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維和部隊中的藍盔到底是什麼
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必須統一著藍色盔帽或藍藍盔色貝雷帽,所以亦稱「藍盔」部隊(藍色象徵和平)。聯合國規定在執行國際維和任務時各國的軍隊著本國軍隊的制服,佩帶本國的軍銜標志,左臂佩戴本國的國旗,右臂佩戴聯合國旗。為了方便識別是維和部隊,各國部隊均頭戴藍色的頭盔,頭盔上有聯合國標志和英文的縮寫 UN,久而久之大家都習慣性的稱維和部隊為藍盔部隊。
② 為什麼維和部隊的成員都在脖子上圍個藍領巾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有!因為一百多年前,匈牙利處在外國侵略者的統治之下。匈牙利人民為了爭取民族獨立,推翻專制統治,爆發了英勇的民族解放戰爭。
在一支民族解放部隊中,有一個勇敢的小戰士,名叫費爾科·嘉利。費爾科年紀很小,可是,他和大人一起,懷著對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參加戰斗。在戰斗中,小費爾科使用的武器是一面軍鼓。每當戰鬥打響的時候,小費爾科就冒著槍林彈雨,在漫天的硝煙中,敲起了他的軍鼓。嗒嗒嗒,嗒嗒嗒……清脆而有節奏的鼓聲在戰場上回響。戰士們聽到鼓聲,精神振奮,鬥志昂揚。鼓聲就是勝利的號角,召喚著戰士們勇往直前,戰士們離不開軍鼓,更離不開小費爾科,大家親熱地稱費爾科是「我們的小鼓手」。
平時,小費爾科胸前,總是系著一條鮮艷的藍領巾。在一場空前激烈的戰斗中,敵人以十倍的瘋狂包圍了小費爾科所在的隊伍。民族解放戰士寡不敵眾,紛紛倒下,小費爾科也中彈了!他倒在血泊中,手裡還緊緊握著鼓槌,胸前的藍領巾隨風飄拂。
後來,匈牙利人民為了紀念民族小英雄費爾科,決定讓少年兒童的胸前都繫上鮮艷的藍領巾。
至於維和部隊,按照維和手冊的要求:左臂配戴以本國國旗為標志的臂章,胸前配有本國銘牌,頭戴象徵聯合國的藍色貝雷帽,系藍領巾,右臂配戴有聯合國會徽的臂章。
這里的藍色,象徵聯合國,我想,藍色和白色的搭配,也有和平的寓意。
③ 聯合國維和部隊隊員戴著什麼顏色的貝雷帽
藍色 貝雷帽是各國官兵作戰、訓練中通用的國際標准服飾之一。由於一些舉世聞名的特殊部隊長期佩戴固定顏色的貝雷帽,進而形成一種象徵。 它的名字音譯自英語Breat。貝雷帽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紀,當時法國西南部的牧羊人曾經喜歡戴一種用棕色羊毛紡織出的圓形無沿軟帽。這種帽子戴在頭上可以遮風擋雨,脫下來可以擦汗,放在地上當坐墊。
④ 維和部隊的帽子為什麼是藍色的
因為維和部隊是以聯合國的名義派出的,而聯合國的旗幟是藍色的,藍色代表和平。
⑤ 中國維和部隊頭盔為什麼是藍色
聯合國規定在執行國際維和任務時各國的軍隊著本國軍隊的制服,佩帶本國的軍銜標志,左臂佩戴本國的國旗,右臂佩戴聯合國旗。為了方便識別是維和部隊,各國部隊均頭戴藍色的頭盔,頭盔上有聯合國標志和英文的UN。久而久之大家都習慣性的稱維和部隊為藍盔部隊 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必須統一著藍色盔帽或藍色貝雷帽,所以亦稱「藍盔」部隊(藍色象徵和平)。
⑥ 為什麼中國維和部隊在戰場上戴著藍色頭盔
原因如下:
「藍盔部隊」,是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通俗稱謂。「
貝雷帽」是各國官兵作戰、訓練中通用的國際標准服飾之一,由於一些舉世聞名的特殊部隊長期佩戴固定顏色的貝雷帽,從而形成一種軍隊象徵。而聯合國授權和組織的維持和平部隊,在外觀上統一要求帽(盔)必須以天藍色為標准識別色,故此,大家都稱聯合國維和部隊為「藍盔部隊」。
⑦ 中國藍盔維和部隊他們的帽子為什麼是斜著帶的
藍盔通常代指國際維持和平部隊。因其頭戴天藍色鋼盔或藍色貝雷帽而得名。聯合國規定在執行國際維和任務時各國的軍隊著本國軍隊的制服,佩戴本國的軍銜標志,左臂佩戴本國的國旗,右臂佩戴聯合國旗。
貝雷帽(beret)是一種無檐軟質制式軍帽,戴的時候軟頂偏向一邊,通常作為一些國家軍隊的別動隊、特種部隊和空降部隊的人員標志。
貝雷帽源自巴斯克北部的農民服飾,是巴斯克人的傳統帽子,一般用呢絨製成,款式無分性別,具有便於折疊、不怕擠壓、容易攜帶、美觀等優點,而且便於外套鋼盔。一些國家主要是在顏色上對不同的兵種予以區分,對貝雷帽的戴法有明確的要求,只有在穿常服、作訓服和工作服時才能戴。
⑧ 維和部隊為什麼帶著貝雷帽
應該是藍色貝雷帽
1956年11月,聯合國在蘇伊士運河區部署了聯合國緊急部隊,他們的任務是創造條件,解決中東的沖突。組成這個維和部隊的國家包含加拿大、哥倫比亞、丹麥、印度、挪威、瑞典、芬蘭和其他一些國家。他們面臨的迫切任務是創造一個和平象徵,以區分當時入侵埃及的軍隊制服。
自從1948年6月聯合國進行第一次維和任務以來,各國的維和部隊及停戰監督組織還沒有統一的徽標和服飾代表其聯合國任務性質。當時在沙漠地區駐扎的各國軍人,他們的服飾更加難區分誰代表著聯合國。在這個關鍵時刻,聯合國秘書長達格哈馬舍爾德(瑞典人)設法找到一條出路,那就是決定給聯合國維和部隊配備藍色貝雷帽和藍色鋼盔。使這支部隊的人員在遠處就能識別出來,鋼盔上用白色油漆寫上2個著名的字母「UN」(聯合國的英文縮寫)。此外,聯合國維和部隊的軍事觀察員也被配發藍色圍巾和藍色T恤。
從那時以來,藍色貝雷帽和藍盔不僅僅是維和人員的一種標志,它還象徵著和平。維和軍人的著裝被記者們拍攝到書刊封面和電視新聞上。至此,聯合國維和部隊被稱為「藍色貝雷帽」或「藍盔部隊」。
⑨ 維和部隊 貝雷帽哪裡有賣
你在哪個城市?
上網查 軍品店 搞個藍的就OK
⑩ 蘇聯軍隊里這種戴藍色帽子的是什麼人
NKVD
內務人民委員會所屬部隊
NKVD的部隊主要是干爛事的二戰後參與對衛星國以及波海三國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的清剿行動,只是二戰前NKVD攤子大事也雜,邊防,內衛,交通,肅反都有,作戰應該主要就是綠帽子,和藍帽子,作戰意志有,但是缺乏作戰經驗,初期損失都不小,後來改編合並配合紅軍作戰,中期有些又直接改為紅軍,後期部分又逐漸干回原工作,內務部隊倒是有些精銳小分隊執行特殊作戰,例如高加索的山地部隊,敵後作戰等。
綠帽子和藍帽子部分資料
「1940年2月25日,又設立了專門的西部邊防軍區和西北部邊防軍區(戰爭開始後,它們的主要任務是保衛作戰部隊的後方)。1941年6月22日,偉大衛國戰爭爆發,最先投入戰斗的就是邊防軍。戰爭爆發後不久,內務人民委員部就受命組建15個步兵師,分別編入第30、31和24軍。這些部隊參加了斯摩棱斯克戰役和莫斯科保衛戰。其後邊防軍還陸續組建了摩托化步兵第8師、第4克里米亞師、內務人民委員部第10師、奧爾忠尼奇則師和格羅茲內師以及近百個獨立部隊——步兵營、連和排。僅在1941-1942年,邊防軍就抽調了8萬2千多人組建紅軍的作戰部隊,而在整個戰爭期間,直接參戰的邊防軍人達113700人。邊防軍50%的軍官和72%的士兵都被編入了作戰部隊。列寧格勒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邊防軍和邊防軍水兵也參加了戰斗。1942年底,根據國防委員會的命令由沿海邊防軍區、哈巴羅夫斯克邊防軍區和內務人民委員部內務部隊的軍人組建了第70集團軍,該軍中從將軍到士兵共有28500名邊防軍人。其中遠東第102師、後貝加爾第106師和中亞西亞第162師完全由邊防軍組成,另外兩個師由內務部隊組成,該集團軍參加了庫爾斯克會戰。一些滯留在敵後的邊防軍人則參加了游擊隊的敵後作戰。1944年10月,紅旗邊防第91團由於在解放貝爾格萊德戰役中表現特別出色,被授予「貝爾格萊德團」榮譽稱號。隨著戰線逐漸向邊境和東歐挺進,1944年4月,先後組建了摩爾達維亞、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邊防軍區。6月22日,成立了內務人民委員部海軍邊防學校,專門培訓邊防海軍軍官。遠東戰役時,邊防軍分隊在前線部隊先遣支隊編成內作戰,參加了解放千島群島和薩哈林島的戰斗。蘇維埃祖國高度評價了邊防軍在粉碎法西斯德國和日本軍國主義方面所做的貢獻,在整個衛國戰爭中,約有1.7萬邊防軍戰士榮獲勛章和獎章,其中150人榮獲「蘇聯英雄」金星獎章。」
「
1941年底,隨著蘇德戰爭的爆發,蘇聯政府傳統意義上所認為的國境線已不復存在,內務人民委員會的國境守衛部隊和內衛部隊的團,營一級建制開始合並為內衛人民委員會師級單位(步兵)。1942年~1943年初,大多數派駐在前線的內衛部隊開始按照正規部隊的編制整編,但這樣的工作只開展了一部分,並沒有涉及全部的內衛部隊(主要是指那些步槍師)