頭代用。再加折釘嘜頭工序。4>詳細了解車縫注意事項及客戶查辦評語,此項目對工序分析極為重要,除一般的車縫品質要求外,還會指明辦衣上的一些製作錯誤,需在大貨生產中進行更正。另有一些具體部位的製作規格、位置等,如間線子口,每吋針步,這將是工序分科表中一些項目的標准。7>根據該款件數的多少,決定工序分析員是否需進行封辦(除常做客戶之一般款式外,單量超過5000件或是特性不明確之布料,工序分析員都進行封辦,以確定工序分科表所寫方法的可行性,減少疏忽遺漏。)辦衣是進行工序分析的重要工具,工序分析中的製作標准,主要就是以經客戶批覆之正確辦衣及制單資料為依據。因服裝很多部位,在外觀一致的條件下其製作方法仍有較多的可變性,這就需要分析人員有較豐富的技術經驗及了解以往之製作標准。辦衣的面里包括其內部都必須細看並了解其裁片份數製作方式等。一些部位之操作,光看外表是很難確定其原本的製作方法的。開貨辦是經IE部工序改良,由辦房製作並經客戶查驗認可後之標准辦衣。如:無特別要求,在工序分析時一般不可再另行更改影響外觀之做法,但在實際中往往會遇到辦衣中的某些部位或做法的與制單資料不相應的情況,或是辦衣某些工序方法不完善或不合理等情況。工序分析員必須通知組長並與跟單或營業員聯系,得到明確的答復方可確定做法。工序分析是根據正確的辦衣及制單資料,以實際生產最為方便、省時及品質穩定為原則,確定每款之具體製作標准,並用明確的語言將標准方法書寫出來,以作為車間生產的准則。工序分科表的語言表達及為重要,必須簡潔明確,讓人一看就能明了該工序的操作過程。一款之分科工序少則幾十個多至上百個乃至幾百個,要使各工序之操作方式都顯示明確,其語言表達方式必須具備相關的內容。特種機械或輔件名稱 + 操作術語 + 操作部位 + 車縫類別 +量詞 + 附助操作機械名稱中可省略單針(平車),如後面的各項內容能清楚顯示用何種機械,則也可省略前面的特種機械名(如打袋口棗4粒)。車縫類別通常是用在一些間線部位之子口、針柱,如:間袋蓋子口1/16」線;雙針間明筒運反位1/4」線。也有直接不標明規格而用其它形容詞來代替,如:折間衫腳闊線。 量詞的運用--量詞在正常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省略,即以正常值為默認值,而在其出現與正常情況不一致時,才需要以量詞註明。如原本為左右對應的部件,在一些特殊款中卻只有獨立一邊;或正常為一邊的部件,一些特殊款中又出現為二邊,只在與正常情不一致或不確定部位時,才必須用量詞加以註明。如:」埋袖底骨二條」只寫成」埋袖底骨」。在一件衣服中通常只有出現一個之部位也可省略量詞,如:裝明筒,通常在一件衣服中只有一個,而在一些款式中出現二個時則需註明量詞。通常也會用方向性的詞語來代替,如運反左右明筒 輔助操作是指在一個工序操作中,其主要操作外還有一些附帶的操作,如:打呃、劃位、修剪等。工序書寫時會以用」連」、」及」等關聯詞將不同操作進行連接。如:刀車切袋蓋運反位連反,運袖口連攏肩夾帶條及反衫等。在工序語言表達方式中,可對其它的各項內容進行省略,但必須具備操作術語及操作部位。如熨平袋蓋間線,屈封明筒等。工序備注是用來說明一些較為細節又不可省略的輔助操作,如通常會把在工作內容中作為輔助操作如劃位、打呃、落紙皮、車台定位等直接影向到
裝、上、落--- 都是指將經獨立製作完成之部件或物料車縫到另一重要部件上 。
用疏針步將一塊裁片(通常是紙朴、棉、托布等)車縫於另一裁片(面布)上,其目的只為固定二片裁片的位置,或是在單片裁片上車疏線用於定型(如難以劃線之部位先按凈樣走線定型)或縮皺部位。將經運反、扣燙或光邊之裁片或物料將一個部件之裁片子口夾落於另一部件(通常為經二邊或三邊運反一邊留口之部件)之二層裁片中間,直接用明線把二個部件一次縫合過底。

❹ 冬裝工作服每到工序的價格表

正規買的話一套是300多,小的勞防用品店賣的話是160左右,也都是全新的收來的,這你可以放心,以前我在那賣過4套。不過提醒你買的時候一定看好牌子和質量,很多假的

❺ 在制衣廠里都用什麼樣的表格製作款號,工序,數量呢

excel表格
三列,分別是款號,工序,數量即可

❻ 服裝行業的成本核算表格

算成衣生產成本的方法
成衣生產成本可以從中決定售價和此成衣是否值得生產,而成本的計算會受到下列因素影響:
A 公司業務XXXXXX質(例如:貿易公司,製造商)
B 適用的付款方式(例如:FOB,CIF)
C 適用的製造條件(例如:CMT,CN)
D 公司生產的成衣種類(例如:梭織品,縫接針織品,針織毛衫)
計算成衣生產成本的公式:
每單位成衣總價格(FOB)=(布料或紗線成本+生產成本+本地運費+文件費+配額費用+稅項+雜項)*(1+邊際利潤)
一、 布料成本
每單位成衣布料成本=每單位長度或重量布料成本*(1+財務費用%)*每單位成衣布料用量
布料用量是指用來製造一個單位成衣(以件或打計)的布料長度(碼或米)或重量(磅或千克),用量的計算應同時包括額外的損耗,例如損壞或縮水。
財務費用包括直至成衣付運前,就布料價值所要支付的信用費用或銀行利息,這項必須根據買賣雙方的付款條件和協議而訂定。
A 梭織服裝
1 購買成品布
每單位成衣的布料成本=每碼成品布價格*(1+財務費用%)*每單位成衣布料用量的碼數
或者 =每米成品布價格*(1+財務費用%)*每單位成衣所需消耗布料用量
的米數
如:
一件女裝襯衫需要每碼RMB10.00元的全棉布料2碼,財務費用是5%..那此件衣服的布料成本是=10元/碼*(1+5%)*2碼=21元或10元/0.91M*(1+5%)*0.914M=21元
2 購買進一步加工的坯布料
計算方式與購買成品布料相近.只要加多一項加工費用(印花,漂染及整理)
每單位成衣布料成本=(每碼坯布價格+每碼加工費)*(1+財務費用%)*每單位成衣布料用量的
碼數
或者=(每米坯布價格+每米加工費)*(1+財務費用%)*每單位成衣布料用量的
米數
注意,在計算布料用量時應該加上加工過程中可能的損耗(如縮水等)
如:
坯布每碼是6.00元,漂染廠費用是每碼2.00元,每件衣服的布料用量是2.2碼,包含發加工過程中縮水和損耗.
衣服的布料成本=(6.00元/碼+2.00/碼)*(1+5%)*2.2碼=18.48
=(6.00/0.914M+2.0/0.914M)*(1+5%)*2.2*0.914M=18.48
3 縫接針織服裝
在紡織行業內,紡織服裝的布料用量是以磅作單位的,計算縫接針織服裝的布料成本所用的公式與上過公式相同.
每單位成衣布料成料成本=每磅成品布布料的價格*(1+財務費用%)*每單位成衣織料用量的
磅數
注意如布料用量是以碼為單位的,應該先將碼數單位化成磅.
每單位成衣布料用量的磅數=布料寬度(英寸)*每單位成衣布料用量(碼)*標准布料重量(G/M2)*0.00082/16

紗線成本
毛衫類成本是以紗線價格而不是以布料價格來計算的,正常情況下,每單位成本的紗線成本的計算方法是將每單位成衣的紗線用量(磅)乘以每磅紗線價格。針織結構越復雜,需要的紗線就會越多,紗線成本也相對越高,為了更准確的計算布料成本,好多時候都需要做一件樣品,才決定成衣的真實重量,然後先至可以准確估計了紗線用量。

三、 生產成本
不同種類成衣的製造工序及技術應用程度(如電腦系統相對於人手操作效率會更高)都有所不同。不過系大部分情況下製造商只會以總CMT成本給買家報價,而不會提供每個製造過程的詳細成本分析。
1 梭織服裝及縫接針織服裝生產工序相同,雖然所用的布產結構與設備/機械可能不一樣,但不會顯著影響生產成本。成本是每項生產工序的費用總和:裁剪,車縫,洗滌,整理費(包括熨壓,修飾,釘紐扣,檢查,釘標簽,上掛牌和包裝),再加上輔料費用(如標簽,裡布,襯布,紐扣,肩墊和拉鏈)。
每單位成衣生產成本=每單位成衣的裁剪費+車縫費+洗滌費+整理費+輔料費
2毛衫的生產成本也是每項生產工序費用的總和:編織,縫盤,洗滌和整理(包括整熨,拆線,挑撞,補衣,釘紐扣,釘標簽,上掛牌和包裝),再加上輔助物料費用(如標簽,裡布,襯布,紐扣,肩墊和拉鏈)。
每單位成衣生產成=每單位成衣的編織費+縫盤費+洗滌費+整理費+輔料費

四、 其它
除了布料成本及生產成本之外,若是計出成衣的FOB價格,還要加上以下各種成本費用:
本地運輸:內陸的運輸費用
文件:處理文件費用
配額:購買配額費用
稅項:進中材料,零件/配件,如布料,紐扣所要的稅項
雜項:沒有分類支出的,如包裝費用,行政費用,租金,維修費用等
邊際利潤:利潤作為成本的百分比

定後,洗後克重與縮水率的關系。
一塊布在定型後的重量假設是185G,面積是1M2,此塊布在經過洗水後,因為縮水率的關系,所以只是面積上縮小了,重量是不會改變的。
定後克重:185G*面積:1M*1M
直縮水率:-8% 橫縮水率:-8%
洗後布重:185G
洗後長度 :100CM*(1-8%)=92CM
洗後寬度:100CM*(1-8%)=92CM
洗後克重:克重GM/長CM/寬CM*10000CM2=GM/M2
185/92/92*10000=218。57GM/M2
洗後克重計算公式:定後克重/(1-直縮水率-橫縮水率)
定後克重計算公式:洗後克重*(1-直縮水率-橫縮水率)
註:縮水率的預算:
平紋,雙面,羅紋,不抓毛位衣一般客戶正常接受的縮水率為:直縮橫縮-8%以內。
單珠地,雙珠地可接受的縮水率為:直-10% -8%以內;如果客戶不接受直縮-10%,就要過預縮機才能達到客戶要求。
磨毛和抓毛的布,直縮水率需加大2%,如抓毛雙位衣縮水率:直-10%,橫-8%以內。
底面抽針不規則燈芯的橫縮水率會特別大,最好先自行試清楚成品規格才可織大貨。
如是特殊布種沒有註明縮水率的,因不同的機械設備做出來的規格會不同,必須要試清楚規格後才可做出決定,以免造成損失。

克重與布封換算長度
A 1碼布和1米布重量計算方法:
1碼布的重量以安士為單位 (下列的0.0008193是基數)
布封(邊至邊)*克重/平方米(GM/M2)*0.0008193=安士/碼(Oz/Yd)
1碼布以磅為單位 安士/碼(Oz/Yd)/16=磅/碼(Lb/Yd)
1碼布以克為單位 磅/碼(Lb/Yd)*453.59=克/碼(Gm/Yd)
1米布以克為單位 克/碼(Gm/Yd)*1.0936=克/米(Gm/M)
B 1磅布及1千克的長度計算
1磅布長度以碼為單位 19529/布封(邊至邊)/克重/平方米(Gm/M2)=碼/磅(Yd/Lb)
1磅布長度以米為單位 碼/磅(Yd/Lb)/0.9144=米/磅(M/Lb)
1千克布長度以米為單位 米/磅(M/Lb)*2.2046=米/千克(M/Kg)
注:如里以碼數為單位賣布時,在計價時便要調整.有些客戶要求以0.000824為基數,有些以0.00082為基數,但是這個基數的取值必須大於0.0008193,否則會不利於賣方.



成衣生產成本可以從中決定售價和此成衣是否值得生產,而成本的計算會受到下列因素影響:
A 公司業務XXXXXX質(例如:貿易公司,製造商)
B 適用的付款方式(例如:FOB,CIF)
C 適用的製造條件(例如:CMT,CN)
D 公司生產的成衣種類(例如:梭織品,縫接針織品,針織毛衫)
計算成衣生產成本的公式:
每單位成衣總價格(FOB)=(布料或紗線成本+生產成本+本地運費+文件費+配額費用+稅項+雜項)*(1+邊際利潤)
註:以件或打為單位。
一、 布料成本
每單位成衣布料成本=每單位長度或重量布料成本*(1+財務費用%)*每單位成衣布料用量
布料用量是指用來製造一個單位成衣(以件或打計)的布料長度(碼或米)或重量(磅或千克),用量的計算應同時包括額外的損耗,例如損壞或縮水。
財務費用包括直至成衣付運前,就布料價值所要支付的信用費用或銀行利息,這項必須根據買賣雙方的付款條件和協議而訂定。
A 梭織服裝
1 購買成品布
每單位成衣的布料成本=每碼成品布價格*(1+財務費用%)*每單位成衣布料用量的碼數
或者 =每米成品布價格*(1+財務費用%)*每單位成衣所需消耗布料用量
的米數

如:
一件女裝襯衫需要每碼RMB10.00元的全棉布料2碼,財務費用是5%..那此件衣服的布料成本是=10元/碼*(1+5%)*2碼=21元或10元/0.91M*(1+5%)*0.914M=2

2 購買進一步加工的坯布料

計算方式與購買成品布料相近.只要加多一項加工費用(印花,漂染及整理)

每單位成衣布料成本=(每碼坯布價格+每碼加工費)*(1+財務費用%)*每單位成衣布料用量的

碼數

或者=(每米坯布價格+每米加工費)*(1+財務費用%)*每單位成衣布料用量的

米數

注意,在計算布料用量時應該加上加工過程中可能的損耗(如縮水等)

如:

坯布每碼是6.00元,漂染廠費用是每碼2.00元,每件衣服的布料用量是2.2碼,包含發加工過程中縮水和損耗.

衣服的布料成本=(6.00元/碼+2.00/碼)*(1+5%)*2.2碼=18.48

=(6.00/0.914M+2.0/0.914M)*(1+5%)*2.2*0.914M=18.48

3 縫接針織服裝

在紡織行業內,紡織服裝的布料用量是以磅作單位的,計算縫接針織服裝的布料成本所用的公式與上過公式相同.

每單位成衣布料成料成本=每磅成品布布料的價格*(1+財務費用%)*每單位成衣織料用量的

磅數

注意如布料用量是以碼為單位的,應該先將碼數單位化成磅.

每單位成衣布料用量的磅數=布料寬度(英寸)*每單位成衣布料用量(碼)*標准布料重量(G/M2)*0.00082/16

二、 紗線成本

毛衫類成本是以紗線價格而不是以布料價格來計算的,正常情況下,每單位成本的紗線成本的計算方法是將每單位成衣的紗線用量(磅)乘以每磅紗線價格。針織

結構越復雜,需要的紗線就會越多,紗線成本也相對越高,為了更准確的計算布料成本,好多時候都需要做一件樣品,才決定成衣的真實重量,然後先至可以准確估計了紗線用量。

三、 生產成本

不同種類成衣的製造工序及技術應用程度(如電腦系統相對於人手操作效率會更高)都有所不同。不過系大部分情況下製造商只會以總CMT成本給買家報價,而不會提供每個製造過程的詳細成本分析。

1 梭織服裝及縫接針織服裝生產工序相同,雖然所用的布產結構與設備/機械可能不一樣,但不會顯著影響生產成本。成本是每項生產工序的費用總和:裁剪,車縫,洗滌,整理費(包括熨壓,修飾,釘紐扣,檢查,釘標簽,上掛牌和包裝),再加上輔料費用(如標簽,裡布,襯布,紐扣,肩墊和拉鏈)。

每單位成衣生產成本=每單位成衣的裁剪費+車縫費+洗滌費+整理費+輔料費

2毛衫的生產成本也是每項生產工序費用的總和

編織,縫盤,洗滌和整理(包括整熨,拆線,挑撞,補衣,釘紐扣,釘標簽,上掛牌和包裝),再加上輔助物料費用(如標簽,裡布,襯布,紐扣,肩墊和拉鏈)。
每單位成衣生產成=每單位成衣的編織費+縫盤費+洗滌費+整理費+輔料費

四、 其它
除了布料成本及生產成本之外,若是計出成衣的FOB價格,還要加上以下各種成本費用:
本地運輸:內陸的運輸費用
文件:處理文件費用
配額:購買配額費用
稅項:進中材料,零件/配件,如布料,紐扣所要的稅項
雜項:沒有分類支出的,如包裝費用,行政費用,租金,維修費用等
邊際利潤:利潤作為成本的百分比

定後,洗後克重與縮水率的關系。
一塊布在定型後的重量假設是185G,面積是1M2,此塊布在經過洗水後,因為縮水率的關系,所以只是面積上縮小了,重量是不會改變的。
定後克重:185G*面積:1M*1M
直縮水率:-8% 橫縮水率:-8%
洗後布重:185G
洗後長度 :100CM*(1-8%)=92CM
洗後寬度:100CM*(1-8%)=92CM
洗後克重:克重GM/長CM/寬CM*10000CM2=GM/M2
185/92/92*10000=218。57GM/M2
洗後克重計算公式:定後克重/(1-直縮水率-橫縮水率)
定後克重計算公式:洗後克重*(1-直縮水率-橫縮水率)
註:縮水率的預算:
平紋,雙面,羅紋,不抓毛位衣一般客戶正常接受的縮水率為:直縮橫縮-8%以內。
單珠地,雙珠地可接受的縮水率為:直-10% -8%以內;如果客戶不接受直縮-10%,就要過預縮機才能達到客戶要求。
磨毛和抓毛的布,直縮水率需加大2%,如抓毛雙位衣縮水率:直-10%,橫-8%以內。
底面抽針不規則燈芯的橫縮水率會特別大,最好先自行試清楚成品規格才可織大貨。
如是特殊布種沒有註明縮水率的,因不同的機械設備做出來的規格會不同,必須要試清楚規格後才可做出決定,以免造成損失。

克重與布封換算長度
A 1碼布和1米布重量計算方法:
1碼布的重量以安士為單位 (下列的0.0008193是基數)
布封(邊至邊)*克重/平方米(GM/M2)*0.0008193=安士/碼(Oz/Yd)
1碼布以磅為單位 安士/碼(Oz/Yd)/16=磅/碼(Lb/Yd)
1碼布以克為單位 磅/碼(Lb/Yd)*453.59=克/碼(Gm/Yd)
1米布以克為單位 克/碼(Gm/Yd)*1.0936=克/米(Gm/M)
B 1磅布及1千克的長度計算
1磅布長度以碼為單位 19529/布封(邊至邊)/克重/平方米(Gm/M2)=碼/磅(Yd/Lb)
1磅布長度以米為單位 碼/磅(Yd/Lb)/0.9144=米/磅(M/Lb)
1千克布長度以米為單位 米/磅(M/Lb)*2.204

6=米/千克(M/Kg)
注:如里以碼數為單位賣布時,在計價時便要調整.有些客戶要求以0.000824為基數,有些以0.00082為基數,但是這個基數的取值必須大於0.0008193,否則會不利於賣方

❼ 跪求女襯衫的款式圖,生產通知單,原輔料明細表,規格尺寸表,裁剪通知單,排料圖,流程圖,工序分析表,

這個東西不是誰都可以有的,如果你想找到相關資料 你最好就是要問問那些服裝生產商,這些資料都是從流水線生產操作開始做起的。或者你可以買一些相關的服裝生產管理流水線操作指南等等類型的書籍。你也可以上網下載一些資料,或者到中國服裝輔料網在線學習。

❽ 急求制衣廠生產流水線工序表

1.計劃衣服裁片的尺碼和數量及裁剪的布料層數等通常是根據客人所訂購(訂購合同)的指示的尺碼及件數的配搭(ASSORTMENT)來計劃拉布的層數及所需裁剪的床數。

2.排嘜架製作(MARKER PLANNING)

一般而言, 制衣廠將布匹裁成衫片形狀, 然後組合為可穿著的成衣。為了准確剪裁大量成衣, 需採用特別的裁剪儀器及安排嘜架。檢查了紙樣的准確性之後, 把紙樣片鋪在紙上排列, 造成一個組合, 這個組合在行內叫嘜架。嘜架的作用是以最省料的原則下安排, 使直接成本減至最低, 最准確的用量是從嘜架計算出來。嘜架的編排是一項技巧工作, 必須考慮多項技術需求, 例如: 布紋的方向、布料的闊度、布料的性質、尺碼的組合及預備拉布的長度等等, 電腦輔助嘜架設計亦是最早及最廣泛為制衣業所應用之技術之一。

3. 拉布及裁剪

拉布時, 工作人員以人手或機器將一層一層長度均等的衣料根據(i)的計劃及(ii)的嘜架長度疊置在裁床上。整理好之後, 將嘜架放在整疊衣料上面。然後, 裁剪技工會按照嘜架的形狀來裁剪衣料。裁剪好的裁片會根據車縫部的要求分類和捆紮起來。為控制生產, 每一紮裁片都會繫上標簽, 然後再送到車縫生產線縫成整件衣服。如果款式需用裡布或朴布, 所需的過程也大同小異。

4.黏朴

部份裁片如需黏朴的話, 一般都被安排到黏朴機放置的地方進行。因為這是一部特別的機器, 一般是利用適當熱力及壓力將布料與朴黏合在一起。

5. 車縫

在這個過程中, 各塊裁片會縫合成為整件衣服。一般來說, 車縫工序都是按照一定的次序來進行, 由不同的工人來車縫衣服的不同部份。但分配的方法是需預先制定生產工序表(表2.1.8),並利用技術管理人員加上生產管理安排合適的工序予合適的工人, 令裁片能在最短的時間流通各既定的工人, 將整件衣服車縫完成。至於裁片和輔料, 則可以用人手、運輸帶或架空的運送裝置從一個車縫崗位送往另一個車縫崗位去。制衣廠內, 車縫生產線所佔的地方及人數是各項程序之冠, 所以制衣廠的管理完善與否, 車縫生產線所佔的比例也最大。部份質量要求較高的產品, 在車縫生產線上亦需加上中熨設備, 將車縫完成部份工序的半成品加以中熨, 然後才繼續車縫, 原因是部份位置在完成車縫後才整熨是較困難或不可能。車縫生產線的安排也因不同的要求及不同的需要而有所不同, 在成衣生產管理上是一重要的課題。

6.整熨

衣服製成之後, 就會經過整熨處理, 以達至理想的外型。整熨後的衣服特別美觀。整熨時主要是需用熱力, 蒸氣和壓力。熱力和蒸氣使物料軟化, 而壓力則有助將布料塑造成所需的形狀。不同的布料所需的蒸氣和壓力份量都有所不同。

整熨所需用的設備亦因應不同產品而有所差異。最基本的是電熨斗, 當然在工業上所用的熨斗一般有別於家庭式的, 所需的蒸氣可分為中央式設計及獨立式。因需用蒸氣的關系, 一般都需要同時設有抽濕的裝置, 把多餘的蒸氣抽去及抽乾衣服, 令其長期保持良好的外觀。抽濕裝置亦可分為中央式設計及獨立式裝置。壓力方面, 除手用電熨斗可用人手加上壓力外, 一般外衣生產都會利用夾機來增加衣服外觀的美觀及耐看。其次的整熨設備有運輸帶型式的設計, 半自動化的設備及人像機等等。

7. 包裝

包裝的方法可分為平裝(折裝)或掛裝, 因應不同的產品及不同顧客的需求而定。平裝或折裝的過程中, 工人將每一件製成的衣服根據客人的要求折好, 放進膠袋裡面。當然, 如有需要掛牌或其他的吊牌也應在這個程序時處理, 然後再將包裝好的衣服放進紙箱內。如顧客需要掛裝式的, 成衣也會吊在衣架上, 然後掛上膠袋口, 封上膠袋。這個工序才算完成。掛裝的運費成本較昂貴, 其優點是能保持衣服的外觀, 不至壓縐衣服。

8.存倉

一箱一箱的成衣或一件一件的掛架成衣送到貨倉存放, 直至裝箱(貨櫃集裝箱)和發送出去離開工廠為止, 生產的工作才算全部完成。生產平裝成衣與時常生產掛裝成衣的成品倉的設備有所不同, 掛裝成衣生產工廠的成品倉需安裝適當的設備供吊掛完成的成衣, 亦需有很多可推動的車架供內部運輸用途。

與女士外套工序分析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民族服飾校服展演 瀏覽:656
襯衫漢語拼音 瀏覽:352
小個子女生適合什麼版型的褲子 瀏覽:150
什麼動物戴黑色的帽子 瀏覽:95
黃上衣配什麼卡其色褲子好看 瀏覽:689
長卷發冬天配什麼帽子 瀏覽:833
最潮的衣服男裝外套 瀏覽:792
牛仔褲男潮牌品牌及商品 瀏覽:137
男生下面大穿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228
河南機電職業學院校服 瀏覽:445
灰色西裝配什麼襯衫顏色 瀏覽:280
閨蜜一起旗袍照 瀏覽:265
工裝短袖適合什麼顏色褲子 瀏覽:77
藍色格格襯衫外套什麼 瀏覽:698
一個像羽箭頭的羽絨服品牌 瀏覽:895
旗袍走秀手拿中國結 瀏覽:753
喜歡穿運動校服褲子的人 瀏覽:229
用皮筋改校服褲腳 瀏覽:858
男生臉配什麼樣的帽子好看 瀏覽:572
褲子上消毒液怎麼去除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