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匆匆那年16集,看幾遍都沒看懂。誰能給我講一下劇情
匆匆那年裡,每一個瞬間都見證了青春的存在。
是否還記得第一次喜歡一個人的敏感和羞澀,偷偷看他背影心動的感覺?留在異性書本里的一張溫馨小紙條,故意借她的一塊橡皮。上課時候的走神和發呆,食堂里混合著各種菜香的氣味;放學後車棚里的小約會,操場上揮汗如雨的男生們。這些無一不是我們匆匆而過的那些年青春的縮影。而在匆匆那年的小說中,見證我們成長每一個「青春」字眼的瞬間,都見證了真實的存在。
匆匆那年,卷著刻骨的真實感襲來。
每天路過校門口的黑板報、課間需要做的「中學生廣播體操「、每天都不得不穿的難看校服。男生們圍在單杠旁的竊竊私語,女生在教室偷偷翻看的小說。而這些,你還都記得嗎?那些存在在記憶中的春風、炎夏、金秋和冬寒。搜狐視頻周播劇—匆匆那年,卷雜著刻骨的真實感,正在向我們慢慢走近。
最好的創作就是,感同身受。
沒有誰比80後更懂80後,沒有誰比匆匆那年更理解原著小說里的所有傷感與無奈。就像自己的左手與右手搭配的默契一樣。搜狐視頻周播劇—匆匆那年,毫無保留地把書里的一切還原成真實的畫面。80後創作團隊集體的嘔心瀝血之作、編劇們的一遍遍改稿、深夜的一次次會議、一遍遍重拍的鏡頭,目的只有一個,還原小說《匆匆那年》最真實的畫面!
青春的美好與哀愁,最難復刻。
精挑細選的演員、一次次的重復拍攝,對每一個動作和細節的糾正。有誰能像匆匆那年-搜狐視頻周播劇,讓與原著如出一轍般氣質的外形的人物站在大家面前。每一道陽光灑下,彷彿都是為了照亮他們。
有些人,有些事,成為了匆匆那年。
曾經在教室里揮汗如雨迎接的考試,在校園里一起歡笑的他們,放學路上同路的夥伴,第一次拉起異性的手。十來歲那年的花季和雨季轉瞬即逝了。青春,就這么悄悄溜走,就這么偷偷回顧。那些人,那些事,他們在哪裡,他們都老了吧?
2014年8月4日,讓我們跟隨《匆匆那年》,重新回到那最美好的青春校園生活,一起打開回憶的閘門,重新呼吸那時新鮮的空氣。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
② 匆匆那年每一集開始前都會出一個小標題。像校服再丑你再也穿不到了這樣的。請問所有的小標題
1,校服再丑你再也穿不到了
2,所有公式都忘了只記得你笑的樣子
3,如果有人拉你上天台 一定要說yes
4,還是磁帶才能讓人好好聽歌啊
5,不要變,永遠都不要變
6,認真接好每一個吻,像初吻一樣
7,籃球的眼兒是用來打的,不是用來泄氣的
8,就算變成老頭還是會被考試的噩夢驚醒
9,散夥還不表白的是笨蛋
10,認真喜歡過人的人,才是有收獲的
11,還以為考上大學,一切都會變好呢。
12,中國隊也會進世界盃,世事無常啊。
13,那些談著戀愛的人,你們吵個屁的架啊。
14,那些談著戀愛的人,你們分個屁的手啊。
15,人生就像小浣熊乾脆面,越捏越碎。
16,即使傷痕累累,還是要相信愛。
③ 匆匆那年電視劇高中校服哪個學校
好像是劍縣城關第二中學
④ 匆匆那年和最好的我們校服一樣,是嗎偶然間看到了當時倪妮的劇照
匆匆那年和最好的我們校服不一樣
⑤ 匆匆那年裡校服為什麼會變
怎麼發現的
⑥ 電視劇版匆匆那年陳尋把衣服翻過來穿哪集
那是電影版的陳尋想要得到方茴注意才反過來穿的 而電視劇版沒有反過來穿 劇情改為是陳尋校服後面上有個大大的 尋 字
⑦ 匆匆那年 陳尋為什麼不穿校服
每個學校都有那麼幾個裝酷耍帥不穿校服的
⑧ 匆匆那年的校服是哪個學校的
匆匆那年的校服就是哈里斯頓學校
⑨ 匆匆那年的幕後製作
1、第一部80後主創團隊還原80後青春的電視劇。
2、《匆匆那年》的後期製作全部是在北京朝陽門後拐棒胡同一處不起眼的院落里,如果不是其中隨意擺放的道具、校服以及頻頻傳出的噼里啪啦的鍵盤聲,或許很難想像這是《匆匆那年》的後期製作的所在地。
3、該劇單集投資100萬的成本進行拍攝,並且全片採用4K技術,宣傳上更是電影級別。
4、一開始因為牽扯到一些高中生早戀等比較敏感,在傳統電視台難通過的內容,所以商討了很長時間。但是最後製片團隊認為如果把陳尋、方茴這幾人高中時代的部分改掉,那就不是《匆匆那年》了,但如果只從大學的時代說起,味道又沒了,所以最後決定忠於原著。
(以上資料參考)
⑩ 魏晨匆匆那年穿的校服是哪所學校的
北京實驗中學 個人覺得不好看 但是我晨哥穿什麼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