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生制服面料:毛滌吡嘰,
厚度約 400克
25%毛 75%滌
我男朋友在日本讀書
他們男生的制服都是上好的西裝面料~~
很好看
⑵ 日本的學校高中以下包括高中,女生制服都是裙子嗎那大學有制服嗎
日本的高中有很多種 有的很嚴 像國內高校一樣有規定製服不準染發化妝
有的高中時自由式的 可以根據自己喜好穿不同的校服 發型發色都是自由的
日本高校校服平常都是裙子 體育課是運動服
大學沒有校服
⑶ 為什麼日本學校要求學生必須穿制服
制服,除了實用性以外,還有強化「紀律」 增強「所屬感」和「集體意識」的作用。
日本雖然結束了軍國主義,但是,其「軍事化管理」的風氣,在戰後依然存在。
包括在企業管理和學校管理上。
下級服從上級,後輩遵從前輩,這樣的風氣在日本的企業,學校依然盛行。
制服,其實更多的是在強化集體意識,強化統一管理。
⑷ 日本的小學不是統一制服的嗎
日本的小學分公立和私立,公立的小學一般沒有統一的校服,只有統一的體操服。沒有統一校服的理由很多但主要的一條是小學的六年期間正是孩子成長增高的時期,如果統一校服恐怕半年就要換一套,校服的價格又相對比較昂貴,會給學生家庭造成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公立的小學大多就取消了校服制。
那麼很多私立的小學為什麼統一校服,是因為私人辦的學校,上學的人也大多是貴族子弟,所以不必計較校服的費用問題了。
如果你注意看一下就知道了那兩個學校可能一個是公立的,一個是私立的。
⑸ 日本高中制服是jk制服和dk制服,那日本初中制服的簡稱是什麼男女的都要
學生服 也叫 學蘭服 有種莫名的尊敬
⑹ 日本正廢除學生校服性別區分,這么做為的是什麼
起因是因為有部分反映有考慮變性等精神需求,在穿著有明顯性別區分的校服感到不舒服。
日本女高中生的校服都是短裙和短袖,而現在日本政府新政策的出台,已經得到了不少學校的回應,部分學校已經著手更改學生校服樣式,女高中生也可以穿長褲了。
不過,在學生時代,校服還是有著特殊的代表意義,尤其是一直以來日本學生的校服已經給大眾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有著明顯的男女區別,沒有人評論日本男學生的校服好不好看,大部分人將目光聚焦在日本女學生身上。
日本女學生的校服也許受日本特殊文化的影響雖然好看,但一定程度上也不太安全,容易令一些不懷好意的人產生聯想,畢竟絲襪短裙是女性魅力的特殊體現,加上日本文化風氣的影響,一些日本小電影也會出現女高中生的畫面,這對學生的未來造成不好的影響。
此次改動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我們對日本學生的看法,也滿足了部分學生的特殊心理需求,一舉兩得。
(6)制服和日本的學校教育擴展閱讀
在日本,多數的小學生就已被要求穿著制服才能上學,不過也有些學校允許學童穿著便服。此時期的學校制服,男孩大多是穿著白色上衣搭配短褲,並還會附有一頂帽子。而在要拍攝班級活動照片時,通常會穿著比平常上學日更加正式的制服樣式。
而女孩子的制服可能包括了白襯衫以及灰色百褶裙,也有些學校是采水手服樣式。無論是男性制服和女性制服,都有可能為因應季節、場合或活動,而要求統一更換。而頭上搭配的鮮明顏色帽子,是為了交通安全而設計的。
當進入日本的初中和高中後,便會統一穿上其學校制服。如同軍隊要求士兵整齊地穿好制服,男學生們得穿上其立領制服以及女學生得穿上水手服。其中,男性學生的立領制服是依據明治時期的日本軍服所設計的,而女性學生的水手服則是仿照過去歐洲的海軍制服。
兩者皆取代過去學生得穿著較不方便的袴,並在1920年到1930年這股風潮在教育家下田歌子(下田歌子)的推波助瀾下被許多學校所引用。不過,盡管現今這種傳統的立領制服與水手服仍被廣泛使用,許多學校也開始採用自教區學校傳開的西裝式制服。
無論是哪間學校,學生都會統一分配到相同樣式的制服,多數學校都會將其制服列為學費內,不需額外繳費;學校通常會提供該校的制服,以及體育課時穿著的運動服。而根據就讀學校自訂的規則,學生通常可以自由依天氣狀況,選擇所穿著的制服的冬夏款式。
而一些學生可能會故意挑戰既有的規定,而沒有照規定穿著服裝。如穿著大且寬松的襪子,或者是女學生透過往上系的方式將裙子外露部分縮短等;而一些男學生可能沒有把袖子拉好,或者是直接將制服解開。
由於一些學校是同一性別學生就讀,或者是有些學校沒有另外設置更衣間。因此學生大多於他們自己的教室內,依上課需求將衣服更換,也有些學校允許學生在課堂上可以穿著運動服。此外,一些學校在校內會嚴格規范學生的發型、鞋子、書包等。不過通常是在如學期開幕式、閉幕式以及照相等特別日子,才會嚴格要求學生遵守校規。
⑺ 關於日本制服的問題
冬天的更可愛吧
⑻ 韓國,日本和台灣的學校都有那種學生制服,請問在那裡可以買到呢
2007-6-2 03:19 AM judo
台灣的學生生活與制服文化
曾經有大陸學生對我說,他們對台灣學生的生活很有興趣,所以我決定寫一點東西大概敘述一下,掀開台灣學生其實一點都不神秘的那層面紗.
摩天漢的會員應該有很多是學生吧?
曾經有大陸的學生好奇地問我,台灣學生的生活面貌到底如何,所以我寫了一些東西介紹我的高中生活,給這里的大陸朋友揭開台灣學生其實一點都不神秘的面紗.
首先,台灣的國民教育目前是九年,包括國民小學六年,以及國民中學三年.
接受國民教育完畢之後,若想要繼續升學,就必須參加升學考試.基本上,雖然法律規定只要受過國民教育即可,但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學生都會繼續升學.這個升學考試稱為國中基本學力測驗.
依照量尺分數以及報考的考區,學生可以選擇申請入學,推薦甄選,以及分數分發三個管道進入職業學校或是普通高中.
而基本學力測驗一共舉行兩次,第一次考得好的人,可以進行申請入學以及推薦甄選.這兩種管道除了要看學力測驗的成績之外,還要看在校成績,特殊才藝,以及社團經驗.
第一次考不好的人,則可以參加第二次的學力測驗,最後填選志願,以分數高低分發至各考區的高中.
所以,台灣學生考高中,是有兩次機會的.
而在台灣,有所謂的」明星高中」,也就是你們所稱的重點高中.
這些明星高中都是各考區錄取分數最高的幾所高中,他們的共通點是:都是歷史悠久的老學校,而且幾乎都是男女分校的.
舉例來說,台北的男生第一志願,是建國中學.而女生的第一志願,是北一女中.
高雄的男生第一志願是高雄中學,而女生的第一志願是高雄女中.
台中的男生第一志願是台中一中,而女生的第一志願是台中女中.
台灣高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每個學校都有特殊的制服.所以每天一到放學時間在西門町,就可以看到成群穿著各種不同制服的學生在逛街.
形形色色的制服文化,是台灣的高中學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以下貼上一些台灣高中的制服照片,有興趣可以看看.
中間的綠色制服就是台北女學生的第一志願,北一女.
[IMG]http://i204.photobucket.com/albums/bb157/ea1114/L7133775TR.jpg[/IMG]
這是台北女生第二志願的中山女中
[IMG]http://i204.photobucket.com/albums/bb157/ea1114/A1101221PN.jpg[/IMG]
台北女生第三志願景美女中,我女朋友也是這個高中畢業的.
[IMG]http://i204.photobucket.com/albums/bb157/ea1114/A1086736MG.jpg[/IMG]
以及以下其他常見高中的制服形式:
[IMG]http://i204.photobucket.com/albums/bb157/ea1114/L7265676GE.jpg[/IMG]
[IMG]http://i204.photobucket.com/albums/bb157/ea1114/L7426308TR.jpg[/IMG]
[IMG]http://i204.photobucket.com/albums/bb157/ea1114/L7266649GE.jpg[/IMG]
[IMG]http://i204.photobucket.com/albums/bb157/ea1114/L7135152TR.jpg[/IMG]
[IMG]http://i204.photobucket.com/albums/bb157/ea1114/L7133240TR.jpg[/IMG]
[IMG]http://i204.photobucket.com/albums/bb157/ea1114/L7132802TR.jpg[/IMG]
[IMG]http://i204.photobucket.com/albums/bb157/ea1114/L7132226TR.jpg[/IMG]
[IMG]http://i204.photobucket.com/albums/bb157/ea1114/L6811045RO.jpg[/IMG]
[IMG]http://i204.photobucket.com/albums/bb157/ea1114/L6810532RO.jpg[/IMG]
[IMG]http://i204.photobucket.com/albums/bb157/ea1114/L6809150RO.jpg[/IMG]
[IMG]http://i204.photobucket.com/albums/bb157/ea1114/A1118788RO.jpg[/IMG]
[IMG]http://i204.photobucket.com/albums/bb157/ea1114/A1109600MG.jpg[/IMG]
這張則是我在高二那年拍的,我們學校的制服:
[IMG]http://i204.photobucket.com/albums/bb157/ea1114/1111250040-1.jpg[/IMG]
有趣的是,這些制服因為每個學校款式各異,所以變成各個學校學生對自身的認同或者榮耀,學生們都是很愛穿制服的,並不覺得制服是一種約束或限制.甚至在台灣,有人專門研究各個學校的各種制服款式.高中生近了大學以後,甚至還會緬懷高中穿制服的時光,每個學期會舉辦幾次"制服日",讓大家就算在上大學以後,還有機會重溫穿著制服上學的感覺.
然而,台灣的明星高中,跟大陸所想像中的重點高中是完全不一樣的.
台灣的頂尖高中,通常都是管理最松的學校,幾乎沒有校規,學生擁有聽課的絕對自由,並且有比較多的社團選擇,學習風氣是散漫的.而這些頂尖學校的老師往往不如學生聰明,所以他們的角色不像是老師,反而比較像朋友.而這些學校的社團如熱舞社,熱音社,通常也是所有學校表現最出色的.我高中時候,參加的就是熱舞社.
每天的中午時間,都是學校的社團時間,所以學生通常是在早上的最後一節課在課堂上吃飯,老師也早習慣這個不成文的規定>
像我讀的建國中學,因為學校的圍牆只有到腰部,所以最有名的就是學生經常爬牆翹課.和學生打成一片的年輕老師,常常會跟著學生一起爬牆翹課,去西門町打撞球或者打網咖.
學校的第一堂課是八點十分,但通常學生要直到早上十點,才會陸續到校,然後部分學生會在中午的時候結束社團活動之後,便直接爬牆翹課去西門町.
所以課堂上的人數尖峰,總是出現在早上十點到中午這段時間.
其他時間,課堂上的出席率有百分之五十就很不錯了.
而上課的時候,學生也有絕對的自由進出教室,可以吃飯,可以睡覺,老師通常是不幹涉的.
而北一女中,因為在建國中學前往西門町的路上,所以學校特地將放學時間規定得比北一女中早二十分鍾,讓學生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去北一女中接女朋友下課,在去補習或去西門町.
所以每到放學時間,就會看到北一女門口站著許多男校學生等待女朋友放學,我們俗稱」站衛兵」.
然而進入高三之後,我們學校的學生便會開始自覺地用功念書,准備考大學.
當然也有少部分心收不回來的學生,考大學的成績便會很差.
但整體來說,建國中學考進台大的學生比例大約是六成,比台灣其他任何高中的比例都還要高.
高中升大學的考試,同樣的也分為兩次.第一次是在高三上學期的大學學力測驗,第二次是在畢業以後舉辦的指定科目考試.
學力測驗的項目為國文,數學,英文,自然,社會,每個人都必須報考每一科,不論是文組或理組學生.
第一次測驗成績理想的人,便可以透過學校推薦,或者是個人申請進大學,通常需要以面試以及審查資料來決定錄取與否.
第二次的指定科目考試分為國文,數學,英文,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幾個科目,學生可以依照想報考的科系自由選擇報考.
台灣的各個科系,第一志願都是台大.
而其他前面的志願有,理工科系的清大,交大與成大,社會科學以及商管的則是政大.
台灣的大學生文化中,最有趣的是兩點,一個是」XX之夜」,另一個是」夜沖」文化.
XX之夜的」XX」可以套上任何一個科系的名稱,例如」法律之夜」,」電機之夜」,每個學期每個科系都會舉辦一次,內容是由各個科系的學生准備的表演,例如舞台劇,熱舞,樂團表演等等.
另外,每一個禮拜會有不同的主題,例如」法律周」,」會計周」,是由每個繫上的學生辦的一系列的活動,例如舞會,系運動會,以及午間市集.
而夜沖,則是幾乎所有大學生都曾經做過的事情.
所謂夜沖,就是學生們約了三五好友,在晚上騎著摩托車上山飆車看夜景.
之所以台灣大學生會有這個文化,是因為台灣多山,台北市區附近半小時車程就可以上山,而且摩托車的普及率在大學生中很高,幾乎是每個學生考上大學,第一件會做的事情便是考駕照、買摩托車.
另外,我們學校也會舉辦搖滾音樂祭,在校園四處設置舞台,邀請地下樂團和學生樂團來表演,結合創意市集,成為學校夏天的嘉年華會.
台灣的大學生相對於大陸可能比較輕松,學校規定學生一個學期所修的學分不能超過二十五個,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去從事其他活動.
大學生在課余時間,最常做的休閑活動多是夜店, lounge bar, jazz bar,或者是騎摩托車出去旅行.
另外,台灣的大學生很流行出國旅行,通常每個暑假或寒假,要好的同學都會一起作伴出國游學或自助旅行,最熱門的目的地是美國以及日本.
⑼ 日本校服和韓國校服的區別在哪裡
日本學生服的設計和神秘性
英國、馬來西亞、愛爾蘭這幾個國家的學生服都很高級,而在日本則是能夠從其他的角度來看學生服。為什麼學生們穿得像水兵和進行樂隊的領隊呢…?從安靜的福島縣和位於東京市中心的公立學校英語教師的經驗來看,學生們按照學校校規定製制服是當然的事情,但種類繁多的制服讓人吃驚。這次PingMag要介紹的是,以水兵服和黑色立領學生裝為主的傳統學生服的流行,以及日本學生服超越這個范圍成為社會流行文化一部分的這個事實。
被稱作「學ラン」的學生服明顯是仿照美軍制服。但這種美軍制服也是仿照「普魯士軍士官候補生」 製作的。領子很高、衣料很硬、黃銅扣子一直綴到領口——這種設計完全就是「進行樂隊領隊•MEETS•MEN IN BLACK」的感覺…深色系的褲子、腰帶、鞋,有時再加上平圓形的、頭頂也是平形的帽子,就是這套服裝的完成形。
福岡縣的女子學校開始穿水兵服是1920年的事情。有三角形的領巾和短裙裙子的這套制服是模仿英國海軍制服製作的。大概是因為當時的校長エリザベス・リー在英國留學時穿過海軍制服的緣故。而且,當時英國海軍的強大顯然也為這種設計聚集不少人氣。
長久以來制服雖然在變化,但日本所有中學、高中的制服都保持了基本設計。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多小學不再穿制服。
制服的作用
對學生們來說,制服當然起著連系學校和自己的作用,另外也是在日本社會再度主張「學生」這個集團歸屬的事物。
就如法國社會學者皮埃爾•布迪厄所說的那樣,把「一種社會方向感(感知自己社會地位的感覺)」給予所有的人——從這點來說時尚非常重要。而且各個學校的制服不同(例如,領巾的使用方法、穿著黑色的褲子等),一眼就能夠分辨出其他學校的學生。
另外,根據東南路易斯安娜大學的研究發表,僅限於在學校里,制服起著除去表現在服裝上的社會、經濟地位的作用。
在此,或許會有制服會剝奪學生自我表現的爭議。但是,有意思的是,其實學生們有通過制服表達自己態度和行為習慣的方法。拿我所工作的學校來說,被說反叛的、「Cool」的男生們會把衣領上的紐扣拿掉,或者為了不讓全身上下漆黑一片而用色彩艷麗的腰帶。也有學生模仿最新的DJ藝術家,把頭發留長。
最近美國電視頻道PBS的報告上也寫有這樣的內容,日本的女生也一樣,常常系色彩鮮艷的鞋帶,用閃閃發光的飾品,在拉索上帶上卡通圖案的鑰匙環和手機掛件。也有女生為保持和特定小組的人的一致感而反叛地穿鼓起的及膝襪,把裙子改到沖擊性的高度。
根據其他記述,制服對學生來說還是「初戀告白」的象徵。中學及高中畢業時,女生會去要喜歡的男生的「第二顆扣子」。如果這個男生也懷有同樣的感情,就把第2顆扣子(離心臟最近的扣子)取下來給那個女生。
⑽ 日本的教育,有哪些做得很出彩的地方
日本教育這塊做得確實值得稱道。他們以匠心、禮貌和長壽而著稱,這和他們的教育體制有著莫大的關聯。我們可以梳理出日本八個8教育特色:
1.學習知識前,先學習禮儀在日本,學生們四年級之前 (10歲左右) 都不需要參加任何考試,只需進行一些簡單的小測驗即可。因為日本人相信,在學習知識的前三年,最終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們的思想品德和禮義廉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