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70年代邊防制服

70年代邊防制服

發布時間:2021-06-13 09:08:33

⑴ 求中國邊防臂章

呵呵,這個只怕是求不到了,因為根本就沒有專門的邊防臂章——樓上那位給的圖片是按04式武警臂章樣式YY出來的假貨,根本就沒這東西。 解釋一下吧我國的邊防部隊有兩種,分別是公安邊防部隊和解放軍邊防部隊。 公安邊防部隊也叫「武警邊防部隊」、是公安現役部隊的一個警種(另外兩個警種是消防部隊和警衛部隊)。公安現役部隊在82年和解放軍內衛部隊一起轉隸組成武警部隊,這時武警部隊沒有統一制式的臂章;85年公安現役部隊脫離武警總部(同時列入武警序列)、95年武警總部脫離公安部,這時公安現役部隊和武警部隊的制服完全相同,都沒有臂章;99年武警部隊換裝、還是沒有臂章,公安現役部隊沒有同步換裝、開始佩戴92式公安臂章(當時公安系統所有警種的臂章都一樣,沒有邊防臂章);02年公安現役部隊不再佩戴92式公安臂章,之後緊接著就換成了和武警部隊完全相同的制服,這時武警序列所有警種都沒有臂章;05年武警部隊開始佩戴04式武警臂章(分為總部臂章和警種臂章,一共六種),但是這種臂章並沒有向公安現役部隊配發,所以公安現役部隊還是沒有臂章;07年武警序列八個警種和解放軍部隊同步換裝,新的07式武警制服不分警種一律佩戴「中國武警」臂章,所以盡管現在公安現役部隊已經佩戴臂章了,但還是沒有邊防臂章。 解放軍的就簡單了。解放軍部隊在07年以前就一直沒有統一制式的臂章,之後配發的07式軍裝只有大單位臂章,邊防部隊佩戴的就是所在軍區的軍區臂章——比如雲南省軍區邊防守備部隊,他們佩戴的是成都軍區臂章。

⑵ 請問有沒有70年代,鄉下和城市當兵的,軍營愛情生活電視劇嗎

《幸福像花兒一樣》
《激情燃燒的歲月》
《在那遙遠的地方》(70年代昆侖山邊防兵)
《兵團歲月》(北大荒兵團)
《血色浪漫》中也有一部分軍營的故事

⑶ 邊防武警從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軍裝硬肩章圖

邊防武警是1980年代才成立的,使用硬肩章是1988年以後,與武警部隊同步

⑷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陸軍邊防守備師和守備團當中有配備大口徑重炮的嗎

這些陸軍邊防守備師和守備團,應該配備有大口徑重炮。我們要明白,中國人民解放軍早期都是參照蘇聯的武器配備方案。而且中國軍隊在解放戰爭中,以及在七九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都很重視火炮的發展和運用。

⑸ 八十年代邊防戰士每月多少工資

有的人說當兵的工資很高,我們了解過這些邊防兵的工資待遇,他們一般軍官的待遇在6000~7000元之間,就算在上其它的補貼也就在8000元左右,而一些普通士兵的工資也就在3000元左右。這就是他們的工資待遇,和社會上面正常的工資水平差不多,但是他們從事著最艱苦的生活,社會中的上班族,他們可以有舒適的工作環境,下班了還有自己的生活娛樂,也有家人的陪伴。而這些士兵們,他們只能長年的駐守在邊境上,除了自己的戰友,再也沒有其他人。邊防兵在所有解放軍部隊中,除了正常在各大軍區正常進行操練的解放軍士兵外,還有一批戰士們,他們常年的駐扎在我國邊防區域。他們在那裡幾十年如一日,那裡連最基本的娛樂設施都沒有,有的地方還是無人區,就連正常的網路、電源都沒有,每天晚上都是看著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入睡,他們為了保衛祖國的第一道防線,不讓外國侵略者踏入我國,兢兢業業的奮斗在第一線,他們是真正的英雄!這些邊防士兵自從踏上邊防這個崗位開始,意味著他們就要常年駐扎在這里,這里條件艱苦,甚至連百姓都看不到。他們沒有正常的娛樂設施,他們除了正常的站崗執勤以外,每天還要堅持著訓練,這就是我們的解放軍士兵。他們遠離家鄉、遠離親人,來到所有人都不想來的邊境,站好祖國的第一個崗位,他們甚至有的人好幾年都沒有回過家,就算的春節的時候,他們也是在這里和平常一樣站崗執勤。??

⑹ 新中國的警察制服是哪年改成黑色的

從黑色到國際藍——中國警察制服的演變★★

1937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正式成立公安局,稱為延安市公安局,建立了由35人組成的延安警察隊,還成立了一個派出所。從那時起,有了第一種警服,也就是黑色制服。當時的警察戴黑色白帽牆的大檐帽。

1949年1月31日,北平市和平解放。2月2日,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在市軍管會的領導下,迅速接管了國民黨的警察局。因當時物資不足,又忙於接管,公安幹警服裝未能統一,穿戴服式一為著灰色或黃色軍棉製服,戴棉軍帽,打裹腿,胸佩布質「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胸章和「軍管會」臂章。
1949年3月,北平公安局開始籌備夏裝。5月,經由私商製作,首次按大、中、小三號統一配發了夏裝。男服上衣為4兜中山裝,下衣為馬褲;女服為列寧裝。男女服裝均為草綠色,按幹部、警士分別用斜紋、平紋白布染色製作。

從1950年起,人民警察的制式服裝,在顏色和款式上進行了七次改革。每次改革,制服的品種和質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和提高。過去的歷次警服改革,有兩個特點:一是顏色,基本上是米黃色到綠色、橄欖綠色等,大多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制服顏色相接近;二是款式都是以中山裝為基點,特別注重上裝四隻口袋的形狀。99式警服在功能、樣式和色彩上堪稱是劃時代的、注重與國際接軌的一次變革。
1950年初,經政務院批准,全國統一人民警察服裝制式,即50制式,並統一了領章和帽徽。5月1日,北京市公安局首次為治安、戶籍、交通、消防民警配發50制式夏服。警服為米黃色,左衣領按警種綴釘冠以「治」、「戶」、「交」、「消」字首加號碼,右衣領綴釘「人民警察」字樣的領章,並佩「人民警察」布質胸章:冬季警服為墨綠色,黑色化學(即塑料)鈕扣,按幹部、普通民警兩種身份製作。幹部警服上衣為翻領,上下4個衣兜,下邊為吊兜;下裝為西服式褲。普通男警服上衣為翻領,上下4個平兜;下裝為馬褲,兩褲腿開縫處各綴7個黑色化學鈕扣(無裹腿),外扎黑色腰帶。普通女警服上衣為大翻領,左胸一個小兜,下襟兩個斜插兜,前胸兩列鈕扣,每列5個;下裝為西服式褲,系帶銅扣的布腰帶。男女均帶墨綠色帶耳扇的解放式棉帽。帽徽為中間嵌「公安」字樣的黃邊紅五角星。

1953年,公安部設計了人民警察55式制服。服裝式樣,夏季服裝各警種均為斜紋布面料,上衣為草綠色和白色,下衣均為藏青色。男民警戴藏青色平頂大檐帽,女民警戴藏青色無檐軟帽,帽頂邊沿均鑲有寬2毫米的正紅色牙線。執勤交通民警配發白色盔帽和白線手套。

1959年10月1日,民警服裝施行新的制式。改制式後的警服,除武裝、經濟、消防警察的冬、夏季上衣(含大衣、雨衣)均改為棕綠色之外,其餘警種上衣、下裝(含武裝、經濟、消防)顏色不變。警服褲、裙兩側的寬、窄紅色線條,改為窄紅線條。同時取消「中國人民警察」、「中國人民經濟警察」等布質胸章。改為佩帶長斜方形紅色塑料領章。領章上嵌合金質金色盾形符號。
1966年3月公安部就民警的服裝制式改式問題向國務院寫了專題報告,提出新式的民警服裝制式、技術規格和質量均與解放軍幹部相同。1966年7月2日,經國務院批准,全國實行這一服裝制式。
各警種服裝的上衣均為草綠色;下裝均為藏藍色,無紅色褲線。取消原來女警服中的列寧服上衣和裙子。所有幹警的服裝樣式全與解放軍幹部服裝相同。帽徽為圓形,中心是國旗,國旗周圍雕金色麥穗和齒輪。

1972年1月,為區別軍、警服裝,突出人民警察的特點,國務院批准公安部《關於改革人民警察服裝的通知》。人民警察服裝顏色由草綠色改為藏藍色。夏、冬季警服除交通民警夏服上衣為白色外,其他警種的上衣、下裝均為藏藍色。

鑒於72制式警服存在著顏色不鮮明和吸熱性強等問題,1974年5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戶籍、治安、刑事、外事、司法、鐵路、航運等諸警種,由當天起均改著與交通民警相同的上白下藍的警服。男民警戴藍色大檐帽,女民警戴藍色無檐帽,均套白色鑲藍牙線的帽罩、邊防、森林和鐵路押運民警,夏冬季服裝均改著與消防民警相同的上綠下藍警服。
經中共中央批准,1984年1月1日,北京市交通民警換著83制式警服。83制式男女警服為橄欖色,男警服上衣4個暗兜;女警服上衣為小翻領、單排扣,前襟下方為兩個暗兜。83制式冬服分馬褲呢面料警服和滌卡面料罩衣警服兩種。夏服分凡爾丁面料警服和的確良面料警服兩種。男女警服上衣和大衣的袖口均縫有兩條黃色袖線,肩部縫有黃色布邊的肩袢。男女警服的褲子及夏季為女民警配發的裙服兩側均有紅色褲線。

1989年6月30日,公安部、財政部聯合通知,對83制式警服進行改革。89式警服是對83式警服的改進,在大致不變的基礎上,89式警服褲子取消了側紅褲線,紅領章改為松枝襯托的紅色盾牌領花,內有金色五角星。大檐帽增配了金黃色絲編裝飾帶。女民警改戴短立筒有檐軟帽。1993年人民警察經過評定,授予警銜,佩戴警銜標志,區別主服及其標志在89式警服基礎上又進行了小改進。1990年5月1日,公安部規定,幹警在繼續著83制式警服時,取消紅領章,改為佩戴領花。女民警改戴橄欖色(交通民警為白色)短筒檐帽,配戴圖案相同的小型帽徽。

99式警服顏色選用國際上警察通用的藏青色或藏藍色,警服根據民警執勤的需要,在不同氣候、不同場合、執行不同任務、警用裝備的攜帶與使用等方面作了周密的考慮。99式新警服分為常服、作訓服和多功能服。
99式警服顏色選用國際上警察通用的藏青色或藏藍色,交、巡警襯衫採用淺藍色,高級警官襯衫採用白色,普通民警襯衫採用鐵灰色。高級警官、交巡警領帶顏色為藍色,其他警種的領帶為銀灰色。服飾佩戴帽徽、領花、警銜、警號、胸徽,大帽徽裝訂在大檐帽、涼帽、栽絨帽上;小帽徽裝訂在女呢帽和便帽上。領花分為金屬領花和電腦綉花兩種,金屬領花用於常服和茄克服;電腦綉花用於制式長、短袖襯衫上。警銜分為三種:硬警銜用於常服、茄克服;軟式警銜用於長、短襯衫;套式警銜用於多功能服。
99式新警服分為常服、作訓服和多功能服。常服主要用於民警執勤時穿,作訓服用於巡警、特警等處置突發事件、執行追捕任務和進行訓練時穿著。多功能服分為2種:帶反光條的交、巡警穿著,無反光條的,普通民警穿著。

⑺ 求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越邊境進行的戰斗的一些歷史 戰斗經過 持續時間 戰爭爆發起因等等一系列東西

這場戰爭稱之為越南自衛反擊戰
時間: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
原因:越南在北方蠶食中越邊境,又在1978年入侵中國南方盟友柬埔寨,當時中國,主要壓力還是在東南台海一線和北方中蘇邊境。對越南越來越反華的背信棄義的行徑,廣大邊民和邊防部隊氣憤不已。為了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斗爭,使越南陷入兩線作戰的環境,並且為了維護 人民日報關於開戰的報道邊界安全。再則由於國內剛剛結束十年動亂,而且軍隊自1962年以來已經十多年沒有打過大仗了(僅有1974年海軍收復西沙群島),中央軍委決定以多擊少,用牛刀殺雞。1978年12月7日中央軍委召開會議,並於8日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決定和命令。
大概經過: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作戰由臨時調任的熟悉越軍戰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動用了9個軍29個步兵師(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軍第58師、廣西軍區獨立師、雲南省軍區獨立師、廣西軍區2個邊防團、雲南省軍區5個邊防團)、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以及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近56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例如,戰前准備中各個甲種步兵師、乙種步兵師都擴編為12000人以上的臨戰編制),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16個地方團及4個炮兵團,總兵力約100,000人應戰。越軍剛經過越戰洗禮,全民皆兵,使中國軍隊損失慘重。越軍用以退為攻的戰術、當中國部隊撤退時越軍進行小規模反擊戰、這使中國部隊傷亡人數增加。
結果:根據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廣西、雲南參戰的解放軍、支前民兵共犧牲6,954人,傷210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擊斃越軍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擊斃越軍37,000人。根據越南國防部軍事歷史院編的《越南人民軍50年 (1944-1994)》(軍事譯文出版社有中譯本),1979年2月17日,中國出動60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裝甲車,數千門大炮,在廣寧至萊州的整個北部邊界全線對越南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經過30個晝夜(2月17日至3月18日)的戰斗,越南消滅和重創了中國3個團18個營,擊毀和擊傷550輛軍車(坦克裝甲車280輛),擊毀115門大炮和重型迫擊炮,繳獲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稱中國傷6萬餘人,還有2萬被擊斃。

⑻ 邊檢和警察有什麼區別他們的制服是一樣的嗎

他們的制服是不一樣,邊檢和警察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第1點、意思不同:

警察是管理查處治安案件(事件)的警察,他們一般設置在派出所、及區縣級(含)以上公安局治安隊、處。

中國邊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邊防檢查的簡稱,是國家設立在對外開放口岸的重要執法力量,由公安部垂直領導,擔負著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秩序,管理人員和交通運輸工具出入境的重要職責。

3、第2點、職責不同:

警察的主要職責是:預防、發現和制止違法犯罪;維護公共場所的治安秩序;管理特種行業;管理危險物品;處理一般違法案件等。

邊檢的主要職責是:

(一) 對出境、入境的人員及其攜帶的行李物品、交通運輸工具及其載運的貨物實施邊防檢查;

(二)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出境、入境的交通運輸工具進行監護;

(三) 對口岸的限定區域進行警戒,維護出境、入境秩序;

(四)執行主管機關賦予的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任務。

3、第3點、標志不同:

邊檢從2008年2月26日開始,全國所有對外開放口岸陸續統一使用專有邊檢職業標志。據悉,這是我國邊檢系統首次統一使用職業標志。

總警監、副總警監警銜標志由銀色橄欖枝環繞銀色國徽組成。其中,總警監警銜標志綴釘一枚橄欖枝環繞一周的國徽,副總警監警銜標志綴釘一枚橄欖枝環繞半周的國徽。

⑼ 五六十年代邊防戰士冬季取暖靠什幺

煤爐子
或者柴火爐子

⑽ 誰幫我找一篇軍事論文 謝謝大家了

1.因人而異
2.自己體會
3.日本較之於中國,是一個東山再起的強大對手,何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極為好勝的民族會再度重揚「武士道」精神一躍而成為軍事大國並不難的事情。我們說這句話不是沒有根據的。聯想到日本近年來的大幅度增加防務費用,國防開支已居世界第二的事實,聯想到日本社會的很多高層人物至今仍頑固認為日本當年發動侵略戰爭是「為了日本民族的生存」,戰敗只是因為「沒准備好」的言論。現在有學者說,1945年日本的無條件投降,美國投向廣島、長崎的兩顆原子彈及百萬蘇聯紅軍進入中國東北起了很大作用,當年退出中國國土的日本軍人最不象戰俘。今天,我們不能不多一些警惕。日本海上自衛隊已擁有比中國和印度更多的驅逐艦和護衛艦,以標准排水量來計算,共在各國海軍中排行老六。以數量來算驅逐艦和護衛艦的總數高居世界第三位。除了軍艦之外,海上自衛隊還擁有大型反潛警戒機和反潛直升機,作為反潛航空兵的作戰能力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據美國軍方評價,日本掃雷作戰能力已超過美國。

越南有人稱其為「捉摸不定的超級殺手」。雖然近來進行了大規模的裁軍,但在裁陸軍同時,又在不斷加強海軍突擊與反潛能力。越共「六大」宣稱「保衛海洋領土及海洋資源已成為新時期國防與經濟建設兩大戰略任務中的重要內容」,可以看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越軍將加速海上的擴張,實際上,1992年2月《海洋法》公布後,越南的反應是最強烈的,向南沙增派巡邏艦艇,修繕防禦工事,建立永久性居民點。向俄購買一批導彈護衛艦和殲擊機,向美等西方國家求購F-16戰斗機和可能用於近海作戰的小型艦艇;同時多次舉行以中國海軍為作戰對象的抗登陸、反海上突擊的軍事演習,大有誓與南沙共存亡的架式。如果越南在南沙問題上不作讓步的話,中越必有一戰,一旦賦諸武力,越南這個超級殺手總能扮演一個亡命徒的角色。

印度——中國的最大威脅。1962年的中印之戰,中國把裝備落後、戰鬥力極差的印軍打得一敗塗地,然而正是這場戰爭教育了印度人,使他們改變了先富國後強兵的策略,實行「先大炮後黃油」的方針。經過30多年時間卧薪嘗膽、苦心經營,今日之印軍已是今非昔比,看了。60——70年代,印度邊防守軍留給中國軍人的印象是既窮又臟,扔一包香煙給他們都是開了洋葷,80年代後,中國軍人突然發現這幫大鬍子兵突然闊起來了,換上了清一色的泥料制服,手中的常用兵器也由原來的笨重武器換成了精巧的英式裝備。再往縱深眺望,一條條高等級公路直通前沿,構成現代交通網。1962年我軍反擊作戰時,印軍投入作戰的總兵力不過3萬人,目前部署在中印、中錫(錫金75年已被印度武裝侵佔)邊境地區的印軍比1962年增加了六倍多,達20多萬人,此外,空軍還有九個飛行聯隊,各型飛機400餘架,除此,在中印邊境還有擔任邊防警戒巡邏和配合作戰任務的准軍事部隊,以及武裝警察等10餘萬人,印度47年獨立初期總兵力只有35萬人,主要是步兵,60年代增加到60萬人,70年代為110萬人,現在已擴充到136.7萬人,作戰飛機1000多架,艦船100多艘,坦克3000多輛並且有研製生產中程導彈和核彈的能力,多次進行核試驗,單從數量上看,印軍尚不及中國軍隊的規模,但質量卻有過之而不及,尤其是海空軍裝備,遠洋作戰能力,邊境陣地建設等方面已明顯超過中國。1986年印度以高價購買英國最大的航空母艦之一的「荷姆斯號」,使印度海軍擁有亞洲僅有的兩艘航空母艦,同時,印度正准備再購買一艘和建造三艘航空母艦,至此,印度已登上亞洲第一軍事強國的寶座,正如印軍多次揚言那樣,「現在印軍已不是1962年的印軍了」。中印一旦爆發戰爭,其強度和影響都將不低於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

俄羅斯,作為超級大國的蘇聯已經分崩離析,但是「離析」出來的俄羅斯卻是一支雄風猶存的力量。「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是只瘦沒死的駱駝。俄羅斯面積是1700萬平方公里,居世界國土面積之冠,人口有1.5億,居世界第五位,這仍屬一個潛在超級大國的領土和人口,俄羅斯民族大約在十五世紀末形成以莫斯科為中心的統一中央集權國家,以此為起點,急劇向四周擴張版圖,武力征戰,僅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沙皇就輕而易舉地從大清帝國割走了1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這種侵略,自然熏陶了這個民族的擴張意識,熏陶了這個民族的優越感和自豪感,盡管目前受到某種壓抑,這種壓抑不會永遠繼續下去,對這種民族意識,民族情感,不可低估、不能忽視。

在政治上,俄羅斯是世界大國,是其它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拉攏的對象,它的政治意向與態度的細微變化都會在世界引起相當份量的影響,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和作用不容低估。

在軍事上,俄羅斯聯邦的國防理論,沿襲了原蘇聯的軍事理論,它的立論的基本觀點是進攻,同時具有很強的戰爭潛力,自然資源豐富,鐵、煤、石油、水資源(淡水居世界之冠)森林均居世界前列,工業潛力大,鋼產量高,機械製造業相當發達,尖端技術世界一流。

目前,俄羅斯處於低潮時期,但是,一旦渡過這段時期,俄羅斯還會活躍起來的,它會成為一個代替蘇聯的超級大國。我們必須關注這只瘦了的駱駝。

但是說到底,對中國威脅最大的仍是世界頭號軍事大國——美國,中美之間的戰略夥伴關系的建立,中美靠近對於穩定世界有積極作用,但並未從根本上消除不穩定因素。由於中美兩國存在著意識表態、社會制度、對外政策等方面的嚴重對立和分歧,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中美關系不可能有根本改善,並始終存在兩重性,即在相互合作與利用的同時,又彼此存在戒心。

目前中國在戰略上尚未對美構成現實威脅,但美國仍把中國作為預想的作戰對象,納入其「地區防禦戰略」。

目前,美在亞太地區的部署正在調整,將形成以美國本土為扇底,以美、日、韓同盟為扇骨的主幹,以阿拉斯加、韓、日和關島為前沿一線的「扇形戰略結構」。雖然在亞太地區減少了兵力(由20萬減為18萬,34個基地),調整一些基地,但在東北亞的主要方向上,美在日本的16個基地,在韓國的15個基地沒有減少,而且要保持和鞏固。表面上看美軍駐亞太地區總兵力下降,不具備實施較大規模的地區作戰能力,但仍然具備實施有限海空突擊的能力,加上美國本土戰略機動部隊的支援,打一場中等規模的局部戰爭的能力綽綽有餘。

2000年以後,亞太地區有可能成為美軍的戰略重點。美有人士認為「正在演變的全球經濟和科技發展趨勢正使經濟中心從歐洲轉到太平洋地區,隨之而來的則是全球政治中心的轉移,東亞將成為世界經濟和科技的心臟地帶,在21世紀,誰控制了東亞誰就控制了世界」。因此,美國的全球戰略,決不容忍東亞出現一個強大到不許美國在這里染指的對手,早在6年前,美軍太平洋總部召開的「亞太地區貫徹新軍事戰略」的專題研討會上,提出「中國軍隊綜合實力日趨強大,嚴重影響到亞太地區的軍事平衡。現在亞太地區有10多個地區沖突熱點和許多邊境爭端。未來引發局部戰爭的可能性很大。駐亞太地區美軍除對俄軍保持警惕外,將把中、朝、越作為主要作戰對象。美第7艦隊則把迅速發展的中國海軍視為該地區對美構成重大威脅的主要對手之一。

(二)中國內部

除了周邊熱點之外,中國內部的分裂主義傾向也同樣危及著中國的安全和領土完整,也同樣可能爆發局部武裝沖突。因為無論是民族分歧還是地區分裂,通常都有外部力量插手,一旦爆發沖突,外部武裝干預,甚至武裝支持都在所難免,擺在中國軍隊面前反分裂的重任是十分現實而緊迫的。

台灣

我國現任外交部長李肇星在與中學生對話時,有學生問李部長任職以來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李回答:悲壯。他說他在與外國國家領導人見面時第一句話就是感謝貴國政府和人民對一個中國的支持與理解。大國外長,張口矮人三分,他感到心情非常沉重。可以說台灣問題是中國政府和人民的一塊心病,是最大的國殤。台灣在祖國的版圖上,形似「航母」,美國人也一直把它當成美國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1949年國民黨統治集團退踞台灣省,在外國勢力的支持下,與中央政府對峙,由此產生了台灣問題。半個多世紀來,為了結束兩岸分離狀態,我們黨和政府殫精竭慮,不懈奮斗,始終把解決台灣問題擺在共和國的重要位置上。在新的世紀,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我們黨的重大歷史任務之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台灣問題,說穿了就是中美之間的問題。前不久,美日共同對1996年制定的《美日安保協議》作出重大修改,第一次公然把台灣海峽列為兩國的「共同戰略目標」,對我國施加戰略壓力。美國對台政策是由其全球戰略決定的,本質是「以台制華」,目的是長期維持海峽兩岸不統不獨的局面,把台灣當作「不沉的航空母艦」和西化、分化中國的橋頭堡,為其國家利益服務。台海局勢嚴峻而復雜。「台獨」分裂勢力搞分裂,已成為兩岸發展和祖國和平統一的最大障礙,成為台灣海峽地區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必須認真應對。台灣問題不僅關繫到國家的安全和統一,而且關繫到國家發展、民族振興和黨的執政地位。這次全國人大會議審議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表明了反「台獨」的國家意志和堅強決心。對連戰、宋楚瑜兩位在野黨主席高規格的接待,表明了大陸希望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最大誠意。

西藏

建國以來,西藏一直存在一股分裂主義勢力,並與流亡海外的達賴集團內呼外應,多次製造緊張局勢。近幾年來在西方敵對勢力煽動下,西藏分裂主義分子更加活躍起來,使局勢出現趨於緊張跡象,西藏問題不僅是西方國家策反的重點,也是印度擴張主義的重要借用力量,一旦形勢惡化,其斗爭會異常尖銳復雜。

新疆

新疆鬧獨立的勢力一直存在著,在建國後40多年裡始終沒有形成氣候,1993年以來,這股勢力有抬頭的趨勢,加之哈薩克向中國政府提出領土要求,使新疆局勢出現了不大好的苗頭。

內蒙

據有關人士透露,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內蒙古少數分裂主義分子先後三次與外蒙官方秘密接觸,就建立「大蒙古共和國」問題進行暗中策劃。如果中俄蒙相互修好,此事不難處理,如果三方不合作,形勢將會惡化。

另外,特別值得警惕的是,國際國內敵對勢力正在千方百計對我軍進行政治和思想文化滲透,極力鼓吹「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妄圖使我軍脫離黨的領導。他們的口號是從中尉開始培養。可以說,隱蔽戰線斗爭形勢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嚴峻,已經有不止一位將軍倒在了敵人的糖彈之下。反滲透、反心戰、反策反、反竊密工作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繁重。

就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問題多說幾句。世界上執政黨因失去軍隊而喪失政權的教訓是極其深刻的。1989年12月,社會主義陣營中的羅馬尼亞軍隊倒戈,齊奧塞斯庫總統及夫人被槍殺。1989年,蘇聯發生「8.19」事件,克格勃最精銳的特種部隊「阿爾法」小分隊被派去逮捕葉利欽,除組長一人外,其他成員都拒絕執行命令。在所謂「天鵝絨革命」中失去政權的前南聯盟、喬治亞和烏克蘭的執政黨,都是因為沒有牢牢掌握住軍隊而垮台的。這些政黨興替的教訓,我們必須牢牢記取。黨指揮槍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支部建在連上,黨委制、政治委員制度、政治機關制度,黨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軍隊的最高指揮權在中央軍委,這幾條鐵律牢牢地將我軍置於黨的領導之下。

(三)軍事高科技的挑戰.

一一高技術武器裝備大量投入實戰。海灣戰爭中有500多種八十年代的高新技術武器登台亮相;科索沃戰爭中,北約投入了以隱身武器、電子戰武器、中遠程精確打擊武器為代表的各種高技術武器,其中精確制導武器佔98%,光是「戰斧」巡航導彈就發射了近千枚,使得這場戰爭成了高技術武器的試驗場。這些高技術武器打擊目標的精度高,毀傷破壞的烈度強。九十年代以來發生的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表明,以電腦網路為主的信息戰將貫穿於未來戰爭的全過程,爭奪制信息權的斗爭將異常激烈,成為贏得主動、克敵制勝的最重要的戰線和內容。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CSI系統的指揮控制下,使用了導彈、制導炸彈、衛星、預警機、電子戰飛機、遙控飛行器、雷達、計算機等信息系統武器,很快使伊拉克軍隊指揮系統陷於癱瘓,部隊受到重創,有人形象地說,未來戰爭將由過去主要「打鋼鐵」發展為主要「打矽片」。

一一陸海空天電一體化聯合作戰。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表明,由於大量高新技術綜合運用於戰場,戰爭已由陸地、海洋和空中的三維空間,發展為空中打擊、海上發射、衛星保障、電子干擾、地面配合的多維對抗。在科索沃戰爭中,北約空軍的460多架飛機在天上進行大規模的作戰行動,有6艘驅逐艦、巡洋艦和2艘潛艇游弋在亞得里亞海,在靠近南聯盟的馬其頓部署了1.2萬地面部隊,北約各種軍事功能的人造地球衛星,在外層空部不間斷地以偵察情報、指揮控制、導航定位等活動,保障空襲作戰,美國的EA-6B等電子戰飛機直接進行強電磁干擾的壓制,積極掩護著空襲行動。從這里可以看出,高技術戰爭就是全維對抗的戰爭。

一一戰線縱深和相關范圍大大擴展,前後方界限日趨模糊。在以往的機械化和半機械化戰爭中,交戰雙方戰場相對固定,前方與後方界限清晰,作戰一般不超過隨伴火力所能提供的掩護范圍。在高技術戰爭中,兩軍對壘的直接交戰空間縮小,很難再現前兩次世界大戰中那種綿延千里的壕塹戰,但作戰行動所涉及的空間卻大大擴展。現在的戰略導彈可以打到地球的任何角落以及更廣闊的外層空間,作戰相關范圍的空前擴展,意味著以往那種「安全穩定」的戰略後方在未來高技術戰爭中將不復存在。

一一戰爭的節奏大大加快,進程趨於縮短。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世界上高技術程度較高的戰爭,其持續時間都比較短。1983年美國入侵格瑞那達戰爭的主要戰斗,4天就結束了。1986年美國空襲利比亞的「外科手術」式戰爭,整個空襲行動僅18分鍾。1991年海灣戰爭的規模較大,持續時間也不過是42天。1998年12月,美英「沙漠之狐」行動的全部過程僅70小時。科索沃戰爭算是時間較長的,也只打了78天。

與70年代邊防制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漂亮的李慧珍白色褲子搭配 瀏覽:195
森馬雙面穿都市外套 瀏覽:139
濟微校服 瀏覽:68
寶寶開身針織衫如何留扣眼教程 瀏覽:55
大個子適合穿什麼裙子 瀏覽:341
男裝皮衣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459
品牌女裝批發價格 瀏覽:866
男襯衫後背設計 瀏覽:214
西裝外套修改 瀏覽:972
卡地亞舊款二手女裝電子表 瀏覽:328
手工西裝馬甲手工 瀏覽:308
牛油果褲子多少錢 瀏覽:416
杭州火車站怎麼去童裝批發市場 瀏覽:380
文藝男穿衣風格褲子 瀏覽:749
睡衣襯衫是什麼牌子 瀏覽:629
針織小孩帽子帽子圖片欣賞 瀏覽:646
魔力寶貝帽子工 瀏覽:36
女表批發皮帶 瀏覽:24
無錫市校服招標 瀏覽:919
衣前後片怎麼分片織法 瀏覽: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