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非洲帽子文化

非洲帽子文化

發布時間:2022-01-20 20:47:23

❶ 文明與文化的區別是什麼

文明與文化的區別

關於文明與文化的關系,學術界主要有如下3種意見:
其一,文化和文明沒有多大差別,甚至可以說,兩者是同義的。
不少人類學家和民族學家持這種意見,尤其是在19世紀的法國和英國,兩者的意義幾乎等同,「文明」這一詞的「意義精確地或幾乎精確地等同於『文化」』。[12]如英國人類學之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書把文化與文明連在一起,他說:「就廣義的民族學意義來說,文化或文明,是一個復合的叢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一分子所獲得的全部能力和習慣。」[13]
其二,文化包括文明,即文化所包含的概念要比文明更加廣泛。
不少學者認為,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文明是在文字出現、城市形成和社會分工之後形成的。尤其在歷史學和考古學界,普遍認為文明是較高的文化發展階段。如英國考古學家柴爾德(Vere Gordon Childe)的《社會進化》(Social Evolution,1951)和克拉克(G. Clark)的《從野蠻到文明》(From Savagery to Civilization,1946)均持這一觀點。
美國學者巴格比也認為,在19世紀,英法兩國把「文化」與「文明」視為同義詞。「然而,總的來說,在最近幾十年裡,在英法這兩個國家——盡管英國更甚於法國,有以『文化』取代『文明』的傾向。」文明「似乎指一種較高級的,較發達的文化形態,或者較特殊地指城市文化。」[14]在英法等國,比較喜歡使用「文化」一詞,雖然他們也曾經使用「文明」一詞。
其三,文化和文明是屬性不同的兩個部分。
有些學者認為,文明是物質文化,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社會文化。在20世紀之前,德國傳統的看法普遍認為,文化包括人的價值、信仰、道德、理想、藝術等因素;而文明僅包括技術、技巧和物質的因素。如德國文化社會學家艾爾夫雷德.韋伯(Alfred Weber,1868—1958)認為:「文化與文明的分別,便是文明是『發明』出來的,而文化是『創造』出來的。發明的東西可以傳授,可以從一個民族傳授到另一個民族,而不失其特性;可以從這一代傳到那一代,而依然保存其用途。凡自然科學及物質的工具等等,都可目為文明。」「文化既是創造的,所以它是一個地方一個時代的民族性的表現,只有在一定時間與空間內,能保存其原有的意義,別個地方的人,如抄襲過去,總會把原意失去的。凡宗教、哲學、藝術等,都是屬於文化一類的。」[15]他所說的文明即是科學技術及其發明物,而文化則是倫理、道德和藝術等。
日本一些學者也持這一觀點。如伊東俊太郎認為,文明是物質的,文化是精神的。兩者應結合起來,物質豐富與精神充實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文明具有擴散的性質,文化具有凝聚的性質。[16]
以上三種觀點中,第二種較為符合事實,即廣義的文化概念包括文明,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1)文化通常與自然相對應,而文明一般與野蠻相對應。
(2)從時間上來看,文化的產生早於文明的產生,可以說,文明是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時代,只有文化,而沒有文明,一般稱原始時代的文化為「原始文化」,而不說「原始文明」。因此,學術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3)從空間上來看,文明沒有明確的邊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國界的;而廣義的文化泛指全人類的文化,相對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個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從形態上來看,文化偏重於精神和規范,而文明偏重於物質和技術。文明較容易比較和衡量,較易區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長城、秦代的兵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學使用最為普遍;而文化則難以比較,因為各民族的價值觀念不同,而價值是相對的。作為物質文化的文明是累積的和擴散的,如交通工具,不同時期先後發明的馬車、汽車、火車、飛機等直到現在仍存在。而且,一項發明一旦公諸於世,便會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而作為精神文化的文化(規范、價值觀念等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是非累積和凝聚的。
(5)從承載者的角度來看,文化的承載者是民族或族群,每個民族或族群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卻不同,承載者是一個地域,一個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個民族或多個國家,如西方文明,包括眾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國家。我們可以說「中國文明」,但一般不說「漢族文明」,而說「漢族文化」。這也說明「文明」具有國家或地區性,「文化」具有民族性。另外,一個國家也可以包含多個文明。例如中國,並不僅僅有一個儒教文明,而是有三個主要文明:儒教文明、伊斯蘭文明和藏傳佛教文明。
(6)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一種文明的形成與國家的形成密切相關,一般是歷史上建立過國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創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過國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獨立文明。
(7)文明的動態性較為明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進步,如物質文明,變化最大;而表現在規范、倫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則不盡然,變化緩慢。
(8)從詞義來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圍很廣;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圍較窄。例如,可以說酒文化、食文化、服飾文化,但一般不說「酒文明」、「食文明」和「服飾文明」。
據上,文明屬於廣義的文化范疇之內,「文明」與「文化」在詞義上有些區別,在有些條件下可以替換,在有些條件下不能替換。

五、文明本身不會沖突

文化或文明是否會沖突,這是學術界和政界均感興趣的問題。深入探討這一問題,有助於正確對待國內外各種文明之間的關系問題。
近十年來,在有關「文明」的論著中,影響最大的當是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塞繆爾·亨廷頓撰寫的論著。1993年夏,他在美國《外交》雜志(夏季號)上發表了題為《文明的沖突?》一文,引起國際學術界普遍關注和爭論。隨後,他又發表了一系列文章,並於1996年結集成為一部專著,書名為《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17]亨廷頓認為,在冷戰後的世界,沖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而是文化或文明方面的差異。世界新格局的決定因素在於七大文明或八大文明,即中華文明(1993年亨氏稱「儒教文明」,1996年改稱「中華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東正教文明、拉美文明,還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文明的差異是人類各種差異中最具根本性的差異,而且基本上是不可消除的。具有相似文化的人民和國家正在聚合,具有不同文化的人民和國家正在分離。由意識形態和超級大國關系界定的聯盟正在讓位於由文化和文明界定的聯盟。因此,一個以文明為基礎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未來主宰世界的沖突主要是「文明的沖突」。
在亨廷頓看來,冷戰後,世界將形成西方文明與非西方文明的對抗局面。西方文明正在衰落,與其他文明相比,它在世界政治、經濟、軍事力量中所佔有比重正日益縮小。相反,亞洲文明正在發展壯大它們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力量;伊斯蘭文明的人口正在激增,打破了穆斯林國家與其他國家的平衡關系。一般來說,非西方文明都在重新肯定它們自身的文化價值。在21世紀初期,人類將經歷非西方權力與文化的復興,經歷非西方文明內部相互之間以及與西方文明之間的沖突。
亨廷頓還認為,在21世紀,西方文明與非西方各種文明的關系及其對抗程度有相當大的差別。按其程度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屬於挑戰者的文明,即與西方文明傳統最遠的中華文明與伊斯蘭文明,這兩種文明可能會聯合起來,向西方挑戰。第二類是屬於中間文明或搖擺文明,即俄羅斯、日本和印度三國的文明,這些文明與西方文明既有合作也有沖突,有時與挑戰者(中國和伊斯蘭)站在一起,有時又與西方站在一起。第三類是弱勢文明,即拉丁美洲文明與非洲文明,這兩種文明相當程度上依賴於西方,與西方文明的沖突將會很少。[18]
亨廷頓特別強調西方文明的主要挑戰者將是中華文明和伊斯蘭文明。他說:「伊斯蘭國家和中國擁有與西方極為不同的偉大的文化傳統,並自認其傳統遠較西方的優越。」「21世紀的全球體制、權力分配以及各國的政治和經濟」,或主要反映西方的價值和利益,或主要反映伊斯蘭國家和中國的價值和利益。[19]他還認為,「在最近的將來,反西方的全面聯盟似乎還不會形成。伊斯蘭文明和中華文明在宗教、文化、社會結構、傳統、政治和植根於其生活方式的基本觀念上,存在著根本的不同。從根本上來說,這兩者之間具有的共性可能還不及它們各自與西方文明之間的共性。但是,在政治上,共同的敵人將產生共同的利益。伊斯蘭社會和華人社會都視西方為對手,因此它們有理由彼此合作來反對西方,甚至會像同盟國和斯大林聯手對付希特勒一般行事。」[20]
亨廷頓認為,文明間的沖突主要表現在斷層線沖突或斷層線戰爭。「斷層線沖突是屬於不同文明的國家或集團間的社會群體的沖突。斷層線戰爭是發展成暴力的沖突。」[21]斷層線沖突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國際間的斷層線沖突,即國家間、非政府集團間或國家和非政府集團之間的沖突;二是國家內部的斷層線沖突,即同一國家內的不同文明的集團。斷層線沖突具有持久性、特定性(即特定的集團)等。[22]
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在世界上引起極大的反響,美國一些著名的政治家贊賞他的理論,說它是20世紀40年代以來最富爭議的國際關系理論。不過,在世界學術界,文明沖突論受到普遍的批判。多數學者均認為,國家利益仍將是今後國家之間沖突的主要原因。[23]
文明之間真的會自動沖突嗎?筆者認為,文明本身不會沖突,因為文明不是有機體,文明是半有機、半無機的第三界。

六、文明不是有機體

亨廷頓在《文化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所說的「文明」無疑是廣義的文明,亦即與「文化」概念相當。因為狹義的「文明」主要是指物質文明,而物質文明是無機體,其本身根本不可能沖突。
探討文明是否會沖突,不僅要明了文明的概念,還應探討文明的性質。文明究竟是有機體,還是無機體?或是其他機體?如果文明或文化是有機體,則文明將會自動沖突;如果文明或文化不是有機體,則其本身不會自動沖突。只有明了這一點,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以往的批判亨廷頓文明沖突論的學者,沒有從文明或文化的性質的角度進行分析和批判。
文化或文明有機論源於19世紀下半葉「社會有機論」。其代表人物法國哲學家A. 孔德、英國哲學家H. 斯賓塞和德國哲學家A. 舍費爾(1831—1908)等。孔德最早提出社會是高級的生物有機體,其實體大於各個相互依存的部分之和。斯賓塞認為,社會只是一種高級的生物有機體。生物有機體的不同器官有不同的機能,彼此互相協調,從而維持有機體的穩定。與此相似,一個社會也有不同的階級,從事生產的階級與主持調節(支配)的階級職能不同;各個不同社會職能的階級之間協調、均衡才會使社會穩定。例如,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工人擔負「營養職能」,商人擔負「分配和交換職能」,工業資本家「調節社會生產」,而政府則「代表神經系統」。在這種復雜社會里,一個部門的功能若失效,其他部門無法代替,因此復雜社會較易瓦解。舍費爾認為,社會是意志的有機體。他把階級社會中的軍隊、警察、文教機關、技術機構等各種組織比作人體的各種器官,認為它們之間構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機的聯系。[24]
最早明確提出文化或文明是有機體的學者可能是德國的傳播學派的代表人物弗羅貝紐斯(Leo Frobenius)。他在1898年出版的《非洲文化的起源》一書中認為文化是一種活生生的有機體,經歷著誕生、童年、成年、老年和死亡等各個階段。作為有機體,文化還可以移植到新的基礎之上,在新的條件下朝另一個方向發展,形成新的文化。他說:「我斷言,每一種文化都是作為一種活生生的機體在發展,因此,它經歷著誕生、童年、成年和老年等各個時期,最後,歸於死亡。」[25]文化與有機體一樣,「文化在生活、分娩和死亡,這是一種活生生的本質。」文化絕不是人們創造的,人與其說是文化的創造者,不如說是文化的產物或客體。「文化發展的全部過程表現出自己對於人的真正獨立性……文化是自身發展的,與人無關,與人民無關。」 [26]弗羅貝紐斯認為,人民不創造文化,文化是自己從自然條件中誕生的。在地理環境相同的條件下,產生相同的文化。同任何機體一樣,文化需要營養:它的食物就是狩獵業、漁業、畜牧業、農業等,一句話,就是人類的經濟。作為一種機體,文化可以移植於新的基礎之上,而且在那裡,在另一種自然條件下,它會朝另一個方面發展。新文化產生於老文化的接觸和相互影響,雖然文化不是由人民創造的,但它不能繞過人們,因為沒有人們,它就無法轉移,因為「文化沒有腳」。因此,人或者人們是文化的體現者和搬運工,而不是文化的創造者。[27]
法國社會學的創始人杜爾干(Emile Durkheim,又譯「迪爾凱姆」、「杜爾凱姆」)受斯賓塞社會有機論的影響,也提出「文化有機觀」。他認為,社會或文化正如一個有機體,其組成部分按一定的結構組織起來,相互間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每個部分都有不可缺少的功能,它們之間的協調作用構成了有機體的順利運作。在杜爾干看來,社會「是一個整體,具有自己特別的性質,它雖然是由各分子結合而成,卻不是各分子簡單相加的總和。」[28]『社會現象像物質事物那樣,也是一種客觀事物,不過,它是另一種形式的事物。」 [29]他還認為,社會文化現象獨立於個人之外,「存在於社會,卻不存在於社會的各個部分,即不存在於構成社會的各個成員中。從這個意義上,社會現象是外在於個人意識的,如同生命的不同屬性外在於構成生命的礦物質一樣。」[30]
德國歷史哲學家斯賓格勒(Spengler)在1918年出版的《西方的沒落》(The Decline of the West)一書中認為,文化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類文化是由一些相互獨立的高級文化有機體組成的。每一種高級文化都是一個完整的存在,是一個文化有機體,各有其獨有的特徵,各有其自然與歷史。各種文化有機體如花卉一般,有萌發、盛放、凋謝、衰亡的時期。文化也像人一樣,有其精神和靈魂。英國歷史哲學家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在其名著《歷史研究》一書中也持此說,認為文化或文明是有機體,其生存、發展規律是輪回的。
人類學功能學派的代表人物馬林諾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等人也認為社會和文化是有機體,他們認為各種文化要素和復合要素並非零散的,而是相互作用,有機結合的,正像一個機體的各種器官,各自發生功能,共同維持一個整體的存在。他們主張重視文化的整體性,重視整體對部分、部分對整體的相互影響。馬氏認為每一個文化就像一個有機體一樣,如不從整體的關系去研究,則對任何部分的文化元素都不能明了。而布朗也以為一個社會像一個機體,各部分互相關聯,互倚互賴。一個社會的習俗制度正像一個機體的各種器官,個個發生功能,共同維持一個整體的存在。[31]馬林諾夫斯基曾說:「顯然,文化是一個統合的整體(integral whole),它包括工具和消費品及各種社會群體的典章制度、觀念和技藝、信仰和習俗。無論我們考察的文化是非常簡單或原始的,還是極端復雜或發達的,我們都要面對包含有一部分是物質、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精神構成的龐大機體(apparatus),人們通過它處理種種實際的具體問題。」[32]他還說:「文化理論必須建立在生物學事實基礎之上。人類是一個動物物種,受各種基本條件的制約。為了個體的生存,種族的延續,以及為了保持有機體全部活動所需要的正常狀態,必須滿足制約他們的各種條件。」[33]他認為,「文化是某種生物現象,文化是建築在生物基礎之上的。」[34]
中國一些學者也持文化有機觀。例如,在20世紀30年代,主張全盤西化的學者均持這一觀點,他們提出的「全盤西化論」理論基礎便是西方學者所持的文化有機論和文化不可分論。他們認為文化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不可分的,要輸入西方文化就必須全盤接受,絕沒有選擇的自由。如全盤西化論的主要代表人物陳序經在《東西文化觀》一文中說:「文化本身是不可分的,所以他表現出的各方面,都有連帶及密切的關系。設使因了內部或外來的勢力沖動或變更任何一方面,則他方面也受其影響。它並不像一間房子,房頂壞了,可購買新瓦來補好。……所以我們要格外努力去採納西洋的文化,誠心誠意的全盤接受它,因為它自己本身上是一種系統,而它的趨勢是全部的,而非部分的。」[35]後來他又在《再談〈全盤西化〉》一文中說:「因為文化的各方面,都有連帶關系,所以我們不能隨意的取長去短。何況一談到長短的問題,總免不去主觀的成分。」[36]他認為文化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單位,各種文化也就是各個不同的單位,「因為這些不同的單位,有了連帶關系和時勢的趨向,以及西洋文化優勝的地位,所以取其一端,應當取其整體,牽其一發,往往會動到我們全身。」[37]
文明或文化是不是有機整體?它是不是不可分的?科學的回答是否定的,下面從文化的可分性和後天習得性來說明文化不是有機體。
其一,從文化或文明的可分性看文明不是有機體。
在一個文化體系中,雖然各部分相互關聯,但並不是鐵板一塊,是可以分開來的。反對全盤西化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吳景超批駁陳序經的「文化有機觀」和「文化不可分論」,他在《建設問題與東西文化》一文中說:「『文化本身上是分開不得』的說法只含有部分的真理。我們可以承認火車頭與軌道兩種文化單位是分不開的,男女同學與社交公開兩種文化單位是分不開的。我們決不能採納西洋的火車頭,一方面還保留中國的土路;也不能一方面採納西洋的男女同學,而一方面還保留中國男女授受不親的禮教。但是,整個文化的各部,是否都像上面所說的那樣,分不開呢?我們採納了西洋的電燈,是否便非採納西洋的跳舞不可呢?採納了西洋的科學,是否便非採納西洋的基督教不可呢?我們的答案,恐怕不會是肯定的。文化的各部分,有的是分不開的,有的是分得開的。別國的文化,有的我們很容易採納,有的是無從採納。」[38]後來他在《答陳序經先生的全盤西化論》一文中又說:「假如文化各部分是分不開的,有如陳先生所說,那麼全盤西化論說便可成立,便可無討論之餘地。因為我們早已採納了西洋文化中的許多部分,而這些部分與其餘的部分是分不開的,那麼中國的全盤西化,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可惜這種文化分不開的理論,還沒有一個學者能夠證明它。……我們都知道生產方法,是文化的一部分。現在我們要問陳先生,漁獵的文化與那種政治的文化,那種家庭的文化是分不開的?畜牧、農業等文化,又與那種政治的文化,那種家庭的文化是分不開的?……我們主張文化各部分有分不開的,也有分得開的,所以在西化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有選擇之餘地。」[39]
張熙若先生也批判全盤西化論,他在《全盤西化與中國本位》一文中說:「全盤西化論者,在理論上,我認為有兩個極不妥的地方。第一,全盤西化論者,至少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所以提倡全盤西化的主要理由,據他們自己說,是因為什麼『文化單位是分不開的』。因為分不開,所以要接受便全盤接受,要拒絕便全盤拒絕。選擇是不可能的,取捨是辦不到的,這種理論我們可以叫做『單位定命論』。」他認為:「文化是多方面的,是很復雜的東西,它有的地方誠然是分不開的,但是有的地方卻是分得開的。若是舉列是必需的話,我們可以說現代工業與現代科學是分不開的,因為這其間有因果關系,沒有現代科學就沒有現代工業。」「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文化在這方面是分不開的,就斷定它在任何方面都是分不開的。如果你一定要那樣顢頇,就有許多不看面子的事實使你臉紅。」「學了西人的精確的治學方法,不再去學他們見了女人就脫帽子,不見得有壞處。」「吃飯的決不能都改吃番菜,用筷子的決不能都全用刀叉。」[40]
黃文山也曾指出「文化不可分說」在客觀上是「站不住的」。他說:「全盤西化論者往往以有機體『牽一發而動全身』,來比附『文化的分不開』。」又說:「在一切經驗的文化體系中,其中的元素或『單位』,也有較重要的與較不重要的部分,較重要的部分,如果發生變更,其影響大。反之,其影響小。」他還說:「從聯系性來看,有些部分,可說是基本的或中心的,有些部分可說是次要的或邊緣的。中心改變,可以引起整個體系在結構上產生空前的革命,至於邊緣變改,則其影響,有時簡直微微不足道。」[41]
據上,文化或文明是可分的,不是有機的整體。在一個文化體系中,其中的若幹部分是難以分開的,如一種先進的設備必須有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才能會產生應有效率。一輛高速列車必須有相應的軌道和管理,否則就會發生事故。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物質文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中國人的基本觀念如倫理道德觀、價值觀念、審美觀念等仍變化不大。總之,與有機體相似的不可分的文化,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其二,從文化或文明的後天習得性看其文明不是有機體。
動物和植物等生物有機體的本能、反射等特性是先天性的,是靠遺傳得來的。而文化卻不同,是非遺傳性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其《論靈魂》一書中認為,靈魂如同蠟塊一樣,從外物接受印紋。17世紀英國哲學家和政治思想家約翰.洛克(1632—1704)繼承和發展了這個思想,批判了天賦觀念說,提出「白板說」(theory of tabula rasa)。白板,拉丁文是tabula rasa,原指一種潔白無瑕的狀態。西方哲學家用它比喻人類心靈的本來狀態像白紙一樣沒有任何印跡。洛克認為,新生嬰兒出生時心靈就像一塊白紙或白板,對任何事物均無印象;人的一切觀念和知識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跡,最終都導源於經驗。也就是說,所有人出生時的本能和特性,從生物角度看是相同的,而他們成年時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等全是後天通過學習獲得的。[42]嬰兒初生時基本上只是一個不具備知識的自然的機體,不存在任何社會和文化意識。無論是外顯的還是內隱的文化,無論是可觀察的文化還是不可觀察的文化,都是後天習得的。每個人都需要吃飯,但飲食的方法,各民族均有所不同,如中國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人需要吃飯是由生理決定的,但飲食的方法是由各民族的文化決定的。如果沒有社會和文化環境的影響,兒童的心理發展是不可想像的。我們也可以狼孩的事例來反證文化的後天習得性。從小被狼攫取並由狼撫育起來的人類幼童,其行為和生活與狼相似,並不具有正常兒童的心理。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10多個,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度發現的兩個狼孩。就目前所發現的狼孩來看,沒有任何文化,其生活習性與狼一樣,他們回到人類社會以後,有的還繼續生活了幾年,也未能恢復正常兒童的心理發展。狼孩的事例說明:人類的知識與才能不是天賦的,直立行走和言語也並非天生的本能。所有這些都是後天社會實踐和勞動的產物。
1917年,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克羅伯(A.L. Kroeber)在《美國人類學家》雜志上發表《超有機體》(「The Superorganic」,一譯《超機論》)一文,提出「文化超機體論」(cultural superorganism),認為文化是「超有機現象」(Superorganic phenomena),提出文化是「超生物性」或「超有機體性」的概念。[43]克羅伯在該文中首先批評了把社會和文化視為有機體的說法,並指出這一理論完全是受生物科學的影響,因而「將有機體發展規律的原理應用到文化的發展事實上」。[44]他認為文明或文化不是遺傳的,而是後天獲得的;而生物有機體的能力主要是靠遺傳。他說:「有機體的進化必然與遺傳相關聯;而社會的進化即文明的進步則不必與遺傳相關聯。」[45]他的超有機論,主要批判文化有機論和先天說,認為文化是人類獨有的,「人與動物的區別不在於體質與智力,這僅僅是程度的差異;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有機體與社會」。生物有機體與「社會事物」(文化)的差別是本質上的差別。[46]作為一種物種,動物「沒有社會,也因此而沒有歷史。然而人由兩部分組成:他是有機實體,可以被視為實物,同時也是能夠在其上書寫的紙板。」[47]文化是自成一體的不同於生命物體的超機體。文化是超生命的、超心理的超有機體。文化包括語言、社會組織、宗教信仰、婚姻制度、風俗習慣等,而這些都不是與生俱來的,具有「超生物」、「超有機體」的性質,同時也是「超個人」的和「超心理」的。文化有其自身發展的軌跡和規律,每一種文化都不屬於生物的范疇,與個人無關。
綜上所述,文明或文化是可分的,不是有機的整體。文化或文明是後天習得的,並且是逐步習得的。根據這兩點,我們可以認為,文明或文化不是生命有機體,因而其本身也就不可能自動發生沖突。

❷ 介紹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

1.泰國 人鄉隨俗,到泰國有必要知道一些當地的風俗習慣:

1.泰國人習慣"合十禮"(即合掌躬首互向對方致禮),合十時常互致問候"沙瓦迪卡"(泰語"您好"的意思)。別人向你合十問候時,你也要合十回敬,否則失禮。合十後,便不必再握手問候或告別,但僧侶對俗家則不必回禮。見面或告別時的握手禮,尚未普及流行於泰國社會。

2.緬甸 要能接受男士穿「裙子」。緬甸男人穿籠衣。要能接受當地人用手吃飯的風俗。要能習慣女士們滿臉塗粉末出現在你的周圍。緬甸人把一種植物磨成粉末,塗於臉上,用來防曬。
要能習慣緬甸人民張開「血盆大口」地和你說話。緬甸人很喜歡吃樹葉包的檳榔,所以很多當地人的牙齒都被染成了紅色。

3.印度 印度的禁忌很多,由於宗教不同,地區不同,禁忌也有差異。

帶普遍性的禁忌有:睡覺時,不能頭朝北,腳朝南,據說閻羅王住在南方;晚上忌說蛇;節日活著喜慶的日子裡忌烙餅;嬰兒忌照鏡子,否則會變成啞巴;父親在世時,兒子忌纏自頭巾、剃頭;3和13是忌數,因為濕婆神有3隻眼睛,第三隻眼睛是毀滅性的,13是因為人死後有13天喪期;婦女在懷孕期間,忌做衣服、照相;忌用左手遞接東西。

在市場上陳列的花懷,禁止人們用鼻子嗅或用手摸,有上述行為將受到人們的厭惡。

在印度忌吹口哨,特別是婦女。在飯店、商店等服務性行業中,克人若用吹口哨的方式來招呼侍者則被視為冒犯他人人格的先禮行為。

頭是印度人身體上最神聖的部分,故旅客不可直接觸摸他們的頭部。千萬不要拍印度孩子的頭部,印度人認為這樣會傷害孩子。

即使在朋友家裡,也不要贊場孩子,許多印度人認為這種贊場會引起惡人的注意。

印度人禁止穿戴皮革製品(腰帶、表帶、鞋、衣服),特別是在聖地,因為印度教徒不殺牛,穆斯林不剎豬,耆那教徒不須殺人和動物或昆蟲。

進入印度的廟宇或清真寺,要脫去鞋子,要跨過門檻而不能踩著門檻而過。光腳進寺廟,事先要在入口處洗好腳以表示禮貌。

凡進入回教寺廟者,均不能穿短褲或無袖背心,也要求脫鞋。

凡進入錫克教寺廟者,必先戴上頭巾或帽子,然後脫鞋才可進入

4.越南 傳統節日與民俗:越南民族傳統節日與中國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其中春節為最盛大的節日。越南民風淳樸,人民文明禮貌。見面時習慣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或行握手禮,或按法式禮節相互擁抱,多以兄弟姐妹相稱。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多信奉佛教。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越南,十世紀後,佛教被尊為國教。目前全國佛教徒約2000萬人。此外,天主教傳入越南已有400多年,目前有信徒約300多萬,南方居多。越南人供奉祖先,普遍迷信城隍、財神。一般百姓家裡都設有供桌、香案,逢年過節在家中進行祭拜。服飾穿著簡單,正式場合男士著西裝,女士著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飲食習慣與我國廣東、廣西和雲南一些民族相似。吃飯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越南人忌諱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機連續給三個人點煙,認為不吉利。不願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人。

姓名與稱呼】越南主體民族——京族的大姓有阮、陳、吳、黎等。與中國人一樣,越南人也是姓在前,名在後,多數是單姓雙字名,少數也有單姓單字名。越南人在稱呼中,除了第一人稱較常用中性的「我」(發音為「堆」)外,第二人稱「你」和第三人稱「他(她介都沒有中性的人稱代詞,通常根據對方的輩份或身份來稱呼,以表示親熱或尊重。如對父輩的人,第二人稱直接用「大伯」、「大娘」、「叔叔」、「阿姨」等;第三人稱則用「那位大伯」、「那位大娘」等。越南人問候不分「早晚」,也不分「你好」。「再見」,通常都用一聲「召』朝上稱呼來表示。例如見面時說「召同志」是「同志你好」,分別時說「召同志」是「同志再見」。越南人稱呼對方時,一般是稱呼與最後一個名字連用,很少帶姓連名都叫,那樣被認為是不禮貌。如一位名叫阮興強的男子,可根據他的年齡和親疏程度,稱為「強伯」、「強叔」、「強哥」、「強弟」或「強先生」、「強同志」。

【服飾】古代時,越南的京族人穿各種套頭的衣服和長裙。到了中世紀,平民穿褐色布衣,官吏穿藍葛衣。到了15世紀後,富者通常穿錦羅沙葛,參加祭掃和宴會時穿紅袍,吏役穿褐色或黑色布衣,官吏們穿青色衣,平民百姓穿赧色粗布衣。法國人進入越南後,平民的衣著開始有了較大變化,婦女穿結紐上衣和褲子。進入現代,越南城市的男子多穿西裝,婦女穿花色窄油長袍。越南婦女的長袍可以說是越南女子的國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顯得啊娜多姿,下擺舒展,開權至腰際,活動方便。特別講究的是,越南婦女穿長袍時,還穿一條黑色或白色的寬腿拖地長褲。越南婦女喜戴項鏈、手閾、戒指,多留披肩長發,或用發夾束於腦後。 【陽核挪與牙之美】越南的京人、岱人、泰人、埃迪人都有一種嚼食濱榔的特殊愛好。他們常將按椰擦上一點石灰膏或鹼發放火嘴中咀嚼,使模榔產生化學反應,汁不吞咽,順嘴角流出,嚼到無汁時把渣吐掉。嚼按榔通常是先苦後甜,可刺激神經,提神醒腦,除積消腫。京人還把擯榔當作信物,無論求婚、請客,均送上一顆擯榔。嚼模榔、染牙是京族的古風,過去男男女女只要到了十七八歲就開始染牙。按照他們的習俗,開始嚼按榔、染牙,便象徵已經成年可以成親了。從此,這些青年男女便可以自由參加當地舉行的任何娛樂聚會,參加對歌,選擇對象。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古風已日漸衰微,但在越南農村,你依然還可以看見不少老年婦女的牙齒被染得又黑又亮。在他們眼裡,保持牙齒潔白如玉是品質不良、作風不正的表現,而將牙齒染得又黑又亮才是最美的。 【節日】越南也使用陽歷與陰歷,除了國家法定的節日如元旦、國際勞動節、國慶節等外,越南也過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與中國人一樣,陰歷的春節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越南有一句民謠「肥肉姜蔥紅對聯,幡旗爆竹大粽粑。」意思是,春節到了,要為過節准備豐盛的肉菜,煮好粽粑,門口貼上大紅對聯,高高的幡旗隨風飄揚,爆竹鳴響。從這句民謠中,可見越南人對春節的重視程度。在新年與舊年交接之時,越南人也有守歲的習慣。除夕夜,人們通常要睡歌供土兵娛樂,後傳人民間。所謂的軍鼓實際上是一隻木桶或洋鐵桶,在村頭立兩根柱子,用麻繩或鋼絲繩將桶綳緊後固定在柱子上,用棍子敲打繩子使其發出鳴鳴的響聲,男女雙方各站一邊,邊敲邊對歌,笑語歡歌匯集在一起,氣氛歡快熱烈。一些青年男女通過對歌建立感情,確立戀愛關系。 【祖先崇拜】越南人也和其他東方人一樣,注重孝道。在每一個家庭中,子女孝敬祖父母和父母是不可缺少的意識。對死去的先人,越南人崇拜甚篤,因而對祖先的崇拜信仰十分重視,世代承襲,形成規模。人們認為,親人雖然死去,但他的靈魂仍然存在,對後人還起著保護和督促作用,主宰人們的一切活動,人間許多災害禍福,都要依靠先靈庇佑與解脫。越南人每家每戶都沒有神龕、神台、神位,是敬奉祖先的祭壇,是敬奉祖先神的聖地,任何人不可觸犯,也不能有任何污穢。在城裡,由於住處狹窄,祭壇的設法小型多樣。如在牆上釘塊板或使用櫃頂作為供奉祖先的祭壇。祭壇中央擺上一個香爐,兩旁是兩根香燭。香爐前擺上用細腰紅漆木盤或塑料。玻璃盤盛放的水果,此外還擺上一對花瓶和若干祭把用的杯碟。在一些家庭的祭壇兩邊還貼有對聯,如「祖宗功德千年盛,子孝孫賢萬代昌」、「福生禮儀家堂盛,祿發榮華福貴春」等。
越南人視祭把供奉祖先為重大之事,用以感激祖先的養育之思。許多家庭盡管宗教信仰不同,但供奉祖先是不可忽略的。春節來臨前,必須重新布置祭壇,插上香燭,擺上供品。春節三天期間,祭壇總是香火擦繞,合家吃團圓飯前,家長和族人都要禱拜。越南人對祖先的崇拜還表現在忌名上。平時,子孫忌提到祖輩、父輩的名字,如果現實生活中一些名詞與祖輩、父輩的名字相重,要迴避或用同義詞代替。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不讓其知道先祖的名字,以防孩子亂喊,對先祖不敬。如果被別人指著先祖的名字奚落或辱罵,被奚落或被辱罵者會認為是受了奇恥大辱,會激起深仇大很。近年來,忌名在城市已少見,但在農村,這一習俗仍保持。除了崇拜祖先,古代越南人普遍迷信城隍、占卜、星相、風水、精靈等。一切自然物和自然現象,如河流、湖泊、高山、大樹、野獸、刮風下雨等,在他們的心目中,都有精靈寄寓其中,應當供奉祭掃,以求祛災降福。如在河內棟多郡的金蓮村,至今還保存著一塊立於 1510年的高山大王神碑銘。在農村,通常供奉的有土地神、榕樹神、蛇神、老虎神以及村裡的中心石。中心板等。人們在老虎經常出沒的地方祭把它,而且言談舉止中不能冒犯它,低聲稱它為「山大王」。如遇上老虎,不但不能打死它,還要供奉上各種祭品。古代越南人普遍崇拜四季常青、枝繁葉茂的古樹,他們認為這些長期經受狂風暴雨、雷電襲擊的大樹能存活下來,樹下必定有神靈,因此經常有人在樹陰下,尤其在榕樹下擺設香案或在樹旁空地建蓋廟宇,風水先生和占卜者也常聚集於此。

【宗教信仰】從公元前111年中國的西漢時代起,儒教、佛教、道教開始從中國傳入越南,對越南人的意識形態起了很大的影響。從中國傳入的佛教為大乘佛教,越南人稱為「北宗」。此外還有部分越南人信仰小乘佛教,並稱之為「南宗」,從泰國和柬埔寨傳入。信教的越南人中,信仰佛教的佔比例最大,其中又以信大乘佛教者居多,各地寺廟不少。佛教徒忌殺生,講因果報應。重大節日、個人生日一般都要到佛寺去拜佛,獻禮,聽和尚誦經。
天主教傳入越南約有500多年歷史。歷世紀初,西方傳教士開始到越南傳教,但遭到官方的禁止。最 早到越南傳教的是奧德雷科·巴德諾和弗朗西斯·沙維爾兩位法國傳教士。法屬時期,天主教在越南取得了合法地位,迅速發展。到了1966年,越南南北兩地已有教區11處,天主教信徒300萬人。基督教在越南也有不少信徒,主要分布在河內、海防、河西、承天、廣南現港、波萊古、平順等地。基督教為天主教分裂出來的新教派,傳入越南只不過近百年的歷史,在越南稱為「福音」。1893年基督教牧師大衛·羅拉漢到西貢傳教,隨後陸續有牧師到越南傳教,但遭法國殖民當局的禁止。直到1920年,基督教才在越南立住腳跟。
越南南部的西寧、迪石等地的京族農民大部分信仰高台教,該教的全稱為「大道三期普渡高台教」,為吳文昭、黎文忠於1926年創立。該教將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儒教探合在一起,信奉孔子(人道)、姜太公(神道)、耶酥(聖道)、老子(仙道)、釋跡(佛道)。高台教信徒可以供奉祖宗,但不能供草,不能使用紙馬,要忌殺生、忌貪欲、忌葷、忌色、忌粗口,每日6點、12點、18點、24點要焚香誦經。
在越南南部的安江、同塔梅、河仙、東川等地,有不少人加入和好教。該教為佛教的變體,由越南人黃富楚創立於1939年,因黃富楚居住的村子名為「和好村」,故以此取名,其含義為孝和交好。與佛教一樣,該教也講慈悲。博愛、大同和因果報應,信徒多為農民,又被稱為「農民佛教」。和好教設僧侶,但不建寺廟,用一塊紅布代替神佛的圖像,信徒早晚供佛兩次,供品為鮮花和清水,鮮花代表堅貞,清水代表純潔。

在越南生活的短短幾個月時間里,我有幸看到了越南的胡志明市歡慶南部解放日的盛景。越南朋友說,4月30日對越南南方的人民來說是最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在1975年4月30日那一天,越南的南方解放了。

在解放日臨近的時候,南方各城市,尤其是胡志明市呈現出一派熱鬧的景象。

大街小巷都掛起了鮮艷的國旗,走在大街上紅旗飄飄;各單位都進行各項准備工作;各家各戶也是喜氣洋洋的……人們很容易就被這種氣氛所感染。

最令人激動的是在胡志明市的市中心的統一廣場舉辦了一個大型的民族風情園,在裡面可以看到越南的各種風土人情,是越南的一個縮影。

越南的人棋是最特別的,吸引人眼球的是巨大的棋盤,但最讓人好奇的是有人站在棋盤上,身穿有標志的服裝,他們便是「棋子」。由在場外的「統帥」指揮「棋子」進攻的路線,走棋的方法和中國的象棋差不多。「棋子」正面對壘時,兩方都盡全力對抗,互相打鬥,弱的一方就被淘汰出局。整盤棋讓人的感覺就是「活」的。

盪鞦韆也是越南的一個傳統的節目,據越南朋友介紹,每次廟會都少不了的。

鞦韆很大,架子支得非常高,拉住鞦韆的繩子外面套著的是長長的竹竿,所以盪起來時,繩子不會彎,而且弧度也大。一般鞦韆上可以站兩個人,下面有人用繩子拉。可以想像———身穿飄逸傳統服裝的越南少女站在上面,鞦韆被高高的盪起時,像飛舞在空中的蝴蝶。

「嘭嘭……」一朵朵煙花飛起,接著是一陣陣熱鬧的鑼鼓聲,往前擠一看,原來是水上木偶戲。越南水上木偶戲是世界木偶戲藝百花園里的奇葩。「水」是水上木偶的藝術生命,水上木偶戲的藝術家們把它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境地。在一陣陣爆竹聲、鑼鼓聲、螺號聲中,龍、魚、龜爭先恐後躍出水面,這些神靈的動物角色,是按照越南民間傳統繪畫藝術進行塑造,塗上生漆金粉和各種色彩,顯得質朴可愛。在水上木偶戲的傳統保留節目中,人們可以看到金龜噴水,仙女隨著「神曲」起舞的那種充滿幻想色彩的表演。

在搭起的舞台上表演的是越南傳統的戲曲,有改良戲等。表演的人身著傳統的服裝,唱著古老的曲子,跳著有節奏的舞蹈。那表演是很古老、很有特色的,受到當地人的歡迎,走到哪都會有這韻味十足的曲子縈繞在耳邊。

民族風情園里,也有品種眾多的美食展覽,有春卷、米粉、捲筒粉等有越南特色的可口小吃。在那裡參觀,不僅飽了眼福,也飽了口福。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感受到了越南的各種風土人情。

2.泰國通常稱呼人名時,在名字前加一個"坤"字,無論男女均可用,表示為"先生"、"夫人"、"小姐"之意。

3.泰國人忌諱用腳指物或指人,即便是坐著時,也不允許將腳尖對著別人,此舉被視為不禮貌的做法。撫摸對方頭顱或揮手越過別人頭頂,被視為有侮蔑之意,是禁止的動作。

4.泰國人認為右手高貴,而左手只能用來拿一些不幹凈的東西,因此,給別人遞東西時都要用右手,以示敬意。在比較正式的場合還要雙手奉上,用左手則會被認為是鄙視他人。女士若想將東西奉給僧侶,宜托男士轉交。如果親手送贈,那僧侶便會張開一塊黃袍或手巾,承接該女士交來的東西,因為僧侶是不允許碰解女性的。

5.尊重宗教。寺廟是泰國人公認的神聖地方,因此凡入寺廟的人,衣著必須端莊整潔,不可穿短褲、迷你裙、袒胸露背裝或其他不適宜的衣服。在寺廟內,可以穿鞋,但進入佛殿時,必須脫下鞋子,並注意不可腳踏門檻。每尊佛像,無論大小或是否損毀,都是神聖的,絕對不可爬上佛像拍照,或對佛像做出失敬的動作。

6.尊重王室。在泰國處處可以見到國王和王室的人像,如硬幣、紙幣、日歷牌、掛圖等,由此可見對皇室的敬重。遊客要小心表現適當的禮儀,例如在公共場合有皇室人員出席時,最好是留意其他人的動作,跟著照做。

7.不要在公共場所做有傷風化的舉動,例如在公共場合應避免和泰國人接吻、擁抱或握手。除在某些海灘允許裸體日光浴外,在其他地方,泰國人不喜歡這種行為,盡管未觸犯法律,但是違背了泰國人的佛教理念。

飲食

泰國人主食是大米,喜歡吃酸辣食物,由於常年炎熱,習慣飲用冰茶。泰國菜式通常選用新鮮的材料,菜的味道以辛辣為主,且調味料花樣繁多,如有辣椒、咖喱、雨露、蝦醬、椰奶等等。泰國菜多數由淡素的食品組成,包括魚、蔬菜和飯,再加上一些香料和醬汁。但無論飯餐是否豐富,都必有餐湯,與我國的粵菜風格相似。

5.1、穿花格裙的蘇格蘭男人
男人穿裙子在世界不多見,蘇格蘭男人就是其中一例。頭戴小黑呢帽,身著花格裙及短襪,手上拿著管風笛,這是蘇格蘭男人引以為傲的打扮。蘇格蘭人愛穿花格裙,是因為不同圖案的花格布代表著不同的氏族,每一個氏族都為自己設計一種代表氏族精神及血緣關系的花格布裙。當氏族人穿上自己氏族的花格布,,也同時穿出了他們族人的驕傲、責任與忠誠。
2、民俗禮儀
英國人給人的印象是及保守又富有幽默感。英國人傾向於接受熟悉的事物,對於新奇或者外來的東西總是持懷疑的態度。英國人比較謙虛,自誇是沒有教養的表現。英國人非常看重一個人的幽默感。英國式幽默的出發點自我貶低,以自負為大敵,其最終目的是能夠自嘲,嘲笑自己的缺點、失敗、窘境乃至自己的理想。他們不相信華麗的詞藻和自誇之詞。英國人熱愛體育,現代形式的體育運動幾乎全是英國人的發明,如拳擊、橄欖球、曲棍球和網球等。

❸ 我國的民族都有哪些禁忌

傍水者智,傍山者泰」 遠古生存的環境越艱難、越顛沛,生活著的人越出色、越富有創造性;相反生存環境越容易、越暢順,生活著的人越平庸、越保守。西方文化賦予歐美資本主義的文化內涵是自由、民主、個人主義;東方文化賦予「四小龍」為代表的東方資本主義的文化內涵是集權、集體主義,然而在不同文化環境下產生的兩種經濟發展模式都是成功的。

文化營銷作為一種新的營銷觀念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同質化為前提,以文化分析為基礎,以滿足消費者的文化需求為目的,為實現組織的目標而營造、實施、保持的文化滲透過程。文化營銷從戰略意義上講是企業為滿足差異文化下產生的消費者差異需求而制定的實施強有力文化滲透的戰略性營銷,

文化營銷觀倡導企業以實現社會價值為組織目標,以此來保持持續的企業源於文化需求的核心競爭力,並使之與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相一致。
3、 文化營銷是如何對環境因素產生影響的
文化內部多元化形成了的社會中具有共同情感、認知、反應(情感反應、信仰、價值觀和生活目標)行為(風俗習慣、儀式、行為規范等)和環境特徵(居住環境、地理位置、重要建築)的有特色的不同群體。
由於社會階層的差異,產生了消費者感知差異。收入的差異改變著人們的好惡、習慣,地理上的差異,產生了消費者的需求差異等等,環境的變化改變著人們的行為。

通過對環境的影響會間接影響消費者的行為,但這種影響必須是在沒有絕對的文化沖突的基礎上,如果有人帶你去荒蕪人煙且猛獸經常出沒的原始森林去旅遊,你會去嗎?即使去的話也只能是探險,不能算是旅遊吧!其原因是兩種環境有著絕對化的沖突,那種新文化環境是陌生且不能引起消費者的興趣,也就是說這種文化吸引力不能影響消費者行為。
所以說運用文化營銷觀念必須以一種非絕對化沖突的影響文化來影響和改變消費者所處的文化環境因素,才能有效改變消費者行為。
同物質的發展規律相同,文化的差異的變化是唯一不變的。因此文化營銷的影響文化與影響消費者的行為的文化存在著相互作用並發生著變化,變化的原因來至於文化間相互滲透。

對溝通風格的影響

不同國家或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規范和溝通風格,了解不同市場的文化規范和溝通風格,以便與這些市場的消費者進行有效的溝通是國際營銷的基礎。對於不同國家,溝通風格和方式的差異很大。例如,在語言溝通中,中國、日本人一般比較含蓄,善於推理;美國人習慣從字面上表達和理解傳遞的信息,不太拘方式;芬蘭人內向自率、說話守信用,口頭上達成的協議如同正式合同一樣有效;拉丁美洲人愛玩文字游戲;阿拉伯人和南美人則愛用富有詩意的比喻。營銷人員在面對面的語言溝通中,要注意仔細傾聽並不要輕易打斷對方講話,以表示尊敬和友好;講話時要盡量使用簡潔易懂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觀點和立場,發音要准確,並根據對方的理解程度調節語速。開玩笑時要注意,因為對一種文化感到有趣的東西,對另一種文化來說可能沒趣,甚至是粗魯,另外通過翻譯,也會失去一些幽默感。另外要盡量避免使用俚語,因為俚語變化太快,背景性較強,不容易翻譯,也不容易對被對方理解。

溝通風格的差異不只限於語言,還包括非語言溝通、信仰、風俗等。在溝通過程中,不同文化的人們對情景的依賴程度有很大不同,情景既包括有聲的信息,也包括無聲方面的信息,如面目表情、眼神、對話空間、時間觀念、手勢、著裝等。對於各種文化,情景部分在溝通中的比例越大,人們互相接受和傳遞信息的困難程度就越大。在北歐、德國、美國等低情景文化國家,人們認為情景不容易被理解,大多數信息通過完整、清晰、准確的符號如語言、文字等傳遞,否則就無法准確、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並使對方做出反應。在中國、日本、俄羅斯、南歐、阿拉伯國家等高情景文化國家,情景有很強的暗示作用,可用來傳遞大部或全部信息的內涵,信息的發出者和接收者可以很好運用情景進行溝通,語言有時是可以省略或非直接的。相對於低情景文化,這些國家的人們對語言表達的信任程度較低,較多地依賴情景的幫助來澄清和完成溝通。

即便對同一種情景,不同文化它的理解和運用也不盡相同。例如,亞洲人習慣用點頭的方式表示聽懂了對方的意思,而美國人則通常將對方的點頭理解為對自己觀點的肯定。如果不了解不同文化對情景的理解和運用,就很容易在溝通中造成誤會。對於約會的時間,美國人認為時間就是金錢,德國人認為准時是僅次於信奉上帝的事,而在阿拉伯、非洲和拉美的一些國家,遲到半個小時並不奇怪。跨文化溝通中,西方人對亞洲人在切入正題前過多的寒暄往往表現出不耐心;而當西方人迅速和直接地切入正題時,亞洲人則會感到過於唐突。阿拉伯國家的商人在同美國人做生意時則經常利用時間作為非語言溝通的優勢,盡量拖延談判,迫使對方著急,以期做出讓步。
對營銷談判的影響
營銷談判的成功與否是影響國際營銷的關鍵,所以不同文化所持有的不同價值觀在談判中表現得十分明顯。西方國家的營銷人員注重結果,他們將談判作為達到其特定目標的工具。在國際營銷談判中,他們會直接切入正題,強調尚未解決的問題,並著力加以解決,以便使雙方對某特定業務達成協議。此外,他們通常避免將個人關系與營銷業務聯系在一起,他們認為溝通和談判的目的是促進銷售、發展業務,而關系是表面的,能做成生意就足夠了。西方人的這種態度對高情景文化國家的營銷人員往往是不可思議的。中國和多數亞洲國家的營銷人員重視人際關系、鼓勵和諧,通過談判實現雙方的相互信任,從而建立和保持長期合作關系。所以他們通常喜歡在一般目標方面先與對方達成一致,強調並試圖使已經達成的協議將雙方聯系在一起。因為他們認為一旦關系存在,雙方就有義務考慮對方的需要,即使暫時未能簽約,已經建立起來的關系也可以為以後的簽約奠定基礎。

在談判中,如果雙方發生爭議或沖突,西方人會花費大量時間和努力對沖突進行專門的溝通,對不同觀點進行直接和公開的討論。在爭議中,他們注重強調事實數據,在堅持自己最終立場時往往表現得比較死板,當預期結果不能實現時,就並容易表現出情緒。他們認為妥協是可以和不可避免的,但如不能很快達成協議,就會感到失意或失敗,雙方已經建立起來的關系也失去了意義。亞洲人注重和睦,盡量避免沖突公開化,在處理沖突的溝通中保持靈活性,對爭議提出新的建議或折中方案,避免沖突的升級,以保持雙方已經建立起來的關系。即使在解決沖突的溝通中遇到困難,也避免向對方傳送破壞和諧的非語言信號,因為他們認為表現出情緒是不成熟的表現。日本人就不願直面沖突,他們認為沖突可通過競爭、合作、妥協、迴避、和解的方法解決,所以當他們在溝通中遇到不快時,會低下頭或捂住眼睛以掩飾個人情緒。美國人快速、強硬的討價還價在世界有些地方很奏效,而高情景文化國家的人則感到美國人的談判節奏太快,方式太生硬。所以,為促成國際營銷談判的成功,要充分了解不同文化的價值觀,並有針對性地調整談判策略和節奏。
對營銷策略的影響

每個國家或民族特有的文化遺產和文化背景向其成員提供了指導他們行動的准則價值觀念。只有了解並尊重某個國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念,才能根據所在區域、民族的消費者心理、行為和需求加以有效度量,從而制定適合於本土化的營銷戰略和策略基礎。「可口可樂」以704.5億美元的品牌價值名列2003年美國《商業周刊》全球100個最具價值品牌首位,已連續5年高居世界最有價值品牌榜首,其成功之處就是可口可樂公司善於把當地文化理念融會到公司的經營管理中,使產品創新、品牌創立、市場營銷諸方面更加符合本土化,達到相互間的溝通和互融,消除文化障礙,實現消費認同與市場開拓。可口可樂進入我國市場時,起初將名稱翻譯成「可渴可蠟」,後來改譯為「可口可樂」,僅從字面上,「可口可樂」就贏得了我國消費者的好感,使它在我國市場的銷售如日中天。可口可樂在我國推出12生肖產品包裝,「大阿福」賀歲包裝、「阿福」小姐妹懷抱可口可樂賀歲廣告等營銷方式完全適應了我國文化風情,產品也自然深受消費者青睞。文化差異對營銷宣傳手段的影響非常明顯,如同樣在歐洲,雜志廣告在義大利的宣傳作用很大,而在相鄰的奧地利作用卻很小,因此在選擇營銷宣傳媒介時,一定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文化背景和喜好。雀巢公司的產品之所以能暢銷世界,就是因為雀巢公司在不同國家分別採用了不同的生產線和營銷廣告,以適應因文化、地理、人口、經濟的差異而造成的需求、購買力、產品偏好和購物方式的不同。所以,在國際營銷中要力戒試圖將一個文化的概念移植到另一個文化中;不要以為某種營銷手段在一地成功,在其他地方也能成功,某種產品在一地銷路好,在另一地也有相似的業績。
每個國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禁忌。禁忌標志著一種文化與另一種文化差異的界限,它是文化差異中最為敏感的因素。禁忌對國際營銷的作用已為眾多的國際營銷的實例所證實。一些公司在國際營銷中失敗的主要原因往往是觸犯或違備了某個地區或民族的禁忌。例如,一家美國公司為了表示對環境的關注和友好,作為形象宣傳,將綠色棒球帽作為禮品分發給消費者,這一做法在美國促銷時頗有成效。但這家公司以同樣的方式在台灣促銷時,卻遭遇了失敗。因為對台灣人來說,帶綠色的帽子意味著妻子或丈夫的不忠。這家公司不但沒有實現促銷的目的,還失去了一些可能的貿易機會,事後該公司促銷團負責人深為文化差異對營銷的影響之大所震撼。對不同文化的禁忌保持足夠的文化敏感性並相應地調整營銷策略對國際營銷至關重要。中國、新加坡、日本等亞洲國家都相信風水,美國凱悅旅館在新加坡建旅館時是按照標准設計的,沒有遵從這種習俗,旅館開業之後旅客甚少,後來不得不重新設計,使旅館的設計符合當地的風水習俗。印度人視牛為神,美國麥當勞公司根據這一文化禁忌,在印度僅銷售雞、魚和蔬菜漢堡包,而不供應牛肉漢堡包,同樣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在馬尼拉,人們常常將紫色常與死亡相聯系,在日本白色用於哀悼,所以在這些地方做廣告時,將色彩稍加變化就可避開上述忌諱。然而如果缺乏對不同文化禁忌的了解和尊重,如與泰國人談判中雙腿交叉使鞋底對准對方,或與科威特等阿拉伯國家的人談判時拒絕對方提供的咖啡都會影響溝通效果甚至生意的成交。

不同國家對營銷手段和宣傳有不同的法律約束,以營銷廣告為例,在英國,刊登廣告的報紙可發行全國各地,在西班牙,廠商只能在當地報紙上刊登廣告,在阿拉伯國家,女性不能作廣告,在法國、挪威和保加利亞不得對香煙和烈性酒作廣告,在澳大利亞和義大利對兒童的電視廣告有限制。對比廣告在美國司空見慣,在德國、義大利、比利時則是違法的。由於每個國家的法律是這些國家文化價值觀的最高體現,是需要強制執行的,在進行國際營銷中,一定要事先了解當地關於營銷的法律規定,使自己的營銷策略和手段符合這些規定,並在營銷過程中嚴格遵守當地關於營銷的法律規定。

❹ 日本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受西方文化的

‍‍根據日本史書《蘭學茗話》,所記載,遠江相良城主田沼意次擔任德川幕府老中之時,荷蘭商船每年帶來天氣寒暑表,暗室相機,觀日玉,千里鏡等工藝品,出售或贈與前往江戶參府的各地諸侯大名,使其無不驚嘆其窮理微妙,從而在幕府各藩藩主中也出現了數位醉心於西洋學術科技的「蘭癖諸侯」,佩里艦隊於1853年叩關後不久,著名的蘭癖諸侯崛田正睦就被任命為「外國掛老中」(即外交部長一職),9月,德川幕府撤銷了1635年頒布的大型船舶建造禁令,一月後決意向荷蘭購買軍艦,次年8月,荷蘭東洋艦隊所屬蒸汽機船「森賓」號受邀來到長崎,在停泊的三個月里,艦長費比尤斯中校受幕府之聘,以「森賓」號為教材,對一批幕府選拔的直屬武士子弟講授了關於現代海軍的基礎知識。第二年,荷蘭政府接受了日本兩艘炮艦的訂貨,並以國王名義將森賓號贈送給德川幕府,該艦被改名為觀光丸,成為日本近代海軍第一艦,隨後,幕府長崎海軍傳習所成立,聘請荷蘭海軍上尉佩爾斯林肯等21人擔任教官,首批學生即是幕府直屬幕臣以及來自各藩的武士。4年後,當美使哈里斯要求締結日美友好條約時,福井藩主松平慶永即徵求親信,蘭學家藩士橋本左內的意見,向幕府建議結束鎖國狀態,開放貿易,並取西洋船炮之利鞏固國防。
‍‍

❺ 2016年西方節日大全,西方節日都有哪些

第一節 新年(New Year)

1. Calendar

猶太歷七月的第一天;伊斯蘭教歷第一個月的第一天;格列高利歷 (Gregorian calendar),公歷或陽歷。為紀念1582年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採用此歷而命名的。按陽歷或公歷,新年從1月1日(January 1)開始。在元旦這一天,人們辭舊迎新(to see the old year out and the new year in)。

2. Wishes :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to you. wish a happy New Year.Thank you, the same to you.恭喜發財,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3. Celebrations由於文化和習俗的不同,各國人民慶祝元旦和新年的方式和形式也有一定的差異。

在西方國家,盡管聖誕節才是最大的節日,新年在人們心目中仍佔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除夕之夜(New Year\'s Day)晚會是慶祝新年到來必不可少的活動。西方各國的人們都喜歡在歡快的樂曲和絢麗的光彩中喜氣洋洋地度過一年的最後一個夜晚。此時,化裝晚會特別受歡迎。來賓們把尊嚴和謹慎藏在面具之後,打扮得稀奇古怪。大家無拘無束,盡情玩樂,與平日的行為大相徑庭。在英美兩國,午夜鍾聲一響,參加晚會的人們還要手拉手高唱"友誼地久天長"這首著名的蘇格蘭民歌。

第二節 聖誕節(Christmas)

聖誕節是基督教徒紀念耶酥基督(Jesus Christ)誕生 的日子,公認的日期是12月25日。聖誕節本是一個宗教性的節日,後來逐漸演變成一個具有民族風格的全民性的節日,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甚至非洲,東南亞一些國家都很盛行。

聖誕節指聖誕日(Christmas Day)或 聖誕節節期(Christmas tide),即12月24日至第二年1月6日這段時間。另外人們把12月24日夜為聖誕前夜(Christmas Eve)。

1. Jesus Christmas

耶酥是基督教的創始人,上帝的兒子。約公元前6年,耶酥由聖母瑪利亞(St. Mary)因聖靈降孕而生,降生在耶路撒冷附近伯利恆一家客店的馬棚里。耶酥長大後開始傳道,並召集了十二門徒。他認為要想拯救地球人類,就要對當時的猶太教進行改革,於是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的宗教主張,但是由於他的言論和行為與當時的猶太統治者及社會當權者發生沖突,耶酥被門徒之一猶大出賣,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耶酥死後三天升天。他的門徒繼承他的事業繼續傳教佈道。

2. Christmas tree

聖誕樹可以說是聖誕節最重要的裝飾點綴物。聖誕樹通常使用整棵塔形常綠樹(如衫、柏等),或用松柏樹枝紮成一棵塔形聖誕樹。樹上掛滿了閃閃發光的金銀紙片、用棉花製成的雪花和五顏六色的彩燈、蠟燭、玩具、禮物等裝飾品。樹頂上還裝有一顆大星,樹上的彩燈或蠟燭象徵耶酥是世界的光明,大星則代表耶酥降生後將三位東方賢人引到伯利恆的那顆星。

聖誕樹的起源眾說不一。

3. Santa Claus/ Father Christmas

聖誕老人是西方老幼皆知的典型形象,是聖人與神靈的結合體,是仁愛與慷慨的代名詞。一般認為聖誕老人是一個留著銀白鬍須、和藹可親的老人。他頭戴紅色尖帽,身穿白皮領子的大紅袍,腰間扎著一條寬布帶。傳說聖誕老人在聖誕夜駕著八隻鹿拉的滿載著禮品的雪橇,從北方雪國來到各家,由煙囪下來,經過壁爐到房間內,把糖果、玩具等禮品裝進孩子們吊在壁爐和床頭上的襪子里。

相傳聖誕老人是羅馬帝國東部小亞細亞每拉城(今土耳其境內)的主教聖尼古拉的化身。17世紀荷蘭移民把聖誕老人的傳說帶到了美國。美國英語中的聖誕老人為「聖塔?克勞斯」(Santa Claus),在荷蘭語中原為「聖尼古拉」。 聖尼古拉主教生前樂善好施,曾暗地裡贈送金子給一農夫的三個待嫁的女兒作嫁妝,將一袋金子從煙囪扔進去,恰好掉在壁爐上的一隻長統襪中。所以現在在聖誕夜有不少天真的孩子都把襪子口朝上小心翼翼地吊在壁爐旁或床頭,期待聖誕老人送來禮物。

在現代英美等國家,有不少百貨商店為吸引和招攬顧客,在聖誕節期間會專門派人扮成聖誕老人,向來商店購物的顧客(尤其是顧客帶的孩子)分發糖果和禮品。

4. Christmas cards and Christmas presents

按照習俗,過聖誕節時人們都互贈聖誕賀卡和聖誕禮品。賀卡可以在商店買到,也可以自製,只要寫上一句祝詞,寫上自己的姓名就行了。贈賀卡一般要根據對方的年興趣愛好以及與自己的關系等。不僅同事、同學、朋友之間互贈,家庭成員之間也有互贈賀卡和禮品的習慣。這是一種最普通的慶祝聖誕節的活動。

5. Christmas dinner

聖誕餐是聖誕節當天的主餐,有的家庭把它安排在中餐,有的把它安排在晚餐。這餐飯主要是家人聚餐,一般不邀請客人。聖誕餐主要食品為:火雞(turkey)或烤鵝(roast goose)、布丁(puddings)以及各類小甜餅(如golden butter cookies,fruit cookies)等。

按照習俗,吃聖誕餐時,往往要多設一個座位,多放一份餐具, 據說這是為了「主的使者」預備的,也有的說是為一個需要幫助的過路人而准備的。

6. Christmas carol

在聖誕夜(12月24日晚至25日晨),基督教徒們組織歌詠隊到各教徒家去唱聖誕頌歌,傳報佳音。據說,這是模仿天使在基督降生的那天夜裡,在伯利恆郊外向牧羊人報告基督降生的喜訊。頌歌很多,比如《平安夜》、《鈴兒響叮當》、《小伯利恆》、《東方三賢士》等,內容大都與耶酥的誕生有關。

第三節 復活節(Easter)

復活節(Easter)是基督教耶酥復活的重大節日。對基督徒而言,復活節僅次於聖誕節。

公元325年,尼西亞會議決定,為紀念基督教的創始人耶酥復活,將每年的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the first Sunday following the first full moon after March 21)定為復活節,所以,復活節每年的具體日期不確定。又因為復活節總是在星期天,所以它的英文說法可以是Easter/Easter Day,也可以是Easter Sunday。從復活節開始以後的一周稱為復活節周(Easter Week),在此期間,教徒每天進行祈禱。

復活節前40天有一個大齋期稱為四月齋( Lent ),是從基督教的聖灰星期三( Ash Wednesday )起至復活節前一天為止的40天,這主要是為了紀念耶酥在荒野禁食()40天而絕食或懺悔。大齋期為信徒們提供了一贖罪(penance)、齋戒(fasting)、自製(self-denial)和懺悔(repentance)的機會,要求信徒們滌凈過去一年中的劣行與罪過。

按照基督教的習慣,在復活節的前一天,教徒們要舉行夜間祈禱。這天晚上,教堂里燈火全部熄滅,意味著世界一片黑暗。等到午夜的鍾聲一響,神父手持一枝點燃的蠟燭(象徵基督光芒),走進教堂,將各個教徒手中的蠟燭點燃,不一會兒,整個教堂被眾多的蠟燭光照得通明,祈禱也就隨之結束。

復活節這一天要舉行宗教儀式和活動, 如「聖餐」等,人們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主復活了」(The Lord\'s risen)。然後人們互贈彩蛋(Easter egg),小孩吃兔子糖,講兔子的故事。按西方國家的習俗,彩蛋 和兔子是 復活節的典型象徵和吉祥物。

第四節 感恩節(Thanksgiving)

感恩節是美國民間傳統節日。時間是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the 4th Thursday in November)。

1.起源

感恩節的起源有一段有趣但很復雜的歷史,這一段歷史要從英國的宗教史說起。大約16世紀中葉,在英國教會()內出現了改革派。他們主張清除教會內殘留的天主教舊制和煩瑣的禮儀,取消教堂內華麗的裝飾,反對封建王公貴族的驕奢淫逸,主張過勤儉清潔的簡朴生活,因而被人稱為清教徒()。清教徒中又分為溫和派和激進派。溫和派主張君主立憲,代表大資產階級和上層新貴族的利益。激進派則提倡共和政體,堅持政教分離,主張用長老制改組國會,代表中小資產階級貴族的利益,後來遭到當局的迫害,部分清教徒於是被迫逃亡國外。1620年9月,102 名英國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木船(Mayflower)從英格蘭的普利茅斯(Plymouth)出發,經過將近3個月的海上漂泊,於當年12月23 日來到美洲的 Massachusetts 東南部的 Plymouth 港口,並在附近意外地找到一個印地安人的村落,他們發現村內無人於是定居下來。但是當時是冬天,又人生地不熟,白手起家,缺衣少食,以及疾病的侵襲等原因,到第一個冬天結束時,活下來的只有50來人。但有幸的是,第二年的春天,這批倖存下來的移民得到了當地印地安人的熱心幫助。善良的印地安人給他們種子,教他們打獵,教他們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種莊稼等。就這樣,在印地安人的幫助下,再加上移民們的艱苦奮斗,終於迎來了1621年的大豐收。

為了感謝上帝賜予的大豐收,移民們決定舉行一次盛大的慶祝活動,同時也是為了感謝印地安人的熱心幫助。於是他們在1621年的11月下旬的一個星期四,與邀請來的曾幫助過他們的印地安人一起舉行了一個慶祝活動。他們在天亮時鳴放禮炮,舉行宗教儀式,虔誠地向上帝表示感謝。然後他們用自己獵取的火雞以及自己種的南瓜、紅薯、玉米等做的美味佳餚,隆重慶祝上帝的賜予,這便是美國歷史上的感恩節的開始。1789年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正式宣布將11月26日作為過感恩節的日子。但一直到1941年由國會通過了一項決議,將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作為全國統一慶祝感恩節的日子。

第五節 愚人節(April Fool's Day)

愚人節(April Fool's Day/All Fool's Day)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節日。時間是每年的4月1日(April 1st)。按照西方國家的習俗,在愚人節這一天,人們可以任意說謊騙人,愚弄他人。騙人越高,越能得到推崇。在愚人節受到愚弄的人被稱為 April Fool ( 4月愚人)。按照他們的習慣,當一個人成功地使別人受到愚弄時,他就會笑著說 ,這時受愚弄的人恍然大悟,也會跟著哈哈大笑。愚人節活動活躍氣氛,放鬆一下大腦,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一些樂趣,本不是件壞事。但是開玩笑或愚弄人應該有個分寸,要適可而止,不要只是一味地追求騙術的高明,而不顧他人的承受性,也就是說不要把自己的一時高興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不過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還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有的人把細線拴著的錢包丟在大街上,自己在暗處拉著線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撿起錢包,他們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錢包拽走。還有人把磚頭放在破帽子下面擱在馬路當中,然後等著看誰來了會踢它。小孩們會告訴父母說自己的書包破了個洞,或者臉上有個黑點.等大人俯身來看時,他們就一邊喊著「四月傻瓜」。一邊笑著跑開去。總之,每逢愚人節這一天,動物園和水族館還會接到不少打給菲什(魚)先生成萊昂(獅子)先生的電話,常常惹得工作人員掐斷電話線,以便減少麻煩。

如今的愚人節在美國已主要是淘氣的男孩子們的節日了。

第六節 母親節( Mother's Day)

母親節( Mother's Day)是英美等國家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敬意而設的一個節日。日期是每年的5月第二個星期日(the 2nd Sunday in May)。

母親節起源於19世紀60年代的美國。據說當時在美國 Philadelphia 有一個小地方,人們之間彼此關系不十分友好,經常打架。當時有一位叫 Mrs Jarvis 的女士希望能改變這種狀況,於是她就開始了一個所謂「母親友誼節」(Mother\'s Friendship Day)。在母親友誼節這一天便去看望其他人的母親,並勸她們能和好如初。於 1905年5月9 日去世,她的女兒Miss Anna Javis 繼承了她的事業,繼續努力,並決心建立一個紀念母親的節日。於是她開始給當時有影響的人寫信,提出自己的建議。在她的努力下, Philadelphia 於1908年5 月10 日第一次慶祝了母親節。

每逢母親節,做兒女的會送給自己的母親節日賀卡(Mother's Day Cards)、鮮花(flowers)以及母親們喜歡的精美禮物(presents)等,同時,在這一天做父親的會領著子女們包攬家務,以便讓做母親的有個休息的機會。

第七節 父親節( Father's Day)

每年的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the 3rd Sunday in June)。主要在美國和加拿大。

父親節( Father's Day)起源與20世紀初的美國。據說當時在華盛頓州有一位名叫的人,她年幼喪母,兄弟姐妹六人全靠父親撫養成人。父親的這種既為人父,又為人母的自我犧牲精神極大地感動了她。長大後,她積極倡導父親節,並說服當時華盛頓的Ministerial Society of Spokane作一次特殊的禮拜儀式向父親們表達敬意。後來在1916年她的建議得到了Woodwork Wilson總統的官方承認。 從此父親節便成為了美國的一項傳統節日。

按照習慣,父親節這一天,做孩子的通常一大早就起床`給父親做一頓豐盛的早餐,端到父親的床頭,感謝父親的養育之恩。另外,父親節這一天,孩子們還向父親贈送禮物,所送的一般是父親喜歡的衣服和愛喝的酒。

第八節 情人節( Saint Valentine's Day)

情人節( Saint Valentine's Day)是英美等國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時間是每年的2月14日。

關於情人節的起源有許多不同的解釋,現在大多無法考證,其中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它是為了紀念羅馬基督教殉道者St. Valentine而設的。相傳他在2 月14日即將被斬首之前,憑借自己執著的愛戀之情的魔力使雙目失明的女兒重見光明。

值得注意的是情人節不僅僅是年輕人的節日,也是一個大眾化的節日。情人節這一天,不僅僅情侶們互贈卡片和禮物,人們也給自己的父母、老以及其他受自己尊敬和愛戴的人贈禮物和卡片。特別引人入勝的是情人節之夜的化裝舞會。這在幾十年前就十分流行。參加舞會的入,個個煞費苦心地將自己裝扮起來,有的化裝成中世紀的騎士,有的化裝成西班牙的海盜,還有的化裝成東方的皇帝。聰明的舞會主人常常給每位客人發一個帶花邊的瓦倫丁卡片,上面寫著某個人的名字,這個人就成為你今晚的夥伴。因此在舞會上,人們便可以看到羅密歐和灰姑娘翩翩起舞;哈姆雷特同卡門談笑風生;阿拉伯公主同查理二世共進晚餐。他們化裝得那樣維妙維肖.使人覺得彷彿真的是一群古人復活了。

第九節 萬聖節 ( Halloween)

1. 萬聖節(All Saints' Day)

按照基督教的習慣,每年的11月1 日為萬聖節,是紀念所有聖徒的日子。萬聖節前夕便是萬聖節的前一天,即10月31日。在中世紀的英格蘭,萬聖節被叫做 All Hallow ,大家知道,"前夕"的英語是eve , 所以萬聖節前夕便由Halloween + eve 演變成 Halloween 。

在英國,萬聖節前夕可以說是一個鬼節。因為大多數活動都與「鬼」有關。每到萬聖節前夕這天晚上,人們就圍坐在火爐旁,講述一些有關鬼的故事,有時讓一些在場的小孩聽起來好生害怕。有的人把蘿卜或甜菜頭挖空,做成一個古怪的頭形的東西,在上面刻上嘴和眼睛,在其內放上一枝點燃的蠟燭,看上去古怪、讓人害怕,然後把它掛在樹枝上或大門上,據說這樣可以驅逐妖魔鬼怪。

在美國,人們製作「傑克燈」或叫「南瓜燈」(Jack-o'-lantern)。小孩們身穿古怪的服裝,頭戴面具,裝扮成鬼怪的形象,手裡提著一盞南瓜燈,從一家走到另一家,在大門口大聲叫著「是請客還是要我們搗亂(Trick or Treat)。這時若主人不請客(treat ),這些頑皮的孩子就會動真格地搗亂(trick),有的在主人的門把上塗上肥皂或往玻璃上灑肥皂水;有的乾脆把主人的門給卸下來;還有的順手拿走主人放在門口的日常小用品等。但人們對這些天真可愛的小客人一般還是歡迎的,並且事先都准備好糖果或零錢。聽到這些小孩來到時,他們馬上迎出來,給孩子們分發糖果或零錢。

美國獨立日

美國獨立日7月4日 ,獨立日是美國主要法定節日之一。

1776年7月4日,由傑弗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在費城大陸會議上正式通過,庄嚴地宣布美利堅合眾國脫離英國而獨立。《獨立宣言》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偉大文獻,通過《獨立宣言》的這一天也成為美國人民永遠紀念的節日,定為美國獨立日。

❻ 種族歧視的故事和資料,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美國種族歧視根深蒂固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日發表的《2004年美國的人權紀錄》指出,種族歧視在美國根深蒂固,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這份人權紀錄說,美國有色人種普遍貧困,生存狀況遠不如白人。據英國《衛報》2004年10月9日報道,2002年,白人家庭凈資產是8.8萬美元,是拉美裔家庭的11倍,接近非裔家庭的15倍。

據統計,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黑人人數是白人的3倍。黑人的平均預期壽命比白人少6歲。

紀錄指出,美國的少數民族受到就業和職業歧視。據《今日美國報》2004年5月5日報道,2003年美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收到有關工作場所種族偏見方面的指控29000件。美國勞工部公布的統計數字表明,到2004年11月,黑人的失業率為10.8%,白人是4.7%,前者是後者的兩倍多。

來自於至少38個國家的未成年人從事著奴隸性勞動。在美國無力負擔醫療保險的4500萬人中,700萬是非洲裔美國人,佔美國非洲裔人口總數的近五分之一,這個比例比白人高77%。《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2004年3月29日的一篇文章指出,《獨立宣言》稱人類生而平等,而白人與黑人之間的差距簡直是對這一「立國之本」的侮辱。

紀錄說,美國學校普遍盛行種族隔離式教育。美國南方有八分之一的黑人學生上的是黑人學生佔99%的學校,約有三分之一的黑人學生上的是少數民族佔90%以上的學校;在北方,超過一半以上的黑人學生上這種黑人和少數民族學生占絕大多數的學校。

紀錄說,美國大學校園種族主義抬頭。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迪亞波羅河谷社區學院接連發現法西斯標語口號及白人至上主義標語口號,還包括使用武器和語言進行威脅。在加州小聖羅斯學院,校報刊載專欄文章攻擊猶太人,引發抗議風潮;網站聊天室被白人至上主義分子佔領。在達特茅斯學院,白人女生在籌款活動中拍賣「黑奴」。在南密西西比大學,一批白人在美式足球比賽結束後高喊種族主義口號,攻擊4名黑人學生。在只有55名黑人學生的密歇根州奧利維特大學,有51名黑人學生在發生種族暴力事件及騷擾事件後退學。

紀錄顯示,美國種族偏見和偏執造成社會矛盾激化,仇恨犯罪增加。據美國聯邦調查局2004年11月22日公布的對16%的執法單位有關報告的統計,2003年美國發生的總共7489件仇恨犯罪案中,有3844宗與族裔仇恨有關。其中,針對黑人的族裔仇恨犯罪案達2548宗,佔51.4%,是針對其他所有種族的此類犯罪總數的兩倍多,有3150名黑人成為受害者。而犯罪人當中62.3%是白人。

《洛杉磯時報》2004年5月3日報道,受「9·11」事件及伊拉克戰爭影響,2003年,全美共發生針對穆斯林的仇恨事件1019起,同比增長69%。加州針對穆斯林的仇恨事件共221起,同比增長近3倍。 紀錄指出,美國司法領域種族歧視司空見慣。有色人種被判刑和在監獄中被關押的比例明顯高於白人。根據美國司法部2004年11月公布的報告,有色人種佔美國在押囚犯人數的70%以上。

到2003年底,美國聯邦和州監獄關押的被判處1年以上有期徒刑的140萬名犯人中,44%是黑人。犯同樣的罪,黑人平均服刑期比白人長6個月,黑人被逮捕後被關進監獄的可能性比白人大3倍,而且黑人犯罪比白人更難得到緩刑。

紀錄說,「9·11」事件後,美國借國土安全的名義公開限制公民權利,通過監聽電話、追查訪問過的網站、監控金融資金轉移等多種手段,監視公民的一舉一動,而少數民族、外國人、移民成為主要受害者。

據統計,「9·11」事件以後,全美共3200萬人曾面對種族歧視性調查問題。受到歧視性調查的人中,非洲裔最多,佔47%,其次為拉丁裔、亞裔,白人僅為3%。2004年11月,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一年來,已有157281名移民被遣返,比去年增加了8%,創下了新的紀錄。逮捕的無證件外國人也增加了112%。

另據報道,去年開始,在舊金山、巴爾的摩、費城、邁阿密、聖保羅、丹佛、堪薩斯和波特蘭等許多州的城市,每天有幾十名來自墨西哥或其他國家的移民被逮捕,並像嫌犯一樣被強行帶上沉重的電子腳鐐。這種對待非法移民如同對待刑事罪犯的做法已經成為全國性的趨勢。恐怖分子和非法移民的定義界限已經變得非常模糊。

美國種族歧視問題現狀 種族主義的隱居
國際先驅導報波士頓特約記者楊一帆報道 全球種族主義仍未消亡,即使在最發達的國家——美國。

2003年8月23日,馬丁·路德·金的兒子馬丁·路德·金三世在林肯紀念堂、也就是他父親當年發表演講的台階上,對參加紀念活動的人群說:「我知道我父親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一個夢想。」他說,40年過去了,他父親的夢仍然沒有實現,美國仍然存在嚴重的種族歧視,並要求美國政府改善社會福利制度。這可能也是最新的一次反種族歧視吶喊。

美國的種族歧視縮影

今天的美國,在種族歧視方面可以說是新舊並存。一方面,舊有的種族主義勢力仍然存在,他們盡管人數不多,但是在美國社會中總是可以掀起大浪。波士頓大學的一位黑人研究生約翰·史利文森對記者說,即使在他就讀的中學、大學里,都有許多種族歧視的影子存在。

他回憶說,2年前,一次自己和同伴到大學的一個俱樂部里玩,剛進門,就感覺到許多白人投來鄙視的目光。俱樂部的服務生上來很不客氣的說,「這里是私人場所,請你們這些黑鬼離開」。同伴告訴他,這里是一個只允許白人進入的俱樂部,老闆有很強的3K黨背景。

記者自己在美國也遭遇到類似的經歷,在波士頓的街頭中,記者曾經遭遇到同樣的異樣眼光和拒絕,盡管彬彬有禮但是冷漠至極,甚至在學校里,同學之間也能感受到。

波士頓大學研究美國歷史的學者彼得·羅格告訴記者,從歷史上來看,美國並沒有形成種族歧視的先天因素。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多數美國人的祖先來自世界各地,其中愛爾蘭裔、德裔、義大利裔和西班牙裔的白人比較多,而黑人的比例已經達到13%,近年來亞裔移民數量也有所增加。但是美國依然存在著比較強大的種族歧視力量。對此原因,彼得·羅格認為,這要從全球種族歧視的背景中間尋找原因。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白人社會由於生產力水平較高,對有色人種族裔的歧視本質上主要是對落後社會和不同文化的排斥。這種情況在美國的多種族社會中,就成為了全球種族歧視的一個縮影。

美國:黑白分治的社會

另一方面,美國的種族歧視從目前來看,開始在新的領域呈現出新的現象,傳統的政治保守勢力也開始介入到其中,簡單的單一種族歧視被文化上的隱性歧視所代替。1968年2月,美國國會曾公布過一份題為《民間動亂問題全國咨詢委員會的報告》,較為詳細地披露了美國社會流行的種族歧視現實,指出:「我們的國家正在分裂為兩個社會,一個黑人社會,一個白人社會——分開的、不平等的兩社會。」

1993年2月,為紀念上述報告發表25周年,設在華盛頓的一個基金會又發表了一份長達350頁的報告,報告列舉了90年代初期盛行於美國的種族歧視現象,其結論是,25年以來,美國各種族之間的不平等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是「進一步加劇了」。

美國學者注意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方面是美國存在的較強烈種族歧視,另一方面,美國社會的任何行為,都擔心會被帶上種族歧視的印記,一位研究人員就告訴記者,簡單說,就是大家都知道種族歧視不好,但是大家都會有意識無意識的犯種族歧視的毛病。就在這樣的怪圈中間,美國的種族歧視仍然繼續。

彼得·羅格向記者舉了一個例子,他說,1994年10月,設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全國中小學歷史教學中心(NCHS)向外界公布了一套全國中小學歷史課教學標准。這個標准第一單元記敘美國的起源,它一反過去那種歐洲文明中心論的作法,將歐洲文明、非洲文明和土著印第安人的文明放在同等位置來處理,把三者在殖民地的相遇稱為「會合」(convergence),強調歐洲移民是美洲大陸的「後來者」。這個標准公布之後,在美國保守界引起了強烈的反彈。而其中堅持鼓吹歐洲文明中心論的,恰恰是以當今美國副總統切尼為代表的美國保守派政治和文化工作者。他們對其他種族的歧視,並不簡單體現在3K黨的大白帽子上,而是體現在美國的文化生存領域,更體現在今天布希對外政策中間。

❼ 隋唐文化對後世有什麼影響在我們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有哪些隋唐文化的痕跡

盛唐前後,無論是散文、詩歌、傳奇,還是建築、音樂、繪畫、雕塑、雜技、舞蹈、書法和工藝美術,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取得了遠超秦漢的繁榮。唐代敢於和樂於吸收外來文化和融合國內各民族的文化,其文學藝術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唐代文化遠播海外,對伊朗、日本、高麗、南亞次大陸、阿拉伯、東羅馬帝國乃至非洲都有深遠的影響。
公元5世紀至11世紀,是世界中世紀的早期,大致相當於中國的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這時,西歐直至北非、中亞、東亞,都剛剛進入封建社會,比起中國落後了一個社會發展階段。而東方,如日本,又是在中國封建文化的影響下,才於7世紀中葉開始進行大化革新,逐步確立封建制度的。在世界各地步入封建社會時,隋唐時期的中國,封建制度已發展1000多年,各種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制度,業已完備,大大影響了世界、特別是東亞周邊國家封建化的進程。
唐朝版圖超過秦漢,加之統一,集權,給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也加深了中國文化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

❽ 請問誰知道外國描寫動物的小說 主要是俄國 美國 英國的 有加分!!如果有請把作品簡介發過來!!很急~~

摘要:田納西•威廉斯的成名作《玻璃動物園》講述了聖路易斯的溫菲爾德一家人阿曼達、湯姆和勞拉的悲慘生活。主人公阿曼達是既浪漫又現實的矛盾的統一體。她懷舊,但面對生活的艱辛和壓力卻不是輕易屈服。盡管如此,她的希望和夢想最終還是破滅了,造成她悲劇命運的原因是北方工業文明的社會現實
關鍵詞:阿曼達 田納西•威廉斯《玻璃動物園》 悲劇
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 1911—1983)是美國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當之無愧地成為二十世紀戲劇界舉足輕重的人物,被評論家譽為美國二戰後傑出的戲劇家。田納西•威廉斯在美國戲劇舞台上獨領風騷二十餘載,一生創作了六十多部戲劇,三十部電影劇本改編,八部小說集。《玻璃動物園》(1945)是威廉斯的第一部成名作,為其贏得了紐約戲劇評論家協會獎。在1948年,他同時囊括了普利策戲劇獎、紐約戲劇評論家協會獎和唐納森獎。
與同時代的兩位美國戲劇大師尤金•奧尼爾和阿瑟•密勒相比,田納西•威廉斯更關注那些飽受痛苦煎熬的人類心靈,尤其對女性問題的關注更是其劇作的特色。在他的作品中,女性無論如何抗爭都無法逃脫男權社會的傳統社會規范。 《玻璃動物園》中阿曼達掙扎在現實與虛幻之間,是典型的弱者和犧牲品,作品揭示了接受南方傳統文化與價值觀教育的一系列女性人物在工業化社會中生存的艱難與痛苦。
《玻璃動物園》是一部回憶往事的戲劇,通過劇中人物湯姆講述了美國大蕭條時期住在聖路易斯的溫菲爾德一家的故事。媽媽阿曼達帶著兒子湯姆和女兒勞拉過著貧困的生活;同時也是講述了一家三口希望破滅和美夢破碎的故事。在這部戲里,阿曼達是一個生活在兩個世界裡:令人愉快的過去的夢想世界和現在的現實世界。兒子湯姆,這位有才華有潛力而並不得意的詩人,是一個找不到自我的人。女兒勞拉是個因為身體有殘疾而敏感脆弱的典型的不合時宜的人物。劇中從沒露面的父親則是一個長期離家的愛上「長途電話」的人。
阿曼達的名字在拉丁文里是「值得被愛」的意思,這就體現了她的重要特點:需要愛與被愛。所以,她經常沉浸在自己過去的回憶里。在第一幕里,她就告訴湯姆和勞拉「在周六下午17個追求者來到美麗的藍色山莊,向你們的媽媽表達愛慕之情」她還不厭其煩地說「這些優秀的年輕人是農場主和農場主的兒子」阿曼達懷念過去的金色年華,指責湯姆的壞習慣,告訴女兒要時刻保持良好的狀態給可能來的愛慕者。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阿曼達的南方種植園的優雅浪漫。
阿曼達也有現實的一面,她不是永遠生活在幻想世界裡。日常的生活壓力逼迫她面對許多令人不快的現實,比如,貧窮、勞拉的殘疾和湯姆的「不務正業和缺乏責任感」。從表面上看,阿曼達是個愛嘮叨的南方婦女,是傳統社會的犧牲品。事實上,她也採取行動與命運抗爭,為權利吶喊。阿曼達自始至終都保持著戰斗精神。阿曼達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生活。她生活的主要目的就是讓湯姆和勞拉也了解這個世界。從自己失敗的婚姻吸取了教訓,培養女兒能自食其力成了阿曼達的希望和抱負,所以她讓女兒學習打字、上商業學校。她還鼓勵兒子湯姆上夜校而不是天天看電影。阿曼達深切的希望「有月亮,沒月亮,我都一樣祝願我的寶貝孩子們成功和幸福」 她不斷對孩子們說:「如果不認真地安排時間,未來很快就會變成了現在;現在轉眼就會過去;而過去的一切會變成了永遠的悔恨。」為了改變貧窮的生活,阿曼達從不缺乏自我生存的勇氣,做推銷員賣雜志。由此,我們看出她不是一味的逃避現實,雖然經常阿曼達經常回憶過去的美好生活,有誰不回憶過去呢,尤其是過去的美好?
一些評論家認為阿曼達逃避現實,不願意承認勞拉身體及性格的缺點,但這恰恰說明了阿曼達不向殘酷的現實低頭。阿曼達怎麼可能看不到自己女兒自身的問題,但作為母親,她不願傷害女兒,她總是不斷的鼓勵女兒,「有一點點不完美」算不了什麼,「當人們有一些微不足道的缺點時,他們可以通過培養其他的方面在彌補不足」。她想方設法給女兒設計一個美好的將來。另外,阿曼達不是一味的擔心和抱怨,而是勇敢頑強的面對困難和命運。為了實現她的目標,阿曼達一步步的採取行動。當她意識到自己不能依靠男人,甚至不能向自己的兒子尋求幫助。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阿曼達比傳統的南方婦女更加獨立。
但是無論阿曼達怎麼努力,最終的結果還是希望的破滅,阿曼達生活的希望隨著勞拉的玻璃動物園的破碎一並終結。她所有的回憶和希望都破碎和毀滅了,這就是在時代的無情造成了女人的悲劇命運。一個只屬於舊南方種植園的女人,面對北方工業化文明的女人,她的命運,只能像黃水仙一樣,寂寞而脆弱地生存著,絕望地接受摧殘,等待最終的毀滅。
那麼,是時代的錯誤,還是阿曼達的錯誤呢?當種植園制度被強橫地毀滅,工業文明迅速蓬勃地發展起來的時刻,有多少這樣的南方少女,她們被時代逼入絕境。,婦女在男權社會當道的社會所形成的傳統意識、家庭關系及她們個人長期生活在這一社會中養成的性格缺陷,抗爭的結果是她們或陷於迷茫,或不得不向男權社會做出讓步,或成為男權的犧牲品。時代不提供她們改變的可能性。婦女沒有工作,沒有能力,沒有男人,那麼只有等待滅亡。新時代毀滅的不僅僅是一個舊時代,而是屬於那個舊時代的所有人的生命。生命被否定、被淘汰,被毀滅,那麼面對現實,他們能夠作何選擇?沒有選擇,只有等待最終的消亡。
總之,阿曼達在威廉斯的作品裡是非常重要的集浪漫和現實於的一位女性人物之一,甚至在整個現代舞台上都是一位最值得研究的人物。由於男權社會根深蒂固的本質,阿曼達的抗爭與追求只會失敗而告終。但是阿曼達的抗爭及其心中所萌發的現代女性的獨立精神和主體意識為女性審視自身提供了藍本。

參考文獻:
[1]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批評理論. 上海:上海外譯教育出版社,2001
[2] 周維培,當代美國戲劇史(1950-1995).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 李莉,女人的成長歷程:田納西.威廉斯作品中的女性主義解讀.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話劇《三姊妹》
背景和演員的服飾非常到位和精緻,現場演奏的音樂旋律優美,富有俄羅斯風情。劇情整體來說稍顯冗長,有些對白晦澀難懂。
第一幕是歡快的,圍繞著小妹「命名日」在家中舉行的聚會進行。當小士兵彈起鋼琴「小步舞曲」的時候,整個劇情是洋溢著歡樂和希望的。盡管姐妹們從開始就在反復重復回到莫斯科生活的願望,但是在此時,尤其對於20歲的小妹,剛剛開始工作,生活基本是無憂無慮的狀態。
隨著劇情的推進,家庭成員之間產生了矛盾。不僅刁鑽輕浮的弟媳,給姐妹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煩擾;對於婚姻生活一向不滿的二姐,也和已婚並同樣對現狀不滿的軍官開始了戀情。
小妹也在現實的困境中,把和男爵結婚變成了一絲希望。秋天來臨,她終於又有了快樂,雖然沒有愛情,卻充滿了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幕背景非常好看,滿地的落葉泛著金色,孤零零的一張白色長椅,暗示著劇情即將進入到最寒冷階段。之前白樺樹的背景也很經典。
果然壞消息傳來,男爵客死沙場,小妹生活中的希望又被帶走了。聲嘶力竭地呼喊著「到莫斯科去!」,也是出於無奈。對於那個時代的女人來說,能夠改變生活的方式真的不多。有個可以依附的男人,全心全意過家庭生活,就像故事不多的大姐所期待的那樣,是她們生活全部。然而婚姻又像圍城,在這場戲里,所有已婚的人們都不滿足,除了二姐夫,把「我知足」掛在嘴邊,卻越發讓二姐所厭惡。

三姐妹都幻想莫斯科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離開這里到莫斯科去,就能擺脫一切生活的現實煩惱。其實可以想像的出,即使她們到了莫斯科,這些家庭的瑣事又怎麼能夠消失不見呢。莫斯科人的苦惱只會比小鎮上更多吧。
有些幽默的小插曲值得一提。在第一幕結尾,弟弟沖動地向來訪友人求婚那一場。當時女方圍上圍巾佯裝離去,沖到了台下,男方則緊追著調皮地把她的圍巾拉下來,帽子也摘了,由台上到台下進行的這一段很有創新。

現場三寶的小樂隊,也是一個亮點。有些經典曲目比如少女的祈禱,旋律優美和富有感染力。
該劇最明顯的缺點是,一些語言完全不知所雲,比如二姐反復念叨書里的一句話「海岸上生長著一棵橡樹,鬱郁蔥蔥,上邊栓著金鏈子……」又比如男爵不時冒出來的「他還沒有反應,熊已經撲過來了」。諸如此類的獨白,讓人睏倦。兩個半小時的劇如果能省略這些,壓縮到2小時較適宜。

對奧尼爾《瓊斯皇》中瓊斯皇的解析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奧尼爾《瓊斯皇》中的主人公瓊斯皇內心對自己身份歸屬的掙扎。作為一個美國黑人,一方面瓊斯皇無法摒棄對自己黑人

歷史文化的繼承,另一方面他視成功的白人為偶像,深信白種人的優越。盡管自己是黑人,但在行為上儼然是一個白人。當逃到森林裡,瓊斯

皇先後出現了六個幻象,每個幻象都是其對內心身份歸屬掙扎的外在化。他的森林之行實際上成為其對身份的追尋之旅。
關鍵詞: 瓊斯皇 身份 幻象

1.引言

二十世紀見證了人類生活的巨大改變。一方面,科技的發展使得人類征服自然的力量迅速增強。另一方面,兩次世界大戰將人類再次帶回

到原始的殘酷殺戮之中。這種改變,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對世界和道德的傳統認識。人們開始懷疑自己解釋

宇宙的能力,重新審視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同時,長期以來所持有的社會最終將走向和平寧靜的信仰受到了沖擊。極不情願地,人們逐漸認

識到自己的孤獨,有意識無意識地開始尋找自我。因此,對個人身份的追尋成為現代戲劇的一個重要主題。
《瓊斯皇》便屬於這類劇作。主人公布魯斯特·瓊斯是一個非裔美國人。在美國殺人後,他逃獄來到西印度群島的一個島國上。在一個叫

亨利·史密瑟斯的狡詐卑瑣的白人的幫助下,瓊斯成功地利用當地黑人島民的迷信愚昧,當上了島國的皇帝,並宣稱只有銀子彈才可以傷害到

他。島民不堪瓊斯皇的暴虐和搜刮,最終群起反抗。在黑人島民的追捕下,瓊斯皇逃離宮殿,進入森林。在那裡,恐懼感使他產生幻覺,精神

分裂,精疲力竭,最後被
追捕者的銀子彈打死。
瓊斯皇的最後一夜,出現了六個幻象,每一個幻象都是其過去的罪惡和慘痛經歷的再現。瓊斯皇在這一個個幻象中尋找自我身份。森林一

夜是瓊斯皇的死亡之夜,同時也是其內心抗爭,尋找自我之夜。

2.奧尼爾與《瓊斯皇》

二十世紀前葉,黑人作為一種藝術形象廣泛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甚至一度成為一種熱潮。人們開始厭倦工業化所帶來的商品化和標准化,

而開始漸漸懷念簡單、非機械化的生活方式。黑人正是代表了這么一種形象。一些文學家認為非裔美國人是自然未被寵壞的孩子,是高貴的原

始,是無憂無慮、自在的存在。許多作家也意識到黑人具有與白人不同的性情。於是,一些白人作家便用黑人形象來反對工業化美國的刻板無

味和庸俗化。盡管作家將黑人形象推向一個較高的地位,但在現實生活中,美國黑人卻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他們被社會仇視、被疏遠。
在尤金·奧尼爾的作品中,美國黑人常處在一種從屬的地位。「他們懷有怨恨和恐懼,這些使得他們多疑而又可憐」(Manheim 149)。一

方面,他們無法摒棄種族、歷史在身上的烙印,另一方面,他們人格身份的形成卻是以白人作為榜樣。這種矛盾分歧使得他們游離於兩種文化

間,而不歸屬於任何一種。《瓊斯皇》便是黑人追尋自我身份的劇作。它用象徵的手法將美國最為尖銳的問題——黑人問題,以一種心理分析

的方法呈現了出來。
為了將瓊斯的心路歷程外在化,奧尼爾運用了表現主義的手法。在奧尼爾的劇作中,表現主義不再是簡單地增強舞台的逼真性。其藝術性

在於將隱藏於表面下的現實揭露出來。劉洊波曾在「論《瓊斯皇》的象徵手法」中討論了表現主義在揭示瓊斯內心活動,挖掘其內心體驗和復

雜心理的作用。他指出,在《瓊斯皇》一劇中,奧尼爾的興趣沒有在所描述的具體事物和具體人物上,而是在這些事物所反映出來的人的精神

世界。鼓聲象徵了瓊斯的恐懼,服飾的改變反映了瓊斯心理的不同階段。每一個幻象揭示了他不為人知的內心秘密。

3.瓊斯皇內心的分裂

《瓊斯皇》共分為八場。第一場和最後一場主要運用傳統的表現手法。在第二場到第七場中,作者運用表現主義,反映了主人公復雜的內

心活動。一方面,他模仿白人,視白人為偶像。另一方面,作為非洲黑人的後代,他無法擺脫掉他的民族無意識。性格中的這種矛盾,使得瓊

斯皇對身份的自我審視痛苦而又絕望。
在第一場中,瓊斯的服飾便顯出了他與其他黑人的不同。
他是個身材高大、威武雄壯的純黑人血統的中年男子,有著典型的黑人面容。然而他面部表現出一種不同凡響的氣質:堅強的意志,剛毅

,自信,使人見了肅然起敬。他的眼睛敏銳、機警,炯炯有神。他舉止機敏,多疑,難以捉摸。他上身穿著淡藍色的制服,銅紐扣閃閃發光,

肩上佩著沉重的金質肩章,領口、袖口等處都鑲了金邊,下身穿著鮮紅的褲子,褲腳上嵌著淡藍色的線條,腳穿漆皮束帶長靴,掛著銅踢馬刺

,腰上掛著把長柄手槍,槍柄上鑲了寶石,手槍裝在皮套里。
相貌上,瓊斯是個十足的黑人,可他在著裝上刻意顯示出與黑人的不同。當地黑人婦女穿的是印花粗布衣,赤著腳,大紅印花手巾包著頭

發。
再看白人史密瑟斯的著裝,也與當地黑人截然不同。他穿著身破舊齷齪的白卡其騎馬裝,綁著裹腿,靴子上掛著踢馬刺,還戴了一頂白色

軟木遮陽帽,子彈帶和自動手槍掛在腰上。
從衣著上,可以發現瓊斯的衣著似乎是介於白人和黑人之間。制服、金質肩章、長靴,這些都是西式風格。鮮艷的藍、金、紅,這些色彩

又拉近了他與黑人的距離。
而在瓊斯的宮殿里,白色到處都是。瓊斯皇宮的朝見大殿——一個寬敞、高大的房間,牆壁潔白,一無飾物,地面用白瓷磚砌成。大殿後

面左側有一寬大的拱門,連著由白圓柱支撐的門廊。白瓷磚、拱門和白圓柱門廊,這些都不是西印度群島土著人傳統的建築特徵,而瓊斯皇宮

殿的這種風格暗示了他對西方文化的強烈皈依感。白人是西方世界的統治階級,瓊斯皇對自己在美國所接受到的所謂白人文明更是津津樂道,

把上等白人的話奉若圭臬。
你當的是小偷,我當的是大偷。小偷遲早要坐牢,大偷可以做上皇帝,死後還被送到名人殿。我在火車上做了十年工,聽白種人講話,懂

了這一個道理。我一有機會運用這個道理,兩年之內就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瓊斯皇視白人為自己的榜樣,更把當地的黑人同胞稱為「黑奴」,對自己的同胞鄙夷嘲笑。從這種意義上說,瓊斯皇已不再是一個純粹的

黑人,而是一個被漂白的黑人。
正當瓊斯皇全心全意向白人世界撲去的時候,白人世界並沒有接納他。從第一場中,我們知道瓊斯皇所在的島是一個受白人軍隊控制,尚

無自決權的地方。白人在這個島上是有特權的。當白人史密瑟斯知道當地土著人將要反抗,推翻瓊斯皇的時候,如果他願意,他是可以利用他

的白人身份幫助瓊斯皇的。但是相反,他迫切地希望瓊斯皇倒霉。後來,他甚至加入到了討伐瓊斯皇的隊伍之中。
孤立無助的瓊斯逃到叢林中。在林中,他先後出現了六個幻象。每個好像都是他過去人生經歷或種族記憶的回放。第二場中,瓊斯逃出皇

宮,來到森林邊緣以及後來逃進森林後,由於恐懼,眼前出現了「小恐懼們」。第三場、第四場,瓊斯先後遇到了他所殺死的傑夫、獄卒的鬼

魂。第五場開始,「奴隸拍賣市場」以及「船艙中的黑奴」的幻象逐步出現。這表明瓊斯皇已倒回到種族無意識里,其精神危機也進一步加劇

。雖然他努力使自己的衣著、言行白人化,但「黑人情結」已經在他的潛意識里根深蒂固。長期受白人的壓榨和剝削,黑人從非洲被販賣到美

洲,像牲口一樣被人買賣的歷史,深深印在所有美洲黑人的心底。作為非洲黑人的後代,他的這種黑人情結仍是非常明顯的。
在瓊斯皇的逃亡之路上,始終伴隨著有節奏的鼓聲。在第一場中,史密瑟斯告知瓊斯皇當地黑人正敲戰鼓,跳戰舞,准備追伐他。鼓聲低

沉、顫抖。開始時鼓聲如正常的脈搏——每分鍾七十二次——而後逐漸加快,直到幕落。瓊斯皇一聽到鼓聲,便大吃一驚,臉上顯出恐懼的神

色。隨著瓊斯皇的逃亡,鼓聲越來越急,進一步加劇了瓊斯皇的恐懼和不安。
聽到鼓聲,大吃一驚。聽著,有一陣他面部出現了一種奇特的恐懼神色。(第一場)
疲憊地坐著,聽著有節奏的咚咚鼓聲。他口裡大聲咕噥著,以掩飾他愈來愈不安的情緒。(第二場)
遠處的鼓聲明顯地比以前更響,更快。瓊斯已感到這一點——他吃驚,回頭望著。(第三場)
稍停,聽著遠方不斷的咚咚鼓聲。(第四場)
台上一片黑暗、寂靜,只能聽到瓊斯沖出去時恐懼的叫聲和更快更響的鼓聲。(第五場)
鼓聲帶著勝利在望的節奏,敲得更響更快了。(第六場)
巫醫不聲不響,昂首闊步地走到瓊斯和祭台之間的空地上。接著,他在地上一頓腳就又跳又唱起來。似乎是響應他的召喚一樣,咚咚的鼓

聲變得激烈、歡躍,使天空回盪著有節奏的隆隆聲。瓊斯昂起頭,挺起身,立成半跪半蹲的姿勢。他被這新的神奇現象迷住了,呆伏在那裡,

一動不動。(第七場)
當地黑人認為擊鼓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幫助他們捉住瓊斯皇。這種迷信對當地黑人和瓊斯皇都有效,可白人史密瑟斯不相信這一套。在

最後一場中,史密瑟斯對當地黑人首領抱怨:「敲什麼屁鼓啊,念什麼蠢咒啊,浪費了一整夜的時間!你們這幫子蠢貨,真天曉得!」擊鼓是

非洲文化的象徵。不論瓊斯皇如何外在地漂白自己,都無法擺脫自己民族傳統文化的烙印。
在第七場,瓊斯皇出現了自己被巫醫獻給鱷魚當祭品的幻象。巫醫在非洲大陸的土著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和通常可正可邪、可善可

惡的巫師不同,巫醫永遠是正面的形象,是社會道德的化身。由巫醫將瓊斯皇獻給代表光明和力量的鱷魚,也就象徵著黑人傳統宗教信仰對瓊

斯的感召。然而,瓊斯將槍指向了鱷魚,用最後一顆子彈棄絕了自己的母語文化。
瓊斯皇的槍里一共有六顆子彈,他每將一顆子彈射向一個幻象,便是對自己黑人文化的否定。意識里的「白」與潛意識里的「黑」無法達

成協調。當他把最後一顆子彈射向具有宗教色彩的鱷魚的時候,他對自己的身份歸屬的恐慌也達到了極致,自我身份徹底分裂瓦解了。

4.結語
《瓊斯皇》一經面世,便得到了評論界的廣泛關注。在美國,《瓊斯皇》也是第一個起用黑人作為主演的話劇。1967年,評論家John

H.Raleigh曾這樣評價《瓊斯皇》:「它不僅是戲劇界的一朵奇葩,更是美國歷史上的一座紀念碑,啟發美國白人對那些正在內心痛苦掙扎的黑

人們施以援手。」(Manuel 70)
《瓊斯皇》全劇共有八場,它展示了美國黑人瓊斯內心的自我尋找,自我發現。生長在白人占優勢的美國,瓊斯羨慕白人世界,用白人的

理念、信仰漂白自己。可同時,黑人的民族傳統,民族回憶已在他的骨子裡打下了烙印,他無法超脫對母語文化的繼承。這種外在的「白」與

內心的「黑」無法協調,內心的掙扎也是愈演愈烈。瓊斯無法回答:「我是誰?我屬於哪裡?」叢林之夜,通過瓊斯由於恐懼而出現的幻象,

將其這種內心的疑問,對自我身份的追尋外在化。

❾ 法國文化方面的知識有哪些

社交禮儀

與英國人和德國人相比,法國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現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

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 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 他們雖然講究法制,但是一般紀律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准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事先有所准備。

第四,自尊心強,偏愛「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在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與法國人交談時,如能講幾句法語,一定會使對方熱情有加。

第五,騎士風度,尊重婦女。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所採取的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擁抱禮和吻面禮。

服飾禮儀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耳中即與時尚、流行含義相同。

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

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

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與非洲帽子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主角叫李鋒穆芸的小說 瀏覽:372
韓國電影有一對在電影院搞 瀏覽:707
拉拉片免費觀看 瀏覽:74
青春期片段黃 瀏覽:468
《但為君故》by刀知道 瀏覽:578
轉生到異世界變成女的被x 瀏覽:174
僵屍片免費觀看國語林正英 瀏覽:989
彼時曾相伴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776
女主帶著大型超市穿越 瀏覽:187
一部男主叫大志的電影叫 瀏覽:62
抗日武打片電影大全 瀏覽:29
十部金三角電影 瀏覽:43
電影院里做了 瀏覽:649
有一個小孩叫安德魯是什麼電影 瀏覽:660
台灣經典三圾電影有哪些 瀏覽:255
外國盜墓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804
kikc運動外套 瀏覽:982
曹查理要睡三個女人的電影 瀏覽:698
97不用下載播放器的 瀏覽:807
哪裡可以下載電影 瀏覽: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