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2月9日報道,日本東京都中央區教育委員會透露,位於銀座的中央區立泰明小學決定從今年春季起採用義大利高檔品牌「阿瑪尼」設計的高價校服,一些家長已向該教育委員會投訴,稱「負擔過重」。據悉,新校服加上帽子、包等,一套價格超過了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600元)。
此事已經在日本社會引起熱議,8日的國會也提及這一話題。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財務相麻生太郎答辯稱:「坦率地說很貴。只要有一個人買不了就很難辦。」
文部科學相林芳正在被問及對學校校服費用等的看法時,稱「將進行討論,措施可能包括發通知要求學校不要給家長過重負擔等」。
據泰明小學網頁介紹,該校於1878年創立,作家島崎藤村等曾在此就讀。此外網頁上還有以校長名義發布的文件,稱:「考慮到今後的學校而作出了決斷。將虛心接受有關解釋不足的批評,今後會認真進行解釋。」
❷ 香港匯豐銀行天水圍或者屯門或者元朗的分行在哪裡
元朗分行在元朗青山道150號,屯門分行在屯門市中心屯門市廣埸2樓,天水圍分行在天水圍銀座,個人美元帳戶也能網上操作,但要先申請辦好手續開通
❸ 香港天水圍里那間中學的校服好看
香港沒有一間中學有這樣的校服。除非校風真的很很差很差,一般學校不會給學生這樣穿的。
❹ 濟南外國語初中部各方面(學風、校服、環境、周邊、課程,總部和分校的區別)(要有圖)
校風還可以,一般般吧==
校服有三套,一套是白襯衣(長袖和短袖)、藍西服外套、藍西服褲(一條厚一條薄)、女生還有一條紅格子裙,夠長,一套是領子帶藍邊的T恤(透氣)、外面是灰色長袖套頭的、還有一條灰色的褲(袖子和褲腳都挺長),還有是夏季運動服,是短袖短褲。校服算是濟南所有初中最好看的了。
環境挺好的,可以租房子
樓什麼的圖啊學校網站首頁都有,周邊有很多東西,對面有統一銀座
課程差不多 小語種填了志願後即使不是前260接近的一般也能上 一周有兩節
總部和分校你說的是三箭分校吧,沒區別,就是小語種課程數量少
校服尺寸會大一點吧,我當時是這樣,英語書不一樣,用的是劍橋國際英語教程1,紅皮的,升高中轉實驗能把,可能難一點兒。
❺ 天水哪有賣校服
你要買什麼校服呀?我是一中的,我知道一中的校服在一中後面的那條路上有的賣,從皇城路那邊走~
❻ 香港天水圍銀座商城有什麼好吃的酸辣面
甘谷只是號稱:小香港!
❼ 日本校服跟中國校服有什麼區別
日本的校服發展經歷了好幾個階段,相對國內的校服發展更成熟
一,日本的校服文化一直為人稱道。校服在日本起源於明治維新前後,作為制服的一種,已經與工作服一起成為日本規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美國文化的沖擊,日本校服經歷了從穿著的實用舒適到外觀的時尚新穎的轉變升級,90年代流行的超短裙配黑色長筒襪,至今仍是許多女子高中校服的款式。受到消費文化的影響,現在的日本校服也開始追求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的體現。女子校服除了我們熟悉的水兵服,也有英式的上衣和夾克,冬裝則有毛衣和大衣;男子校服則為立領的學生服和西裝夾克,顏色多以穩重的深藍色為主。
二,在校服的設計和質量上,日本已經發展出較為完善的規范體系,要求注重文化內涵,塑造清爽優雅的形象,有吸汗、輕便、耐穿等功能性設計,並對面料和使用的纖維製品有明確的規定。學生與家長的聲音在校服決策的過程中也得到足夠的重視。校服作為學校的門面和象徵,一些校方會邀請高級設計師進行校服設計,並由學生投票選擇最終方案,銀座泰明小學的阿瑪尼校服就是一個較為極端的例子。
三,相比之下,國內的校服市場確實還在發展的初期。楊玥告訴我們,她與中國服裝協會產業部的主任交流時得知,中國的校服行業在數據上還是空白的,僅存在一個市場估值一千億的模糊數據。「不像男裝、女裝或者童裝,市場份額至少一半以上被前十個企業把控住」,楊玥說,「有這么一個產業生態在,才能把數據收集上來。」
❽ 香港有個地名叫天水圍區.請問在香港哪個地方啊,在新界嗎,新界哪啊
你好啊,你話嘅系唔系天水圍吖?
天水圍在我哋香港新界元朗區西北,周邊被屬屏山鄉事委員會的沙江圍、馮家圍、輞井村、蝦尾新村等村落包圍,距離中環市區大約25公里。天水圍原本是元朗的一條圍村。周邊的地方前身如南生圍一樣,是一大片魚塘(基圍)。1970年代末,以長江實業為首的天水圍發展有限公司取得了天水圍的土地資產,並打算自行把天水圍以新市鎮的形式進行發展。1980年代初,港英政府有意為發展新市鎮以配合人口的增加。1982年香港政府和長江實業達成協議,港英政府宣布收購天水圍的全部土地,並改由港英政府發展天水圍新市鎮,是其中一個發展的市鎮。1980年代末,港英政府展開了天水圍新市鎮的發展。周邊的魚塘被填平並發展成為以住宅為主的新市鎮。1992年,天水圍首個公共屋邨天耀邨落成;繼而天瑞邨則於1993年落成。由1991年至1998年的7年之間,由長江實業發展的嘉湖山莊各期物業相繼入伙。早期,樂湖居和天耀邨一帶是天水圍的中心區。隨著嘉湖銀座及嘉湖海逸酒店於1999年開幕啟用,天水圍公園及嘉湖銀座一帶成為了新市鎮的中心。1998上半年,大欖隧道正式啟用通車,天水圍居民從此不需要依靠屯門公路或大老山隧道往來市區。另外,天水圍南部發展大致完成,現在已經成為非常繁榮的社區。天水圍北的發展於1998年展開。由於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當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每年要興建八萬五千個單位的建屋政策,因此今日的天水圍北部公共房屋樓宇高度和密度都比南部高很多。天頌苑及天華邨於1999年入伙。其後的數年是天水圍北屋邨入伙的高峰期。人口急劇上升,在2001年,區內人口已達27萬。2003年年初,香港爆發沙士期間,天恩邨其中四座樓宇被香港政府用作為醫護人員的臨時宿舍;2004年由中轉房屋改為公屋。九廣西鐵 (現稱港鐵西鐵線)及九廣輕鐵 (現稱輕鐵)的延線於2003年年尾通車。天水圍的對外交通大為改善。2006年位於天水圍新市鎮東北的香港濕地公園正式開幕,為區內增加一個新的旅遊景點。天水圍位於後海灣的南岸,為元朗平原的一部分。天水圍的東北方為米埔濕地。後海灣的對岸為繁華的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及南山區,海灣兩旁的距離少於10公里。由於米埔一帶為自然保護區,海灣沿岸沒有被開發,所以景色非常優美。天水圍的周邊為鄉村地區。南面有屏山及坑尾村。北面有輞井圍及流浮山。西面有廈村和東頭村。東面有馮家圍和蝦尾新村。天水圍的周邊也有新發展的市鎮地區。東南方有元朗新市鎮,西南方有洪水橋新市鎮。加上南面的屯門新市鎮,新界西北現正高速地城市化。
港鐵列車 :
港鐵系統於天水圍只有天水圍站,與輕鐵天水圍站交匯。
設有西鐵線可供乘搭
輕鐵列車 :
輕鐵系統於天水圍共有16個車站,輕鐵天水圍站與港鐵天水圍站交匯。
設有705、706、751、761P
巴士 :
九巴 :
53(元朗(東) ↔ 荃灣(如心廣場))
63X(天慈 ↔ 佐敦(匯翔道))
69M(天瑞 ↔ 葵芳鐵路站)
69P^(天耀 → 葵芳鐵路站)
69X(天瑞 ↔ 佐敦(匯翔道))
264M(天恩邨 ↔ 青衣鐵路站)
265B(天恆邨總站 ↔ 旺角(柏景灣))
265M(麗瑤 ↔ 天恆邨)
265P^(天恩邨 → 麗瑤)
265S^(天水圍市中心 ↔ 大埔工業邨)
269B(天水圍市中心 ↔ 紅磡碼頭)
269C(天水圍市中心 ↔ 觀塘碼頭)
269D(天富 ↔ 瀝源)
269M(天水圍市中心 ↔ 祖堯)
276(天慈 ↔ 上水)
276A(天恆邨 ↔ 太平)
276B(天富 ↔ 彩園)
276P(天慈 ↔ 上水)
N269(美孚 ↔ 天慈)
港鐵巴士:
A73(天富 ↔ 屯門碼頭)
K65(元朗(東) ↔ 流浮山)
K73(天恆 ↺ 元朗(西))
K73P^(天逸→元朗東)
K74^(天瑞 ↺ 元朗(東))
K75(洪水橋 ↺ 天水圍站)
K75P^(天瑞 ↺ 洪水橋)
K76(天恆 ↔ 天水圍站)
過海隧道巴士 :
967(天水圍北 ↔ 金鍾)
967X^
969(天水圍市中心 ↔ 銅鑼灣摩頓台)
969A^
969B^
969P^
969X^
N969(天水圍市中心 ↔ 銅鑼灣摩頓台)
龍運巴士 :
E34(天水圍市中心 ↔ 機場)
E34P^(不繞經元朗市之E34特別班次)
E34S^(繞經天水圍(北)之E34特別班次)
N30(元朗(東)總站 ↔ 東涌鐵路站)
嶼巴 :
B2P 【天慈 ↔ 深圳灣口岸】
[^]於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小巴 :
綠色專線小巴 :
33、34、34A、35、77、77A、79S、607S、610S、618
(就系咁樣嘅啦,希望我嘚幫助你噶!)
❾ 香港觀塘彩盈邨大概什麼時候入伙
彩盈邨(Choi Ying Estate)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觀塘牛頭角彩雲道,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預計2008年(即今年入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