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汶川一中校服

汶川一中校服

發布時間:2021-06-11 05:51:54

Ⅰ 汶川一中放假安排

一般來說
1.義務教育學校:暑假時間為7周,自7月11日(星期日)至9月1日
2.普通高中學校:暑假時間為6周,自7月18日(星期日)至9月1日(星期三)。
3大學波動就大一些專業學校不同時間也會不一樣一般也是7月多。

Ⅱ 請教下各位知不知道汶川縣第一中學地址在什麼地方。如要坐車過去的話要怎麼走呢。。謝謝各位了。。急啊。

汶川縣第一中學的地址:汶川縣雁門鄉境內的過街樓村。離汶川縣城2.5公里多,可坐麵包車(車費2-3元),也可打的(10-15元),5、6分鍾就可到達。

車站:過師專大橋,十字路口右就是汶川汽車站。但到雁門(建設中的汶川一中)在德超市附近趕車較方便。

Ⅲ 2016年汶川一中中考分數線是多少

2016年汶川一中中考分數線,

6月中考後才知道。

可參考近3年的分數線。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學,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獻瑞,吉星臨門。

祝你學業進步,馬到功成。

Ⅳ 開平的經濟

2008年,全市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健康發展,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運行質量平穩發展。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70.39億元(當年價),比上年增長10.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73億元,增長2.4%;第二產業增加值87.49億元,增長11.4%;第三產業增加值65.17億元,增長10.3%。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0.4:51.3:38.3。按戶籍人口計人均生產總值24872元。
2011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200.14億元,比上年增長14.36%,增幅創15年來新高,「十一五」時期年均增長(下同)11.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9.18億元,比上年增長24.25%,增幅創2003年來新高,年均增長11.1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89億元,比上年增長29.26%,增幅創17年來新高,年均增長17.11%。加快重點項目建設,2010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7.06億元,年均增長20.76%;吸收外商直接投資1.53億美元,年均增長10.76%;實際利用民資13.59億元,年均增長13.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8億元,年均增長16.14%;金融運行穩定,本外幣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321.41億元和93.7億元,年均增長8.91%和15.11%。加強對市直資產經營公司(集團)的績效考核,不斷完善公有資產監管營運體系,實現公有資產保值增值。「十一五」時期五大集團公司實現稅利9億元,上繳資產佔用費1.26億元。加快推進公有企業改制,完成了滌綸集團、嘉士利、平豐紡織、食品集團、潭江半島酒店等一批重點企業的重組改制。全市共完成改制企業223家,改制率達90.28%。落實安置費用2.99億元,妥善安置企業改制職工1.98萬人。成立土地儲備中心,積極盤活存量用地,整合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2011年,全市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10:51.8:38.2。先進製造業逐步成為新的增長點。三大傳統支柱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2010年化纖紡織、水暖衛浴和食品工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41.57億元,是2005年的1.26倍。重振「建築之鄉」雄風工作初見成效。2010年實現建安產值42.53億元,是2005年的2.8倍。援川工程汶川一中獲中國建設工程最高榮譽「魯班獎」,耀南公司獲「全國建築業先進企業」稱號。 開平縣從立縣至鴉片戰爭爆發前,縣內人口尚少,大部分是農業戶,農業生產技術較為落後,但仍可維持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開平縣毗鄰香港、澳門,大量洋米運入,沖擊了縣內的糧食生產。隨後,由於人口增多,耕作技術無多大改進,豐年時糧食生產尚可自給,一碰到水旱為患或社會動盪,則要外地運入糧食或靠進口糧食度日。到了清末,人口增長加快,開平縣已逐步淪為缺糧縣。
民國初期,政局動盪,軍閥混戰,土匪橫行,糧食生產受到影響。為了彌補糧食的不足,每年均從外縣或港、澳運人大量糧食。到了二十年代,由於政局相對穩定,僑匯收入增加,經濟開始發展,農業生產也略有起色。抗日戰爭爆發後,戰事頻繁,農業生產又受到影響。江門、新會被日軍侵佔後,水路被封鎖,無法從香港、澳門運入糧食,只靠外縣通過陸路運入糧食供應,糧價飛漲。每年冬春季,糧荒嚴重,經常發生餓死人現象。民國32年(1943年),春夏大旱,隨後又大水災,糧食歉收,全縣餓死3萬多人。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發動內戰,通貨膨脹嚴重,農業生產再一次受到影響。
共和國成立後,在共產黨和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1951~1953年上半年,實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的土地,廢除封建剝削制度,解放了農民的生產力,加上肥料、水利等設施得到改善,農業生產有了好的轉機。到1955年開平縣已變為余糧縣。1956年,全縣農村實現農業合作化,把小農經濟改變為基本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的合作經濟,從而引導農業向社會主義集體經濟轉變。
「十一五」時期,市鎮兩級財政用於「三農」支出累計達15.83億元,年均增長25%。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制度,糧食總產量保持穩定增長,2010年農業總產值38.45億元,年均增長5.36%。效益農業和特色農業發展迅速,成功創建全國首批、全省首個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入選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全市現有農業龍頭企業16家,建立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45個,帶動1.62萬農戶發展生產,戶均增收2萬元。修建、加固河堤17.89公里,完成水庫除險加固81宗。加快現代林業建設,「十一五」時期完成造林總面積1.5萬公頃,林木綠化率為40.3%。 清初,開平手工行業已發展到有鐵器、竹器、木器、紡織、榨油、建築、採石、燒蚝灰、石灰、雕刻、制紙寶線香等行業。整個清朝時期,開平的勞動人民創造了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輕紡手工業品,在長沙、金山等地已有煉鐵爐用於鑄制農具和鐵鑊等,在蒼城的文廟里曾保留下晚清的木結構建築,在已拆除的城隍廟和譚家祠里還留下一些精巧的石封、磚雕和木雕等清末手工藝品,在水口有清代時被譽為「工業之異彩」的「畫門神」、醬料業廣合腐乳和郭氏開辦的數家煙皮店,在黎洞古儒有用於出口的茶葉,在赤坎有盛益餅家,在馬岡高園、水口沖渡、流津美、沙坪岡有聞名的夏布和機白布(以「岡白」最為有名),在一些農村有民間土糖寮制的紅白二色食糖,在長沙有生益棧出產的「高生益豉油王」,還在一些地方出現熔制錫器、採煤、造船、養蠶等業。及至清朝末期,又出現了一些使用機械生產的工業,在荻海有旅美華僑開辦的「振業機器製造牛骨灰田料公司」。在這些手工業發展中,也有一些行業已在鴉片戰爭後由於洋貨的沖擊而逐漸衰落。
到1992年末,全縣各類工業企業354家,其中屬全民所有制的企業56家,屬集體所有制的企業274家,屬三資企業的24家。在集體所有制的企業中,屬縣二輕工業的35家、屬縣屬集體的11家,屬交通部門開辦的3家,屬其他系統開辦的33家,屬城鎮及街道開辦的22家,屬農村鎮開辦的170家。另個體戶(私營)開辦的有2229戶(在縣工商管理部門登記的)。
1992年,全縣工業總產值367566.8萬元(按1990年不變價計算),比1978年的13431.98萬元增長27.36倍,比1950年的727.35萬元增長505.35倍。 高新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全市工業增加值比重由2005年的15.5%提高到2010年的23%。全市共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發中心2個,博士後科研基地4個。一批科技項目列入國家和省火炬計劃。擁有中國馳名商標4個,中國名牌產品4個,廣東省著名商標20個,廣東省名牌產品10個。全市專利申請量和授權數居江門地區前列。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和「中國商標發展百強縣」
2010年房地產完成投資7.53億元,實現稅收1.78億元,分別是2005年的2.7倍和4倍。城區商貿業興旺發展,消費網路進一步向農村延伸。

Ⅳ 汶川縣第一中學的辦學歷史

四川省汶川縣第一中學由原汶川縣威州中學、桑坪中學、七盤溝中學三校合並而成,以威州中學為主要歷史背景。汶川威州中學創辦於1964年,校址位於阿壩州的南大門——汶川縣縣府所在地威州鎮。學校始建僅兩個初中班,招收學生45名。剛起步不久就受到文化大革命的沖擊,停辦三年。1970年秋復校,縣上將威師附小、紅星小學兩個戴帽的初中班歸入威中,12月學校建立了「革命委員會」。當時,全校教職工(包括兼課教師)不到20人。1972年秋,上級決定在威中增設一個高中班;與此同時,「工宣隊」進駐學校參與領導、管理;同年,為貫徹「五.七」指示,實行開門辦學,學校又舉辦了「紅醫」、「農技」兩個高中班。自此,全校師生員工年年都要走出校門進行學工、學農、學軍的教育鍛煉。
為適應藏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阿壩州經濟建設的需要,1980年,阿壩州人民政府決定在威州中學試辦寄宿制民族重點高中班,並招收南坪、松潘、黑水、茂縣、理縣和汶川六縣內的藏、羌、回等少數民族學生。民族重點班「一屆一個目標,一步一個腳印」,每年的高考升學率均保持在85%以上,為阿壩州培養較高層次人才和合格的建設者做出了巨大貢獻,學校在1987年和1989年連續兩次獲得四川省民委、省教委頒發的民族教育獎勵基金獎。由於辦學成績突出,1984年12月20日被列為四川省首批擴大辦好的重點中學,1986年被省委、省教育工會授予「教育系統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稱號。
上世紀九十年代,威州中學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在校學生由1993年的16個教學班,658名學生擴展到2000年30個教學班,1500餘名學生;學校佔地面積31100平方米,校舍佔地面積25300平方米,固定資產達2200萬元,成為全州辦學規模最大的學校。
「5.12」汶川特大地震後,學校被迫遷至成都市龍泉驛區陽光體育城,遷移路途十分艱辛,途經馬爾康、金川、丹巴、雅安等地,路程逾千里,經全校師生齊心協力,於2008年9月全部平安轉移至過渡校區。在過渡的一年時間里,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全力支持,全校師生同甘共苦。災後以原四川省首批省重點中學、省級示範校、省級文明示範單位威州中學為歷史文化背景,合並原汶川縣初級中學中發展水平較高的桑坪中學、七盤溝中學,斥資2.4億人民幣建成汶川一中新校區。2009年8月,汶川一中建成。威州中學順利完成過渡,遷回汶川。2013年12月23日,經四川省教育廳復核正式批准四川省汶川縣第一中學校成為四川省二級示範高中。

Ⅵ 成都玉林中學怎麼樣捏

成都市玉林中學建校於1988年,坐落於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高新產業集中的成都市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是四川省第一所實行全面改革實驗試點中學,是成都市第一所實行校長招聘制的中學,是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也是全省、全國第一所有後援委員會的公立學校。 查看精彩圖冊
中文名: 玉林中學 創辦時間: 1988年 類別: 公立中學 所屬地區: 中國成都 主要獎項: 省校風示範校、示範性普通高中 教職工: 493人
目錄學校簡介校服學校歷任校長簡介師資力量校容校貌心繫台灣發展前景

展開學校簡介校服學校歷任校長簡介師資力量校容校貌心繫台灣發展前景

展開編輯本段學校簡介學校佔地215畝,擁有芳草、石羊、玉林、肖家河四個教學區,六個教學點。
玉林中學

有教職工493人,學生8700多人。特級教師及後備人選5人,博士11人,碩士7人,研修生202人,市、區學科帶頭人44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四川
省優秀教師4人,成都市優秀教師9人,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23人,師德標兵10人 ,優秀校長5人,其他榮譽稱號獲得者200多人。
學校擁有功能齊全的教學大樓,設施完善的學生生活中心,設備一流的體育場館、科技樓和天文館。
在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中,逐步形成了有豐厚內涵的「人本·和諧」的辦學思想,「琢玉成器,育才成林」,為社會培養了兩萬多名合格的畢業生,為高等學府輸送了
一批又一批大學生,有300多名玉林中學畢業的學生在國外一流大學讀書。培養了全國十佳警察田立,四川省理科狀元翟牮,14歲少年大學生張晶,2008奧
運之星顧俊傑、周怡等一大批優秀人才,高考、中考連年受到成都市教育局的表彰,實現了「資源的快速積累,品牌的有效輻射」。
學校明晰了「集團化辦學,國際化交流,科學化管理」的發展思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深化課程改
革,開發校本課程。近三年來,承擔了研究課題26個,其中國家級課題5個,省級課題2個,80%的教師參加了課題研究。學校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在人事制度
改革、集團化辦學、多元化發展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具有較明顯的特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起到了實驗性、示範性作用。
目前,學校正向著「將玉林中學辦成在『人本·和諧』的辦學思想引領下,面向世界,並與國際接軌的師生互動發展的學校」的辦學目標闊步前進。編輯本段校服分夏季校服兩種,秋季校服一種,冬季校服一種.
[1]

此為夏季校服編輯本段學校歷任校長簡介【楊興政】
楊興政,男,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八角鎮人民村人。在八角小學讀書時加
入少先隊,1954年考入鹽亭縣富驛初級中學讀書並加入團組織,1958年保送入鹽亭中學學習,1959年參加工作,1960年初被選送入四川省團校(校
址在重慶石橋鋪)團縣委書記培訓班學習,學習期滿後調入鹽亭縣團委並分管學校團隊工作,1964年考入成都工學院高分子化工系塑料專業學習,1965年加
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被派到雅安市檔案館清理敵偽檔案,後被送往邛崍桑園7848部隊軍墾農場勞動鍛煉並擔任司務長,1970年勞動鍛煉期滿被派遣到
成都市革命委員會,先在文教組織,再到市教育局革命委員會組織幹部科工作,1971年被派到成都三十五中任政治處主任,後任革命委員會副主任,革命委員會
撤消後,被任命為成都三十五中校長兼黨支部副書記,1980年率成都市一批教師支援馬爾康和汶川,常駐汶川並兼任汶川威州中學校長,1980年返城後調任
成都二十九中(又稱成都計算機職業中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1988年成都玉林中學創立,被市教委招聘為首屆玉林中學校長,一直連任到2002年退休,退
休後又被聘為玉林中學名譽校長。還先後擔任過成都東方雙語學校和玉林中學(西區)校長,玉林中學與高新一中和玉林中學(西區)「三校合一」時擔任顧問。曾
任四川省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高新區優秀校長,成都市優秀共產黨員,四川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優秀校長,榮獲成都高新區創業獎,享受
成都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貼。
【唐方劍】
唐方劍,男,中共黨員,1987年畢業於四川師范大學化學系化學教育專業,獲理學學士,中學化
學高級教師。1997年西南師范大學教學論碩士課程進修班結業。中國教育學會德育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四川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委員會會員;成都市教育學會化
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成都市先進德育工作者;四川省優秀青年教師;成都市首屆學科帶頭人後備人選;中語會傑出
貢獻校長;1999年入選《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入選「成都市人才興市百千萬工程」。
治校理念:關注人的互動發展。
人生信條:做一個心理健康、有思想的人。
主要經歷:
1987年畢業於四川師范大學化學系化學教育專業、獲理學學士;同年7月分配到四川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任化學教師;
1987年至1997年在四川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工作,歷任班主任、教研組長、教務處副主任、校長助理;
1997年西南師范大學教學論碩士課程進修班結業;
1997年至2002年7月任四川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97—98分管德育、總務後勤、校辦產業,98—99分管總務後勤、校辦產業,99—02主持初中部全面工作,參與了並校改革、創建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全過程);
2002年8月至2011年8月任成都市玉林中學校長。
【鄧 銘】
鄧銘,男,畢業於西華師范大學,物理系。從事教育工作以來,分別在高新一中、高新實驗中學、和平學校擔任副校長、校長工作。現任玉林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成都市學科帶頭人,成都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2011年8月至今任成都市玉林中學校長。[1]編輯本段師資力量
玉林中學建校於 1988
年,坐落於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高新產業集中的成都市城南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是四川省第一所實行全面改革實驗試點中學,是成都市第一所實行校長招聘制
的中學,是四川省示範性重點高中。目前學校佔地 112 畝,三個教學區,有 200 多名教職工,其中特級教師 1 人,教授 7
人,市、區學科帶頭人 20 人,高級教師 68 人,中級教師 72 人。 56 個教學班,近 4000 多名學

生,擁有功能齊全的教學大樓,設施完善的學生生活中心,設備一流的體育場、科技樓和天文館,造就了一支為數眾多、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
在 10
多年的迅速發展中,玉林中學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辦學思路,構建了適應自身發展的「三立」辦學理念,即「以高尚品德立人,以博學多才立身,以勇於探索立新」。
以「整合教育資源,立足校本開發,關注人本發展,促進玉林人的互動發展」為治校理念,為全面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人格品質和個性發展打下良好而堅
實的素質基礎,十年來,培養出了「四川省高考理科狀元翟牮」、「清華大學高材生張奕」、「 2008
年奧運之星顧俊傑」、「全國十佳優秀警察田力」等高素質人才。玉林中學還與高新區博士創業園成都博士達現代教育開發與研究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系,成立
了「玉林中學博士工作站」,先後有 7 位博士入駐工作站,共同創辦了博士創新教育實驗班 」, 給玉林中學的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學校形成了「一校三址」的辦學規模,整合了學校資源,提升了學校綜合實力,加強了教育信息化進程,以教學興校、科研興校、管理興校,塑造了玉林中學美好的辦學形象。
現在,滿懷豪情的玉林人在年輕的具有開拓、進取、創新精神的領導班子的領導下,正在為把玉林中
學創建成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面向世界,並與世界接軌的有特色的精品學校而努力奮斗。 企業介紹:
成都市玉林中學創建於1988年秋,是為玉林小區修建的配套學校。建校之初,玉林中學實行了一整套政革措施,概括為「四制(校長負責制、教職工全員招聘
制、任務和目標考核及崗位責任制、實行內部結構工資制)一包(經費總包干)兩支持(成立由學校服務范圍內的單位組成的辦學後援委員會支持學校辦學;學校支
持後援單位職工子女就學)」。作為首家校長負責制的改革學校,玉林中學的校長楊興政是由市教委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教職工是由校長面向社會經過嚴格考核公
開招聘的,引進了全面的競爭、淘汰機制,從而徹底打破了吃大鍋飯的現象,使學校的改革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十二年來,在市政府、市教委及高新區的關懷和
指導下,玉林中學不僅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而且穩步跨上了繼續開拓的新台階。尤其在高新區及市教委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玉林中學順利合並了在建的高新區芳
草中學為玉林中學西區(西區為高中部,原校址為東區,開辦初中部),並於98年秋成功啟動,為玉林中學今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校在辦學條件方面日
臻完善,辦學效益逐年提高,已成為在省市乃至全國有良好聲譽和相當競爭能力的令人矚目的一所新型完中。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於
2006年7月授予成都市玉林中學「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民航專業後備人才基地」,並委託玉林中學開辦民航專業後備人才基地班,招收具備民航飛行技術和空
中乘務等專業基本條件的優秀學生,進行高中階段文化課程教育和專業基本素質訓練,旨在為民航飛行學院培養和輸送飛行技術、空中乘務等優秀的民航專業後備人
才。
成都市玉林中學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民航專業後備人才基地學生屬成都市玉林中學普通高中學生,在與
普通高中學生同步完成普通高中基本課程的基礎上,針對飛行、空乘專業的特殊要求,強化英語、增設形體訓練課、體能訓練課、禮儀培訓課和面試技能技巧課等,
聘請民航專業教師授課,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成都市玉林中學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民航專業後備人才基地班實行封閉式住讀管理,實行助教制,配備課後輔導教師和生活教師,從學習到生活分別有專人負責。
2006年9月,成都市玉林中學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民航專業後備人才基地面向全省招收首屆高三民
航基地班,實行小班制教學和封閉式住讀管理,通過文化、禮儀、形體、面試技能技巧等課程的強化訓練,取得了良好成績。學生參加民航飛行學院飛行、空乘專業
面試體檢全部合格,文化成績大幅度提高,升學率達100%,獲得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及家長和社會贊譽。2007年9月,經成都市招生辦公室批准,玉林中學中
國民航飛行學院民航專業後備人才基地面向全省招收第二屆高三民航基地班和首屆高一民航基地班,基地班管理嚴格規范,學風濃厚,學生文化成績和身心和諧發
展,素質全面提高,得到家長和社會的高度認可。
唐方劍:學校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學高級教師1987年畢業於四川師范大學化學系化學教育專
業,獲理學學士,中學化學高級教師。1997年西南師范大學教學論碩士課程進修班結業。成都市教育學會化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成都
市高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成都市教師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成都市特級校長;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成都市先進德育工作者;四川省優秀青年教師;成都市首屆
學科帶頭人後備人選;1999年入選《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入選「成都市人才興市百千萬工程」。
人生理念:做一個心理健康、有思想的人。
管理理念:關注人的互動發展。編輯本段校容校貌由玉林中學團委主辦,共青團玉林中學委員會承辦,並在每一學年的第二學期舉辦,活動旨在宣揚:做一個文明、多才、奮進的玉林青年。
活動啟動於2004年5月,至今已成功舉行過4屆。
每年度的活動中將評選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玉林青年為「玉林十佳」、「玉林十優」。第五屆玉林青年節將加「校園歌手大賽」、「教師知識競答」等活動!由於地震原因,第二屆校園新作文大賽組委會,決定將辦賽款項全部捐贈地震災區。比賽終止,所有作品將存檔!
《玉林青年報》
2005年10月17日,《玉林青年》在玉林中學芳草校區、石羊校區、玉林校區、肖家河校區同
時舉行發刊儀式。學校領導對《玉林青年》的成功發行表達了熱烈的祝賀,對玉林中學團委的牽頭作用表示了肯定,同時對玉林校園文化建設和青年的成長予以了展
望。各個校區的團員代表也在大會上致辭,立志要以《玉林青年》的發刊為契機和平台,進一步展現玉林學子的青春風采。被《玉林青年》首期錄用了稿件的教師和
學生個人也在發刊儀式上領到稿費,這極大地調動了廣大青年學子和教師關注《玉林青年》的熱情,形成了熱烈的、積極的反響。
《玉林青年》以「弘揚玉林精神,傳播玉林文化,唱響青年聲音」為宗旨,力求貼近學生生活和校園實際,設置了「校園」、「青春」、「文苑」等主題鮮明的版面,開辟了校園文化建設的新領域。《玉林青年》的發行標志著玉林中學校園文化建設在歷史上翻開了新的一頁篇章。
抗震救災我們在行動

■當地震突然降臨
5月12日14時28分,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到中國大地,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地
震發生時成都震感強烈。地震發生時,我校四個校區學生和老師正准備上課,在幹部和老師的組織下,師生們很快就疏散到操場等安全地點,無一人受傷。在通訊全
部中斷的情況下,唐校長立即派人火速趕往高新區,向相關領導及時匯報了地震情況,四個校區也很快互通了消息,師生全部平安無事。17點15分,學校正式放
學,家長們也陸續前來接學生。當晚,住校生全部有秩序地被安置在操場上,學校安排專人值班,師生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抗震救災,心手相連
5月13日下午,學校接到高新區社會事業局緊急通知,有500名孤兒被安置在濱河小學,急需棉
被支援,唐校長立即要求把芳草和石羊校區學生宿舍沒有用的棉被整理出來,火速送往濱河小學,棉被總價值8萬6千元。學校辦公室立即向四個校區老師發出捐贈
總動員,老師們積極響應,截止5月13日晚,四個校區共捐贈棉被、毛毯400多條,學校將統一組織通過相關渠道送到災民手中。
■地震阻擋不了我們的求學的步伐
為了保證高三學子能夠盡快投入到高考備考中,5月13日晚,學校組織人連夜搭建了長100米、寬9米的雨棚,分隔出12個班,每班都安置了飲水機,並設置了教師答疑處,老師們隨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高三學生將於5月14日正式復課。
5月14日上午8點,芳草校區高三全體師生在操場集合,唐方劍校長做了動員講話,表達了對災區
遇難者的悼念之情,告誡高三全體師生以立足本職崗位,發奮讀書的實際行動,表達對災區的支援。唐校長還給師生講解了地震的知識,要求大家相信政府,不相信
不傳播謠言,沉著鎮定,奮發有為。復課第一天,師生精神飽滿,秩序井然。
■敬剛書記一行蒞臨我校指導工作
5月16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敬剛、管委會主任韓春林、管委會副主任李岷雪在社會事業局局長呂
毅等的陪同下,來到我校芳草校區檢查學校校舍的受損情況,要求相關部門盡快修復受損部位,保證19日學生正式安全進入教室上課。敬剛書記對我校領導在地震
發生時的快速反映及正確處理非常滿意。敬剛書記一行看到高三師生良好的精神風貌非常高興,對高三及時復課的安排也非常認同,並對震後的學校工作提出了明確
要求。
■5月19日14時28分,距離汶川特大地震爆發整整七天的時刻,玉林中學全體師生庄嚴肅立,
向汶川大地震的遇難者默哀,淚水再次打濕了師生們的雙眼。這一刻,在中國各地,國旗低垂,汽車、火車、艦船笛聲長鳴,防空警報在城市上空鳴響;這一刻,在
天安門廣場,自發趕來的民眾高喊「中國加油」、「祖國萬歲」;這一刻,13億中華兒女的淚水讓世界感受到他們的悲傷。而當中國經歷了這場世界歷史上最大規
模的集體哀悼活動後,留給世界的,是中國人的堅強。
■「抗震救災」玉林師生在行動:一片愛心獻教育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以來,災情一直牽動著全校師生的心,在學校團委的倡議下,師生們紛
紛捐款,表達對災區人民的一片愛心。截止到今天,師生捐款合計332599.22元。師生們有一個願望,希望用這筆錢去創辦一所學校,幫助孩子們完成學
業,為災區的教育出一份力。編輯本段心繫台灣2009年8月8 日,台風莫拉克重創我國台灣,使南台灣遭遇了近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水災,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幾乎全部
專欄Logo

泥石流吞沒。台灣災情傳出,大陸網路媒體、電視、報紙都高度關注,成都玉林中學「團委博客」又名「玉石軒」(鏈接地址詳見擴展閱讀)緊急提前開放,向台灣
受災同胞祈福!呼籲在海峽彼岸的國內同胞、遠在海外的華人以及各界愛心人士,加入祈福行列。當血肉相連的台灣同胞深陷災難時,倡導全球華人都與他們同攜
手、共患難,一起渡過難關,一起重建家園。特別開展「心繫台灣」專題欄目!
banner1
編輯本段發展前景12月31日下午,成都市玉林中學6000多名師生齊聚芳草校區,以辭舊迎新聯歡會共慶建校二十周年。
20

多退休教師相聚校園,在祝福牆和笑臉牆前駐足流連。老校友們重回母校,共敘二十年燃情歲月。各級部門和各界朋友紛紛對學校表示祝賀。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
委會副主任李岷雪,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局長呂毅,高新區組織部副部長、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楊俊,高新區機關工委副書記張義薇,高新區財政局副局長傅
亞明,芳草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平,石羊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劍飛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本次盛會。
活動在庄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祖國藍天,百鳥飛翔;錦江河畔,桃李芬芳……」全體師生齊唱
《校歌》,動情的歌聲響徹校園。唐方劍校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代表學校向所有關心和支持玉林中學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唐校長動情地回憶起學
校高舉改革與創新的旗幟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發展歷程,建校之初的艱難困苦和創業者的奮斗精神令人難忘,「不是重點,勝似重點」的美譽和「琢玉成器,育才
成林」的累累碩果令人欣慰。展望未來,唐校長表示,學校將繼續堅持「集團化辦學,國際化交流,科學化管理」的發展思路,堅定不移地走內涵發展、持續發展、
品牌化發展之路。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局長呂毅致辭,肯定了玉林中學二十年的辦學成果,同時希望玉林中學積極履行「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學生」的辦學宗旨,充分
發揮全區學校排頭兵的示範帶頭作用,為高新教育登上新台階而努力拚搏。
聯歡會以「玉林,可愛的校園」為主題,師生同台,精彩紛呈,充分演繹了老師的可敬、學生的可親
和校園的可愛。「南國冰雪,阻不斷春天的腳步;汶川地震,壓不垮堅韌的脊樑。奧運盛火,傳遞激情夢想;神七飛天,彰顯強大國力。」一曲《中國骨氣》,高亢
激昂,盪氣回腸,把人們帶回了難忘的2008。燭光點點,歌舞《讓世界充滿愛》展現大災中的大愛。詩朗誦《帶著感動出發》回顧了年青的玉林二十年風雨歷
程。馬林巴打擊樂隊演奏《四小天鵝》《土耳其進行曲》,舞蹈《卓瑪》《牧民新歌》,歌曲《同一首歌》《真心英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玉林歡迎你》。剛
柔兼濟的太極拳和勇猛劈殺的跆拳道表演令人熱血沸騰……在節目中巧妙穿插祝福花絮、老校長訪談、校友介紹及優秀DV展播等。「輕輕合上2008年的日歷,
珍藏可愛的校園——每一份精彩。靜靜聆聽2009年的鍾聲,放飛可愛的師生——每一個希望。」100多人的大合唱把聯歡會推向了高潮,八位校級幹部在唐校
長帶領下同時亮相,展望學校美好的未來。最後,在《團結就是力量》的全場合唱中,歡騰的校園展示了一個和諧奮進的玉林中學。編輯本段學校交通芳草校區(總部):芳草東街80號
乘車路線:12、26、77、79、93、114路公交車直達。
石羊校區:石羊新街16號(現址:歐尚站華店對面)
乘車路線:93、61、801可到達。

玉林校區:玉林東路11號
乘車路線:153、12、59、61、109路公交車直達。
肖家河校區:肖家河街69號
乘車路線:153、79路公交車直達。
供稿網路:「團委博客」又名「玉石軒」(鏈接地址見擴展閱讀)編輯本段所授榮譽
獲得了四川省校風示範校、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四川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校、四川省傳統體育項目示範學校、四川省壘球人才輸送基
地、成都市精神文明單位、成都市綠色學校、成都市園林學校、成都市十佳環境模範管理組織等殊榮。通過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
ISO14001:1996國際環保體系認證。

如何看待汶川中學15歲女孩上學後失蹤兩周一事

現在路上的監控探頭那麼多,手機里的各種導航app也十分好用,我們往往認為現在的孩子很難走丟了,但是在四川汶川,還是發生了一起15歲女孩失蹤的案件。這名女孩失蹤後,家裡人開始了瘋狂地尋找,但是一直都沒有找到任何線索。一個好好的孩子,怎麼會這樣突然人間蒸發了?

這個15歲的女孩是家長的心頭肉,在她失蹤之後,她的父母已經快哭成淚人,在這里我也希望廣大群眾能夠向她的父母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Ⅷ 2009年阿壩州汶川威中招生分數線

很明顯要嘛 威中已經改名了 現在叫汶川一中 並且已經建成的新校區也十分大 不向外招收學生 難道讓教室全空起啊 如果你是阿壩州的考生 會收的 如果你是州外的 這就很難說了 只有聯系教務處 李仁義 主任了

Ⅸ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跡

一、如果有下輩子,我還是你的女人
「寶貝,我很想你,我們結婚吧。」
在北京的女網友「細猴」5月12日收到了男友的最後一條簡訊,發送時間是15:07。是時,四川汶川大地震剛剛發生39分鍾,男友就在汶川。
此後,男友音信杳無。
2008年5月12日14:29,大地震發生的第二分鍾,「細猴」收到了男友的電話:「寶貝,這邊……邊……震了……」她一時沒反應過來,大叫他的名字,雖然手機里震耳欲聾的響聲讓她聽不見他的答話,但她不敢掛斷。她當時有一種預感,怕掛掉了就再也聽不到他的聲音了。
終於,男友的聲音又傳了過來,他也沒有掛電話:「有人受傷了,你照顧好自己!」「細猴」鼻子一酸喊道:「出什麼事了呀?喂……你別嚇我呀。」
然後就是忙音。她發了瘋一樣打過去,忙音,無人接聽,對方不在服務區內。
她渾身發抖,打電話給他當地的朋友,還是無人接聽。
很快,她知道了,那裡地震了,是大震。
接下來的幾天里,她一步不離地在屏幕前關注著四川傳來的每個信息。1.2萬,1.9萬,5萬……這些恐怖的黑色數字裡面有他的影子嗎?
她堅信他一定是最勇敢的那一個,「在最後的一刻一直在想著我,向我求婚……」
「親愛的,如果還有下輩子……我一定還是你的女人。」

二、請你堅持下去,做我美麗的新娘
「親愛的,沒有我在身邊,你一定很害怕吧。別擔心,我會找到你的!請你一定一定要堅持下去,做我最美麗的新娘……」
5月14日,在騰訊大渝網「許願牆」上,一位男網友留下這樣的話。
他說,女友是四川汶川人,二人一起在重慶一家餐館工作。4年前,他們成為戀人,准備在今年6月牽手走上紅地毯。
「地震發生前,我女友正在汶川老家籌備我們的婚禮。我因為工作忙提前一天回了重慶,沒想到剛離家就地震了……什麼方法都用過了,還是聯系不上女友。我該怎麼辦……」
他已經請假,准備回汶川去,走前在「許願牆」上表明心跡。

三、歸途還無期,我們還要繼續前行
來自上海的一對記者戀人,因為共同來到地震災區采訪,而有了以下的記述。
「5月13日,作為上海《新聞晚報》記者,我被派往四川災區采訪。
「14日,男友作為上海晨報記者,也被派往四川災區采訪。
「兩個相愛一年的戀人,短暫的分別後,在這個特殊時期,來到了同一個地方。
「說是同一個地方,其實還相差近100公里路程。原本是我每天發簡訊給他報平安,現在變成了互報平安。『我們這里終於通水了』,『中午吃的餅干』,『一個當地居民冒險回家燒了飯,今天還吃到米飯啦』,『剛聽說又發生了較強餘震,一定要當心啊」……
「我所跟部隊的醫療救援隊,食宿可保證。他跟的是地震救援隊,信息多較為安全。我最關心的是他的食宿,他最關心我的安全。
「每天他都會將我們的情況告知他的父母,而我至今還告訴父親:『我們在上海很安全,請放心』。
「歸途還無期,我們還要繼續前行。雖然我們的介入暫時不能給災區人民帶來直接幫助,但我們仍然相信:當我們打下這行字時,這個世界就在改變。」

四、地震後,覺得彼此很重要
「劫後餘生,我們決定結婚,珍惜彼此。」
5月13日上午,一對情侶手拉手走進沙坪壩區婚姻登記處。
來自城區5個婚姻登記處的數據顯示,地震不僅沒有影響婚姻登記,前來登記結婚的人反而增多了。僅沙坪壩區就達到了120對,較平時增加30對。
在沙坪壩區工作的吳欽拉著男友的手走進婚姻登記處。日前,地震發生時從高樓逃生後,吳欽首先想起的就是給男友打電話。幾小時後,兩人終於見面。
吳欽抱著自己心愛的人流下了眼淚。當晚,兩人約定結婚:「什麼都不重要了,珍惜彼此最重要。」
有個統計,5月13日渝中區、南岸區、沙坪壩區、江北區、九龍坡區等城五區有51對夫婦離婚,但有190對情侶喜結連理。
新人表示:「地震後,覺得彼此很重要……」

四個故事,四個愛情故事,四個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
快餐文化時代,「愛得死去活來」已經成為矯情的代名詞,成為經典的奢侈品。
但今天我們發現,當真正的生死關頭到來,曾經柔軟的情感瞬間堅強,曾經多變的情緒瞬間執著,曾經迷惘的未來瞬間清晰。
還有什麼,能比生死之約更令人神往。有多少機會,能夠體會海誓山盟的力量。這惟一一次決心,請讓我在這個時刻擦亮:
對面,就是我的夢想。身旁,就是我的歸宿。她(他),就是我的新娘(郎)!

Ⅹ 又看了去年大地震的東西,哎……不知道桑坪中學的孩子們復課了嗎他們可真不容易啊……

前幾天剛剛回四川上課了。
6月17、18日,隨著汶川桑坪中學第一批、第二批師生1400餘人悉數返回成都,為期一年的汶川桑坪中學異地復課正式圓滿完成;雖然此次返川仍然要坐三十多個小時的火車,但從成都回汶川卻只需2小時了,而且全程路況良好,全然不復當初兩天一夜行程的景象。而隨著汶川縣城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耗資最多的學校——汶川一中修建完畢,也說明凝結了全國人民愛心的災後援建工作取得巨大進展,意味著一個意義重大的勝利,也標志汶川開啟新的篇章。

與汶川一中校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夏季新款睡衣 瀏覽:697
衣牛仔褲的英語怎麼說 瀏覽:791
中國的校服為什麼不改革 瀏覽:547
女生穿橙色短款衛衣配什麼褲子好 瀏覽:226
小個子戴什麼顏色帽子好看圖片 瀏覽:894
正宗旗袍下的粉白一線天 瀏覽:232
豐城垮褲女裝牛仔褲批發市場 瀏覽:772
肩寬針織外套好看嗎 瀏覽:816
建築橙帽子 瀏覽:243
劍三各門派校服副本 瀏覽:78
穿外套配短褲奇怪嗎 瀏覽:865
男生要女生穿外套好看 瀏覽:470
皮帶批發市場大全在哪裡 瀏覽:393
如何選校服 瀏覽:730
無袖長厚外套怎麼搭配 瀏覽:165
z摩凡女裝怎麼樣 瀏覽:534
南極人羽絨服老年款 瀏覽:711
學生服裝圖片v字領搭配褲子 瀏覽:617
牛仔褲女店員真絲襯衫 瀏覽:34
大衣式睡衣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