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白族頭飾為什麼是風花雪月
為了突出大理「上關花、下關風、蒼山雪、洱海月」的優美景緻:
1、發辮下盤著的綉花頭巾,猶如盛開在山頂的山茶、杜鵑,代表大理四季盛開的鮮花;
2、頭巾一側垂下雪白的纓穗飄飄灑灑,象徵著終年吹拂的下關風;
3、綉花頭帕上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絨毛,表現了蒼山頂上冰清玉潔、經夏不消的皚皚白雪;
4、發辮象徵洱海上空升起的一輪明月。
(1)白族的帽子擴展閱讀:
不同身份、不同地區的白族婦女的頭飾也有所不同:
1、大理一帶未婚女子梳獨辮且盤在花頭帕外面,再纏上花絲帶等,左側垂著一束白絛穗;婚後發辮改為挽髻,盤在頭頂,外包紮染或蠟染的藍布帕,纏素色布條。
2、鳳羽、鄧川、洱源的姑娘喜戴「鳳凰帕」;有的地方則頭包花毛巾或只將辮子盤頭上,再纏一束紅頭繩;有的地方頭飾為「一塊瓦」。
3、有的地方頭上用多塊頭布相疊覆蓋,最外面的一塊布上綉白族人民喜歡的圖案。再外纏多種顏色的頭繩,格外美觀。婦女們都喜戴玉或銀手鐲、墜耳環。
4、城鎮居民多穿漢族服裝,青年人愛著時裝。
Ⅱ 白族服裝特點
「蒼山綠,洱海清,月亮白,山茶紅,風擺楊柳枝,白雪映霞紅」,這正是婀娜多姿、飄然若舞的大理白族服飾的真實寫照。白族服飾最明顯的特徵,是色彩對比明快而映襯協調,挑綉精美,有鑲邊花飾,朴實大方,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在藝術上的高度才能。白族男子服飾差別較小,簡潔朴實;婦女服飾懸殊較大,既鮮艷,又素雅華美,往往是上身和頭飾比較花俏,而下身又較樸素;姑娘和小孩服飾比較艷麗,中老年服飾比較淡雅。
白族男子過去常戴八角帽、八角巾、布里子飄帶麥桿草帽以及白色包頭、黑包頭等。包頭兩邊綉花,吊有玻璃圓珠纓穗。衣飾有「三滴水」、「五滴水」、對襟褂子。多件三包多鈕普通衣。鈕子多為銀或,黑領褂。還有多層多包的麂皮褂。一丈多長的白布腰帶,短寬褲腳普通褲。中老年腰系的裝草煙的麂、羊皮兜,很有民族特色。鞋子有「象鼻鞋」、布制涼草鞋,鞋尖鞋幫往往綴上纓花。老年人穿的有紅緞萬壽鞋,翅頭鞋等。男子服飾,現多已改變成漢族服裝,只有在繞三靈、火把節等民族節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
少女頭飾極為講究,最有民族特色,喜歡梳獨辮,用一塊挑花頭巾,把它疊成長條形加在上面。再用紅頭繩繞著長長的獨發辮,把辮子挽上,發辮成龍,擠在中間,上成龍馬角,下成龍鳳尾。頭巾上的纓穗繫到左耳下,風吹飄搖,銀珠閃閃發光。額上纓花發壘成串,既顯示了少女長發美,又突出了發辮下色彩鮮艷的頭巾,非常滿酒自如地渲染了白族少女發型和頭飾所特有的風韻。
婚後女子一般不再纏獨辮裹頭巾,把頭發梳成三辮盤在後腦上成為挽髻,梳成皇後頭,上罩黑絲網,網著一橢圓型的發套,插上管子,外套鳳凰帽或繞頭巾。比起姑娘來,色彩漸趨淡雅。中老年婦女為高髻,裹以臘染,扎染黑色頭巾,給人以莊重之感。婦女的衣飾也因年齡不同而略有變化,主要是在色彩的選擇和花邊的運用及圍腰的長短上的區別。少女穿白色、水紅、粉藍的無領大襟衣或襯衣,外罩紅色、淺藍色領褂;領褂有金絨的,燈芯絨、毛呢或化纖的。色彩因年齡而定。少女、少婦喜水紅色,老年婦女喜黑、藍色。用一條寬五寸左右,長幾尺的綠色腰帶,將腰部緊緊束起,再繫上圍腰。婦女從老到少都系四方圍腰。一般少女喜短圍腰,單層,白、綠色,鑲花邊,綉福壽花、萬字花、石榴花、蝴蝶花等圖案,連以綉花「鴨舌」和飄帶。把圍腰蓋在膝蓋以上,恰到好處地顯示青春朝氣和女性柔美的體態。中老年婦女圍 腰過膝,雙層,色彩由暖色轉向冷色,花色由繁變簡。婦女圍腰上還有一條綉花飄帶,兩端是兩片雙面綉花。
常見的白族女性帽子代表大理的「風,花,雪,月」四景:帽飾中側面垂下的穗代表下關的風、帽上綉的花代表上關的花、帽頂的白須代表蒼山的雪、帽子帶上後形成的彎月形狀代表洱海的月。
Ⅲ 大理白族帽子是什麼綉法
關於大理白族帽子的相關綉法,可以咨詢一下相關專業人員
Ⅳ 大理白族婦女喜歡戴帽子是什麼原因
這是少數民族的習俗,也是他們的一個風格。
他們都是這樣傳下來的習慣,是改變不了的,也是他們的特色。
Ⅳ 白族少女頭上戴的頭飾代表什麼含義
白族服飾總體上看,男子的穿戴簡潔樸素,中老年服飾較為淡雅,姑娘和小孩服飾比較艷麗。以年輕姑娘的服裝為例,上衣多為白色或淺色襟衣或襯衣,緊袖管上鑲有各色花邊。外罩多為紅色,淺藍色為主的領褂。下穿白色或淺色長褲。腰系短圍裙,鑲有花邊,綴有綉花圖案。寬花腰帶和飄帶緊束腰身,頭梳獨辨,盤於疊成長條形的桃花或印花頭巾中間,再纏以紅頭繩,左側飄吊著一束雪白的纓穂,手腕上戴銀質或玉石的手鐲。腳穿綉花鞋。
大理白族織綉紋樣以花卉圖案較為常見,如頭巾、圍腰、飄帶、背帶、草帽帶、鞋面等,大多以花草植物為主。
小孩服飾中的帽子,有綉花的獅子帽、虎頭帽,兔子帽、老鼠帽、青 蛙帽、雞冠帽、魚尾帽、姑娘帽等,一般都釘上銀飾物。一頂帽子往往要幾十個工才做成。衣褲有僧衣,綉花口水兜,綉花撐腰,綉花圍腰,綉花被風,連襪褲,綉花裹背。鞋子有綉花獅子頭鞋、虎頭鞋、貓頭鞋、兔 子鞋、老鼠鞋、翅頭鞋、船形鞋、蝴蝶鞋等。
Ⅵ 白族的特點
1、白族服飾
總體上看,男子的穿戴簡潔樸素,中老年服飾較為淡雅,姑娘和小孩服飾比較艷麗。以年輕姑娘的服裝為例,上衣多為白色或淺色襟衣或襯衣,緊袖管上鑲有各色花邊。外罩多為紅色,淺藍色為主的領褂。
2、白族文學
首先屬於文學的范疇,自然具有文學的共性。同時,白族民間文學又是白族民眾創造出來的屬於白族這個群體的文學,它與白族文化、白族社會、白族歷史、白族民眾的生活緊密關聯,必然又打上白族烙印,體現出自身的鮮明特色。
3、白族節慶
白族風情濃郁,也有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慶。大型的有大理的「三月三」、農忙前的游春歌舞盛大集會「繞三靈」,參與至其中,都能較為直接、深刻的體驗當地的白族文化,以及白族人們的熱情好客。
(6)白族的帽子擴展閱讀:
習俗
傳統節日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佳期。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
火把節,農歷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舉行。
繞三靈,農歷四月下旬,為期三四天。
石寶山歌會,農歷七月末的在石寶山石鍾寺舉行三天;
劍川騾馬會
本主節
蝴蝶會
火把節
茈碧湖歌會
海西海歌會
朝雞節,農歷一月初一至十五在賓川雞足山舉行;
耍海會,農歷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舉行;
葛根會,農歷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內舉行。
Ⅶ 這個白族帽子上面的花是什麼花
山茶花
Ⅷ 白族女孩戴的帽子上垂下蠻長的穗,白色的,那撥穗代表什麼呢
上關的風 白族女孩的頭飾上面有風花雪月的寓意
Ⅸ 白族的象徵或標志是什麼謝謝回答喲
白族
2
象徵圖案:大理三塔
白族居住的大理以崇聖寺三塔和蝴蝶泉的美麗蝴蝶聞名天下。崇聖寺三塔建於唐代,是白族文化與佛教文化交融的體現。白族有著名的蝴蝶泉的傳說,蝴蝶象徵忠貞愛情,常見於白族傳統建築、服飾或器物的裝飾圖案。大理三塔和蝴蝶圖紋,是白族文化的象徵。
白族是雲南的獨有民族之一,全省白族有144.07萬人(1998年統計數)。佔全省少數民族總人口的10.87%。白族自稱白子、白尼、白伙,意為白人。他稱很復雜,有民家、那馬、勒墨、勒布等60多種。白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未定,一說為彝語文,一說應單獨為白語支。詞彙近60%為漢語借詞,多數人通曉漢語。唐宋時代曾借用漢字創制了古白文,亦稱□文或漢字白讀。現試行拉丁字母形式的白族拼音文字方案。
白族多數分布在平壩和低山丘陵地帶,少部分居住在高寒山區。主要聚居區大理白族自治州和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位於雲貴高原的西北角,橫斷山脈南端,大部分屬西南縱谷區。
關於白族的族源,比較權威的觀點認為白族的族源可追溯到雲南的石器時代,白族先民稱滇□、叟、氐、西爨白蠻、白蠻、河蠻、白爨、□人、下方夷、白人、民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