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克羅埃西亞服飾英語介紹
clothes 衣服,服裝wardrobe 服裝clothing 服裝habit 個人依習慣.身份而著的服裝ready-made clothes, ready-to-wear clothes 成衣garments 外衣town clothes 外衣double-breasted suit 雙排扣外衣suit 男外衣dress 女服tailored suit 女式西服everyday clothes 便服three-piece suit 三件套trousseau 嫁妝layette 嬰兒的全套服裝uniform 制服overalls 工裝褲rompers 連背心的背帶褲formal dress 禮服tailcoat, morning coat 大禮服evening dress 夜禮服dress coat, tails 燕尾服,禮服nightshirt 男式晚禮服dinner jacket 無尾禮服 (美作:tuxedo)full dress uniform 禮服制服frock coat 雙排扣長禮服gown, robe 禮袍tunic 長袍overcoat 男式大衣coat 女大衣topcoat 夾大衣fur coat 皮大衣three-quarter coat 中長大衣st coat 風衣mantle, cloak 斗篷poncho 篷卻(南美人的一種斗篷)sheepskin jacket 羊皮夾克pelisse 皮上衣jacket 短外衣夾克anorak, ffle coat 帶兜帽的夾克,帶風帽的粗呢大衣hood 風帽scarf, muffler 圍巾shawl 大披巾knitted shawl 頭巾,編織的頭巾fur stole 毛皮長圍巾muff 皮手筒housecoat, dressing gown 晨衣 (美作:ster)short dressing gown 短晨衣bathrobe 浴衣nightgown, nightdress 女睡衣pyjamas 睡衣褲 (美作:pajamas)pocket 衣袋lapel (上衣)翻領detachable collar 假領,活領wing collar 硬翻領,上漿翻領V-neck V型領sleeve 袖子cuff 袖口buttonhole 鈕扣孔shirt 襯衫blouse 緊身女衫T-shirt 短袖圓領衫,體恤衫vest 汗衫 (美作:undershirt)polo shirt 球衣middy blouse 水手衫sweater 運動衫short-sleeved sweater 短袖運動衫roll-neck sweater 高翻領運動衫round-neck sweater 圓領運動衫suit, outfit, ensemble 套服twinset 兩件套,運動衫褲jerkin 獵裝kimono 和服ulster 一種長而寬松的外套jellaba, djellaba, jelab 帶風帽的外衣cardigan 開襟毛衣mac, mackintosh, raincoat 橡膠雨衣trousers 褲子jeans 牛仔褲short trousers 短褲knickers 兒童燈籠短褲knickerbockers 燈籠褲plus fours 高爾夫球褲,半長褲braces 褲子背帶 (美作:suspenders)turnup 褲角折邊,挽腳breeches 馬褲belt 褲帶skirt 裙子divided skirt, split skirt 裙褲underskirt 內衣underwear, underclothes 內衣褲underpants, pants 內衣褲 (美作:shorts)briefs 短內褲,三角褲panties 女短內褲knickers 女半短內褲,男用燈籠短褲brassiere, bra 乳罩corselet 緊身胸衣stays, corset 束腰,胸衣waistcoat 背心slip, petticoat 襯裙girdle 腰帶stockings 長襪suspenders 襪帶 (美作:garters)suspender belt 吊襪腰帶 (美作:garter belt)socks 短襪tights, leotard 緊身衣褲handkerchief 手帕bathing trunks 游泳褲bathing costume, swimsuit, bathing suit 游泳衣bikini 比基尼泳衣apron 圍裙pinafore (帶護胸)圍裙shoe 鞋sole 鞋底heel 鞋後跟lace 鞋帶moccasin 鹿皮鞋patent leather shoes 黑漆皮鞋boot 靴子slippers 便鞋sandal 涼鞋canvas shoes, rope soled shoes 帆布鞋clog 木拖鞋galosh, overshoe 套鞋glove 手套tie 領帶 (美作:necktie)bow tie 蝶形領帶cravat 領巾cap 便帽hat 帶沿的帽子bowler hat 圓頂硬禮帽top hat 高頂絲質禮帽Panama hat 巴拿馬草帽beret 貝蕾帽peaked cap, cap with a visor 尖頂帽broad-brimmed straw hat 寬邊草帽headdress 頭飾turban 頭巾natural fabric 天然纖維cotton 棉silk 絲wool 毛料linen 麻synthetic fabric 混合纖維acryl 壓克力polyester 伸縮尼龍nylon 尼龍worsted 呢料cashmere 羊毛patterns 花樣tartan plaid 格子花 (美作:tartan)dot 圓點花stripe 條紋flower pattern 花紋花樣veil 面紗 brush 發刷nail polish 指甲油handbag 手提包hatbox 帽盒cosmetics case 化妝箱high heels 高跟鞋gloves 手套wrist watch 手錶belt 腰帶pendant 項飾necklace 項鏈neck scarf 圍巾earrings 耳環sun glasses 太陽鏡cigarette holder 煙斗ring 戒指bracelet 手鏈, 手鐲tie 領帶cuff links 袖扣ascot 寬領帶pocket watch 表袋hair net 發網shampoo 洗發水cream rinse 營養發水hair spray 發膠powder puff 粉撲face powder 麵粉compact 帶鏡粉盒astringent 化妝水perfume 香水skin milk 乳液cold cream 油底霜atomizer 噴霧式香水clip 夾子hand mirror 手鏡bobby pin 發夾false eyelash 假睫毛lipstick 口紅wig 假發tie pin 領帶夾tissue 面紙purse 手提包brooch 胸針shawl 披肩neckerchief 領巾
⑵ 中國的武警和特警.赤手空拳打得過克羅埃西亞戰警嗎
首先你的提問很無知,最多就是初中生。你應該拿中國最厲害的散打王和戰警去比,而不是拿武警或者特種兵去和戰警比。
職業格鬥者的那種體能訓練量不是任何當兵的能相比的,包括所謂的特種兵,特種兵主要練習野外生存力,射擊,擒拿,潛伏,破壞,和暗殺等,格鬥只是一部分。(如果給一把槍特種兵和戰警,讓他們在野外森林,互相幹掉對方,那可能是特種兵勝利,但也不是絕對。)而普通的武警和解放軍,更不要去對比了。當兵一般都是2到三年,都是一些18歲到19歲的青年,毫無格鬥基礎,新兵在頭三個月訓練,但不是格鬥訓練。。戰警是格鬥之王,而且又有格鬥天賦,再加年復一年的對抗訓練和實際的比賽打鬥,人家一個國家也就出那麼一個。像他們那種綜合格鬥,包括地面的關節技(也叫巴西柔術)是最耗費體能。那種力量,反應速度,躲閃能力(一般普通人不會躲閃,打架的時候就是硬抗,人家隨便一個擺拳或者直拳或者下勾拳就直接打斷氣),和抗擊打是長期的對抗鍛煉出來的,而不是經過幾個月或者一年兩年能完全的
⑶ 請問克羅埃西亞的一些情況
物價還算高的,因為國家稅收高,
治安特好,我們住鄉下的,每15分鍾,就會有一輛警察經過,
福利體系還算完善吧,
基本的福利都有,和西歐相比,可能稍差,但不會差太多,
當地人打工月收入,法律規定最低的是300歐,加上給他們保險什麼的,一個月400歐/
⑷ 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塞黑、波黑到底是什麼關系
南斯拉夫由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波黑)、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六個共和國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兩個自治省聯合而成的國家。1980年鐵托同志去世後南共盟內部沒有一個人可以有鐵托的能力和手腕,南斯拉夫內部漸漸開始混亂,民族矛盾開始激化,各共和國的民族主義勢力也開始抬頭,加上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蘇東劇變的影響,南斯拉夫開始解體。
1991年6月,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宣布獨立。此後,馬其頓、波黑兩國也相繼宣布獨立(波黑穆斯林、克羅埃西亞族贊成獨立,塞爾維亞族抵制投票,波黑三族間爆發了歷時三年半的戰爭。1995年三方簽署代頓和平協議,波黑局勢緩和。)。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議會通過新憲法,宣布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聯合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1998年,南聯盟政府指責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族武裝分子多次發動暴力襲擊,造成大量平民和警察傷亡,派遣軍隊進入科索沃。 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干涉南聯盟內政,稱南聯盟在科索沃「殺害了大批阿族居民」,製造了「人道主義災難」,恢復對南聯盟的部分制裁。1999年3月24日,以南聯盟政府拒絕執行西方國家主導的和平協議為由,美國領導的北約對南斯拉夫空襲78天(5月7日我國使館遭到空襲)。6月,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接受和平協議,聯合國和北約接管科索沃。
2003年,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議會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憲章》,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組成鬆散的國家共同體。除了共同總統、統一的軍隊、外交等國家權力,兩個共和國有不同的法律、海關、貨幣乃至邊防部隊。 憲章還規定,3年後,兩個成員國有權通過全民公決,決定是否另立門戶,分別成為獨立國家。
2006年5月21日,黑山就黑山獨立問題舉行全民公決。22日黑山共和國公決委員會公布的官方初步統計結果顯示,超過55%的選民投票贊成獨立。南斯拉夫聯盟至此徹底解體。塞爾維亞和黑山成為兩個完全獨立的國家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
也就是說,最早的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啊,塞黑啊,波黑啊都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後面慢慢的都獨立出來了,最先是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然後是馬其頓和波黑,最後南斯拉夫只剩下塞黑,但是最後,塞黑分裂成塞爾維亞和黑山這兩個國家,就這樣
⑸ 克羅埃西亞戰爭的背景
在二戰結束的1945年成立的南斯拉夫共產黨(後稱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同盟)所組成的第二南斯拉夫期望根據之前的框架,即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黑山共和國來重新起步,此時的南斯拉夫受到約瑟普·布羅茲·鐵托的巧妙手腕和超凡魅力而維持平衡。但鐵托本人生前已預見如果有天他不在了,這個巧妙的平衡將會崩解的預兆(以克羅埃西亞來說的話就是指1971年的克羅埃西亞之春)。而之後證明他的洞見的確成真,在1980年鐵托死去之後,南斯拉夫的各個共和國和自治省之間的民族問題漸次爆發。
南斯拉夫在1974年的憲法中表示六個共和國和兩個自治省之間擁有平等的發言權,但是塞爾維亞認為這樣損害了佔南斯拉夫組成人數中最多的塞爾維亞人的權利而感到不滿。1980年代中期塞爾維亞因為這股不滿的風潮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開始發跡。另一方面,克羅埃西亞人和戰前一樣對於主導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人而感到不滿,又因為米洛塞維奇宣示大塞爾維亞民族主義感到強烈反感,這件事情正是1991年克羅埃西亞宣示獨立的導火線。 1989年開始的東歐劇變波擊到南斯拉夫。
原本是一黨獨大的南斯拉夫共產主義同盟從1990年開始承認多黨制的選舉,1971年在克羅埃西亞之春失足的斯捷潘·梅西奇(Stjepan Mesić)和弗拉尼奧·圖季曼(Franjo Tuđman)重返政治舞台。最後圖季曼當選總統。
之後克羅埃西亞一方面作出維持南斯拉夫的行動,另一方面發生了塞爾維亞方拒絕了克羅埃西亞的妥協提案這樣的事情。 在這段時間,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發生一般認為最初沖突的引爆點是1990年5月13日在薩格勒布舉行的薩格勒布迪納摩和貝爾格萊德紅星的比賽時兩方支持者以及南斯拉夫警察和薩格勒布隊支持者間的沖突。
這件事情最初只是支持者之間的小沖突,但是因為體育場的管理者和南斯拉夫警察的執法不當,使得事情演變為薩格勒布隊和警察的沖突。使得對於薩格勒布迪納摩隊的支持者來說,警察=聯邦=塞爾維亞人的權力象徵,所以積壓已久的反塞爾維亞情緒撲向警方。但是因為所在地點是克羅埃西亞,警察中也有為數不少的非塞爾維亞人,在這個沖突裡面受到薩格勒布隊的茲沃米尼爾·博班因為對警察暴力攻擊所以受到長期的禁賽處分,但是受到攻擊的警察其實是個穆斯林,所以也有人對於這件事情能不能代表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沖突的起點表示不同的意見。 1990年12月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制定憲法,此憲法中規定克羅埃西亞的自決權和主權。官方語言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改為克羅埃西亞語,同時禁止西里爾字母改為使用拉丁字母。
另外一方面,1990年後半開始,克羅埃西亞急速地建立自己的軍事力量,創立了克羅埃西亞警察軍。同時大量的武器從匈牙利流過來。
1991年6月19日實行獨立公投,78%的公民認為克羅埃西亞應該獨立。根據這次公投結果克羅埃西亞在6月25日和斯洛維尼亞一同宣布獨立。
⑹ 克羅埃西亞簽證如何辦
中國公民持外交、公務護照入境克羅埃西亞免辦簽證。持其他種類護照赴克羅埃西亞需提供以下材料克羅埃西亞駐華使館辦理簽證申請手續:
1、填寫完整的簽證申請表。
2、申請人未成年或喪失法律行為能力,須由法定代理人提交。
3、護照:有效期應超過簽證有效期的三個月的時間;出具在過去10年中護照(如果有舊護照);護照必須包含至少兩個空白頁。
4、彩色護照照片:3.5x4.5cm。
5、旅行目的和旅行行程證明。
6、酒店預定單。
7、旅行費用交通費證明。
8、旅行醫療保險:最低保金為3萬歐元。
(6)克羅埃西亞警察制服擴展閱讀
入境克羅埃西亞的注意事項:
在克旅行,隨身不要攜帶貴重物品及大量現金,以免成為偷盜、搶劫者的目標。特別是在旅遊景點附近觀光游覽時,應提高防範意識,注意人身、財物安全。
如遇證件錢物丟失或被盜搶、人身受到傷害等緊急事件時,應於第一時間在事發地報警,必要時可與中國駐克使館聯系。出行前准備護照復印件、照片等材料,以便在護照意外丟失情況下赴中國駐克羅埃西亞使館補辦旅行證件。
克政局穩定,社會治安總體情況良好,公民法律意識較強,文化教育水平較高,犯罪率相對較低,但近年來,針對遊客的扒竊案件有所上升。
在克偷盜、搶劫等犯罪通常發生在公共汽車上、火車站以及其他公共交通場所。旅遊旺季時,景點景區、海灘、飯店、酒吧等亦是扒手行竊場所。暴露錢財常常會成為扒手和搶劫者的襲擊目標。
克食品安全、衛生標准參照歐盟標准執行,未曾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克水質含鈣量略高,建議飲用燒開過的水或礦泉水。
克主要民族為克羅埃西亞族(占總人口89.63%),其他有塞爾維亞族、匈牙利族、義大利族、阿爾巴尼亞族、捷克族等。官方語言為克羅埃西亞語。主要宗教為天主教。其風俗習慣與世界上其他信奉天主教、基督教的國家基本相同,並無特殊禁忌。
⑺ 克羅埃西亞球員脫下衣服,令人震驚:哪有什麼奇跡
世界盃結束了。克羅埃西亞VS法國最後的比分定格在了2:4,法國時隔20年捧杯,但奇跡這個詞,卻更屬於亞軍克羅埃西亞。
克羅埃西亞的隊長,33歲的「魔笛」莫德里奇獨自等待著領取屬於他的金球獎,他看起來那麼平靜,只是不知夜深人靜,他是否會為那座觸手可及的冠軍獎杯而哭泣呢?
都說歷史不會記住亞軍,但我們會記得英雄——是你們讓我們知道,普通人也有夢可以做。
時間回到世界盃半決賽,克羅埃西亞對陣英格蘭,120分鍾酣戰,克羅埃西亞人已經拼完了最後一口氣——跑不動了。
「砰砰砰……」,此時克羅埃西亞的守門員蘇巴西奇的心臟劇烈跳動著,他聽到哨聲響起,他看到英格蘭隊的年輕人們將頭埋進球衣,看台上上歡呼叫罵哭泣一時間鼎沸更勝過賽時。
比賽結束了。他們,贏了,他們要去踢決賽了。
2:1,加時賽進球。這已經是這支球隊經歷的第三場加時賽,他們是本屆世界盃上戰時最長的球隊。
但勝利的歡愉依舊讓他們振奮,十分鍾的慶祝,他們要享受這一刻。在人們的認知里,英格蘭是傳統強隊,他們廣為人知。而克羅埃西亞隊,誰呀?太多人對他們是陌生的。
這個1991年才獨立,1995年才停止內戰的國家,在此之前最好的成績是季軍,那已經是20年前了。
從無人看好,到贏得尊重,這是克羅埃西亞的奇跡。
可是,真的只是奇跡嗎?
如果真的有奇跡,也只屬於含淚奔跑的人
「魔笛」莫德里奇曾經的前綴不是「當今世界最好的中場之一」,不是世界盃「金球獎」,而是「難民」。莫德里奇出生在一個小鎮上,小小年紀的莫德里奇就經常穿著不合身的衣服上山放羊。
貧窮,戰火,這是莫德里奇的童年。
在莫德里奇七歲時,外公在山上牧羊時遭遇內戰武裝,不幸遇難。莫德里奇全家淪為了難民。他們遠離家鄉,去到另一個城市,但只能住在安置難民的旅館里。
在那裡莫德里奇被俱樂部的教練發現,開始了他的足球生涯,然而伴隨著訓練的,是炮火的轟鳴。
「又是炸彈。」警報鳴叫,莫德里奇就會和隊友一起熟門熟路地跑到防空洞中躲避。
他還不滿10歲就如此熟練於躲避炮火,是因為幾乎每天都有三四百枚炸彈就落在附近。
他在戰火中度過了童年,熬過了漫長枯燥的訓練,才終於站在世界盃的舞台上。
奇跡,對於一個經歷了戰火的人來說,或許太輕了。
哪有什麼奇跡,只是生活從不辜負淚水和汗水
半決賽結束時,蘇巴西奇離開振奮的隊友,獨自走到場邊,面對著看台上的球迷想再做一次自己標志性的慶祝動作,這個動作已經持續了10年。
但是克羅埃西亞的官員伊娃·奧莉瓦里走到蘇巴西奇面前,給了他一個擁抱阻止了他掀開球衣的動作:因為國際足聯已經警告過,如果他繼續這么做,會受到處罰。
原來,蘇巴西奇保持了十年的慶祝動作,正是在每一次勝利時,展示自己的特製T恤,上面印著的是10年前在球賽中意外去世的克羅埃西亞球員庫斯蒂奇。
蘇巴西奇看著歡呼的人群,想起自己在扎爾達青年隊時,和老友庫斯蒂奇會時常談起未來,他們都熱愛足球,他們都生長於扎爾達,順理成章在球隊成為了最好的朋友。
他們經歷過克羅埃西亞的內戰,他們的父親甚至上過戰場。他們也共同見證過98年克羅埃西亞爆冷打入四強,那時他們說,自己也想像那些「英雄」一樣。
庫斯蒂奇和蘇巴西奇一起升上了一線隊,雖然兩個人都只有少得可憐的出場時間,雖然克羅埃西亞的甲級聯賽並不是世界級的大舞台。
他們也不是梅西,不是C羅,不是那些天賦溢出年少成名的天才,他們只是足球領域里不那麼打眼的球員,或許永遠成不了閃耀世界的星星……但他們沒有停止努力訓練。
即使此時的他們籍籍無名,他們始終相信總有一天會發光發熱。時間從來公正,它從不辜負汗水。
終於在2007~2008,蘇巴西奇坐穩了主力門將的位置,24歲的庫斯蒂奇也成為了球隊的主力隊員。
只是開始啊,年少時的雄心壯志,要從這里開始啦!
那一天,是一場尋常的比賽,無數場職業聯賽中的一場。蘇巴西奇擔任守門員,庫斯蒂奇司職中場。
一次撲救後,蘇巴西奇將球大力傳給了庫斯蒂奇,這腳有點失了准頭,庫斯蒂奇和每一場比賽一樣,拼盡全力追趕,希望控制住球,對方球員也是如此。
遠處的蘇巴西奇突然看到這一場爭搶在場邊停止了,大家都停了下來,庫斯蒂奇倒在地上,被迅速圍住。他沒有如往常一樣站起來,隊醫飛奔過去,神色凝重……
庫斯蒂奇撞到了球場邊上的一堵混凝土牆上,頭部嚴重受傷。5天後,24歲的庫斯蒂奇被宣布搶救無效死亡。
「如果我不把那個球傳給他就好了。」蘇巴西奇在好友的葬禮上,痛哭著責怪自己。
可是沒有如果,成年人處理悲痛的最好方式,是擦乾眼淚繼續前進。
那一年,蘇巴西奇離開了兩人共同奮戰過的球隊,去往更廣闊的舞台。那一年,他有了一個奇怪的儀式,他將庫斯蒂奇印在了T恤的中央,每次站上賽場,他總是會穿上。
後來,那個在克羅埃西亞的無名小將,去了歐洲知名的俱樂部,成了聯賽的最佳門將,去了歐冠,這一次,他又作為克羅埃西亞的主力門將站上了世界盃的賽場。
每一次,他都帶著好友一起。
他是這屆世界盃表現最出色,也是最神奇的門將之一。
面對丹麥隊,舒梅切爾發揮神勇,撲出克羅埃西亞的三個點球。而蘇巴西奇看著隊友一次次失望,絕望交織。而他要做的,是一人擋下萬馬千軍。
他沒有讓所有人失望,在第四輪第五輪,先後撲出了對手決定性的點球,幫助克羅埃西亞贏得了比賽。
面對東道主俄羅斯隊。第89分鍾,蘇巴西奇痛苦地倒地,不斷用手擊打著地面——大腿拉傷,他必須要下場了。
但是此時,兩隊戰平,加時賽勢在必行,蘇巴西奇最終一瘸一拐的回到了賽場。
他帶著一條受傷的腿的迎接點球大戰。
受傷的蘇巴西奇咬著牙,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俄羅斯的斯莫洛夫第一個出場,他深呼吸,第一個出來罰點球的人,必定心理強大,必定眾望所歸,斯莫洛夫同樣不容有失。
但是斯莫洛夫看到蘇巴西奇躍起,單手將球擊出門框……最終,克羅埃西亞再次涉險過關。
蘇巴西奇掀起了自己球衣,又一次露出了T恤,T恤上是丘斯蒂奇在球場上的身影,和他的號碼:24號。
一個人的夢想,疊加另一個人的夢想,成為了蘇巴西奇的信仰,也成為了他創造奇跡的前奏。
人人都說世界變得很快,那些古早的情誼,不及當下的利慾迷人。但是生活卻說著永恆不變的道理:
時間不辜負努力,世界也不會忘記那些不忘初心的人。
所以,這只是奇跡嗎?
克羅埃西亞隊的隊員,莫德里奇33歲,曼朱基奇32歲,拉基蒂奇30歲,就連最年輕的佩里西奇也29歲了,是足球場上的老人。
與此同時,他們是本屆世界盃比賽時長最長的球隊。到了決賽,他們已經累積的比賽時間,多出法國90分鍾,等於多踢了一場比賽。
半決賽前,主力前一夜發燒到39度,第二天依舊上場踢滿120分鍾。另一位主力佩里西奇帶傷作戰,半決賽結束後傷勢加重被送進醫院治療。但決賽中他依舊踢滿全場還取得了進球。
對陣英格蘭,克羅埃西亞的主教練知道隊員們都跑不動了,他表示想換人。但場上的隊員都拒絕了,他們說自己還可以跑。
命是弱者的借口,運是強者的謙詞。
這不是好運氣和從天而降的奇跡,你看他們站在人聲鼎沸處接受掌聲,但你往他們的身後看,分明能看到他們來時的路,有泥濘有荊棘,就失去離散和喚不回的摯友。
還有很多人,未能實現的夢想。逆風翻盤,向陽而生,卻也終於還是輸了決賽。你看,生活果然缺少奇跡。可是還記得《灌籃高手》的湘北嗎,他們輸了一次又一次,最後他們輸掉了全國大賽,可是結果並不能改變他們帶給我們的感動。
足球賽最長要踢120分鍾,慶祝卻只有十分鍾,在此之前是不為人知的努力。哪有什麼奇跡,誰不是偷偷藏好傷,擦乾淚,用漫長的努力,去贏得值得被盛贊的時光。
生活沒有奇跡,但可以有夢想。
⑻ 克羅埃西亞戰警是警察嗎
不是,以前在警隊任過職,後來從政!
⑼ 克羅埃西亞戰爭的獨立戰爭
西邊的紅色地區指的是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的區域,東邊的是東斯拉弗尼亞·巴拉亞·西斯雷姆自治組織。
東斯拉弗尼亞·巴拉亞·西斯雷姆自治地區地圖。克羅埃西亞和同日宣布獨立的斯洛維尼亞宣布獨立後都面臨和南斯拉夫聯邦軍的武裝沖突。斯洛維尼亞的部份是十日戰爭,如同名稱所示這是個很短時間就結束的戰爭。另外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的戰爭則是一直延續到1995年才結束。主要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兩國的國境直接相連,第二則是克羅埃西亞境內有相當數量的塞爾維亞人居住著。另外1992年開始的波斯尼亞戰爭加成下也是讓這個事件陷入泥澇的原因之一。
1990年9月在克羅埃西亞獨立聲勢升高的時候,在塞爾維亞邊界靠近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的周邊地區這些塞爾維亞人佔多數的地區成立了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另一方面西斯拉弗尼亞地區(克羅埃西亞東部的地區)也成立了東斯拉弗尼亞·巴拉亞·西斯雷姆自治組織(en:Eastern Slavonia, Baranja and Western Srem),為了讓此地區暫時外於兩國的武力沖突所以表示不讓克羅埃西亞警察軍進入而被同意成立。
但是在1991年3月2日卻發生了,克羅埃西亞警察軍和南斯拉夫聯邦軍在西斯拉弗尼亞的帕克拉茲互相對峙的事件,同地點3月31日克羅埃西亞警察軍和當地的塞爾維亞族居民發生槍戰也有人員傷亡。在克羅埃西亞將要獨立前的5月,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也舉辦公投,出現90%的壓倒票數贊成該地劃歸塞爾維亞。
1991年6月25日克羅埃西亞發表獨立宣言後,克羅埃西亞警察軍和留在克羅埃西亞境內的居民零星的發生沖突。1991年9月22日時南斯拉夫聯邦軍襲擊克羅埃西亞首都札格雷布,正式開始變成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正規軍的戰爭。戰爭最激烈的地區是多數塞爾維亞人群居且靠近塞爾維亞的斯拉弗尼亞地區。這個地區的居民因為民族的不同而從鄰居一瞬間反目變成仇家,居民拿起武器就互相攻擊的險惡情況。其中和斯拉弗尼亞的武科瓦爾(Vokuvar)和沿著多瑙河一河相隔的伏伊伏丁那之間有長達87天的巷戰,稱為武科瓦爾戰爭(en:Battle of Vukovar),雙方都有近3000人的死亡,這場戰役有被拍成電影驚遍世界。
⑽ 克羅埃西亞戰警米爾科ko的一個帶面具的人是誰
米爾科被克特種警察部隊教官,「魔鬼訓練」是他的最愛。在addition蹬gladiators conventional heavy沙袋heavy squats,比foot打靶其他,他有很多以「devil training方法,」including:weight100千克jump stairs,carrying100公斤fast shuttle run和so上。他的身體很強壯,特別是對肌肉鼓鼓的大腿,被認為是除了擁有的最粗的大腿周圍賽普外腿,K1賽場94厘米。顯然,強壯的身體,以確保米爾科的清晰度左腿橫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