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levis牛仔褲的橙標 ,白標,褐色標牌有什麼區別
1、三種標牌的區別:
(1)三種標牌的主打系列不同:
褐標主打日常基礎系列;白標主打工裝系列;橙標主打復古系列。
(2)三種標牌價位不同:
白標與橙標主要推出限量款,價位較主打基礎款的橙標更高。
2、日系,美系與國內專櫃褲子的區別:
(1)適配人群不同:日系與國內專櫃的款型適合亞洲人的身材比例,在剪裁、質感、用料、設計上更為適合亞洲人,穿著更為舒適。
(2)主體設計風格不同:日系與國內專櫃的設計更為休閑,美系設計更有張力。
3、levis501、505、523的區別:
(1)三者款式不同:501是歐美經典款式,505是修身款式,523是標準直筒
(2)三者寬窄不同:505最緊,501其次,523最為寬松
(3)三者市場不同:523款只供亞洲市場,最為適合亞洲人,穿著寬松舒適。在美國市場只能買到501與505款。
LEVIS牛仔褲品牌標志與品牌款型特色:
1、撞釘
於Levi』s褲袋角位簡單綴以金屬撞釘,打破傳統風格,令牛仔褲更受歡迎。Levi』s Type 1TM牛仔褲的撞釘更特別放大,感覺更強烈。
2、紅旗
1936年LS & CO.首創於後褲袋加上紅旗,可以說是最早的品牌飾章,令Levi』s更容易識認,此舉亦令其它牛仔褲品牌競相模仿。
3、弧形車花
由1837年LS & CO生產首條牛仔褲開始,後袋便車上獨特的弧形雙線,弧形車花屬美國最悠久歷史的服裝標記。在未有自動機器前,所有弧形車花均需要人手綉上章。
Levi』s Type 1TM的紅旗更大更搶眼,遠距離都可以見到。
4、"雙馬"標志
1886年由於Levi's牛仔褲的耐用性已經聲名遠播。
5、品牌特點
(1)傳統的Levi's牛仔褲的後兜都是燕型線。
(2)後兜的側旗有兩個Levi's,一正一反,e為小寫(早期的一些為大寫)。
(3)口袋等處的銅釘應有L.S&C.O標志。
(4)拉鏈版的則拉鏈上應該有Levi's字樣。
(5)紐扣版的則紐扣和大扣上都應有LEⅥS字樣。
(6)褲內的水標不能少,國內有部分寫的是made in usa,但是這並不代表褲子就是在美國造的,如果有人批量賣的話又說是美國貨,那就有問題了。
(7)口袋等處銅訂的背面也就是褲子裡面的那面也應該有L.S&C.O字樣。
(8)一般國內銷的側旗的邊緣是圓圓的,而真正的出口的或者是美國產的,則對側旗也做了點加工,被壓的扁扁的。
(9)一般來講Levi's的所有產品不可能交給一家工廠完全生產,也就是說Levi's在大陸的加工廠不可能既生產褲子,襯衣,上衣又生產羽絨服。
(10)注目型號:501、517、505及518、519和542、593等。
㈡ 成交價格高於標牌價格
商場人員管理不當
㈢ 在南京萬千百貨買了件衣服,但是和官網提供的原價相差700多,一個1200,一個1900。而且標牌價格上貼了兩層
對衣服進行拍照,拍下標簽部分,恩,在剪切下雨客服聊天記錄,恩,尤其是買前,以及買後交談的
㈣ 建議零售價跟統一零售價有什麼區別
兩者之間沒有區別。統一零售價指的就是建議零售價。相關介紹具體如下:
一般商品的建議零售價與實際銷售價格相近,但更多情況是實際價格遠遠低於建議零售價。這一特殊價格出現之初的本意是避免商家擅自抬高商品零售價格,用以維護產品的品牌形象,也能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參照價格,它的制定屬於一種提議性質的企業行為。
從商品生產和營銷策略來講,廠家所制定的「建議零售價」是零售商的利潤保證。必須保證各個通路有合理的利潤空間,產品才能很好地流動。廠家的定價原則是:零售商毛利>分銷商毛利>總經銷商毛利>品牌製造商毛利,同時兼顧當地市場的同類產品競爭情況作為參考依據。
(4)褲子標牌零售價與實際高還是低擴展閱讀:
建議零售價的其他介紹:
建議零售價的目的是為了在販售地區穩定價格的標准,避免某些店面以高於建議價格,或是低於建議價格販售,而有些店面只在特價或是清倉時才會以低於建議價格販售。
建議售價與完全競爭的市場理論相違背,完全競爭的市場可以容許將價格設的多高都沒關系,只要不引起消費者的反彈。然而,建議售價要比完全競爭更為普遍。
大部分的時候,商店會以建議售價的價格販售,通常視其批發所付出的實際單價而定;一般來說若進貨量越大,單價就越低,反之越高。
㈤ 衣服吊牌上零售價和實際售價之間的大概關系是怎樣的
沒關系,真沒關系,衣服吊牌上的標價,一般超高,不要看吊牌,那玩意就是出來搞笑的。
㈥ 一般服裝標牌上價格寫得很高,實際賣得卻很低,為什麼
標牌的價格都是亂貼的,服裝這個東西又沒有物價局來恆定,服裝公司想標多少就多少!如果能上商場專櫃的話,在商場打折期間,還會撕掉原來的標牌,改更高的價格,稱為「提價」。服裝穿在個人身上適合是最重要的,價格標牌就不要去看它了,看你慧眼識衣的本領嘍!!!
㈦ 今天買了一件衣服350 回來才發現衣服上的零售價要比我掏的便宜,賣家可以在廠家規定的零售價上隨便加錢
1.正常,不都說服裝都是暴利的.
2.賺錢其實賺的就是差價,進貨價在加上一些價,在買給客戶,這不就是賺錢了.
3.從廠家直接進貨,成本會比較低些,而且貨有問題也好找廠家換貨.
㈧ 我今天在商場買了兩條褲子,打五折,回家後在淘寶上一搜,發現商場褲子標牌上寫的零售價比實際的零售價多
算了吧,不用追究了,商場的東西本來就比淘寶貴,商場要出店面費等等的費用,淘寶就省去了這些費用,所以就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