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稅收制度的構成要素有那些
在任何一個國家裡,不論採用什麼樣的稅收制度,構成稅種的要素都不外乎以下幾項:納稅人、征稅對象、稅目、稅率、計稅方法、納稅環節、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減稅、免稅和法律責任。
一、納稅義務人
納稅義務人簡稱"納稅人",是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也稱納稅主體。無論何種稅法,都要規定相應的納稅義務人,因此,納稅義務人是稅法的基本要素。
二、征稅對象
征稅對象又稱征稅客體,是指對什麼東西征稅,是征稅的標的物。征稅對象反映了征稅的廣度,是一種稅區別於另一種稅的主要標志,是稅制的基本要素。
三、稅目
稅目是課稅對象的具體項目。設置稅目的目的一是為了體現公平原則根據不同項目的利潤水平和國家經濟政策,通過設置不同的稅率進行稅收調控;二是為了體現"簡便"原則,對性質相同、利潤水平相同且國家經濟政策調控方向也相同的項目進行分類,以便按照項目類別設置稅率。有些稅種不分課稅對象的性質,一律按照課稅對象的應稅數額採用同一稅率計征稅款,因此沒有必要設置稅目,如企業所得稅。有些稅種具體課稅對象復雜,需要規定稅目,如消費稅、營業稅,一般都規定有不同的稅目。
四、稅率
稅率是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數額之間的法定比例,是計算稅額的尺度,體現著征稅的深度。稅收的固定性特徵主要是通過稅率來體現的。在征稅對象確定的前提下,稅率形式的選擇和設計的高低,決定著國家稅收收入的規模和納稅人的負擔水平,因此,稅率是稅收制度的中心環節。科學合理地設置稅率是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和個人之間的分配關系,充分發揮稅收經濟杠桿作用的關鍵。稅率可分為比例稅率、定額稅率、累進稅率三大類。
五、納稅環節
納稅環節是商品在過程中繳納稅款的環節。任何稅種都要確定納稅環節,有的比較明確、固定,有的則需要在許多流轉環節中選擇確定。如對一種產品,在生產、批發、零售諸環節中,可以選擇只在生產環節征稅,稱為一次課征制,也可以選擇在兩個環節征稅,稱為兩次課征制。還可以實行在所有流轉環節都征稅,稱為多次課征制。
六、納稅期限
納稅期限是負有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最後時間限制。它是稅收強制性、固定性在時間上的體現。
七、減稅、免稅
減稅是對應納稅額少征一部分稅款;免稅是對應納稅額全部免徵。減稅免稅是對某些納稅人和征稅對象給予鼓勵和照顧的一種措施。減稅免稅的類型有:一次性減稅免稅、一定期限的減稅免稅、困難照顧型減稅免稅、扶持發展型減稅免稅等。
八、法律責任
包括加收滯納金、處理罰款、送交人民法院依法處理等。違章處理是稅收強制性在稅收制度中的體現,納稅人必須按期足額的繳納稅款,凡有拖欠稅款、逾期不繳稅、偷稅逃稅等違反稅法行為的,都應受到制裁(包括法律制裁和行政處罰制裁等)。
2. 稅收制度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哪些
在任何一個國家裡,不論採用什麼樣的稅收制度,構成稅種的要素都不外乎以下幾項:納稅人、征稅對象、稅目、稅率、計稅方法、納稅環節、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減稅、免稅和法律責任。
一、納稅義務人
納稅義務人簡稱"納稅人",是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也稱納稅主體。無論何種稅法,都要規定相應的納稅義務人,因此,納稅義務人是稅法的基本要素。
二、征稅對象
征稅對象又稱征稅客體,是指對什麼東西征稅,是征稅的標的物。征稅對象反映了征稅的廣度,是一種稅區別於另一種稅的主要標志,是稅制的基本要素。
三、稅目
稅目是課稅對象的具體項目。設置稅目的目的一是為了體現公平原則根據不同項目的利潤水平和國家經濟政策,通過設置不同的稅率進行稅收調控;二是為了體現"簡便"原則,對性質相同、利潤水平相同且國家經濟政策調控方向也相同的項目進行分類,以便按照項目類別設置稅率。有些稅種不分課稅對象的性質,一律按照課稅對象的應稅數額採用同一稅率計征稅款,因此沒有必要設置稅目,如企業所得稅。有些稅種具體課稅對象復雜,需要規定稅目,如消費稅、營業稅,一般都規定有不同的稅目。
四、稅率
稅率是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數額之間的法定比例,是計算稅額的尺度,體現著征稅的深度。稅收的固定性特徵主要是通過稅率來體現的。在征稅對象確定的前提下,稅率形式的選擇和設計的高低,決定著國家稅收收入的規模和納稅人的負擔水平,因此,稅率是稅收制度的中心環節。科學合理地設置稅率是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和個人之間的分配關系,充分發揮稅收經濟杠桿作用的關鍵。稅率可分為比例稅率、定額稅率、累進稅率三大類。
3. 稅收制度的基本要素是(完整點哦)
稅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納稅人、征稅對象和稅率
(1)納稅人――稅法規定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它規定了稅款的直接承擔者
(2)征稅對象――征稅客體,指對什麼課稅,即國家征稅的目的物
它規定了每一種稅的征稅界限,是一種稅區別於另一種稅的主要標志。每一種稅一般都有
特定的征稅對象。
征稅對象可以從質和量兩方面進行劃分
質的具體化是征稅范圍和稅目
量的具體化是計稅依據和計稅單位
具體概念:
①征稅范圍。是指稅法規定的征稅對象的具體內容或范圍,即課征稅收的界限,凡是列入征稅范圍的,都應征稅
②稅類――國家稅收制度種的稅收類別的建成
③稅種――是國家稅收制度中的稅收種別的簡稱
④稅目――是稅法規定應征稅的具體項目,是征稅對象的具體化,體現了征稅的廣度
⑤計稅依據――計算應納稅額所依據的標准。一般來說,從價計算的稅收以計稅金額為計稅依據,計稅金額是指征稅對象的數量乘以計稅價格的數額;從量計征的稅收以征稅對象的重量、容積、體積、數量為計稅依據
⑥計稅標准――一是指劃分課稅對象適用稅目稅率所依據的標准;二是計算應納稅額的依據,與計稅依據同義
⑦稅基―――――征稅的客觀基礎。中義的稅基稱為課稅對象;狹義稅基稱為計稅依據
⑧稅源―――――稅收的源泉,即稅收最終出處
(3)稅率――是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數額之間的法定比例,是計算稅額和稅收負擔的尺度,體現征稅的程度,是稅收制度的中心環節,是稅收制度中最活躍、最有力的因素
稅率一般分為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和定額稅率
①比例稅率:對同一征稅對象,不論數額大小,均按同一比例計征的稅率,一般適用食品流轉額的課稅。
分為:產品比例稅率、地區差別比例稅率、幅度比例稅率
②累進稅率:是指隨征稅對象數額或相對比例的增大而逐級提高稅率的一種遞增等級稅率
累進稅率分為
ⅰ、全額累進稅率――按征稅對象的絕對數額劃分徵收級距,就納稅人征稅對象全額數額按與之相應的級距稅率計征的一種累進稅率.
ⅱ、超額累進稅率――按征稅對象的絕對數額劃分徵收級距,就納稅人征稅對象全額數額中符合不同級部分的數額,分別按與之相應的各級距稅率計征的一種累進稅率。
為解決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復雜的問題,引入了「速算扣除數」(全額累進與超額累進稅額的差額,通常在稅率表中列出)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本級速算扣除數=(本級稅率-上級稅率)×上級課稅對象的最高數額+上一級速算扣除數
ⅲ、全率累進稅率
ⅳ、超率累進稅率――是指按征稅對象數額的相對比率劃分征稅級距,就納稅人的征稅對象全額數額中符合不同級距部分的數額,分別按與之相適應的各級距稅率計征的一種累進稅率。
ⅴ、超倍累進稅率――以課稅數額相當於計稅基數的倍數為累進依據,按超累方式計算應納稅額的稅率
③定額稅率:又稱「固定稅額」,是指對每一單位的征稅對象直接規定固定稅額的一種稅率
分為:地區差別定額稅率、幅度定額稅率和分類分級定額稅率等形式。
4. 稅收制度最基本的要素有哪些
稅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納稅人、征稅對象和稅率
答題不易,麻煩點下右上角【滿意】以茲鼓勵,謝謝!!
5. 稅率是稅收制度的基礎性要素對嗎
稅率是應納稅額與課稅對象之間的比例,是計算應納稅額的尺度,它體現征稅的深度。
稅率的設計,直接反映著國家的有關經濟政策,直接關系著國家的財政收入的多少和納稅人稅收負擔的高低,是稅收制度的中心環節。
我國現行稅率大致可分為3種:
1.比例稅率。實行比例稅率,對同一征稅對象不論數額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稅。
2.定額稅率。定額稅率是稅率的一種特殊形式。它不是按照課稅對象規定徵收比例,而是按照征稅對象的計量單位規定固定稅額,所以又稱為固定稅額,一般適用於從量計征的稅種。
3.累進稅率。累進稅率指的是這樣一種稅率,即按征稅對象數額的大小,劃分若乾等級,每個等級由低到高規定相應的稅率,征稅對象數額越大稅率越高,數額越小稅率越低。累進稅率因計算方法和依據的不同,又分以下幾種:全額累進稅率、全率累進稅率、超額累進稅率、超率累進稅率。
6. 稅收制度的核心要素
稅收要素指的是構成稅收制度的基本因素,它說明誰征稅,向誰征,征多少以及如何征。稅收要素主要包括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稅收優惠和違章處理等,其中,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和稅率被稱為稅收的三大要素。
7. 稅收制度的基本構成要素有哪些呀
(1)納稅人。是指稅法中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 (2)課稅對象。也稱征稅對象。是指稅法中規定的征稅的目的物,是國家據以征稅的依據。 (3)稅率。是指應納稅額與課稅對象之間的比例,是計算稅額的尺度,代表課稅的深度,關系著國家的收入多少和納稅人的負擔程度。因而,它是體現稅收政策的中心環節。 以上是稅收制度構成的三大基本要素。 其他要素包括納稅環節、納稅期限、減稅、免稅、附加和加成徵收、法律責任、納稅地點。
8. 稅制基本要素包括什麼
只有三個要素:納稅人,納稅對象,稅率。
稅制要素的內容包括
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納稅期限、減稅免稅、違章處理等,其中納稅人、課稅對象和稅率為稅收制度的基本因素。任何稅種如果缺少這三個要素中的某一個,均不能成立。每個稅種的要素都需要規定具體的確定的內容。
如中國現行的增值稅以銷售貨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單位和個人以及報關進口貨物入境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以企業或個人因從事工業製造、商品經營或提供勞務或進口貨物而獲得的增值額為課稅對象。規定了13%和17%兩檔稅率。
(8)稅收制服的基礎性要素擴展閱讀
在稅負既定的情況下,稅額的大小和稅率的高低呈正方向變化,稅率籌劃技術正是有效地運用了這一簡單而又最基本的原理。一般情況下,稅率低,應納稅額少,稅後利益就多,但是,稅率低,不一定等於稅後利益最大化。所以對稅率進行籌劃,可以尋求稅後利益最大化的最低稅負點或者最佳稅負點
各種不同的稅種適用於不同的稅率,納稅人可以利用課稅對象界定上的含糊性進行籌劃,即使是同一稅種,適用稅率也會因稅基或區域不同而發生相應的變化,納稅人可以通過改變稅基分布或區域的差別調整適用稅率,從而降低稅收負擔率,以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
9. 稅收制度的基本要素包括什麼
稅收制度的基本要素包括納稅人、征稅對象和稅率。稅收要素是稅收內容的具體表現。
1、納稅人是「納稅義務人」的簡稱。亦稱「納稅主體」。指稅法規定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與個人。稅收制度的基本構成要素之一。每一種稅都規定有相應的納稅人。
如產品稅以在我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和進口應稅產品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又如國營企業所得稅以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國營企業為納稅人;聯營企業先分配所得的,以投資各方為納稅人等等。
2、課稅客體(征稅對象):又稱課稅對象或征稅對象,是指稅法確定的產生納稅義務的標的或依據。課稅客體是稅法規定的征稅的目的物,它說明對什麼征稅的問題。課稅客體在稅法要素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區別各稅種的重要標志,也是進行稅收分類和稅法分類的重要依據。
3、稅率,是對征稅對象的徵收比例或徵收額度。稅率是計算稅額的尺度,也是衡量稅負輕重與否的重要標志。中國現行的稅率主要有比例稅率、超額累進稅率、超率累進稅率、定額稅率。
(9)稅收制服的基礎性要素擴展閱讀
稅收的基本要素是納稅人、征稅對象和稅率,除此之外,還存在稅收的其他要素,如納稅環節、納稅期限、等,以上三種基本要素連同其他非基本要素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構成具體的稅種,各類稅種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國家的稅收制度。
稅收還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的特徵:
強制性:
特徵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稅收分配關系的建立具有強制性,即稅收徵收完全是憑借國家擁有的政治權力;另一方面是稅收的徵收過程具有強制性,即如果出現了稅務違法行為,國家可以依法進行處罰。
無償性:
無償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政府獲得稅收收入後無需向納稅人支付任何報酬;另一方面是政府徵得的稅收收入不再直接返還給納稅人。它反映的是一種社會產品所有權、支配權的單方面轉移關系,而不是等價交換關系。稅收的無償性是區分稅收收入和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徵。
固定性:
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目、稅率、計價辦法和期限等,都是稅收法令預先規定了的,有一個比較穩定的試用期間,是一種固定的連續收入。對於稅收預先規定的標准,征稅和納稅雙方都必須共同遵守,非經國家法令修訂或調整,征納雙方都不得違背或改變這個固定的比例或數額以及其他制度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