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交利物浦大學有幾種學制
西交利物浦大學的2+2模式就是兩年在國內西交利物浦大學讀,後兩年去利物浦大學讀。選擇「2+2」模式的學生前兩年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學習,後兩年在利物浦大學完成學業;「4+X」模式下,學生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完成學業,後視自身情況可選擇留學深造也可直接就業或創業。「2+2」模式的平均總費用(包括在中英兩校的學費和生活費)約為「4+X」模式的一倍。B. 西交利物浦大學宿舍照片
哎呀,這么說吧,我們學校宿舍好多種呢,男生會住A01和A02,女生會住A03和A05,A04一直不知道誰住著。。。A01和A02你搜一下港大思培學院的宿舍就可以了,因為這以前就是港大思培的宿舍。A03是上下鋪,一面床,一面書桌。A05是小高層,十幾層電梯的那種。。像樓上說的,去貼吧里看一下吧~
C. 西交利物浦的在校學生有多少啊
除去今年畢業的,加上今年招生計劃,學校新學期開學時會有7000人左右,大三大四有部分2+2在利物浦,實際在校會小於6000人。
D. 西交利物浦學校怎樣
這么說吧,如果「西交利物浦」這個概念你覺得很難理解,我需要解釋很多你才能了解一點。
那麼,西交利物浦2+2隻要不掛科即可,西交利物浦2+2=大二轉學利物浦大學+2000磅左右學費減免,所以英國利物浦大學如何,西交利物浦就如何,好理解了嗎?
E. 西交利物浦的學風好嗎希望是西浦的學生回答。謝謝。
西安交大與英國利物浦合辦,
軟硬體都不錯。唯一缺點是學費貴。.周圍景色不錯,校舍也不錯…西交利物浦年年都是一本線分數,學費一年5萬……如果你有自製力,有拼搏向上的心,西交利物浦大學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在這所學校,自主學習非常重要,學校的資源非常豐厚,各種英文原版書籍,免費的無線網路,如果你想學,每天可能都會累得要死,如果你不想學,就算一個星期不去學校,都沒有人會管你。而且英文的考試是比較難的,考一次,你就知道為什麼這所學校不需要考四六級了。(我朋友是西浦畢業的,我去過幾次。)
F. 西交利物浦的學長學姐看過來
我是即將大三的學姐,學金融數學的。。你喜歡的這個專業,寧波諾丁漢有直接相對的吧?我不大清楚這屆我們學校的專業,但是學出來的東西,你要是2+2的話,都是蠻國際化的。不過我沒2+2,因為申研准備去美國。。我們學校的教學模式和英國利物浦是一樣一樣的,上課方式,還有老師。
去頂尖名校的是很多,還有一個神話宿舍,3個劍橋1個牛津。但是最後的成績是和你四年的努力程度掛鉤的。。如果你足夠努力足夠認學,那去哪裡都有可能,如果不努力的話,英國利物浦也不一定進得去。。畢竟申研只能是自己的事。。
還有你的分數,我覺得應該沒問題,但可能你自己還要再謹慎一點。。因為這兩年西浦的錄取分數線有點漲,你分析一下近兩年的錄取情況,你們省的教育網上肯定都搜得到的~
祝你成功被錄取哦。。也願你在西浦好好拼搏後也進入頂尖名校。。
G. 西交利物浦大學校服
我們學校似乎沒有校服。。。。。你見過哪個大學有校服的。。。。。。。。不過我有一件印著學校名字的文化衫(大紅色的T恤),是某次參加活動學校發的,就醬。。。。。。。。。。
H. 關於西交利物浦學生家境
關於家境差別肯定會有的,但是在校讀了3年後,我會發現同學之間其實攀比的很少,也很少有討論家庭情況的。。。當然,到處顯擺裝b的人可定有,但絕對是少數。生活費的話要看個人,我的話再這邊1個月下來大概1200上下(不算出去旅遊),但我舍友1個月下來要花一兩千逛淘寶,如果頓頓食堂的話500就能活下來了(不能沾葷!!!食堂葷菜亂貴的)。。。。另外歧視什麼的,只要你不是朵奇葩,同學間是絕對不會有歧視的
然後,如果你要考慮出國的話,最好和父母老師好好商量,因為去利物浦1年就得花20W+,就算在省+你打工也得15W+一年(英國有限制留學生打工),考慮到你家庭年收入,如果你出去的話,你爸媽這幾年就存不了錢了
申請2+2的時候,要有20W到30W的保證金,就是在你大二下學期暑假辦簽證的時候可以拿出一張在銀行存了至少一個月的30W存單,具體計算方法最好問下老師,每年都有變。。。
所以如果你決定要出國,最好從現在起就得准備至少60W的留學金。。。如果讀研的話還要多。。。
另外,雖然學校社團活動較多,宿舍樓下也有燒烤大排檔什麼的,但是學校附近只有一間叫薔薇島嶼的酒吧。。。而且生意不怎麼樣。。。
I. 西交利物浦大學宿舍條件
4人間,有獨立的衛生間,是馬桶的……
如果是在A03那就是上下鋪的那種,衣櫃更小,但是涼台和房間是隔開的,沒電梯,最高6樓
如果是在A05那就是上床下桌的那種,衣櫃更大,但是涼台和房間是連在一起的,有電梯,比較高。
A03和A05是女生的,男生的條件好像是差不多的吧,沒去過。
J. 誰知道西交利物浦是貴族學校嗎
每次和同學聊天聽到沒法和你們貴族學校比這句話的時候我就很蛋疼,滿臉黑線又無言以對。西交利物浦是貴族學校嗎?至少我覺得不是。我的家庭也就是工薪階層,或者說中產階級。父母憑工資憑獎金生活,有點閑時來炒炒股,努力經營也就只是個不賺不賠而已,還是得靠手藝吃飯。亦或者有點閑時存個定期買個國庫券。平日里我也盡量不亂花錢,買東西總會因為價錢糾結良久,努力找出性價比最高的來。您說我能稱得上貴族嗎?顯然不是。我身邊的同學我覺得大多數也和我一樣吧。隔三差五缺個錢花的。要說是真的缺那三五十倒也肯定不是,但就是覺得花著爸媽的血汗實在良心有虧,周濟一下以讓良心緩和一點吧。在我們這個學校里確實感覺很難因為錢而鬧別扭,至於說這是小康還好,貴族,還是差得多了。
在英國,貴族大概怎麼的也得是帶爵士的了吧,就比如說利物浦大學的校長牛逼爵士。貴族本來該指的是一種風度一種道德一種社會責任感,只不過這種風度無疑得靠阿堵物來支撐,於是慢慢地就成了衡量貴族學校的標准了。我們苦逼的學費讓我們瞬間在國內彷彿成了眾矢之的,其實我們更覺得貴啊!!有多少人在開學前陪爸媽往卡里打錢的時候看著厚厚的一摞人民幣不心疼??那不都是父母的血汗嗎??《資本論》完備與否姑且不論,但至少有一點是對的吧,貴族一定是建立在剝削別人勞動成果的基礎上吧,否則,個人創造的價值真的能有如此之大的區別嗎??但很明顯,我們的父母大多也屬於被剝削階級的了。賺的都是辛苦錢,天天出差,工作忙到讓兒女們心疼的境地。但每每這種時候再有人說我們是貴族學校,也著實是很讓我們難受的。我們在別人眼中貴族的風光靠的是爸媽的辛苦,我們爸媽的累與付出又是別人所難以看見的。這其中的累與委屈怎是一兩句能說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