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防溺水手抄報內容怎麼寫
防溺水手抄報內容;
一、預防溺水的措施:
1、小學生應在成人帶領下游泳,學會游泳; 2、不要獨自在河邊、山塘邊玩耍; 3、不去非游泳區游泳; 4、不會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區,即使帶著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適當的准備活動,以防抽筋;
二、溺水時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張,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 2、放鬆全身,讓身體飄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 3、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求救。如周圍無人,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三、發現有人溺水時的救護方法:
方法一: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
方法二:若沒有救護器材,可入水直接救護。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他的髖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後拖運。拖運時通常採用側泳或仰泳拖運法。
特別強調: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㈡ 看圖寫一段話一個小男孩帶著救生圈在河裡游泳
本報訊(記者許玉璇報道)盛夏天氣,不會游泳的市民喜歡到海邊玩水,他們經常帶著充氣游泳圈,以為這些游泳圈就能確保他們的安全。記者了解到,塑料游泳圈並不是救生圈,屬於充氣類水上玩具,而且市面出售的游泳圈大多屬於「三無」產品,將生命安全託付在這種「玩具」身上,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記者在市區眾多經營游泳用品的商店看到,出售的多數是「玩具」游泳圈。據銷售者介紹,這種游泳圈輕便、浮力好,不使用時可以將氣體放掉折疊起來,加上有眾多適合兒童玩耍的造型,幾乎小孩子都會選用這種游泳圈,其中也不乏大人選擇使用,因此,入夏以來這類充氣游泳圈銷量很大。很多經營者對記者提出「游泳圈和救生圈有什麼區別」時都無法回答,有的還以為本來就是同一回事。很多市民對救生圈更是沒有正確的概念,以為塑料游泳圈就是救生圈,在市區各海濱泳場,經常可以見到市民帶著這種泳圈到海里游泳戲水的身影。 據業內人士介結,游泳圈與救生圈執行的國家標準是不一樣的,救生圈是起救生作用的,圈體芯材採用聚苯乙烯材料,外麵包裹玻璃纖維布,塗上三層酚醛樹脂,然後包帆布並塗刷數層油漆。對僅用於內河水域的救生圈,整體質量不小於1.5公斤,目的是增強圈體的強度,以及在救護落水者時拋投准確,不受風浪影響。而泳圈被定義為水上玩具,執行的只是玩具標准,重量輕,很難准確投擲;容易破損漏氣,抗壓能力很差,極易爆裂;塑料表面遇水濕滑,較難抓握;這類游泳圈只能在水上休閑運動中起到一定的輔助或保護作用,充氣游泳圈如在深水區使用,壓力過大,就會出現緩慢消氣的現象,如果帶到海里,安全問題就更難保障。 此外,按照《充氣水上玩具安全技術要求》的規定,市面上出售的玩具充氣式游泳圈,須在醒目位置標注「非救生器材,需在成人監護下讓孩子使用,小孩的身高要與水深相適應」等安全提示字樣。記者注意到,市區出售的不少游泳圈都屬於「三無」產品。正是因為對這些安全標准不了解,不少家長讓孩子帶著「三無」的游泳圈當救生圈到海里游泳,存在安全隱患。
㈢ 游泳衣游泳帽游泳鏡游泳圈怎麼用一個詞來代替
用一個詞來代替,最簡單的就是泳裝。
㈣ 游泳圈和救生圈有哪些區別
雖然很多人將游泳圈和救生圈混為一談,但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產品。游泳圈屬於水上玩具,只能在水上休閑運動中起輔助作用,不適合在游泳池深水區或者河流、海域使用。與救生圈相比,游泳圈重量太輕,很難准確投擲;抗壓能力差,容易破損漏氣;塑料表面遇水就會變濕滑,較難抓握。救生圈是水上救生設備的一種,生產工序復雜,要求更為嚴格。比如,救生圈的圈體芯材採用聚苯乙烯材料,外麵包裹玻璃纖維布,塗上三層酚醛樹脂,然後包帆布並塗刷數層油漆。僅用於內河水域的救生圈,整體質量不小於1.5公斤,目的是增強救生圈圈體的強度,以及在救護落水者時拋投准確,不受風浪影響。
㈤ 防溺水的心得怎麼寫
防溺水心得
今天,我們上了一節班會,主題是「預防溺水,安全第一」夏天要到了,天氣慢慢熱了起來,我國每年總會有中小學生溺水事故發生,學生的父母悲痛欲絕的哭泣聲,讓人們心痛不已。老師說我們要將預防做在前面。據統計,1991年,我國1-4歲童因溺水身亡的就佔34.2/1000000,排在各種死亡原因的第三位。這些孩子主要不是由於游泳溺水,更多的是由於不慎跌入水中致死;中小學生平均每天約有40多人因溺水身亡;小學生溺水人數占死亡學生總數的68.2/100。中國溺水死亡率為8.77/100,其中0-14歲的佔56.58/100,江、河、湖、塘及水井中淹死為多。
---5月1日下午,溫嶺市城東街道莘塘村,一名兩歲的貴州籍兒童在水井邊玩耍時,不慎落水而亡。
---5月1日下午,臨海市白水洋鎮,一名8歲的小學學生在永安溪塘頭朱溪灘玩耍時,不慎掉入水中,後經搶救無效死亡。
---5月2日下午,仙居縣田市中學和田市小學兩名學生在永安溪大橋下游泳時不幸溺水而亡。
---5月6日下午,仙居縣朱溪鎮,一位8歲男孩在溪灘邊玩耍時不慎溺水而亡。
---5月11日晚上,玉環縣楚門鎮黃家村,一位四歲的貴州籍女孩在河邊嬉戲時,落水而亡。
聽完了這節班會我知道了我們不能私自去河邊玩。
㈥ 石蠶文中將小鞘比作"救生圈",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摘要 使用比喻的手法把小鞘比喻成救生圈,使小鞘形狀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2分,表現方法1分,效果1分)
㈦ 怎麼寫防溺水家長寄語
尊敬的家長朋友:您好
目前已進入夏季,兒童溺水事件時有發生,希望家園共同配合重視對孩子進行防溺水教育工作,提高幼兒防溺水的自覺性和識別險情、緊急避險、遇險逃生的能力。
一、發生溺水的常見原因有:在水邊玩耍,下水摸魚蝦,撿落入水中的物品;游泳時抽筋或在水中打鬧;到井邊打水不慎落入井中;雨天掉入溝坑。
二、預防學生溺水的措施:教孩子學會游泳,幼兒應在成人帶領下游泳;教育孩子不要獨自在河邊玩耍;不去非游泳區游泳;不會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區,即使帶著救生圈也不安全;游泳前要做適當的准備活動,以防抽筋;雨天行走、在井邊打水要格外小心。
三、教學生學會溺水時的自救方法:不要慌張,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放鬆全身,讓身體漂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求救。
如周圍無人,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四、現場搶救溺水兒童的方法: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雜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並拉出舌頭,以避免堵塞呼吸道;將溺水兒童舉起,使其俯卧在救護者肩上,腹部緊貼救護者肩部,頭腳下垂,以使呼吸道內積水自然流出。
㈧ 游泳圈和救生圈的區別是什麼
游泳圈和救生圈的區別如下:
1、兩者的重量不同
游泳圈:屬水上玩具,重量輕、易破損、易漏氣、抗壓能力差、易爆裂。
救生圈是水上救生設備的一種,生產工序復雜,要求更為嚴格。重量應大於2.5 ㎏。配有自發煙霧信號和自亮浮燈所附速拋裝置的救生圈,重量應大於4 ㎏。
2、兩者的材料不同
游泳圈只是一種水上充氣玩具,是由塑料製成的,不能成為救生之用。
救生圈是圈體芯材採用閉孔型發泡材料,也就是聚苯乙烯材料,外麵包裹玻璃纖維布,還要塗三層酚醛樹脂,然後包帆布並塗刷數層油漆。救生圈圈身必須具備熒光條,方便救援。
3、兩者的用途不同
泳圈具有安全衛生新奇等特性,是寶寶健身、游戲最佳用品。它造型可愛,款式新穎,跳色彩鮮艷,攜帶方便,百玩不膩,是寶寶的最新玩伴。
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設備的一種,通常由軟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較小的輕型材料製成,外麵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練習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膠製成,內充空氣,也叫作橡皮圈。
㈨ 充氣救生衣和救生圈哪個好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得根據場合而定。比如您要是在游泳館學游泳,傍邊都有工作人員看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選擇游泳圈,對於學游泳的人來說,戴上泳圈會比穿救生衣更好學一點。但泳圈有個缺點,那就是泳圈不像救生衣可以穿在身上,不管水流怎麼波動,都不會掉下來。
泳圈就不一樣了,它只是套在身上,有時候會不小心掉下來。所以會比較危險,在游泳館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看護,出現情況可以及時施救,所以在游泳館可以選泳圈。
如果您是在海邊、江河等地學游泳或活動,還是穿救生衣好。這些水域的水流都不穩定。在海邊,海浪、潮水都不穩定的,如果您戴個泳圈就會很容易脫落,一旦脫落就有可能會被海浪,潮水捲走的危險。
江河也是一樣,都會有著看不見的危險,如暗流、流沙等致命危險。所以您要是不會游泳,在這些水域學游泳的還是選擇救生衣的好。如果您在接觸涉水運動、或工作時,也應當隨時船著救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