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育部規定一定要買校服嗎
教育部:購買校服遵循自願原則。
教育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標准委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這是第一個國家層面系統構建校服治理體系的指導性文件。
《意見》提出了具體措施:強化學校選用管理。學校要在深入論證和與家長委員會充分溝通的基礎上確定是否選用校服。選用學校要建立家長、學生參與的校服選用組織。購買校服遵循自願原則。立足生態環保探索校服回收利用機制。
(1)吉林市校服規定擴展閱讀:
教育部等四部門出台校服管理意見
一是嚴格執行國家標准。要求校服生產和采購均應嚴格執行國家標准,各項指標均應達到標准要求。
二是有效規范校服市場。嚴格依法進行校服企業登記注冊。加強對采購單位指導,不得違反市場原則干涉交易。嚴查對本地校服生產企業進行地方保護的行為。
三是加強校服質量檢查。校服供應和驗收應實行「明標識」制度,校服要具備齊全的成衣合格標識。鼓勵實行雙送檢制度,在供貨企業送檢的基礎上,采購單位可結合實際將校服送法定檢驗機構抽檢。
㈡ 吉林省教育廳、吉林省物價局【233】號文件
吉林省物價局 吉林省教育廳 文件
吉省價綜聯[2009]233號
關於規范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項目及標準的通知
長春、吉林、四平、遼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市政府:
按照省政府《關於做好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工作的實施意見》(吉政發[2008]29號)精神,為進一步規范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行為,經省政府同意,現就享受免除學雜費政策的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項目及標准等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服務性收費項目及標准
(一)小學生課後看護費。每生每月不超過8元。課後看護費要納入學校的預算管理,由學校統一安排使用,主要用於教師的看護勞動補償和彌補學生在學校看護期間發生的水、電等費用支出。
課後看護是指教育部《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規定的小學生在校6小時以外至17時30分以前時段,由學校統一組織的對未能在規定時間內離校的學生進行看護。課後看護必須堅持學生和家長自願的原則,學校與學生家長應簽訂看護協議,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學校在看護期間嚴禁講新課和組織集體輔導。
(二)社會實踐活動費。社會實踐活動是國家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設置的課程內容。學校組織學生到本地社會實踐活動場所開展活動所發生的交通費、伙食費和住宿費,由提供社會實踐的單位及場所據實收取,收支公開。
二、代收費項目及標准
(一)校服費。校服費每三年收取一次,小學生每三年兩套,每套按不超過60元標准收取,初中生三年兩套,每套按不超過75元標准收取。原標准低於此標準的,仍按原標准執行。
校服的式樣由學校和家長委員會協商確定,並保持一定的連續性。校服費由學生所在學校統一代收,校服實行政府統一招標采購,采購過程必須有學生家長等代表參加。
學生在校期間,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強制學生更換購買校服,學生自願要求更換購買的除外。
(二)班車費。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班車,班車費按成本收取。
三、具體要求
(一)上述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項目,要本著學生自願和非盈利原則,不得向學生推薦,更不得強制學生參與。學校實施收費前應與學生家長簽有協議。
(二)各地不得在上述收費項目之外,擅自設立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項目;收費標准不得突破省定標准,但可根據當地實際予以下浮。
(三)對困難家庭學生的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應給予一定的減免。
(四)學校在收費前,要按規定到同級相關部門辦理《收費許可證》和收費票據,並在校內明顯位置公示收費項目及標准,為學生開具收費票據。未經公示的,學生或家長有權拒交。
(五)寄宿生住宿費、課本費和作業本費收費標准,仍按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做好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工作的實施意見》(吉政辦【2008】29號)的規定執行。
本通知自公布之日起執行。凡與本通知規定相抵觸的,按本通知規定執行;對違反本通知規定的亂收費行為,各地價格監督檢查機關應依法查處。
二OO九年十一月三十日
㈢ 校服是多久換一次教育局是怎樣規定的
這個沒有明確的規定的,像我校每一屆換一種校服,而其它學校和往年一樣不改,
㈣ 校服是政府部門強制規定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政府部門是國家行政機構,行駛行政管理職能。而你所在的學校是事業單位。校服一般是根據學校自己制定的規章制度予以要求的。學校要求學生購買校服一般應該是要徵求學生的自願的。現在很多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要求學生全部穿校服,以方便管理和教學,根據學校制度也是可以的。
㈤ 關於學生校服的,國家有什麼法規或文件嗎
國家目前有校服新國標文件,校服新國標文件是國家標准委批准發布的國家標准GB/T 31888-2015《中小學生校服》,其是我國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產品的國家標准,標准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校服,在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是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炫耀,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紛紛規定學生穿著同樣的衣服上學。
學生統一穿校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校服制的實施在素質教育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學生在身份感上區別社會其他人,因而有了學生自身的約束力,有一種象徵的意義。
(5)吉林市校服規定擴展閱讀
文件頒布的背景:
有關校服的標准數量多,但標准分散,標准之間協調性不夠強,不便於各相關方使用,同時由於無專門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的專用標准,容易讓公眾產生我國沒有校服標準的錯覺。
為解決當前中小學生校服標準的混亂狀況,經教育部、國家標准委等有關部門多次協調會商,決定製定統一的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准,在匯集整合現行有關標準的基礎上,對中小學生校服的基本安全、性能要求和外觀質量要求等進行統一規定。
既便於有關各方使用,又可利用現有有效資源,構築中小學生校服質量安全門檻,為校服管理和監管提供有效技術支撐。
國家標准委於2015 年3 月18 日以國標委綜合[2015]25 號文件專門批准下達《中小學生校服》國家標准制定計劃,該標准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歸口,紡織工業科學技術發展中心、紡織工業標准化研究所等單位負責起草。
標准制定過程中,廣泛聽取了社會意見,各方參與度高,共收到回函75 份,意見和建議500 余條。6 月4 日,標准草案順利通過審定。至6 月30 日國家標准委2015 年第21 號公告正式批准發布並實施,前後歷時3 個多月時間,創造了紡織標准制定新速度。
㈥ 吉林市校服是否統一
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都不統一
㈦ 小學生要一年換一套校服嗎!教育局有沒有規定
不需要,教育局也沒有規定。
教育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標准委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
校服購買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完全進入市場流通,學校和家長共同確定樣式後,由家長到校服門店購買,校服廠家和銷售商接受市場監督。
二是由政府出資,通過政府采購方式購買,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做好招投標工作即可。採用上述兩種模式的地區較少,只有個別省進行了試點。
三是由采購單位直接面向生產企業采購,各地普遍採用此種模式。
為加強采購監管,《意見》明確要求採用代收費定向采購的地區,教育行政部門可依法制訂校服采購操作規范程序和統一采購合同,全程公開采購過程。
采購單位要加強校服采購公示,向學生和家長公示中標企業、校服質量標准、采購流程、采購價格等,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采購各環節相應材料要全部存檔備查,同時要將采購合同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這一系列措施將采購全過程置於陽光之下,確保公正公開。
(7)吉林市校服規定擴展閱讀:
校服是學生的統一服裝,推行校服的目的除了展示學生的健康的精神面貌外,便於管理,還為了預防同學之間的攀比炫富等不良風氣,也可以說,校服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
頻繁地更換,每次更換後,校服的顏色和款式都不盡相同,這樣學生聚在一起,穿的校服就會五花八門,顯然不利於整體面貌和統一形象,再者,每次更換新款式新顏色的校服,就得把舊的淘汰掉,這種浪費行為也會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不利於學生樹立勤儉節約的品格。
可以說,頻繁的更換校服,不僅是家庭的一次綁架,也是對教育的一次傷害。這樣的行為可謂有弊無利。
㈧ 請問教育局,學校的校服是強制性必須購買嗎
明確告訴你校服不是強制購買的這個是自行去買的,一般學校是不牽扯到這裡面的,但是很多學校他在考核的時候會考核要求學校學生必須穿校服,但是如果說你明確說你不穿,他也是沒有辦法的。
㈨ 國家有規定學生必須穿校服嗎
國家沒有規定,但是學校裡面叫學生穿校服,有時候也是為了一種統一性,其實穿校服還是有許多的好處的。首先在進行一些集體性活動的時候,穿校服能夠讓整個集體看起來比較整齊劃一,這個應該是會形成一種美感,就像那種制服,就像軍裝,他們會給人一種比較統一的感覺。就是那種集體感歸屬感就會顯得特別的強。另外一個穿校服也會避免孩子們在穿衣服方面形成一種攀比,因為校服大家都是一樣的,所以有一種平等的感覺在裡面,這也是一種很不錯現實意義。其實就像一些企業裡面或者一些單位裡面國家並沒有規定他們需要傳統一的服裝,但是每一個單位在這一方面,有著自己的一些規定。從我身邊的一些學校來看,他們買的那些校服還是不錯的,首先質量也還可以,價格也不是很貴。如果大家都買了校服,而其中的個把跟小孩沒有穿,其實她心裏面是比較不舒服的,因為他總覺得自己沒有融入這個集體。從這一方面來說,我還是比較支持學校購買校服的,只要不是特別的離譜,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