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圓明園的資料圓明園被奪走的物品以後的資料,如香港拍賣的羊頭等相關資料。謝謝!
1、「金甌永固」杯
在華萊士典藏博物館武備廳內收藏有一對「金甌永固」杯,一銅一金。銅杯高12.8厘米,口徑7.44厘米,最寬8.06厘米。金杯高12.6厘米,口徑7.71厘米,最寬8.18厘米。
「金甌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權永固。「金甌永固杯」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舉行開筆儀式時專用的酒杯。
杯口邊鑄有「金甌永固」、「乾隆年制」篆書,根據清「內務府活計檔」記載,乾隆對「金甌永固杯」的製作十分重視,不僅要領用內庫的黃金、珍珠、寶石等珍貴材料,而且在製作過程中的每道工序之前都要先精細地畫圖樣呈覽,直至皇帝十分滿意方可。
根據檔案記載,乾隆年間共製作了四件「金甌永固」杯,分別是乾隆四年一件,乾隆五年二件,乾隆六十二年(嘉慶二年)一件。華萊士典藏博物館武備廳內收藏的銅杯應為乾隆四年所制,此杯夔龍頭頂未鑲珍珠。
乾隆五年下旨在夔龍頭頂鑲嵌珍珠,華萊士典藏博物館武備廳內收藏的金杯有珍珠,應為乾隆五年所制。另外一件制於乾隆五年的「金甌永固」杯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而製造於乾隆六十二年的「金甌永固」杯則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根據華萊士典藏博物館館方資料顯示:這對「金甌永固」杯為法軍上校杜潘(DuPin)於1860年從圓明園獲得(著名的《圓明園四十景圖詠》就是此人從圓明園掠奪走的)。華萊士爵士在1872年倫敦拍賣會上購得。
2、《歸去來辭圖卷》
宋代錢選的作品。此圖卷蓋有「淳化軒」和「淳化軒圖書珍秘寶」,《石渠寶笈-續編》淳化軒上有此圖卷的著錄,說明此圖卷為圓明園淳化軒舊藏。
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搶奪圓明園時,因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西方人並不認書畫作品,所以很少有聯軍軍官或士兵搶奪書畫作品。但此畫仍然沒有逃脫被盜搶的命運。
英法聯軍退兵後,清政府從咸豐十年(1860)十月初五開始,由勝保等人率軍隊在圓明園、三山附近地區挨家挨戶搜尋圓明園文物。
其中十月初五這天在昌平一個土匪窩中查到土匪趁英法聯軍搶奪時混亂而進入園中搶到的《歸去來辭圖卷》、《道光帝喜溢秋庭圖》軸、《浮玉山居圖卷》等書畫作品六幅。《歸去來辭圖卷》重新被收入大內。
此畫卷後又被匯文書院學長(南京大學前身)美國人福開森(JohnCalvinFerguson,1866~1945)得到。
福開森對中國文化特別是文物,興趣漸濃,辛亥革命以後,開始專心研究中國文化,特別熱衷鑒別與收藏中國古董字畫。福開森於1945年去世,終年79歲。1913年福開森將《歸去來辭圖卷》捐贈給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3、《駿骨圖》
《駿骨圖》是宋亡之後常見的遺民題材,但它以其動人的畫筆得以保留至今。畫面上一匹憔悴的駿馬緩慢前行,稀疏的鬃毛和馬尾被風吹向前方。作者是南宋畫家龔開。
圖右上角鈐有「淳化軒圖書珍秘寶」印和「淳化軒」朱文長方印,說明此軸原藏於圓明園淳化軒內。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此畫被人從圓明園掠出。
後輾轉到了日本,被阿部房次郎(1868~1937)家族收藏。阿部房次郎是20世紀初日本的紡織業巨子,他深受當時關西著名漢學家內藤湖南(1866~1934) 及長尾雨山(1864~1942)的影響,從日本和中國搜購書畫。
1937年5月,阿部房次郎因病去世,臨終囑托家人其收藏來於社會,當歸之社會。1943年,其長子阿部孝次郎將一百六十餘件中國古代書畫,捐贈給大阪市立美術館,成為該館早期的支柱館藏。此畫至今還保存在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4、十二獸首之馬首
1860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搶劫並焚燒後,馬首一直流落海外,最終在2007年被蘇富比拍賣公司拍賣。
午馬獸首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是十二生肖獸首中最為獨特的一個,頭頂上雲朵一般的造型和捲曲的毛發,顯示這是一個典型的歐式白馬王子。
也許義大利設計師朗世寧在這件作品中,表達了對擁有3000佳麗的多情皇帝無比的艷羨之情。更為巧合的是中國的十二生肖也代表這十二個動物時辰,其中馬所代表的恰恰就是正午時分,所以,馬首噴水的時候,所有的動物都會一起噴水。
2007年10月何鴻燊以6910萬港元斥巨資購回,捐贈國家,在全世界引起轟動。目前馬首銅像正在澳門的新葡京賭場做長期的展覽,待時機成熟後將回歸圓明園。
5、十二獸首之龍首
1860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搶劫並焚燒後,龍首一直流落海外,未曾現身。龍首原是圓明園 西洋樓 海晏堂前大水法銅雕之一。
據2009年3月深圳衛視報道, 中國台灣收藏家王度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下落不明的圓明園獸首中的龍首,在台灣。王度說,台灣龍首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狀態良好。
當時價值就為四五百萬元台幣。其收藏者本計劃讓龍首現身拍賣,但鑒於鼠首和兔首遭遇的風波,收藏者估計短時間內不會讓龍首等下落不明的圓明園獸首現身。
法國時間2018年12月17日下午,疑似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之一的龍首出現在法國巴黎一場小型拍賣會上,並最終以24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被一華人買家購得。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圓明園里的文物:它們現在何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2. 中國文物是怎樣流失的
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的數量究竟有多少?這恐怕是一個誰也無法准確回答的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那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大得足以讓國人心驚肉跳,大得足以讓世人瞠目結舌。更值得國人關注的是,在這些巨大的數字中,屬於歷史上數次被侵略者掠奪的文物珍品所佔比例越來越少,建國後,特別是近20年以來流失的文物越來越多。記者長時間跟蹤國內外一些比較可靠的文物資料庫,對境外中國文物藏量較大的博物館及它們所藏文物的來歷,作了較為系統的調查與統計,結果如下: --英國各大博物館、圖書館共收藏中國歷代文物約130萬件,大多數是在近代殖民主義時期被侵略者從中國非法劫掠流落海外。其中,大英博物館收藏中國書畫、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銅器、雕刻品等珍稀國寶有3萬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國古代繪畫精品幾乎都在館中。這些文物珍品涵蓋了近7000年中國歷史,其中許多都是從未面世的孤品。如:為歷代宮廷收藏珍品的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唐代摹本、初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左武衛大將軍李思訓的《青綠山水圖》、宋初江南畫派代表人物巨然的《茂林迭嶂圖》、北宋三大家之一的陝西畫家范寬的《攜琴訪友圖》、號稱龍眠居士的安徽人李公麟的《華岩變相圖》、宋大文豪蘇軾的《墨竹圖》。此外,還有商代青銅雙羊尊、西周康侯青銅簋、邢侯簋、敦煌壁畫、漢代玉雕馭龍、唐代黃玉坐犬等,這些也都成為了該館的鎮館之寶。 --法國各博物館、圖書館收藏中國歷代文物約260萬件,這些文物均是在近代殖民主義時期從中國非法掠奪所得。盧浮宮博物館羈留中國文物達3萬件以上,其中原始社會的彩陶器、商周青銅器、瓷器的收藏量達6千多件。其分館吉美博物館還收藏中國文物數萬件,占該館館藏文物總數一半以上。其中歷代陶瓷器1.2萬件,居海外博物館中國陶瓷收藏之首。此外,巴黎等市立博物館的中國文物收藏數量均與盧浮宮不相上下。法國國立圖書館收藏敦煌文物達1萬多件,包括北魏的絹寫本、隋朝的金寫本、唐代的絲綉本、唐代金書、明萬曆刻本、大清萬年地圖、圓明園的40景詩絹本等。其中敦煌書畫的三種唐拓本均為孤品、稀世珍寶。 --日本擁有1000餘座大小博物館,共收藏中國歷代文物近200萬件之多,絕大多數均為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和日本侵華戰爭期間,被日本侵略軍劫掠出境。僅東京國立博物館一家,就藏有中國歷代文物珍品9萬余件。其中珍品、孤品不計其數,遠遠超過中國國內的普通博物館,如南宋著名畫家馬遠的《寒江獨釣圖》,至今仍羈留其中;此外,分別存放於日本不同博物館的王羲之《妹至帖》、《定武蘭亭序》、《十七帖》、《集王聖教序》,還有前涼時代的《李柏尺牘稿》,也都是難得一見的稀世文物珍品。據中國政府統計,自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被日本掠奪的文化財產共1879箱,破壞的古跡達到741處,被搶中國文物多得無法估計,僅戰後日本方面自己統計的數字就有360萬件。 --德國各大博物館都藏有大量的中國古代文物,據該國相關刊物披露:有據可查的總數大約在30萬件左右。這些中國文物主要是通過兩種渠道來到德國: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搶得、20世紀初借考古為名從中國盜得。僅以1902-1905年為例,三年間,德國考察隊在吐魯番、庫車一帶共運走古物400箱。其中有從未發現過的摩尼教創始人梅尼茲的肖像壁畫以及許多珍奇的手寫文書、紡織品、錢幣等。但收藏這些文物的博物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毀滅性的轟炸,幾百幅壁畫損失了一半以上,柏孜克里克的20餘幅壁畫全部化為灰燼,近300尊塑像毀壞了一半。 --"八國聯軍"之一的沙皇俄國,當年並沒少從中國掠奪文物珍寶,奇怪的是戰後人們卻很少能從前蘇聯的博物館里看到那些文物。記者就此查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發現了其間的秘密:當年俄軍掠奪的中國文物,一部分被流亡的沙俄舊貴族變賣到他們新的居住國,另一部分則因為當年中蘇同屬一個社會主義陣營,蘇聯政府沒有允許這些明顯打著沙俄帝國侵略印記的"戰利品"公開於市,而是把它們藏匿在一些研究機構里。記者在聖彼得堡的東方研究所藏品目錄里,就發現了沙俄掠奪中國文物的蛛絲馬跡,那裡不僅有來自圓明園和故宮里的中國明清時期文物,而且還有更為珍貴的敦煌遺書1.2萬件,該書藏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中國本土。而我國國內現存敦煌遺書也只有2萬件,其餘則被英、法、日、奧、瑞典等國瓜分。 --據不完全統計,加拿大各大文物機構共藏有中國古代文物近20萬件,該國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館長、中國文物研究專家魯克思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的采訪時,曾用流利的漢語聲稱:"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中國藏品有3.5萬件,這些文物的精美珍稀程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甚至很多中國博物館也沒有我們的藏品豐富……"他還承認:這些中國文物中,大部分都是由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於1909年至1934年之間,在中國河南洛陽僱人"考察挖掘"而獲得。據史料記載:當年,這個懷履光以傳教士的身份來到中國後,就一直替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收集中國文物,前後歷時六年,共發掘10餘座大型木槨墓,出土文物多達1萬多件,其中僅東周王室珍寶就有數千件。 --美國媒體透露:近30年來,流入美國的中國文物大約有230萬件,其中20多萬件精品被美國各大博物館收藏。與英、法、日、俄等國家不同的是,美國各大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大多數都是在最近20年左右的時間里,通過境外走私非法所得。如: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設有10個中國文物陳列室,其間不乏雕刻、繪畫、銅器、陶瓷等各種類別的稀世珍品。在該館5000多幅中國古畫中,有堪稱國寶的唐代畫家閻立本的代表作《歷代帝王圖》、保存完好的唐張萱《搗練圖》宋代摹本、宋徽宗的《五色鸚鵡》等;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博物館藏有中國國寶石刻"昭陵六駿"中的"拳毛■"和"颯露紫"。而在中國本土碑林博物館館藏中,"六駿"中的這兩駿卻只能是復製品;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幾乎一半收藏品是中國文物,包括書畫、佛教藝術、銅器、玉器、陶器等;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竟然將中國文物確定為該館的主打收藏對象,現有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的陶瓷2000多件,玉器1200多件、青銅器800件,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收藏中國玉器最豐富的博物館;此外,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共收藏中國古代善本書將近400種,約1.4萬卷;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藏有中國家譜1.5萬卷…… 以上數字,只是流失海外且有據可查的中國文物的一部分。一位在國家安全部門工作的朋友對記者說:"中國流失的文物,已經形成國際化一條龍經營。從盜掘到走私,直至出現在國外交易市場,常常幾天之內就可以完成。"為了印證這位朋友的說法,記者走訪了部分海關人員。他們說,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日趨繁榮,海關的物品檢查量大得驚人。因此,不少地方只能採取抽檢的方式查驗過關物品,抽檢比例一般在5%。就照著這種低比例的抽檢,每年查扣下來的走私文物仍數量可觀。記者翻閱了近幾年中國海關總署的有關記錄,其中不少案例讓人觸目驚心。 --2002年5月23日,羅湖海關從一名旅客行李中截獲一堆裝在蛇皮包里的青銅器,那位旅客自稱是在廣州舊貨市場上花300元買來的"爛銅"。後來,經廣東省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這170件"爛銅",都是漢代文物,其中還有14件為國家級珍貴文物; --2003年3月28日,深圳海關成功破獲一起走私國家珍貴古生物化石的案件,共截獲國家限制出口文物共計2165件,其中還出現多件國家一級文物。這批走私化石數量之多、級別之高、時間跨度的連續,均屬國內罕見。從無脊椎動物化石到有脊椎動物化石的品種之齊全,足可以組成一個較大規模的古生物化石展覽館; --2003年12月22日,國家海關總署在天津把歷年來查獲的近9000件走私文物移交給國家文物局。 --2006年3月21日,大連海關的緝私人員在遼寧丹東大東港口岸檢查一艘貨船時,發現集裝箱內沒有貨主申報出口的密度板材,而是藏著大量的古舊物品。後經遼寧省文物管理局專家鑒定,這12000件古舊物品絕大多數都是珍貴的中國文物,其中光是漢代瓦當就有1055件。 --2007年11月1日,杭州海關破獲建關以來最大的一起文物走私案,共查獲古生物化石15箱,計1177件。其中有古生物化石相框28盒、動植物化石717片、鱷魚頭化石2個、龜類化石19塊、水晶狀化石1箱、恐龍蛋化石21個、清晰整體脊椎動物化石5個、植物化石4大塊、完整脊椎動物化石380塊。 僅僅4個海關、僅僅一天時間、僅僅5%的抽檢,竟然查扣了15512件文物(不包括天津海關)。假如按照所有海關、按照一年365天、按照100%的查驗比例推算,中國文物每年會流失多少? 在我們擁有絕對主權的國家口岸,一批批彌足珍貴的中國文物,正在源源不斷地被一些喪心病狂的不法之徒劫持到異國他鄉,遭脅迫於喪權辱國之旅。為了讓其中一些重要文物回國,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不但付出了巨大的精力與財力,而且也承受了交織著屈辱與憤怒的心理煎熬。中國政府除開依據有關國際法不斷向那些非法佔有中國文物的國家提出索迴文物的嚴正交涉之外,每年還撥出數千萬資金去海外回購流失的文物。近年來,一些實力雄厚的中國企業家和收藏家,也通過多種渠道斥巨資去海外回買本國文物,或捐獻國家,或藏寶於民。但即便如此,面對數量巨大的流失文物,這一切努力都只能是杯水車薪。可以毫不誇張地講,中國文物保衛戰的文化含義決不亞於一場抗日戰爭!
3. 圓明園當年被掠奪走的珍貴文物有什麼
圓明園盛時文物不少於150萬件
十二生肖銅像不過是圓明園流失文物中的滄海一粟。
今天在圓明園遺址公園,人們只能看到半廢的山水和斷壁殘垣,很難想像這里曾享有「萬園之園」的美譽。盛時的圓明園,有著名景群上百處,清朝數代帝王在150餘年時間里精心經營這座集中西建築風格於一體的皇家園林,乾隆皇帝評價圓明園說:「實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但如今,人們只能憑想像來揣測百餘年前圓明園的風貌。
圓明園究竟有多少文物?這個問題至今眾說紛紜。
據楊先生推斷,圓明園當年的文物數量不會少於150萬件。從清代檔案史料、故宮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頤和園陳設清檔》中,他搜集了不少證據:
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圓明園的時間達半年以上。以乾隆皇帝為例,據清內務府穿戴檔記載,乾隆二十一年,全年共393天(因有閏月),乾隆去熱河避暑山莊及木蘭圍場66天,去曲阜54天,居宮內(故宮)105天,居圓明園168天。道光二十四年,全年共347天,道光帝在圓明園居住時間達274天,在宮中居住僅73天。所以,圓明園內的陳設應不比故宮遜色多少。
圓明園園林建築達20萬平方米,比故宮的全部建築面積還多4萬余平方米。除去不會有什麼陳設的亭軒的面積,用於園居、祭祀、讀書、游樂、存儲庫房等的建築面積在19萬平方米左右。這些建築內按一般陳設和庫房存儲計算文物數量的話,也應不少於故宮內陳設的文物數量。而據推算,溥儀退位時故宮實存文物至少應在150萬件左右。
道光年間內務府一份奏摺,詳盡載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宮內及圓明園庫貯物件情況:一兩重銀錁共存569390個,其中宮內存290505個,圓明園存280694個;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宮內存1194款,圓明園存450款;玉硯、筆洗等501件,其中宮內存142件,圓明園存337件;頭等瓷爐、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宮內存337件,圓明園存291件……圓明園的收藏情況,由此也略能窺見一斑。
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奇珍知多少
1860年,英法聯軍劫毀圓明園的時候搶走了絕大部分文物。
據當年參加搶劫圓明園的英法侵略軍回憶說:為了拍賣從圓明園中搶來的珍寶,他們把贓品「全安排展覽在喇嘛廟的大殿中」,其中有各種色調的白的和綠的玉石、古色古香的琺琅瓷瓶、古銅器物、金銀的佛像;毛皮製品也特別精緻,其中許多都是很名貴的,有黑貂皮、水獺皮、紫貂皮、羊羔皮等;特別醒目的是,還有兩三件皇帝的朝服。英軍司令格蘭特把自己「應得」的那部分分給了士兵,「軍官們贈送他一把雕滿花紋的赤金酒壺,這是贓品中最精緻的東西」。英國女王也得到一份,是兩個美麗的大琺琅瓶。
法軍司令孟托邦把搶到的兩塊黃金和碧玉做成的朝笏,一塊交給格蘭特轉獻給英國女王,另一塊獻給法王拿破崙三世。回國後,孟托邦又獻給拿破崙三世許多東西:兩根將軍的裝飾杖,用金子做成,中間和兩端都鑲有很大的寶石,做工極為精細;一件乾隆皇帝御用甲胄(現在法國吉美軍事博物館展出),帶一頂戰盔;鎏金和釉的銅寶塔;好幾個用金子和釉做的神像;許多戒指、項圈、酒杯、漆器、瓷器以及數以千計的珍奇玩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劫掠的圓明園文物通過各種拍賣會等途徑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部分還是保存在英法兩國。
大英博物館的東方藝術館中保存了兩萬多件中國歷代的稀世珍品。英軍曾將所劫走的圓明園文物一部分獻給了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這部分敬獻文物連同被拍賣的圓明園文物都收進了東方藝術館。東晉時期大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卷》,乃我國古代卷軸畫中的稀世珍品,1860年被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搶走;一匹3尺長、2尺高的白玉馬,這匹玉馬曾被和 從圓明園中竊取,和 被抄家後,玉馬被重新放回圓明園,最終還是沒躲過被劫掠的命運。
法國巴黎楓丹白露宮中有個中國館,是拿破崙三世的歐也妮王後建造的。1860年英法聯軍劫毀圓明園後,侵華法軍司令孟托邦將從圓明園搶來的「戰利品」獻給了拿破崙三世和歐也妮王後。歐也妮王後於是建造了這個中國館,將這些文物收藏起來。
中國館內最顯著的位置擺放著一座巨大的佛塔,2米高,青銅鎏金,通體各層鑲嵌著綠寶石。塔的左右擺放著一對象牙和一對青銅雕龍,與故宮、避暑山莊等處皇帝寶座前放置的青銅龍形制一樣,說明這對青銅龍應是圓明園正大光明殿皇帝寶座前的擺放之物。一對金罐和一隻金曼扎(藏傳佛教的寺廟擺設品),金罐通體如意花紋閃閃發光,金曼扎鑲有珍珠、綠松石和紅寶石,說明當時圓明園內的擺設有多麼奢華。玻璃桌櫃里擺放著一串大念珠,這串珠子共有154顆,跟一般108顆珠子的朝珠不一樣,這是孟托邦將一串皇帝的朝珠和兩串皇後的掛珠串在一起獻給歐也妮王後的,沒想到歐也妮王後並不滿意,因為她早已聽說遠征中國的軍官們個個滿載而歸。她埋怨孟托邦只帶給她這樣的禮物,於是孟托邦另外又送她三車寶物,前後總共送了她七車,包括從圓明園搶來的各種青銅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銀製品、景泰藍……
編輯於 2018-12-09
TA的回答是否幫助到你了?
能夠幫助到你是知道答主們最快樂的事啦!
有幫助,為TA點贊
無幫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8個回答
北京古董私下交易正規平台1對1私下交易免費出手
值得一看的古董相關信息推薦
沒有前期費用,藏品出手選擇正規的拍賣公司。
北京憶古軒鑒定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廣告
古玩市場_現在值多少錢_20價格評估
根據文中提到的故宮博物院為您推薦
古玩市場 提供藏品鑒定,估價,七天出手的開放平台,藏品免費送拍!
陝西匯銘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廣告
4條評論
我是可可大公主(回答者)3
👍
查看全部4條評論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文物古董_不成交不收費_正規拍賣公司
沒有前期費用,藏品出手選擇正規的拍賣公司。
廣告2020-10-30
圓明園收藏的珍貴文物有什麼?
大英博物館的東方藝術館中保存了兩萬多件中國歷代的稀世珍品。英軍曾將所劫走的圓明園文物一部分獻給了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這部分敬獻文物連同被拍賣的圓明園文物都收進了東方藝術館。東晉時期大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卷》,乃我國古代卷軸畫中的稀世珍品,1860年被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搶走;一匹3尺長、2尺高的白玉馬,這匹玉馬曾被和 從圓明園中竊取,和 被抄家後,玉馬被重新放回圓明園,最終還是沒躲過被劫掠的命運。
8贊·476瀏覽
圓明園有哪些珍貴文物
1、景泰藍麒麟 景泰藍麒麟是一種將各種顏色的琺琅附在銅胎或是青銅胎上,燒制而成的瑰麗多彩的工藝美術品。「景泰藍」這個名字是一般俗稱的名字,學術上的正式名稱是銅胎掐絲琺琅。 景泰藍麒麟是清朝時期的琺琅器,收藏於法國楓丹白露宮。2015年3月1日清晨6點遭竊,下落未明。 2、龍首,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之一,原本是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鑄造於清朝乾隆年間。資料顯示,該系列獸首均由宮廷西洋畫師義大利人郎世寧主持設計,法國人蔣友仁監修,宮廷匠師製作。 19世紀中葉,英法聯軍入侵中國並火燒圓明園,自此,十二獸首銅像開始了長達百年的海外流落歷史。 3、豬首銅像,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後被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購回,現收藏於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 流失海外143年的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之一的豬首銅像,2004年03月17日下午乘專機由北京順利抵達廣州白雲機場。21日起它將免費供羊城市民參觀。 4、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 。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共收錄3462種圖書,共計79338卷,36000餘冊,約八億字 。 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庫全書》,下令分別藏於全國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貯於紫禁城文淵閣、遼寧沈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河北承德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北四閣」。後抄好的三部分貯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南三閣」。 5、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所謂法帖,就是將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墨跡經雙鉤描摹後,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裝訂成帖。《淳化閣帖》共10卷,收錄了中國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跡,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後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 其中,第一卷收錄漢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書法,包括東晉明帝司馬紹《墓次帖》、康帝司馬岳《陸女郎帖》、哀帝司馬丕《中書帖》等。
1245贊·25,363瀏覽2019-03-06
圓明園中有哪些歷史文物
1、龍首銅像 龍首,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之一,原本是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鑄造於清朝乾隆年間。資料顯示,該系列獸首均由宮廷西洋畫師義大利人郎世寧主持設計,法國人蔣友仁監修,宮廷匠師製作。19世紀中葉,英法聯軍入侵中國並火燒圓明園,自此,十二獸首銅像開始了長達百年的海外流落歷史。 2、羊首銅像 羊首銅像,原圓明園 西洋樓 海晏堂前大水法銅像。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 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的十二生肖銅像是在法國天主教傳教士們的指導下為康熙皇帝所設計和製作的。從傳教士們繪制的銅版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十二生肖銅像左右一字排開,各六個,分別代表了一晝夜中的十二個時辰。 每到一個時辰,代表這個時辰的生肖銅像便從嘴裡自動吐出噴泉,正午時十二銅像口中同時噴射泉水,這些銅像是西方人設計,在中國製造的,融東西方文化於一身。 3、豬首銅像 豬首銅像,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後被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購回,現收藏於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 流失海外143年的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之一的豬首銅像,2004年03月17日下午乘專機由北京順利抵達廣州白雲機場。21日起它將免費供羊城市民參觀。
287贊·18,240瀏覽2020-08-23
英法聯軍是如何劫掠圓明園珍貴文物的?? 簡述
10月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立即「協派英法委員各三人合議分派園內之珍物。」法軍司令孟托邦當天即函告法外務大臣:「予命法國委員注意,先取在藝術及考古上最有價值之物品。予行將以法國極罕見之物由閣下以奉獻皇帝陛下(拿破崙三世),而藏之於法國博物院。」英國司令格蘭特也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軍入園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誘惑力,軍官和士兵們都成群打伙沖上前去搶劫園中的金銀財寶和文化藝術珍品。 圓明園可搶的東西實在太多。據一個英軍目擊者稱,在整個法軍營帳內滿堆著很多裝潢異常華麗的各色鍾表,在士兵的帳篷周圍,到處都是綢緞和刺綉品。一個名叫赫利思的英國二等帶兵官,因在圓明園劫掠致富,享用終身,得了個「中國詹姆」的綽號。 英法侵略者究竟搶走了圓明園多少寶物,由於園內的陳設什物及其帳目都一並被搶毀一空,所以已永遠無法說清。以下資料或許可藉以管中窺豹。清室史料表明,圓明園內當時僅陳列和庫存的歐洲各式大小鍾表即達441件,劫後倖存的只有一件大鍾。事後查繳被土匪搶走和侵略軍「委棄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達1197件,這充其量只不過是園內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據當時《泰晤士報》一則通訊稱:「據估計,被劫掠和被破壞的財產,總值超過600萬鎊」。實際上,被英法侵略軍搶走和破壞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實屬無價之寶。這摧殘人類文化的滔天大罪,實在令人發指! 據參與的目擊過劫掠現場的英法軍官、牧師、記者描述:軍官和士兵,英國人和法國人,為了攫取財寶,從四面八方涌進圓明園,縱倩肆意,予取予奪,手忙腳亂,紛紜萬狀。他們為了搶奪財寶,互相毆打,甚至發生過械鬥。因為園內珍寶太多,他們一時不知該拿何物為好,有的搬走景泰蘭瓷瓶,有的貪戀綉花長袍,有的挑選高級皮大衣,有的去拿鑲嵌珠玉的掛鍾。有的背負大口袋,裝滿了各色各樣的珍寶。有的往外衣寬大的口袋裡裝進金條和金葉;有的半身纏著織錦綢緞;有的帽子里放滿了紅藍寶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掛著翡翠項圈。有一處廂房裡有堆積如山的高級綢緞,據說足夠北京居民半數之用,都被士兵們用大車運走。-個英國軍官從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廟里掠得一個金佛像,可值1,200英鎊。一個法國軍官搶劫了價值60萬法郎的財物。法軍總司令孟托邦的兒子掠得的財寶可值30萬法郎,裝滿了好幾輛馬車。一個名叫赫利思的英軍二等帶兵官,一次即從園內竊得二座金佛塔(均為三層,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寶,找了7名壯夫替他搬運回軍營。。侵略者除了大肆搶掠之外,被他們糟踏了的東西更不計其數。有幾間房子充滿綢緞服裝,衣服被從箱子拖出來扔了一地,人走進屋裡,幾乎可遮沒膝蓋。工兵們帶著大斧,把傢具統統砸碎,取下上邊的寶石。一些人打碎大鏡子,另一些人兇狠地向大燭台開槍射擊,以此取樂。大部分法國士兵手掄木棍,將不能帶走的東西全部搗碎。當10月9日,法國軍隊暫時撤離圓明園時,這處秀麗園林,已被毀壞得滿目狼瘡。
38贊·1,424瀏覽2016-12-01
圓明園中有哪些文物?現在在哪裡
1、猴首銅像 原屬圓明園海晏堂前大水法銅像,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後被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購回,現收藏於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 2000年5月前後,香港文物拍賣會上公開拍賣幾件圓明園文物,其中三件是西洋樓海晏堂十二生肖噴泉上的牛、猴、虎生肖銅頭像。 海晏堂十二生肖噴泉是按照我國十二生肖設計的噴泉時鍾,每到一個時辰,屬於刻時辰的生肖鍾就會自動噴水,正午十二點時,十二生肖則同時噴水。 設計極為精巧。當年英法聯據搶劫時,也是將其作為最珍貴的寶物對待的。得到它的,也是有特殊身份的人。 在拍賣會上,最終銅虎首以1400萬、銅牛首以700萬、銅猴首以740萬成交。令人稍感欣慰的是,這三件圓明園珍寶均被中國兩家公司買下。 豬首和馬首銅像是澳門特區著名愛國實業家何鴻燊博士出資600多萬及6000多萬購回,並將其捐獻給保利藝術博物館。 2、豬首銅像 豬首銅像原來擺放在北京圓明園西洋樓景區中的海晏堂前。當時海晏堂前有十二生肖獸首,分別代表一天的12個時辰,每日按時依次噴水,至正午時十二生肖同時噴水,場面壯觀。 獸首銅像,是東西方藝術交融的結晶,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做工精細,在中國雕塑藝術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銅鑄狗首原與另外十一個生肖銅像並列於北京圓明園,但當年英法聯軍入侵火燒圓明園時把十二生肖銅像偷走。 「豬首」銅像是中國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的人士於今年春天在美國一位私人收藏家處尋訪到的,專家反復鑒定後認為,這件銅像與此前保利收藏的3件銅像同屬一個系列,可確認是圓明園大水法十二生肖銅像中的一件。 艱苦的談判之後,那位美國收藏家終於同意將這件珍貴文物轉讓。何鴻燊先生得此消息,迅速與中國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聯系,並為基金出資收購國寶,捐贈給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 至於為收回國寶付出的資金數目,保利方面沒有透露。可惜的是,豬頭頂部也有一處凹坑,推測為槍托所砸。 中國保利藝術博物館曾斥資3317萬港元,從香港佳士得和蘇富比兩家拍賣行購得銅牛首、猴首和虎首3件圓明園文物。 3、金甌永固杯 「金甌永固杯」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舉行開筆儀式時專用的酒杯。杯口邊鑄有「金甌永固」、「乾隆年制」篆書。 根據清「內務府活計檔」記載,乾隆對「金甌永固杯」的製作十分重視,不僅要領用內庫的黃金、珍珠、寶石等珍貴材料,而且在製作過程中的每道工序之前都要先精細地畫圖樣呈覽,直至皇帝十分滿意方可。 根據檔案記載,乾隆年間共製作了四件「金甌永固」杯,分別是乾隆四年一件,乾隆五年二件,乾隆六十二年(嘉慶二年)一件。 華萊士典藏博物館武備廳內收藏的銅杯應為乾隆四年所制,此杯夔龍頭頂未鑲珍珠。乾隆五年下旨在夔龍頭頂鑲嵌珍珠,華萊士典藏博物館武備廳內收藏的金杯有珍珠,應為乾隆五年所制。 另外一件制於乾隆五年的「金甌永固」杯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而製造於乾隆六十二年的「金甌永固」杯則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4、《駿骨圖》 《駿骨圖》是元代畫家龔開創作的一幅紙本墨筆畫,描繪了一匹飢腸轆轆的馬,它瘦骨嶙峋,幾乎抬不起頭來,但仍可從其如炬目光中感受到不屈精神。 《駿骨圖》寫染結合,描繪馬的骨骼、肌肉、鬣尾、蹄腕,頗具寫生之意。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此畫被人從圓明園掠出,後輾轉到了日本,被阿部房次郎(1868—1937)家族收藏。 阿部房次郎是20世紀初日本的紡織業巨子,他深受當時關西漢學家內藤湖南(1866—1934)及長尾雨山(1864—1942)的影響,從日本和中國搜購書畫。 1937年5月,阿部房次郎因病去世,臨終囑托家人其收藏來於社會,當歸之社會。1943年,其長子阿部孝次郎將160餘件中國古代書畫,捐贈給大阪市立美術館,成為該館早期的館藏支柱。此畫至今還保存在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5、《歸去來辭圖卷》 《歸去來辭圖》是宋末元初畫家錢選創作的一幅中國古畫,在《歸去來辭圖》畫面里,左一半為坡岸,有人家院落;右一半煙水浩淼,遠處依稀可見淡淡山脈。 靠近坡岸的水中有一隻木船,陶淵明身著大袖寬袍立於船頭,一童子在船尾搖櫓。看召魄伏的波紋,木船正破水向岸邊駛來。 另—邊淺渚綠岸上有六棵柳樹,枝葉茂密;一道隆起的院牆間有一柴門開著,幾竿竹子探出牆來,這大概是陶淵明的居所。門前有倆孩童和一婦人似在迎接陶淵明回家。 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搶奪圓明園時,因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西方人並不認書畫作品,所以很少有聯軍軍官或士兵搶奪書畫作品。 但此畫仍然沒有逃脫被盜搶的命運。英法聯軍退兵後,清政府從咸豐十年(1860)十月初五開始,由勝保等人率軍隊在圓明園、三山附近地區挨家挨戶搜尋圓明園文物。 其中十月初五這天在昌平一個土匪窩中查到土匪趁英法聯軍搶奪時混亂而進入園中搶到的《歸去來辭圖卷》、《道光帝喜溢秋庭圖》軸、《浮玉山居圖卷》等書畫作品六幅。《歸去來辭圖卷》重新被收入大內。 此畫卷後又被匯文書院學長(南京大學前身)美國人福開森得到,福開森對中國文化特別是文物,興趣漸濃,辛亥革命以後,開始專心研究中國文化,特別熱衷鑒別與收藏中國古董字畫。福開森於1945年去世,終年79歲。 1913年福開森將《歸去來辭圖卷》捐贈給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猴首銅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豬首銅像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圓明園里的文物:它們現在何處
159贊·12,559瀏覽2019-04-12
竟不知這家故宮講解器已暢銷200多個國家_好評不斷
根據文中提到的故宮博物院為您推薦
szwus.com.cn廣告
講解器_20年新政策
深圳市琪箭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廣告
滑步怎樣滑才好看?
色眼識人339
超過105用戶關注了TA
關注
3,599播放
日常走路的鞋子選擇硬底還是軟底好?
一開始軟的好,越往後越覺得硬的好,最後光腳最好。無法跳過一開始那個軟的好的階段。必須不要有足弓支撐!
2,126條回答·10,083人在看
陳數的身材屬於哪種類型?適合穿哪種款式的連衣裙?
陳數的身材屬於哪種類型?適合穿哪種款式的連衣裙?陳數的年紀屬於是熟齡女性,陳數的身材的屬於是比較豐滿
9條回答·76人在看
婚前有必要約法三章嗎?
leyuetianxia
TA獲得超過331個贊
關注
5,582播放
給寶寶剪睫毛會讓他的睫毛標的更長嗎?#星知計劃#
睿爸育兒記
睿爸:專欄作家,家庭教育指導師,兩孩爸爸
關注
3,190播放
戶口遷出能獲得拆遷征地補償嗎?征地補償是按戶口分嗎?
我們家最近就在被拆遷,而且在徵收個人土地。我們這邊戶口遷出,是可以獲得拆遷征地補償的,而且這個補償並
10條回答·373人在看
你贊成為愛情紋身嗎?
我個人是不太贊成紋身的,這是一個非常主觀的話題,有些人覺得紋身本身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如果你為了對方連
5條回答·63人在看
段祺瑞間接抗日出了哪些奇招?
北洋時期袁世凱、段祺瑞等政府都曾向日本人借款,日本人向來不見兔子不撒鷹,做事目的性極強,而北洋政府從
4條回答·193人在看
正在載入
評論
429
4. 現在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有多少
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的數量究竟有多少?這恐怕是一個誰也無法准確回答的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那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大得足以讓國人心驚肉跳,大得足以讓世人瞠目結舌。更值得國人關注的是,在這些巨大的數字中,屬於歷史上數次被侵略者掠奪的文物珍品所佔比例越來越少,建國後,特別是近20年以來流失的文物越來越多。記者長時間跟蹤國內外一些比較可靠的文物資料庫,對境外中國文物藏量較大的博物館及它們所藏文物的來歷,作了較為系統的調查與統計,結果如下: --英國各大博物館、圖書館共收藏中國歷代文物約130萬件,大多數是在近代殖民主義時期被侵略者從中國非法劫掠流落海外。其中,大英博物館收藏中國書畫、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銅器、雕刻品等珍稀國寶有3萬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國古代繪畫精品幾乎都在館中。這些文物珍品涵蓋了近7000年中國歷史,其中許多都是從未面世的孤品。如:為歷代宮廷收藏珍品的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唐代摹本、初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左武衛大將軍李思訓的《青綠山水圖》、宋初江南畫派代表人物巨然的《茂林迭嶂圖》、北宋三大家之一的陝西畫家范寬的《攜琴訪友圖》、號稱龍眠居士的安徽人李公麟的《華岩變相圖》、宋大文豪蘇軾的《墨竹圖》。此外,還有商代青銅雙羊尊、西周康侯青銅簋、邢侯簋、敦煌壁畫、漢代玉雕馭龍、唐代黃玉坐犬等,這些也都成為了該館的鎮館之寶。 --法國各博物館、圖書館收藏中國歷代文物約260萬件,這些文物均是在近代殖民主義時期從中國非法掠奪所得。盧浮宮博物館羈留中國文物達3萬件以上,其中原始社會的彩陶器、商周青銅器、瓷器的收藏量達6千多件。其分館吉美博物館還收藏中國文物數萬件,占該館館藏文物總數一半以上。其中歷代陶瓷器1.2萬件,居海外博物館中國陶瓷收藏之首。此外,巴黎等市立博物館的中國文物收藏數量均與盧浮宮不相上下。法國國立圖書館收藏敦煌文物達1萬多件,包括北魏的絹寫本、隋朝的金寫本、唐代的絲綉本、唐代金書、明萬曆刻本、大清萬年地圖、圓明園的40景詩絹本等。其中敦煌書畫的三種唐拓本均為孤品、稀世珍寶。 --日本擁有1000餘座大小博物館,共收藏中國歷代文物近200萬件之多,絕大多數均為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和日本侵華戰爭期間,被日本侵略軍劫掠出境。僅東京國立博物館一家,就藏有中國歷代文物珍品9萬余件。其中珍品、孤品不計其數,遠遠超過中國國內的普通博物館,如南宋著名畫家馬遠的《寒江獨釣圖》,至今仍羈留其中;此外,分別存放於日本不同博物館的王羲之《妹至帖》、《定武蘭亭序》、《十七帖》、《集王聖教序》,還有前涼時代的《李柏尺牘稿》,也都是難得一見的稀世文物珍品。據中國政府統計,自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被日本掠奪的文化財產共1879箱,破壞的古跡達到741處,被搶中國文物多得無法估計,僅戰後日本方面自己統計的數字就有360萬件。 --德國各大博物館都藏有大量的中國古代文物,據該國相關刊物披露:有據可查的總數大約在30萬件左右。這些中國文物主要是通過兩種渠道來到德國: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搶得、20世紀初借考古為名從中國盜得。僅以1902-1905年為例,三年間,德國考察隊在吐魯番、庫車一帶共運走古物400箱。其中有從未發現過的摩尼教創始人梅尼茲的肖像壁畫以及許多珍奇的手寫文書、紡織品、錢幣等。但收藏這些文物的博物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毀滅性的轟炸,幾百幅壁畫損失了一半以上,柏孜克里克的20餘幅壁畫全部化為灰燼,近300尊塑像毀壞了一半。 --"八國聯軍"之一的沙皇俄國,當年並沒少從中國掠奪文物珍寶,奇怪的是戰後人們卻很少能從前蘇聯的博物館里看到那些文物。記者就此查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發現了其間的秘密:當年俄軍掠奪的中國文物,一部分被流亡的沙俄舊貴族變賣到他們新的居住國,另一部分則因為當年中蘇同屬一個社會主義陣營,蘇聯政府沒有允許這些明顯打著沙俄帝國侵略印記的"戰利品"公開於市,而是把它們藏匿在一些研究機構里。記者在聖彼得堡的東方研究所藏品目錄里,就發現了沙俄掠奪中國文物的蛛絲馬跡,那裡不僅有來自圓明園和故宮里的中國明清時期文物,而且還有更為珍貴的敦煌遺書1.2萬件,該書藏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中國本土。而我國國內現存敦煌遺書也只有2萬件,其餘則被英、法、日、奧、瑞典等國瓜分。 --據不完全統計,加拿大各大文物機構共藏有中國古代文物近20萬件,該國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館長、中國文物研究專家魯克思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的采訪時,曾用流利的漢語聲稱:"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中國藏品有3.5萬件,這些文物的精美珍稀程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甚至很多中國博物館也沒有我們的藏品豐富……"他還承認:這些中國文物中,大部分都是由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於1909年至1934年之間,在中國河南洛陽僱人"考察挖掘"而獲得。據史料記載:當年,這個懷履光以傳教士的身份來到中國後,就一直替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收集中國文物,前後歷時六年,共發掘10餘座大型木槨墓,出土文物多達1萬多件,其中僅東周王室珍寶就有數千件。 --美國媒體透露:近30年來,流入美國的中國文物大約有230萬件,其中20多萬件精品被美國各大博物館收藏。與英、法、日、俄等國家不同的是,美國各大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大多數都是在最近20年左右的時間里,通過境外走私非法所得。如: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設有10個中國文物陳列室,其間不乏雕刻、繪畫、銅器、陶瓷等各種類別的稀世珍品。在該館5000多幅中國古畫中,有堪稱國寶的唐代畫家閻立本的代表作《歷代帝王圖》、保存完好的唐張萱《搗練圖》宋代摹本、宋徽宗的《五色鸚鵡》等;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博物館藏有中國國寶石刻"昭陵六駿"中的"拳毛■"和"颯露紫"。而在中國本土碑林博物館館藏中,"六駿"中的這兩駿卻只能是復製品;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幾乎一半收藏品是中國文物,包括書畫、佛教藝術、銅器、玉器、陶器等;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竟然將中國文物確定為該館的主打收藏對象,現有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的陶瓷2000多件,玉器1200多件、青銅器800件,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收藏中國玉器最豐富的博物館;此外,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共收藏中國古代善本書將近400種,約1.4萬卷;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藏有中國家譜1.5萬卷…… 以上數字,只是流失海外且有據可查的中國文物的一部分。一位在國家安全部門工作的朋友對記者說:"中國流失的文物,已經形成國際化一條龍經營。從盜掘到走私,直至出現在國外交易市場,常常幾天之內就可以完成。"為了印證這位朋友的說法,記者走訪了部分海關人員。他們說,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日趨繁榮,海關的物品檢查量大得驚人。因此,不少地方只能採取抽檢的方式查驗過關物品,抽檢比例一般在5%。就照著這種低比例的抽檢,每年查扣下來的走私文物仍數量可觀。記者翻閱了近幾年中國海關總署的有關記錄,其中不少案例讓人觸目驚心。 --2002年5月23日,羅湖海關從一名旅客行李中截獲一堆裝在蛇皮包里的青銅器,那位旅客自稱是在廣州舊貨市場上花300元買來的"爛銅"。後來,經廣東省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這170件"爛銅",都是漢代文物,其中還有14件為國家級珍貴文物; --2003年3月28日,深圳海關成功破獲一起走私國家珍貴古生物化石的案件,共截獲國家限制出口文物共計2165件,其中還出現多件國家一級文物。這批走私化石數量之多、級別之高、時間跨度的連續,均屬國內罕見。從無脊椎動物化石到有脊椎動物化石的品種之齊全,足可以組成一個較大規模的古生物化石展覽館; --2003年12月22日,國家海關總署在天津把歷年來查獲的近9000件走私文物移交給國家文物局。 --2006年3月21日,大連海關的緝私人員在遼寧丹東大東港口岸檢查一艘貨船時,發現集裝箱內沒有貨主申報出口的密度板材,而是藏著大量的古舊物品。後經遼寧省文物管理局專家鑒定,這12000件古舊物品絕大多數都是珍貴的中國文物,其中光是漢代瓦當就有1055件。 --2007年11月1日,杭州海關破獲建關以來最大的一起文物走私案,共查獲古生物化石15箱,計1177件。其中有古生物化石相框28盒、動植物化石717片、鱷魚頭化石2個、龜類化石19塊、水晶狀化石1箱、恐龍蛋化石21個、清晰整體脊椎動物化石5個、植物化石4大塊、完整脊椎動物化石380塊。 僅僅4個海關、僅僅一天時間、僅僅5%的抽檢,竟然查扣了15512件文物(不包括天津海關)。假如按照所有海關、按照一年365天、按照100%的查驗比例推算,中國文物每年會流失多少? 在我們擁有絕對主權的國家口岸,一批批彌足珍貴的中國文物,正在源源不斷地被一些喪心病狂的不法之徒劫持到異國他鄉,遭脅迫於喪權辱國之旅。為了讓其中一些重要文物回國,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不但付出了巨大的精力與財力,而且也承受了交織著屈辱與憤怒的心理煎熬。中國政府除開依據有關國際法不斷向那些非法佔有中國文物的國家提出索迴文物的嚴正交涉之外,每年還撥出數千萬資金去海外回購流失的文物。近年來,一些實力雄厚的中國企業家和收藏家,也通過多種渠道斥巨資去海外回買本國文物,或捐獻國家,或藏寶於民。但即便如此,面對數量巨大的流失文物,這一切努力都只能是杯水車薪。可以毫不誇張地講,中國文物保衛戰的文化含義決不亞於一場抗日戰爭!
5. 中國有多少文物在外國沒有收回
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的數量究竟有多少?這恐怕是一個誰也無法准確回答的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那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大得足以讓國人心驚肉跳,大得足以讓世人瞠目結舌。更值得國人關注的是,在這些巨大的數字中,屬於歷史上數次被侵略者掠奪的文物珍品所佔比例越來越少,建國後,特別是近20年以來流失的文物越來越多。記者長時間跟蹤國內外一些比較可靠的文物資料庫,對境外中國文物藏量較大的博物館及它們所藏文物的來歷,作了較為系統的調查與統計,結果如下:
--英國各大博物館、圖書館共收藏中國歷代文物約130萬件,大多數是在近代殖民主義時期被侵略者從中國非法劫掠流落海外。其中,大英博物館收藏中國書畫、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銅器、雕刻品等珍稀國寶有3萬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國古代繪畫精品幾乎都在館中。這些文物珍品涵蓋了近7000年中國歷史,其中許多都是從未面世的孤品。如:為歷代宮廷收藏珍品的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唐代摹本、初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左武衛大將軍李思訓的《青綠山水圖》、宋初江南畫派代表人物巨然的《茂林迭嶂圖》、北宋三大家之一的陝西畫家范寬的《攜琴訪友圖》、號稱龍眠居士的安徽人李公麟的《華岩變相圖》、宋大文豪蘇軾的《墨竹圖》。此外,還有商代青銅雙羊尊、西周康侯青銅簋、邢侯簋、敦煌壁畫、漢代玉雕馭龍、唐代黃玉坐犬等,這些也都成為了該館的鎮館之寶。
--法國各博物館、圖書館收藏中國歷代文物約260萬件,這些文物均是在近代殖民主義時期從中國非法掠奪所得。盧浮宮博物館羈留中國文物達3萬件以上,其中原始社會的彩陶器、商周青銅器、瓷器的收藏量達6千多件。其分館吉美博物館還收藏中國文物數萬件,占該館館藏文物總數一半以上。其中歷代陶瓷器1.2萬件,居海外博物館中國陶瓷收藏之首。此外,巴黎等市立博物館的中國文物收藏數量均與盧浮宮不相上下。法國國立圖書館收藏敦煌文物達1萬多件,包括北魏的絹寫本、隋朝的金寫本、唐代的絲綉本、唐代金書、明萬曆刻本、大清萬年地圖、圓明園的40景詩絹本等。其中敦煌書畫的三種唐拓本均為孤品、稀世珍寶。
--日本擁有1000餘座大小博物館,共收藏中國歷代文物近200萬件之多,絕大多數均為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和日本侵華戰爭期間,被日本侵略軍劫掠出境。僅東京國立博物館一家,就藏有中國歷代文物珍品9萬余件。其中珍品、孤品不計其數,遠遠超過中國國內的普通博物館,如南宋著名畫家馬遠的《寒江獨釣圖》,至今仍羈留其中;此外,分別存放於日本不同博物館的王羲之《妹至帖》、《定武蘭亭序》、《十七帖》、《集王聖教序》,還有前涼時代的《李柏尺牘稿》,也都是難得一見的稀世文物珍品。據中國政府統計,自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被日本掠奪的文化財產共1879箱,破壞的古跡達到741處,被搶中國文物多得無法估計,僅戰後日本方面自己統計的數字就有360萬件。
--德國各大博物館都藏有大量的中國古代文物,據該國相關刊物披露:有據可查的總數大約在30萬件左右。這些中國文物主要是通過兩種渠道來到德國: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搶得、20世紀初借考古為名從中國盜得。僅以1902-1905年為例,三年間,德國考察隊在吐魯番、庫車一帶共運走古物400箱。其中有從未發現過的摩尼教創始人梅尼茲的肖像壁畫以及許多珍奇的手寫文書、紡織品、錢幣等。但收藏這些文物的博物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毀滅性的轟炸,幾百幅壁畫損失了一半以上,柏孜克里克的20餘幅壁畫全部化為灰燼,近300尊塑像毀壞了一半。
--"八國聯軍"之一的沙皇俄國,當年並沒少從中國掠奪文物珍寶,奇怪的是戰後人們卻很少能從前蘇聯的博物館里看到那些文物。記者就此查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發現了其間的秘密:當年俄軍掠奪的中國文物,一部分被流亡的沙俄舊貴族變賣到他們新的居住國,另一部分則因為當年中蘇同屬一個社會主義陣營,蘇聯政府沒有允許這些明顯打著沙俄帝國侵略印記的"戰利品"公開於市,而是把它們藏匿在一些研究機構里。記者在聖彼得堡的東方研究所藏品目錄里,就發現了沙俄掠奪中國文物的蛛絲馬跡,那裡不僅有來自圓明園和故宮里的中國明清時期文物,而且還有更為珍貴的敦煌遺書1.2萬件,該書藏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中國本土。而我國國內現存敦煌遺書也只有2萬件,其餘則被英、法、日、奧、瑞典等國瓜分。
--據不完全統計,加拿大各大文物機構共藏有中國古代文物近20萬件,該國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館長、中國文物研究專家魯克思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的采訪時,曾用流利的漢語聲稱:"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中國藏品有3.5萬件,這些文物的精美珍稀程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甚至很多中國博物館也沒有我們的藏品豐富……"他還承認:這些中國文物中,大部分都是由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於1909年至1934年之間,在中國河南洛陽僱人"考察挖掘"而獲得。據史料記載:當年,這個懷履光以傳教士的身份來到中國後,就一直替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收集中國文物,前後歷時六年,共發掘10餘座大型木槨墓,出土文物多達1萬多件,其中僅東周王室珍寶就有數千件。
--美國媒體透露:近30年來,流入美國的中國文物大約有230萬件,其中20多萬件精品被美國各大博物館收藏。與英、法、日、俄等國家不同的是,美國各大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大多數都是在最近20年左右的時間里,通過境外走私非法所得。如: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設有10個中國文物陳列室,其間不乏雕刻、繪畫、銅器、陶瓷等各種類別的稀世珍品。在該館5000多幅中國古畫中,有堪稱國寶的唐代畫家閻立本的代表作《歷代帝王圖》、保存完好的唐張萱《搗練圖》宋代摹本、宋徽宗的《五色鸚鵡》等;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博物館藏有中國國寶石刻"昭陵六駿"中的"拳毛■"和"颯露紫"。而在中國本土碑林博物館館藏中,"六駿"中的這兩駿卻只能是復製品;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幾乎一半收藏品是中國文物,包括書畫、佛教藝術、銅器、玉器、陶器等;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竟然將中國文物確定為該館的主打收藏對象,現有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的陶瓷2000多件,玉器1200多件、青銅器800件,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收藏中國玉器最豐富的博物館;此外,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共收藏中國古代善本書將近400種,約1.4萬卷;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藏有中國家譜1.5萬卷……
以上數字,只是流失海外且有據可查的中國文物的一部分。一位在國家安全部門工作的朋友對記者說:"中國流失的文物,已經形成國際化一條龍經營。從盜掘到走私,直至出現在國外交易市場,常常幾天之內就可以完成。"為了印證這位朋友的說法,記者走訪了部分海關人員。他們說,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日趨繁榮,海關的物品檢查量大得驚人。因此,不少地方只能採取抽檢的方式查驗過關物品,抽檢比例一般在5%。就照著這種低比例的抽檢,每年查扣下來的走私文物仍數量可觀。記者翻閱了近幾年中國海關總署的有關記錄,其中不少案例讓人觸目驚心。
--2002年5月23日,羅湖海關從一名旅客行李中截獲一堆裝在蛇皮包里的青銅器,那位旅客自稱是在廣州舊貨市場上花300元買來的"爛銅"。後來,經廣東省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這170件"爛銅",都是漢代文物,其中還有14件為國家級珍貴文物;
--2003年3月28日,深圳海關成功破獲一起走私國家珍貴古生物化石的案件,共截獲國家限制出口文物共計2165件,其中還出現多件國家一級文物。這批走私化石數量之多、級別之高、時間跨度的連續,均屬國內罕見。從無脊椎動物化石到有脊椎動物化石的品種之齊全,足可以組成一個較大規模的古生物化石展覽館;
--2003年12月22日,國家海關總署在天津把歷年來查獲的近9000件走私文物移交給國家文物局。
--2006年3月21日,大連海關的緝私人員在遼寧丹東大東港口岸檢查一艘貨船時,發現集裝箱內沒有貨主申報出口的密度板材,而是藏著大量的古舊物品。後經遼寧省文物管理局專家鑒定,這12000件古舊物品絕大多數都是珍貴的中國文物,其中光是漢代瓦當就有1055件。
--2007年11月1日,杭州海關破獲建關以來最大的一起文物走私案,共查獲古生物化石15箱,計1177件。其中有古生物化石相框28盒、動植物化石717片、鱷魚頭化石2個、龜類化石19塊、水晶狀化石1箱、恐龍蛋化石21個、清晰整體脊椎動物化石5個、植物化石4大塊、完整脊椎動物化石380塊。
僅僅4個海關、僅僅一天時間、僅僅5%的抽檢,竟然查扣了15512件文物(不包括天津海關)。假如按照所有海關、按照一年365天、按照100%的查驗比例推算,中國文物每年會流失多少?
在我們擁有絕對主權的國家口岸,一批批彌足珍貴的中國文物,正在源源不斷地被一些喪心病狂的不法之徒劫持到異國他鄉,遭脅迫於喪權辱國之旅。為了讓其中一些重要文物回國,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不但付出了巨大的精力與財力,而且也承受了交織著屈辱與憤怒的心理煎熬。中國政府除開依據有關國際法不斷向那些非法佔有中國文物的國家提出索迴文物的嚴正交涉之外,每年還撥出數千萬資金去海外回購流失的文物。近年來,一些實力雄厚的中國企業家和收藏家,也通過多種渠道斥巨資去海外回買本國文物,或捐獻國家,或藏寶於民。但即便如此,面對數量巨大的流失文物,這一切努力都只能是杯水車薪。可以毫不誇張地講,中國文物保衛戰的文化含義決不亞於一場抗日戰爭!
6. 金字塔的名字由來
名稱由來
西方文明使用Pyramid作為錐體建築的專有名詞已有兩千年,幾何學上此字就是指錐體,然而在建築學與考古學上,Pyramid最初是指古埃及法老的方錐體陵墓,直至後來發現了其他古文明也有相同類型的建築物時,才開始延伸至指所有的錐體狀建築物。
Pyramid命名由來已不可考,但最早且傳播廣泛的記載是在《世界七大奇跡》中。
至於中文名稱「金字塔」,一般相信是因為埃及法老錐體陵墓,平視時為等邊三角形,與漢字中的「金」字相像,故稱之為「金字塔」。
金字塔(pyramid),在建築學上是指錐體建築物,著名的有埃及金字塔,還有瑪雅金字塔、阿茲特克金字塔(太陽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
一般來說基座為正三角形或四方形等的正多邊形,也可能是其他的多邊形,側面由多個三角形或接近三角形的面相接而成,頂部面積非常小,甚至成尖頂狀。古代金字塔,是用石塊堆疊而成,越高使用材料越少,質心接近基座,可以有效抵擋自然災害。
世界上許多不同的文明都有建造金字塔。在數千年的時間里,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物。最早的金字塔是在代赫舒爾的紅金字塔,其後是在吉薩的胡夫金字塔。這兩個金字塔都在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中目前僅存的一個。
胡夫金字塔主要是以石灰岩興建(有些房間則是使用紅大理石來建造的)。胡夫金字塔是建築的經典之作。胡夫金字塔中有約一千三百萬個石塊,大小由2.5噸至5噸不等,其底部的邊長約為230米,佔地13畝。其四邊精確的對准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四面的角度為52度。
金字塔的原始高度為146.5米,但現在只有137米,少了九米是因為在開羅建設時,金字塔上的高級白石灰石被偷。胡夫金字塔現在仍為世界上最高的金字塔。若以體積來看,最大的金字塔是位於墨西哥普埃布拉州的喬魯拉大金字塔。
1970年代開始,由於建築技術的演進,達到輕質化、可塑化、良好的空調與採光。有些建築師會從幾何學選取元素,因此現代金字塔式建築在世界各地被人們建造出來。
(6)深圳校服被大英博物館收藏擴展閱讀:
用途
除了可能的墳墓、天文台之外,埃及金字塔的用途之一可能是糧庫。2015年11月公布的「掃描金字塔」計劃的第一步結果顯示,胡夫金字塔熱成像圖中絕大多數石塊顯示為藍色或綠色(表示溫度相對低),唯有底層的幾個石塊是紅色(表示溫度相對高)。這表示,「紅色」石塊的溫度比相鄰的高出6攝氏度。
現代金字塔建築
1、盧浮宮金字塔位於巴黎盧浮宮廣場上,是一座20.6米的玻璃金字塔,是博物館的入口,由貝聿銘設計,在1989年完工。
2、朝鮮首都平壤市的柳京飯店,共105層,是世界第一大金字塔型結構紀錄,原定1989年開幕,現已停工,直到2017年7月27日才開]。
3、美國舊金山泛美金字塔,共48層.是舊金山地標之一。
4、台灣台南市七股區台灣鹽博物館。
5、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深圳地鐵世界之窗站J出口
6、美國內華達州的樂蜀酒店,是三十層的真金字塔,在上方有光柱照明。
7、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的金字塔競技場,是三十二層的金字塔,在1991年完工,是孟菲斯大學男籃隊的主場,以及NBA曼非斯灰熊在2004年以前的主場。
8、瓦爾特金字塔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校內,是學校籃球隊及排球隊的主場,是十八層的藍色真金字塔。
9、阿爾巴尼亞地拉那的一座前博物館/紀念館也常被稱為「地拉那金字塔」,不過它的底部是圓的,不像一般金字塔是方形或長方形。
10、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的斯洛伐克廣電大樓,其形狀像一座倒金字塔。
11、日本東京國際展示場
7. 王煒的王煒藝術年表
1957年套色木刻版畫《踢足球》獲兒童書畫展大獎並編入《中國兒童畫選》
1964年套色木刻版畫《清泉》、《山村》被文化部對外文委選送出國展覽
1979年套色木刻版畫《災區除夕夜》、黑白木刻版畫《大雪壓青松》、《慈母》等作品在國內外報刊雜志刊登
1980年《小鳥天堂之一》、《日本民間舞蹈》木刻版畫參加日本仙台舉辦的「中國五月版畫會展」
1983年《小鳥天堂之二》木刻版畫參加美國洛佛大學畫廊舉辦的「中國現代版畫邀請展」《水鄉仲夏》入選「第八屆全國版畫展」
1984年《沉思詩人艾青》入選「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並獲獎
1985年木刻版畫《棕櫚》、《京華古柏》、《黃山》、《退潮》、《新疆組曲》等在全國報刊廣泛發表、出版
1986年赴日本舉辦「中國現代版畫展」,赴維也納舉辦「王琦、王煒版畫聯展」
1992年在北京天倫王朝大酒店書畫廊舉辦「王煒水墨畫展」,展出50餘幅新作,後赴日本舉辦「中國現代水墨畫展」
1993年參加在國際藝苑舉辦的「水墨四重奏」畫展,水墨畫《秋荷》入選「首屆全國中國書畫展」展出
1994年水墨畫《荷塘奏鳴曲》入選「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展出
1995年在琉璃廠文盛齋舉辦「王煒水墨畫世界」畫展。展出作品30餘幅作品,中央電視台「書壇畫苑」拍攝專題片,介紹王煒水墨畫「荷塘奏鳴曲系列」
199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王琦、王煒現代藝術大展」,各展出百餘幅作品
1998年與父親王琦合作完成的黑白木刻版畫《古廟碑亭》,入選第14屆全國版畫展。同年,與父親赴海南島海口,三亞采風。
1999年獲中國版畫家協會頒發的「魯迅版畫獎」。黑白木刻版畫《荷塘風姿》收入「中國優秀版畫家作品選」,創作隨筆「永葆初戀的心態」一文編入《我心中的版畫》文集中。在北京華萊畫廊舉辦「禪荷山人王煒畫展」,展出水墨畫、油畫、版畫30餘幅。創作的木刻版畫「我的家園」系列之一《冬雪》,參加全國第15屆版畫展,並被廣州美術館收藏。
2000年「王琦、王煒、楊竹書畫藝術展」在深圳、汕頭巡展。
2001年黑白木刻版畫作品《永陵-十三陵之一》被大英博物館收藏。
2003年《荷塘戀情》被邀請參加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雙年展。
2004年黑白木刻版畫《荷塘風姿》被前德國總理施羅德收藏。
2006年大型黑白木刻版畫《維族老漢》參加「21世紀首屆中國黑白木刻大展」,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創作的大型黑白木刻版畫《生命之樹-秦柏》同時參展
2007年黑白木刻《荷塘戀情》被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先生收藏,創作絲網版畫《涅槃》
繼續加工完成巨幅作品《荷塘戀情》和《生命之樹-秦柏》
2008年深圳「當代二王書畫展」
2012年5-6月在深圳華美術館藝術沙龍「版畫的前世今生」展期間,黑白木刻版畫《荷塘風姿》被深圳華美術館收藏。
2012年10月13-19日在北京「中國美術院」舉辦《王煒70年藝術人生》精品水墨展
8. 如何追迴流失文物
家估算了一下,目前在47個國家的2000多個博物館中,中國流失的文物大約有167萬件。在全球,中國至少有數百萬件文物流落異域。有的是戰爭時期掠奪來的,有的是外國探險家以科學考察的名義竊取的,有的是盜墓賊或文物販子走私出去的。
中國文物流失是在鴉片戰爭後隨著列強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國後開始的。1860年10月18日,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是中國文物史上最大的劫難。圓明園自康熙以來歷代帝王庋藏的純金、鍍銀、玉雕、銅鑄佛像達10萬尊以上。法國文豪雨果說過:「即使把我國所有聖母院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皇的東方博物館媲美。」但是,這座藝術寶庫被徹底洗劫一空,大量稀世之寶,包括《永樂大典》和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最早募本等都散失殆盡。
目前,在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總數多達2.3萬余件,珍品如山。其中我國古畫有數百件之多。被八國聯軍從圓明園掠走的《永樂大典》、《女史箴圖》、中國波羅蜜佛經最早版本和「考察隊」竊取的敦煌畫卷就收藏於此。這里的中國館是1990年香港商人何鴻卿爵士捐助200萬英鎊(約2700多萬人民幣)改建的,改建的目的是便於對文物進行保護和展覽。大英博物館一向被認作是在中國之外藏有最多最好的中國文物的博物館。事實上,大英博物館某些類別的收藏還要優於中國,例如敦煌畫卷與經卷(經卷現已隨大英圖書館一起搬出)。
大英博物館的文物除少數為愛好者捐贈外,絕大部分為大英帝國全盛時期大肆掠奪而來。近年許多國家紛紛向英國政府交涉,希望能夠取回屬於他們的展品。希臘為爭取古代巴特農神廟埃爾金大理石雕的歸還,至今仍在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
流失到日本的中國文物數量也非常大,且品種豐富。日本1000多座公私博物館幾乎都收藏有中國文物,數量大概在數十萬件。法國楓丹白露宮中的中國館收藏了中國歷代名畫、金玉首飾、瓷器、香爐、編鍾、寶石和金銀器等3萬多件。巴黎盧浮宮國立博物館分館——吉美博物館藏品的一半以上都是中國文物,達3萬多件。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是以收藏中國文物為主的博物館。其中陶瓷部有2000多件,始於新石器時代,迄於清。玉器部有1200多件,為世界上收藏中國玉器最豐富的博物館。青銅器部約有800件。
就地方誌和古籍而言,美國最多,美國國會圖書館就有4000多種地方誌;全美有古籍善本3000多種,家譜2000多於俄羅斯聖彼得堡亞洲民族研究所1.2萬件。
9. 深圳校服為什麼能進英國倫敦博物館
比較有代表性,整個中國的校服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