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校服生產是否需要竟標是否有相關文件規定
關於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校校服訂購工作的實施意見
清教字〔2007〕137號
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促進學校校風建設和教育行風建設,切實保障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按照以人為本、教育需要、成本服務、的原則,根據《清鎮市中小學校校服管理暫行辦法》(清教字[2006]150號)文件精神。對進一步規范我市中小學校校服訂購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強領導、規范管理
全市各中小學校應從有利於加強學校管理,有利於學生教育,有利於青少年身體健康的原則出發,結合各校實際,對本校學生是否統一著裝以及學生著裝管理進行自主決策。各校應加強對學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教育;學生著裝應符合《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
學校校服的訂購工作應在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下,按照市場規則和規定程序進行。
二、訂購校服嚴格按照以下程序進行操作:
1、訂購校服需經學校教職工大會民主討論後,提交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再向教育局遞交定購校服申請書;
2、經教育局批准後,學校發放競標通知書,邀請三家以上有資質的校服生產企業到學校參與競標,並提供校服式樣及面料,教育局紀委全過程參與監督;
3、學校與中標企業簽定訂購合同,明確校服的生產數量、使用面料、服裝款式、訂購價格、售後服務等事項以及各自承擔的責任。學校與企業簽訂的合同報教育局紀委備案。
三、學校校服管理要建立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中標企業、校服質量標准、校服款式、校服價格等重大事項應向社會公示。逐步建立校服管理工作的社會監督機制,在操作過程中須接受市政府采購辦或教育局紀委的監督,可聘請學生代表、學生家長代表為監督員,參與企業招投標、質量價格監督、款式展示會等工作;物價、質量技術監督、服裝行業管理等有關部門及新聞媒體對校服管理進行監督。
四、實行校服訂購責任追究制
學校校服的訂購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於因違反《合同法》及有關政策規定、違反操作程序先斬後奏或瞞報、擅自提高校服收費標准等行為造成不良後果,影響教育形象的,視情節輕重,追究學校校長及當事人的黨紀政紀責任。
五、本實施意見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B. atob校服生產環節如何
atob校服的生產環節嚴格遵守現行國際生產流程,每件「atob」學生裝到出廠前都會經過百餘道檢測關口。
是印花工藝。可以到當地的服裝小商品市場里找專門製作工作服和廣告T恤的店家,一般他們都可以製作的,不過一件可能費用會高些,還有就是前面提到的彩色照片洗印店有些也可以的。
還有一種就是市場上有售的刺綉布貼,有各種圖案和LOGO,是用電熨斗熱壓到衣服上的,可以考慮適合的形狀自己刺綉修改下圖案熱壓到衣服上。
(3)校服生產流程圖擴展閱讀:
印花工藝是用染料或顏料在紡織物上施印花紋的工藝過程。印花有織物印花、毛條印花和紗線印花之分,而以織物印花為主。毛條印花用於製做混色花呢;紗線印花用於織造特種風格的彩色花紋織物。織物印花歷史悠久。
中國在戰國時代已經應用鏤空版印花。印度在公元前 4世紀已經有木模版印花。連續的凹紋滾筒印花始於18世紀。篩網印花是由鏤空型版發展而來的,適用於容易變形織物的小批量多品種印花。
印花織物是富有藝術性的產品,根據設計的花紋圖案選用相應的印花工藝。常用的有直接印花、防染印花和拔染印花三種。直接印花是在白色或淺色織物上先直接印以染料或顏料,再經過蒸化等後處理獲得花紋,工藝流程簡短,應用最廣。
防染印花是在織物上先印以防止染料上染或顯色的物質,然後進行染色或顯色,從而在染色織物上獲得花紋。拔染印花是在染色織物上印以消去染色染料的物質,在染色織物上獲得花紋的印花工藝。
D. 學校定做校服要求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若按服裝廠原來生產能力每天可生產這種校服
設完成的期限X,工作服是Y.
150x=4/5y(1)
200(x-1)=y+25(2)
由(1)得:
y=150x/4/5
y=187.5x(3)
將(3)代入(2)
200(x-1)=187.5x+25
200x-200=25+200
200x-187.5x=225
12.5x=225/12.5
x=18
將x=18代入(1)
150*18=4/5y
2700=4/5y
y=3375
x=18 y=3375
E. 這種校服怎麼印圖片logo
你可以去淘寶看看有沒有印圖案的商家
F. 我想生產校服要經過什麼部門審批
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促進學校校風建設和教育行風建設,切實保障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按照以人為本、教育需要、成本服務、的原則,根據《清鎮市中小學校校服管理暫行辦法》(清教字[2006]150號)文件精神。對進一步規范我市中小學校校服訂購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強領導、規范管理
全市各中小學校應從有利於加強學校管理,有利於學生教育,有利於青少年身體健康的原則出發,結合各校實際,對本校學生是否統一著裝以及學生著裝管理進行自主決策。各校應加強對學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教育;學生著裝應符合《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
學校校服的訂購工作應在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下,按照市場規則和規定程序進行。
二、訂購校服嚴格按照以下程序進行操作:
1、訂購校服需經學校教職工大會民主討論後,提交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再向教育局遞交定購校服申請書;
2、經教育局批准後,學校發放競標通知書,邀請三家以上有資質的校服生產企業到學校參與競標,並提供校服式樣及面料,教育局紀委全過程參與監督;
3、學校與中標企業簽定訂購合同,明確校服的生產數量、使用面料、服裝款式、訂購價格、售後服務等事項以及各自承擔的責任。學校與企業簽訂的合同報教育局紀委備案。
三、學校校服管理要建立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中標企業、校服質量標准、校服款式、校服價格等重大事項應向社會公示。逐步建立校服管理工作的社會監督機制,在操作過程中須接受市政府采購辦或教育局紀委的監督,可聘請學生代表、學生家長代表為監督員,參與企業招投標、質量價格監督、款式展示會等工作;物價、質量技術監督、服裝行業管理等有關部門及新聞媒體對校服管理進行監督。
四、實行校服訂購責任追究制
學校校服的訂購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於因違反《合同法》及有關政策規定、違反操作程序先斬後奏或瞞報、擅自提高校服收費標准等行為造成不良後果,影響教育形象的,視情節輕重,追究學校校長及當事人的黨紀政紀責任。
五、本實施意見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G. 生產校服資質,向什麼部門審批
1、校服只是服裝中的一個細分種類,和常規服裝並無差別,又不屬於特種行業,是不存在生產許可證這種要求的。只有生產危化品、壓力容器等特種行業,才會設置注冊公司時候的需要辦理生產許可證,校服是這種普通常規行業沒有這樣前置條件。相關校服廠家的資質涉及市場監管局、質量技術監督局、纖維局等。
2、只要是依法成立,遵守相關的服裝生產法律法規、質檢標准、ISO、中小學生校服要求即可。
3、校服質量的好壞在於第一步在於生產廠家的生產能力、技術水平、材料的好壞決定,其次就是采購環節,校方和家委會根據注冊資金、成立時間、企業質檢報告、各種資質證書、特別是各地纖維局提供的官方質檢報告來判斷。
H. 校服工廠計劃每天生產140套衣服十天完成一個學校的任務如果想提前三天完成任務
校服工廠計劃每天生產140套衣服是的,這個知道。
I. 校服定製有哪些流程
1、校服定做廠家與客戶雙方達成協商,確定校服的款式、面料和輔料等信息。然後根據客戶的要求購買定製所需物品;
2、打板師根據客戶確定的校服定做款式製作出成品衣服樣板,發給客戶進行確認,確定沒有問題後就可以安排下一步。
3、布匹在裁剪之前,裁縫師需要先松布,然後再拉布裁成衣服配片(衣服的各個板塊)。然後每種配片標記好,分發給車位員工進行縫紉。
4、車間工作人員縫紉好後還要經過壓邊,綉花,印花、打扣等一系列流程,成品校服基本上就生產出來了。
5、最後經過熨燙之後,打好包裝裝箱就可以聯系物流公司安排發貨,再聯系客戶方收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