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部隊的肩章是怎樣區分
義務兵:現今兵役制為兩年制,通過新兵訓練期後授予列兵軍銜,也就是說,第一年兵為列兵,軍銜為一個拐。第二年自動晉升為上等兵,為兩個拐。
軍士長:服役完兩年後經申請,可套轉為軍士,也就是職業軍人。實際上在部隊還是俗稱士官。下士也就是一期士官為兩把槍加一個細拐,中士即二期士官為一個粗拐。可以這么講粗拐代表2,細拐代表1,上士(三期士官)就是為一個粗拐一個細拐。
要注意下,在往上推,稱呼要變了,四期士官為四級軍事長,軍銜為兩個粗拐。五期士官為三級軍事長,軍銜為兩粗一細,六期士官為二級軍士長,軍銜為三粗拐,七期士官也就是一級軍士長,是三粗一細,這也是最高級別的軍士長了。
尉官:士官不是官,帶星的才算是軍官。一杠一星為少尉,是最初級的軍官,一杠兩星為中尉,一杠三星為上尉。這些在部隊有個戲謔的稱呼,簡稱一毛一、一毛二、一毛三,。
校官:是中層軍官,和尉官可以類比區別,兩杠一星為少校,兩杠兩星為中校,兩杠三星為上校,兩杠四星為大校,注意,校官才有大校,尉官現在可沒有大尉。這些當然也可稱之為兩毛一、兩毛二等等。
將官:這一級別的都是首長們,軍銜由麥穗和五星組成。由下到上為少將、中獎、上將,也簡稱一麥一、一麥二、一麥三。
(1)海軍帽子軍銜擴展閱讀:
軍銜,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根據軍人的職務、軍事素養和業務素養、資歷貢獻以及軍兵種或勤務區分,授予軍人的一種銜稱。軍銜在15世紀一16世紀產生於西歐一些國家,所以習慣上稱為西歐式軍銜。
它是在歐洲新興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等級制的過程中,隨常備軍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軍事制度。到了17-18世紀,軍銜制為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軍隊所採用。 用綴在肩章或領章等處的等級符號,標明軍人社會地位和軍事級別的稱號,叫做軍銜。
許多國家的法律規定,軍銜是軍人的終身榮譽,非經法律判決不得剝奪,不犯錯誤不得降低,具有一定條件的軍人退役後,在規定的場合有權著佩帶軍銜符號的軍服。
參考資料:
軍銜-網路
『貳』 07式軍裝帽帶,哪些級別是金色哪些是銀色的
將級軍官及以上戴金色帽繩,將級一以下幹部戴銀色帽繩
『叄』 怎樣分別海軍的級別
現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於1988年實行,初設為6等17級,1993年將士兵軍銜由3等6級增設為3等9級,1994年取消一級上將銜,1999年將士兵軍銜由3等9級精簡為2等8級,2009年又改為2等9級,現行軍銜分為5等19級。
海軍校官級別分為:
1、海軍大校(副軍職,正師職,副師職/正旅職)兩杠四星,袖章為四中條加校官星。
2、海軍上校(副師職/正旅職,正團職/副旅職) 兩杠三星,袖章為三中條加校官星。
3、海軍中校(正團職/副旅職,副團職,正營職)兩杠二星,袖章為二中條加校官星。
4、海軍少校(副團職,正營職,副營職)兩杠一星,袖章為一中條加校官星。
(3)海軍帽子軍銜擴展閱讀:
現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於1988年實行,初設為6等17級,1993年將士兵軍銜由3等6級增設為3等9級,1994年取消一級上將銜,1999年將士兵軍銜由3等9級精簡為2等8級,2009年又改為2等9級,現行軍銜分為5等19級:
將官(金色松葉,加金星)。
海軍一級上將(設而未授,1994年取消)。
海軍上將(中央軍委副主席,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大軍區正職),三顆金星,袖章為一寬條三細條加將官星。
海軍中將(大軍區正職,大軍區副職,正軍職), 二顆金星,袖章為一寬條二細條加將官星。
海軍少將(大軍區副職,正軍職,副軍職,正師職),一顆金星,袖章為一寬條一細條加將官星。
『肆』 怎麼從軍人的領章和肩章上看出軍銜的大小
解放軍的軍銜共分五等十九級。通過肩章可以判斷軍銜。肩章指佩帶在制服肩部的銜級識別標志。一般由橫杠和星花等組成。反映了人員級別的高低。
我國的軍銜分為軍官軍銜和士兵軍銜,軍官軍銜有三等十級,軍官軍銜對應肩章從低到高的順序是:
一、尉官:一杠一星,少尉;一杠二星,中尉;一杠三星,上尉。
二、校官:兩杠一星,少校;兩杠二星,中校;兩杠三星,上校;兩杠四星,大校。
三、將官:金色橄欖枝加一顆金星,少將;金色橄欖枝加二顆金星,中將;金色橄欖枝加三顆金星,上將。
20世紀初,中國軍隊開始佩戴肩章。 1904年,清政府在訓練部門和軍事部門批准了「軍官帽子帽」,詳細介紹了肩章的風格和顏色。 民國時期的軍隊服裝和某些時期的制服也配有肩章。
當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55年10月實施軍銜制時,它開始佩戴梯形,劍形,斜面和長方形的肩章。 乘警,將軍,學校,中隊和大學生的制服是梯形的,海軍士兵的小肩章是長方形的。
『伍』 海陸空三軍的衣服都分別是什麼顏色
陸軍,空軍的服裝制式相同,都是正裝著硬肩章和配飾章,顏色的話常服就是陸軍是松枝綠,空軍是空軍藍,
海軍的常服有點特殊,海軍常服,禮服是沒有肩章的,海軍的著裝其實就是西裝,只不過他們的軍銜都紋在袖口上。他們的軍服是有兩種顏色的,一種是白色,一種是藏青色。
『陸』 其他軍銜都是佩戴在胸前,為什麼海軍軍銜都戴在袖子上
海軍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軍種,他們的軍銜一般都不是佩戴在胸前,而是別在袖子上。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遠距離傳達命令的時候,便於看清軍銜,便於指令的傳達,為了消息更高效的在各級之間進行傳輸。主要,還是為了方便,才做出這樣的變革。
每一種特殊的設計都是由特殊的含義的,所以,我們要對這些特殊保持敬畏之心。軍人保家衛國,我們作為普通人,同樣要熱愛我們的祖國。在我們自己的崗位上,秉持著螺絲釘的精神,盡自己的力量發光發熱。
『柒』 海軍里,為什麼軍官和士兵的軍裝不一樣
因為海軍的軍官服和士兵服本來就是有區別的,最大的區別在帽子。海軍軍官服的帽子是大圓帽,而海軍士兵服的帽子前端沒有圓形前端,後面有2根飄帶。
海軍士兵戴的無檐帽。通常為白色或藍色,帽檐為硬圈,其外表為黑色,前方一般標有文字;帽檐的後方有兩條黑色的飄帶,有的飄帶上亦標有文字,有的飄帶上還印有勛章的綬帶等識別標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水兵帽帽檐和飄帶的前方均標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字樣。
水兵(特指義務兵和士官)內衣穿的一直是海魂衫(陸軍、空軍士兵原來就是襯衣)和水兵服,屬於全世界水兵的統一服裝(都有兩條海軍飄帶、樣式都大同小異),而軍官則與陸軍、空軍、火箭軍一樣的解放軍制服(其中包括過去的65式軍裝和現在的07式軍裝)。
(7)海軍帽子軍銜擴展閱讀:
海軍無檐水兵帽
19世紀初,無檐水兵帽取代了漆布水兵帽而風行於世界各國海軍。水兵帽無檐,主要是避免艦艇高速航行時帽檐兜風和使用觀察儀器時帽檐碰壞儀器;水兵帽的硬檐圈對水兵的頭部有保護作用,使他們不至於因海上顛簸而碰傷頭部;水兵帽的飄帶既可以做風向標使用,也可以用以系住帽子不使其脫落。
關於水兵帽飄帶的來歷,在早期雖然主要是為了測試風向而設計的,但還有另外一種說法。1805年,法國拿破崙軍隊入侵英國,英國海軍統帥納爾遜率領艦隊與法國艦隊激戰,打敗了拿破崙艦隊。戰中,納爾遜將軍重傷身亡。英國皇家海軍為他發喪時,全體水兵都在帽後綴上兩條黑紗,表示悼念和敬重。自此以後,英國海軍士兵帽就正式綴上了兩條黑色飄帶。由於飄帶所具有的測風和裝飾作用,逐漸為各國海軍所仿效。
『捌』 軍帽的等級問題,快來看看看看看
帽檐:軍官飾金黃色檐花,士官、士兵為黑色光麵塑料帽檐。帽絲帶:將官為金黃色;校尉官和士官為銀灰色;士兵為黑色人造革帶。
帽牆絲帶:陸軍軍官、士官為正紅色,士兵為深草綠色;海軍官兵均為藏青色;空軍為蔚藍色。帽牆、帽罩:陸軍為淺棕綠色;海軍帽牆為藏青色、帽罩為本白色;空軍為蔚藍色。
(8)海軍帽子軍銜擴展閱讀:
軍帽在1930年中原大戰結束後,北伐時期的大蓋帽被一種圓筒形布制軍帽所取代,成為部隊的制式軍帽。該帽是德國軍事顧問以中北歐的「滑雪帽」為原型。
依據中國人的頭型改進而成的,最大的特點是帶帽舌,帽子周圍有一層護布,平時折疊起來,用兩顆紐扣固定在正面,天冷時可以放下,以保護臉部及後頸部。一般來說,國軍部隊軍帽樣式較為統一,區別是正面固定護布的紐扣。
『玖』 軍官跟士官的帽子是一樣的嗎
87軍服(包括局部改進的92、99、02、04軍服)士官的帽子和校尉軍官一致——軍種色(陸軍紅海軍黑空軍天藍)帽牆、軍服色帽瓦(陸軍綠海軍白空軍先綠後藍)、銀色帽帶
07軍服就不一樣了,校尉軍官有帽檐花,士官沒有帽檐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3號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2000年12月28日第二次修正)第二條的規定:軍官是指被授予排級以上職務或者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並被授予相應軍銜的現役軍人。軍官按照職務性質分為軍事軍官、政治軍官、後勤軍官、裝備軍官和專業技術軍官。 所以,軍隊中的文職幹部(比如許多軍事院校的教員、軍隊醫院中的醫師)都不屬於軍官,也不持軍官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