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面對不聽話的熊孩子,父母該怎樣管教和教育
人們都說孩子是天使,剛出生的孩子,純真、善良,像天使一樣單純可愛。但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教育環境也會讓他們具備不一樣的品質。有的孩子因為父母的放縱不管,而變成了令人嫌棄的惡魔,俗稱:熊孩子。
3.教養問題,讓孩子學會負責
“熊孩子”犯錯,家長應該首先給孩子分析這件事的嚴重性,要讓孩子明白這樣做會帶來怎樣的後果,下次她們自己就會注意自己的行為,大大減少犯錯率。而面對這一後果時,家長應該教導孩子要主動承擔後果,不能逃避。慢慢養成負責任的好習慣!
都說孩子是天使, 把天使養育成熊孩子,父母負有很大一部分責任。孩子本身如白紙一樣,什麼都不懂。但如果父母在孩子該教育的時候不教育,在孩子出狀況後總是替孩子開脫:他還是個孩子!他什麼都不懂!孩子就會慢慢地被培養成熊孩子。家長教育是否得當決定了孩子會學到什麼。也就是說,家庭教育的環境對孩子成長很重要。看到這,那麼作為家長,你們平時都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呢?
『貳』 面對那些不聽話的熊孩子,老師該如何管理
不聽話的熊孩子對於很多老師來說都是非常頭疼的。尤其是一些軟硬不吃,油鹽不進的熊孩子真是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如何管理班級上的熊孩子也一直困擾著很多老師,成為了一些老師課堂研究的重點課題。畢竟保證正常的課堂秩序非常重要,如果不能管理好班上的熊孩子,不僅會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還會影響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和地位。
想要管理好不聽話的熊孩子,老師首先要了解熊孩子的心理需求。很多熊孩子並不是專門的搗蛋或者不聽話,他們只是缺少關愛和關注,想要通過搗亂的方式來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其次,要和熊孩子成為朋友。大多數的熊孩子的自尊心很強,總是想通過自己的搗亂來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滿足自己小小的虛榮心,和熊孩子成為朋友會讓他的虛榮心得到最大的滿足;最後,讓熊孩子成為管理者。將熊孩子放到一個位置上委以重任,讓他成為一個管理者是非常好的辦法,這樣他既需要管理別人,又必須以身作則。
要想管理熊孩子,就要讓熊孩子有存在感,讓他成為班級的管理者,這樣既能讓他的心理有滿足感,也可以利用他來管理好班級,最重要的是他自己還必須的以身作則成為同學的榜樣。
你覺的班級中的熊孩子需要的是什麼?
『叄』 不聽話的熊孩子該怎樣管教
冷靜客觀的判斷最關鍵,我們從孩子的角度來尋找為什麼是熊孩子,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是都是壞孩子,而是他們的價值觀與我們有偏差,如果我們能夠融入到孩子中去,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這樣反而會贏得他們的認可。
『肆』 怎麼對付熊孩子啊 太討厭了
合理引導,適當教育。熊孩子具體是哪方面讓你討厭?是違背了你的思維認識,還是你希望他變成什麼樣的小孩。不贊成打,自己不心疼么
『伍』 如何制服熊孩子打架
只有我們父母做好正確的處理,
打架才會成為孩子們成長的回憶,
而不是心裡的陰影。
我最近偶然看了一檔萌娃真人秀節目,本來是沖著幾個小萌娃去的,卻意外被劉濤處理兩個孩子打架的橋段圈了粉,劉濤的做法值得每一個家長深思,做錯事情不可怕,但要勇於承認並努力改正錯誤。
節目中劉濤的身份是「園長」,另一位演員曾舜??的身份是「副園長」,主要負責照顧6個來自不同地區的小朋友。
其中兩個萌娃因為瑣事吵了起來,還動了手。兩個小傢伙都哭了起來,各自都有自己滿肚子的委屈。副園長先發現了情況,對兩個孩子進行調停。
副園長先是問了兩個孩子因為什麼吵架,得知是穿黃色衣服的孩子泰勒,用海綿泡沫搭建了一個城堡,卻被穿紫色衣服的孩子子祺用魔法棒給弄倒了,子祺的魔法棒恰恰還是泰勒送給他的。所以泰勒要求子祺把魔法棒還給自己,子祺不肯,泰勒就打了子祺,其間兩個人還說了臟話。
副園長首先讓把城堡弄倒的子祺道歉,又讓兩個孩子為互相說臟話道歉,但泰勒氣憤的表示:「我可以說對不起,但是我不會原諒他」,子祺也委屈的喊「我也是!」,兩個孩子的關系更加僵化,眼看著矛盾更加升級。
這時候作為園長的劉濤過來解決兩個小傢伙的矛盾。
她的第一步,先耐心平和的留心觀察,安撫平復兩個孩子的情緒。
因為泰勒被副園長抱著,所以劉濤走到被打的孩子子祺跟前,一邊摸摸子祺的頭,溫柔的問他:「我看看,打到哪兒了?」。
聯想泰勒今天一天的舉動,劉濤跟子祺解釋:「我覺得哥哥不是因為這個,哥哥是生小豆子的氣了,因為今天小豆子一直都沒有那麼乖,是不是?」
小豆子是泰勒的小狗狗的名字,泰勒一直為小豆子最聽他的話而感到驕傲,但是今天一整天,小豆子都不配合泰勒,讓泰勒有很深的挫敗感。
劉濤的話,果然也猜中了泰勒的心事,泰勒表示:「我本來脾氣就不好,他還這樣子」
找到泰勒情緒的根源,劉濤再跟解釋:「那弟弟也不是故意把這個弄倒的,他也不知道你心情不好啊??」
泰勒抗議:「他是故意弄倒的」,子祺情緒應該是被安撫下來了,跟泰勒說「我把它重新碼上」
但此時的泰勒依然不肯原諒子祺,他表示要回房間,走之前還把小海綿扔向劉濤和子祺的方向。在劉濤看來,泰勒這樣的行為是在發泄自己內心的情緒,因為小海綿不會造成什麼傷害,所以是可以給泰勒一個情緒出口的。
可取之處:
小孩子之間互相打架吵架,發脾氣,說臟話,幾乎是成長必修課。我們不願意孩子做欺負別人的「狼」,更不忍心讓自己孩子成為被人欺負的「羊」,所以常有父母以遇到兩個孩子發生糾紛,先表現得非常緊張,急於問明是非,甚至參與到爭執中來大打出手,但這樣往往容易給孩子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作為成年人,我們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然後去安撫好孩子的情緒。要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冷靜、耐心和力量,讓孩子們知道這個事情傷害和糾纏都告一段落了,是可以放鬆和平靜的時候了。
第二步,還原事件真相,原則性問題及時處理,教會孩子正確的解決方式
為了解決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劉濤找到節目組觀看完整錄像視頻,了解實情後,陷入深思。
先去看一下孩子們現在的狀態,是否適合交流談心。
劉濤獲得泰勒的允許,進入房間跟泰勒詢問事情的原由,想要幫助泰勒消化今天不快的情緒,但當劉濤發現,泰勒所有的話語都是在幫助自己的立場,甚至不惜撒謊。
劉濤意識到,這個問題很嚴重。
然而劉濤並沒有揭穿泰勒的謊言,而是帶著泰勒來到了錄影室,觀看自己與鄭子祺打架的這一視頻。
一邊抱著泰勒,一邊站在泰勒的角度,幫他分析自己存在的問題,在劉濤的引導下,泰勒也深刻的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保證要做一個好哥哥。
劉濤去找一個人回房間的泰勒,再次耐心跟泰勒詢問事情的緣由。泰勒此時平靜了很多,復述了子祺拆他城堡,不給他魔法棒的事情。解釋自己生氣是因為「從來沒有人對我那麼沒禮貌過」。
劉濤看泰勒依然對子祺怨恨很深,就順著泰勒提的禮貌的話題提示道:「但是你忘啦,打人是你先打的,罵人也是你先罵的」
泰勒馬上維護自己:「我是打他了,但是他也打回來了,打在我打他的同一個地方」。
當泰勒點頭表示認同的時候,劉濤開始引導泰勒講關鍵性的問題:「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今天真的打他了,你再有所有的不高興,你打人是對的還是錯的?」
泰勒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給自己找理由說:「但有時候,我還是控制不住」。
劉濤:「對,這就是我們的問題,但是我希望你能夠跟園長保證,要學會控制你自己,如果你覺得有任何的不舒服,或者別人惹到你,你想警告他的時候,你來告訴我。你說他讓我很不舒服,我怕我控制不住,可不可以讓他不要這樣。然後園長去跟他說,好嗎?」
可取之處:
劉濤的這段話是非常有實用性的,首先她引導泰勒自己說出了自己的問題:「無法很好的控制情緒」,之後她幫泰勒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遇到這種事情,來找園長尋求幫助」,給了泰勒正確表達問題的語言模板:「我怕我控制不住,可不可以讓他不要這樣」。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選擇用暴力去解決問題,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找不到除了暴力之外的,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果我們父母老師,沒有及時的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是怎樣的,只是單純的批評孩子,逼著孩子道歉,孩子下一次遇到問題,還是很可能繼續之前的錯誤。
第三步:以理服人正向強化,引導孩子化解矛盾
在泰勒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劉濤繼續引導泰勒:「我們都是兄弟姐妹,而且你是最大的一個哥哥,你要學會去照顧這些弟弟妹妹。答應我,做為一個哥哥,照顧好弟弟妹妹,不要去傷害他們」邊說邊輕柔的蹭泰勒的頭。
泰勒也漸漸放下固執,表示「我會做一個大哥哥,和大家做好朋友。」
劉濤在之後的采訪中表示,「小孩子有時候發火是「無名火」,你哄他是沒有辦法哄的,你必須得跟他把道理說透,他自己覺得他自己是無理了,當他認識到他錯了,他就真的會去改正。」
在晚上,劉濤把所有小朋友聚集在一起,讓兩個孩子重新描述了打架事件的經過,跟所有孩子重申打架是不對的,重新詢問了泰勒和子祺以後會不會打架了,兩個孩子都表示不會了。
劉濤還讓所有孩子們一起做一個宣誓,宣誓:我們再也不要說臟話,我們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兩個孩子也重新重歸於好。
可取之處:
很多家長都只會以一個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一味地批評指責你不該這樣不該那樣。比如「你是哥哥,為什麼不讓著弟弟」,「你那麼多玩具,為什麼不能學會分享」,「你再打人,我就收拾你」??
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非但不能理解自己究竟錯哪,反而不能合理疏導自己憤懣的情緒。
從而造成情緒積壓,長久之下,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家長要想了解孩子所想,就要站在孩子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幫他分析出憤怒的所在點,並且也要幫助孩子們樹立好的自我保護意識,引導和教會孩子們學會正確的解決方式。,劉濤的做法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
『陸』 面對不聽話的熊孩子,你會怎麼辦呢
我的孩子現在六歲,正處於調皮的時候,他每一次都會特別的搗蛋,然後我教訓他他也不聽我的話,但是我還會比較耐心的告訴她,這是不好的行為,如果他實在不聽話的話,我會讓他去面壁思過。
『柒』 兒童1哭2鬧3打滾令大人愁,如何制服不聽話的熊孩子
因此家長拒絕孩子態度要堅決,不行就是不行,一旦給了不行的答案,就要堅持自己的立場。如果孩子一不依他就打滾,我們可以不用管他。既然我們已經說不行了,不要因為他哭鬧就投降。
另外,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在拒絕孩子時,態度要堅決,方式要溫和。只有當孩子遭受過幾次挫折後才會明白,有些事情是發牌氣和哭鬧都沒有辦法解決的。而當他們明白了這個道理,用無理手段來迫使大人投降的情況自然就會減少,直至消失。
『捌』 掌握哪幾個小技巧,輕松制服熊孩子
對於那些非常喜歡破壞家裡家電或者其他東西的熊孩子來說,我們可以給他買一些模擬的玩具,讓他們自己玩,這樣的話既可以讓家裡的家電或者是其他的東西不會遭到破壞,可以正常的使用,另外又可以讓這些熊孩子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因為孩子既然喜歡拆家電,那麼我們從積極的方面來說,這個孩子他是喜歡鑽研,對不認識的東西是充滿好奇心的,願意去探索。
還有的孩子,他對家裡的一切東西都是非常好奇的,甚至去碰電這種非常危險的東西,或者是去爬到高處的地方往下跳,家長就要告訴孩子這些東西是非常危險的,可以給孩子做一些實驗,讓孩子知道這些東西是危險的,告訴他這些是底線不能碰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