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讀過貴陽興農中學的人進來看一下。。
現在是四人寢,高中部兩個星期放一次假,初中部一星期放一次,學校名義上不準用手機,但實質只要你不用得太囂張,就不會有人找你麻煩的,宿舍衛生間還可以,有個陽台,一個個洗簌台,學校環境不怎麼好,旁邊就是貴鋁的幾個大煙囪。學校的紀律是沒得說的,很嚴的,特別是畢業班,嚴得沒話說,每天的學習量都很大,是個能磨練人的地方。到學校,要准備好溫水瓶,被子,洗臉盆,等日常生活用品。學校有小賣部,賣有日常生活用品,但建議在外面買。學校食堂,小賣部都實行刷卡。錢開學時就會沖2000元進去,每天上限35元。如果你想考個好大學,去這里很不錯,只要你按要求做,是不會讓你失望的。就這些吧,我是今年從興農高考出去的學生。
『貳』 貴陽興農中學住校需要帶什麼
我是興農的學生
在興農住校需要自帶被子、枕頭等東西
還有洗漱用具、溫瓶
每星期的換洗衣服
絕對不能帶手機或任何通訊工具,學校每個寢室都有電話
最重要的葯帶好錢
『叄』 中學生要不要穿校服
中學生穿校服的目的是在學生中間消除貧富懸殊,統一著裝,看起來象是一個好學生,不追求時髦等
但事實是不容改變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背景,即使穿上校服也不能改變一個人的思想。穿著校服只是一個形式。學生著裝只要有一定的尺度就行,不必追求統一,而且買校服對經濟困難的家庭也是一筆額外的開銷,
『肆』 貴陽市白雲區興農中學的校服怎樣食堂怎樣宿舍怎樣教室怎樣有照片最好!
校服=面口袋
食堂=豬吃的
宿舍=烏煙瘴氣
教室=一般般
『伍』 興農中學咋樣
如果是想好好讀書的話興農挺不錯的。老師很負責。
反正我高補是在興農讀的。我覺得對我的幫助很大。
不過半個月回次家,在學校也沒什麼多的娛樂活動,要有一定的忍耐力!
你這個分估計是平行班吧。如果就是貴陽的考生。
如果是外地的就不知道了。
『陸』 貴陽興農中學的校服咋樣
有好幾套,初中高中都不一樣,但是總體比較丑
『柒』 中學生應不應該穿校服
第一, 要求學生在校期間穿校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個性。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個性。而個性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我國,學校的校服是統一的,而大部分學校的校服是那種不分男女式,鬆鬆垮垮的運動服。如此的「統一」讓彼此之間沒有區別。著裝是一種文化,是一個人的自我展現,正所謂:人靠衣裝馬靠鞍。現在,對於學生的著裝,學校也要硬性規定。這無疑是占據了學生塑造自我形象的一個空間。失去了一次自我選擇和自我定位的機會。對於個人長遠發展,個人性格的形成不利。 第二, 學校校服的確為學生帶來了諸多不便。諸多學校的校服都是一件秋裝,或是在多出一套夏裝的短袖。試問,誰能穿著兩套衣服過完四季呢?學生在校服外面又套上羽絨服,或是夏天到了學校把校服脫掉,甚至只是帶著校服上學,這樣「穿校服」豈不就是一種形式。甚至是一種應付。試問如此穿校服,對方口中所說的「統一」何在?學校教書育人,交的應該不是這種形式主義吧。 第三, 學校要求學生在校期間穿校服。使學生失去了一個明辨是非,樹立正確審美觀念的機會。對方辯友也許會說,學校統一校服是為了防止學生中的攀比,但我要說,攀比不是不穿校服的錯。社會上攀比之風蔓延到校園。學校應該在思想上疏導,並不應該採取堵塞的辦法。學生不再校服上攀比,可以在自行車,書包,鞋等其他方面繼續攀比。另一方面,有些有錢人家的孩子花錢進了重點高中,穿著校服到處炫耀,這是否又是另一種形式的攀比呢?我們還是要從我方標准來說話,學生的發展,是一個長遠的過程。讓學生知道攀比是不對的,比禁止學生攀比更重要。健康的發展過程,正是一個犯錯誤然後改正錯誤,逐漸認清是非,從而明辨是非的過程。為了防止某一種現象的發生,而限制了個性的發展。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失去了認識,塑造自我,明辨是非的一個過程。這種做法不妥。 綜上所述,我方從學生發展的角度衡量利弊,認為學校不應該要求學生在校期間穿校服。
『捌』 為什麼有些中學不要穿校服
你說的這種情況真的很不常見,因為基本上所有的學校都會有自己的校服,不管它是國民教育系列的,學校還是職業技能的學校,只要他不是大學,基本上初中小學高中,甚至幼兒園都有自己的校服,這也是中國教育的一大特色。而你說的有些中學不需要穿校服,我覺得可能是有一些職業教育的學校,比如說藝術類的院校,他們就沒有統一的校服,因為因為這種學校本身培養的就是藝術類的,學生藝術類的學生追求的是自我和個人天性的發揮。所以用傳統的統一校服,這樣感覺就束縛住了他們的天性。
『玖』 興農中學
打電話問吧,興農沒多少人玩這個。我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