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馬可鉛筆4215和7001有啥區別
1、馬可鉛筆4215內芯和木桿材質比7001差了一個檔次;7001是新設計隱藏鉛芯防斷。
2、馬可鉛筆4215:
3、馬可鉛筆-Marco,是全球知名的鉛筆品牌,現為木質類鉛筆生產企業之一的安碩股份所擁有。
❷ 關於馬可波羅來華……(作文)
威尼斯聞人馬可波羅,這位享年70歲的旅行家臨終仍然堅持他有關東方的所有敘述,都「童叟無欺」,完全屬實。
一名見到馬可波羅最後一面的教士說,老波羅氣息奄奄地表明他沒有欺騙這個城邦的人。「他說,他只是沒把另一半所見所聞講出來而已。」
教士尼希奧原是要馬可波羅承認,他那本游記全是一派胡言。
馬可波羅17歲時離開出生地——威尼斯,游歷了25年後,才在29年前(1295年)帶著一大堆財富和東方的故事回來。他告訴家鄉的人,他大半歲月在蒙古帝國生活、旅遊甚至當官。
這個靠馬匹和剽悍牧民建立起來的世界最大帝國,勢力遍及整個亞洲和東歐大片地區。但在馬可波羅之前,歐洲人對它所知有限。
教會的東方「觀念」,不是那裡空無人煙,就是說住的都是野獸和妖魔。當然,在一般基督徒心目中,和妖魔打交道是靈魂的墮落。
馬可波羅卻帶回了完全不同的版本。作為第一個足跡橫跨亞洲大陸的歐洲人,他告訴老鄉們,蒙古可汗並不可怕,他還很希望直接和歐洲貿易。而更為重要的是:可汗政權的根基地中國,擁有遠遠在歐洲之上的文明。
這些東方故事,主要寫在《馬可波羅游記》里。全書共四卷,問世後被大量翻譯、出版,成為中世紀最暢銷、影響歐洲人最大的游記著作。
當然,游記也引發大量爭議。一些威尼斯人說,「那是他在波斯商旅的營帳中聽來的」。當時做買賣能去到波斯,已是「天的盡頭」了。
聖馬克廣場附近賣水果的蓬皮耶里回憶說:「馬可回到威尼斯時,沒人認得他,也不相信他的話。看他一身韃靼人服裝,還說他是冒認的。不過,後來他掏出寶物,大家才不得不信。」
當時,馬可波羅「東方博覽會」的展示品有象牙、玉器、瓷器、絲綢以及紙幣等,消息很快地掀起轟動。他告訴威尼斯人:「任何人,只要願意付出代價及冒險到遙遠的東方,便可從黃金、珠寶、絲綢和香料貿易中,獲得豐厚利潤。」
不論有沒有誇張,很多當地人確實對東方感到好奇,或有了致富的夢想。
船夫佩拉林雖不識字,沒讀過游記,不過他說故事聽到他心癢。「如果我還是十幾歲的小夥子,我一定到東方去碰碰運氣。」
欽佩馬可波羅的不只威尼斯人。隨香料船抵步不久的一名阿拉伯商人私下說,絲路的使用,是蒙古人給阿拉伯人的特權,威尼斯如果和中國直接貿易對他們不利。不過,他說,自己對馬可波羅的毅力,和他冒險、進取的精神非常的敬仰。他說:「你要知道,從這里去到中國,走一趟要好幾年啊!」
特寫:歐洲首個中國通商人、官員、旅客、冒險家、軍人、語言天才、講古佬……你要什麼身分,馬可波羅都有。
他生命的過程太精彩了,以至由他講述,比薩作家魯思梯謙筆錄的游記,輕易成了中古歐洲最暢銷的著作。
這名游記的最原始版本《世界奇異錄》作者,這樣評論他的「故事人」:「從上帝創造亞當到現在,從沒有人,無論是基督徒、異教徒、韃靼、印度人或任何種族的人,像馬可波羅那樣到過世界那麼多地方觀察和探險,知道那麼多的奇風異俗。」
1271年,父親和叔父開始他們第二回的東方之旅。那次告別威尼斯的,還有17歲,對歐洲以外的世界充滿好奇的馬可。
3人先到以色列,再穿過敘利亞、伊朗、阿富汗,翻過帕米爾高原,走過塔克拉瑪干沙漠進入新疆,然後是甘肅……1275年才走到北京不遠的行宮上都,見到當時很渴望了解歐洲的元順帝忽必烈。
旅途中,馬可波羅曾因高原缺氧而病了一年多。其他必須克服的凶險包括沙暴、雪崩、乾旱以及土匪等。他們也多次在瘟疫區,以及十字軍和伊斯蘭教徒的沖突地帶死裡逃生。
忽必烈很欽佩3人的毅力。對聰明、好學,懂得東方風俗和語言的馬可波羅更是器重。在元帝國生活的10多年裡,馬可波羅最高做到揚州總督,也出使過越南、爪哇、蘇門答臘。
1292年夏天,利用護送蒙古公主到波斯(今伊朗)的機會,波羅家3人從泉州出發,花了3年多時間,才奇跡般的回到威尼斯。
帶回許多東方珍寶的馬可波羅成了富豪,人稱「百萬君」。但同時也得了「百萬謊言的人」的稱號,因為很多威尼斯人認為他的「天方夜譚」不可盡信。
他的游記說,前南宋首都杭州,有10個龐大市集、房屋160萬棟、工場14萬4000家……歐洲人視胡椒為奢侈品,杭州人每天卻消耗4740公斤,這簡直是「人間天堂」嘛!另外,他說城內石橋有1萬2000座之多,橋下都可通大船!試想,水鄉威尼斯的人,怎咽得下這口氣?
游記中提到的亞洲城市超過100個,叫歐洲人吃驚的描述還很多,例如他說看到了噴油的泉(巴庫的油田)、可燃燒的石頭(煤)、用輕巧的紙張來作貨幣(鈔票)……鐵匠奇勞洛說,他打死也不信。「大家賣命工作,都為了銅幣或銀幣,給一張紙,誰肯收呢?」
但自稱看過馬可波羅拿出珠寶的船主佐羅說:「如果不是韃靼的國王,誰能給這么多財富?」
評論:如果中國也有「西遊」記馬可波羅騙了當時的威尼斯人?
大概沒有一本游記能引發如此多世紀的爭論。時至今日,還有懷疑者如英國圖書學者伍德所說的:「故事太精彩了,但……就像很多偉大的歷史傳奇,記載的都是神話。」
她說:「如果馬可波羅真到過中國,為什麼最重要的事物如長城、茶、筷子、方塊漢字、女人綁小腳……全給漏掉了?」
也有學者翻查了中國文獻。他們的最大疑點是:中國史官的記錄,就像記流水帳那樣詳盡,可是馬可波羅連名字都沒出現過。
擴大了歐洲人地理和心靈視野
不過,這些意見,改變不了馬可波羅確實到過中國的正統看法,更改變不了游記擴大了中世紀歐洲人的地理和心靈視野這一事實。
在馬可波羅之前,威尼斯人認為他們是地中海甚至是整個基督教世界中最富裕的城邦;都叫「地中」海了,不是世界的中心是什麼?
但這位偉大旅行家卻指出,在東方,還有一個更大的文明和權力中心,加上了一些誇大的敘述,他的游記激發了歐洲人此後幾個世紀的東方情意結。許多人開始湧向東方,學習東方,以致歐洲經歷變革,在科技、工業、軍事上開始出頭時,他們對世界的所知,遠勝過所有競爭對手。
事實上,歐洲人擁有的第一張精確亞洲地圖,便是參考馬可波羅游記製作的。有人因此認為:帝國主義和東方學是同一天誕生的!而馬可波羅是這一切「單向學習」的啟動者。
少了自己的馬可波羅是中國的遺憾總之,沒有自己的馬可波羅是中國的遺憾。等到大炮打到門前,才有魏源的《海國圖志》來「以夷制夷」是太遲了。
從馬可波羅開始,東西方文明的天平上,傾斜角度開始倒轉。不管威尼斯以至整個歐洲有沒有受騙,他們「哥倫布改變地理,馬可波羅改變歷史」的說法是絕對真實的。
拾遺:馬可波羅帶回眼鏡和冰淇淋?走訪14世紀的威尼斯,最驚訝的發現是當地已經有了眼鏡的生產。據父老說,這種「玻璃」,也是馬可波羅從東方帶過來的。
噢,又是馬可波羅。
順便一提,眼鏡的問世,對後世影響非同小可。其中一個觀點是:它確保了「世界不被40歲以下的年輕人統治」。(得)歐洲人要感謝馬可波羅的,看來還很多。
例如,威尼斯人從沒見過像中國顏料那麼繽紛的作畫材料,是馬可波羅讓他們見識到的。
中國人是最先使用紙幣的民族。還在用寶貴的金、錫、銅礦鑄幣的威尼斯人,也大表詫異。
還有,要不是馬可波羅把中國人的配方帶回去,現代義大利人差點就無福消受麵食(pasta )和冰淇淋的美味。
未來人語:東西方兩大洲距離靠攏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帶給歐洲人一片全新的知識天地。游記打破了很多猜疑和宗教謬論,激起歐洲人對東方的嚮往,自此兩大洲的距離,才開始拉近。
許多中世紀很有價值的地圖,是參考游記製作的。歐洲後世不少偉大航海家,受到馬可波羅的鼓舞和啟發。
事實上,美洲大陸的發現是一個意外,因為游記的忠實讀者哥倫布原本的目的地是富庶的中國。當時歐洲人相信,中國東面是一片廣闊的大洋,而大洋彼岸,便是歐洲老家了。
❸ 求高中新概念英語課文馬可波羅游記
http://bbs.topsage.com/dispbbs_73_165464_1.html 雖然不是你想要的 但是真的很好奧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四冊都可以下載的 很難得而且都是免費下載的視頻教程
❹ 年會優秀櫃台發言稿
這是個悲哀的復活節假期。我走過機場,心裡為女兒生命中的悲苦感到沉重。她是一位空中交通管制員,與她結婚一年的丈夫離她而去,她因震驚和痛苦幾乎不能行動,如今她很怕不能集中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
我停下來買些紀念品帶回家給孫兒,在檢查信用卡時,微笑的職員問我是否喜歡當地風光。
"這兒很美,"我回答,"不過,我到哪兒都這樣說。"
"是啊,"她點點頭,"神創造了一個美麗的世界給我們享受,各地的景色都不同,你這趟假期看到了什麼?"
眼淚立刻如泉水般湧出,我的悲傷毫無掩飾地表現出來,"我不是來度假的,家裡出問題了,我女兒眼下很艱難。我真不想離開她。"我結結巴巴地說。
"噢,但神是善良的,他會幫助你女兒。"
"我明白。"我回答時禁不住落淚,我從那櫃台帶走的不僅是小禮物。我被基督復活大能所碰觸--從神而來醫治破碎心靈的愛的大能。 所有好處
我在明尼蘇達州莫里斯聖瑪麗學校任教時,他在三年級第一班就讀。全班34名學生都是我的寶貝,但馬可·艾克倫卻是最特別的一位。他的外表十分干凈,常帶著那種活著真好的態度,使得偶有淘氣的表現都變得令人喜歡。
馬可也很愛說話,我得一再提醒他未經允許不可開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每次受批評後的誠懇反應--謝謝修女糾正!起先我不知道如何應付,但不久我便習慣了每天聽到好幾遍。
一天早上,馬可又說個不停,我再也忍不住了,於是犯了一個新任教師的錯誤,我對他說:"馬可,你再說一句話,我就要用膠布把你的嘴巴貼起來!"
不到十秒鍾,恰克便沖口而出:"馬可又說話了。"我沒有吩咐任何學生幫忙看住馬可,但因為我在全班面前說過要處罰他,只好照著去做。
我記得那一幕,彷彿發生在今天早上。我走到寫字桌前,很自然地打開抽屜,拿出一卷膠帶。我不發一言,走到馬可面前,撕下兩條膠帶,在他嘴巴上貼了個交叉,然後回到教室前面。
我看看馬可的反應,他正向我眨眼示意。夠了!我笑起來。在全班的笑聲中,我走到馬可的桌旁,撕掉膠布,聳聳肩。他說的第一句話是:"謝謝修女糾正。"
年終時,我被安排去教初中數學。日子過得很快,不知不覺馬可又再次出現在我班上。
他比以往更英俊,依然很有禮貌。因為他必須很留心聽我講解"新數學",他在初中三年級的表現比小學三年級時安靜得多。
某星期五,教室氣氛有些不對勁,因為我們整個星期都在學習一個新概念,我察覺出學生們的挫折感,以及對別人的不耐煩。我必須緩和這煩躁不安的氣氛,免得難以收拾。於是我吩咐他們在兩張紙上寫下其他同學的名字,在每個名字下面留下一些空間。然後我要他們盡量想出每位同學的優點,並寫在他們的名字下面。
這項作業佔用了課堂剩餘的所有時間,到離開教室時,每位學生都把字條交給我。查理笑著離去;馬可說:"謝謝修女的教導,周末快樂。"
那一個周末,我在紙上寫下每個同學的名字,再把其他同學對他們的看法抄在上面。星期一,我把紙交給每個同學。不一會兒,全班都露出微笑。"真的?"我聽見有人低聲說。"我從不知道別人這樣看我,我從不知道別人如此喜歡我!"
班上再沒有提起那些紙條。我不知道他們是否在課後討論過,或者告訴過父母,不過這都沒有關系,該項作業已達到了目的,同學們因此更喜歡自己和別人。
那班同學繼續升學。若干年後,當我度假回家,父母親到機場接我。母親照常問及該旅途的問題--天氣,以及我所遇到的各樣事情,後來說話稍為緩慢下來。母親看了父親一眼說:"你爸爸要說些什麼嗎?"父親清了清喉嚨,就像平日要說重要的事之前那樣。"艾克倫家昨晚打電話來,"他開始說。
"是嗎?"我說。
"我已多年沒有他們的消息,不知馬可怎樣了。"
"馬可在越南陣亡,葬禮明天舉行,他的父母希望你能參加。"父親安靜地回答。
直到今天,我仍清楚記得父親告訴我的馬可的陣亡地點。
我從未見過軍人躺在棺木里的樣子。馬可看來那樣英俊、那樣成熟。那一刻我只能想到的是:"馬可,只要你能開口對我說話,我願失去全世界的膠布。"
教堂里坐滿了馬可的朋友,恰克的妹妹獻上一首《真理正在前進》。
葬禮當天為何要下雨?站在墳墓旁邊已夠難受了。牧師作了禱告儀式,號手吹出喪禮曲。
馬可的親友一個接一個走到棺木旁邊,在上面灑下聖水。
我是最後一位到棺木邊祝福的人。我站在那裡,一位扶棺的軍人過來對我說:"你是馬可的數學老師嗎?"
我望著棺木點頭。
"馬可經常提到你。"他說。
葬禮結束後,大部分馬可的生前好友一起到恰克的農捨去吃午餐。馬可的父母在那裡,顯然是在等我。
"我們要給你看件東西",他的父親說,一邊從口袋裡掏皮夾。
"馬可陣亡時,從他身上找到這個,我們想你可能認得。"
打開夾子,他小心拿出兩片破舊的筆記本紙張。顯然曾經破損、新貼、折疊,又折疊多次了。我不必細看,就認得我曾在上面抄下馬可的優點,那都是同學們對他的總結。"多謝你,"馬可的母親說。"您瞧,馬可多珍惜它。"
馬可的同學開始圍攏過來。
查理靦腆地笑著說:"我也留著我的紙條,放在家裡寫字桌最上面的抽屜里。"
恰克的妻子說:"恰克要我把它夾在結婚相簿里。"
"我也保存著我的那一張。"瑪莉蓮說。
"我的放在日記本里。"然後是維浪另一位同學,從她的筆記簿里取出皮夾,向眾人展示她那破損的紙條。
❺ 新概念一冊123課故事復述
《新概念英語》第一冊第123課 A trip to Australia 澳大利亞之行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answer this question. Who is the man with the beard?
聽錄音,然後回答問題。那個長著絡腮鬍子的人是誰?
【課文】
MIKE: Look, Scott. This is a photograph I took ring my trip to Australia.
SCOTT: Let me see it, Mike.
SCOTT: This is a good photograph. Who are these people?
MIKE: They're people I met ring the trip.
MIKE: That's the ship we travelled on.
SCOTT: What a beautiful ship!
SCOTT: Who's this?
MIKE: That's the man I told you about.Remember?
SCOTT: Ah yes. The one who offered you a job in Australia.
MIKE: That's right.
SCOTT: Who's this?
MIKE: Guess!
SCOTT: It's not you, is it?
MIKE: That's right.
MIKE: I grew a beard ring the trip, but I shaved it off when I came home.
SCOTT: Why did you shave it off?
MIKE: My wife didn't like it!
【課文翻譯】
邁 克:看,這是我到澳大利來旅行時拍的一張照片。
斯科特:讓我看看,邁克。
斯科特:這是一張很好的照片。這些人是誰。
邁 克:他們是我旅行時認識的人。
邁 克:這是我們所乘的那條船。
斯科特:多漂亮的船啊!
斯科特:這是誰?
邁 克:這就是我跟你說過的那個人。還記得嗎?
斯科特:啊,記得。就是在澳大利亞給你工作的那個人。
邁 克:對。
斯科特:這是誰?
邁 克:你猜!
斯科特:這不是你,對嗎?
邁 克:不,是我。
邁 克:我在旅行時留了鬍子,但我回到家時就把它颳了。
斯科特:你為什麼把它颳了?
邁 克:我妻子不喜歡!
【生詞】
ring prep.在……期間
trip n. 旅行
travel v. 旅行
offer v. 提供
job n. 工作
guess v. 猜
grow(grew, grown) v. 長,讓……生長
beard n. (下巴上的)鬍子,絡腮鬍子
【上期作業回顧】
1. 把下面的兩個句子合成一個定語從句,並把它翻譯成中文。如果先行詞可以省略,請標出。(50HY)
①This is the bus.
②I took the bus to school yesterday.
定語從句:This is the bus (that/which) I took to school yesterday.
中文翻譯:這是我昨天搭去學校的公共汽車。
(PS: 引導詞可以省略。因為先行詞「the bus」在定語從句「I took to school yesterday"充當的是took 的賓語,把先行詞放回句子中,還原為「I took the bus to school yesterday."可知I是主語,took謂語,the bus 賓語。先行詞在定語從句中充當賓語,可以省略。)
①They are the students.
②I taught the students last year.
定語從句:They are the students (that/who) I taught last year. (引導詞可以省略)
中文翻譯:他們是我去年教過的學生。
2. 請把本課中的定語從句找出來,並嘗試自己翻譯課文中的定語從句。(50HY)
1)The lady who is standing behind the counter. 站在櫃台後面的那位女士。
2)The books which are on the counter.就是櫃台上的那兩本。
3)He says he's the man who bought these books.他說他就是買這兩本書的人。
4)The man who I served was wearing a hat.我接待的那個人戴著一頂帽子。
5)Is this the man that you served, Caroline?這就是你接待過的那個人嗎?
二【知識點講解】
(一)單詞擴展
1. ring prep. 在...期間 ring+n. 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在暑假
2. trip n. 旅行 trip to+地點 到...旅行 A trip to Japan 日本之旅 A round trip 來回票/往返旅行
3. grow (grew grown) v. 成長,生長 growth n. 成長
grow up 長大,變成熟/理智起來;mushroom growth 雨後春筍般地增長,迅速增長
Lady Gaga's fans increased as quickly as mushroom growth. Lady Gaga的粉絲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增長。
4. traval v. 旅行(常指長途旅行)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周遊世界 travel to+地點 到...旅行
traval n.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馬可波羅游記》
5. offer v.(主動)提供 May I offer you a drink? 我可以請你喝一杯嗎?
offer n. a job offer 一個工作機會 經常在畢業的時候,同學們都會互相詢問:"Have you got the offer yet?" 找到工作沒有?(有公司要你了嗎?)
6. beard n. 胡須(絡腮鬍子)mustache n.小鬍子(八字鬍)
beard v.對抗,頂撞
【諺語】beard the lion/lair in his den 老虎頭上拔毛/太歲頭上動土。
7. job n.工作 work n./v. job只能做名詞,而work既可以做動詞,也可以做動詞
a part-time job 兼職; do a good job 幹得好,幹得漂亮
失業: lose one's job/ out of work
(二)語法講解【手把手教你玩轉定語從句 (二)】
【定語從句】
上一期,我們初步接觸了定語從句,以及that,which, who等引導詞的使用。
1. 上期回顧:當先行詞在定語從句中充當主語或賓語時,由that(物&人),which(物), who(人)等引導詞來引導定語從句,先行詞在定語從句中作賓語時,引導詞可以省略。如 she is the girl (that/who) I like. 但充當主語時,則不能省略,She is the girl that/who offered me a drink yesterday.(不能省略)
2. 先行詞的特殊用法:
根據第1點,似乎that這個先行詞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確實,that還有著自己的優越性,在下面幾種情況下,引導詞只能用that,而不能用別的先行詞:
a. 當先行詞為 all, much, little, few, none, something, anything, everything, nothing 等不定代詞時。All that can be done has been done.
b. 當先行詞既指人又指物時。
He spoke of the men and the thing (that) he had seen abroad.
c. 當先行詞被序數詞或形容詞的最高級修飾時。
This is one of the best films that I have ever seen.
d. 當先行詞被 the very, the only, the last, any, every 等修飾時。
This is one of the very book that I am looking for.
e. 當先行詞是疑問詞 who, what, which 時。
Who that has such a home doesn』t love it?
f. 關系代詞在從句中作表語。
Mary is no longer the girl that she used to be.
(ps:表語就是放在be動詞,或者是系動詞(感官動詞:see,smell,taste,touch,feel,sound等跟人的感官有關系的詞,以及表示變化的詞,如go,turn等)
❻ 馬可羅丁星型線圈的介紹
是一種新型動能設計概念,利用的是星型線圈和磁懸浮原理,從而獲取較高的轉速。
❼ 馬可·奧萊略 冥想錄
《馬可·奧萊略騎馬像》 (青銅,高4.24米,約公元2世紀,羅馬)
這是羅馬帝國前期著名的一座帝王肖像。馬可·奧萊略是羅馬帝國「五賢君」之一。他是希臘斯多葛派哲學的忠實信奉者,主張人們通過自我教育而達到無私互愛,企圖實踐柏拉圖的理想國。他在位的年代(公元161年—180年),帝國已開始衰落。他又親身經歷了地震、瘟疫、戰爭、飢荒、軍事叛亂等災難,使他深感現實生活與他信奉的烏托邦理想相距甚遠,因而感到失望和苦惱。他的這種思想情緒反映在他逝世前十年用希臘文寫的著名的含有自我反省之意的《冥想錄》之中。這座青銅騎馬像,雖然姿勢有些程式化,但整個雕像比較莊重、深厚,較好地表現了這位具有哲學家和文學家氣質的帝王形象,是迄今保存下來的唯一的羅馬帝國時期具有紀念碑性質的帝王騎馬像,也是後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名人騎馬像的範本。
❽ 德國馬可隱形戰斗教練機的概念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馬可輕型戰斗機/高級教練機最初的概念(先前即是AT-2000)在1989年提出,由德國宇航公司和義大利馬基公司聯合開發,用於未來教練機需求,但後來因馬基公司在1994年退出合作中止。德國的歐洲航宇防務軍用飛機分部在高級教練機概念上的工作是獨自進行的。
為了擴展將來的國際市場銷路,歐洲航宇防務公司作過諸多努力。1996年10月漢城航空展,在當時,甚至還宣稱工作進展方面到1997年第一架原型機就可以動工製造,在2000年進行首次飛行。
從1998年開始,歐洲航宇防務公司做了一個出口分析和關於新的超音速教練機風洞方面工作。雷達橫截面試驗也被實施,具有非常好的結果,45千米距離的雷達截面僅1平方米。
歐洲航宇防務公司同韓國現代公司和南非Denel航空公司進行合作,兩個合作國家在合作時看到一個150架新練機和或許額外的100架飛機需求量。最初交付預計在2005年。
南非Denel航空公司製造了一個全比例實物大模型,首次展示在1998年4月非洲航空展,期望能推動AT-2000參與南非攻擊型輕型戰斗機競爭。但在1998年11月,最終瑞典薩伯公司JAS39「鷹師」戰斗機獲勝。在南非市場失利是因為研製進度緩慢,還停留在概念階段,而瑞典JAS39戰斗機已經正式生產。
歐洲航宇防務公司在1998年10月已經和韓國現代公司簽署一個備忘錄,但是總的問題是當時韓國現代重工公司正在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合作建造KTX-2級驅逐艦,獲得政府堅定支持。在高級教練機方面,韓國最終選擇由韓國航空工業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合作研製的「金鷹」T-50高級教練機方案。當然,韓國失利帶有一定政治因素。
2001年6月在巴黎航空展,歐洲航宇防務公開展示一種新型座艙的樣品,前艙內布置有駕駛桿、油門桿、平視顯示儀等設備,目的是展示當前座艙的最新技術水平。後艙是基於虛擬現實技術製造的,只安裝了一個駕駛桿和一個油門桿。這套設備只用於銷售展示和宣傳,其虛擬設備包括一個數字頭盔,一副數字手套和一套與中央計算機相連的跟蹤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