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現了她沒有穿睡衣表示她懷戀
㈡ 一位年輕的護士,雙手捧著這件睡衣。雙手捧著體現了什麼
表示她對這件睡衣的珍惜
㈢ 《周總理的睡衣》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周總理的睡衣
鄧媽媽七十多歲了。她戴著花鏡,安詳地坐在椅子上,給敬愛的周總理補睡衣。睡衣上已經有好幾個補丁了。這一回,鄧媽媽又穿上了線,右手捏著針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練地打結。她是多麼認真啊。
一位年輕的護士,雙手捧著這件睡衣,望著補丁上又勻又細的針腳,眼睛濕潤了。
在她們面前的小凳子上,擺著個針線包。這個綉著紅五星的針線包特別引人注目。它是多年來周總理和鄧媽媽隨身帶著的。是從什麼時候起他們就帶在身邊,一直帶到北京來的呢?是從延安窯洞,從重慶紅岩,還是從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路上?
根據補充:身為一國總理,貼身之物睡衣如此樸素,補了又補仍捨不得扔,體現了周總理艱苦樸素的精神。相較於現在東一個貪污、西一個受賄,真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府官員已經很少了。
㈣ 課文《周總理的睡衣》的全文 是什麼
周總理的睡衣
鄧媽媽七十多歲了。她戴著花鏡,安詳地坐在椅子上,給敬愛的周總理補睡衣。睡衣上已經有好幾個補丁了。這一回,鄧媽媽又穿上了線,右手捏著針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練地打結。她是多麼認真啊。
一位年輕的護士,雙手捧著這件睡衣,望著補丁上又勻又細的針腳,眼睛濕潤了。
在她們面前的小凳子上,擺著個針線包。這個綉著紅五星的針線包特別引人注目。它是多年來周總理和鄧媽媽隨身帶著的。是從什麼時候起他們就帶在身邊,一直帶到北京來的呢?是從延安窯洞,從重慶紅岩,還是從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路上?
周總理十九歲赴日本留學行前,曾題「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並賦詩言救國之大志:
大江歌罷掉頭東,
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
難酬蹈海亦英雄。
提起周恩來這個光輝的名字,億萬人民都會從心底油然而生敬意。他的歷史功績豐碑永樹,人格風范更是中外稱頌。周恩來是徹底的「無產者」,沒有留下兒女,也沒有留下遺骨,卻在無數後人心中留下了應永遠效法的崇高榜樣。
四十年代在延安,周恩來就因堅韌耐勞被黨內同志稱為「革命隊伍里的一頭駱駝」。他自己卻說:「不,我只是一隻小毛驢。」
新中國成立之初,周恩來就因工作忙碌被人比做古時的周公旦。史稱周公「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發」,意思是吃一頓飯和洗一次澡時都要中斷幾次接待來訪者。毛澤東在1949年月12月致信柳亞子時講到周總理,也引此典故說:「周公確有吐握之勞。」到了「文革」期間,周恩來一般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留法時結識的革命「老大哥」胡志明於1968年到北京時,向周恩來提出的一個要求便是,希望他能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每天多睡兩小時。回答卻是———「我做不到。」
其實周恩來何嘗不需要休息,他曾說過:「我不能坐,一坐下就會睡著。」面對紛繁的國事和別人無法代勞的難事,他又事必躬親。1974年上半年,他的癌症已開始擴散,但是據辦公記錄統計,仍有半數以上的日子工作在18小時以上。
參考資料:人教版語文課本
㈤ 詳情見下面的
小學的題目嗎
㈥ 護士捧著周總理的睡衣,為什麼流眼淚了
感動了,因為睡衣上面打滿了補丁,說明總理節儉愛民。我上學時是這樣的解釋,不知新課本有沒有改動。
㈦ 四年級暑假作業課外閱讀題及答案(周總理)
《周總理的睡衣》四年級閱讀題和答案
鄧媽媽七十多歲了。她戴著老花鏡,(安穩安詳)地坐在沙發上,給敬愛的周總理補睡衣。睡衣上已經有好幾塊補丁了。這一回,鄧媽媽又穿上線了,右手捏著針略略抬起,左手(熟練熟悉)地打結。她是多麼認真哪!
一位年輕的護士,雙手捧著這件睡衣,望著補丁上又勻又細的針腳,眼睛(濕潤潮濕)了。
在她們面前的小凳子上,擺著個針線笸籮。笸籮里放著剪刀、線團、布頭和針線包。這個綉著紅五星的針線包特別引人注目。它是多年來周總理和鄧媽媽隨身帶著的。是從什麼時候起他們就帶在身邊,一直帶到北京來的呢?是從延安的窯洞,從重慶的紅岩,還是從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路上?
1.在括弧里選擇恰當的詞語,用「√」標出。
2.這位護士捧著睡衣,為什麼流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讀了本文,你一定感觸較深,把你的感受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安詳熟練濕潤…3.示例:周總理作為國家領導人生活儉朴。反觀我們周圍有些人卻那樣鋪張浪費,真不應該。
查看全文:http://www.thn21.com/Article/si/42860.html
㈧ 狀元大課堂第25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練習做業
25、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一、我能把字寫漂亮(看拼音,寫詞語)(10分)
chǎo rǎng mó fàn xún jǐng
(吵嚷) (模範) (巡警)
chéng chǔ qū shǐ jué qǐ
懲處 驅使 崛起
fēng hé rì lì yào wǔ yáng wēi
風和日麗 耀武揚威
二、我能很快地寫出下面各詞的近義詞。(12分)
疑惑不解─(困惑不解)
堅定─(堅決)背著─(瞞著)
清晰─(清楚)崛起─(興起)
懲處─(懲罰)訓斥─(訓責)踴躍─(積極)胸懷─(胸襟)
欺凌──(欺負)
耀武揚威─(張牙舞爪)
得意揚揚─(得意洋洋)
三、火眼金睛,辨字組詞(16分)
崛(崛起)伯(伯父)
屈(委屈)拍(拍照)
帝(上帝) 范(模範)
啼(啼叫)犯(犯規)
征(長征)闖(闖禍)
懲(懲罰)問(問題)
振(振興)鏘(鏗鏘)
辰(星辰)堅(堅決)
四、閱讀大舞台。(14分)
周總理的睡衣
鄧媽媽七十多歲了。她戴著花鏡,(安穩安詳)地坐在沙發上,給敬愛的周總理補睡衣。睡衣上已經有好幾個補丁了。這一回,鄧媽媽又穿上了線,右手捏著針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練熟悉)地打結。她是多麼認真啊!
一位年輕的護士,雙手捧著這件睡衣,望著補丁上又勻又細的針腳,眼睛(濕潤潮濕)了。
在她們面前的小凳子上,擺著個針線笸籮,笸籮里放著剪刀、線團、布頭和針線包。這個綉著紅五星的針線包特別引人注目。它是多年來周總理和鄧媽媽隨身帶著的。是從什麼時候起他們就帶在身邊,一直帶到北京來的呢?是從延安窯洞,從重慶紅岩,還是從兩萬五千里的長征路上?
1、在括弧內選擇正確的詞語並按順序抄寫在以下橫線上。(6分)_安詳、熟練、濕潤_
2、這位護士捧著睡衣,為什麼流淚了?(4分)
答:年輕的小護士被感動了,為周恩來總理和鄧媽媽生活的簡朴而感動,為鄧媽媽對周恩來總理的深情而感動。
3、請你用文中紅色詞寫句子:(4分)
是……是……還是……
到底是什麼消息使他如此的歡欣雀躍呢?是擅長的作文比賽獲得了一等獎還是蹩腳的英語終於考試合格了?
五、學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課文,你有什麼感想?有沒有好好想過你為什麼而讀書?請把你的想法寫下來。(8分)
(1)你有什麼感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為什麼而讀書?(4分
六、作文練筆:寫一篇讀後感.(40分)
題目:《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寫出真情實感。
(每個同學先寫在作文本上,分3人以小組互改,老師總改,最後每個同學根據修改意見訂正一遍。)
七、(選做題)考考你的智慧。(20分)
以下兩個句子中加橫線的詞的意思相同嗎?如果不相同,它們分別是什麼意思?你能比較出來嗎?
(1)一連串的問題是周恩來疑惑不解,好奇心驅使著他,一定要親自去看個究竟。
(2)從租界回來以後,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誰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麼。
答:不相同。(1)句中的「究竟」作名詞,指原委,及原因結果的意思;(2)句中的「究竟」作副詞,指到底的意思。
㈨ 《周總理的睡衣》這篇課文護士捧著睡衣為什麼流淚了
《周總理的睡衣》一文中護士的眼淚是一種敬佩,尊重,感動之淚,因為作為一個國家總理,穿的睡衣都是經過多次補丁的,而且補丁又緊又密。說明了周總理節儉愛民,他把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
本文被編入1993年人教版小學語文第5冊第16課,主要內容是:
新中國成立後,鄧奶奶已是花甲之年了,但她還在中南海戴著老花鏡為敬愛的周總理補睡衣。睡衣上原來已經有好多補丁了,在鄧奶奶的身邊,有一位工作人員看了覺得應該給周總理換一件睡衣了,然而鄧奶奶卻堅持不同意換,仍舊仔細認真的為周總理補著睡衣。
(9)這位護士捧著睡衣為什麼流淚了擴展閱讀:
周總理一生日理萬機,把畢生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中,新中國成立之初,周恩來就因工作忙碌被人比做古時的周公旦。史稱周公「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發」,意思是吃一頓飯和洗一次澡時都要中斷幾次接待來訪者。
毛澤東在1949年月12月致信柳亞子時講到周總理,也引此典故說:「周公確有吐握之勞。」到了「文革」期間,周恩來一般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
留法時結識的革命「老大哥」胡志明於1968年到北京時,向周恩來提出的一個要求便是,希望他能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每天多睡兩小時。回答卻是———「我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