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帽子:紅客
白帽子:黑客
黑帽子:駭客
就看你干不幹好事了
㈡ 什麼叫紅客與黑客的區別在哪兒
紅客是指中國當年曾經崛起的一代黑客。也就是當年美國炸中國南斯拉夫大使館,後爆發的中美網路大戰的那群中國黑客。
有紅色中國的意思而來。
㈢ 黑客中紅帽子和灰帽子是什麼意思
黑客和反黑客的人
㈣ 什麼是黑客
黑客是一個中文詞語,皆源自英文hacker,隨著灰鴿子的出現,灰鴿子成為了很多假借黑客名義控制他人電腦的黑客技術,於是出現了「駭客」與"黑客"分家。2012年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的電影《駭客(Hacker) 》也已經開始使用駭客一詞,顯示出中文使用習慣的趨同。實際上,黑客(或駭客)與英文原文Hacker、Cracker等含義不能夠達到完全對譯,這是中英文語言詞彙各自發展中形成的差異。Hacker一詞,最初曾指熱心於計算機技術、水平高超的電腦高手,尤其是程序設計人員,逐漸區分為白帽、灰帽、黑帽等,其中黑帽(black hat)實際就是cracker。在媒體報道中,黑客一詞常指那些軟體駭客(software cracker),而與黑客(黑帽子)相對的則是白帽子。
中文名
黑客
外文名
hacker
定義
精通計算機各類技術的計算機高手
著名黑客
凱文·米特尼克、陳立振 等
起始年代
20世紀50年代
快速
導航
等級區分
中國黑客代表
守則
區別
著名人物
相關事件
黑客與白帽
司法解釋
定義
黑客( 大陸和香港:黑客;台灣:駭客,英文:Hacker),通常是指對計算機科學、編程和設計方面具高度理解的人。
「黑客」也可以指:
在信息安全里,「黑客」指研究智取計算機安全系統的人員。利用公共通訊網路,如互聯網和電話系統,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載入對方系統的被稱為黑帽黑客(英文:black hat,另稱cracker);調試和分析計算機安全系統的白帽黑客(英語:white hat)。「黑客」一詞最早用來稱呼研究盜用電話系統的人士。
在業余計算機方面,「黑客」指研究修改計算機產品的業余愛好者。1970年代,很多的這些群落聚焦在硬體研究,1980和1990年代,很多的群落聚焦在軟體更改(如編寫游戲模組、攻克軟體版許可權制)。
「黑客」是「一種熱衷於研究系統和計算機(特別是網路)內部運作的人」。
泛指擅長IT技術的電腦高手,Hacker們精通各種編程語言和各類操作系統,伴隨著計算機和網路的發展而產生成長。「黑客」一詞是由英語Hacker音譯出來的,這個英文單詞本身並沒有明顯的褒義或貶義,在英語應用中是要根據上下文場合判斷的,其本意類似於漢語對話中常提到的捉刀者、槍手、能手之類詞語。
黑客是一群晃盪於網路上的技術人員,他們熟悉操作的設計與維護;精於找出使用者的密碼,通曉計算機,進入他人計算機操作系統的高手,包括一些人所說的內鬼其實也是指技術人員和電腦高手。
根據開放源代碼的創始人「埃里克·S·雷蒙德」對此字的解釋是:「黑客兵工廠Hacker」與「cracker」是分屬兩個不同世界的族群,基本差異在於,黑客是有建設性的,而駭客則專門搞破壞。
黑客原意是指用斧頭砍柴的工人,最早被引進計算機圈則可追溯自1960年代。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教授Brian Harvey在考證此字時曾寫到,當時在麻省理工學院(MIT)中的學生通常分成兩派,一是tool,意指乖乖牌學生,成績都拿甲等;另一則是所謂的駭客,也就是常逃課,上課愛睡覺,但晚上卻又精力充沛喜歡搞課外活動的學生。
等級區分
一開始並沒有。不過當時黑客也區分等級,就如同tool用成績比高下一樣。真正一流黑客並非整天不學無術,而是會熱衷追求某種特殊嗜好,比如研究電話、鐵道(模型或者真的)、科幻小說,無線電,或者是計算機。也因此後來才有所謂的computer hacker出現,意指計算機高手。
㈤ IT圈說的白帽子,紅帽子,黑帽子都是指什麼
白帽子:亦稱白帽黑客、白帽子黑客,是指那些專門研究或者從事網路、計算機技術防禦的人,他們通常受雇於各大公司,是維護世界網路、計算機安全的主要力量。很多白帽還受雇於公司,對產品進行模擬黑客攻擊,以檢測產品的可靠性。
黑帽子:亦稱黑帽黑客、黑帽子黑客,他們專門研究病毒木馬、研究操作系統,尋找漏洞,並且以個人意志為出發點,攻擊網路或者計算機。
紅帽子:也叫紅帽黑客、紅帽子黑客,最為人所接受的說法叫紅客。嚴格的來說,紅帽黑客仍然是屬於白帽和灰帽范疇的,但是又與這兩者有一些顯著的差別:紅帽黑客以正義、道德、進步、強大為宗旨,以熱愛祖國、堅持正義、開拓進取為精神支柱,這與網路和計算機世界裡的無國界情況不同,所以,並不能簡單講紅客就歸於兩者中的任何一類。
紅客通常會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術去維護國內網路的安全,並對外來的進攻進行還擊,通常,在一個國家受的網路或者計算機受到國外其他黑客的攻擊時,第一時間做出反應、並敢於針對這些攻擊行為做出激烈回應的,往往是這些紅客們。
黑客起源
「黑客」一詞是英文Hacker的音譯。這個詞早在莎士比亞時代就已存在了,但是人們第一次真正理解它時,卻是在計算機問世之後。根據《牛津英語詞典》解釋,「hack」一詞最早的意思是劈砍,而這個詞意很容易使人聯想到計算機遭到別人的非法入侵。因此《牛津英語詞典》中「Hacker」一詞涉及到計算機的義項是:「利用自己在計算機方面的技術,設法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訪問計算機文件或網路的人。」
最早的計算機於1946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而最早的黑客出現於麻省理工學院。貝爾實驗室也有。最初的黑客一般都是一些高級的技術人員,他們熱衷於挑戰、崇尚自由並主張信息的共享。
㈥ 黑客是什麼
---什麼是黑客?
Jargon File中對「黑客」一詞給出了很多個定義,大部分定義都涉及高超的編程技術,強烈的解決問題和克服限制的慾望。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成為一名黑客,那麼好,只有兩方面是重要的。(態度和技術)
長久以來,存在一個專家級程序員和網路高手的共享文化社群,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第一台分時共享的小型機和最早的ARPAnet實驗時期。 這個文化的參與者們創造了「黑客」這個詞。 黑客們建起了Internet。黑客們使Unix操作系統成為今天這個樣子。黑客們搭起了Usenet。黑客們讓WWW正常運轉。如果你是這個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你已經為它作了些貢獻,而且圈內的其他人也知道你是誰並稱你為一個黑客,那麼你就是一名黑客。
黑客精神並不僅僅局限於軟體黑客文化圈中。有些人同樣以黑客態度對待其它事情如電子和音樂---事實上,你可以在任何較高級別的科學和藝術中發現它。軟體黑客們識別出這些在其他領域同類並把他們也稱作黑客---有人宣稱黑客實際上是獨立於他們工作領域的。 但在本文中,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軟體黑客的技術和態度,以及發明了「黑客」一詞的哪個共享文化傳統之上。
另外還有一群人,他們大聲嚷嚷著自己是黑客,實際上他們卻不是。他們是一些蓄意破壞計算機和電話系統的人(多數是青春期的少年)。真正的黑客把這些人叫做「駭客」(cracker),並不屑與之為伍。多數真正的黑客認為駭客們是些不負責任的懶傢伙,還沒什麼大本事。專門以破壞別人安全為目的的行為並不能使你成為一名黑客, 正如拿根鐵絲能打開汽車並不能使你成為一個汽車工程師。不幸的是,很多記者和作家往往錯把「駭客」當成黑客;這種做法激怒真正的黑客。
根本的區別是:黑客們建設,而駭客們破壞。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黑客,繼續讀下去。如果你想做一個駭客,去讀 alt.2600 新聞組,並在發現你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麼聰明的時候去坐5到10次監獄。 關於駭客,我只想說這么多。
參考資料:http://blog.wnsky.net/user1/745/archives/2005/5756.shtml
㈦ 黑客是什麼意思
黑客(Hacker)是指對設計、編程和計算機科學方面具高度理解的人。
泛指擅長IT技術的電腦高手,Hacker們精通各種編程語言和各類操作系統,伴隨著計算機和網路的發展而產生成長。「黑客」一詞是由英語Hacker音譯出來的,這個英文單詞本身並沒有明顯的褒義或貶義,在英語應用中是要根據上下文場合判斷的,其本意類似於漢語對話中常提到的捉刀者、槍手、能手之類詞語。
黑客是一群晃盪於網路上的技術人員,他們熟悉操作的設計與維護;精於找出使用者的密碼,通曉計算機,進入他人計算機操作系統的高手,包括一些人所說的內鬼其實也是指技術人員和電腦高手。
根據開放源代碼的創始人「埃里克·S·雷蒙德」對此字的解釋是:「黑客兵工廠Hacker」與「cracker」是分屬兩個不同世界的族群,基本差異在於,黑客是有建設性的,而駭客則專門搞破壞。
黑客原意是指用斧頭砍柴的工人,最早被引進計算機圈則可追溯自1960年代。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教授Brian Harvey在考證此字時曾寫到,當時在麻省理工學院(MIT)中的學生通常分成兩派,一是tool,意指乖乖牌學生,成績都拿甲等;
另一則是所謂的駭客,也就是常逃課,上課愛睡覺,但晚上卻又精力充沛喜歡搞課外活動的學生。
分類
依目的大致可分為3個類型:白帽黑客(White Hat)、灰帽黑客(Grey Hat)、黑帽黑客(Black Hat),該名稱取自美國電影西部片中,正派往往戴白帽,反派往往戴黑帽。
1、白帽
白帽黑客是通過尋找可以緩解的系統漏洞來保護數據免受其他黑客攻擊的黑客。白帽子通常由目標系統的所有者僱用,並且通常因其工作而獲得報酬(有時相當不錯)。他們的工作並不違法,因為它是在系統所有者同意的情況下完成的。
2、灰帽
包括那些為了好玩或為了巨魔而進行黑客攻擊的人。他們可能會修復和利用漏洞,但通常不是為了經濟利益。即使不是惡意的,如果未經目標系統所有者的同意,他們的工作仍然可能是非法的,而灰帽子通常與黑帽黑客有關。
3、黑帽
黑帽黑客或黑客是懷有惡意的黑客。他們經常竊取、利用和出售數據,並且通常受個人利益的驅使。他們的工作通常是非法的。破解者就像黑帽黑客,但具體來說是指技術嫻熟的人,他試圖通過黑客攻擊獲利或受益,而不僅僅是破壞。
破解者發現系統漏洞的漏洞,並經常通過將修復程序出售給系統所有者或將漏洞出售給其他黑帽黑客來利用這些漏洞,而後者又利用它來竊取信息或獲得版稅。
動機
已經提出了四種主要動機作為黑客試圖闖入計算機和網路的可能性。
1、當以竊取信用卡號碼或操縱銀行系統為特定目的入侵系統時,會獲得犯罪經濟收益。
2、許多黑客通過提高他們在黑客亞文化中的聲譽而茁壯成長,並且會在他們破壞的網站上留下他們的句柄或留下一些其他證據作為他們參與特定黑客行為的證據。
3、企業間諜活動允許公司獲取有關可能被盜或用作市場杠桿的產品或服務的信息。
4、國家支持的攻擊為民族國家提供了在網路空間上、在網路空間中或通過網路空間進行的戰時和情報收集選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黑客
㈧ 黑客詞典:什麼是白帽,灰帽和黑帽黑客
白帽,即通過正常的手段對網站內部優化(包括網站標題,網站結構,網站代碼,網站內容,關鍵詞密度等)、網站外部的發布與建設,提高網站關鍵詞在搜索引擎排名的一種seo技術;黑帽,即通過垃圾鏈接、隱藏網頁、橋頁、關鍵詞堆砌等方法,實現快速搜索引擎優化的目的。知名白帽團隊有中國的Keen Team、法國的Vupen等[1] 。2015年Pwn2Own賽事以IE的Flash和PDF插件作為主要攻擊目標,最終Keen Team、騰訊電腦管家奪冠。
灰帽技術(GregreyHat):網路上流行的灰帽技術是指SEO優化的操作手法,有黑帽、白帽的類別區分,有了這兩種類別區分之後,又出現了灰帽(gregreyhat),顧名思義,何謂「灰帽」?就是介乎白帽whitehat和黑帽blackhat之間的優化手段,其手法多樣化,並不單一的採用白帽或黑帽技術,而是注重整體與局部的雙向搜索引擎優化策略。
黑帽籠統的說,所有使用作弊手段或可疑手段的,都可以稱為黑帽SEO。比如說垃圾鏈接,隱藏網頁,橋頁,關鍵詞堆砌等等。近一兩年,最典型的黑帽搜索引擎優化時,用程序從其他分類目錄或搜索引擎抓取大量搜索結果做成網頁,然後在這些網頁上放上Google Adsense。這些網頁的數目不是幾百幾千,而是幾萬幾十萬。所以即使大部分網頁排名都不高,但是因為網頁數目巨大,還是會有用戶進入網站,並點擊Google Adsense廣告。
黑客是一個中文詞語,皆源自英文hacker,隨著灰鴿子的出現,灰鴿子成為了很多假借黑客名義控制他人電腦的黑客技術,於是出現了「駭客」與"黑客"分家。2012年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的電影《駭客(Hacker) 》也已經開始使用駭客一詞,顯示出中文使用習慣的趨同。實際上,黑客(或駭客)與英文原文Hacker、Cracker等含義不能夠達到完全對譯,這是中英文語言詞彙各自發展中形成的差異。Hacker一詞,最初曾指熱心於計算機技術、水平高超的電腦專家,尤其是程序設計人員,逐漸區分為白帽、灰帽、黑帽等,其中黑帽(black hat)實際就是cracker。在媒體報道中,黑客一詞常指那些軟體駭客(software cracker),而與黑客(黑帽子)相對的則是白帽子。
㈨ 黑客分為白帽子與黑帽子兩類請你說說他們的區別
。Hacker一詞,最初曾指熱心於計算機技術、水平高超的電腦專家,尤其是程序設計人員,逐漸區分為白帽、灰帽、黑帽等,其中黑帽(black hat)實際就是cracker。在媒體報道中,黑客一詞常指那些軟體駭客(software cracker),而與黑客(黑帽子)相對的則是白帽子。
㈩ 灰帽黑客的黑客分類
波蘭知名美女黑客Joanna Rutkowska
波蘭知名美女黑客Joanna Rutkowska成為安全業內焦點人物,她在博客上發表一篇論文,曝光了一個英特爾CPU的緩存漏洞。而另一位安全研究人員Loic Duflot將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CanSecWest安全大會上介紹該漏洞和攻擊代碼。
如果這一漏洞被證實存在,黑客就可利用該漏洞獲得對電腦近乎至高無上的控制權,並且不受任何操作系統控制、關閉或禁用。毋容置疑,此時殺毒軟體將毫無用武之地。黑客的攻擊范圍,可能覆蓋Vista、XP、Windows Server、Linux或BSD等任何一個裝有英特爾CPU的操作系統,這無疑會給所有安裝英特爾CPU的用戶帶來極大恐慌。據悉,目前全球計算機系統中,英特爾CPU的市場份額佔到85%以上。
慶幸的是,Joanna Rutkowska是一個被歸為「灰帽黑客組織」的漏洞挖掘和研究人員,這類天才們往往以安全研究人員自居,他們常常把發現的漏洞曝光,或交給微軟官方,從而推動軟體廠商積極修補漏洞。
然而,如果這些高危漏洞被另一些屬於「黑帽組織」的漏洞挖掘者發現的話,後果將會很糟糕。這類人一般會為了金錢而把挖掘到的漏洞賣到黑市,結果極有可能是漏洞落到商業黑客手中,從而引發網路疫情。。因此,在互聯網黑色產業鏈條中,技術最高、威脅最大的從業者並非是木馬作者,而是「黑帽組織」中的漏洞挖掘者。 阿德里安·拉莫(艾德里安·拉莫)
這位現在大名鼎鼎的灰帽黑客,曾經是讓世界聞之色變的著名黑帽(稱為駭客也不為過)之一。拉莫專門找大公司或組織下手,例如入侵微軟和《紐約時報》的內部網路。他經常利用咖啡店、金考復印店或圖書館的網路來從事黑客行為,因此他獲得了一個「流浪的黑客」的綽號。拉莫經常能發現安全漏洞,並對其加以利用。通常情況下,他會通知企業有關漏洞的信息,大部分時候,他還會主動幫助這些公司修補這些漏洞。
在拉莫的受害者名單上包括雅虎、花旗銀行、美洲銀行和Cingular等知名公司。因為這一罪行,他被處以6.5萬美元罰款,以及六個月家庭禁閉和兩年緩刑。不過,拉莫後來投案自首,並成功的轉型,現在是一位著名公共發言人,同時還是一名獲獎記者。 這位英年早逝的黑客天才雖然在十幾歲的時候行為乖張,但是在因為黑客行徑被捕以後,他卻迷途知返,最終成功的轉型為一名灰帽黑客,立志於維護網路安全。他協助FBI抓住了梅麗莎病毒的製造者大衛·史密斯,並成功的找到了愛蟲病毒的來源。另外,他與阿德里安·拉莫也是不錯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