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學校規定男老師不系領帶罰2百元,學校此舉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在平日上班的時候,有些公司可能會有統一的工裝,而公司的管理人員,在製作章程時可能會要求公司的員工必須著工裝上班。而學校是一個學習的地方,一些高中、初中可能會要求學生要穿校服,是為了怕學生花過多的心思在打扮上,而很少有學校會規定教師的著裝統一。但是在青島的一所高校,就對教師的穿著有要求,要學校的男教師必須系領帶。對這一要求不滿的老師肯定不在少數,因為有人將此事投訴到了當地的網站上。學校給出的回應是為了規范教職工的著裝,但是不系領帶就罰款這事,確實有不妥。
這所學校這樣的問題還不在少數,學生上課要罰教師的款;沒系領帶要罰教師的款等,一所學校,把精力都放在這些小事上,怎麼能教書育人。作為學校,應該把關注點放在教師的師德上、教師的教學水平上,這樣才能夠給學校帶來更多的生源,而不是注重這些表面工作。
『貳』 修改病句:「兩年新舊校服大不一樣,顏色卻差不多。」
新舊兩年校服大不一樣,顏色卻差不多。」
『叄』 學生在校服上塗鴉創作,應該鼓勵還是禁止
學生在校服上塗鴉秀個性
四中高一年級語文老師顏婷婷說,有的學生在校服上畫卡通人物,就像一幅藝術作品。通過一件普通的校服展示出學生的才能,這能夠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校服不宜太張揚,整齊劃一才好。」諸葛亮中學副書記劉聖勇認為,塗鴉過的校服可以在校外穿,在校內穿則比較雜亂。同時,如果衣服上所加的字詞、英文字母等表述不妥,有可能被其他同學取笑。
學校:只要內容健康,不反對
四中辦公室副主任劉建功認為,在校服上塗鴉可讓學生放鬆心情,並且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個性。有的學生會請有美術特長的同學在自己的校服上畫畫,在此過程中可增進友誼。
昨日下午,四中高一年級為學生發放了新校服。高一年級主任李先軍表示,只要內容健康,他並不反對學生在校服上塗鴉。他建議學生在校服上寫一些有勵志作用的話語等,讓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肆』 初中生如何面對侵害
學校是知識的殿堂,校園是充滿朝氣的地方。
但是近幾年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本來該充滿歡聲笑語的地方暗地裡卻充斥著校園欺凌氣息。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棵樹苗,需要人去栽培,才能茁壯成長,如果放任不管,就只會長得橫七豎八。
當孩子遭遇校園暴力時,應該如何應對?
1、和施暴者談判拖延時間,然後瞅准機會逃跑或者經過談判取得合理信任
一旦你碰到了校園暴力,幾個女孩或者幾個男孩圍著你,你要盡量和他們談談,聊聊這樣對待你的原因或者是准備對你怎樣,一旦對方放鬆警惕,你可以趁機逃跑;如果你有把握打動他們,那就盡你的所能去取得他們的信任,盡量不發生暴力事件。
2、看見有人經過要大聲呼救或者報警
遇到正好有人經過你們的地方,一定要大聲呼救或者是如果你攜帶手機的話,一定要及時撥通電話報警。小編希望大家,如果有一天路過的時候,有孩子向你呼救的話一定要及時伸出援手,那是他們的希望!另外,報警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給對方發現。
3、和家長、學校老師說明情況,對施暴者的處分
真的被施暴了之後,一定要和家長、學校老師說明情況,由學校來針對施暴者進行處分,千萬不能想著以暴制暴,那樣的做法是不能成功的,如果受害人以後也學著對方進行暴力事件,那和施暴者又有什麼區別?
4、攜帶防身用品、報警器以防施暴者打擊報復
等他們被處罰之後,也不要想太多,但是為了防止他們會對你進行報復或者是在班級孤立你等等,但請不要在意。成功的人本來就是孤獨的。
如何避免校園暴力
1、放學結伴而行,不走小路
避免校園暴力的第一個方法就是惹不起我躲得起,至少要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那麼放學之後要和同學們結伴而行,有校車的盡量坐校車,有家長接送的就家長接送。結伴而行也不要走小路抄近路之類的,一定要避免一些潛在的危險地帶。
2、不單獨和同學外出,有事盡量在班級解決
課間或者放學,有不是很熟悉的同學找你外出的話,盡量不去,有什麼事情就在教室里解決好之後再出去,畢竟社會那麼亂,誰知道找你的是好人還是壞人,將可能性降低到最低,不可能在班級教室里對你怎樣的。
3、穿著普通,不爭強好勝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性格上都很自我,自私,以自己為中心的有很多,穿著打扮上面更是有自己的心得。好在現在的學校基本都是要求穿校服很大程度上有所避免,但是也不是全部的學校都穿校服的,那麼這些孩子一定要注意不要穿著太高調,和同學相處不要爭強好勝,要給自己給別人都留點面子。
4、家長教育要到位
發生校園暴力,家庭教育是很大的內因。不能全盤否定家長的教育,但至少他們的教育上是有缺失的。很多家長都是在該結婚的時候結婚,該生孩子的時候生孩子,對待孩子也許小時候還比較關心,等孩子上小學,上初中,重點關注就是孩子的學習。不可否認,孩子的學習好了基本上其他的行為也不會差,但是一味的關注孩子的學習,不關注孩子的性格心理教育,這樣真的好么?
5、學校教育、監督要給力
學校開設的心理教育課程和心理聊天室,很少有真正用到的,學校要做的就是將心理教育貫徹到孩子的生活中去,讓他們有個傾訴發泄的地方。另外學校既然成立的校園110,就一定要將監督檢查落實到實處,學校管理好了,就應該輻射到學校的周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