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家長在家制服不了孩子

家長在家制服不了孩子

發布時間:2021-06-07 06:19:43

① 寶寶任性脾氣大,家長應該用什麼方法「制服」他呢

四歲的天天常常因為自己的調皮搗蛋讓媽媽感到非常的頭疼。而且隨著天天年齡的不斷增長一些不順心的事就會讓他大發脾氣。最近他和媽媽又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媽媽大發雷霆。

② 家長與父母的區別

1. 家庭問題都出現在父母當上「學生家長」之後。未當「家長」之前,父母孩子在家庭里關系原本是和諧的。從上學之日,孩子變成社會的學生;同時,學校向孩子父母授予一個社會身份——「學生家長」。
2. 執行學歷教育任務的學校,針對廣大家長想用錢實現「提升厭學學生的考試成績」的市場需求,研製出一種有效提升「厭學學生考試成績」的「應試教學技術」。此教學技術已全面普及於中國大陸的初、高級中學。
3. 學生接受「應試教學」教育過程中,因缺少人身自由死記硬背痛苦不堪,學生自然的厭惡上學,千方百計要逃離學校。
4. 許多學生家長盲目追隨學歷教育,隨時依照學校「應試教學」的指令,嚴格監管自家學生去「好好上學」(並非讓孩子去好好學習)。
5. 父母一旦成為學生家長,對待孩子的心態和立場會突然發生180度改變:原來在家庭呵護孩子的人,變成在家庭監管學生人身自由的看守。因此,孩子在家裡找不到原來關愛自己的父母了!孩子對充當學生家長的父母深感陌生和不解。這是家庭發生親子矛盾的起因。
6. 極少數父母沒有隨孩子上學改變自己對待孩子的心態和立場。這類父母依舊對孩子充滿關愛,為孩子保留著一個有溫情的家。不認真充當學生家長的父母根本無需改變什麼。學校里的優秀學生其實來自於那些父母不充當學生家長的極少數家庭。學校尖子生稀少正是因為不當學生家長的父母太少原因!
7. 孩子被父母送進學校,全部時間被接受學歷教育所佔用,父母自願充當學歷教育「家庭看守」,監管學生長期忍受學歷教育帶來的痛苦。這類孩子不是成為一個只會聽家長話的「大學生」,就是一個離家出逃的「差學生」。
8. 少數孩子從不厭惡上學。因為他(她)們能在家庭受父母愛護進行自主學習。這類學生雖然身在學校,卻從不是接受應試教學的對象。因為這類學生把學校功課當作自我選擇的學習內容。學校和教師把這類學生當寶貝看,給予這類學生充分的自由,原因是他(她)們取得的優異學習成績可以作為學校教育成就。
9. 所有孩子都是最愛學習和主動學習的人。孩子的時間卻是受父母育人理念所左右的。孩子的時間被用於享受自主學習的快樂,還是用於忍受教育的痛苦,結果完全相反。
父母們都輕輕鬆鬆的教會了自己孩子說話和走路,其實這是人一生中兩件最難完成的育人工作。這足以證明:人人皆會當父母,家家都會帶孩子!所以,充當學生家長的父母們,只要回歸於受自己孩子喜歡,一切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學生家長」行為,都將自動消失。
「學生家長」只是父母取得的階段性社會身份,好似一套發給父母的「城管制服」,穿在身上就能像城管隊員驅趕無照商販一般對自家學生「執法」。當父母明白孩子只需要父母呵護,平日在家不穿這套「家長制服」又有何難?

③ 幼兒園老師多次反應我家孩子過於敏感,一說就哭,該怎麼

有的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很快就能融入,但有的孩子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夠緩解焦慮與不安。

孩子到了幼兒園,就要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在那裡,東西是要和別人分享的;想吃東西,想玩玩具是需要排隊的。到處都是限制,不是像家裡一樣可以隨心所欲。

多和孩子聊一聊幼兒園裡面愉快的事情,今天有沒有交到新朋友?中午的飯菜好吃嗎?今天玩了什麼?

孩子不上幼兒園的時間,可以帶孩子多去游樂場所,小朋友多的地方。要教會孩子怎麼樣和陌生的小孩一起玩、做朋友,慢慢的鍛煉孩子這方面的能力。

④ 家長把孩子關在家裡違反法律嗎

家長是孩子的監護人,所以只要不屬於嚴重事件,是不屬於違法的。如果有不開心的事情可以寫日誌訴說出來,這樣心理會痛快一點的。家長一般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所以一般都會選擇對你有利的事情喲,相互理解吧。事實上無論子女有沒有成年家長都沒有權利限制子女的人身自由。法律依據有: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 第三十三條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2、 1、<<憲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並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所以家長的這種行為是觸犯了法律的,屬於犯罪行為,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的規定會被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⑤ 家長控制不住自己發火,怎麼辦

過高的期望和錯誤的育人方式方法,導致我們許多家長只會盲目的愛孩子卻不會教育孩子。那麼怎樣可以做到雙贏?咱們知道孩子的幸福就是父母的天空。 下面的建議您可以試試,但這都是表面的,根本的還要提升素養——如果遇到想對孩子發火的時刻,不妨試一試:1.深呼吸,然後從1數到20,不要急著。2.冷靜下來,確定自己可以保持理性的態度說話了,再開始說。3.先看孩子有什麼樣的反應,如果他已經有心虛的樣子,就再重復一次我們的要求。4.如果孩子依然故我,就可以跟他說:我現在很生氣了,請你聽話好嗎?並且向孩子說明為何希望他可以照著做的原因。5.若孩子還是不依,就請先暫停他正在進行的動作;嚴肅的告訴他:「我想我需要你好好聽我說話;或是你有什麼是想抗議的,可以說出來讓我知道。」6.我們可以先說我們的,或是先聽聽孩子的;原則是:靜靜的聽,而且是「真的聽」,不要被先入為主的觀念綁住了。7.與孩子達成協議。原則上,孩子可以有自己的要求,但也是要與我們的期望相平衡;且讓孩子知道事情的規則,這樣才不會象是一昧的縱容孩子。 孩子越來越大,父母與孩子的沖突越來越多,蒙台梭利認為大多的沖突來自父母們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與標准來衡量孩子,而卻沒有發現孩子的世界與大人有明顯不同,此時,父母應換位思考,多體察孩子的需要、對孩子的慢節奏要有耐心,不要輕易發火;這不僅會傷害孩子的內心,而且讓孩子學得像您一樣火暴。 面對孩子的壞習慣,勞累了一天的你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對孩子發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你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但他會怎麼樣呢?有這樣幾種可能:乖乖地聽你指揮,你讓干什麼,就干什麼;他被嚇呆了,愣在那兒不動;大哭起來,不會再干你不希望他乾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讓他乾的事;學著你的樣子,也發起火來,把你心愛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因此,你發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他的行為和情緒。但是,他還弄不清,你為什麼發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你發脾氣的時候,他雖然停止了你所不期望的行為,但他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有時候,情況還會更復雜一些。孩子做錯了什麼,在平常也許並不足以引起你發脾氣。但此時此刻,也許你剛剛和別人吵完架,也許工作上的千頭萬緒正讓你無從理起,也許你剛剛被自己的父母數落了一通,無處發泄……於是,孩子那點小毛病成了導火索。顯然,有些火發到孩子身上是不公平的,而且,很多時候,發火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如果我們總能夠清楚地這樣分析問題,我們當然能夠遵循眾多教育專家和心理專家的建議:冷靜!不對孩子發脾氣!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做到。情緒,有時並不受我們的主觀意志的控制。那麼我們該怎麼辦?換個角度想想看1.你發火對孩子到底有沒有用? 有用。它阻止了孩子正在進行中的不良行為。緊急時刻,你的一聲吼也許能夠讓孩子避開危險。2.孩子除了感到害怕,還學到了什麼嗎?(1)除了他自己以外,還有別人存在,別人也是有脾氣的。他要學著尊重別人。(2)情急中,每個人都會發火。(3)這種情緒表達有可能給彼此的關系帶來緊張的氣氛,事後,父母往往會通過一定的行為來消除緊張,修復關系。3.你發火對你自己到底有沒有用? 也有用。讓你積攢的情緒得到迅速的宣洩,之後,你的頭腦很快會理智起來。有不少父母,剛吼到一半,就已經知道自己很過分了。跳出陷阱1.不必刻意壓抑自己,讓孩子了解一個真實的你。否則你積攢的負面情緒太多,爆發時更會讓孩子不知所措。2.無論如何,你都要給自己設一個限:不要打孩子。3.發脾氣後,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他該怎麼做;有沒有其他因素讓你心情不好,等等。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4.可能的話,最好提出預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火了,你能趕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5.決不能因為發脾氣後的內疚,就放鬆對孩子的要求,該堅持的必須堅持,同時可以尋找其他溫和的策略。6.尋求支持。找一個有類似經驗的好朋友聊一聊,幫助自己把情緒平復下來。 提示 憤怒有時候是雙方的。在憤怒中,人接受信息的通道會變得狹窄,對信息的理解也會變得偏執。面對孩子,制服彼此的憤怒,要比和成人爭執付出更多的努力。因為你不僅要處理自己的情緒,而且要調節孩子的情緒。當然,也正是由於你有這種責任,並掌握著主動權,也使你們之間的關系更容易調解。

⑥ 如果家長把孩子關在家裡,不,准出去,這個犯法嗎

一次倆次不算 長期就叫虐待兒童了

⑦ 家長把孩子強行鎖在家裡算不算犯法

如果是長期關在家裡是違法行為,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
另一位網友想像力真豐富,提問者哪裡有說不讓讀書了?

⑧ 孩子不聽話 制服孩子第三招 求大神知招

。給你這篇文章《家長的十個壞習慣會毀掉孩子的一生》,希望你讀了這篇文章不再困惑。 記住:孩子要管,但張弛有度。 &#160; &#160; &#160;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160; &#160; &#160; 通常的說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給孩子不斷地施壓。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迎合家長、迎合老師甚至迎合社會評價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這樣的優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優秀」是一把雙刃劍!當孩子為了家長的期許不斷迎合的時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狀態不再自在和流暢!他只能緊緊地抓住他付出了這么大的代價得來的「優秀」!這樣「優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彈!隨時會被引爆,不是炸傷別人,就是炸壞自己!有一個統計數字,大學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認是「很優秀」者。 &#160; &#160; &#160; 2、孩子不令自己滿意時貶損他、責罰他 &#160; &#160; &#160;其實孩子不能讓父母滿意的時候已經很負疚,這個時候最需要來自父母愛的陪伴、協助和支持。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緒支配,只想著:你是我孩子,你要給我臉上貼金,你要讓我有面子,你不能丟我的臉!然後用你自己奇多的規條和框框來束縛孩子。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縛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聽! 有一個寶貝女兒在有一個假期剛開始的時候天天打游戲,晚上打到12點才睡覺。家裡的媽媽、姨媽和姥姥都沉不住氣了:這天天打電腦,作業不寫怎麼辦!指責孩子,孩子鼻孔朝天「哼」一聲,依然故我。她老爸那次出差回來,正趕上妻子為此事犯愁。他進了女兒的房間:女兒回頭叫了一聲「爸爸」。他說:玩電腦呢,沒事,你玩!然後手放在女兒的頭上,半開玩笑說:爸爸給你傳送一些愛的能量,別耽擱你玩,你繼續玩吧。十幾分鍾後,他松開說:好了,不想玩了就早點休息啊,別累壞了!那天晚上,女兒十點半就睡了。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孩子在負疚的狀態下仍然可以得到愛,孩子才會有順從以及有自我負責的可能。在孩子做了令你不那麼滿意而他自己也深知的事情時,無言地陪伴,單純地給予孩子愛的支持更顯得重要! &#160; &#160; &#160;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 &#160; &#160; &#160;這是所有家長的通病:當你把「比較」的枷鎖套給孩子,孩子就永遠無法幸福。 &#160; &#160; &#160; 4、有條件地滿足孩子的需要 &#160; &#160; &#160; &#160;你考第一名就買旅遊鞋!你進入前五名我們就全家去旅遊!很多家長都把這個視為一種對孩子合理開明的獎懲舉措!殊不知,這帶給孩子潛意識的訊息是:符合爸爸媽媽的標准,才是被愛的。然後孩子會為了得到父母的愛付出失去自己的代價! 上文講到的那位爸爸對女兒學習從沒什麼要求,甚至戲謔說:「不要考前幾名,考前幾名被老師盯上就麻煩了!」可是有次女兒考了第三名,心裡還是很高興的。她對爸爸說:爸爸,今天請我吃肯德基吧!這個爸爸說了:好啊!不過爸爸不是因為你考第三名才要請你。爸爸愛你,即使你考倒數第一倒數第三,想吃肯德基了,爸爸也會請你的! 孩子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知道了。你的她心裡怎樣,還用說嗎,幸福著呢! &#160; &#160; &#160; 5、數落孩子的不是 &#160; &#160; &#160; 家長最樂意數落孩子、教導孩子!教導是每個家長都尤其熱衷的一件事情,有人從教導中感受到自己的威嚴,有人從中體會征服的快感。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氣,還是心裡服氣!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數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讓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讓孩子喪失自尊。 &#160; &#160; &#160; &#160; 6、預言孩子沒出息 &#160; &#160; &#160; 預言孩子沒出息有兩種後果,一是你越說他沒出息,他越沒出息,完全喪失鬥志和學習能力,最終實現你的預言!另一種孩子,你說越說他沒出息,他越要證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輩子活在「證明」中,失去自我,也喪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讓自己幸福的智慧。有一個農村長大的女孩子,她上面有個哥哥。從小父母就偏愛哥哥,認定哥哥比她有出息。她心裡很委屈、很不服氣。所以自我砥礪,一定要爭口氣給父母看看,看看她是不是能把哥哥比下去。後來她果然比哥哥成績還好,考上大學,有不錯的工作,成家立業。但是因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證明給娘家看,久而久之令她的丈夫忍無可忍,要和她離婚…… &#160; &#160; &#160; 7、代替孩子做選擇 &#160; &#160; &#160; 孩子的心理獨立期有三個階段,分別是3歲、9歲和12歲。小的時候,孩子自己吃飯,父母應關懷而不幹涉,不要說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來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麼衣服你也要代為選擇!還有不聲不響為孩子報了鋼琴班,都是不智之舉。 家長總是在用「自己的頭腦」操控孩子,但是忽視了代替的過程就是剝奪孩子成長的過程。你剝奪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長,孩子就喪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160; &#160; &#160; &#160; 8、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160; &#160; &#160; 父母喜歡說: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這樣,我越要怎麼樣! &#160; &#160; &#160; 9、總是擔心孩子 &#160; &#160; &#160; 不認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認為孩子其實可以!所以——你得到不想要的結果最好的辦精銳五

與家長在家制服不了孩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春季線裙子搭配 瀏覽:781
懷孕褲子可以穿到肚臍 瀏覽:570
牛仔褲上衣搭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698
穿短袖旗袍上衣小美女 瀏覽:124
棒針編織中老年帽子圖片圖解 瀏覽:803
便便拉褲子里怎麼辦 瀏覽:428
什麼時候奶奶在織圍巾 瀏覽:436
白色制服美女 瀏覽:288
杭州做女裝最多的地方 瀏覽:406
小皮裙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793
大碼女裝春秋圓領 瀏覽:48
馬甲線減肥軟糖管用嗎 瀏覽:364
游泳池扒褲子 瀏覽:544
裙子是墨綠色上衣配什麼顏色好看 瀏覽:730
西裝的褲子是什麼材質的 瀏覽:788
怎麼給帽子改顏色 瀏覽:145
rx580女裝大佬滿血加2600滿載多少 瀏覽:68
黑色褲子染紅酒變紅了怎麼辦 瀏覽:350
紅襯衫穿什麼顏色褲子好看圖片 瀏覽:228
小孩拉褲子是怎麼回事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